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考古诗文归类复习与冲刺训练【2014年增补内容】1、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温故知新背练基础最重要 一、文学常识本文选自周元公集。作者周敦颐,字茂叔,号濂溪,北宋著名哲学家。【说:古代一种文体,既可以说明议论,也可用来抒发感情。本文“借花喻人”,是一篇借物咏志讽世的散文。】2、 课文中心文章通过表现对莲花的爱慕与赞颂,表
2、达作者对美好理想的向往,对高尚情操的追求,对正直人格的仰慕;同时通过对牡丹委婉的贬抑,表达了对渴慕名利、趋附权贵、苟随时俗风气的不满。3、 思想情感 本文以莲喻人,通过对莲花的描写和赞美,歌颂它坚贞不渝、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品质,表现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四、写作特点 (1) 本文采用了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 (2)运用了对比、衬托的手法,用菊正衬莲,用牡丹反衬莲。把菊花的隐逸,牡丹的富贵和莲花的高洁相对比,使“爱莲”这一主题得以深化,通过三种形象的对比,起到了突出中心,加深立意的作用。 (3)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从表达方式看,集描写、抒情、议论于一体。描写如“中通外直,不蔓不
3、枝”;抒情如“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议论如“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五、重点实词 1.通假字 可爱者甚蕃 (“蕃”通“繁”,意思是繁盛众多。) 2.一词多义 (1)清:濯清涟而不妖( 清澈 ) 香远益清(清香) (2)远:香远益清(远播,形容词用作动词)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距离长,与近相对) (3)鲜:陶后鲜有闻(少) 无鲜肥滋味之享(新鲜) 芳草鲜美(鲜艳) (4)直:中通外直(挺立) 玉盘珍羞直万钱(通“值”,价值) 3.词类活用 (1)名词用作动词 不蔓不枝 (蔓原意为枝蔓,在文中意思为长枝蔓 枝原意为枝杈,在文中意思为生枝杈) (2)形容词用作动词 香远益清
4、( 远原意为远处,在文中意思为远播,远远地传送出去 清原意为清幽,在文中意思为显得清幽) 4.古今异义 (1)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古义:立;今义:种植) (2)陶后鲜有闻 (古义:少;今义:新鲜) 5.其它实词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独:唯独,单单; 染:(被)沾染(污秽)。 (2)濯清涟而不妖 濯:洗涤; 清涟:清水; 妖:妖媚。 (3)亭亭净植 净:洁净。 植:立,树立,挺立 (4)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亵:亲近而不庄重。 (5)花之君子者也 君子:指品德高尚的人 六、必考虚词 (1)之 水陆草木之花 (结构助词,的)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助词,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
5、) 花之隐逸者也 (助词,的) (2)而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转折连词,译为“却”“但是”)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转折连词,译为“却”“但是”) (3)者 可爱者甚蕃 (代词 代指“的花”) 花之隐逸者也 (助词,表判断) 七、基础训练 (一)用课文原句填空 1.文中有一语句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义相反。这个语句是: 2.文中用来比喻君子志洁行廉、行为方正、美名远扬的语句是: 3.描写莲花高洁质朴的句子是: , 。 4.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表现了莲的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身自好的句子是: , 。 5.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
6、攀附权贵的句子是: , 。 6.公园花展,观赏牡丹的人总比观赏其他花的人多,用爱莲说中的话来说,就是: , 。 (二)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3)莲,花之君子者也。 (4)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5)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6)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八、问题探究 1.爱莲说以 为“说”的主要对象,以 为莲的正衬,以牡丹为莲的 ,借花喻人,写出了三种不同价值观的人。这三种人是 、 和 。 2.根据爱莲说一文所提供的信息说说周敦颐心中的君子具有怎样的品质。 3.文中作者运用了借物抒情(或托物言志)的写法,把“莲
7、花”比喻“君子”的 的高尚品格。在我国很多古诗词中,也用到了这种手法,如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中用“ , ”抒发对友人绵绵不尽的深情;李商隐在无题诗中用“ ”表达了坚贞的爱情;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用“ ; ”展示了诗人不畏挫折、不甘沉沦,始终要为国家效力的坚强性格和献身精神。 4.陶渊明“独爱菊”,周敦颐“独爱莲”,表现了他们处世态度有何异同? 相同: 不同: 5.阅读本文,许多同学喜欢“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因为这两句写出了莲的高洁、质朴,比喻君子既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也不孤高自许。你还喜欢本文中描写莲的那些语句?为什么? 6. 面对腐朽的社会,陶渊明选择了隐逸,周敦颐
8、选择了勇敢面对。你赞同谁的做法,请谈出你的观点。 7. 作者写陶渊明爱菊和自己爱莲用的是“独爱”,而写世人爱牡丹用的却是“盛爱”,这一“独”一“盛”分别表达了他怎样的感情? 8. 本课与另一篇课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都涉及“环境”,说说作者的用意有什么不同? 9.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常用来比喻什么社会现象?请你结合社会实际就“染”与“不染”的问题从正反两方面联系现实生活,谈谈感想。 10. 认真体会课文中的句子“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以自己钟爱的一样东西为对象,仿写一段话。 课外拓展迁移能力不可少1、 阅读
9、下面两段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宋仁宗忍饿】宋仁宗一日晨兴,语近臣曰:“昨夕因不寐而甚饥,思食烧羊。”侍臣曰:“何不降旨取索?”仁宗曰:“比闻禁中每有索取,外面遂以为例。诚恐自此逐夜宰杀,以备非时供应。则岁月之久,害物多矣。岂不可忍一夕之馁,而启无穷之杀也。 ( 选自宋史)【王安石待客】王安石在相位,子妇之亲萧氏子至京师,因谒公,公约之饭。翌日,萧氏子盛服而往,意为公必盛馔。日过午,觉饥甚而不敢去。又久之,方命坐,果蔬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酒三行,初供胡饼两枚,次供猪脔数四,顷即供饭,旁置菜羹而已。萧氏子颇骄纵,不复下箸,惟啖胡饼中间少许,留其四旁。公取自食之,其人愧甚而退。 (选自宋 曾敏
10、行独醒杂志) 【注释】子妇之亲:儿媳妇家的亲戚。京师:京城。酒三行:指喝了几杯酒。脔:切成块的肉。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1) 语近臣曰 语: (2)诚恐自此逐夜宰杀 诚: (3)因谒公,公约之饭 谒: (4)觉饥甚而不敢去 去: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岂不可忍一夕之馁,而启无穷之杀也。 (2) 公取自食之,其人愧甚而退。 3. 宋仁宗和王安石具有哪些共同的性格特点? 4. 阅读本文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写在下面与大家分享。 二、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甲】元岳柱字止所。八岁观画师何澄画陶母剪发图,柱指陶母腕上金钏,诘之曰:“金钏可易酒,何用剪发为也?”
11、何大惊异。观此可以知画理矣。 (选自戒庵老人漫笔) 【乙】“疾雷不及掩耳”,此兵家成言,初非偶语,古今之士未有改之者。宋子京于李靖传乃易“疾雷”为“震霆”,易“掩”为“塞”,不惟失真,且其理亦不安矣。雷以其疾,故不及掩耳,而何取于震?掩且不及,复何暇塞哉!此所谓欲益反弊者也。 (选自滹南遗老集) 【注释】元岳柱字止所:元代人岳柱,止所是岳柱的字。金钏:金手镯。为:即“为之”,做那样的事。偶语:随便结合的词语。宋子京:即宋祁,宋朝史学家。乃:却。安:妥当。1. 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金钏可易(换)酒 B.疾(快)雷不及掩耳C.复何暇(空闲)塞哉 D.此所谓欲益(增加)反弊者也
12、 2.下列句中加点的“以”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观此可以(凭借)知画理矣 B.雷以(因为)其疾C.以是人多以(可以)书假余 D.皆以(认为)美于徐公3.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初非偶语,古今之士未有改之者。 4.甲、乙两段文字包含了一个共同的道理,这个道理是什么? 押题预测感悟中考时效高一、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乙】爱莲说全文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3、(1) 或异二者之为。为: (2)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宜: 2. 跟例句中的“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A.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桃花源记) B.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鱼我所欲也) C.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送东阳马生序) D.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送东阳马生序)3.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4. 指出【甲】【乙】两段在表达方式上的相同点,修辞方法上的不同点,并分析修辞方法的作用。 5.找出【甲】【乙】两段中体现文章主旨的句子,分别抄写下来。 6. 【甲】【乙】两
14、段文字中哪句话触动了你的心灵,说说你的感悟。 二、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甲】爱莲说全文 【乙】 苏秦之楚,三月乃得见乎王。谈卒,辞而行。楚王曰:“寡人闻先生,若闻古人。今先生乃不远千里而临寡人,曾不肯留?愿闻其说。”对曰:“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谒者难得见如鬼,王难得见如天帝。今令臣食玉炊桂,因鬼见帝。”王曰:“先生就舍,寡人闻命矣。” (选自战国策) 【注释】苏秦:战国时著名策士。 卒:完毕。曾:竟然。谒者:古代掌管进见的人(国君的近臣)。因:依靠。闻命:敬辞,指明白对方的意思。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香远益清 益: (2)谈卒,辞而行 辞: (3)先
15、生就舍 舍: 2.下列句中的加着重号词语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苏秦之楚 春冬之时 B.三月乃得见乎王 乃不远千里而临寡人 C.其间千二百里 愿闻其说 D.至于夏水襄陵 楚国之食贵于玉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2)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 4.【甲】文作者通过描写莲花的体态香气和风度气质,含蓄地写出了君子的哪些品格? 5.【乙】文中,作为游说者的苏秦靠什么品格赢得了楚王的信任? 二.与朱元思书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
16、,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温故知新背练基础最重要 一.文学常识 作者吴均,南朝(梁)文学家。他的诗文很有特点,诗风流逸,写景清丽,构思新奇,当时被认为“清拔有古气”,时人多效法他,谓之“吴均体”。现存诗歌多是乐府、赠答、咏物之作。2、 课文中心本文是一篇用骈体信札形式写的写景小品文,是吴均写给他的朋友朱元思(也作宋元思)的。它以鲜明生动的笔触描写了富阳至桐庐一百多里的富春江上的雄奇秀丽的景色,表
17、现了作者陶情于山水之间、向往美好大自然的志趣,含蓄地抒发了对世间追求利禄之徒的讽刺之意。3、 思想情感 本文作者从行船游江的实感出发,着力描绘了富春江的奇山异水,展现了山水之美。表现了作者陶醉于美好大自然的闲适随意心情,自然地流露出对追求功名利禄之徒的蔑视,抒发了作者避世隐退,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 四、写作特点 文章写得清新秀丽,淡雅自然,绘声绘色,意境幽深。读后使人恍若身临其境,久久萦怀。 五、重点实词 1.通假字 (1)蝉则千转不穷 (转:通“啭”,鸟叫声) (2)窥谷忘反 (反:通“返”,返回) 2.一词多义 (1)上:负势竞上 (向上) 横柯上蔽 (上边) (2)绝:天下独绝 (绝妙)
18、 猿则百叫无绝(停止) (3)无:直视无碍 (没有) 猿则百叫无绝 (不) (4)百:一百许里 (十的倍数) 猿则百叫无绝 (极言其多) (5)直:直视无碍 (一直) 争高直指 (笔直) 3.词类活用 (1)名词作状语 任意东西 (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东,向西) 横柯上蔽 (名词用作“蔽”的状语,在上面) (2)形容词用作动词 互相轩邈 (争着向高处和远处发展) 风烟俱净 (散净) (3)动词用作名词 猛浪若奔 (飞奔的马) (4)动词作状语 负势竞上 (竞,动词,这里用作“上”的状语,争着) (5)动词的使动用法 望峰息心 (使停止、平息) (6)名词用作动词 负势竞上 (向上伸展) 4.古今
19、异义 (1)鸢飞戾天 (古义:至;今义:罪过,乖张) (2)经纶世务 (古义:筹划;今义:政治才能) (3)一百许里 (古义:附在整数后,表约数;今义:应允) (4)猛浪若奔 (古义:飞奔的马:今义:奔跑) 六、必考虚词 1.则: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表示并列关系,在语气上有强调作用。助词,可不译) 2.者:(1)鸢飞戾天者。(者字结构,译为:的人) (2)经纶世务者。(者字结构,译为:的人) 七、基础训练 (一)用课文原句填空 1.本文总领全文的句子是: 。文中从侧面表现水的清澈的句子是: 。 2.在文中找出从视觉和听觉方面描写景物的对偶句各一句。 (1)视觉: (2)听觉: (3)
20、兼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写景的句子是: 3.把原本静止的重山叠岭之状写活的句子是: 。 4.表现作者面对秀水发出感叹的句子是 。 5.本课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一句是写水势的,三峡一文也有一处是写水势的,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个句子是: 。 6.写出文中概括富春江全貌的句子并翻译。 句子: 翻译: (二)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2.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3.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八、问题探究 1.这篇文章从文体上看,应是一篇 ,介绍了优美的景色。描绘异水时,抓住了 的特点,在描绘奇山时,紧
21、扣 的特征。 2.作者在信中描写了富春江奇异的景色以后,又设想了追逐名利、热衷于官场的人来到这里会引发的感受。他的目的是什么? 3.“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实际意思是什么?它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处世思想? 4.结合文题及上下文,揣度“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的寄托。 5.下面两段文字描写的对象是什么?各写出了其什么特点?是如何写出的? (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乙)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6.“风烟俱净天下独绝”这段文字主要写了什么?它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7. 有人认为文章的结尾“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
22、见日”是多余的,对此你怎样看? 课外拓展迁移能力不可少【山中与裴秀才迪书(作者:王维)】 近腊月下,夜登华子冈,辋水沦涟,与月上下;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多思曩者,携手赋诗,步仄迳,临清流也。 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鯈出水,白鸥矫翼;露湿青皋,麦陇朝雊。斯之不远,傥能从我游乎?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然是中有深趣矣。 【注释】选自全唐文。裴迪(716?),唐代诗人,关中(今属陕西)人,官蜀州刺史及尚书省郎。其一生以诗文见称,是盛唐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之一。与大诗人王维、杜甫关系密切。辋(wng)水:即辋谷水,因诸水会合如车辋环凑而名。在今陕西蓝田南。曩(nng)者:从前。仄(z)迳:狭窄的小路。鯈(tio):一种条状的鱼。皋(go):水边的高地。雊(gu):雉鸡叫。傥(tng):同“倘”,假使,如果。 1.结合语境,解释下面加点的词。(1) 当待春中 春中: (2)白鸥矫翼 娇翼: (3)斯之不远 斯: (4)从我游乎: 从: 2.作者游华子冈时有着怎样的思想感情? 3.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寒山远火,明灭林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风电场行业市场发展机会分析
- 产后会阴水肿的局部治疗护理
- 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卷(含答案)
- 药店营销经理招聘合同
- 电子设备计量基准管理办法
- 城市管理执法办法城市和谐篇
- 滑翔伞驾驶员招聘合同模板
- 珠宝饰品装卸工招聘协议
- 农业生产水利优化项目施工合同
- 城市轨道交通土石方开挖施工合同
- 2023年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真题
- 上海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校本作业133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 2024年第三届浙江技能大赛(供应链管理赛项)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3年温州鹿城区区属国企招聘选调笔试真题
- 拆除石笼护坡施工方案
- 【7道人教版期中】安徽省怀宁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道德与法治试卷(含详解)
- 管理经济学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9.2提高防护能力(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 汽车修理业务受理程序、服务承诺、用户抱怨制度
- 2025届福建省厦门市外国语学校高二数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 贵阳一中2025届高三10月高考适应性月考(二) 思想政治试卷(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