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总公司技规总则及第一编技术设备主要制修订情况中国铁路总公司目 录总 则11 基本要求21.1基建、制造及其验收交接21.2限界、安全保护区41.3养护维修及检查41.4灾害防护62 线路、桥梁及隧道82.1桥隧建(构)筑物82.2轨道102.3线路交叉及接轨123 信号、通信133.1一般要求133.2信号133.3调度集中系统153.4列车运行控制系统154 车站及枢纽204.1站场设备205 机车车辆205.1车辆205.2动车组设备206 供电、给水216.1牵引供电21总 则中国铁路总公司铁路技术管理规程(简称总公司技规)是按照2011年9月原铁道部第5次部长办公会提出的“制定高铁技术
2、管理规程,修订普速铁路技术管理规程”的基本要求,按高速铁路部分和普速铁路部分两本编制,均分为总则、技术设备、行车组织、信号显示4个部分。按照“科学定位、系统完整,适应设备、体现发展,安全第一、兼顾效率,先进适用、经济合理,科学规范、协调一致,务实严谨、便于操作”6个原则,总公司技规整合了2006年第十版技规(主要规定普速铁路内容)及铁路200250km/h既有线技术管理办法、铁路客运专线技术管理办法(200250km/h部分)、铁路客运专线技术管理办法(300350km/h部分)等8个补充规定。总公司技规(普速铁路部分)适用于200km/h以下的铁路(仅运行动车组列车的铁路除外)。总公司技规(
3、高速铁路部分)适用于200km/h及以上的铁路和200km/h以下仅运行动车组列车的铁路。200km/h客货共线铁路有关货运技术设备的要求参照本规程普速铁路部分执行。1 基本要求1.1基建、制造及其验收交接高铁、普铁第3条 工程施工须按照批准的设计文件的要求进行,严格执行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和监理制度。建设单位应当会同相关铁路运输企业和工程设计、施工单位制定安全施工方案,按照方案进行施工,加强环境保护,确保工程质量。施工完毕应当及时清理现场,不得影响铁路运营安全。涉及营业线施工时,须按铁路总公司规定程序审批,且必须保证行车安全,减少对运输的影响。涉及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办法(铁运2012280
4、号)及铁路局的规定,铁路局规定的程序必须与总公司一致。高铁、普铁第4条 新建工程竣工后,应按规定进行验收,并进行安全评估。改建工程竣工后,应按规定进行验收。在确认工程符合技术标准、设计文件的要求,并检查竣工文件和技术设备使用说明书等资料齐全后,方可交接。新建、改建的工程设施必须有明确的质量保证期。如运输生产急需,可按上述原则分段验收交接。根据铁路建设项目竣工验收交接办法(铁建设200823号)、高速铁路竣工验收办法(铁建设2012107号)规定,铁路大中型建设项目和铁路客运专线竣工验收分为静态验收、动态验收、初步验收、安全评估和国家验收(正式验收)等5个阶段。改建项目、简单建设项目和小型建设项
5、目可适当合并简化验收阶段。新建工程竣工后,应按规定进行验收,包括安全评估。但改建工程竣工后,可根据工程大小、难易适当合并简化验收阶段,所以提出按规定进行验收,没有明确提出进行安全评估。高铁、普铁第6条 铁路重要产品须按有关规定,执行行政许可、产品认证等铁路产品准入制度。第十版技规第6条:“铁路使用的产品须符合国家和铁道行业技术标准。铁路重要产品须按照国家和铁道部有关规定,实行行政许可管理或产品强制认证。” “铁路使用的产品须符合国家和铁道行业技术标准”,属于政府行政范畴,技规不再规定。根据关于规范铁路专用设备产品准入管理的若干规定(铁政法2011202号),进一步明确了铁路产品准入管理制度。高
6、铁、普铁第7条 铁路运输企业和建设单位应严格控制进入铁路的产品质量,建立必要的产品质量检验和质量问题追究制度。质量抽查不合格或实行准入管理但未获得相关资质的产品,不得在铁路使用。制造、检修的机车车辆及其重要配件须经铁路总公司指派的监造机构监造,符合要求后,方准交付使用。铁路安全管理条例第十条 铁路建设单位应当选择具备相应资质等级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进行工程建设,并对建设工程的质量安全进行监督检查,制作检查记录留存备查。重要配件是机车车辆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机车车辆的质量基础,缺少对重要配件维修、制造质量的监造是保证不了机车车辆基础质量的。监造工作中,必须保证监造程序、监造“点”的依法合
7、规,质量合格,否则不能称其为“监造”。1.2限界、安全保护区高铁第17条 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内的道路和铁路线路路堑上的道路、跨越铁路线路的道路桥梁,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防止车辆以及其他物体进入、坠入铁路线路的安全防护设施和警示标志。下穿铁路桥梁、涵洞的道路应当按照国家标准设置车辆通过限高、限宽标志和限高防护架。(净高5.5m以下的要设)新建、改建高速铁路需要与普通铁路、道路、渡槽、管线等设施交叉的,应优先选择高速铁路上跨方案。普铁第17条 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内的道路和铁路线路路堑上的道路、跨越铁路线路的道路桥梁,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防止车辆以及其他物体进入、坠入铁路线路的安全防护设施和警
8、示标志。下穿铁路桥梁、涵洞的道路应按照国家标准设置车辆通过限高、限宽标志和限高防护架。铁路安全管理条例第43条:“下穿铁路桥梁、涵洞的道路应当按照国家标准设置车辆通过限高、限宽标志和限高防护架”。目前国家标准执行原铁道部“铁跨公”立交桥涵限高防护架管理办法(铁运2005193号)规定,设置防护架要求为“净高小于5.00 m通行机动车辆的立交桥涵两端”。总公司技规与第十版技规要求一致。1.3养护维修及检查高铁、普铁第21条 铁路技术设备,除由直接负责维修及管理的部门经常检查、周期维修外,铁路局还应按规定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定期全面检查和专项检查。具体办法由铁路局规定。固定行车设备定期全面检查和专项检
9、查的检查结果记入行车设备检查登记簿内。检查中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对危及行车安全的,须立即采取措施;当时不能解决的,要安排计划,限期完成,并进行复查;需要上级解决的,要按程序上报。将上版的“直接负责维修及使用的部门”改为“直接负责维修及管理的部门”,是由于设备的使用部门不一定是管理部门。由于各等级车站技术设备涉及专业多、各铁路局情况不统一,专业范围和管理制度不完全一致,为更具操作性,技规对设备检查只作原则性规定,铁路局应结合实际情况,在行规等技术规章中做出具体规定。在进行定期全面检查和专项检查时,需要检查的内容很多,只有涉及固定行车设备的检查结果要求在行车设备检查登记簿内登记,它包括利用移动设
10、备对固定行车设备的检查结果。高铁、普铁第22条 铁路局有关专业管理部门应按规定组织专项检查。其中:2登乘机车、动车组列车或其他旅客列车尾部对线路全面检查,每月不少于一次。铁路局根据需要可加密检查或随时检查。铁路总公司专业技术机构根据线路的年通过总重、线路允许速度,使用专用设备定期对主要线路进行轨道、通信信号、接触网检查和钢轨探伤。本条规定了铁路局有关专业管理部门组织专项检查的内容及周期,调整了部分专项检查的周期。为确保设备质量良好,结合设备实际使用情况,规定铁路局根据需要可加密检查或随时检查。1.4灾害防护高铁第24条 铁路应根据沿线的风速、降雨量、降雪量、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地质条件以及线路环
11、境、设计速度等情况,建立相应的自然灾害及异物侵限监测系统,对风雨雪、地震灾害和异物侵限等实时监测报警或预警。对于常年大风区段,根据需要设置防风设施。自然灾害及异物侵限监测系统现场监测设备、基站、区间中继站、无人值守变配电所和紧急疏散通道按规定设置防护设施。高铁第25条 铁路局应根据历年降雨、洪水规律和当年的气候趋势预测,发布防洪命令,制定防洪预案,汛期前进行防洪检查处理,完成防洪工程和预抢工程,储备足够的抢险材料及机具,组织抢修队伍并进行演练,发动沿线群众建立路地联防机制。加强雨中和雨后的设备检查,严格执行汛期安全行车措施,强化降雨量和洪水位警戒制度、防洪重点处所监护制度。对于防洪重点处所,有
12、条件的应安装自动报警装置。对水流量大、河床不稳定的桥梁,要设置必要的监测装置,建立观测制度,掌握桥梁水文及河床变化情况,及时采取预防和整治措施。汛前,须将防洪重点处所抄送相邻相关铁路局。应采用综合接地系统。贯通地线的接地电阻不大于1 。普铁第24条 铁路局应根据历年降雨、洪水规律和当年的气候趋势预测,发布防洪命令,制定防洪预案。汛期前进行防洪检查处理,组织有关部门对沿线危树、危石进行检查,完成防洪工程和预抢工程,储备足够的抢险料具及机具,组织抢修队伍并进行演练,依靠当地政府建立群众性的防洪组织。加强雨中和雨后的检查,严格执行汛期安全行车措施,强化降雨量和洪水位警戒制度、防洪重点处所监护制度。对
13、于可能危及行车安全的地点,有条件时可安装自动报警装置。对水流量大、河床不稳定的桥梁,要设置必要的监测仪器,建立观测制度,掌握桥梁水文及河床变化情况,及时采取预防和整治措施。汛前,须将防洪重点处所抄送相邻相关铁路局。“自动报警装置”不包括高速铁路装备的自然灾害及异物侵限监测系统中的防灾设备,是指线路交付运营后,由于附近山体、建(构)筑物或其他环境发生变化后,根据运营需要而装设的。高铁第26条、普铁第25条 对防寒工作,应提前做好准备。铁路局要抓好以下工作:1对有关人员进行防寒过冬培训,并按规定做好防寒劳动防护用品的配备和发放工作;2对铁路技术设备进行防寒过冬检查、整修,并根据需要做好包扎管路等工
14、作;3做好易冻设备、物资的防冻解冻工作;4储备足够的防寒过冬材料、燃料和工具,检修好除冰雪机具和防雪设备,组织好除冰雪队伍。增加“根据需要”,是由于有些设备在防寒过冬期间,已经不需要包扎管路了。高铁第28条 有火灾危险的机车车辆内均须备有灭火器。客车内的茶炉,餐车低压锅炉、炉灶须有防火措施。餐车低压锅炉还须有防爆措施。普铁第27条 有旅客或工作人员的机车车辆内,均须备有灭火器。客车内的燃煤锅炉、茶炉,餐车低压锅炉、炉灶须有防火措施。餐车低压锅炉还须有防爆措施。高铁部分不包括货车,但包括机车、客车、动车组、轨道车、检查车、发电车、试验车及大型养路机械等,所以采用了“有火灾危险的机车车辆”。普铁包
15、括货车,货车一般不具备配置灭火器条件,所以采用了“有旅客或工作人员的机车车辆内”。2 线路、桥梁及隧道2.1桥隧建(构)筑物普铁第38条 全长500m以上的钢桥、全长3000m以上的隧道设置通信设备,必要时设置固定照明、安全警报装置;非全封闭运营时,应进行巡守,必要时进行监视。第十版技规第36条:“对全长500 m及以上的钢桥,直线上全长1 000 m 及以上、曲线上全长500 m及以上的隧道,须进行巡守和监视,设置照明、通信设备和安全警报装置。”(1)关于设置固定照明的隧道长度。一是作业天窗的全面推行,隧道内线路维修不再依赖隧道照明;二是根据上世纪80年代开始安装的隧道照明使用维护情况看,隧
16、道内漏水潮湿,加上有害物质的侵蚀,照明设施极易损坏,以致安装不久就不能使用;三是过去有些隧道安装固定照明后被盗、人为损坏时有发生。因此2010年发布的铁路桥隧建筑物修理规则(铁运201038号)就规定,全长大于3000m的隧道才宜设置固定式照明设施。(2)关于巡守和监视的隧道长度。一是运行速度120km/h及以上线路采用了全封闭;二是长期以来对中长隧道(5003000m)因受人员定编的限制,一般已不再设看守;三是随着地方交通道路的完善,当地村民将铁路隧道作为出行通道已较少,隧道使用受外部人为因素的影响明显降低;因此设置巡守要求隧道长度由曲线500m、直线1000m以上改为3000m以上,但对有
17、当地村民通行的隧道需要进行监视。因此2010年发布的铁路桥隧建筑物修理规则(铁运201038号)就规定了全长在3000m及以下的隧道、新线隧道一般不设巡守。高铁第42条 桥梁、隧道应按规定设置作业通道、专用洞室、电缆沟(槽)、电气化预埋件及必要的检查和消防设备等,应预留轨旁设备安装条件。直线桥梁自线路中心至作业通道栏杆内侧的净距:200 km/h以上铁路无砟轨道桥面应不小于3.45 m,有砟轨道桥面应不小于3.75 m;200 km/h及以下铁路应不小于3.25 m。作业通道宽度应不小于0.8 m。桥长超过3 km时,应每隔约3 km(单侧约6 km)在线路两侧交错设置1处可上下桥的救援疏散通
18、道,并设置防护门。长度320 km的隧道,应按相应规定设置紧急出口或避难所;长度超过20 km的隧道或隧道群,应设置紧急救援站。对于直线区段的有砟桥面,线路中心至挡砟墙的净距为2.20m、挡砟墙上部宽度为0.20m、作业通道不小于0.80m、接触网立柱宽度0.30m、强弱电电缆分槽且净宽不小于0.35m;综合考虑,有砟轨道为3.75m。对于直线区段的无砟桥面,既有线路中心至防护墙的最小净距为1.90m,与有砟桥面相比小0.30m,所以无砟轨道为3.45m。普铁第40条 桥梁、隧道应按规定设置作业通道、避车台(洞)、电缆沟(槽)、电气化预埋件及必要的检查和消防设备等。直线桥梁自线路中心至作业通道
19、栏杆内侧的净距:钢梁明桥面应不小于2.45 m,混凝土梁桥面应不小于3.00 m,线路允许速度160 km/h以上桥梁桥面应不小于3.25 m。作业通道宽度应不小于0.8 m。第十版技规第38条:“直线上桥梁自线路中心至维修通道栏杆内侧的净距:线路允许速度超过160km/h区段的桥梁为3.75m。作业通道宽度应不小于0.8m”。这里的3.75m是在利用列车间隔作业避车的前提下制定的。现行线路允许速度160km/h以上不能利用列车间隔作业,故综合考虑既有线提速桥梁和新建桥梁人行道宽度实际和160km/h以下避车距离要求,修改为3.25m。2.2轨 道普铁第42条 曲线轨距按第5表规定加宽。第5表
20、 曲线轨距加宽值曲线半径R(m)加 宽 值(mm)r2950295r2455245r19510r19515注:曲线轨距加宽值不符合上述规定时,应有计划地进行改造。为了保证转向架顺利通过曲线,减小轮轨磨耗,减小轮轨间的横向作用力,需对小半径曲线轨距进行加宽。第十版技规第40条第7表曲线轨距加宽值曲线半径R(m)加 宽 值(mm)R3500350R3005R30015 “关于对铁路技术管理规程第40条进行修改的请示”(运基签201062号),对曲线轨距加宽标准进行了修改。新标准缩小了需加宽轨距的曲线半径,克服了轮对游间过大的缺点,提高了旅客列车的舒适度;根据最大线间距5m考虑,同心圆曲线半径最大差
21、为5m,将曲线加宽对应的半径统一为5m的整数倍,避免了同一位置两条曲线可能出现不同的加宽值,有利于加宽值的设置,方便了技术管理;同时在原来加宽值5mm和15mm两档的基础上,增加了10mm一档,使加宽值有合理地递增,方便了曲线钢轨磨耗后轨距的调整,有利于提高养护维修质量高铁、普铁第48条 道岔应保持良好状态,道岔各零部件应齐全,作用良好,缺少时应及时补充。道岔出现伤损或病害时,应及时修理或更换。第十版技规第46条:“道岔应经常保持良好状态,有下列缺陷之一时,禁止使用:1.内锁闭道岔两尖轨互相脱离,分动外锁闭道岔两尖轨与连接装置、心轨接头铁与拉板相互分离或外锁闭装置失效。2.尖轨尖端与基本轨、可
22、动心轨尖端与翼轨在静止状态不密贴。9.道岔护轨螺栓、可动心轨咽喉和叉后间隔铁螺栓、长心轨与短心轨联结螺栓、钢枕立柱螺栓的同一部位同时有2根螺栓缺少或折损。”新技规只作原则性规定,包括并不限于十版技规所列情况,缺陷种类、病害的判识、修理标准的具体要求均在铁路线路修理规则中详尽规定。2.3线路交叉及接轨高铁第50条 线路应全封闭、全立交,线路两侧按标准进行栅栏封闭普铁第50条 列车运行速度120 km/h及以上线路全封闭、全立交,线路两侧按标准进行栅栏封闭,并设置相应的警示标志。第十版技规第48条规定:列车运行速度120 km/h及以上线路和重载运煤专线等线路应全封闭、全立交,线路两侧按标准进行栅
23、栏封闭,并设置相应的警示标志。依据铁路安全管理条例第28条:“设计开行时速120 公里以上列车的铁路应当实行全封闭管理。铁路建设单位或者铁路运输企业应当按照国务院铁路行业监督管理部门的规定在铁路用地范围内设置封闭设施和警示标志”。3 信号、通信3.1一般要求高铁第60条、普铁第64条 对设有加锁加封的信号设备,应加锁加封,必要时可设置计数器,使用人员应负责其完整。对加封设备启封使用或对设有计数器的设备每计数一次时,使用人员均须在行车设备检查登记簿内登记,写明启封或计数原因。加封设备启封使用后,应及时通知信号部门加封。使用计算机技术控制的设备实现加锁加封功能时,应使用密码方式操作。3.2信 号高
24、铁第66条 铁路信号机应采用色灯信号机。区间不设通过信号机的线路,车站信号机宜采用矮型信号机。区间设通过信号机的线路,信号机应采用高柱信号机,在下列处所可采用矮型信号机:1不办理通过列车的到发线上的出站、发车进路信号机;2道岔区内的调车信号机;3桥梁、隧道内的通过信号机。特殊情况需设矮型信号机时,须经铁路局批准。桥梁、隧道内的通过信号机因受场地的限制,亦可采用矮型信号机。普铁第70条 铁路信号机应采用色灯信号机。色灯信号机应采用高柱信号机,在下列处所可采用矮型信号机:1. 不办理通过列车的到发线上的出站、发车进路信号机;2. 道岔区内的调车信号机及驼峰调车场内的线束调车信号机;3. 自动闭塞区
25、段,隧道内的通过信号机。特殊情况需设矮型信号机时,须经铁路局批准。与第十版技规一致。普铁第77条 特殊地段因条件限制,同方向相邻两架指示列车运行的信号机(预告、遮断、复示信号机除外)间的距离小于制动距离时,按下列方式处理:1.在列车运行速度不超过120 km/h的区段,当两架信号机间的距离小于400 m时,前架信号机的显示,必须完全重复后架信号机的显示;当两架信号机间的距离在400 m及以上,但小于800 m时,后架信号机在关闭状态时,则前架信号机不准开放。2.在列车运行速度超过120 km/h的区段,两架有联系的信号机间的距离小于列车规定速度级差的制动距离时,应采取必要的降级或重复显示措施。
26、“必须完全重复后架信号机的显示”改为“必须完全重复后架信号机的显示或采用降级显示”,理由是某些信号机无法做到完全重复,只能采用降级显示。高铁第75条 进站、接车进路及线路所通过信号机,均应装设引导信号。出站、发车进路信号机可装设引导信号。普铁第75条进站及接车进路色灯信号机,均应装设引导信号。引导信号是准许列车在信号关闭条件下,按照规定的速度越过该信号机的信号。在进站及接车进路(包括接发车进路,下同)色灯信号机上,均应装设引导信号。当信号机发生故障、轨道电路故障时,色灯信号机不能正常开放,可利用引导信号引导接车,在进行引导接车时,当列车头部越过引导信号后,即可关闭引导信号。部分高速铁路区段出站
27、信号机采用“红、绿、白”三灯位机构,增加了引导信号显示,在发车进路轨道电路故障或出站信号机允许灯光断丝情况下,以引导方式将列车发至区间。3.3调度集中系统高铁第86条、普铁第98条 CTC应具备分散自律控制和非常站控两种模式。分散自律控制模式是通过调度集中设备,实现进路自动和人工办理的模式;非常站控模式是遇行车设备故障、施工、维修需要时,脱离调度集中系统控制转为车站联锁控制台人工办理的模式。高铁第88条 CTC与GSM-R数字移动通信系统结合,实现调度命令、接车进路预告信息、调车作业通知单等向司机的传送,并能通过无线通信系统获取车次号校核、调车请求及签收回执等信息。普铁第100条 CTC/TD
28、CS与GSM-R数字移动通信系统或列车无线调度通信设备结合,实现调度命令、接车进路预告信息、调车作业通知单等向司机的传送,并能通过无线通信系统获取车次号校核、调车请求及签收回执等信息。3.4列车运行控制系统高铁第97条 CTCS-3级列控车载设备按CTCS-3级控车时的模式有完全监控、引导、目视行车、调车、休眠、隔离和待机等模式;CTCS-3级列控车载设备按CTCS-2级控车时的模式有完全监控、部分监控、引导、目视行车、调车、休眠、隔离、待机和机车信号等模式。普铁第110条 CTCS-2级列控车载设备的控车模式有完全监控、部分监控、引导、目视行车、调车、隔离和待机等模式。依据CTCS-3级列控
29、车载设备技术规范(铁运2012211号)、CTCS-2级列控车载设备技术规范(铁总运201429号)修订。高铁第98条 CTCS-3级列控车载设备的七种模式:2.引导模式是在进站或出站建立引导进路后,列控车载设备按照最高限速40km/h控车的模式。3.目视行车模式是司机控车的固定限速模式,限速值为40 km/h。列控车载设备显示停车信号或位置不确定时,在停车状态下司机按规定操作转入目视行车模式。5.休眠模式是非本务端车载设备不监控列车运行,但仍执行列车定位、记录等级转换等功能的模式。高铁第100条 CTCS-3级列控车载设备按CTCS-2级控车时的部分监控模式,是列控车载设备接收到轨道电路允许
30、行车信息,而缺少应答器提供的线路数据或限速数据时使用的模式。在部分监控模式下,限速值为45km/h。高铁第107条 CTCS-2级列控车载设备的控车模式2.部分监控模式是列控车载设备接收到轨道电路允许行车信息,而缺少应答器提供的线路数据或限速数据时使用的模式。在部分监控模式下,限速值为45km/h。3.引导模式是在进站或出站建立引导进路后,列控车载设备按照最高限速40km/h控车的模式。4.目视行车模式是司机控车的固定限速模式,限速值为40km/h。列控车载设备显示停车信号停车后,司机按规定操作转入目视行车模式。普铁第110条 CTCS-2级列控车载设备的控车模式。2.部分监控模式是列控车载设
31、备接收到轨道电路允许行车信息,而缺少应答器提供的线路数据或限速数据时使用的模式。在部分监控模式下,限速值为45km/h。3.引导模式是在进站建立引导进路后,列控车载设备按照最高限速40km/h控车的模式。4.目视行车模式是司机控车的固定限速模式,限速值为40 km/h。列控车载设备显示停车信号停车后,司机按规定操作转入目视行车模式。依据CTCS-3级列控车载设备技术规范(铁运2012211号)、CTCS-2级列控车载设备技术规范(铁总运201429号)修订。高铁第99条 第3表 CTCS-3级列控车载设备按CTCS-3级控车时七种模式之间的转换 转换模式当前模式待机模式完全监控模式引导模式目视
32、行车模式调车模式休眠模式隔离模式待机模式人工/停车人工/停车人工/停车人工/停车人工/停车完全监控模式人工/停车人工人工/停车人工/停车人工/停车引导模式人工/停车自动人工/停车人工/停车人工/停车目视行车模式人工/停车自动人工人工/停车人工/停车调车模式人工/停车人工/停车休眠模式人工/停车人工/停车隔离模式人工/停车高铁第102 条 第4表 CTCS-3级列控车载设备按CTCS-2级控车时九种模式之间的转换转换模式当前模式待机模式部分监控模式完全监控模式引导模式目视行车模式调车模式休眠模式隔离模式机车信号模式待机模式人工/停车人工/停车人工/停车人工/停车人工/停车人工/停车部分监控模式人
33、工/停车自动自动人工/停车人工/停车人工/停车人工/停车完全监控模式人工/停车自动人工人工/停车人工/停车人工/停车人工/停车引导模式人工/停车自动自动人工/停车人工/停车人工/停车人工/停车目视行车模式人工/停车自动自动自动人工/停车人工/停车人工/停车调车模式人工/停车人工/停车休眠模式人工/停车人工/停车隔离模式人工/停车机车信号模式人工/停车人工/停车依据CTCS-3级列控车载设备技术规范(铁运2012211号)、CTCS-2级列控车载设备技术规范(铁总运201429号)修订。高铁第108条 第5表 CTCS-2级列控车载设备七种模式之间的转换转换模式当前模式待机模式部分监控模式完全监
34、控模式引导模式目视行车模式调车模式隔离模式待机模式人工/停车人工/停车人工/停车人工/停车部分监控模式人工/停车自动自动人工/停车人工/停车人工/停车完全监控模式人工/停车自动-人工人工/停车人工/停车人工/停车引导模式人工/停车自动自动人工/停车人工/停车人工/停车目视行车模式人工/停车自动自动自动人工/停车人工/停车调车模式人工/停车人工/停车隔离模式人工/停车普铁第111条 第8表 CTCS-2级列控车载设备七种模式之间的转换转换模式当前模式待机模式部分监控模式完全监控模式引导模式目视行车模式调车模式隔离模式待机模式-人工/停车-人工/停车人工/停车人工/停车部分监控模式人工/停车-自动
35、自动人工/停车人工/停车人工/停车完全监控模式人工/停车自动-人工人工/停车人工/停车人工/停车引导模式人工/停车自动自动-人工/停车人工/停车人工/停车目视行车模式人工/停车自动自动自动-人工/停车人工/停车调车模式人工/停车-人工/停车隔离模式人工/停车-依据CTCS-3级列控车载设备技术规范(铁运2012211号)、CTCS-2级列控车载设备技术规范(铁总运201429号)修订。4 车站及枢纽4.1站场设备高铁第140条 车站根据业务性质、运量大小及技术作业的需要,设置下列主要设备:1到发线;2折返线;3救援列车停留线、自轮运转特种设备停留线等;4与动车组运用所(简称动车所)、动车段相连接的车站,应设动车组走行线(当设有专用的机车走行线并具有相同进路时,可以合设);5 机车车辆5.1车 辆普铁第179条 货车修程分为厂修、段修、辅修。第十版技规第140条:“货车分为厂修、段修、辅修、轴检”。货车已无轴检作业。5.2动车组设备高铁第165条、普铁186条 动车段、动车所应具备动车组运用检修、行车安全设备检修、客运整备能力及相应的存车条件;承担动车组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人教A版高一(下)数学必修第二册6.2.3向量的数乘运算【教学设计】
-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2单元-第5课时 分数混合运算练习(2) 北师大版
- 《上学时间》(教案)2024-2025学年数学二年级下册
-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4.3 动手做(二)2-北师大版
- 《找规律》(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 一年级上数学教案-认识物体(7)-西师大版
- 第十章浮力单元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
- 2024年人工心肺机项目资金筹措计划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河北隆化县第二中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第三单元第一课 秦始皇开创大一统教学设计
- 2025年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审定版
- 部编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试卷(带答案)
- NB-T10342-2019水电站调节保证设计导则
-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第八版 课件 第四章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与政治
- 平面构成(普通高等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全套教学课件
- DZ∕T 0289-2015 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评价规范(正式版)
- 2020年5月天津高考英语听力试题-(试题+MP3+答案)-
- DB32T 4400-2022《饮用水次氯酸钠消毒技术规程》
- 学校校园禁烟处罚管理方案
- 少儿美术教育知识讲座
- 外科学教学课件:颈、腰椎退行性疾病
- 2023-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训练(含答案)-孙犁《风云初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