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共十年对峙_第1页
国共十年对峙_第2页
国共十年对峙_第3页
国共十年对峙_第4页
国共十年对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尚志中学 李珊珊,国共十年对峙,(19271937),学习目标,1、了解国共十年对峙的基本史实。 2、识记“八七会议”的主要内容、什么是井冈山道路以及遵义会议的意义。 3、掌握长征的原因、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交织的两个矛盾,阶级矛盾,民族矛盾,1927年8月1 ( ),1927年8 ( ),1927年9月9日 ( ),1927年10月 ( ),1934年10月 ( ),1935年8月 ( ),1936年12.12日( ),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井冈山道路,红军长征,八一宣言,西安事变,1935年 ( ),华北事变,课堂小测,1、为什么中国的建军节定在八月一日? 2、共产党进入土

2、地革命时期源于哪一次会议?该会议的总方针和最初目标分别是什么?在该会议的指导下共产党进行了怎样的实践?成功了吗? 3、红军为什么要长征?在长征过程中是怎样解决自身问题的?,自学提纲(一),一、为什么中国的建军节定在八月一日?,答:1927年8月1日,共产党领导了南昌起义,打响了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建立人民军队的开始。,2、共产党进入土地革命时期源于哪一次会议?该会议的总方针和最初目标分别是什么?在该会议的指导下共产党进行了怎样的实践?成功了吗?,会议: 方针: 目标: 实践: 结果:,八七会议,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夺取城市,秋收

3、起义,失败,1、学习俄国人城市中心革命的失败; 2、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十分薄弱,城市中工人阶级力量弱小,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力量强大。民主革命的主要动力农民阶级主要集中在农村。,中共为什么选择井冈山道路?,3、红军为什么要长征?在长征过程中是怎样解决自身问题的?,原因: 解决:,由于王明“左”倾错误的指导,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长征途中召开遵义会议,自学提纲(二),1、国共对峙期间那两件事激化了民族矛盾? 2、面对民族矛盾的激化国共双方分别作何反应?,1、国共对峙期间哪两件事激化了民族矛盾?,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为侵占华北而蓄意制造了一连串事件,总称华北

4、事变,2、面对民族矛盾的激化国共双方分别作何反应?,国民党 共产党,蒋介石方面:,张、杨方面:,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继续围剿红军,发动西安事变,红军途中发表了八一宣言,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什么共产党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1、中共以国家和民族利益为重,努力联合国民政府共同抗日; 2、根源: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全国人民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长征的胜利,四渡 赤水,巧渡 金沙江,强渡 乌江,遵义会议 (1935.1),中央革命根据地 (1934.10),渡过 湘江,放弃去湘西 改道贵州,强渡 大渡河,爬雪山、过草地,飞夺 泸定桥,陕北革命根据地 (1935.10),西安事变,

5、40,24,23,22,21,20,19,18,17,16,15,14,13,12,11,10,9,8,7,6,5,4,3,2,1,0,39,38,37,36,35,34,33,32,31,30,29,28,27,26,25,八七会议,1927年8月1日,王明,“攘外必先安内”,40,24,23,22,21,20,19,18,17,16,15,14,13,12,11,10,9,8,7,6,5,4,3,2,1,0,39,38,37,36,35,34,33,32,31,30,29,28,27,26,25,秋收起义,陕甘宁根据地,张学良,八一宣言,40,24,23,22,21,20,19,18,17,16,15,14,13,12,11,10,9,8,7,6,5,4,3,2,1,0,39,38,37,36,35,34,33,32,31,30,29,28,27,26,25,井冈山根据地,1936年12月12日,蒋介石,九一八事变,40,24,23,22,21,20,19,18,17,16,15,14,13,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