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小学教资数学面试圆教案模板(共4篇) 第1篇:高中数学教资面试教案高中数学教案精选高中数学教资面试教案两篇第一篇函数的单调性1.题目:函数的单调性2.内容:3.基本要求(1)试讲时间约10分钟;(2)创设问题进行导入,建立与已学知识之间的联系;(3)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直观感受数形结合思想。4考核目标: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实施。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从形与数两方面理解单调性的概念,初步学会利用函数图象和单调性定义判断、证明函数单调性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函数单调性定义的探究,提高观察、归纳、抽象的能 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对函数单调性的证明,提高推
2、理论证能力,体验数形结合思想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知识的探究过程养成细心观察、认真分析、严谨论证的良好思维_惯;感受用辩证的观点思考问题。教学重点:函数单调性的概念形成和初步运用。教学难点:函数单调性的概念形成。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活动:分别作出函数y=2x,y=-2x和y=x2+1的图象,并且观察函数变化规律,描述前两个图象后,明确这两种变化规律分别称为增函数和减函数。 然后提出两个问题:问题一:二次函数是增函数还是减函数?问题二:能否用自己的理解说说什么是增函数,什么是减函数?学生活动:观察图象,利用初中的函数增减性质进行描述,y=2x的图象自变量x在实数集变化时
3、,y随x增大而增大,y=-2x的图象自变量x在实数集变化时,y随x增大而减小。在此基础上描述y=x2+1在(-,0上y随x增大而减小,在(0,+)上y随x增大而增大。理解单调性是函数的局部性质,在一个区间里,y随x增大而增大,则是增函数;y随x增大而减小就是减函数。设计意图: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通过已学过的函数特别是二次函数理解函数的单调性”,因此在本环节的设计上,从学生熟知的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入手,从初中对函数增减性的认识过渡到对函数单调性的直观感受。通过一次函数认识单调性,再通过二次函数认识单调性是局部性质,进而完善感性认识。(二)初步探索,形成概念教师活动:(以y=x2+1在 (0,+)
4、上单调性为例)让学生理解如何用精确的数学语言(随着、增大、任取)来描述函数的单调性,进而得到增(减)函数的定义。并进一步提出如何判断的问题。1 / 4高中数学教案学生活动:通过交流、提出见解,提出质疑,相互补充理解函数定义的解释,讨论表示大小关系时,理解如何取值,明白任取的意义。设计意图:通过启发式提问,实现学生从“图形语言”到“文字语言”到“符号语言”认识函数的单调性,实现“形”到“数”的转换。(三)概念深化,延伸扩展教师活动:提出下面这个问题:能否说f(x)=在它的定义域上是减函数?从这个例子能得到什么结论?并给出例子进行说明:进一步提问:函数在定义域内的两个区间A,B上都是增(减)函数,
5、何时函数在AB上也是增(减)函数,最后再一次回归定义,强调任意性。学生活动:思考、讨论,提出自己观点,并提出反例,如x1=-1,x2=1,进而得出结论:函数在定义域内的两个区间A,B上都是增(减)函数,函数在AB上不一定是增(减)函数将函数图象进行变形(如x设计意图:通过上面的问题,学生已经从描述性语言过渡到严谨的数学语言。而对严谨的数学语言学生还缺乏准确理解,因此在这里通过问题深入研讨加深学生对单调性概念的理解。(四)证明探究,应用定义教师活动:展示例题例1:证明函数在(0,+)上是增函数证明:任取且函数在(0,+)上是增函数。进一步提问:如果把(0,+)条件去掉,如何解这道题?要求学生课后
6、思考。学生活动:根据单调性定义进行证明、讨论,规范出证明步骤:设元、作差、变形、断号、定论,理解根据定义进行判断,体会判断可转化成证明并完成课后思 考题。设计意图:本环节是对函数单调性概念的准确应用,本题采用前面出现过的函数,一方面希望学生体会到函数图象和数学语言从不同角度刻画概念,另一方面避免学生遇到障碍,而是把注意力都集中在单调性定义的应用上。课标中指出“形式化是数学的基本特征之一,但不能仅限于形式化的表达。高中课程强调返璞归真”因此本题不再从证明角度,而是让学生再次从定义出发,寻求方法,并体会转化思想。(五)小结评价,作业创新教师活动:从知识、方法两个方面引导学生进行总结,留出如下的课后
7、作业(1、2、4必做,3选做):1、证明:函数在区间0,+)上是增函数。2、课上思考题3、求函数的单调区间4、思考P46 探索与研究学生活动:回顾函数单调性定义的探究过程、证明、判断函数单调性的方法步骤和数学思想方法,完成课后作业。设计意图:使学生对单调性概念的发生与发展过程有清晰的认识,体会到数学概念形成的主要三个阶段:直观感受、文字描述和严格定义,并且作业实现分层,满足学生需求。六、板书设计第二篇函数的奇偶性1题目:函数的奇偶性2内容:2 / 4高中数学教案3基本要求:(1)试讲时间约10分钟;(2)通过问题设计,联系学生已有知识经验探索新知识;(3)设计一些基础性例题,以帮助学生理解函数
8、奇偶性的主要特征。4考核目标:问题设计,知识归纳,教学实施。教学设计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函数的奇偶性及其几何意义。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从图形直观感知到代数抽象概括,从特殊到一般的概念形成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抽象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自主探索,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感受数学的对称美。教学重点:理解函数的奇偶性及其几何意义。教学难点:判断函数奇偶性的方法。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图片展示,引入新课多媒体展示喜字、蝴蝶、扑克牌、交通标志四幅图片,请学生观察这些图片具有什么样的共同特征。通过观察,老师适当引导,学生能够发现前两幅图是轴对称
9、的,后两幅图是中心对称的。继续追问数学中这样的对称,请学生举例说明。由于前几节课都在学_函数,会有部分学生想到有些函数的图像是对称的。引入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图像具有对称特征的函数的性质奇偶性二、合作探索,学_新知1.观察下列函数的图像:说明图像有什么样的特点。思考1:这两个函数的图像有何共同特征?思考2:对于上述两个函数,f(1)与f(-1),f(2)与f(-2),f(a)与f(-a)有什么关系?一般地,若函数y=f(x)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当自变量x任取定义域中的一对相反数时,对应的函数值相等。即f(-x)=f(x) 思考3:怎样定义偶函数?学生先进行独立思考,然后小组讨论形成小组结论
10、,最后展示本组讨论结果。师生互动将学生得到的定义进行补充完善最终得到精确的偶函数的定义:设函数f(x)的定义域为D,如果对D内的任意一个数X,都有,且,则这个函数叫做偶函数。 练_:判断下列函数是否为偶函数?(口答)2.观察下面两个函数的图像,回答以下问题。问题1:观察图像,从对称的角度思考,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问题2:分别求当自变量x=1, 2时的函数值,从中你能发现什么规律?问题3:是否对于定义域内所有的x,都有类似的情况?问题4:类比偶函数的定义给出奇函数的定义。3 / 4高中数学教案学生先进行独立思考后,小组内进行交流,形成小组最后结论,最终展示本组成果。小组代表展示结果后,师生互动得
11、出奇函数的定义:设函数f(x)的定义域为D,如果对D内的任意一个数X,都有,且,则这个函数叫做偶函数。 练_:判断下列函数是否为偶函数?(口答)3.强化定义,深化内涵对奇函数、偶函数定义的说明:(1)如果一个函数f(x)是奇函数或偶函数,那么我们就说函数f(x),具有奇偶性。(2)函数具有奇偶性的前提是: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3)若f(x)为奇函数,则f(-x)=f(x)成立;若f(x)为偶函数,则f(-x)=f(x)成立。三、讲练结合,巩固提升例1.利用定义判断下列函数的奇偶性小结:用定义判断函数奇偶性的步骤: :(1)先求定义域,看是否关于原点对称;(2)再判断f(x)与f(x)的关系;(
12、3)若f(-x)=f(x)则f(x)是偶函数;若f(-x)=-f(x),则f(x)是奇函数。例题2:利用定义判断下列函数的奇偶性四、总结升华师生一起回顾函数奇偶性的定义,图像性质,已经如何判断一个函数的奇偶性。五、布置作业1.教材42页_题2.设f(x)是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当x0时,f(x)=2x+1,求x板书设计:函数的奇偶性偶函数:奇函数:判断函数奇偶性步骤: 一看二找三判断4 / 4第2篇:教资面试初中数学教案教资面试初中数学教案教师招聘面试教案初中数学 11.2.1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内容是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及利用全等三角形进行证明二、教学目标(一)知识
13、与技能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会应用“边边边”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二)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边边边”判定全等三角形的过程,解决简单的问题(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有条理的思考和表达能力,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识三、重、难点与关键(一)重点:掌握“边边边”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方法(二)难点:理解证明的基本过程,学会综合分析法(三)关键:掌握图形特征,寻找适合条件的两个三角形四、教具准备一块形状如图1所示的硬纸片,直尺,圆规 五、教学方法采用“操作实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形成直观形象六、教学过程(一)设疑求解,操作感知(出示教具)问题提出:一块三角形的玻璃损坏后,只剩下如图2所示的残片,的玻璃碎片
14、放在一块纸板上,然后用直尺和铅笔或水笔画出一块完整的三角形如图2,反之,只要两个三角形三条对应边相等,就可以保证这两块三角形全等信不信?(用直尺和圆规)先任意画出一个abc,再画一个abc,使ab=ab,bc=bc,ca=ca把画出的abc剪下来,放在abc上,它们能完全重合吗?(即全等吗)拿出直尺和圆规按上面的要求作图,并验证(如课本图112-2所示)画一个abc,使ab=ab,ac=ac,bc=bc: 1画线段取bc=bc;2分别以b、c为圆心,线段ab、ac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a; 3连接线段ab、ac巡视、指导,引入课题:“上述的生活实例和尺规作图的结果反映了什么规律?”在思考、实践
15、的基础上可以归纳出下面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定理(1)判定方法: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边边边”或“”)(2)判断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推理过程,叫做证明三角形全等通过学生全过程的画图、观察、比较、交流等,逐步探索出最后的结论边边边,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得到了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同时增强了数学体验(二)范例点击,应用所学如课本图1123所示,abc是一个钢架,ab=ac,ad是连接点a与bc中点d的支架,求证abdacd(教师板书)分析例1,分析:要证明abdacd,可看这两个三角形的三条边是否对应相等证明:d是bc的中点,bd=cd在abd和acd中 abdacd()符号“”表示“
16、因为”,“”表示“所以”;从例1可以看出,你能找到一对全等三角形吗?说明你的理由(bc=ef,abcdfe)(五)课堂总结,发展潜能 1全等三角形性质是什么?2正确地判断出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答:只要一个三角形三边长度确定了,则这个三角形的形状大小就完全确定了,这就是三角形的稳定性)(六)布置作业,专题突破1课本p15_题112第1,2题 2选用课时作业设计(七)板书设计把黑板平均分成三份,左边部分板书“边边边”判定法,中间部分板书例题,右边部分板书练_(八)疑难解析 证明中的每一步推理都要有根据,不能“想当然”,这些根据,可以是已知条件,也可以是定义、公理、已学过的重要结论面试教案
17、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好!今天,我讲课的课题是: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下面我将从教材内容、教学目标、重、难点与关键、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方面具体阐述我对这节课的理解和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内容是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及利用全等三角形进行证明。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会应用“边边边”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边边边”判定全等三角形的过程,解决简单的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有条理的思考和表达能力,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识;三、重、难点与关键1.重点:掌握“边边边”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方法; 2.难点:理解证明的基本
18、过程,学会综合分析法;3.关键:掌握图形特征,寻找适合条件的两个三角形四、教具准备一块形状如图1所示的硬纸片,直尺,圆规五、教学方法采用“操作实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形成直观形象六、教学过程(一)设疑求解,操作感知:(出示教具)问题提出:一块三角形的玻璃损坏后,只剩下如图2所示的残片,的玻璃碎片放在一块纸板上,然后用直尺和铅笔画出一块完整的三角形如图2,剪下模板就可去割玻璃了如果abcabc,那么它们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如果abc与abc满足三条边对应相等,三个角对应相等,即ab=ab,bc=bc,ca=ca,a=a,b=b,c=c这六个条件,就能保证abcabc,从刚才的实践我
19、们可以发现:证明是由题设(已知)出发,经过一步步的推理,最后推出结论(求证)正确的过程书写中注意对应顶点要写在同一个位置上,哪个三角形先写,哪个三角形的边就先写(三)实践应用,合作学_该有什么条件?怎样才能得到这个条件?提出问题,巡视、引导学生,并请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先独立思考后,再发言:“还应该有ab=fd,只要ad=fb两边都加上db即可得到ab=fd”先独立思考,再合作交流,师生互动(四)随堂练_,巩固深化课本p8练_如图所示,ab=df,ac=de,be=cf,bc与ef相等吗?利用全等三角形处理问题的基础,你是怎样掌握判断对应边、对应角的方法?3“边边边”判定法告诉我们什么呢?已知一
20、直角三角形的两边,如何求第三边相传2500年前,毕达哥拉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有一次在朋友家做客时,发现朋友家里用砖铺成的地面中反映了直角三角形三边的某种数量关系。你能观察图中的地面,看看能发现什么请大家画一个任意的直角三角形,量一量,算一算。问题二是一般直角的情形,判断这时外围三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否也存在这种关系 (三)巩固练_1、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是6厘米和8厘米,那么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二、新授活动内容:师:同学们可以根据以下三个具体的问题列出表达式吗?(1) 京沪线铁路全程为1463km,某次列车的平均速度v(单位:km/h)随
21、此次列车的全程运 1 / 4初中数学教案行时间t(单位:h)的变化而变化;(2) 某住宅小区要种植一个面积为1000的矩形草坪,草坪的长y(单位:m)随宽度x(单位:m)的变化而变化; 2m (3) 已知_市的总面积为平方千米,人均占有的土地面积S(单位:平方千米/人)随全市总人口n(单位:人)的变化而变化。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函数的定义吗?一起回顾下。生:对于两个变量x,y.若给定其中一个变量x的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它对应,则称y是x的函数。师:同学们一起观察下,上面大家列出来的三个表达式是不是也满足函数的定义。同学们有没有预_课本,那么这里是什么函数呢?生:反比例函数。师:那么大家能不
22、能给出反比例函数准确的定义呢?生:形如为常数,的函数称之为反比例函数,其中x是自变量,y是函数师:同学们能不能采用描点法绘制出反比例函数与的图象。 生:列表表示几组x与y的对应值采用描点法绘制与的图形如图所示师:观察函数解析式和图象,同学们有没有发现他们之间有没有什么特点和联系呢?生:对于反比例函数,其中时,函数图象在一三象限,并且是单调递减的,无线的接近坐标轴;当时,函数图象在二四象限,并且是单调递增的,无线的接近坐标轴。 三、巩固活动内容:运用几个恰当的例题进行训练,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反比例函数,同时熟悉反比例函数的图象。讲解时,先让学生尝试独立完成,然后根据学生遇到的问题和出错点,有针对性
23、地进行讲解和板书演示。例题:(1)一个游泳池的容积为_,注满游泳池所用的时间t(单位:h)随注水速度v(单位:)的变化而变化; 3m/3mh (2)某长方体的体积为1000,长方体的高h(单位:cm)随底面积s(单位:cm2)的变化而变化; 3cm 以上三个题目先让学生自己独立尝试去完成,并且鼓励学生几个学生将自己的演算过程在黑板上展示,同时绘制相应的图象,让其他的学生进行评价,并且找出错误,最后老师带学生一起进行订正及示范。在学生充分思考和参与讨论以后,一起去订正,体现学生学_的主体地位。四、小结带领学生一起去回顾今天所学的主要内容。1、知识方面: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图象以及特点。2、其他方
24、面采用了类比的思想,逐层深入地去探讨和学_的思想。五、作业1、书面作业:P46-47页2、查找反比例函数在我们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课本作业和开放性作业相结合,让学生掌握课本知识的同时,拓展学生的思维。板书设计:1、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2、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同时绘制反比例函数的图象。2 / 4初中数学教案3、列出反比例函数的特点以及图象之间的关系。第二篇勾股定理1.题目:勾股定理2.内容3基本要求:(1)试讲时间约10分钟;(2)学生掌握勾股定理且知道勾股定理的背景知识;(3)通过自主探索,能理解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4考核目标:思维品质,问题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设计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教
25、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和掌握勾股定理的内容,能够灵活运用勾股定理进行计算,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分析,大胆猜想,并探索勾股定理,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逻辑推理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了解中国古代的数学成就,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探索出结论获得成就感,培养探索热情和钻研精神;同时体验数学的美感,从而了解数学,喜欢几何。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经历探索及验证勾股定理的过程,并能运用勾股定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用面积法方法证明勾股定理课前准备:多媒体ppt,相关图片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多媒体课件放映图片欣赏:勾股
26、定理数形图,1955年希腊发行的一枚纪念邮票,美丽的勾股树,年国际数学大会会标等。通过图形欣赏,感受数学之美,感受勾股定理的文化价值。2、多媒体课件演示FLASH小动画片:某楼房三楼失火,消防队员赶来救火,了解到每层楼高3米,消防队员取来6.5米长的云梯,如果梯子的底部离墙基的距离是2.5米,请问消防队员能否进入三楼灭火?已知一直角三角形的两边,如何求第三边?学_了今天的这节课后,同学们就会有办法解决了(二)学_新课问题一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情形(通过多媒体给出图形),判断外围三个正方形面积有何关系?相传2500年前,毕达哥拉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有一次在朋友家做客时,发现朋
27、友家里用砖铺成的地面中反映了直角三角形三边的某种数量关系。你能观察图中的地面,看看能发现什么?3 / 4初中数学教案对于等腰直角三角形有这样的性质:两直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那么对于一般的直角三角形是否也有这样的性质呢?请大家画一个任意的直角三角形,量一量,算一算。问题二是一般直角三角形的情形,判断这时外围三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否也存在这种关系?通过这个观察和验算这个直角三角形外围的三个正方形面积之间的关系,同学们发现了什么规律吗?通过前面对两个问题的验证,可以得到勾股定理: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a、b,斜边为c,那么a2+b2=c2。(三)巩固练_1、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
28、是6厘米和8厘米,那么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2、解决课程开始时提出的情境问题。(四)小结1、背景知识介绍周髀算径中,西周的商高在公元一千多年前发现了“勾三股四弦五”这一规律;康熙数学专著勾股图解有五种求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积求勾股法是他的独创。2、通过这节课的学_,你会写方程了吗?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五)作业练_18.1中的1、2、3题。板书设计:勾股定理勾股定理: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a、b,斜边为c,那么a2+b2=c2。4 / 4第4篇:小学数学教资面试试讲万能小学数学教资面试试讲万能模板第一板块:导入1.同学们,上课之前先来看下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的几张图片(也可以是一段视频),请同学们认真观察,看下你们能从中发现怎样的数学信息,并且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2.同学们,我是你们的XX老师,很开心将要跟你们渡过一节愉快的数学课,你们准备好了吗?(好)上课,同学们好,请坐3.同学们,短片播放完了,你们看后有什么感受?能不能跟老师分享一下,哪位同学先来?好,你先来4.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数学问题,那我们今天就先来研究一下。这个问题(课本例题),同学们翻开书本xx页第二板块:新授1.好,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股权投资合同:某创业公司A轮融资2篇
- 虞美人教学课件
- 《铁路货物运输》课件
- 《肺癌病人的护理》课件
- 2024中国移动政企客户分公司暑期实习生校园招聘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4中国石化海洋石油工程公司毕业生招聘15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4中国正大甘肃区校园招聘70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4中国大唐集团资本控股限公司招聘16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04版建筑设计合同:某地标性建筑的设计与施工
- 《营销管理与分析》课件
- 高校保密工作管理制度
- 公交站台改造可行性方案
- 生物医药行业大数据应用分析报告
- 众泰汽车操作说明书
- 医院感染科护士业务学习基本知识
- 《家电维修》2001年到2008年查询目录
- 万千教育学前读懂儿童的思维:支持自主游戏中的图式探索
- 注意力训练教案(合集5篇)
- 产品外观检验标准通用
- 特种设备使用安全风险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管理制度
- 焊接技术的职业规划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