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中对与出师表比较阅读[1]_第1页
隆中对与出师表比较阅读[1]_第2页
隆中对与出师表比较阅读[1]_第3页
隆中对与出师表比较阅读[1]_第4页
隆中对与出师表比较阅读[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隆中对与出师表比较阅读训练(一).这两篇文章均选自_,其中隆中对的作者是_朝史学家_。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字。 利尽南海_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_ 以光先帝遗德_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_ 先帝不以臣卑鄙_猥自枉屈_ 以彰其咎_.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隆中对一文中,刘备分析天下形势的句子是:_,_,_。诸葛亮分析天下形势的句子是:_,_,_。 出师表一文中,诸葛亮分析天下形势的句子是:_。 .隆中对一文中,刘备的政治抱负是:_。诸葛亮为刘备谋划的政治目标是:_,_。 出师表一文中,诸葛亮的政治目标是:_,_。 .隆中对一文中,诸葛亮给刘备全面地分析了当时全国的形势,为刘备提出了_,_,_

2、的战略方针。 出师表一文是诸葛亮出师前写给后主刘禅的表文。文章表达了诸葛亮“_”“_”的思想感情。在文中,他提出了三条建议,其中最重要的是“_,_”。 .分别从隆中对出师表中找出成语“三顾茅庐”的原句。 隆中对:_。 出师表:_。 .小说三国演义中的故事妇孺皆知,请分别写出其中的两个故事、两条歇后语、两个成语。 故事_ 成语_ 歇后语_ _.出师表中,“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这句话,历来被人们所传颂。请列举出我国历史上类似于诸葛亮这样的人物及对应的事例。 10.出师表中表现诸葛亮“宠辱不惊”的语句是:_。(二)甲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

3、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妆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乙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沪,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偏安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愿,而议者谓为非计。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兵法乘劳,此进趋之时也。(节选自诸葛亮后出师表)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庶竭驽钝,攘除奸凶 思惟北征,宜先入南 今贼适疲于西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古今相同的一项是:( )A.先帝知臣谨慎B.阡陌交通,

4、鸡犬相闻C.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愿D.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B. 以奉先帝之遗愿顾王业不可偏安于蜀都 辍耕之垄上 C 而议者谓为非计 D.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水落而石出者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4.翻译下面句子。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故五月渡沪,深入不毛,并日而食 5.纵观甲乙两段内容,简要概括诸葛亮请求兴北伐的三个理由。 (三)(甲)侍中、侍郎郭攸之、费依、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得裨补阙漏,有所广益。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5、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亮死节之臣也,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乙)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祁黄羊对曰:“解狐可。”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耶?”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国人称善焉。 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其谁可而为之?”对曰:“午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耶?”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平公曰:“善。”又遂用之。国人称善焉。 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 1.解释

6、加点词的意思。(4分)(1)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2)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3)其谁可而为之( )(4)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 )2.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1)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译:(2)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 译:3.甲乙两文都说到“用人”的问题,但两文各有不同。甲文是诸葛亮出师前给后主刘禅所提出的中肯建议,其核心是:_;乙文中祁黄羊举荐贤人的特点是:_(用原文回答)4.选择一个角度,谈谈你读了(甲)文或(乙)文后获得的启示。 (四)【甲】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7、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乙】郗超与谢玄不善。苻坚将问晋鼎,既已狼噬梁、岐,又虎视淮阴矣。于是朝议遣玄北讨,朝间颇有异同之论

8、。唯超曰:“是必济事。吾昔尝与之共在桓宣武府,见其使才皆尽,虽履屐之间,亦得其任。以此推之,其必能立勋。”大功既举人咸叹超之先觉又重其不以爱憎匿善。注释郗(x)超、谢玄:均为东晋大臣。 苻(f)坚:十六国时前秦国主,在淝水之战中被东晋打败。问晋鼎:图谋夺取晋朝天下。梁、岐:地名。淮阴:地名。桓宣武:即桓温,东晋征西大将军。履屐之间:距离很小,此处指小事。1.解词 (1)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2)将军向宠,性行淑均 (3)郗超与谢玄不善 (4)既已狼噬梁、岐 2.译句(1)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2)吾昔尝与之共在桓宣武府,见其使才皆尽,虽履屐之间,亦得其任。 3.请用“”

9、为【乙】文中画线句断句。(只断两处)大 功 既 举 人 咸 叹 超 之 先 觉 又 重 其 不 以 爱 憎 匿 善4.【乙】文中郗超认为谢玄一定能完成北讨苻坚的重任,他的根据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说说。 5在【甲】【乙】两个文段中,诸葛亮和郗超为国家举荐人才的做法,体现了他们的优良品质。请根据文段的内容对两人作简要评价。诸葛亮: 郗超: (五)【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乙】燕昭王收破燕后,即位,卑身厚币,以招贤者,

10、故往见郭隗先生。郭隗先生曰:“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骨五百金,返以报君。君大怒。涓人曰:死马且买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 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今王诚欲致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于是昭王为隗筑官而师之。士争凑燕。 【注】厚:丰厚,用做动词。涓人:国君身边的侍从人员,多指宦官。三:指很多,虚数。致:招来。见事:被任用。凑:聚集,奔赴。1解词。(1)先帝不以臣卑鄙 (2)遂许先帝以驱驰 (3)今王诚欲致士,先从隗始。 (4)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 2.译句 (1)三顾臣于草庐

11、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2)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 3.结合两篇选文,概括刘备和燕昭王对待人才的共同之处。 附出师表比较阅读题答案: (一)1.刑:罚。赐:恩赐。2.(2)(钜子)忍心割去自己所偏爱的来推行正义,钜子能够称得上大公无私了。3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或:陟罚臧否,不宜异同。)4此题是一道开放性表述题。目的在引导学生将阅读读文言文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思考,获得一定的理解。学生回答的内容必须围绕两段选文的中心;为人做事应处以公心。 (二)1.善:好。 狼:像狼一样。2.(2)我以前和他一起在桓宣府中,发现他任用人才,都能尽量发挥别人的本领。即使是小事,也能尽到自己的责任。3

12、.大 功 既 举 /人 咸 叹 超 之 先 觉 / 又 重 其 不 以 爱 憎 匿 善。4.郗超曾与谢玄共事,发现谢玄使用人才得当,做事细致,能使各人都发挥出他们的才干。(意思对即可) 5.评价诸葛亮能扣住“公平严明、知人善任、亲贤远佞”来答即可。评价郗超能扣住“发现人才眼光独到、力排众议推荐人才、不计个人恩怨、心胸宽广”来答即可。(三)1.(4)市:买。2.(2)于是不到一年,有很多匹日行千里的马送到燕国。3.思贤若渴,尊重人才,虚心求教。(意思接近即可)。参考答案: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晋陈寿.利:物资存恤:爱抚、爱惜光:发扬光大遗:给予卑鄙:身份低微,出身鄙野猥:辱,这里有降低身份的意思

13、彰:表明,显扬.(1)就所以失败,(弄)到(成为)今天(这个局面)。(2)不但仅是时机(好),而且是人的筹划(得当)。(3)亲近贤良的忠臣,疏远奸佞的小人,这就是西汉兴隆的原因。(4)这就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并尽忠于陛下的职责和本分啊。.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 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 今天下三分。 .欲信大义于天下。 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兴复汉室,还于旧都。.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报先帝 忠陛下 亲贤臣,远小人。7.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故事 (诸葛亮)空城计或挥泪斩马谡

14、(曹操)杀杨修或杀吕伯奢 成语三顾茅庐 乐不思蜀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歇后语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答案只要与三国演义相关均可)10.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候。答案:1(2分)寄:托付 攘除:铲除 宜:应该 适:正好,正逢(只写对一个不得分,写对两个得1分,写对三个得1分)2(2分)B3(2分)D4(4分)这就是用来报答先帝、尽忠陛下的职责。所以五月渡过泸水,深入到不长庄稼的荒凉地方,两天才吃一顿饭。(意思准确即可,关健词译错的酌情扣分)5(3分)是自己报答先帝知遇之恩和忠于陛下的职责;南方叛乱已经平定,武器装备已经充足;敌方受到东西方威胁

15、,正处于疲惫之时。(答出一点得1分,意思准确,言之有理即可)答案:1.每小题1分(1)给予 (2)痛心遗憾 (3)做、担任 (4)过了2. 每小题2分。译出主要意思、语言通顺即可。(1)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先汉所以兴隆的原因。(2)您问的是谁能够担任(县令),不是问谁是我的仇人。3. 每处2分(1)亲贤臣,远小人(2)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4. 本题可从选用人才、举荐人才、结交朋友等方面任选一个角度,加以完整阐述即可得满分。六十六、(湛江))阅读(出师表(节选),回答18叫2题。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16、,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讳、允之任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讳、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18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4分)(1)猥自枉屈

17、猥: (2)以咨善道 诹: (3)以彰其咎 彰: (4)此臣所以报先帝 所以: 1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A以伤先帝之明 盖亦以精力白致者 B若无兴德之言 何陋之有?C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D恐托付不效 不效则治臣之罪2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2分)A先帝不以臣卑鄙 B遂许先帝以驱驰 C夙夜忧叹 你D临表涕零21请将文中“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一句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答: 语文试卷 第5页 (共6页)22 (1)选文第2段 “临崩寄臣以大事” 中的“大事”具体指什么? (2)从作者回忆的顾茅庐、

18、临危受命、临崩寄大事三件往事中,我们能够体会其怎样的情感? (4分)答:(1) (2 ) (二)阅读(吕蒙的故事一文,回答23-25题。(6分)宁(即甘宁)厨下儿曾有过,走投吕蒙。蒙恐宁杀之,故不即还。后宁赍礼(赠送礼物)礼蒙母,乃出厨下儿还宁。宁许蒙不杀。斯须(一会儿)还船,缚至桑树,自挽弓射杀之。毕,解衣卧船中。蒙大怒,击鼓会兵,欲就船攻宁。宁闻之,故卧不起。蒙母徒跣(赤脚步行)出谏蒙曰:“至尊(指吴主孙权)待汝如骨肉,属汝以大事,何有以私怒而欲攻杀甘宁?宁死之日,纵至尊不问,汝是为臣下非法。”蒙素至孝,闻母言,即豁然意释, 自至宁船,笑呼之曰:“兴霸(甘宁的字),老母待卿食,急(赶快)上

19、!”宁涕泣嘘欷(哽咽,抽噎)曰:“负卿!”与蒙俱还见母,欢宴竟日。2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 )(2分)A. 宁厨下儿曾有过 过:过失 B 宁许蒙不杀 许:答应C蒙母徒跣山谏蒙曰 谏:进谏 D属汝以大事 属: 通“嘱”,嘱托24请将“蒙大怒,击鼓会兵,欲就船攻宁”一句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译文: 25文中吕蒙形象鲜明,试概括这个人物性格特点,并作简要分析。(2分)答: 答案:18、(1)降低身份 (2)询问 (3)表明,显扬 (4)的原因(每小题1分,共4分。)19、D(A中两个“以”的意思分别为“以致”、“凭”;B中第一个“之”是结构助词,可译为“的”,第二个“之”是宾语

20、前置的标志;C中的两个“顾”字的意思分别为“拜访”、“难道”:D中两个“效”字的意思都是“实现”。)20、C(“夙夜”的古今义都为“朝夕”、“日夜”;“卑鄙”的古义为“地位卑微, 目光短浅”,今义是指品德低劣;“驱驰”的古义为“奔走效劳”,今义是“驱赶,奔走”;“涕”的古义为“眼泪”,今义是“鼻涕”。)21、我在战事失败(或兵败)的时候接受了任命,在危机患难期间受到委任(或奉命出使东吴)。(“于”、“际”翻译错误每个扣0.5分,缺主语扣1分。句式不顺不对扣1分。)22、(1)白帝城(刘备)托孤,兴复汉室(各1分) (2)对先帝的感激之情和效忠(报答)刘备父子之情。(每层意思占1分。用文中的“报

21、先帝而忠陛下”亦可。)23、C(“谏”应为“劝说”的意思。)24、吕蒙大怒,擂起战鼓,调动军队,打算上船攻打甘宁。(错译“兵”、“就”的意思各扣05分,句式不顺扣1分。)25、吕蒙性格:能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深明大义、顾全大局。(1分。答对性格中的一点得1分,每多答对一点加1分,附加分不得超过2分。)在甘宁背信弃义的情况F,吕蒙能听从母亲的意见,以国事为重,不以私怒而攻杀甘宁。(分。) 【接上一篇完】七、出师表知识归纳及比较阅读十四、 拓展延伸(与课外链接)1、如何看待诸葛亮的忠心? 答案要点:(1)、封建社会推崇:刘汉为正统、受知遇而尽忠的一代忠臣典型 (2)、今天我们可看作为事业、为人民的

22、全心全意服务的思想 2、从出师表中你觉得诸葛亮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案要点:(答任意一点) (1)、为报刘备三顾草庐知遇之恩,出山效命;在危难关头奉命出使,患难与共,刘备临终托孤,他受命以来,早晚忧叹, 把兴复汉室看成报先帝忠陛下的职责而鞠躬尽瘁,可见他是个感恩图报的人。 (2)、他准确地掌握当时天下三分的形势,能客观地分析有利不利条件,劝谏后主广开言路,赏罚分明,亲贤远佞等,可见他深懂治国之道。是一个有政治远见的人 3、结合出师表全文,说说诸葛亮为什么要在出师前竭力规劝刘禅任用贤能? 答案要点:(1)、为了解除后顾之忧 (2)为了汉室之隆 4、你觉得诸葛亮向刘禅提出的这条“亲贤臣,远小人”的建

23、议,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有没有意义? 答案要点: 无论是国家干部的选拔,还是公司人员的任用,只有知人善任,任人为贤,才能使国家强盛,公司持续发展。“亲贤臣,远小人”的建议,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有重要的意义 5、诸葛亮提出的三个建议,在现实生活中,有什么借鉴意义? 答案要点: 当前国际竞争日益激烈,我国已加入WTO,更要增强民主与法制建设,依法治国(严明赏罚),领导干部要善于听取群众意见(广开言路),激励先进,惩治腐败,使我们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6、当今世界变幻莫测,如你是炎黄子孙身处二十一世纪的诸葛亮,你怎么办? 7、作为一名有才智的中学生,你如何为学校献计献策?一、文学常识1出师表作者是诸葛

24、亮,字孔明,是三国蜀汉政治家、军事家。2表:古代奏议的一种。用于向君主陈说作者的请求和愿望。该文是作者率师北上伐魏时写给后主刘禅(姓名)的一篇表文。这篇“表”中写到的“先帝”,指的是刘备(姓名)。南宋诗人陆游高度评价这篇表文,说道“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3诸葛亮这篇表文写于蜀汉建兴五年第一次出师伐魏之前。他写这篇文的目的是:希望国内政治修明,有一个稳定的战略后方,使他“北定中原”的计划得以实现。全文的主旨是:使后主理解到必须亲贤远佞,才能修明政治,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崩殂(c) 恢弘(hng) 菲薄(fi)(b) 陟(zh) 臧否(zng)(p) 攸(yu)

25、以遗(wi)陛下 裨(b) 猥(wi)自枉(wng)屈 夙(s) 庶(sh)竭驽(n)钝 咎(ji) 咨诹(z)(zu) 昭(zho) 遗诏(zho)三、找出下列各句的通假字,并写出它的本字及意思1、必得裨补阙漏 阙通缺,缺点、疏漏 2、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有通又,整数后的零头3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简通拣 选拔四、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中道崩殂(死。崩,古时指皇帝死亡。殂,死亡)2、益州疲弊( 人力物力缺乏) 3、不懈于内(懈怠)4、此诚危急存忘之秋也(实在) (这里是“时”的意思) 5、忠志之士(忠诚有志) 6、追先帝之殊遇(追念)(优待,厚遇)7、开张圣听(扩大圣明的听闻。这里是

26、要后主广泛听取别人的意见)8、以光先帝(发扬光大) 9、恢弘志士之气(动词,发扬扩大。也作“恢宏”)10、妄自菲薄(毫无根据地看轻自己。指自轻自贱,自暴自弃)11、引喻失义(说话不恰当。引喻失,称引、譬喻。义,适宜、恰当。)12、以塞忠谏之路(堵塞) 13、陟罚臧否(陟,奖励。臧,善。否,坏、恶。)14、作奸犯科(做奸邪事情,犯科条法令)15、付有司论其刑赏(给予,交付)(罚)16、以昭陛下平明之理(昭,显示。)(平,公平。明,明察。)(治)17、不宜偏私(偏爱) 18、此皆良实 (善良诚实的人)19、志虑忠纯(忠诚无二) 20、是以先帝(以是,所以)21、简拔以遗陛下(选拔)(给予)22、愚

27、以为(自称的谦辞。我)23、悉以咨之(咨询) 24、裨补阙漏(增益补阙)(通“缺”,过失)25、性行淑均 (淑,善)(均,平)26、晓畅军事(明晓、通达) 27、举宠为督(推举)28、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军队行阵)(才能高的和才能低的)29、此后汉所以倾颓也(的原因) (轻浮、衰败)30、叹息痛恨于桓灵也(怨恨、遗憾)31、贞良死节(贞,坚贞。坚贞可靠、能够以死报国)32、躬耕于南阳(亲自) 32、苟全性命于乱世(苟且保全)33、不求闻达(显达,有名望) 34、先帝不以臣卑鄙(身份低微,出身卑鄙)35、猥自枉屈(辱,这里是降低身份的意思)(屈尊就卑)36、由是感激 (感动 奋发) 37、

28、遂许先帝以驱驰 (奔走效劳)38、后值倾覆 (遇到)(兵败) 39、尔来(那时)40、寄臣以大事(托付) 41、夙夜忧叹(早,早晨)42、以伤先帝之明(损害) 43、深入不毛(谷物,这里是动词长庄稼)44、庶竭驽钝(希望)(比喻才能平庸。驽,劣马,走不快的马。钝,刀刃不锋利)45、攘除奸凶(排除、铲除)(奸邪的势力)46、斟酌损益(损,除去。益,兴办、增加)47、责攸之、袆、允等之慢(怠慢、疏忽) 48、愿陛下亲之信之(亲近)(信任) 49、以彰其咎(表明)(过失) 50、咨诹善道(询问) 51、察纳雅言(明察)(接受)(正言)52、临表涕零 (落泪)五、解释下列加点虚词的意思复习“以”的用法

29、: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介词,把 ) 先帝不以臣卑鄙。(介词,因 ) 以光先帝遗德。(连词,表目的 来,用来 ) 以塞忠谏之路也。(连词,表结果 以致 ) 受命以来。(连词,表时间 以) 愚以为营中之事(认为) 咨臣以当世之事(拿)遂许先帝以驱驰(为、替)复习“于”的用法: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介词,在)欲报之于陛下也。(介词,给)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介词,表对象,对)还于旧都。(介词,到)三顾臣于草庐之中。(介词,到)六、古今异义词 诚宜开张圣听。古义:扩大。 今义:指商店开始营业。 先帝不以臣卑鄙。古义:身份低微,见识短浅。今义:指品质低劣。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古义:痛心

30、遗憾。 今义:十分憎恨。 由是感激。 古义:感动振奋。 今义:指激动感谢。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古义:平民。 今义:用布做的衣服。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 古义:眼泪。 今义:鼻涕。 七、1)一词多义益:有所广益 (好处) 斟酌损益(增加)遗:以光先帝遗德(遗留) 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给予) 效:恐托付不效 (奏效) 讨贼兴复之效(任务) 不效则治臣之罪 (实现)行:性行淑均(行为) 必能使行阵和睦(行列)为:俱为一体(判断动词,是) 举宠为督(动词,做当)能:先帝称之曰能(能干,有水平) 必能使行阵和睦(能够)道:中道崩殂(道路) 咨诹善道(办法)遗:以光先帝遗德(遗留) 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给

31、予)论:宜付有司论其刑赏(评判,判定) 每与臣论此事(议论,谈论)2)词类活用 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秋:时,时期 (时候,时刻)。 2、恢弘志士之气 恢弘:这里指动词,意思是发扬扩大。 3、猥自枉屈 猥 这里指:降低身份 4、此皆良实 良实:这里指善良、诚实的人。 5、庶竭驽钝 驽(劣马)钝(刀锋不锋利)比喻才能平庸,是诸葛亮自谦的话。 6此皆良实:形容词用作名词,善良,诚实的人。 7亲贤臣,远小人:形容词作动词,亲近,疏远。 8深入不毛:名词用作动词,长苗,长庄稼。9恢弘志士之气:形容词作动词,发扬光大。10优劣得所:形容词作名词,指水平强的与水平弱的人(好的差的)八、特殊句式:倒装句

32、不求闻达于诸侯(“于诸侯”为介宾短语后置,这句意思是“不希求在诸侯中出名而获得显贵”)陈述句:于诸侯不求闻达 受任于败军之际(“于败军之际”是时间状语后置,意思是“再将要失败的时候接受任务”)陈述句:于败军之际受任九、句读。本文辞情恳切、感人肺腑。标示出下面语句的停顿之处。1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2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3侍中侍郎/郭攸之、费、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4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5.先帝创

33、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十、理解性默写1.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陟罚臧否,不宜异同;2.诸葛亮希望后主不要随便看轻自己的句子是:不宜妄自菲薄;3.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严明赏罚建议的语句是: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4.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两句“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一致。 5.出师表中叙述诸葛亮追随先帝驱驰原因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表明作者志趣的句子

34、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6.写出先汉兴隆和后汉倾颓的原因的句子是:亲贤臣,远小人;亲小人,远贤臣; 7. 指出出师战略目标的句子是: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8.作者向后主提出的三条建议是:开张圣听;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亲贤臣,远小人。(或:广开言路,严明赏罚, 亲贤远佞。) 9. 诸葛亮给刘禅建议中最重要的一条是:亲贤臣,远小人(或:亲贤远佞)。; 10. 当任命一个人来挽救局面,人们常引用本文中的一句名言: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11.上级任命郑兴为厂长,以拯救濒临倒闭的工厂,人们说郑兴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

35、命于危难之间”。(用出师表中的名句填写) 十一、 文段中沿用至今的成语或警句、名言、成语典故:妄自菲薄、作奸犯科、计日而待、三顾茅庐、引喻失义、优劣得所、危急存亡、临危授命、开张圣听、亲贤远佞相关诸葛亮的故事: 三顾茅庐 三气周瑜 病死五丈原 六出祁山 七擒孟获 借东风 空城计 舌战群儒 草船借箭 摆设八阵图诸葛亮名言: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宁静无以致远,非淡泊无以明志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十二、 重点语句翻译(1)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翻译:现在天下分成三国,蜀汉民力困乏,这实在是危急存亡的时候啊。 (2)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36、翻译:皇宫中丞相府里的人,都是一个整体,升降官吏,评论人物,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府中而有异。如果有作奸邪的事违反科条法律的人 (3)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翻译: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前汉能够兴盛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后汉衰败的原因。 (4)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 翻译:这些都是坚贞可靠,能够以死报国的忠臣。希望陛下能亲近信任他们 (5)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翻译:我只希望在乱世里苟且保全性命,并不想在诸侯中做官扬名。 (6)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翻译:先帝不嫌我身份低微,见识浅陋,不惜降

37、低身份,委屈自己 .所以有所感而情绪激动,就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 (7)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翻译:在军事上失败的时候接受重任,在危难紧迫的关头奉命出使。从那时到现在二十一年了 (8)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翻译:先帝知道我谨慎小心,所以先帝在临死的时候,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 (9)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翻译:这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并忠心于陛下的职责本分。 (10)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在天之灵。 翻译:希望陛下把讨伐奸贼、兴复汉室的任务托付给我,如果没有成效就给我判罪,来告慰先帝在天之灵。 (11)不宜妄自菲薄,引

38、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 翻译:不应该随意看轻自己,说话不恰当,以致堵塞忠言进谏的道路啊!十三、 课内、外文言文阅读比较一)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1)本语段作者追忆的两个历史典故是( )( ),是文中

39、的哪两句话( )( )。 (2)第一段中表明作者出身的句子是( ),表明作者志趣的句子是( )。 (3)第一段中陈述作者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 )。 (4)第二段说“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大事”在本段具体指什么?用原文中的4个四字短语回答( )( )( )( )。答案:(1)三顾茅庐 白帝城托孤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 (2)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3)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中间 (4)北定中原 攘除奸凶 兴复汉室 还于旧都.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晋陈寿.利:物资存恤:爱抚、爱惜光:发扬光大遗:给予卑鄙:身份低微,出身鄙野猥:辱,这里

40、有降低身份的意思彰:表明,显扬.(1)就所以失败,(弄)到(成为)今天(这个局面)。(2)不但仅是时机(好),而且是人的筹划(得当)。(3)亲近贤良的忠臣,疏远奸佞的小人,这就是西汉兴隆的原因。(4)这就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并尽忠于陛下的职责和本分啊。.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 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 今天下三分。 .欲信大义于天下。 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一通假字1 欲信大义于天下 ( 信,通“伸”,伸张)2 自董卓已来 (已,通“以” )二古今异义词1将军宜枉顾之 (顾 古义:拜访 今义:照顾)2凡三往 (凡 古义:总共 今义:平凡 )3.孤不度德

41、量力 (孤 古义:王侯自称 今义:孤独)4.此殆所以资将军 (殆 古义:大概 今义:危险)5.遂用猖獗 (用 古义:所以 今义:使用)6.遂用猖獗 (猖獗 古义:失败 今义:凶狠而放肆)7.抑亦人谋也 (抑 古义:而且 今义:压抑)8.此能够为援而不可图也(能够 古义:能够把 今义:表示许可)三一词多义1. 谓 谓为信然 (谓: 说) 谓先主曰 (谓: 对说) 君谓计将安出 (谓: 说)2. 为 好为梁父吟 (为: 唱)谓为信然 (为: 是)以弱为强者 (为: 变为)贤能为之用 (为: 被)此能够为援而不可图也 (为: 结为)3.已 然志犹未已 (已: 停止)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 (已: 已经)

42、 自董卓已来 (已: 通“以”)4.遂 由是先主遂诣亮 (遂: 就) 遂用猖獗 (遂: 就) 然操遂能克绍 (遂: 终于) 5.诚 此诚不可与争锋 (诚: 确实) 诚如是,则霸业可成 (诚: 如果)6.因 因屛人曰 (因: 于是,就此)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因: 凭借)7.然 谓为信然 (然: 这样) 然志犹未已 (然: 不过)四重点字词1.躬耕陇亩 陇:田地2.莫之许 许:承认,同意3.先主器之 器:器重,重视4.此人可就见 就:接近,趋向5.不可屈致也 致:招致,引来6.将军宜枉驾顾之 枉驾:屈尊 顾:拜访7. 由是先主遂诣亮 诣:拜访8.因屛人曰 屛:命人避退9.汉室倾颓 倾颓:崩溃、衰败

43、10.度德量力 度、量:估计,衡量,估量11. 君谓计将安出 计:计策 出:产生12.曹操比与袁绍 比:与相比13.挟天子而令诸侯 挟:挟持、控制14.此殆所以资将军 资:资助、给予15.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殷:兴旺富裕 存恤:爱抚、爱惜16.总揽英雄 揽:招致、罗致17.若跨有荆、益 跨:占据18.保其岩阻 岩阻:险阻,指形势险要的地方19.内修政理 整理:政治20.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 身:亲自21.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日:一天天22.先生解之曰 解:劝解23.帝室之胄 胄:后代五、重点句子翻译1.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 *诸葛亮亲自耕种田地,喜爱唱梁父吟。2. 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

44、军岂愿见之乎? *诸葛亮是卧龙啊,将军是否愿意见他呢?3.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 (如果)确实像这样,那么称霸的大业就能成功,汉王朝就能够复兴了。”4.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我得到了孔明, 就好像鱼儿得到了水一样。5、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这个人只能亲自去见他,不能委屈他让他来。 6、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 *我没有衡量自己的德行能否服人,也没有估计自己的力量能否胜人,打算为天下人伸张大义,不过谋略和力量有限,就所以而失败,弄到今天这个局面。 7、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先主,曹操已经拥有百万大军

45、,又有挟持天子来号令诸侯的优势,这是不能与他争强斗胜是。 8、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百姓谁会不端着食物和酒来迎接将军您呢?9、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不但仅是时机(好),而且是人的筹划(得当)。10、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这地方大概是老天用来资助将军的,将军难道没有占领的意思吗?11、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但是我的志向还没有罢休,您说该采取怎样的计策呢?12、此能够为援而不可图也。*孙权这方面能够以他为外援,而不可谋取他。重要语句分析1.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 分析: 这句话不是简单地写他亲自耕地,而是说明他隐居于田野。梁父吟是首忧伤战乱的歌曲。诸葛亮喜爱这首

46、歌曲,在于借古抒怀,以表达他对军阀混战的不满。2. 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 分析: 这句话是徐庶向刘刘备推荐诸葛亮,对诸葛亮作了崇高而形象的评价。用“龙”来比喻他,在当时可算是最高的评价。不过又用一个“卧”字,说明他虽有卓绝的才干,却是英雄无用武之地。3.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分析: 这句话是诸葛亮的对策。他卓越的政治军事才能,表现在为建立蜀汉政权的政治方案。他的崇高智慧和科学预见,是对形势的科学分析和对历史经验总结基础之上的。4.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分析: 这句话是刘备向关羽、张飞解释为何他和诸葛亮的情谊“日密”。 刘备用一个通俗易懂的比喻,生动形象地表明他

47、们之间不可分割的亲密关系。可见诸葛亮在刘备心目中的重要性。一、熟读课文,用文中的话回答下列问题。1诸葛亮替刘备设计的政治蓝图是什么?诸葛亮替刘备设计的政治蓝图是“霸业可成”“汉室可兴”。2诸葛亮为达到这个目标提出了什么战略方针?根据是什么?内政和外交方面应遵循的方针是:“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诸葛亮先论述了占据荆州的必要性,“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再论述占据荆州的可能性,“其主不能守”。又论述了占据益州的必要性,“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最后论述占据益州的可能性,“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二、翻译下面的句子,并注意划线字的读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