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增长与就业_第1页
经济增长与就业_第2页
经济增长与就业_第3页
经济增长与就业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通过表 2.1 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出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之间的对比关系,自 1978 年以来我国就业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联性是相对较弱的,虽然经济的发展保持着改革开放以来的高增长态势,但是就业增长的变化在 30 年间并未与高速的经济增长保持一致。主要表现在:1.在 1978-1989 年期间,我国的经济增长平均达到了 9.6%,平均就业增长为2.96%,从各年的数据来看,经济增长和就业基本保持了大致的波动幅度,尤其是 1984 年我国经济增长达到了 15.2%是该时期的最高值,同时,就业增长也达到了历史最高值 3.79%,说明在改革开放的最初阶段,经济发展的就业拉动效应是明显的。2

2、.在 1990-1999 年期间,经济增长依然强劲达到平均 9.7%,然而在九十年代的平均就业率下降为 1.09%,在这个时期,经济的增长呈现的是先急速上升后缓慢下降的趋势,而就业的增加十分有限几乎保持水平的趋势。例如在 1992 至 1995年期间,我国经济增长率均超过 10%,然而同时期的就业增长并没有明显的差异,就业增长率仅仅维持在 1%左右,说明在进入九十年代后,我国的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开始变得微弱。3.2000 年之后,我国的经济增长进入了新一轮的高速增长期,十年间的平均经济增长率达到了 10.6%,如此高速的经济增长并没有带来就业的增加,从十年间的数据可以看出,就业的增长徘徊

3、在 0.5%左右,始终没有突破或超越改革开放之初的就业增速。可见,我国的经济高速增长并没有带来就业的相应增加,经济发展的就业效应自九十年代以来一直处于下降的趋势。通过以上的观察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三十年来我国的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呈现不一致的趋势,经济的发展带来就业效应有限,最近十年间的促进效应在逐渐减弱。尤其在我国就业人口持续增长的今天,虽然经济的总量增长一直保持良好的态势,然而带动的就业增长率及其微小,因而未能更好的促进就业总量的相应增长。2.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演进产业结构是就业的载体,产业结构和就业之间存在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就是产

4、业结构的调整,因此产业结构的变动必然反映在就业规模和就业结构的变动上来。从我国三次产业产值和实际的就业情况来看,产业结构调整的成效是很明显的,就业结构也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而出现相应变动。根据表 2.2 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变动趋势。总体上,从产值构成的变动趋势来看,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产值构成由1978 年的 28.2:47.9:23.9 演变到 2010 年 10.1:46.8:43.1,第一产业的产值构成明显下降,三十年间下降了 18.1 个百分点,而第三产业比重呈现持续上升的态势增加了 19.2 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则是在波动中的微调,在整个产值结

5、构的变动中并不明显。从就业结构的变动趋势来看,与产业结构的变动相对应,我国的就业结构的变化主要出现在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之间的相互转换:三十年来,第一产业的就业构成下降了 33.8 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的就业结构则增加了 21.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的就业结构增加弥补了其间的差额。通过将就业构成与产值构成的变化相比较,可以发现两者存在一定的关联性,但就业结构的转化明显滞后于产业结构的转化。以 2006 年为例,当年我国第一产业产值结构只有 11.1%,但它所承担了近乎全部就业的一半,第二产业产值结构重高达 47.9%,而它只容纳了略强于 1/4 的就业量。在目前的状况下,只有第三产业的产值结构与就业

6、结构大致接近,并且,第三产业扩张就业的能力一直是不断增强的。从国际经验来看,产业结构的调整过程既是产业结构转化过程,也是就业结构的转化过程。随着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各个产业的构成比重与相应的就业结构都会由第一产业占绝对比重,向第二产业转化,并最终形成以第三产业为支撑的增长格局。因此,经济发展的过程,也是生产资源产业间配置的转化过程,第三产业的总产值和从业人员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将占居绝对优势。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就业结构转变严重滞后的原因之一在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尚不完善,按照世界银行的数据,世界三大产业的比例平均约为 4:32:64,其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比例构成是 2:30:68,中等收入国家

7、为 10:36:45。通过和 2010 年数据比较,我国距离世界平均水平和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仍有相当大的距离,我国第三产业的产值构成比世界平均水平低 21 个百分点,而第一产业比世界平均水平高 6 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则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 14 个百分点。可见,在我国的产业结构中本应充当就业支撑的第三产业发展仍显不足,第三产业的扩大就业能力没有得到最有效的发挥,同时第二产业的产值结构仍然偏高,而产值结构较低的第一产业仍然吸纳大批的就业,就业结构和产值构成没有形成良好的互动,这是造成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下就业困难的重要原因。技术进步引起的就业变动作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前提,技术进步是我国经济发展方

8、式转变的重要环节之一,它会带来社会分工的深化和社会需求的扩张,以及人们对生活水平的更高层次的追求。因此,技术进步会对就业产生较大的影响,一方面,技术进步引起的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会带来“机器对工人的排挤”,从而减少就业需求。另一方面,技术进步必然会带来劳动生产率的提升和工资收入的增加,使得有效需求扩大,由此带动就业数量的增加。技术进步对就业影响机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技术进步导致产业结构生产力水平或劳动生产率水平差异,加速劳动力在产业部门之间的流动;二是技术进步导致企业内部工种结构变化,从而产生对不同技能水平的劳动力需求结构变化。技术进步是推动产业结构变动的一个长期的、基本的力量,对产业结构演进

9、的影响是根本性的,由于新旧技术的交替,总是随之引起一些产业、产品衰退,一些采用新技术的产业和产品兴起。技术进步必然通过产业结构变动引起就业结构的变动。在经典的产业结构演进理论中,通常认为生产效率不同及由此决定的收入水平差异是导致劳动力在产业间流动转移的先决条件。事实上,生产效率的变化是由技术进步所决定的。技术进步会开辟新的经济领域,新兴产业和产品层出不穷,吸纳劳动力就业;技术进步也导致一些产业衰退和产品过时,而不断游离出大量劳动力。显示出技术进步对就业补偿和破坏的双重效应。通过技术进步导致的就业的变化量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来,技术进步对我国就业的拉动是逐渐下降的,不同时期技术进步对我国就业的影

10、响不同:1991年以前,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以增加就业为主。1978-1990 年,扣除 1990 年这个特殊年份外共有 12 个年份,其中 8 个年份对就业拉动作用是正向的,由此表明,技术进步在此期间对就业拉动作用是比较明显的。究其原因,这主要是由于20 世纪 80 年代,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了经济总量的快速扩张,大量投资引进各种技术,而当时技术进步主要以扩大生产能力为主,需要大量的劳动投入。因此,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是正面的,对就业的拉动作用较大。1991 年以后,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情况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变为单方向的减少就业需求,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

11、主要是: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明显加大,使经济增长对劳动力的需求进一步减少,企业更加注重提升技术结构和技术含量,注重更好的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来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技术进步一方面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促进了经济增长及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另一方面,由于技术路径的选择没有充分利用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而是不断偏向资本替代劳动的路径,使得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导致技术进步对就业的“拉动”效应受到限制,并最终使得技术进步对就业的“挤出”效应大于“拉动”效应。当然,技术进步减少就业只是短期的现象,从长期来看,科学技术作为第一推动力必将促进生产力的巨大

12、发展,使经济体的规模不断扩大,从而增加对劳动力的需求。以科技进步为核心的集约型经济发展方式,由于先进技术、先进生产设备的应用,会提高资本的有机构成,提高劳动生产率,短期内确实会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但是,从长期来看,科学技术的进步能极大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导致资本总量增加,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在这种情况下,对劳动力的绝对需求有可能增加。同时,由于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劳动工具得到改进,劳动对象得到扩大,生产门类会不断扩展,相关产业、相关企业的产品生产规模会扩大,会创造出对劳动力的新的需求,就业人数会增加。投资需求对就业的影响 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长呈现投资拉动型特点,投资需求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

13、力。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过程中,适度的投资可以通过收入效应带来就业的增加。一个地区和企业投资的增加意味着就业匹配条件的改善和增进,投资的有效利用会在相当程度上增强就业的吸纳能力。正如萨缪尔森提出的乘数加速数模型体现出的投资与收入相互存进的道理一样。投资的变动引起国民收入乘数倍的变动,而收入的增加又会导致投资加速的增加。它通过“有效需求”这一杠杆使国民收入与就业进入相互促进的互动循环之中,在这里乘数加速数模型发挥着较大的促进作用,投资的增加一般都会直接带动就业的增加,由此决定了投资成为影响就业的一个重要变量。我国经济增长主要的推动力是资本投资,而且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在

14、逐渐加大。不可否认,投资通过促进经济增长对就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如图 3.2 所示 19932010 年投资增长率与就业增长率的变动趋势大部分时期都表现出反向变动关系,根据推算,投资每上升 1 个百分点,仅能带动就业增长 0.086 个百分点,相当于每亿元投资增长仅能增加 0.8 万个左右的就业岗位,这主要是由于我国自 1991 年以来,政府重新启动新一轮“重工业化”的进程,改变了 1980 年以来以轻工业带动经济增长的发展势头。新一轮重工业化以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为主导,围绕城市化启动投资需求,但这些投资的投向集中于就业效应趋减的资本密集型产业,从而降低了投资的就业拉动。可以看出,投资增长虽然

15、对就业增长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投资增长对就业的拉动效应大幅下降,甚至在有些年份投资对就业产生了明显的排挤效应。近年来,在投资快速增长并带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投资增长对就业的拉动效应有所下降,尤其在 2001 年之后,投资增长明显快于就业增长,两者之间呈现出增长的非一致性。此外,经济增长过度依赖投资,必然加剧投资与消费失衡,造成不断扩大的生产和供给能力与最终需求的缺口难以通过最终消费的增长予以消化。持续的投资高增长,不断转化为生产能力和供给能力,使资本形成率不断提高,而最终消费率的下降使最终消费能力相对于生产能力不断萎缩,不利于扩大就业。经济发展的就业弹性分析 经济发展的就业效应最直观

16、的反映就是经济增长率与就业率之间的关系,通过两者之间增长率关系的比较可以看出经济的发展是否有效的促进了就业。最常用的衡量二者关系的指标是就业弹性系数,所谓就业弹性系数,是指就业增长速度与经济增长速度的比值,即经济增长每变化一个百分点所对应的就业数量变化的百分比。 根据我国经济增长率和就业率的统计数据计算得出的各年的就业弹性数据,如表 2.3 所示,改革开放以来,除了个别年份以外,我国的经济发展的就业弹性的总体趋势处于不断的降低的过程,经济增长带来的就业效应处于减弱的趋势。根据表中数据计算,我国就业弹性水平由八十年代的平均 0.35 的降至最近十年的平均 0.03,经济增长率每增长一个百分点能够

17、推动就业增加从“六五”时期的0.35%左右,到“九五”时期的 0.14%,直到“十一五”时期经济增长一个百分点就业增长率仅为 0.03%。由此来推算,我国当前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一个百分点能带动的就业增加量仅为 20 万至 30 万,这与八十年代经济总量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可创造 160 万的就业岗位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一般来说,不同的产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明显差别,不同产业经济的增长所能带动的就业增长差别也较大。通过对我国三大产业的就业弹性分析,可以更清楚的判断就业结构的演进。从表 2.3 的数据中可以看出,第一产业的就业弹性波动较大,时高时低,有时出现正值有时出现负值。这个特征实际上反映了第

18、一产业作为“蓄水池”的作用,即当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吸纳就业能力下降的时候,出现劳动力向农业回流的现象,导致第一产业的就业弹性就升高;当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吸纳就业能力提高的时候,第一产业的就业弹性就会下降。第一产业的就业效应缺乏自身的独立性,这样很难反映该产业产值变化引起的有效就业的变化。第二产业就业弹性变化相对较小,一般呈现阶段性的下降,有时又会出现反弹的趋势。可见,第二产业对就业的吸纳能力经历了一个由强到弱,经一段时间调整后逐步趋于稳定,说明了科技进步、结构调整等多种因素对第二产业的就业弹性产生较大影响。对于第二产业出现负的就业弹性,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工业企业减员增效的结果,它是经济增长的挤出就业效应在第二产业的体现。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第三产业就业比重持续增长,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一般高于第一、二产业,说明第三产业的发展对就业的带动能力最强。尤其是服务业由于集劳动密集、资金技术密集和智力密集于一体,能广泛提供各种简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