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新版电工电子技术形成性考核作业(一)及答案_第1页
电大新版电工电子技术形成性考核作业(一)及答案_第2页
电大新版电工电子技术形成性考核作业(一)及答案_第3页
电大新版电工电子技术形成性考核作业(一)及答案_第4页
电大新版电工电子技术形成性考核作业(一)及答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电工电子技术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电工电子技术作业1一、选择题I1、图1所示电路中,电流I为( C )3A+30V-A. -3V B. 2A6C. 5A D.- 5A图1 2、图2所示电路中,电压Uab的数值是( C ) Uaba 8+10V-2+10V- A. 0V图2b B. 2VC. 10V D.20V 3、并联电路及相量图如图3所示,阻抗Z1、Z2和整个电路的性质分别对应为( D )i2ii1i1iZ2图31Z1A.感性、容性、感性 B.容性、容性、容性 C.感性、感性、感性 D.容性、感性、容性 4、在三相电路中,三相对称负载为星形连接,三个线电流均为4A,则中线电流为( D )。A.

2、4A B.8A C.12A D. 0A二、判断题1、判别一个元件是吸收功率还是提供功率,取决于元件上电压和电流的实际方向,二者相同时是提供功率,相反时是吸收功率。( )2、戴维南定理只能够计算电路中某一支路的电流,若完成电路所有支路的计算则依靠支路电流法。( )3、电感元件具有通高频、阻低频的特性;电容元件具有通低频、阻高频的特性。( )4、因为电流I与功率因数cos成反比,所以功率因数愈小,电流在输电线上的功率损耗愈小。( ) 三、简答题1、电压源模型与电流源模型等效变换的条件是什么?答:如果电压源模型的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与电流源模型的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对应相等,既是说,对同一外部电路而言,

3、二者的伏安特性相同,那么两种模型可以等效互换。等效交换的条件是或2、基尔霍夫定律的基本内容是什么?适用范围如何?答:KCL定律:任意时刻,流入电路中任一节点的电流之和恒等于流出该节点的电流之和。或=0KVL定律:在任意时刻,沿电路中任一闭合回路绕行一周各段电压的代数和恒为零。或=03、简述RLC串联电路产生串联谐振的特点?答:(1)电路的阻抗最小并呈电阻性。 (2)电路中的电流最大。 (3)XL=XC,串联谐振可在电容和电感两端产生高电压。4、简述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答:(1)使电源设备的容量得到充分利用,即提高了电源设备的利用率。 (2)减小输电线路上的损耗。四、综合题 1、用戴维南定理求图

4、4电路中R5所在支路的电流。已知R1=R2=R4=R5=5,B R3=10,U=6.5V。R3 R1 D A R5 R4 R2 C + -U 图4解:断开R5,求开路电压UO和入端电阻R0UBD= U4.33VUCD= U=3.25VUBC= UBD+UDC=UBD-UCD=1.08V将U短路 R0=(R1/R3)+(R2/R4)5.83求出电流I5为I5=0.1A2、用叠加原理求图5所示电路各支路I1、I2和I3(图略) 解:(1)24V电源单独供电时 , (2)36V电源单独供电时 , 则 3、已知RLC串联电路的元件参数为R=10,L=2mH,C=180pF,电源电压为5V,求该电路的谐振频率f0、谐振电流I0、品质因数Q0。 解:谐振频率 f0=265.4KHZ 谐振电流 I0=0.5A XL=0L=3333 XC=3333 Q0=333 4、图6(略)中,已知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