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实验类题纲_第1页
生物实验类题纲_第2页
生物实验类题纲_第3页
生物实验类题纲_第4页
生物实验类题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生物实验类题纲1. 相对于实际的物体,显微镜下看到的是倒立的放大的虚像。因此如果将视野左下方的细胞挪到视野中央应该向左下方移动装片。2. 显微镜对光时,用手转动物镜转换器,使低倍镜物镜和镜筒成一直线,正对通光孔。3. 观察在任何标本都必须先用低倍镜。在使用高倍镜之前,应该将低倍镜下将需要放大观察的部分移动至视野中央。然后转动转换器,移走低倍物镜,换上高倍物镜,再缓缓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换上高倍物镜后,视野变小变暗,调节光圈和反光镜,使视野亮度适宜。4. 放大的倍数是直径和边长,不是面积。5. 污点在哪里的判断问题:目镜、物镜或装片上,通常通过移动装片(是否在玻片上),转动转换器(是否在

2、物镜上)来判断,剩下在目镜上,污点绝对不会在反光镜上。6. 可溶性还原糖(如葡萄糖、果糖、麦芽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可生成红色的Cu2O沉淀。脂肪可以被苏丹染液染成橘黄色(或被苏丹染液染成红色)。淀粉遇碘变蓝色。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斐林试剂(甲液: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乙液:质量浓度为0.05g/mL的CuSO4溶液)、双缩脲试剂(A液: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B液:质量浓度为0.01g/mL的CuSO4溶液)7. 反应需要加热的是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需要用到显微镜的是脂肪的鉴定。8. 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合力不

3、同,甲基绿使DNA呈现绿色,吡罗红使RNA呈现红色。利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将细胞染色,可以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9. 盐酸能够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染色体中的蛋白质可使DNA分离。10. 健那绿染液是专一性的线粒体染料,可以使活细胞中线粒体呈现蓝绿色。观察叶绿体时选用:藻类的叶、黑藻的叶。取这些材料的原因是:叶子薄而小,叶绿体清楚,可取整个小叶直接制片,所以作为实验的首选材料。若用菠菜叶做实验材料,要取菠菜叶的下表皮并捎带些叶肉。因为表皮细胞不含叶绿体。11. 观察叶绿体时,应该先低倍镜找到叶片细胞。然后换用高倍镜找到叶绿体。12. 生物膜的选择通透性:

4、某些生物膜,可以让小分子透过,而大分子不能透过。水分子可以透过,而蔗糖分子因为比较大,不能透过。可以用半透膜将不同浓度的溶液分隔开,然后通过观察液面的变化,来观察半透膜的选择通透特性,而类比分析得出生物膜的透性。13. 发生渗透作用的条件:具有半透膜。半透膜两侧有浓度差。14. 质壁分离的原理: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会通过渗透而失水,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溶液中,使细胞壁和原生质层都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膜的伸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分离。15. 质壁分离复原的原理: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会通过渗透作用而

5、吸水,外界溶液中的水分就通过原生质层进入细胞液中,整个原生质层就会恢复到原来的状态,紧贴细胞壁,使植物细胞逐渐发生质壁分离复原。16. 植物质壁分离的条件:细胞内外1.浓度差是水分子进出细胞的动力。2.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3.全透性的细胞壁4.大的液泡膜。17. 紫色洋葱鳞片叶的外表皮。因为液泡呈紫色,易于观察,也可用水绵代替。0.3g/mL的蔗糖溶液。用蔗糖溶液做质壁分离剂的原因是:对细胞无毒害作用。18. 探究不同温度和PH对酶活性的影响的实验思路是:设置一系列梯度温度和梯度PH值,找出最佳酶活性对应的温度和PH值。19. 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效率的实验原理:鲜肝中含有过氧化氢

6、酶,加热、过氧化氢酶、Fe3+都能催化H2O2分解放出O2。因此过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效率的比较实际上是通过观察气泡产生量来确定的。20. 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效率的实验中,取4支试管,都加入2mLH2O2溶液。然后14号试管分别做什么处理。1号不处理;2号在90水浴加热;3号加入2滴FeCl3;4号加入2滴肝脏研磨液。21. 肝脏提取液必须是新鲜的原因是:防止过氧化氢酶分解。22. 探索淀粉酶在不同温度下催化淀粉水解的实验原理是淀粉遇碘变蓝。酶的水解成都不同。用到的指示剂是碘液。23. 叶绿体中的色素是有机物,不溶于水,易溶于丙酮等有机溶剂中,所以用丙酮,乙醇等能提取色素。24

7、. 层析液是一种脂溶性很强的有机溶剂。叶绿体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分子量小的溶解度大,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溶解度低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慢。所以用层析法来分离四种色素。25. 写出三个导致滤纸条上色素颜色过钱的原因:研磨不充分。未加碳酸钙。层析液没过滤纸线。26. 实验结果,滤纸条从上至下的四种色素分别是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他们的颜色分别是橙黄色、黄色、蓝绿色、黄绿色。27. 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核生物,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能生存,属于兼性厌氧菌。28. CO2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也可是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根据石灰水混浊程度或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

8、变成黄色的时间长短,可以检测酵母菌培养CO2的产生情况。29. 酒精的鉴定: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乙醇发生化学反应,变成灰绿色。30. 用琼脂块模拟细胞。琼脂块越小,其相对表面积越大,则其与外界交换物质的相对表面积越大,经交换进来的物质在琼脂块中扩散的速度越快;琼脂块中含有酚酞,与NaOH相遇,呈紫红色,可显示物质(NaOH)在琼脂块中的扩散程度。结论:琼脂块的表面积与体积之比随着琼脂块的增大而减小;NaOH扩散的体积与整个琼脂块的体积之比随着琼脂块的增大而减小。31. 物质扩散进入细胞的体积与细胞的总体积之比可以反映为细胞的物质运输的效率。为什么细胞越大,物质运输的效率越低?细胞

9、越大,物质运输的效率越低,所以多细胞生物体是由许多细胞而不是由少数总体积大的细胞构成的。细胞越大,需要与外界环境交流的物质越多;但是细胞体积越大,其表面积相对小,细胞与周围环境之间物质交流的面积少,所以物质运输效率低。32. 在高等植物体内,有丝分裂常见于根尖、芽尖等分生区细胞。由于各个细胞的分裂是独立进行的,因此在同一分生组织中可以看到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由于观察时细胞已经死亡,所以看不多同一细胞的不同分裂时期。33. 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如龙胆紫溶液)着色,通过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各个时期细胞内染色体的存在状态,就可判断这些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哪个时期,进而认识有丝分裂的完整过程。34.

10、 用质量分数15%的盐酸和体积分数为95%酒精溶液的混合液(1:1)解离细胞,室温之后3-5min。进一步的目的是细胞分散。解离之后后进行漂洗,其目的是洗去解离液,防止染不上色。35. 染色体常用的染色剂是碱性的龙胆紫和醋酸洋红。36. 制作洋葱根尖的装片时,在盖玻片上再加一片载玻片。用拇指轻压载玻片,这样做的目的是使细胞分散,避免重叠,获得单层的细胞。37. 观察洋葱根尖细胞分裂时,先用低倍镜找到分生区细胞在换高倍镜观察各个时期的细胞。38. 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原理:用低温处理植物分生组织细胞,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以致影响染色体被拉向两极,细胞也不能分裂成两个子细胞,于是,植物细胞染色体数

11、目发生变化。39. 将洋葱及长出1cm左右的不定根放在冰箱4处理36小时,然后放在卡诺氏液固定细胞的形态。然后用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冲洗2次,然后按照解离漂洗染色制片顺序制作装片。视野中既有正常的二倍体细胞,也有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的细胞。40.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要求: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调查遗传病遗传方式应在患者家系调查,调查发病率应该在人群进行。41.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试验中低浓度处理枝条的方法是浸泡法。实验时可以采用固定浓度梯度的相互对照,和不加生长素类似物的空白对照。实验前可以做预实验,在此基础上设计细致的实验。本实验的自变量是生长调节素浓度。因变量是生根的数量。每一浓度应该有3枝条。以防止偶然性因素对实验的影响。42. 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取样的方法是取样器取样法。一般用诱虫器的方法采集,它利用小动物避光趋湿的特性,体型大的动物可以用的包纱布的镊子取出,体型小的动物可用吸虫器采集。个体大数量有限的动物统计的方法记名计数。43. 探究培养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