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重点_第1页
生物化学重点_第2页
生物化学重点_第3页
生物化学重点_第4页
生物化学重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生物化学重点名词解释1、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primary structure):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指在蛋白质分子中,从N端至C端的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主要的化学键:肽键,有些蛋白质还包括二硫键。)2、蛋白质的二级结构(secondary structure):是指蛋白质分子中某一肽链或局部空间结构,即多肽链中主链原子的相对空间排列分布,并不涉及氨基酸残基侧链的构象 。(主要的化学键:氢键 )3、 核小体(nucleosome):真核生物染色体的基本结构单位,由DNA和5种组蛋白(H1,H2A,H2B,H3和H4)共同构成。4、 酶的活性中心(active center):或称活性部位(acti

2、ve site),酶分子中能与底物特异性地结合并催化底物转变为产物的具有特定三维结构的区域。5、同工酶 (isoenzyme lisozyme):指催化相同的化学反应,而酶蛋白的分子结构、理化性质乃至免疫学性质不同的一组酶。6、 糖的有氧氧化(aerobic oxidation):机体利用氧将葡萄糖彻底氧化成H2O和CO2的反应过程。7、 脂肪动员(fat mobilization):储存在脂肪细胞内的脂肪在脂肪酶作用下,逐步水解,释放游离脂肪酸和甘油供其他组织细胞氧化利用的过程。8、 生物氧化(biological oxidation) :物质在生物体内进行氧化称生物氧化,主要指糖、脂肪、蛋

3、白质等在体内分解时逐步释放能量,最终生成CO2和H2O的过程。9、 氧化磷酸化 (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指代谢物脱氢经呼吸链传递给氧生成水的同时,释放能量用以使ADP磷酸化生成ATP,又称为偶联磷酸化。10、 转氨基作用(transamination):在转氨酶(transaminase)的作用下,某一氨基酸去掉-氨基生成相应的-酮酸,而另一种-酮酸得到此氨基生成相应的氨基酸的过程。11、 一碳单位(one carbon unit):某些氨基酸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只含有一个碳原子的基团,称为一碳单位。12、必需氨基酸(nutritionally essential

4、amino acid):人体不能自身合成,必需依赖食物供应的氨基酸13、 嘌呤核苷酸的从头合成途径(de novo synthesis):利用磷酸核糖、氨基酸、一碳单位及CO2等简单物质为原料,经过一系列酶促反应,合成嘌呤核苷酸,称为从头合成途径。14、 复制子(replicon):真核生物每个染色体有多个起始点,是多复制子的复制。习惯上把两个相邻起始点之间的距离定为一个复制子。复制子是独立完成复制的功能单位。15、 半保留复制(semi-conservative replication):在复制时,亲代双链DNA解开为两股单链,各自作为模版,依据碱基配对规律,合成序列互补的子链DNA双链。1

5、6、 岡崎片段(okazaki fragment):随着后随链的模板链合成的不连续片段称为岡崎片段。17、 不对称转录(asymmetric transcription) :对于某一特定的结构基因来说,只能以DNA双链中的一条链为模板进行转录,另一股链不被转录;不同结构基因的模板链并非总是在同一条DNA单链上。转录的这种选择性称为不对称转录。 18、 断裂基因(splite gene):真核生物结构基因,由若干个编码区和非编码区互相间隔开但又连续镶嵌而成,去除非编码区再连接后,可翻译出由连续氨基酸组成的完整蛋白质。19、 外显子(exon):在断裂基因及其初级转录产物上出现,并表达为成熟RNA

6、的核酸序列。20、 遗传密码(genetic codes):mRNA阅读框架信息区内,相邻3个核苷酸组成1组三联体,编码1种氨基酸,称为遗传密码。遗传密码序列信息决定合成多肽链氨基酸序列,即蛋白质一级结构。问答题1、 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一)蛋白质一级结构与功能的关系:(1)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是空间构象的基础;(2)一级结构相似的蛋白质具有相似的高级结构和功能;(3)氨基酸序列提供重要的生物进化信息;(4)重要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改变可引起疾病。(2) 空间结构决定生物学功能:(1)蛋白质在不改变一级结构的前提下,通过变构可改变活性;(2)蛋白质构象改变可引起疾病蛋白质构象病2、 DNA双螺旋

7、结构模型要点 (1)反向平行的互补多聚脱氧核苷酸双链(2)右手螺旋(3)DNA双链之间形成了互补碱基对(4)碱基对间的氢键和碱基平面间的疏水性堆积力维持结构稳定。3、 磺胺类药物抗菌的作用机制 磺胺类药物抗菌的作用机制属于对酶的竞争性抑制作用。细菌利用对氨基苯甲酸、谷氨酸和二氢喋呤为底物,在菌体内二氢合成酶的催化下合成二氢叶酸,进一步在FH2还原酶的催化下合成四氢叶酸。磺胺类药物与对氨基苯甲酸的化学结构相似,竞争性结合FH2合成酶的活性中心,抑制FH2以至于FH4合成,干扰一碳单位代谢,进而干扰核酸的合成,使细菌的生长受抑制。4、酶可逆性抑制作用的类型及特点竞争性抑制: 竞争性抑制剂往往是酶的

8、底物类似物; 抑制剂与酶的结合部位与底物与酶的结合部位相同; 抑制剂浓度越大,则抑制作用越大;但增加底物浓度可使抑制程度减小; 动力学参数:表观Km值增大,Vmax值不变。非竞争性抑制 抑制剂的化学结构与底物无相同之处; 底物和抑制剂分别独立地与酶的不同部位相结合; 抑制剂对酶与底物的结合无影响,故增加底物浓度不能解除抑制作用; 动力学参数:表观Km值不变,Vmax值降低。反竞争性抑制 反竞争性抑制剂的化学结构与底物无相同之处; 抑制剂结合在ES上; 必须有底物存在,抑制剂才能对酶产生抑制作用;抑制程度随底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动力学参数:表观Km减小,Vmax降低。5、 血糖的来源及去路三个

9、来源:食物消化吸收、肝糖原分解、非糖物质进行糖异生 四个去路:有氧氧化分解供能;合成糖原储备;转变为其它糖;转变为脂肪或者氨基酸。7、 血浆脂蛋白的种类及其主要功能 乳糜微粒(CM)、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 乳糜微粒主要转运外源性甘油三酯及胆固醇 ;极低密度脂蛋白主要转运内源性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主要转运内源性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主要逆向转运胆固醇,即将肝外组织细胞内的胆固醇,通过血循环转运到肝,在肝转化为肝汁酸后排出体外。8、 酮体生成的生理意义 酮体是肝脏输出能源的一种形式。并且酮体可通过血脑屏障,是肌肉尤其是脑组织的重要能源。酮体利用的

10、增加可减少糖的利用,有利于维持血糖水平恒定,节省蛋白质的消耗。9、 胞液中NADH的氧化胞浆中产生的NADH,如糖酵解生成的NADH要通过穿梭机制进入线粒体的呼吸链才能进行氧化:1.主要存在于脑和骨骼肌中的-磷酸甘油穿梭机制2.主要存在于肝和心肌的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机制10、 血氨的来源与去路来源 氨基酸脱氨基作用(血氨主要来源)和胺类的分解 肠道细菌腐败作用产生氨 (氨基酸在肠道细菌作用下产生的氨,尿素经肠道细菌尿素酶水解产生的氨) 肾小管上皮细胞分泌的氨主要来自谷氨酰胺 酸性尿有利于肾小管细胞中的氨扩散入尿,但碱性尿则可妨碍肾小管细胞中的NH3分泌,此时氨被吸收入血,成为血氨的另一个重要

11、来源。血氨的去路 在肝内合成尿素(最主要) 合成非必需氨基酸及其它含氮化合物 合成谷氨酰胺 肾小管泌氨(分泌的NH3在酸性条件下生成NH4+,随尿排出。)11、肝硬化腹水病人不宜使用碱性利尿病的原因降低肠道pH,NH3转变为NH4+以胺盐形式排出,可减少氨的吸收,这是肝硬化病人酸性灌肠的依据。(人体内的谷氨酰胺水解成谷氨酸和氨,这部分氨分泌到肾小管管腔中与尿中的H+结合成NH4+,以铵盐的形式排出体外,酸性利尿剂有利于肾小管中氨扩散入尿,而碱性利尿药物妨碍肾小管细胞中NH3分泌,此时氨吸收入血,成为血氨的另一个来源,所以.以免血氨升高)12、 胆固醇在体内的转化 胆固醇的母核环戊烷多氢菲在体内

12、不能被降解,但侧链可被氧化、还原或降解,实现胆固醇的转化。(1) 胆固醇可转变为胆汁酸 (胆固醇在在肝细胞中转化成胆汁酸,随胆汁经胆管排入十二指肠,是体内代谢的主要去路。)(2) 胆固醇可转化为类固醇激素(3) 胆固醇可转化为维生素D3的前体13、 痛风的发病机制及临床治疗药物机制:长期嘌呤代谢紊乱或尿酸排泄物减少,血尿酸增高引起组织损伤。药物:秋水仙素,非甾体类抗炎药,激素,促进尿酸排泄物(如丙磺舒,磺吡酮及苯溴马隆)和抑制尿酸合成药(别嘌呤醇)14、嘌呤核苷酸和嘧啶核苷酸从头合成的元素来源嘌呤核苷酸:C6来自 CO2;N1来自天冬氨酸;C2和C8来自甲酰基(一碳单位);N3和N9来自谷氨酰

13、胺(酰胺基);N7来自甘氨酸。嘧啶核苷酸:左边两个N,C来源氨基甲酰磷酸,剩余来源天冬氨酸。15、 复制中前导链和后随链出现的机制 顺着解链方向生成的子链,复制是连续进行的,这股链称为领头链(前导链)。 另一股链因为复制的方向与解链方向相反,不能顺着解链方向连续延长,这股不连续复制的链称为随从链(后随链)。复制中的不连续片段称为岡崎片段。 领头链连续复制而随从链不连续复制,就是复制的半不连续性。 16、 cDNA的生成过程对RNA进行提纯后,通过逆转录方式在试管内操作。用逆转录酶催化dNTP在RNA模板指导下聚合,生成RNA/DNA杂化双链,用酶或碱把杂化双链上的RNA除去,剩下的DNA单链再

14、作第二链合成的模板,在试管内以DNApolI的大片段,即Kleow片段催化dDNA聚合,第二次合成的双链DNA,称为cDNA.17、 原核生物的转录终止原核生物的转录终止指RNA聚合酶在DNA模板上停顿下来不再前进,转录产物RNA链从转录复合物上脱落下来。分类:1.依赖Rho ()因子的转录终止 2.非依赖Rho因子的转录终止功能:1.识别结合富含C的RNA链 2. ATPase活性 3. 解螺旋酶(helicase)活性18、 真核mRNA的加工前体mRNA在5-端加入“帽”结构前体mRNA在3-端特异位点断裂并加上多聚腺苷酸尾结构前体mRNA的剪切主要是去除内含子mRNA的编辑是对基因的编码序列进行转录后加工19、 原核翻译起始复合物的形成过程 核蛋白体大小亚基分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