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区规划.ppt(new)_第1页
居住区规划.ppt(new)_第2页
居住区规划.ppt(new)_第3页
居住区规划.ppt(new)_第4页
居住区规划.ppt(new)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居住区规划,城市规划原理,2,参考书目,居住区规划设计资料集中国建工出版 居住区规划图集宋培抗 中国建工出版 建筑设计资料集3(第二版)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2006年版),1,2,3,4,3,一、西方居住区规划理论 (一)邻里单位,第一节 居住区规划理论与实践,4,(二)居住街坊理论 (三)小区规划理论 (四)综合居住区 (五)新城市主义运动,5,二、我国的居住区建设实践 (一)传统的大街里弄 (二)借鉴邻里单位与小区理论的实践 (三)改革开放后的探索与发展 三、现代居住区发展的趋势 (一)生态化 (二)人文化 (三)智能化,6,一、居住区规划设计基本原则 (一)整体性原则 (二)经济性

2、原则 (三)生态性原则 (四)地方性与时代性的原则 (五)超前性与灵活性的原则,第二节 居住区规划设计基本要素,7,二、居住区用地规模与组成 (一)居住区的规模,8,(二)居住区用地指标 人均居住用地指标:1828/人 居住用地平衡表 住宅用地、公建用地、道路用地、公共绿地 居住用地构成比例,9,居住区用地平衡控制指标(%),10,(三)居住区规划组织结构的基本形式 以居住小区为基本单位的居住区,居住区居住小区,11,以居住组团为基本单位的居住区,居住区居住组区,12,以居住组团和小区为基本单位的居住区,居住区居住小区居住组团,13,一、居住建筑及其群体空间设计 (一)居住建筑类型选择 居住建

3、筑的类型及其特点 按平面组成分类:梯间式、内廊式、外廊式、内天井式、点式、跃层式、台阶式、独院式、联排式等。 按套型分类:一室一厅、一室二厅一卫、三室二厅二卫、四室二厅二卫等。 按层数分类:低层、多层、中高层、高层 按体形分类:条式、点式、L,工,E字形等。,第三节 居住区各类用地规划布置,14,住宅建筑经济和用地经济的关系 住宅层数 住宅进深 住宅长度 住宅层高 建筑节能,15,(二)居住建筑群体规划设计 居住建筑群平面布置基本形式 行列式 特点: 日照好,有利通风 有规律,也富于变化 工程简单,便于施工 空间缺乏封闭感。小空间缺乏停留感 连续性过强时,易显得呆板 丰富空间的措施: 山墙错落

4、增加停留感及围合性 单元错落拼接产生体型变化 成组变向打破单调感,16,17,周边式 特点: 室外场地集中。空间完整,封闭性好 安静、安全 寒冷地区有利挡风 相当多居室朝向不好 不能适应地形变化 不利于抗震 混合式 自由式,18,居住建筑群体组合与日照、朝向、通风和噪声的防治 (1)日照,D,H,D (1-1.2)H,D,19,(2)朝向,我国部分地区建筑朝向,20,(3)通风 建筑的高度、进深、长度、外形、迎风位 建筑群体的间距、排列组合方式、迎风方位 住宅区的合理选址及道路、绿地、水面的合理布局,21,(4)噪声的防治 交通噪声 人群活动噪声 工业生产噪声,22,二、公共设施布置 (一)公

5、共设施的分类 按使用性质: 教育、医疗卫生、文化教育、商业服务、金融邮电、社区服务、行政管理和市政公用设施 按使用频率: (一)日常或经常使用项目:幼托、小学、中学、文化活动站、粮油站、供煤(气)站、菜店、综合副食店、早点或小吃店、理发店、储蓄所等。 (二)必需的非经常性使用项目:门诊所、文化活动中心、饭馆、百货商店等,23,(二)公共服务设施定额指标 千人指标,24,(三)公共设施规划布置的要求和方式 规划布置的要求 合理的服务半径 居住区级:800-1000m 小区级:400-500m 组团级:150-200m 设于交通比较方便,人流集中地段 独立的工矿居住区或地处市郊的居住区,考虑附近地

6、区的使用方便 利用公共设施本身的特点组成富有个性的各级公共中心,25,规划布置方式,分级,分类,26,三、道路停车设计 (一)居住区道路的分级和基本要求 居住区道路的分级 (1)居住区级道路:道路红线宽度20-30M,一块板;人行道:24M (2)居住小区级道路:道路红线14M或10M,车行道69M;人行道:1.5M2M (3)住宅组团级道路:道路红线10M或8M,车行道35M;人行道:1.5M2M (4)宅前宅后小路:宽度不小于2.5M,高层不应小于3.5M,27,居住区道路规划设计的基本要求 居住区内部道路主要为本居住区服务。 道路的走向要便于职工上下班,尽量减少反向交通。 应充分利用和结

7、合地形,结合自然分水线和汇水线,以利雨水排除。 进行旧居住区改建时,充分利用原有道路。 车行道一般应通至住宅建筑的入口处,建筑物外墙与人行道边缘的距离应不小于1.5m,与车行道边缘的距离不小于3m。,28,尽端式道路长度不宜超过120m,在尽端处设回车场。 如车道宽度为单车道时,则每隔150m左右设置车辆互让处。 道路宽度应考虑工程管线的合理敷设。 道路的线形、断面应与整个居住区规划结构和建筑群体的布置有机结合。 应考虑为残疾人设计无障碍通道。,29,(二)居住区道路系统的基本形式 人车分行 “人车分行”的交通组织方式是20世纪20年代在美国提出的,并首先在纽约郊区的雷德朋(Radbrun)居

8、住区中实施。,车流,30,人车混行 人车混行的交通组织方式是指机动车交通和人行交通共同使用一套路网,具体地说就是机动车和行人在同一道路断面中通行。 人车局部分行,31,(三)居住区停车系统的规划设计 自行车存车设施的规划 小汽车停车设施的规划 别墅为11.3泊位/户 小康型住宅为0.30.5泊位/户,32,四、绿地系统设计 (一)居住区绿地系统的组成和标准 居住区绿地系统的组成 公共绿地 专用绿地 宅旁和庭院地 街道绿地,33,居住区绿地的标准 公共绿地指标 绿地率指标,34,(二)居住区绿地规划布置 居住区绿地规划的基本要求 采取集中与分散、重点与一般及点、线、面相结合的原则,形成完整统一的

9、绿地系统 尽量利用劣地、坡地、洼地进行绿化,节约用地 注意美化环境的要求 以价廉、易管、易长为原则,不追求名贵的花木品种。,35,公共绿地的规划布置 点、线、面相结合 平面绿化与立体绿化相结合 绿化与水景相结合 绿化与各种用途的室外空间场地、建筑及小品结合布置。 观赏绿化与经济作物绿化相结合。 绿地分级布置。,36,绿地的基本布置形式,37,38,39,题目:按所给的地形,进行小区规划设计。已知该小区用地面积为7公顷(h),要求规划的小区以多层住宅为主,容积率控制于0.8左右,辅以小区所必需的公共服务设施及其它配套设施。,第四节 居住小区规划设计,40,41,确定户数,各用地的面积值,所需的公

10、共设施,停车位的数量,绿地率的最低标准等。 根据地形及周围的环境确定合适的规划布局形式及道路网。 确定公共设施的位置,考虑服务半径的影响范围。 确定住宅群体的组合形式。注意住宅与住宅之间的日照间距问题。 总体考虑,进行修改,加强片区之间的联系,使之更加协调。,设计步骤:,42,确定户数,各用地的面积值,所需的公共设施,停车位的数量,绿地率的最底标准等。,户数的确定 公共设施:幼儿园等是否需要设置? 停车位的数量:居住区内居民汽车地面的停车位/户数 10% 绿地率:30%以上 各用地的面积平衡控制指标如下图,43,44,根据地形及周围的环境确定合适的规划布局形式及道路网。,规划布局 1、片块式:

11、住宅建筑在尺度、形体、朝向等方面具有较多相同的因素,以日照间距为主要依据建立起来的紧密联系所构成的群体,不强调主次、成片成快,成组成团布置。,45,46,2、轴线式:空间轴线,可见或不可见;可见者常为线性的道路、绿带、水体等构成,不论轴线虚实,都具有强烈的聚集性和导向性。 一定的空间要素沿着轴线布置,或对称或均衡,形成具有节奏的空间序列,起着支配全局的作用。,47,48,3、向心式:将一定空间要素围绕占主导地位的要素组合排列,表现出强烈的向心性,易于形成中心。 这种布局形式山地用的较多,顺应自然地形布置的环状路网造就了向心的空间布局。,49,50,51,4、围合式:住宅沿基地外围周边布置,形成

12、一定数量的次要空间并共同围绕一个主导空间,构成后的空间无方向性主入口按环境条件可设于任一方位,中央主导空间一般尺度较大,统率次要空间,也可以其形态的特异突出其主导地位。 围合式布局可有宽敞的绿地和舒展的空间,日照、通风和视觉环境相对较好,但要注意控制适当的建筑层数。,52,53,5、隐喻式:将某种事物作为原型,经过概括、提炼、抽象成建筑与环境的形态语言,使人产生视觉和心理上的某种联想与领悟,从而增强环境的感染力,构成了“意在象外”的境界升华。,54,55,6、混合式:,56,道路设计,小区道路:路面宽6-9M,建筑控制线(10-14M)(供热管线) 宅间小路,路面宽不小于2.5M 小区的主要道

13、路至少有两个出入口,至少有2个方向与外部道路相连。机动车对外出入口的间距不应小于150M。 居住区内尽端式道路的长度不宜大于120M 沿街建筑物长度超过150M时,应设不小于4MX4M的消防车通道。,57,道路的线型控制:直线型、曲线型 (1)转弯半径:道路转弯或交叉处的平曲线半径的大小(道路交叉口的曲线又叫缘石半径,主要根据行车型号、速度等情况确定; (2)道路尽端:尽端式道路为方便行车进退、转弯或调头,应在该道路的尽端设置回车场,回车场的面积应不小于12mx12m;,58,59,道路的转弯半径按机动车速度为15kmh计算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种: 1居住区级道路与城市道路、居住区级道路交叉时,转

14、弯半径R1015m。 2居住区级道路与居住小区级道路交叉时,转弯半径R:910m。 3居住小区级以下道路交叉时,转弯半径R6m。,60,61,安全视距:清除范围内,不设置1.2m视线高度以上的障碍物,62,停车场与绿化,63,确定公共设施的位置,考虑服务半径的影响范围,公共服务设施的面积(千人指标),64,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布置 医院:安静、交通方便 教育机构:宁静地段,其中学校,特别是小学要保证小学生上学不穿越城市交通干道。 商业服务、文化娱乐及管理设施:方便居民使用,相对集中布置,形成生活活动中心,居委会应与所辖区内的居民有方便的联系。,65,居住小区生活服务中心:小区中心地段或小区的主要

15、入口处,建筑可设于住宅底层,或在独立地段设置。,66,中学、小学位置的选择? 一般情况下: 中学位于居住区一角 (一侧) 小学位于居住小区的一角(一侧); 居住区、小区规模较大: 分别设置两所或两所以上的中学、小学 位置:位于居住区及小区的两侧 特点:对居住生活干扰较小,服务半径较小,67,幼托的位置选择? 地段:环境安静、家长接送方便的独立地段上 地点:阳光充足,接近公共绿地 用地紧张情况下:设置在住宅底层 服务半径:不宜大于300米,层数以12层为主,用地紧张的情况下可考虑3层。,68,幼托建筑位置的选择一般有三种方式: A幼托位于住宅组团之间,特点是对居住生活干扰较小,接送也较为方便。 B幼托位于住宅组团内部,特点是与居住生活间有一定程度的相互影响。 C幼托位于小区或街坊中央,特点是较易组织小区中心的景观,并对居住生活干扰较小,,69,服务半径,托儿所、幼儿园服务半径不大于300M. 小学不大于500M 中学不大于1000M 商业服务设施:居住区不宜大于500M;居住小区不宜大于300M。 垃圾收集点:不应大于70M 居民停车场库:不大于150M,70,确定住宅群体的组合形式,行列式 周边式 点群式,71,侧面间距,D1,条式住宅,多层之间不小于6M 高层与各种层数住宅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