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设计指引_第1页
结构设计指引_第2页
结构设计指引_第3页
结构设计指引_第4页
结构设计指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结构设计指引 目 录一、 前言二、 勘探三、 结构对标四、 规划参数控制五、 软件使用六、 计算参数七、 计算结果分析八、 荷载取值九、 材料使用十、 桩基及其它基础设计十一、 地下室设计十二、 上部结构各构件用钢量占比十三、 剪力墙设计与配筋控制原则十四、 柱设计与配筋控制原则十五、 梁设计与配筋控制原则十六、 板设计与配筋控制原则十七、 楼梯配筋十八、 超长结构后浇带或膨胀带设计十九、 二次结构结构设计指引一、 前言:为实现地产成本控制要求,顺利完成成本对标工作,本指引作为技术线结构设计管理指导使用。进行结构设计前,需将本指引输入到设计院。原则上全过程结构设计需符合此标准,如有不同意见,务

2、必于设计开始前提出讨论。二、 勘探:1、 土质地基勘察通常采用的钻孔与触探孔结合布置方式。2、 结合原位测试成果综合确定地基承载力、基坑设计参数、单桩侧阻力和端阻力以及变形参数。3、 工程物探技术与传统勘探手段相结合。4、 每栋高层建筑物应布置3个静探孔或标贯孔,标贯间距不大于2m。5、 要求提供多个基础及围护推荐方案,供设计院作经济比较。6、 明确承载力的取值建议,不应给取值范围,因为设计师会取保守值。7、 根据工程性质测定对工程有影响地下水位,不同含水层应分层测定水位及渗透系数。结合周边道路标高、河道水位以及拟建填土情况和场地水文条件综合确定抗浮及抗压水位。抗浮设计的水位标高应尽量取低值,

3、有条件时要提出最低设计水位。8、 钻孔深度需满足不同桩型比选要求。如果有多个持力层可以选取,孔深需要满足探明最深持力层地质参数的要求。9、 对于持力层起伏较大处,要按规范要求加密探孔。10、 分片区、分栋提供地基承载力取值:如果相同持力层地基承载力变化幅度比较大建议区分提供承载力取值。11、 超高层建筑基础建议做深层平板荷载试验:试验结果数据最符合实际情况;试验所得的地基承载力往往比地勘报告提高50%以上,可大大节省基础成本。12、 对于计划不采用破坏性试验方法来检验基础承载力设计值是否合理的项目,建议在勘探阶段引入勘探顾问全程监理勘探设计,以保证勘探数据的准确性和经济性。13、 地基承载力取

4、值与实际的符合度(如通过现场桩基破坏性试验或现场验槽结果等),作为考核地勘单位指标之一。如果地基承载力取值与实际偏离度太大,说明地勘单位的技术控制力量较弱,应淘汰。三、 结构对标1、 结构限额指标详见合同附件。四、 规划参数控制:1、 高度及层数的控制方法:关注超高层,高层,多层住宅界定高度及层数,抗震等级分界高度,A,B级高层建筑最大适用高度等指标。当建筑物高度超过且接近分界点时,尽量通过优化层高、标准层面积、楼层数,使建筑物高度按照高度分界点控制。2、 高宽比的控制:3、 平面布置的控制方法:结构平面形状简单,规则,刚度和承载力分布均匀。禁止采用严重不规则的平面布置。4、 竖向布置的控制方

5、法:高层建筑的竖向体型要规则,均匀,避免有过大的外挑和内收。结构的侧向刚度下大上小,逐渐均匀变化。禁止采用竖向布置严重不规则的结构。5、 层高的控制方法5.1、控制层高的意义:可以减少结构成本、其他土建成本、设备及运营成本。层高对成本影响的参考值:上部结构的层高每减少100mm,可减少成本3040元/。地下室为35-45元/。5.2、控制的方法5.2.1、上部结构梁高:可取跨度的1/121/18。5.2.2、对地下室建筑,在合同中要求设计院做每一层的综合管线图,来进行优化与协调。经此优化,可减少净高约200mm。必要时,建议引入BIM设计。5.2.3、对于梁与管线的少数矛盾处,还有以下方法供考

6、虑:采用变截面梁,局部减少梁高度。在梁中预埋管或留洞。6、 结构超限的控制方法6.1、 遇有结构超限时,必须进行权衡,分析其投入产出比。6.2、 尽量协调其他措施,避免出现严重的结构超限情况。6.3、不可避免时,应引入必要的外部资源,提前解决。7、 正负零的确定:7.1、土方平衡原则。7.2、对于淤泥及湿陷性黄土地质条件,需要控制回填土厚度(负摩阻力)。8、 地库与主楼关系:主楼地下室或基础与相邻地下车库之间的间距应满足施工(围护,沉桩)要求。9、 分离式地库与整体地库的经济性比选(需综合考虑开发模式,营销要求)。10、 高层建筑楼板缺失控制原则;11、 一字墙使用注意点及处理原则:剪力墙布置

7、需要考虑后期改造便利,与审图沟通,尽量考虑使用一字墙。12、 剪力墙尽量沿外墙布置,户内利用卫生间,厨房的墙体设置剪力墙,以便提供更灵活的分隔空间。五、 软件使用:盈建科系列,PKPM系列,理正系列。比较系列软件的计算结果,选择经济合理的计算软件。六、 计算参数:1、 基础,柱,墙计算,活荷载需要按规范要求折减。2、 剪力墙墙身配筋率按0.25%(四级为0.2%)控制。3、 梁柱重叠部分需考虑梁端刚域,不考虑柱端刚域。4、 板,梁,柱纵筋面积输出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主要用于控制超配率指标);5、 刚度折减原则为:位移计算时不折减,内力计算时折减,可取0.5-0.7。6、 梁活荷载内力增大系数取

8、1.0;7、 实配钢筋超配系数取1.0,不要超配。8、 普通柱按单偏压计算,双偏压校核,异型柱按双偏压计算。由于角筋的放大,按双偏压计算时柱钢筋用量显著增加。9、 偶然偏心和双向地震不同时考虑。考虑双向地震影响会使结构用钢量增加。一般较规则的结构,扭转效应较小,可只计算单向地震力(考虑偶然偏心影响),不考虑双向地震影响。但如果结构的质量和刚度分布明显不对称、扭转严重时,应计入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扭转影响。10、 如何判断结构是否扭转严重:即当楼层最大弹性水平位移(或层间位移)与该层两端弹性水平位移(或层间位移)平均值的比值A级高度大于14、B级高度或复杂高层大于13时,可认为结构扭转比较明显,

9、需要考虑双向地震作用。多层结构参考高层取值。当考虑偶然偏心时,位移比大于1.2。11、 计算位移角时可不考虑偶然偏心,有利于满足规范限值要求,见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第373条。12、 PKPM中如次梁单独输入,则PKPM默认对次梁不调幅,此时应将其改为“调幅梁”,可节约部分钢筋。13、 剪力墙连梁跨高比大于5时,受力特征己变成受弯为主,应按框架梁输入并且不能定义为连梁。当梁一端与剪力墙平面外相接时不论跨高比为多少都不应定义为连梁。14、 对框架一抗震墙结构框架部分的底层柱底,可不乘以弯矩放大系数,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第623条条文说明。15、 对于有些特定地区,如上海,按上海市建筑抗震设计

10、规程6119条规定:当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时,地下室结构的楼层侧向(剪切)刚度不宜小于上部楼层侧向(剪切)刚度的15倍。据此可放宽对地下室的刚度要求,节约部分钢筋。16、 减小归并系数。七、 计算结果分析:1、 模型输出指标合理性判断:单位面积的总荷载标准值(DL+LL)是否合理?框架、框架剪力墙结构约为1214kN/,剪力墙、筒体结构约为1316kN/;轴压比是否接近规范上限值,同时又使绝大部分墙、柱为构造配筋;楼层层间位移尽量接近规范上限值,不至于因结构刚度大造成结构成本增加;模型输出配筋信息是否合理?板、梁、墙、柱计算配筋面积有无超筋、普遍偏大或偏小。2、 减小结构扭转可降低

11、用钢量,故应尽力调整计算模型使最大位移与层平均位移之比、最大层间位移与平均层间位移之比小于12,并使第一、第二振型为平动,第一扭转周期与第一平动周期之比小于085。3、 当结构扭转位移比超限时,可通过以下措施作调整:3.1、调整平面布置,使质心与刚心尽量接近;3.2、加强结构外边一圈构件刚度,提高抗扭能力;3.3、加大墙、柱、梁截面,改变层间刚度与楼层刚度比;3.4、改变墙、柱的方向,使x、y向刚度接近,尽量使位移比小于13,这样就不用考虑双向地震作用了。4、 楼层层间最大位移与层高之比uh比规范限值略小即可,且两个主轴方向位移角计算结果越接近越好,各个楼层之间的弹性位移角最好均匀变化,不要突

12、变。5、 检查PKPM的总信息、位移、周期、地震力与振型输出文件,查看各个指标是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如轴压比、剪重比、刚度比、位移比、周期、刚重比、层间受剪承载力比、有效质量比、超筋信息等。如均在合理范围内,说明结构设计较合理,否则应继续优化。6、 高层塔楼标准层配筋设计的归并:建议35层归并一次,水平风荷载、地震作用小的地区取高值,水平风荷载、地震作用大的地区取低值。八、 荷载取值:1、 地下水位取值:在勘探设计要求中加入“明确抗浮及抗压计算设计水位建议值”的要求,争取最有利抗浮水位值(如取地块周围市政道路标高最低值以下500或更低),及抗压水位值。提供总图及场地剖面图给勘探单位复核地下室水

13、位建议值。2、 地下室顶板活荷载取值原则:消防车道尽量少布置在地下室顶板。总图消防车道及登高场地布置考虑消防车荷载。消防车荷载应考虑板跨及覆土的影响(折减方法见荷载规范)。其余位置考虑施工活荷载:5kN/。3、 计算楼面梁时按规范考虑折减系数(折减方法见荷载规范)。4、 楼梯活荷载取值区分高层与多层两种情况;5、 高低屋面的低屋面活荷载取值:按正常屋面取值;6、 梁墙自重扣除与柱重叠部分。对于宽扁梁,需要扣除板与梁重叠部分。7、 外墙荷载应扣除门窗的影响。8、 内墙荷载取值:对于可能采用的轻质材料要提前确定,预留量不要过大。砌体高度应扣除结构梁高。关注不同部位砌体的容重差异:应区分计算,不得简

14、单取大值计算。9、 控制风荷载的取值:大多数超高层建筑的位移都是由风荷载起控制作用;而地面粗糙度类别对风荷载有很大影响,在计算时要用发展的眼光关注取值的合理性,尽可能的取C或D类。10、 覆土荷载的取值:地下室顶板覆土荷载输入需与景观图纸准确核对覆土范围及厚度,并分区确定覆土荷载或其它恒载;园林造坡时当覆土厚度超过地库顶板平均覆土厚度0.5米以上,宜考虑内置空心板架空或泡沫塑料板填充,以免增加结构成本。九、 材料使用:1、 优先选用高强材料。2、 混凝土强度等级选择原则:柱及剪力墙(轴压比控制):高标号为主,减小柱墙尺寸;梁:不宜选择高标号,转换梁可以采用高标号(当地施工质量有保障时可选用C5

15、0);基础底板、地下室外墙及楼板:尽量采用低标号以控制砼收缩裂缝。3、 内隔墙优先采用便于自由分割的轻质隔墙材料。4、 优先采用防火,防腐能力强且经济性良好的钢筋砼材料。十、 桩基及其它基础设计:1、 在结构方案阶段进行桩型比选论证。造价数据采用考虑材料,人工,机械等综合因素的综合单价。数据来源各子公司实际采购的价格。对于底层及多层房屋,建议考虑将沉降复合桩基或复合地基方案作为比选方案之一。2、 桩基选型须同底板选型一起论证。对于融资成本高的地区需要对时间成本进行论证。对于送桩深度深的情况要对施工风险进行论证。相关部门共同参与方案确定工作。3、 桩基比选指标:单位价格单桩承载力特征值最大,单位

16、:KN/元。4、 由于常规地勘参数会有一定的富余量,所以结合工程进度情况优先选择实施桩基破坏性试验来确定单桩承载力。注意试桩数量的事前确认工作。5、 布桩系数(单桩承载力/荷载)控制1.1。6、 布桩系数采用“静+活”数值计算。对高层建筑,另行进行水平荷载作用下的边桩验算,并考虑桩的承载力的提高系数。7、 对于预制桩需考虑沉桩可行性。8、 灌注桩构造:鉴于桩身强度相对于桩承载力特征值富余较多、地基土质/基岩较好,纵向钢筋配筋率取0.2%0.25%;桩顶箍筋加密区长度高度为1.5米。9、 桩基承载力特征值由桩基端阻控制时,应尽量采用扩大头的方式,不得随意加大桩身直径。10、 应尽量采用小直径圆桩

17、+桩帽,以充分利用桩身强度,节约桩基造价。11、 基础类型尽量不归并,以控制基础工程造价。比如1.5x1.5m的独立基础,归并为1.8x1.8m独立基础,造价约增加44%(未考虑基础高度、基础配筋率的增加)。12、 桩基的归并还应结合桩基检测费用综合考虑。十一、 地下室设计:1、 底板和顶板结构平面体系,侧墙体系需在结构方案阶段进行比选论证。2、 对于地下车库部分。无论采用独立基础加防水板、筏板基础或桩基承台+筏板基础,地下室底板宜优先采用无梁板结构形式,方便施工,其计算及配筋按照有限元计算。3、 对地下室车库(以1.5米覆土为例),小柱网采用框架+大板方案,大柱网采用日字梁或目字梁方案。具体

18、可选择标准板跨通过方案比选确定(计入模板成本,有条件可计入施工周期等)。主要的平面布置体系有无梁楼盖,大板,日字梁,目字梁,十字梁,井字梁,空心楼盖等。4、 地下车库各部位用钢量占比如下表,优化顺序为(顶板+梁)(底板+承台)侧墙柱:某案例:5、 尽量减少覆土厚度以控制(顶板+梁)配筋量:平均厚度每增加0.3米,地下室结构成本会增加约30元/平米。6、 基础浅埋,控制地下室层高可以减少水浮力以控制桩基数量,底板,承台及外墙的配筋量,减少围护造价。7、 当采用自平衡的方式来解决抗拔问题时,在基础底板上增加荷载是经济有效的方式(不增加顶板荷载)。8、 如果底板钢筋双向双排,且在悬挑部分不变,阳角不

19、必加辐射筋。悬挑板部分的分布钢筋按分布钢筋最小配筋率控制。9、 控制好基础类型的归并(归并系数尽量取小值)。10、 对于非软弱土且承载力不小于12吨/时,可作为支撑地下室底板或筏板的自重考虑。须考虑地下水对基础设计的有利影响。11、 一般情况下地下室不设缝,合理设置后浇带或膨胀带。12、 设计对何时停止降水要有明确要求。13、 当塔楼处地下室顶板按规范规定取180厚时,应充分发挥厚板的承载力,采用大板结构,不设次梁。14、 顶板面一般不设反梁。必须设置反梁时,应采取必要措施以便不影响排水和管道布置,并且相关专业会签(如建筑,机电,景观等)。15、 顶板建议采用结构找坡。16、 地下室柱、梁布置

20、时同一节点处连接梁的根数不宜大于4。17、 排水沟、集水坑,电梯基坑及泳池等局部挖深处的位置尽量避开地下室边界。18、 混凝土标号宜小于或等于C35,优先选用C30。19、 砼外墙板的最小厚度应满足防水要求,外墙中的施工缝应有止水(钢板止水)构造措施。20、 在进行挡土墙(包括车库入口)设计时,应与建筑、景观及室内专业进行沟通,使挡土墙形式与建筑、景观及室内专业要求的外观、质感相一致。21、 挡墙土压力计算原则建议:对于黏性土和粉土按水土合算原则进行计算。作用在支护结构上的侧压力,仅考虑土压力,水土合算时,地下水位以下的土压力采用饱和重度sat和总应力抗剪强度指标c和计算。对碎石土、砂土等无黏

21、性土按水土分算原则进行计算。在地下水位以下,作用于支护结构的侧压力,等于土压力与静水压力之和。土压力计算采用浮重度,和有效应力抗剪强度指标c和计算。22、 土侧压力系数:取静止土压力系数0.5。23、 考虑外墙上的竖向荷载,采用压弯构件计算方法进行强度,位移验算。尽量争取强度控制结果。裂缝验算时争取有利宽度控制值。24、 地下室外墙计算长度可取至顶板中轴线处。25、 外墙外侧纵筋:采用通长+附加的方式。大小直径间隔配,小直径钢筋为通长钢筋。附加钢筋长度为弯距包络+锚固长度与1/4计算长度之大值。26、 外墙内侧纵筋:采用通长方式。按计算结果配置并大于最小配筋率。27、 外墙水平钢筋:按0.2%

22、控制,间距控制150mm以内。28、 外墙厚度结合计算结果确定,尽量做薄,最小值为250mm。一般一层地下室层高3.7m左右,取300mm厚。29、 防水板设计:防水板不外挑,采用YJK计算,板厚最小值建议取250mm,配筋建议按0.15%控制。30、 结构超长的处理建议:30.1、自持物业对结构的无害裂缝不敏感。30.2、施工期间的温度应力以及混凝土收缩变形通过施工后浇带可以释放大部分。建筑使用期间,结构温差较小,温度应力对结构的影响不明显。30.3、 大板结构应考虑部分板面钢筋拉通抵抗混凝土收缩变形。30.4、裙房屋面建议设置双层双向钢筋,板面拉通钢筋宜取D8-200,其余补充短钢筋。30

23、.5、对于已选用设置施工后浇带来减少温度应力措施时,建议不再采用在混凝土中添加钢纤维,膨胀剂及施加预应力等措施。(对于控制大体积混凝土裂缝应有多种方法,使用膨胀剂是一种而不是唯一。如果浇捣混凝土周边有约束,膨胀剂会有一定的作用,如在后浇带等部位。目前,我们对大面积地下室设置了施工后浇带,混凝土周边约束性较弱,从而影响膨胀剂作用的发挥。对于抗裂可以提出一些要求:施工中采取必要的措施(如严格控制水灰比,加强养护(应制定相关施工方案),低温入模,保证混凝土振捣密实,采取合理的施工工序,如跳仓施工等)等。对于有约束边界条件的地方,如后浇带,后补砼等处膨胀剂可以使用。)31、 地下室垫层厚度:100mm

24、。32、 根据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地基与基础)5.8.4 条,地下室外墙与基础底板交界处不需要设置基础梁。十二、 上部结构各构件用钢量占比: 剪力墙暗柱(15-25%),剪力墙体(5-6%),梁(25-40%),板(15-25%):楼梯(8%-15%):二次结构(10-15%)关注顺序梁,暗柱,板,二次结构,楼梯,剪力墙体。十三、 剪力墙设计与配筋控制原则:(暗柱(15-25%),剪力墙体(5-6%))1、 超配率控制:5%以内。2、 一般剪力墙配筋应按规范规定的最小配筋率构造配筋,包括竖向分布筋和水平向布筋。控制剪力墙厚度可以有效的控制剪力墙身钢筋用量。在抗震设计时,由于构造边缘构

25、件和约束边缘构件的配筋率要求相差甚大,所以适当的加大剪力墙肢截面或选用高强度混凝土,把底层轴压比控制在设置构造边缘构件限值以内,可以有效的降低钢筋配筋量。3、 剪力墙布置:3.1、需要兼顾室内布局的灵活性要求。优先在平面内改动可能小的地方布置,如建筑外墙,厨房及卫生间,客厅与卧室的分割墙等部位。3.2、墙体优先选择集中布置方式,减少墙肢数量。墙肢截面宜简单、规则。户内,楼电梯间等处不必要的小剁可去掉(刚度能够满足时),墙体布置宜成行成列对齐。3.3、墙布置刚柔并济,对刚度贡献不大的墙肢可不设,刚度较强部位,部分墙肢可减弱。3.4、剪力墙布置需要建筑及室内专业会签。4、 房间开间较小时,可间隔布

26、墙。5、 墙率(剪力墙面积/楼层结构面积)控制参考值:根据抗震烈度及场地土类别不同,60米以下小高层控制在4.0-6%,60米-80米中等高层控制在4.5-7%,80-100控制在5%-7.5%。福州,莆田,马尾,南京,苏州闽侯,南平,宜春,南昌,长沙,武汉上海平潭,天津,北京60米以下4.5-5.04.0-4.55.0-5.55.5-6.060-80米5.5-6.04.5-5.05.5-6.56.0-7.080-100米6.0-6.55.0-5.56.5-7.07.0-7.56、 尽量避免平面内的梁端设铰(模型计算可能对周期有影响),剪力墙平面外的梁端宜设铰。7、 当框架部分承受的地震倾覆力

27、矩不大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10%时,剪力墙的抗震等级可按纯剪力墙结构控制。8、 160,180墙的使用:综合考虑填充墙模数,梁的钢筋排布等因素使用。9、 墙体配筋:剪力墙水平钢筋按计入约束边缘构件体积配箍率计算可以节省用钢量。10、 梁垂直搁置墙处处理为简支形式,不设置暗柱。11、 控制好剪力墙长度,使其尽量不成为短肢剪力墙。建议的最优化长度为:其宽度的8倍。12、 当剪力墙高厚比超过规范构造要求时,经过高规附录D的公式验算,大部分墙不需比标准层加厚或加厚一点即可满足要求。13、 剪力墙尽量布置在外侧,其抗扭转作用更好。剪力墙尽量少布置,只要满足位移比限制就行了。十四、 柱设计与配筋控制原则

28、:1、 超配率控制:纵筋5%,箍筋10%以内。2、 多用方柱,不用或慎用异形柱。3、 柱纵向钢筋配置:III级钢的应用,最小配筋率应减少0.1%,可节约钢筋造价的915%;加大角筋的直径:程序对X向及Y向的钢筋均有配筋面积要求,应尽量加大角筋的直径,以达到满足计算要求的前提下减少总配筋量。4、 柱纵向钢筋配置:加大角筋的直径5、 采用方柱时应注意:5.1、设在门的背后。5.2、设在与内隔墙相连的位置。5.3、设在与建筑立面结合或不影响建筑的位置。十五、 梁设计与配筋控制原则:用钢量占比(25-40%)1、 梁高:住宅室内梁高控制高度在400。如高于此数需要评估其对室内空间的影响。外墙梁高由建筑

29、立面要求控制。2、 严格控制梁钢筋超配率(小于5%),计算配筋值显示小数点后两位。3、 构造腰筋:当梁腹板高度小于450时,不配置构造腰筋。4、 主次梁相交处以加密箍筋为优先,吊筋设置与否应根据计算结果文件中剪力包络图为依据,如不需要,不应随意设置,以减少施工麻烦。5、 屋面、露台板跨中一般不设反梁,若设反梁,应根据排水情况在反梁上预留过水洞,标出洞的位置、大小,并做疏水处理,保证洞口排水通畅。6、 户内梁上留洞原则:6.1、墙体留洞优先原则;6.2、穿梁优先跨中走原则,不应梁根部洞;6.3、留洞尺寸控制:梁高的1/3高度,位置沿梁高居中布置;6.4、若梁上需要留多个洞,洞中心间距需满足3D(

30、D为较大洞径) ;6.5、梁高300时,建议管线梁底走。6.6、其他在满足室内净高要求情况下,优先梁底走。7、 架立筋使用:跨中上皮钢筋原则上应采用架立筋或拉通+架立方式,架立筋采用D10。8、 框架梁的通长负筋配置,应避免采用粗大钢筋全梁贯通,在符合规范要求的情况下采用小直径的钢筋配置更节约。9、 当梁跨较大时,底部钢筋可不全部伸入柱墙。10、 对于餐厅与客厅相连的位置应尽量避免设梁,是否设梁应综合考虑结构合理、观感及成本等因素,必要时应做对比分析,并报甲方认可后再做后期设计。十六、 板设计与配筋控制原则:用钢量占比(15-25%)1、 超配率控制:小于5%。2、 厨房,阳台,卫生间做降板处

31、理,最小板厚可按90控制。3、 当楼板配筋基本为最小配筋率控制时,按混凝土规范8.5.1条注2规定,板类受弯构件的受拉钢筋,当采用HRB400或HRB500时,其最小配筋百分率应允许采用0.15和45ft中的较大值。因此,楼板采用三级钢筋时,其最小配筋如下表:楼板钢筋计算不大时可采用直径C6的钢筋(仅用于板底)。4、 受力钢筋的分布钢筋为:板厚90时,D6-200。90板厚100时,D6-180。100板厚110时,D6-170。110板厚120时,D6-150。120板厚130时,D8-250。130板厚140时,D8-230。140板厚时,D8-200。5、 板跨临界点要求控制:上海地区跨度大于等于3.9米的楼板,应设置双层钢筋,间距不宜大于150,直径不宜小于D8。因此,在建筑允许的情况,板跨控制以低于3.9米为主,等于3.9米时,建议控制在3.85。6、 同样跨度,同样支承条件,同样荷载的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