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人教版初三化学第三章知识点_第1页
中考人教版初三化学第三章知识点_第2页
中考人教版初三化学第三章知识点_第3页
中考人教版初三化学第三章知识点_第4页
中考人教版初三化学第三章知识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中考人教版初三化学第三章知识点 分子和原子第一节 五、分子和原子的异同 分子 原子 定义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性质 质量小、体积小;不断运动;有间隔;同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同。 联系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区别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以再分。 备注7.所有金属、稀有气体、金刚石(石墨)和硅是由原子构成的,其他大多数物质是由分子构成 的。 在受热的情况下,粒子能量增大,运动速率加快。8. 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原因是构成物质的粒子的间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缩小。9. 气体容易压缩是因为构成气体的粒子的间隔较大

2、。10. 不同液体混合后总体积小于原体积的和,说明粒子间是有间隔的。11.12.一种物质如果由分子构成,那么保持它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分子;如果它由原子构成,那 么保持它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原子。 六、验证分子运动的探究实验【实验操作】如右图,取适量的酚酞溶液,分别倒入A、B两个小烧杯中,另取一个小烧杯C,加入约5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C两个小烧杯,烧杯B置于大烧杯 观察现象。 外。 中的酚酞溶液由上至下逐渐变红。A【实验现象】烧杯 【实验结论】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注意事项】浓氨水显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浓氨水具有挥发性,能挥发出氨 气。 七、从微观角度解释问题 用分子观点解释由分

3、子构成的物质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6.物理变化:没有新分子生成的变化。(水蒸发时水分子的间隔变大,但水分子本身没 有变化,故为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分子本身发生变化,有新分子生成的变化。(电解水时水分子变成了新物 质的分子,故为化学变化)7.纯净物和混合物(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的区别:纯净物由同种分子构成,混合物由 不同种分子构成。8.分子和原子的联系: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同种原子结合成单质分子,不同种原子 结合成化合物分子。 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9.化学变化的实质: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分子裂变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新物10. 质的分子。 原子的结构第

4、二节 原子的构成4. 质子(每个质子带 一个单位正电荷) 体积很小,约占原子体积的十万分之一 原子核(带正电) 中子(不带电) 原子 核外电子(每个电子 (不带电) 在核外一个相对很大的空间内做着高速运动 带一个单位负电荷) 原子一般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有的原子不一定有中子,质子数也不一定等于中子 数。 原子的种类由核电荷数(质子数)决定。 构成原子的各种粒子间的关系5. 在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由于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荷的电量相等,电性相反,所以原子整体 不显电性。 相对原子质量6.-27)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1.6610kg1

5、2以一种碳原子(碳)质量的1/12。相对原子质量是通过比较得出的所得到的比,作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符号为Ar 比值,单位为“1”。(kg)一个原子的实际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 1?(kg)标准碳原子的质量 12,1/1836原子中质子和中子的质量接近碳原子质量的1/12,而电子的质量约为质子质量的 ,所以原子的质量集中在原子核上,即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可以忽略不计 元素第三节 。元素就是具有相同电荷数(即核内电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8.定义: 元素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元素 原子 区别只表示一类原子的总称;只表示种类,不论个 数,是宏观概念原子是微观概念,既表示种类,又表示数量 含义

6、化学变化中元素种类不变,但形态可能变化化学变化中,原子种类和数量不变,但最外 层电子数可能变化 联系 元素是同一类原子的总称,原子是构成元素的基本单元 元素之最9. 地壳中含量(质量分数)排在前五位的元素:氧、硅、铝、铁、钙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铝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氧 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氧 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钙 元素的分类: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10.11.元素符号:元素用元素符号表示。元素符号是用元素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表示 的,如果第一个字母相同,则再附加一个小写字母加以区别。12.元素符号的意义:元素符号不仅表示一种元素,还表示这种元素的一

7、个原子。如果 物质由原子构成,元素符号还可以表示一种物质。 如果元素符号前加上系数,就只表示该原子的个数,只具有微观意义。 如:H表示氢元素、1个氢原子。2H表示2个氢原子。Cu表示铜元素、一个铜原子、 金属铜。 描述物质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13. 宏观组成(描述物质的组成时用元素叙述):铁是由铁元素组成的。二氧化碳是由 碳元素、氧元素组成的。 微观构成 14.(描述物质的构成时用分子、原子、离子叙述)铁是由铁原子构成的。二氧化碳是 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 (描述分子的构成时用原子叙述)1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 成的。 15.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的每一横行叫做一个周期,共

8、7个周期;每一纵行叫做一 个族。个族,共16 周期的变化规律:从左到右,原子序数由少变多。除第一周期以外,每一周期都是以金属元素开始,逐渐过渡到非金属元素,最后以稀有气体元素结束,从左到右金属性逐渐 。减弱。同一周期元素的原子的电子层数相等 核外电子的排布16.在含有很多电子的原子里,电子的能量并不相同,能量高的通常在离核较远的区域运动,能量低的电子通常在离核较近的区域运动,就像分了层一样。这样的运动,我们称为分层运动或分层排布。现在发现的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最少的有1层,最多的有7层。电 子层序数越大,层内电子的能量越大,离原子核距离越远。规律: 核外电子总是尽先排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第一层

9、排满才能排第二层,第 二层排满才能排第三层。 )。,第二层n=2为层序数,第一层个电子(nn=122n每个电子层最多能容纳 个)。2个(第一层为最外层时,不超过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 8 原子结构示意图:一个氯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17.弧线表示电子层 7 2 8 +17 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填充的电子数 表示原子核和核内质子数 元素的种类18.个(是不稳定结构),在化学变化中易4 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 失去最外层电子,而使次外层成为最外层,形成稳定结构。这种性质叫做金属性。个(是不稳定结构),在化学4 非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多于或等于 电子的稳定结构。这种性质叫做非

10、金属性。变化中易获得电子,而使最外层达到8 个),为相对稳定结构。为2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最外层有8个电子(He 元素类 别最外层 电子数 得失电子趋势 性质 结论金属元 素 4易失去最外层电子(形成 阳离子)易发生化学 反应元素的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 子数决定。非金属 元素:(H4 )1易获得电子使最外层达到8电子的稳定结构(形成阴离 子)稀有气 体元素8 :2)He(难得失电子(为相对稳定 结构)极难发生化 学反应 离子的形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离子。19.在化学反应中,金属元素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非金属元素原子得到电子,从而使参 加反应的原子带上电荷。 带电荷的原子叫做离子。带正电荷的

11、原子叫做阳离子,带负电荷的原子叫做阴离子。 阴、阳离子由于静电作用互相吸引,结合形成稳定的、不带电性的化合物。20.离子内质子数不等于核外电子数,离子的最外层电子一般是8(氢是0)个电子的 稳定结构。 原子通过得失电子变成离子,离子也可以通过得失电子变回原子。 离子符号21.离子用离子符号表示:在原子团或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标出离子所带的电荷的多少及电+(钠离Na时,1可以不写。如荷的正负(数字在前,符号在后),当离子所带电荷数为12+-2-(氢氧根离(氧离子)、(氯离子)、OOH子)、Ca(钙离子)、HCl(氢离子)、 子)等。2+2-表示2个氧离个镁离子带12个单位的负电荷。2OMg离子符号表

12、示的意义:表示 子。 离子符号只有微观含义,没有宏观含义。 一定带正电的粒子:质子、原子核、阳离子22. 一定带负电的粒子:电子、阴离子 不带电的粒子有:中子、原子、分子 物质与其构成粒子之间的关系:23. 原子直接构成物质。如汞、金刚石直接由原子构成。 金属元素原子和非金属元素原子分别形成阳离子和阴离子。如氯化钠是由氯离子和 钠离子构成的。 非金属元素离子和非金属元素离子各提供电子形成共用电子对,结合成分子。 二、中考化学推断题 AG(初中常见物质)的转化关系:下图为2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_A1。(是一种最简单的有机物,则其化学式是)若 _2。)若反应为置换反应,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

13、式为( _3。)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4(填一种用途),反应的现象是()反应可应用于 _。 _5(填序号)。()在图示转化反应中,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A_6AA,且(为其他的可燃性气体,则)若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 (选填字母序号) CA B既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只能是混合物只能是纯净物高温?2Fe3C?O3CO4FeOHCaO+HO=Ca CH 红【答案】金属除锈422322 C 碳元素和氢元素棕色固体逐渐消失,溶液由无色变成黄色 【解析】 【详解】 CH1;)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化学式是:(42)若反应为置换反应,则该反应是碳和氧化铁在高温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高温4Fe?O

14、3CO?3C2Fe ;学方程式为:2233)反应是水和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OHO=CaCaO+H ;224)氧化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生成硫酸铁和水,反应现象为:红棕色固体逐渐消失,溶液由( 无色变成黄色;可用于金属除锈;5)氧化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生成硫酸铁和水,硫酸铁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铁和硫酸( 钙,都属于复分解反应;6A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既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 混合物。 【点睛】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 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BG

15、CDEF3AB是一种氧化物,相对分子质量为、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F3:844BD是一种最常见的,人体胃酸中含有,中两元素质量比是,可帮助消化;生活中EFGA都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它们之间的一部分溶剂,且组成元素相同;和和-”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关系如图所示,(图中“ 系,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B1_;(物质的化学式为) C2G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D3A_(填“放出”或“吸与(,该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收”)热量。OnM2?2HOO+O2HOHCl+NaOH=NaCl+H CO 放出【答案】222222 【解析】 【分析】B

16、44B3:8BCO,人体胃酸中,则中两元素质量比是是是一种氧化物,相对分子质量为,2GFDFOH组成元素相同,含有盐酸,故,是盐酸,生活中最常见的溶剂是水,则和是2OnM2?2HHOO+O2CGGACOHO可与盐酸、二氧化碳反是,是,则,。2222222ACONaOHEAE与之间可相互转化,是可以是应,与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则。2EENaOH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之间可相互转化,且之间可相互转化,与可与盐酸反应, COENa。化合物,故是32 【详解】 B1CO;)(物质的化学式为2MnO22HO+O?2HO C2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222HCl+NaOH=NaCl+HOD3A,酸碱

17、中和反应放出热量,故该(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 反应是放出热量。 【点睛】要顺利解决推断题,就要熟练掌握物质的性质、特点、用途、常发生的化学反应,甚至反 应条件。人体胃酸中含有盐酸;水是一种最常见的溶剂。 NHNOMgClNaNOBaClM、,其中可能含有、实验室有溶液样品、423432NaSOM的成分,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图所示的实五种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样品42 ”“外,均恰好完全反应)。验(假设除标有过量 _1(填化学式,下同)。)气体为(B D_2。)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为 M_3。)该溶液样品(中一定含有的物质为NHNOMgClNaSONH?2 ? Ba、【答案】、HNa422

18、334 【解析】 【分析】BB是氨向样品中加过量的氢氧化钡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可知样品中一定有硝酸铵,气;氢氧化钡与氯化镁反应生成可溶于硝酸的氢氧化镁沉淀,硫酸钠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CC中有硫酸钠和氢氧化中加稀硝酸部分溶解,说明固体难溶于硝酸的硫酸钡沉淀,固体 DEED中一定有氯离子。,说明中加硝酸银产生白色沉淀镁;溶液是氯化银,溶液 【详解】 NH1B。)根据分析知,气体为(3?D2M、)样品中有硫酸钠,加入的氢氧化钡和稀硝酸都过量,故溶液(中一定有H?2? Ba。、NaNHNOMgClNaSO M3。中一定含有的物质为、()该溶液样品、42234 AGOCAlFeCu中的一种或图中、表示初

19、中化学几种常见的物质,且分别是由、5ABDDB为化合两种元素组成的。在通常情况下,与其他物质的状态不同,其中、DF为紫红色固体,图中“ ”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够8;物,中两种元素质量之比为3: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或反应条件已略 去。 CD_。;写出的化学式:合金的一种名称1()写出 GF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出2( BA_反应。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和 +3CuSO2Al+3CuSO AlCO 化合(=钢等)【答案】324 24【解析】在通常情况下,A、B、D与其他物质的状态不同,其中D、B为化合物,D中两种元素质量之比为3:8,可知D为CO,则B为C

20、O,E为C;由ABC的转化关系可知A为O;22 为铜。为紫红色固体,则F为Al;F由CGF的转化关系可知C为Fe,G 的一种,则CC为FeCGF1)写出D的化学式CO;由的转化关系可知解:(2 合金为钢、生铁等;(2)由CGF的转化关系可知C为Fe,G为Al。G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Al+3CuSO=Al 24(SO)+3Cu,A和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O+2CO点燃2 CO,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化合2432 反应。 点睛:找到题中的关键点,根据相互间的转化关系分析解答。 6BCDF均为无色液为气体,下图所示是有关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已知常温下、E为黑色固体,与稀硫酸反应得到蓝色溶液(部分反应物

21、和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体, 去) 根据关系图回答: F 1的方程式为的化学式为),化学反应( 2AA A的方程式为一种盐,则,若(可能是)若为一种氧化物,则反应 。是: 2CO+C NaCOCaCOOCO22H +O2H1HO或)(【答案】(23223 2222 【解析】CFED为氧气;故为过氧化氢、试题分析:根据题中的叙述可知,为氧化铜,为水、 AH1FO2 +O2H2HO为一)若;()的化学式为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22222,ANaCOCaCOA的方程式种盐,则可能是碳酸盐,故若为一种氧化物,则反应或323 2COCO+C。是:2 考点:物质的推断 7AGBDCAE是黑是无色气体,为白色沉淀

22、,、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其中、GC为白色沉淀。这些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色固体,为红色固体, 和生成物略去)。 G_GA_E_1AE。的化学式:、(、)写出、 _2C。(的一种用途:)写出 3的化学方程式:、()写出 _。O +COCaCO+HC Fe Cu CaOH(【答案】用作建筑材料)2232 高温 +Cu FeSO+4CO3Fe+4COFeO Fe+CuSO42344 【解析】 【分析】F BED C AAG 是黑色是无色气体,、为白色沉淀,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其中、BBG C 是二氧为红色固体,和澄清石灰水反应会生成白色沉淀,所以为白色沉淀,固体,AC和氧气反

23、应生成二化碳,是碳酸钙,碳酸钙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EEADDF是,所以,所以氧化碳,所以是一氧化碳,是碳,二氧化碳高温生成点燃生成GFE是铁,是四氧化三铁,一氧化碳和四氧化三铁高温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所以是铁, 铜,经过验证,推导正确 【详解】 CuGEA1CFe;,(是)由分析知,是是 C2是碳酸钙,一种用途是:用作建筑材料;()OHCa3)是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O+H+COCaCO;2223是四氧化三铁和一氧化碳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高温 3Fe+4COFe+4COO;243 +CuFe+CuSOFeSO。是铁

24、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化学方程式为:44 【点睛】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 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8ABCD“”表示相互之间可以反应,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的关系如图:、“”ACBC反应生成是年产量最多的金属,和是一种常见的碱,表示可以转化生成,其中DD在大气中含量的增加会导致温室是一种气体,的一种物质是我们日常生活的调味品, 效应 _C1D(,)写出必须密封保存的原因是的化学式2AB_,反)的溶液中,可以观察到现象是(放入 _应的化学方程式3BC_ ,该反应属于(和)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类型(填基本反应类型)4D“”,下列做法哪些符合导致温室效应,从而威胁人类生存,我们应该倡导(低碳生活) _”“(填序号)低碳生活的理念 B A 提倡步行上下学,乘坐公交车上下班尽量少用一次性杯筷 DC 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