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美丽的小兴安岭2003版_第1页
23美丽的小兴安岭2003版_第2页
23美丽的小兴安岭2003版_第3页
23美丽的小兴安岭2003版_第4页
23美丽的小兴安岭2003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孕育绿色生命 奠基幸福人生万盛小学 语文学科导学案课前学习培养习惯用 “六字诀”阅读法读课文。 即:读查着工具读(一读),扫除文字障碍;划划着重点读(二读),理解词句;记记着内容读(三读),概括主要内容;写写着感想读(四读),学会旁批;练练着习题读(五读),完成课后习题;思思着问题读(六读),自己质疑,寻找答案。 课 题23美丽的小兴安岭课 型精读课文第一课时年 级三年级主备人审核人教 学 过 程 学 案 导 案教学目标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嫩绿、汇成、欣赏、密密层层、挡住、视线、献出、可口、鲜嫩、名贵、药材、又松又软”等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能归纳课文的

2、主要内容。4.初读课文,学习课文第一、六自然的段。一、导入新课1.出示中国地图。2.欣赏小兴安岭的图片,揭示课题。3.读题,抓重点词“美丽”。二、揭示本课学习目标。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嫩绿、汇成、欣赏、密密层层、挡住、视线、献出、可口、鲜嫩、名贵、药材、又松又软”等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能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4.初读课文,学习课文第一、六自然的段。三、自渎课文,学习字词。突出下列字形的书写指导:嫩:左、中、右结构,中间是“束”,右边是“攵”。酸:“酉”旁里的一短横不能丢;右边的“夋”一笔一画详细描写。献:左半边是“南”,里边是两个短横。掌:是上中下结构,

3、上面是“”,中间是“口”,下边是“手”。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的?(2)课文哪些自然段总写?哪些自然段是分写? (3)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四、学习第一、六自然段。1.你觉得小兴安岭是个什么地方?2.如果我们来到小兴安岭就会看到,各种各样的树“几百里连成一片,就像绿色的海洋”,用“海洋”来比喻小兴安岭的树,告诉我们什么?(树多,占地面积大,连成一片,望不到边。一阵风吹来,树林掀起层层绿色的波浪,传来一阵阵哗哗的响声,就像海浪翻滚的轰响。)教学重难点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字。能正确读写20个词语。 2. .能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3.初读课文

4、,学习课文第一、六自然的段。教学准备课件一、 引(激发兴趣 引入新课)1、 看地图,找出小兴安岭的位置。知识链接:黑龙江省的兴安岭地,包括小兴安岭和大兴安岭两部分,小兴安岭位于黑龙江省的北部,海拔多在500米左右,属于低山类型。小兴安岭与大兴安岭、长白山同是我国最大的林区,它们集中了全国木材储积量的三分之一以上。2、 欣赏并交流小兴安岭的图片资料,感受“美丽”。二、学(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第一次合作学习:1.独学:自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对学:同桌互相检查并纠正课后生字、词语的读音。3.群学:(1)在小组内可用抽读、开火车读等方式,检查每位同学生字新词的认读情况。 (

5、2)交流是怎么认识生字的,可以说说用了哪些识字方法。认读识记生字词。重点分析“膝”、“临封(fng)得严(yn)严实实 浓(nng)雾升起工人宿舍(sh ) 献(xin)出 酸(sun)甜的果子名贵(gu)药材 没过膝(x)盖 黑熊舔脚掌(zhng) 春天快来临(ln)(3)完成黄冈52页一题。(4)小组展示朗读课文。4.对学。逐一认读要求写的生字,有序地说说自己是如何记这些生字?哪个生字需要提醒同学,可按结构比例,来谈谈如何把生字写工整、匀称。5.群学。1)小组交流,一人记录难写的生字。2)全班汇报交流难写易错的生字。6.独学。学生工整地书写自己认为易错的生字,对照生字,自行纠正。7.对学。

6、交流评价对子的书写。第二次合作学习:1.独学。默渎课文,一边读一边思考:(1)作者是按 顺序写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2)课文 和 自然段总写, 自然段是分写。2.。群学。讨论交流: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小兴安岭 、 、 、 的 景色。3.汇报交流。第三次合作学习。学习第一、六自然段。1. 独学。自渎第一、六自然段。说说自己的感受,并在旁边作上批注。2.群学。1)你觉得小兴安岭是个什么地方?小兴安岭是 , 。 3、如果我们来到小兴安岭就会看到,各种各样的树“几百里连成一片,就像绿色的海洋”,用“海洋”来比喻小兴安岭的树,告诉我们小兴安岭的 。三、点(体验发现 点拨引领)“几百

7、里连成一片,就像绿色的海洋” “小兴安岭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两个句子运用了 修辞手法。四、展(学习运用 展示提升)我来闯关:一、看拼音,写词语。qin swn l cng cng lng lng ( ) ( ) yo ci dng zh ( ) ( ) gng xin jn po ( ) ( )二、辨字组词。刮( ) 浸( ) 挡( ) 药( )乱( ) 侵( ) 档( ) 约( )五、思(学习反思 总结提升)我写的字能得我的学习态度能得课 题23美丽的小兴安岭课 型精读课文第二课时年 级三年级主备人审核人教 学 过 程 学 案 导 案教学目标1.了

8、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丰富的物产,激发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2.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学习作者抓住景色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一、 引入新课。1. 复习生字词语。 2. 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二、出示学习目标。1.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丰富的物产,激发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2.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学习作者抓住景色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三、整体感知课文。如果大家去小兴安岭旅行,你们会选择在哪个季节去?四、自主研究,品读春天的小兴安岭。1.学习第二自然段。1)点拨引领。

9、“抽出”换一个说法:长出。汇:聚拢来。一个“汇”字告诉我们山上积雪开始消融,从这边的山坡,那面的山岗流下来,聚拢来,成了小溪。“淙淙”是形容水流的声音。小溪轻轻流淌,还可以听到美妙的声音。小鹿也出来活动了,课文上用了“在溪边散步”“欣赏自己的影子”,课文这样写,让我们感到什么?(把小鹿比作人,更觉春天的美好。)小兴安岭春季的特点:生机勃勃2)总结学习第二自然段的方法:读书找景物抓词、想好处感情朗读概括特点。2.学习第三五自然段。 1)分配各组学习三五自然段。每个组按照第二自然段的学习方法学习一个自然段。2)点拨。理解“葱葱茏茏、密密层层、严严实实”,想象小兴安岭夏季森林枝叶的茂密。“封”,一点

10、不透气,一点不透风,没有一点空隙。还用了一个“浸”,告诉我们雾大极了,浓极了,大雾弥漫中的森林,隐隐约约,迷迷蒙蒙,就像一幅壮丽的山水画。体会比喻句“太阳出来了,千万缕像利箭一样的金光,穿过树梢”描写的景象。像什么一样的金光?多少像利箭一样的金光?雾后的阳光,光芒四射,使人睁不开眼睛。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阳光灿烂的早晨! 夏天的特点:花木繁茂 秋天的特点:果实丰收冬天的特点:等待春天教学重难点体会作者按四季变化的顺序,抓住每季特点观察的方法。教学准备课件一、引(激发兴趣 引入新课)1. 复习生字词语。2.说一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二、学(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第一次合作学习:整体感知课文。1

11、.独学:1)自读课文,用序号标出课文的段落。2.对学。每个自然段写的是什么?第一自然段主要讲小兴安岭像 。第二自然段主要讲小兴安岭 的美景。第三自然段主要讲小兴安岭 的美景。第四自然段主要讲小兴安岭 的美景。第五自然段主要讲小兴安岭 的美景。第六自然段主要讲小兴安岭是 ,也是 。3.小组展示,汇报交流。第二次合作学习:学习第二自然段。1.独学。1)默读第二自然段。2)找出表现春天特征的景物用“ ”标出。2.群学。你觉得哪些句子写得好?在这句话中,哪个词用得好?为什么?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勾画出来。1)组长带领组员进行讨论交流。2)美美地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3)用一个词来概括这个季节的特点。3.全班汇报交流。第三次合作学习:学习三五自然段。1. 独学。默读课文,找出景物。2. 群学。1)交流自己找到的句子。2)讨论句中哪些词用得好。3)有感情地齐读这个自然段。4)用一个词来概括这个季节的特点。3.小组汇报交流。三、点(体验发现 点拨引领)“抽出”换一个说法:长出。汇:聚拢来。一个“汇”字告诉我们山上积雪开始消融,从这边的山坡,那面的山岗流下来,聚拢来,成了小溪。“淙淙”是形容水流的声音。小溪轻轻流淌,还可以听到美妙的声音。小鹿也出来活动了,课文上用了“在溪边散步”“欣赏自己的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