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之旅学案及答案_第1页
孤独之旅学案及答案_第2页
孤独之旅学案及答案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榆林八中学生自主学习方案 班级 组号 姓名 科 目语文 课 题孤独之旅授课时间设 计 人马竹 蒋义华 李 丽 马巧艳 学案序号 学习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孤独之旅”的含义。2、学习环境描写的作用。3、联系实际,体会成长中的感受。重 点学习环境描写的作用。 难 点学习环境描写的作用。教师寄语最灵繁的人也看不见自己的背脊。非洲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见绩优学案37页二、自主探究。(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请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内容和主旨,即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2)在文中画出描写杜小康心理感觉变化的词语(3)在文中画出环境描写的句子,并试着分析其作用。例:“芦苇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

2、”:写出芦苇的广袤,“绿色的浪潮”不仅可见其色,更可见其动感与生机,将景物写活了。(4)文中主人公是杜小康,但作者也花了相当的笔墨来写他父亲和鸭子,你能体会出其中的用意吗?三、合作释疑(敢于大胆的表现自己)。1如果你是这部作品的作者,你可能会给它取什么名?你喜欢小说现在的题目孤独之旅吗?为什么?2读小说第二部分,品味杜小康在这场暴风雨中的表现。选出你认为描写得好的语句,品评他“长大了,坚强了”的形象。3你认为杜小康是个怎样的人?四、达标测评:绩优学案39页 教(学)后记:参考答案(二)1、可概括为少年杜小康在艰苦的环境中经受磨难,逐渐成熟、坚强的故事2、略3、提示: (1)有关鸭群的描写:鸭群

3、向芦苇荡行进,偶尔“朝着这片天空叫上几声”,烘托出杜小康无比寂寞的心情;晚上鸭群“将主人的小船团团围住”,时常看看主人是否在船上才安心睡觉,鸭子的恐惧感衬托出杜小康的恐慌。 (2)有关芦苇荡的描写:芦苇荡“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无边无际,给人以极大的心理压力,让杜小康“害怕”和“胆怯”。当杜小康习惯了孤独的生活,“再面对浩浩荡荡的芦苇”时,就不再“恐慌”了,恐惧只是心理的折射。(3)有关风雨的描写:芦苇荡的暴风雨是极其可怕的,“雷声”“如万辆战车从天边滚动过来”,“暴风雨”“歇斯底里”“天昏地暗”“仿佛世纪已到了末日”。暴风雨冲垮了鸭栏,惊散了鸭群。杜小康表现了大人似的勇气与坚强,在暴风雨

4、中搏斗,暴风雨给了他一个成长的机会和舞台。4、三、合作释疑1、让学生自由命名,可以从很多角度人手,如:介绍人物(主人公),概括内容,渲染环境,揭示主题,引起悬念等。只要恰当,教师都应予以肯定。既然有如此多的可能性,而我们的作者却独独选用了“孤独之旅”,匠心何在?明确:(1)文学意味浓郁,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2)“孤独之旅”,实际是一个过程性的东西,可以认为是对杜小康放鸭生活的一个概括。(3)“孤独”充满字里行间,渗透了杜小康放鸭的全部生活空间与心灵空间。2、出发时:茫然,恐惧到达芦苇荡时:害怕,胆怯安顿之后:感到孤独时间久了:不再忽然地恐慌那天雨后天晴:坚强。总之,杜小康在一段孤独生活中终于“突然地长大了,坚强了”。3、本文描写的主人公是杜小康一个家道突然中落,不得不跟随父亲离开离开给他带来很多荣誉与自尊的油麻地小学,离开过去的同学和其他熟悉的人们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从事他从未做过的事情(放鸭),从而陷入孤独只境,兵从孤独中逐步成熟起来的孩子。文章描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