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数代数形式的四则运算(教学设计)_第1页
复数代数形式的四则运算(教学设计)_第2页
复数代数形式的四则运算(教学设计)_第3页
复数代数形式的四则运算(教学设计)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复数代数形式的四则运算(教学设计)(1)3.2.1复数代数形式的加减运算及几何意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复数代数形式的加法、减法运算法则,能进行复数代数形式加法、减法运算,理解并掌握复数加法与减法的几何意义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参透转化、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运算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勇于创新的精神,并且通过探究学习,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的学习习惯,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教学重点:复数代数形式析加法、减法的运算法则。教学难点:复数加减法运算的几何意义。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1、复数集C和复平面内所有的点

2、所成的集合是一一对应关系,即复数复平面内的点这是因为,每一个复数有复平面内惟一的一个点和它对应;反过来,复平面内的每一个点,有惟一的一个复数和它对应.这就是复数的一种几何意义.也就是复数的另一种表示方法,即几何表示方法2、. 若,则,两个向量和与差的坐标分别等于这两个向量相应坐标的和与差3、 若,则一个向量的坐标等于表示此向量的有向线段的终点坐标减去始点的坐标即=-=( x2, y2) - (x1,y1)= (x2- x1, y2- y1) 二、师生互动、新课讲解:1、复数代数形式的加减运算(1)复数z1与z2的和的定义:z1+z2=(a+bi)+(c+di)=(a+c)+(b+d)i.(2)

3、复数z1与z2的差的定义:z1-z2=(a+bi)-(c+di)=(a-c)+(b-d)i.(3)复数的加法运算满足交换律: z1+z2=z2+z1.证明:设z1=a1+b1i,z2=a2+b2i(a1,b1,a2,b2R).z1+z2=(a1+b1i)+(a2+b2i)=(a1+a2)+(b1+b2)i.z2+z1=(a2+b2i)+(a1+b1i)=(a2+a1)+(b2+b1)i.又a1+a2=a2+a1,b1+b2=b2+b1.z1+z2=z2+z1.即复数的加法运算满足交换律.(4)复数的加法运算满足结合律: (z1+z2)+z3=z1+(z2+z3)证明:设z1=a1+b1i.z2

4、=a2+b2i,z3=a3+b3i(a1,a2,a3,b1,b2,b3R).(z1+z2)+z3=(a1+b1i)+(a2+b2i)+(a3+b3i)=(a1+a2)+(b1+b2)i+(a3+b3)i=(a1+a2)+a3+(b1+b2)+b3i=(a1+a2+a3)+(b1+b2+b3)i.z1+(z2+z3)=(a1+b1i)+(a2+b2i)+(a3+b3i)=(a1+b1i)+(a2+a3)+(b2+b3)i=a1+(a2+a3)+b1+(b2+b3)i=(a1+a2+a3)+(b1+b2+b3)i(a1+a2)+a3=a1+(a2+a3),(b1+b2)+b3=b1+(b2+b3)

5、.(z1+z2)+z3=z1+(z2+z3).即复数的加法运算满足结合律讲解范例:例1(课本P57例1)计算:(5-6i)+(-2-i)-(3+4i)解:(5-6i)+(-2-i)-(3+4i)(5-2-3)+(-6-1-4) i=11 i例2计算:(12i)+(2+3i)+(34i)+(4+5i)+(2002+2003i)+(20032004i)解法一:原式=(12+34+2002+2003)+(2+34+5+20032004i)=(20031001)+(10012004)i=10021003i.解法二:(12i)+(2+3i)=1+i, (34i)+(4+5i)=1+i,(20012002

6、i)+(2002+2003)i=1+i.相加得(共有1001个式子):原式=1001(1+i)+(20032004i)=(20031001)+(10012004)i=10021003i2.复数代数形式的加减运算的几何意义复数的加(减)法 (a+bi)(c+di)=(ac)+(bd)i. 与多项式加(减)法是类似的.就是把复数的实部与实部,虚部与虚部分别相加(减). (1)复平面内的点平面向量(2)复数平面向量(3)复数加法的几何意义:设复数z1=a+bi,z2=c+di,在复平面上所对应的向量为、,即、的坐标形式为=(a,b),=(c,d)以、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OZ1ZZ2,则对角线OZ对应的

7、向量是,= +=(a,b)+(c,d)=(a+c,b+d)(a+c)+(b+d)i(4)复数减法的几何意义:复数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设z=(ac)+(bd)i,所以zz1=z2,z2+z1=z,由复数加法几何意义,以为一条对角线,为一条边画平行四边形,那么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另一边OZ2所表示的向量就与复数zz1的差(ac)+(bd)i对应由于,所以,两个复数的差zz1与连接这两个向量终点并指向被减数的向量对应.例3已知复数z1=2+i,z2=1+2i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分别为A、B,求对应的复数z,z在平面内所对应的点在第几象限?解:z=z2z1=(1+2i)(2+i)=1+i,z的实部a=10,

8、虚部b=10,复数z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在第二象限内.点评:任何向量所对应的复数,总是这个向量的终点所对应的复数减去始点所对应的复数所得的差.即所表示的复数是zBzA.,而所表示的复数是zAzB,故切不可把被减数与减数搞错尽管向量的位置可以不同,只要它们的终点与始点所对应的复数的差相同,那么向量所对应的复数是惟一的,因此我们将复平面上的向量称之自由向量,即它只与其方向和长度有关,而与位置无关例4复数z1=1+2i,z2=2+i,z3=12i,它们在复平面上的对应点是一个正方形的三个顶点,求这个正方形的第四个顶点对应的复数.分析一:利用,求点D的对应复数.例2图解法一:设复数z1、z2、z3所对应

9、的点为A、B、C,正方形的第四个顶点D对应的复数为x+yi(x,yR),是:=(x+yi)(1+2i)=(x1)+(y2)i;=(12i)(2+i)=13i.,即(x1)+(y2)i=13i,解得故点D对应的复数为2i.分析二:利用原点O正好是正方形ABCD的中心来解.解法二:因为点A与点C关于原点对称,所以原点O为正方形的中心,于是(2+i)+(x+yi)=0,x=2,y=1.故点D对应的复数为2i.点评:根据题意画图得到的结论,不能代替论证,然而通过对图形的观察,往往能起到启迪解题思路的作用课堂练习:(课本P58练习:NO:1;2)三、课堂小结,巩固反思:如果两个复数的实部和虚部分别相等,

10、那么我们就说这两个复数相等即:如果a,b,c,dR,那么a+bi=c+dia=c,b=d一般地,两个复数只能说相等或不相等,而不能比较大小.如果两个复数都是实数,就可以比较大小只有当两个复数不全是实数时才不能比较大小复数的加法法则:(a+bi)+(c+di)=(a+c)+(b+d)i(a,b,c,dR). 复数的加法,可模仿多项式的加法法则计算,不必死记公式。复数加法的几何意义:如果复数z1,z2分别对应于向量、,那么,以OP1、OP2为两边作平行四边形OP1SP2,对角线OS表示的向量就是z1+z2的和所对应的向量 复数减法的几何意义:两个复数的差zz1与连接这两个向量终点并指向被减数的向量

11、对应.四、布置作业:A组: 1、(课本P61习题3.2 A组:NO:1) 2、(课本P61习题3.2 A组:NO:2) 3、(课本P61习题3.2 A组:NO:3)4、已知复数z1=2+i,z2=1+2i,则复数z=z2z1在复平面内所表示的点位于(B)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5、在复平面上复数32i,4+5i,2+i所对应的点分别是A、B、C,则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BD所对应的复数是(C)A.59iB.53iC.711iD.7+11i6、已知复平面上AOB的顶点A所对应的复数为1+2i,其重心G所对应的复数为1+i,则以OA、OB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长为(

12、A)A.3B.2C.2D.7、复平面上三点A、B、C分别对应复数1,2i,5+2i,则由A、B、C所构成的三角形是(A)A.直角三角形B.等腰三角形C.锐角三角形D.钝角三角形8、一个实数与一个虚数的差(C)A.不可能是纯虚数 B.可能是实数 C.不可能是实数 D.无法确定是实数还是虚数B组:1、计算(=_.(答:2i)2、计算:(2x+3yi)(3x2yi)+(y2xi)3xi=_(x、yR).(答:.(yx)+5(yx)i)3、计算(12i)(23i)+(34i)(20022003i).解:原式=(12+34+20012002)+(2+34+2002+2003)i=1001+1001i 4、已知复数z1=a23+(a+5)i,z2=a1+(a2+2a1)i(aR)分别对应向量、(O为原点),若向量对应的复数为纯虚数,求a的值.解:对应的复数为z2z1,则z2z1=a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