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教育信息化教师队伍建设研究课题研究报告一、课题研究缘起(1)课题提出的背景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潮流的大趋势,信息化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积极推进国家信息化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提高国民的信息素养,培养信息化人才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根本,而教育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础。教师教育信息化既是教育信息化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推动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力量。积极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是实施跨世纪园丁工程和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和江苏省教育事业第十个五年计划的重大举措。为此我校提出教育信息化教师队伍建设
2、的课题研究。(2)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目前,虽然信息技术在学校得到了一定应用,但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还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其中突出的问题是: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尚未完全普及,部分教师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教育教学中还不能广泛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和网络教育手段,难以适应学校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需要。因此,教师教育必须加快信息化进程,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为全面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奠定坚实的基础。二、课题研究的理论思考1、概念的界定: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化是指在国家统一计划和组织的推动下,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多媒体、网络、通信等),通过各种渠道重点建设,充分利用软、硬件
3、资源,加速教育现代化的过程。教师队伍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是指建设一支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计。教育信息化教师队伍建设:教育信息化教师队伍建设是指建设一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进行教育教学的教师队伍。2研究的实践意义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步骤。没有教育的信息化,就不可能实现教育的现代化。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实现教育的信息化和现代化,是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政府推动教育发展的重要策略。教师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因此,建设一支高素质、业务精的具有较高信息素养的师资队伍对于教育
4、信息化建设具有重大意义。3、研究的理论依据: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现代教育技术改变了整个教育过程的模式、改变了教育过程的组织序列,改变了分析和处理教育教学问题的思路,多媒体技术的集成性扩大了人的认知空间,并且使抽象内容直观、形象、生动,使学生认识事物更加准确、全面。更重要的是多媒体技术条件下的教学模式能更加突出认知主体在认知中的作用,从而建立新的教学观、学生观,这样既重视了知识的系统性,又重视了学生兴趣、主动性与学生的心理结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纲要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
5、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4、研究目标(1)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学习,更新教师教育观念,构建一支较高水平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师队伍,促进学校电化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2)加快教师继续教育及校本培训建设,逐步构建教师教育信息化网络教育体系。(3)全面推进信息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普及和应用,全面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和能力,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三、研究内容设计1、教育信息化基础建设研究。研究如何建设良好的信息环境。(1)加大投资力度,全力打造数字化校园。(2)加强校园网络建设,丰富教育资源。2、教师信息素养的研究。研究
6、信息化环境下如何提高教师信息意识及运用能力。(1)教育观念的研究。(2)教学方法的研究。(3)教学技能的研究。3、利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研究。研究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1)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2)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四、研究过程设计第一轮实验(2005.5-2005.8)1、基础建设:构建校园网络平台,光纤接入无锡教育城域网,基本实现班班通。2、资源建设:建设视音频资源库、课件、素材资源库、电子图书管理系统。第二轮实验(2005.9-2006.2)1、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全面实现办公自动化、无纸化。2、教师继续教育与校本培训相结合,全面提高教师信息素养。教师培
7、训主要分两个阶段:全员培训:50周岁以下教师参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培训;聘请专家、教育局领导进行专题讲座。重点培训:教学骨干、青年教师参加Flash动画制作、网页制作培训,通过培训、外出学习等方式进一步提高他们的信息技能。3、开展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教学研讨活动。第三轮实验(2006.3-2007.5)1、以教学资源应用为主,实现在线考试、在线答题、在线点播。2、开展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整合的教学活动,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五、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通过学习有关文献资料,掌握现代教育理念,借鉴他人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实践的研究。2、调查法。通过调查法,掌握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
8、题,从而对症下药。3、行动研究法。运用研究法解决在研究中遇到的问题,并进行批判性反思。4、经验研究法。对研究的过程与效果进行分析、提炼、归纳、总结,揭示经验的实质。六、完成本课题研究任务的保证措施1、组织保证。建立完整的课题组,确保课题研究的顺利完成。2、人员保证。课题组成员都是业务骨干,具有较强的教研科研能力。3、制度保证。学习制度:定期开展业务学习及教学技能培训。研究制度:每学期上3-6堂教科研展示课。激励制度:对课题研究有较大贡献者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经费保证:每学期保证一定的科研经费。七、预期研究成果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05.3-2005.8)(1)搜集有关文献资料,认真选题,完成
9、课题研究方案的设计,建立课题组。(2)指定调查问卷,调查研究目前教师信息技术掌握情况,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进行前测。第二阶段:实证研究阶段(2005.9-2007.5)(1)按研究设计方案在每学期制定课题研究计划,实事求是地开展课题研究。(2)及时记录,收集数据等资料,不断小结。(3)定期开展研究课、课题研讨会,讨论汇报研究进展情况。(4)坚持学习与研究相结合,提高自身的研究水平,并及时地撰写研究论文和经验总结,在各级评比中或各级报刊中推广研究成果。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07.6-2007.8)(1)对研究对象进行后测,收集、整理有关资料,对数据系统地进行统计分析。 (2)撰写研究报告,
10、编辑论文、教案集,推广研究成果。八、课题研究人员分工1、课题组织组长:周永强副组长:邹学军组员:王元讯、殷明、吴平一、周伟华、各年级组长、骨干教师2、课题组分工周永强负责课题方案的设计、研究活动的组织。邹学军负责课题研究条件的保障,王元讯负责论文、教案的结集。周伟华负责课题研究网络技术保障,参与行动研究。其他成员在所在班级进行研究活动,及时分析总结研究进展情况。基于教育信息化环境下教师队伍的建设发表日期:2008年09月11日 来源:教育信息网 一、分析现状 抓住关键在各级政府部门的领导下,在各级各类电教部门的大力倡导和学校的积极努力下,我国的的教育信息化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计算机多媒体、语言
11、实验室、网络技术、校园网、教育区域网等教育现代化逐步走进了校园,在教育教学中展示了强劲的生命力。然而,在教育信息化的大潮中,隐藏着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 观念问题仍是教育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主要障碍,由于受到传统教学的影响,有些教师穿新鞋,走老路,搞“应试教育”那一套,教学观念还很陈旧。 教育现代化首先是教育观念的现代化,任何体制创新,制度创新都取决于观念更新。 教师要树立现代化教学观念,具有现代化教学观念的教师,应从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组织者和协调者,即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指导、计划、组织和协调,注重培养学生自我学习及获取信息和知识的能力。 但大多数教师在教学观念方面,在深层次上并没
12、有发生实质上变化,因此,教学改革不只是改革传统的教学理论,更重要的是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师,尤其是中老年教师,习惯于应试教育的模式和粉笔加黑板的传统教学方式,对教育信息化持怀疑态度。转变观念,顺应时代发展是广大教师面临的第一个挑战; 教师面临的第二个挑战就是掌握和运用包括多媒体计算机在内的多种现代化教育传播媒体。 教师在教育信息化方面的培训和要求还远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方式同现代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相比明显滞后。即使在某些条件比较好的学校里,先进教学仪器设备也由于教师们头脑中的软件跟不上硬件的发展进度而成为“摆设”。如果教师不懂多媒体计算机、没有教育信息化观念,学生
13、很难学会应用计算机的相关技能和具备信息素养,就会影响一代人。一般教师在应用现代化教育手段的过程中,有两个普遍存在的困难,一是基础差:学校的大部分教师尤其是一些中老年教师,他们从读书到教书一直用的是粉笔加黑板的传统应试教育教学方式,从没摸过计算机,认为计算机很神秘,出于教师的自尊,甚至没有勇气去学;二是广大一线教师是学校教育的主力军,他们既要完成日常的教学任务,还要备课、批改作业、家访等,被淹没在繁重的教学任务和日常事务中,对教育信息化技术的掌握和运用存在着一些困难。 信息技术装备上去以后,如何发挥它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实现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使信息技术走进课堂,就成为突出的问题。在这一问
14、题中,建设一支信息化素质高的教师队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二、 明确目的 学用结合 计算机、网络和远程通讯技术的发展并广泛地运用于教育,对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 教师所要掌握的信息量也越来越大。这是现代社会对教师提出的严峻挑战。 教师队伍必须自觉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革新教育思想、培养模式、教学组织、教学体制、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实现教育的一次革命。面对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广大教师还缺乏准备,对信息技术的发展引起的教育思想、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重大变革的意义还要有一个明确的理论认识。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活动中越来越广泛地得到应用,教师
15、不可能游离于教育信息化进程之外,教育的信息化也不能没有教师的积极参与,信息技术运用到教学活动之中是教师无法回避的事实。因此,需要对他们加强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应当让他们认识到教师是信息技术的直接使用者和受益者。信息技术的出现,为教师施展才华提供了契机。教师应该首先掌握现代化信息技术,具有较强的信息技术意识,才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地应用信息技术。 要真正让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培训中去,应该改进培训方式、培训内容, 让教师在 “游泳中学会游泳 。教师培训要从学校的实际出发,面向全体教师,研究教学,服务于教学;从教师队伍的实际出发,按需施教、学用结合,切实加强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实践性。
16、在培训过程中,强调针对性、开放性、情境性、协作性等原则,兼顾学科体系的不同和受训教师个性发展的需要。他们不是单纯的知识与技术的培训,而是强调师生互动、学员交流,自主操作和协作学习相结合,使教师树立基于信息技术的现代教育观念,并逐步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和获取、处理、应用信息的能力。 笔者认为,作为普通教师没有必要学习计算机、网络的所有技术。教师学习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目的主要有三:一是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需要。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计算机技术不仅是教师教学的工具,更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工具。只有教师掌握了计算机技术,才能有效指导学生掌握计算机技术。二是实施多媒体辅助教学的需要。制作并运用图、文、声、像
17、并茂的多媒体课件,从而使学生身临其境、视野开阔、思维活跃、情趣盎然,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课堂教学质量。三是进修“充电“的需要。nternet网上有海量的信息,包括学科知识信息、专业理论信息、教育科研信息,教师通过上网浏览,下载有用的信息,进行”充电“学习,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根据这一认识,我们在安排培训内容时要采取学以致用的策略。根据学校教育教学实际需要,把计算机、网络技术分解为一个个具体的任务,每次培训的目标是完成一项任务(一项技术),学了就可以用。这样一步一个脚印,日积月累,就可以学完计算机基础、计算机操作系统,WORD、POWERPIONT、EXCEL、用FLASH制作课件,使用In
18、ternet浏览、下载文件、收发邮件;计算机安全(防病毒)等。 三、宏观入手 搞好培训 教育信息化关键在人才,在于培养大量的高层次信息技术人才。因此,对教师的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应该与时俱进,要采用新的思维和超常规的方法,跨越发展,加快培养我国的信息技术人才。 大规模集体异地培训,存在理论脱离实际,加重中小学教师经济负担,引发学校内部管理矛盾等诸多弊端。而源于学校本身发展需求,由学校启动的教师培训方式,在小学教师非学历的信息技术培训中有重要的开发价值。根据学校的信息技术教育开展现状,立足本校,利用本校资源有效开展信息培训。因此,学校可利用已有信息技术资源,通过能者为师、专题受训、行动研究、教学反
19、思、远程教育等形式,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实现“做中学”、“学中做”,实现现代教育技术和学校实际的最佳结合,有效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而实际上,由于信息技术更新周期短,发展无止境,任何教师一次性短期受训无法跟上信息技术发展的脚步,立足于本校培训无疑为教师继续学习信息技术提供了支持。实践证明,采用校本培训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所谓校本培训,简言之就是学校自主开展的培训,它是相对于脱产集中培训而言的一种继续教育形式。校本培训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四个特点上:第一,校本培训在时间上具有灵活性,可以长期连续进行;第二,校本培训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可以结合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进行,边学边用;第三,校本培训具有较强的针对
20、性,可以根据学校和教师的实际安排培训内容,掌握培训进度;第四,校本培训省时、省力(避免旅途劳累)、省钱。 就现阶段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来看,一是存在一种培训的知识不系统,整体观念不强的现象;二是单纯是技术层面的培训。我们要从从宏观入手,整体把握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系统工程,根据学校的现状和发展目标,制定好切实可行的长远的培训规划,确定培训内容和考核标准。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应用,为此,培训内容不仅要求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WORD文字处理软件、EXCEL电子表格的使用和POWERPOINT电脑幻灯片的制作等基础知识和技能,还要学习和了解教育现代化的理念以及CAI的基本理论、基本模式,
21、能主动应用CAI课件辅助教学。熟练掌握多媒体课件制作基础(包括声音、图象、动画、视频素材的采集与制作)、FLASH软件。能结合教学的科学理论使用网络资源库进行信息的搜索、获取、分析、加工、处理、传播。能设计与自己的所任学科整合的CAI课件的文字脚本,编制CAI网络课件。能使用投影和多媒体演播系统。因此,有相对稳定的培训主管部门和领导,确定明确的长远规划和分期目标是搞好这一培训的先决条件和基础。 四、多种形式 建设队伍 教师队伍是中小学实施创新教育与科研的主体。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相对稳定、充满活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师队伍,是中小学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关键。正如国家教育部长陈至
22、立指出:“只有具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有力推动学生的素质教育;只有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教师,才能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只有了解当今高新技术发展最新成果的教师,才能站在高科技革命的高度,鼓励学生勇敢的探索;只有掌握丰富知识的教师,才能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研究问题。”目前,我们教师队伍现代教育技术水平与培养新世纪高素质创新人才还有一定的差距,特别是缺乏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学科带头人。因此,提高教师队伍的的素质是教育信息化的迫切需求。 在大力发展教育信息化的今天,现代信息技术以其先进的技术、强大的功能,在教学中得以迅速开发和应用,教师的角色已经发生根本变化,教师由传统的知
23、识传递者变成了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引导者和帮助者;教师不再是唯一的知识源,教师不能再把传递知识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而是要把精力放在如何教学生学上,使学生学会自己获取所需要的知识、掌握获得知识的工具和处理信息的方法。教师角色的这种变化,不仅符合现代教育思想,同时与创新教育的精神实质是完全一致的。教师是新技术运用的关键要素,教师素质的提高、知识不断的更新,是新技术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但是,基于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技术的教学环境,广大教师还缺乏必要的技术和意识,或者说还缺乏必要的信息素质和以创新思维为主的整体业务素质。在我们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已经具备了一定条件,建有计算机教室,部分学校建起了校园
24、网,拥有教育信息化设备和软件,但使用效果却不太好。调查表明:是我们教师对计算机应用技能不够熟练,对现代多媒体网络教学应用和认识还很薄弱。因此,加强对广大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多媒体网络教学的培训已刻不容缓。 在多媒体、网络化教学环境中,教师应该掌握如下两方面的重要内容:一是多媒体、网络教学应该具有的基本知识和教学技能,主要包括:计算机基本知识和各种信息平台的操作技能;多媒体CAI的教学方法和应用;多媒体课件的选择和应用、评价;教学软件制作与开发;网络化教学的一般原理,学会网络查询、网络通信、网络上进行教学的方法。二是良好的信息素养,包括:了解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其对教学的影响,了解现代教
25、育思想,树立现代教学的创新观念,善于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等等。 许多公开课、研究课、观摩课表明:我们中小学教师在现代化教学上显得力不从心,这对培养跨世纪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是不利的。因此,必须寻求培养教师现代化素质的途经和方法,提高教师创新素质和现代化教学的能力。培养教师的现代化素质可采用如下的途经和方法:一是设置专门的培训机构。建立以县(区)为中心的现代化培训基地,定期组织各种培训。同时将培训是否合格与上岗联系起来,作为衡量合格教师必备指标。二是设置专门的培训人员。培训中心包括以下人员:教学设计专家、计算机软件开发制作人员、教育信息技术人员和各种培训的教师。三是
26、根据需求设置教学内容。在设计培训内容时,对在职教师的技能训练要有针对性,在分析他们现有的技能水平和教学中的实际要求基础上,设计出相应的具有创新精神的培训内容、培训方法,并组织相应的培训活动。四是开展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是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迫切需要。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是教育事业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的关键。近年来,人网、天网、地网缺乏整合,力量分散,资源浪费;各种教育形式缺乏沟通,优质资源难以共享,教师培训质量效益难以保障。大面积开展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可以加强教师教育系统(人网)、卫星电视网(天网)与计算机互联网(地网) 三网沟通,建立和依托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体系,共建共享优质资
27、源,是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进程,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师教育现代化,从根本上提高教师教育水平的重要举措 总之,建设教育信息化的教师队伍要有多种途径,从大学师范教育到各个学校的校本培训都要用系统论为指导,解决“源”与“泉”的问题。我们相信,在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在业务部门的指导下,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将成为教师终身学习体系的建设的一个重要部分,使“全民教育”、“教育机会均等”和“终身学习”逐步变为现实,促进我国教育、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推进我国人口素质的不断提高。谈信息技术教育教师队伍的建设 中国教育先锋网 2008-08-26 邬争胜 宁波市教育考试中心 信息技术教师是从事信息技术
28、教学及信息技术应用的专业教师,信息技术教师队伍的建设与培养不仅决定着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质量,更重要的是决定学校教育的信息化进程,决定着我国信息化、数字化的发展。如何加强学校信息技术教师队伍的建设已成为一个新的课题。 信息技术教师不仅具有其他学科教师的基本素质,而且具有信息技术学科特征要求的素质:掌握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整合的规律、具备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具有信息文化的传承能力、具有知识信息化的整合能力。 一、信息技术教师队伍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 1.信息技术师资力量匮乏。从学校来说,引进的信息技术教师比较少。在职的广大信息技术教师除了正常的教学活动外,还充当了本校的技术支持人员,包括为学校购置计算机
29、设备,搭建校园网、学校计算机房、网络设备乃至全校所有计算机的日常维护和故障排查;为其他学科教师制作上公开课或参加比赛的课件,甚至要停掉信息技术课,亲临公开课现场帮其他学科教师调试机器和课件。 2.信息技术教师培养不够。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培训深造机会比较少。目前大多数中小学没有安排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再教育。笔者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奉化市一线教师中了解到:信息技术教师一般很少有专业培训、深造的机会,仅有的交流、培训也是停留在本校的教研活动。另外,许多信息技术教师平时因工作量大、事务烦琐等原因,很少有时间进行自我知识更新。二是教学培训不够系统。目前,培训主讲老师一般是非专职信息技术教师,很多甚至不懂
30、基本的教育规律,很少顾及听课学员的感受。笔者多次看到不少信息技术教师的案头都有信息技术培训方面的培训计划安排,大多是一周时间,但安排的内容过多。三是评价体系不健全。考核的方式应该是多样化、科学化的。而一般培训机构采用的考核方法不是很科学,往往一刀切,理论与实践不相适应,没有形成一套科学的信息技术教育评价体系,很多是照搬其他学科的评价方法来考核信息技术教育学科,没有结合信息技术教学的特点与优势,没有把握信息技术教学特色。 3.信息技术教师教学地位比较低。学科建设的不健全使得信息技术课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在调研过程中,笔者感觉到实际情况比我们想象的要严重得多。首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在大多数地区(特
31、别在中西部地区)都没有单独的职称系列,教师的职业发展之路极其不顺畅,在学历、工龄等其他条件基本相同的前提下,信息技术教师要获得相同的职称晋升,往往要比其他学科教师多付出几倍的努力。其次,由于部分领导的认识不足,在一些学校,信息技术课被认为是可开可不开的“小三门”。很多学校的领导和教师对信息技术教育认识肤浅,把开信息技术课当作是“面子”问题,开设了说明学校师资强,没开设说明学校师资弱,仅仅是“摆摆样子”,应付上级检查。很多学校把原来的每周开设两节信息技术课的标准改至每周一节,甚至两周一节。如此一来,很多教学内容都不能完成。 二、如何建设信息技术学科教师队伍 建设和更新信息技术教育是国家、学校发展
32、的需要,也是个人掌握知识的需要。国家、学校应从政策上关心信息技术软件和硬件更新问题,从各方面建立一个推动信息技术教师学习的有效机制,强化学习,不断给教师加压。具体说要做好以下几个工作: 1.政府重视,落实信息技术学科师资队伍建设的有效措施 凡具备条件的师范院校要积极开办信息技术等相关专业,扩大招生规模。鼓励和引导师范类和非师范类院校信息技术等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到中小学任教。各级各类师范院校要将信息技术作为学生的必修课程,使大部分学生能达到教育现代化、信息化的要求。鼓励和支持师范院校师生到中小学尤其是农村中小学进行有关信息技术方面的培训、咨询、普及等工作。积极研究探索计算机信息网络环境下的教育教学
33、改革问题,不断提高信息技术教育水平,大力开展对在职中小学教师进行信息技术的全员培训。结合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对全体中小学教师进行一轮以计算机和网络为主的培训;抓紧做好对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师进行新大纲和新教材的培训工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制定信息技术课程教师的配备标准,在教学工作量计算、职务聘任和工资待遇等方面与其他学科教师同等对待。 2.学校保障,建立信息技术学科教师队伍的岗位适用机制 学校信息技术教学与应用要有不同层次的人才来实现,学校应该把一批优秀的信息技术教师放到信息化管理岗位上来,要改变人才观念,建设梯型人才结构,即高级应用人才与初级人才要有合理比例。比如在条件较好的学校里,招聘
34、时常常非本科生不要,这一原则不尽合理。在学校中,明显是技工的工作,让专门的信息技术教师去做,是不恰当的。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分层十分明显:打字员、电脑组装维修人员属IT技工,让机房管理员去做;软件开发、系统设计、专业教学属于更高层的IT人才,让高级信息技术教师去完成。明了层次的目的在于优化信息技术人才资源,从而合理利用。 3.注重培养,加快信息技术学科教师队伍的知识更新 知识更新需要采取多种形式。(1)以自学为主,参加学习班为辅。个人自学是更新知识的主要形式,信息技术教师应根据工作需要,制订个人学习计划,明确自己要达到的目标,自觉进行知识更新。也可参加其他院校、地方组织的学习班、辅导班等短期培训。
35、(2)以在职学习为主,离职进修为辅。对多数人员来讲,在职学习是更新知识的主要形式。离职进修主要是培养高、精、尖人才。学校要经常组织专家学者作知识讲座的学术报告,讲授新知识、新观念,讲授信息技术教育理论和教育技术的发展动向。学校要根据每个教师的学习计划,实行目标管理,定期检查情况,督促计划落实。 “苏州市教育信息化示范学校”评估材料 A-2基础工作B-9信息化教师队伍建设C-2450%以上的教师利用网络互动技术实现电子备课和基于电子备课的网络教研。情况介绍我校努力推进教学手段的改革,促进信息技术以学科课程的整合,鼓励教师在继承传统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习方式以及师生主动方式的改革,要进一步研究如何
36、将现代教学手段用得恰当用得有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每位教师利用网络实现电子备课。学校网站建立基于电子备课的网络教研,本学期教师尝试在论坛上进行教学研讨。分值3自评分3资料目录1.电教软件清单一览表2.教师电子备课教案3.教研组自建的学科专题网站备注教师队伍信息化建设的认识与实践2005-3-30 9:17:47 来源:吉林省白城市第四中学学校信息化教育水平迅速提高的关键在于加强教师队伍信息化建设;教师队伍信息化建设的重点是突出教师现代教育新观念的校本培训。 一、教师队伍信息化建设校本培训的基本理念。 教育信息化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育现代化的必
37、经途径。教育信息化建设对于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促进教学改革,加快教育发展和实现管理手段的现代化都有积极作用,教育信息化建设过程及其全方位应用,不仅是改革传统教育模式的有效途径,更是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措施。教育现代化首先是教育思想的现代化,教育信息化又是实现科学教育思想的必要条件。教师由传统意义上的传授者转化到学习的组织者和协调者,要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指导、计划、组织和协调,培养学生获得信息和知识,建构新知识意义的能力。教师的教学活动需要利用新技术开发课程课件,需要利用多媒体工具广泛收集信息资料,掌握处理信息的方法,以满足指导学生的需要。 实现教育信息化首先是教师队伍的信息化建设。任何一种先进
38、的设备、先进的技术,有了人的因素,才能发挥作用和效益,实现教育信息化也不例外。虽然教育信息化的教学活动不同于传统教学活动,它是以学生探索为主,把交互性、多样性、个性化的学习融为一体,学生获取信息已不仅仅依靠教师,教师与学生在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方面,有时几乎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但在学校教师的作用是永远不能忽略的,我们要求的是在信息化教育活动中,教师必须相应地转变角色,承担起学习知识内容的引导者,学习过程的设计者,学习关系的协调者的责任。教师要教会学生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学习,教师还要把自己的信息化技术运用到教育教学活动中,充分利用优质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益。所以加强教师队伍的信息化建设,开展对教师
39、的培训应该是先于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首要工作。 教师树立现代教育信息观念,是全面促进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原动力。我国教育信息化的进程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已初具规模。教学器材已经相对比较完备,教学资源得到了大力开发。但应用程度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器材、设备的闲置率比较大;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的与能利用现代教学理论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的都比较少;目前阻碍教师队伍信息化建设的最大障碍,不是设备问题,不是操作上的培训问题,而是教师对现代教育观的认识问题,对教育信息化作用的认识问题。如果在培训中,使教师深入理解现代教育理论,认识教育信息化在教育发展中的作用,了解教师在新型教育环境中应掌握的教学基本技能,就会产生紧迫感、责任感、危机感,就会主动提高自己。 二、教师队伍信息化建设校本培训的具体做法 1、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增强信息化意识。对教师进行现代化教育理论系统培训,使教师树立新观念是推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大班中药特色课程设计
- plc课程设计第二战
- 地球的演化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一
- 炼铁行业的产品与服务质量保障考核试卷
- 大班扭扭棒班本课程设计
- 大学课程设计样本
- 淀粉在新型电池材料中的探索考核试卷
- 电梳的工作原理与护发效果考核试卷
- 低温仓储抽芽技术改进考核试卷
- 宿舍楼消防装置课程设计
- DB5114T+51-2023东坡菜+干拌鸡烹饪工艺技术规范
- 基础会计第5版课后参考答案王艳茹
- 北中大中药药剂学实验指导17临界相对湿度与吸湿速度的测定
- 二年级扩句练习
- 35KV集电线路首次送电启动方案
- 滋养叶细胞疾病超声诊断
- 内科学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菏泽医学专科学校
- 隧道工程移动脚手架平台施工专项方案
- 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理解训练(附答案)
- 钢丝网围墙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 银行外汇汇率管理办法模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