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生产改善专题项目模板_第1页
精益生产改善专题项目模板_第2页
精益生产改善专题项目模板_第3页
精益生产改善专题项目模板_第4页
精益生产改善专题项目模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XXXX改善专题项目报告 项目编号:xxxxxxxxxx xxxx改善项目组 2010/11/15,1.1 项目背景 1.2 项目团队,1.1 项目背景,项目实施的原因 项目现状数据情况(按周收集数据,至少最近3个月) 项目与战略指标的关联(集团经营目标-公司经营目标-部门经营目标-本项目目标),标注:这里只列出核心队员,临时参与或只参与少量的队员不用写出来,标注:最好是团队的全家福,1.2 项目团队,2.1 目标及缺陷定义 2.2 范围确定 2.3 现状调查 2.4 目标设定 2.5 预计财务收益 2.6 时间规划,Y(出货品质不良率)=Y1(污染不良率)+Y2(气泡不良率); 数据来源由完

2、成提供.,Y1:污染不良是因异物引起的外观性不良。 计算方法:污染不良数 /工程检查数*106=污染不良率(单位:PPM) Y2:气泡不良主要是因为未能完全粘贴好所产生一个气泡层。 计算方法:气泡不良数/MOD工程检查数*106=气泡不良率(单位:PPM),标注:最好图文并茂,标注:给出Y的描述定义和计算公式,2.1 目标及缺陷定义,检验合格的 M泵零部件,三峡厂、应和公司 北部分公司,杭州发动机公司 济南发动机部,Y,Y1,Y2,M泵装试,S,I,P,O,C,关键故障零部件 制造与改进,M泵装配,后期处理 入库,不合格的M泵总成 返修,NO,NO,NO,第一次 气密检查,调试,第二次 气密检

3、查,2.2 范围确定,2.3 现状调查,基线 W产品(Y): 22300ppm,本项目目标 W产品(Y): 6000ppm,极限/标杆 W产品(Y): 5000ppm,2009.1-2009.3,2009.12,标注:建议标杆的顺序为:世界级,国内,本公司,但要说明标杆的来源,标注:最好把小Y的目标也定义出来,2.4 目标设定,经过对生产现状的调查,Top/Bottom cover产品溢胶为Top 1不良项,因为残胶而返工导致的划伤、磨伤又占有很大的比例。因此改善溢胶不良为目前的首要任务。 项目目标设定为:,有形效果 W-569不良率BASELINE分别为22300 ppm ,月产量均为100

4、000EA。 W-569M1M2不良率改善目标分别为6000 ppm ,标准单价分别计为 21.15元/EA。 年效果金额为: W产品年效果金额=100000EA/月21.15元/EA (22300-6000)ppm/1000000012月/年=406080元/年 无形效果为: 降低客户投诉率,提高客户装配速度,标注:写清楚计算公式,按12个月计算,如果有投资,需要减去,标注:最好有指标表示,能测量,2.5 预计财务收益,计划完成时间,实际完成时间,计划完成时间,计划完成时间,计划完成时间,实际完成时间,实际完成时间,实际完成时间,2006/09/30,2006/08/25,2006/07/1

5、8,2006/07/17,2006/10/30,2006/09/30,2006/08/30,2006/06/14,2006/06/18,实际完成时间,计划完成时间,因培训安排顺序延迟,2006/10/30,2.6 时间规划,3.1 测量系统分析 3.2 原因层次分析 3.3 原因流程分析 3.4 原因验证 3.5 原因确定,测量对象:M1M2间隔 样本数量:W-569LENS10个 测量机器:6#M1M2间隔层 别机(基准机) 测量者: A和B(1科,2科 层别作业者) 记录者: 2科层别作业者 测量方法:2个检查员分别 对10个产品的R枪,G枪,B枪各测 量2次。以验证测量系统是不是 可以信

6、赖。,3.1 测量系统分析,3.2a 鱼骨图,料,胶水长时间加热,PVD件变形导致点胶量过多,法,点胶路线不合理,装配后溢胶,胶量过多,机,点胶机不稳定,压合机下偏位,点胶路线偏位,治具定位不合理,溢胶漏胶 断胶不良,环,压合前时间控制,点胶治具残胶,人,员工未按SOP严格操作,人员不固定,员工点胶/装配不到位,员工责任心不强,产品放置偏位,胶路偏位,未压到位,点胶气压过大,针管选择不合理,针管选择不合理,项目之间人员调配不当,新员工较多,设备点检不到位,装配顺序不当,针头有残胶,针头外露长度太短,针头距离素材高度不合理,气压不稳定,装配手法不明确,员工培训不到位,溢胶产品未检出,自检能力不足

7、,拉拔力NG,压合参数不合理,两头溢胶,点胶路径未明确,3.2b 5Why分析,3.3a 流程剖析,半成品仓,结论:我们从46个输入因子中进行降序排列,从中筛选出了13个影响顾客不良的输入因子,下一步将对其“110”分以上输入因子再进行FMEA,找出最关键的输入因子,X1-供应商质量控制与改进 X2-M泵装配作业方法 X3-油封装配方法 X4-泵体钢球压装方法 X5-赖学军的GB项目改进 X6-调壳压铸工艺 X7-M泵装配工装 X8-泵体铸造工艺 X9-调盖气密检查方法 X10-调盖压铸工艺 X11-调壳气密检查方法 X12-装配工作质量考核办法 X13-调试作业方法,标注:列出初步筛选出来的

8、关键因子,3.3b 因果分析,3.4 原因验证,经过分析后,仍然比较重要的X有:,我们有必要在下一阶段对以上X因子制定相应的对策。,X1. M1原材料孔部高度。,X2. 熔接幅度的变化。,X4. M1M2 Spacer厚度。,X3. 组装怍业者。,X5. 熔接温度。,3.5 原因确定,4.1 措施制定 4.2 措施实施及验证,标注:列出所有的快速改善机会及对策,4.1 措施制定,采用螺纹堵头,并使用了螺纹密封胶,确保了堵头的密封性,较前期提高了加工工艺性新保证度。,拉伸堵头结构,靠挤压变形密封,对零件的精度和一致性要求较高。,标注:需要重点说明的改善机会,改善前后对比,图文并茂。,4.2 措施实施与验证,5.1 效果验证 5.2 文件标准化 5.3 控制计划 5.4 项目收益确定,通过改善后,M泵装配返修率已有明显的降低,由项目开始前(2008.1-4) 53.49%降低到DM阶段24.87%(2008.5), A阶段14.01% (2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