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空输电线路交叉跨越测量培训ppt课件_第1页
架空输电线路交叉跨越测量培训ppt课件_第2页
架空输电线路交叉跨越测量培训ppt课件_第3页
架空输电线路交叉跨越测量培训ppt课件_第4页
架空输电线路交叉跨越测量培训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交叉跨越测量方法,采用方法: 1.小尼龙绳或皮尺直接测量。 2.经纬仪、全站仪间接测量。 跨越存在角度所以叫交叉跨越,1,2.间接测量步骤:(常规方法),采用经纬仪或全站仪,将仪器设在适当的位置,塔尺或反光镜立于交叉点处 测量仪器至交叉点的水平距离 测出交叉点处导线和被跨物的垂直角 然后计算交叉点导线与被跨物间的最小垂直距离。,2,3.间接测量公式,h= H1-H2: 其中h为跨越净空高。 H1为跨越交叉处导线高程。 H2为跨越物的高程(如果有高度则为物体的顶高程) 因此实际上只要测量出H1、H2即可。 H跨越高程=H测站+D/tanV+i(公式1) D为平距,V为天顶距,i为仪器高 因而

2、主要就对测H1高程来讲。 主要是针对新建线路,3,4.带电设备附近测量方法,变电站或电厂测量龙门架及母线夹高度,测量距离不远,采用全站仪激光测距模式,直接对跨越物进行测量,此种方法安全方便,由于受电磁波影响,平距多测几测回取均值。 一般根据全站仪激光测量的距离确定,在100米内为宜。如果没有全站仪也可采用交会的方法进行。,4,交会方法:,一般用于固定地物,有明显标志。 HA=HB+S2/Tanv1+i1=HC+S3/TanV2+i2 其中B、C两站通视,S1距离可测定,、可测定。 S1/sin(180- - )=s2/sin =s3/sin 可求得s2、s3。 根据距离求得A点高程。 一般为等

3、边三角形交会最好!,5,5.仰角较大时测量方法。,1)当测站距跨越物较近,仰角较大且无法观测时,可以在线路的前进或后退方向重新设一便于观测的桩,然后再在新桩上设站。当测站为转角时(可在前进方向的反向延长线上重新传桩测量) 2)当测站距跨越物较近,仰角较大且能观测时,可采用传桩的方法设站,或采用近距离激光测距的方法进行。仰角小,平距误差大,对高程影响不大。当仰角小于10度,平距误差为2米时,带来的高程误差为0.3米。,6,6.其它测量方法,方法一 以跨越高压线: 跨越点无法到达,但可以观测到跨越线两端的杆塔,或者跨越线的两端的某个位置。这时可以观测两杆塔的平面位置及两端的平面位置,再观测线路方向

4、(0-180)上跨越点的天顶距,通过间接解算可得平距,再利用公式1求得跨越线的线高。 其中c为测站,A、B为杆塔的位置或线上的两个端顶,D点为跨越点。 、为以线路方向观测为零观测到的两点A,B的水平角。 S1、S2、S3、S4表示相应距离,其中S1、S2为可用仪器测定的,S3、S4是要求得的距离。 根据三角函数关系:,7,方法二: 跨越点无法达到,测站上也观测不到跨越线两端的杆塔。但只要能够在跨越线前后两测站测得该线的天顶距,也可以间接算出跨越的高度。 图中C、E为测站,其高程分别为H1、H2,仪器高分别为i1、i2,S2为两测站之间的平距。,8,根据跨越点D的高程是唯一的组成一个方程: H1

5、+S1TanV1+i1=H2+(S1+S2) TanV2+i2 根据此公式S2已知的,那么只要求得S1就可以了。 S1=(H2-H1+i2-i1+s2Tanv2)Tanv1Tanv2(Tanv2-Tanv1) 将求得的S1代入公式1中便可求得跨越点的顶线高。 H跨越=H1+S1Tanv1+i1 根据此方法可求得每一根跨越线的跨越高。,9,7.其它情况:,已有线高差较大,需要考虑新建线路中心两边各几米内的跨越高。 需要考虑D1点的跨越高 根据前面所求得的S1。 SD1-D2=SF-F1=S 先将度盘在线路中心上的角度转动S/S1206265(秒) 测量与AB交叉点D1的天顶距,角度F1CF仪器转动的度数,根据三角函数可求得CF1距离,从而求得D1点的跨越高程。,10,如果中心线上不能设站,需要将测站移至便于观测处。 图中A、B为在测站E、F测站交会的挂线点, C 、D为在方向上设立的方向桩。图中、未知。 根据关系: AO+BO=AB + =实测度数 +CFA+FAB+ =180 三个方程可求得, 因此可求得、OF便可求得跨越点的高程。 其中AFSin =AOSin( +CFA) BFSin(180-)=BOSi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