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册单元知识复习精讲【中考复习】_第1页
下册单元知识复习精讲【中考复习】_第2页
下册单元知识复习精讲【中考复习】_第3页
下册单元知识复习精讲【中考复习】_第4页
下册单元知识复习精讲【中考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考点聚焦】1. 知道金属有许多共同的物理性质,知道不同的金属具有各自的特性。2. 认识金属材料的重要性。知道一些常见合金的主要成分、性质和用途。3. 记住常见金属的化学性质。4. 会运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5. 知道铁生锈的原因及防止铁生锈的简单方法。6. 了解铁的冶炼原理。7. 知道废弃金属对环境的污染,认识回收废旧金属的重要性。【中考导向】1. 试题特点:本单元内容在中考中所占分值一般为4-9分,题型多为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2. 试题热点:金属的性质及其防护、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铁的冶炼、合金等。【考点梳理】考点1: 金属材料1.

2、 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两类。金属属于金属材料,但金属材料不一定是纯金属,也可能是合金。2. 金属制品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铁、铜、铝及其合金是人类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考点2: 金属材料的发展史根据历史的学习,我们可以知道金属材料的发展过程。商朝,人们开始使用青铜器;春秋时期开始冶铁;战国时期开始炼钢;铜和铁一直是人类广泛应用的金属材料。在100多年前,又开始了铝的使用,因铝具有密度小和抗腐蚀等许多优良性能,铝的产量已超过了铜,位于第二位。人类使用金属的历史经历了由青铜器铁器铝合金及多种金属材料的过程。考点3 :金属的物理性质1. 共性:(1) 常温下,大多数金属都是固体。(汞是液体)(2)

3、大多数金属是银白色,具有金属光泽。(3) 大多数金属能够导电、导热。(4) 大多数金属具有良好的延展性。2.一些金属的特性:(1)铁、铝等大多数金属都呈银白色,铜呈紫红色,金呈黄色;(2)常温下大多数金属都是固体,汞却是液体;(3)各种金属的导电性、导热性、密度、熔点、硬度等差异较大;金属之最:(1)铝: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2)钙: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3)铁:目前世界年产量最多的金属(铁铝铜)。(4)银: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铜金铝)。(5)铬:硬度最高的金属。 (6)钨:熔点最高的金属。(7)汞:熔点最低的金属。 (8)锇:密度最大的金属。(9)锂:密度最小的金属。考点4

4、 :物质的性质与物质的用途之间的关系1.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而物质的用途又反映出物质的性质。2.物质的性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但这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在考虑物质的用途时,还需要考虑价格、资源、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和对环紧的影响等多种因素。考点5 :合金1. 合金: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和非金属,形成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注意:(1)合金是金属与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的混合物。 (2)合金的很多性能与组成它们的纯金属不同,使合金更容易适于不同的用途。 (3)日常使用的金属材料,大多数为合金。 (4)金属在熔合了其它金属和非金属后,不仅组成上发生了变化,其内部组成

5、结构也发生了改变,从而引起性质的变化。2.合金的形成条件:其中任一金属的熔点不能高于另一金属的沸点(当两种金属形成合金时)。3.合金与组成它们的纯金属性质比较:“一高一低二更好”一高:合金的强度和硬度一般组成它们的纯金属更高。一低:合金的熔点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的熔点低。 二更好:合金的机械加工性能更好;合金的抗腐蚀性能更好。4.几种常见合金 (1)铁合金:主要包括生铁和钢,它们的区别是含碳量不同,生铁含碳量2%-4.3%,钢的含碳量为0.03%2%。钢比生铁具有更多的优良性能,易于加工,用途更为广泛。 (2)铝合金:铝中加入镁、铜、锌等金属形成合金。广泛应用于制造飞机、舰艇和载重汽车等,可增加

6、它们的载重量以及提高运行速度,并具有抗海水腐蚀、避磁性等特点。 (3)铜合金:黄铜:铜、锌的合金;青铜:铜、锡的合金;白铜:铜、镍的合金。(4)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 性质:优异的耐腐蚀性,对海水、空气和若干腐蚀介质都稳定,可塑性好,强度大,有密度小,又称亲生物金属。 用途:喷气式发动机、飞机机身、人造卫星外壳、火箭壳体、医学补形、造纸、人造骨、海水淡化设备、海轮、舰艇的外壳等。常见的合金主要有: 球墨铸铁、锰钢、不锈钢、黄铜、青铜、白铜、焊锡、硬铝、18K黄金、18K白金。考点6: 金属与氧气的反应金属条件反应方程式现象Mg常温下(在空气中2MgO2 =2MgO银白色镁

7、条在空气中表面逐渐变暗,生成白色固体。点燃时(在空气中或在氧气中)点燃2MgO2 =2MgO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一种白色固体。Al常温下(在空气中)4Al+3O2 =2Al2O3银白色的表面逐渐变暗,生成一层致密的薄膜。所以铝在常温下不会锈蚀点燃时(在氧气中)点燃4Al+3O2 =2Al2O3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和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Fe常温下,干燥的空气常温下,在潮湿的空气中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共同作用下会生成暗红色疏松的物质铁锈(Fe2O3H2O)在氧气中点燃点燃3Fe2O2 =Fe3O4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Cu常温下,干燥的空气加热时2

8、CuO2 =2CuO铜丝表面逐渐变为黑色在潮湿的空气中2Cu+O2+CO2+H2O=Cu2(OH)2CO3铜表面生成一层绿色物质Au、Ag即使在高温下也不与氧气反应“真金不怕火炼”。小结:(1) 大多数金属都能与氧气反应,但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不同。(2) 活泼性强的金属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如K、Ca、Na、Mg、 Al (生成薄膜,有耐腐蚀性)、Zn等(3) 活泼性较强的金属会在高温下与氧气反应或在潮湿的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如Fe在潮湿空气中生成铁锈,Cu在潮湿空气中生成铜绿。(4) 活泼性较弱的金属即使在高温下也不与氧气反应。如Au、Ag。记忆大比拼:金属与氧气的反应2Mg +O2 2M

9、gO 2Mg +O2 = 2MgO 注:MgO:白色固体4Al +3O2 2Al2O3 4Al +3O2 = 2Al2O3 注:Al2O3:白色固体3Fe + 2O2 Fe3O4 2Cu + O2 2CuO 注:CuO:黑色固体考点7: 金属与酸的反应金属 + 酸 = 盐 + H2 置换反应(条件:活动性:金属H )1. H2SO4 + Mg = MgSO4 + H2 2HCl + Mg = MgCl2+ H2现象:反应剧烈,有大量气泡产生。2. 3H2SO4 + 2Al = Al2(SO4)3 + 3H2 6HCl + 2Al = 2AlCl3+ 3H2现象:反应剧烈,有大量气泡产生。3.

10、H2SO4 +Zn = ZnSO4 + H2 2HCl +Zn = ZnCl2 + H2现象:反应比较剧烈,有大量气泡产生。4. H2SO4 + Fe = FeSO4 + H2 2HCl + Fe = FeCl2+ H2现象:反应比较缓慢,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考点8: 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金属 + 盐 = 另一金属 + 另一盐 (条件:活动性:参加反应的金属化合物中金属元素) 1. 铁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 Fe + CuSO4 = Cu + FeSO4 这也是“湿法冶铜”的原理不能用铁制品放硫酸铜溶液(或农药波尔多液)现象: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出现,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2. 铝丝浸入

11、硫酸铜溶液中2Al + 3CuSO4 = Al2(SO4)3 + 3Cu 现象:铝丝表面有红色物质出现,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3. 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Cu + 2AgNO3 = Cu(NO3)2 + 2Ag 现象:铜丝表面有银白色物质出现,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注意: 1.此类反应一定在溶液中进行,不溶于水的化合物一般不与金属反应。2.K、Ca、Na活动性非常强,但不能用它们置换化合物中的金属,因为它们能同溶液中的水剧烈反应。3.CuSO4溶液:蓝色 FeSO4、FeCl2溶液:浅绿色Fe在参加置换反应时,只能生成+2价的亚铁盐。考点9: 置换反应1、概念: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

12、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2、特点:反应物、生成物都是两种;物质种类分别是单质与化合物。3、类型:(1)金属 + 酸 = 盐 + H2(2)金属 + 盐 = 另一金属 + 另一盐(3)碳+金属氧化物=金属+二氧化碳(4)氢气+金属氧化物=金属+水考点10:金属活动性顺序 人们通过大量的实验验证得到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Cu Hg Ag Pt Au 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应用:1.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越强。(比较不同金属的活动性强弱)2.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判断金

13、属与酸能否发生置换反应)3.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K、Ca、Na除外)。(判断金属跟盐溶液能否发生置换反应)考点11:矿石1. 金属资源的存在方式: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大多数金属化学性质较活泼);以单质形式存在(只有少数金属化学性质很不活泼,如金、银等)2. 矿石:工业上把能提炼金属的矿物叫矿石。3. 常见矿石名称与其主要成分:名称主要成分名称主要成分赤铁矿Fe2O3铝土矿Al2O3黄铁矿FeS2黄铜矿CuFeS2菱铁矿FeCO3辉铜矿Cu2S磁铁矿Fe3O4考点12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1)原理: (2)装置图: 装置图共包括三

14、部分:还原氧化铁,验证生成物和除去尾气(3)步骤:检验装置的气密性;装入药品并固定;向玻璃管内通入一氧化碳气体;给氧化铁加热;停止加热;停止通入一氧化碳。(4)现象:红色粉末逐渐变成黑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尾气燃烧产生蓝色火焰。 (5) 涉及的化学方程式:(6)注意事项:(与CO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操作顺序一样,即先通入CO再加热,实验完毕,停止加热,继续通入CO至试管冷却。) 先通入CO一会儿 ,是为了排尽玻璃管内的空气,防止发生爆炸. 继续通入CO到玻璃管冷却为止,是为了防止生成的铜重新被氧化为氧化铜. “先通后点防爆炸,先熄后停防氧化。”(7)尾气处理:防止一氧化碳污染空气 (因CO有毒)考

15、点13:工业炼铁(1)原理:在高温下,利用焦炭与氧气反应生成的还原剂(CO)将铁从铁矿石里还原出来。(2)原料:铁矿石、焦炭、石灰石和空气常见的铁矿石有磁铁矿(主要成分是Fe3O4 )、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 )。(3)主要设备:高炉(4)冶炼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注意:石灰石的主要作用:除去矿石中的二氧化硅。考点14:金属的锈蚀和保护1. 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O2、水接触(铁锈的主要成分:Fe2O3)2. 铜生铜绿的条件:铜与O2、水、CO2接触生成铜绿。铜绿的化学式:Cu2(OH)2CO33.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措施: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清洁、干燥。表面涂保护膜:如涂油、刷漆、电镀、烤蓝等。

16、制成不锈钢。4.铁锈很疏松,不能阻碍里层的铁继续与氧气和水蒸气反应,所以铁制品可全部被锈蚀。铁锈应及时除去。而铝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因此,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考点15:保护金属资源保护金属资源的途径:防止金属腐蚀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合理开采矿物寻找金属的代用品意义:节约金属资源,减少环境污染考点16:含杂质化学反应的计算1.纯净物与含杂质物质的换算关系: 纯净物质量物质纯度(纯物质的质量分数)= 100% = 1-杂质的质量分数 混合物质量 纯物质质量分数含杂质物质的质量 纯净物质的质量 纯物质质量分数2.含杂质物质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步骤:(1)将含杂质的物质

17、质量换算成纯净物的质量。(2)将纯净物质质量代入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3)将计算得到的纯净物质量换算成含杂质物质的质量。第九单元 溶液【考点聚焦】1.能列举出生活中常见的一些溶液,并说出其中的溶剂和溶质。2.知道一些常见的物质在溶解过程中的热量变化。3.知道乳浊液的形成、乳化现象及其原理。4.知道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区别与联系。5.知道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与气体物质的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6.会看、会用溶解度曲线。7.学会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中考导向】1.试题特点:本单元的考点在中考约占10-20分,题型主要以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2.试题热点:溶液的定义及其判断、溶解度曲线的应用、溶

18、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等。除此之外还要注意关于溶液的稀释计算、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及误差分析也是不可忽视的知识点。【考点梳理】考点1:溶液的定义、特征、组成1.溶液的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2.溶液的基本特征:均一性、稳定性均一性:指溶液各部分的性质、组成完全相同,外观表现为透明、澄清、颜色一致。稳定性:指外界条件不变时,溶液不论放置多久,溶质与溶剂都不会分层。3、溶液的组成:由溶质和溶剂组成。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可以是一种或几种,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溶剂:能溶解其它物质的物质。只能是一种,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注意:a

19、、溶液是混合物,至少含有两种物质。 举例:“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如:水、酒精。b、溶液一般是透明的,但不一定是无色的。如CuSO4为蓝色 、FeSO4为浅绿色 、Fe2(SO4)3溶液为黄色c、水是最常用的溶剂,但不是只有水能做溶剂,汽油、酒精也可以作为溶剂。如汽油能溶解油脂,酒精能溶解碘。d、溶液的质量 = 溶质的质量 + 溶剂的质量 溶液的体积 溶质的体积 + 溶剂的体积 e、溶液的名称:溶质的溶剂溶液(如:碘酒碘的酒精溶液)4、溶质和溶剂的判断:(1)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液体为溶剂,固体、气体是溶质。(2)液体溶于液体:有水:水为溶剂,其它为溶质;无水:量多的为

20、溶剂,量少的为溶质。(3)根据名称:溶液的名称一般为溶质的溶剂溶液,即溶质在前,溶剂在后。(4)如果物质在溶解时发生了化学变化,那么在形成的溶液中,溶质是反应后生成的能溶解的物质。考点2 :溶液的形成明确溶质在溶液中以“分子”或“离子”形式存在考点3 :乳浊液与乳化1、乳浊液:指小液滴分散在水中形成的不均匀、不稳定的混合物。 特点:许多分子的集合体,不均一、不稳定,静止后会分层。2、常用的乳化剂: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洗涤剂能使植物油分散成无数细小的的液滴,而不聚集成大的油滴。这些细小的液滴能随着水流走,从而达到洗净的目的3、乳化和溶解有着本质的不同,乳化后形成的是乳浊液

21、。 例:溶解油脂:汽油清洗衣服上的油污 乳化:洗涤剂清洗油污考点4: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溶解过程中伴随着热量的变化。1.溶解吸热:溶液的温度降低,如NH4NO3溶解2.溶解放热:溶液的温度升高,如NaOH溶解、浓H2SO4溶解3.溶解没有明显热现象:如NaCl、蔗糖。考点5: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浓溶液和稀溶液1.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的溶液叫不饱和溶液。注意:“饱和”、“不饱和”是相对的,随溶剂质量、溶质质量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将溶液是否饱和要有两个前提:“一定温度”和“一定量的溶剂”。某物质的饱和溶液

22、只是不能继续溶解这种物质,但是还可以继续溶解其它物质。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是针对某一溶质而言,不是对所有溶质而言如:在一定条件下不能再溶解食盐的溶液,可能还能继续溶解蔗糖,此时的溶液对于食盐来说是饱和溶液,但对于蔗糖来说就是不饱和溶液。2、判断方法:继续加入该溶质,看能否溶解。若能溶解,则是不饱和溶液;若不能溶解,则是不饱和溶液。注:如果看有没有溶解的物质剩余,若有则是饱和溶液,若没有,则可能是饱和溶液,也可能是不饱和溶液。3、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降温 或 蒸发溶剂 或 加溶质升温 或 加溶剂 注:(1)Ca(OH)2和气体等除外,它们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23、(2)最可靠的方法是:加溶质、蒸发溶剂。4、根据一定量的溶液中溶质含量的多少,把溶液分为浓溶液和稀溶液浓、稀溶液与饱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关系:(溶液的浓稀与溶液是否饱和无关)(1)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如饱和的石灰水溶液就是稀溶液。(2)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3)在一定温度时,同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要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考点5:溶解度1、定义:溶解度表示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所溶解的质量。2、概念中的四要素:条件:一定温度 标准:100g溶剂 状态:达到饱和 质量:溶解度的单位:克3、溶解度的含义: 20时NaCl的溶液度为36g含义:在20时,在100克

24、水中最多能溶解36克NaCl在20时,NaCl在100克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为36克4、固体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 溶解度是衡量物质溶解性大小的尺度,是溶解性的定量表示方法溶解性难溶微溶可溶易溶溶解度g0.010.011110105、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溶质、溶剂本身的性质(种类) 温度(外在因素)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如KNO3 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如NaCl 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如Ca(OH)2考点6:溶解度曲线 1、定义:用纵坐标表示溶解度,横坐标表示温度,根据某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可以画出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

25、,这种曲线叫做溶解度曲线。2、溶解度曲线的意义:曲线的意义:表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及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曲线上的每一点:表示溶质在某温度下的溶解度,溶液是饱和溶液。两曲线的交点:表示两种溶质在同一温度下具有相同的溶解度。曲线下方的点表示溶液是不饱和溶液。曲线上方的点表示溶液是饱和溶液,且溶质有剩余。3、溶解度曲线的应用:甲乙丙 查阅某温度下指定物质的溶解度0S 比较同一温度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 比较不同温度下,同种物质溶解度大小 选择适宜方法(结晶法)分离混合物 4、根据溶解度曲线的变化趋势可分为三种: t 陡升型:(如图甲,代表物质KNO3 )从溶液中分离时可采用冷却热饱和

26、溶液法(降温结晶)平缓型:(如图乙,代表物质NaCl)从溶液中分离时可采用蒸发结晶法下降型:(如图丙,代表物质Ca(OH)2)从溶液中分离时可采用蒸发结晶或升温结晶法考点7:气体的溶解度1、定义:在压强为101kPa和一定温度时,气体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四要素:条件:压强为101kPa 一定温度 标准:1体积水 状态:达到饱和 单位:升2、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 气体本身的性质 温度(温度越高,气体溶解度越小)压强(压强越大,气体溶解度越大)考点8:混合物的分离分离可溶物和难溶物过滤法 操作要点:“一贴、二低、三靠”混合物的分离 结晶法降温结晶(冷却热饱和溶液):适用于溶

27、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的物质,如KNO3 。蒸发结晶: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物质。如NaCl(如海水晒盐)考点9:溶质的质量分数1、定义: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2、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溶质质量分数= 100%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S100g+S3、在饱和溶液中: 溶质质量分数C%= 100%(C S)(注:S表示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与温度有关。只要温度不变,质量分数就不变。考点10: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1、用固体配制:步骤:计算:计算所需溶质、溶剂的质量,并将液体质量换算成体积。称量(量取):用托盘天平称取固体的质量,用量筒量取所需的液体

28、。溶解:将液体倒入放有溶质的烧杯中,用玻璃棒不断溶解,直到溶质完全溶解。装瓶存放:把配置好的溶液装入细口瓶中,盖好瓶塞,贴上标签。仪器:托盘天平、药匙、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注意:根据所量液体的多少选择大小适合的量筒,溶解不能在量筒中进行。2、用浓溶液稀释(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步骤:计算、量取、稀释仪器: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3、错误分析 计算错误天平称量错误量筒量取水错误考点11:溶液质量分数的计算1、溶液中的质量关系m(溶液)=m(溶质)+m(溶剂)如果有体积,则应转换成质量进行计算,体积不可以直接相加减。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m(溶质)+m(溶剂)2、溶质的质量关系溶质质

29、量分数= 100% 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液密度体积溶质的质量分数3、溶液的稀释计算溶液的稀释计算是根据稀释前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不变(1)m(稀释前溶液)w(稀释前溶液)m(稀释后溶液)w(稀释后溶液)(2)m(浓)+m(水)=m(稀)第十单元 酸和碱【考点聚焦】 1、知道溶液的酸碱性及检验方法 2、知道浓H2SO4 的特性及稀释方法 3、记住常见的酸与碱的主要性质及用途 4、学会检验氯离子、硫酸根离子等 5、掌握酸和碱之间发生的中和反应,了解中和反应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中考导向】 1、试题特点:本单元的内容在中考中所占的分值一般为10-15分,题型多为选择题、填空

30、题、实验题、计算题。 2、试题热点:常见酸和碱的性质及用途、酸碱中和反应原理及应用、溶液的酸碱性及酸碱度的判断和测定。【考点梳理】考点1:溶液的导电性 1、金属能导电是因为金属内部有能自由移动的带负电的电子 2、酸、碱、盐在水溶液中可以离解成自由移动的离子,它们的水溶液导电。在能导电的溶液中,所有的阳离子带的正电荷总数和所有阴离子带的负电荷总数相等,整个溶液不显电性。 3、并不是所有的溶液都具有导电性,如酒精溶液、蔗糖溶液等。考点2:溶液的酸碱性 1、酸碱指示剂:(1)概念:指能与酸或碱的溶液起作用而显示出不同颜色的物质。(2)常用的指示剂:紫色石蕊溶液、酚酞溶液。(3)石蕊溶液、酚酞溶液与酸

31、、碱溶液的反应:石蕊溶液酚酞溶液本 身紫色无色遇酸溶液红色无色遇碱溶液蓝色红色 注意:酸碱指示剂遇酸性或碱性溶液变色,发生变色的是酸碱指示剂,而不是溶液本身。不能说成“酸碱指示剂使酸性或碱性溶液变色2、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 (1)溶液中含有H+,呈酸性,是酸性溶液,如白醋。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 (2)溶液中含有OH-,呈碱性,是碱性溶液,如石灰水。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蓝色 (3)中性溶液,如食盐水和蔗糖水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 注意:不含有H+或OH-的溶液并不一定是中性溶液,如NaCO3、NH4CL等3、酸、碱、盐的组成酸:是由氢元素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酸 (酸 氢离子 + 酸根离子)如:

32、硫酸(H2SO4)、盐酸(HCl)、硝酸(HNO3)碱:是由金属元素和氢氧根组成的化合物碱(碱 氢氧根离子 + 金属离子)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氨水(NH3H2O)盐:是由金属元素元素(或铵根)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盐(盐 金属离子 + 酸根离子)如:氯化钠、碳酸钠考点3:常见的酸及其性质1、常见的酸(1)浓盐酸、浓硫酸的物理性质、特性、用途:浓盐酸浓硫酸颜色、状态无色液体工业用盐酸:黄色(因为含Fe3+)无色粘稠、油状液体,98%的浓硫酸的密度是1.84g/cm3气味有刺激性气味无特性挥发性(挥发出氯化氢气体)(敞口置于空气中,则瓶口有白雾生成)吸水性 、脱水性、腐蚀性用途金属除锈制造药物人体

33、胃中含有少量盐酸,助消化金属除锈浓硫酸作干燥剂、脱水剂生产化肥、精炼石油注意:浓盐酸密封保存的原因: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易挥发出氯化氢气体。浓硫酸密封保存的原因: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易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汽(相当于稀释)。浓盐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溶质、溶液质量减少,溶剂质量不变,所以溶质质量分数减小。浓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溶质质量不变,溶剂、溶液质量增加,所以溶质质量分数减小。稀释浓硫酸时:应把浓硫酸沿烧杯壁慢慢注入水里,并不断搅动。切不可把水直接倒入浓硫酸中。用玻璃棒搅拌的作用:加速溶解 散热。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或衣服上,应先用布拭去,再用水冲洗,最后涂上3%5%的碳酸氢

34、钠溶液。 2、浓硫酸具有以下特性: 吸水性:浓硫酸能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可用来做干燥剂。碱性气体不宜用浓硫酸干燥,如氨气。 脱水性:浓硫酸能将纸张、木材、布料、皮肤里的氢、氧元素按水的组成比脱去,生成黑色的炭。 强氧化性(腐蚀性):活泼金属与浓硫酸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时,没有氢气生成。 3、酸的化学性质(具有相似性质的原因:酸离解时所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金属 + 酸 = 盐 + 氢气 置换反应(条件:活动性:金属H )Fe + H2SO4 = FeSO4 + H2 Fe + 2HCl = FeCl2+ H2金属氧化物 + 酸

35、= 盐 + 水Fe2O3 +6HCl = 2FeCl3 + 3H2O(注FeCl3溶液:黄色)现象:铁锈溶解,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CuO + 2HCl = CuCl2 + 2H2O (注CuCl2溶液:蓝色)现象:黑色固体溶解,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碱 + 酸 = 盐 + 水HCl + NaOH = NaCl + H2O 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 盐 + 酸 另一种盐 + 另一种酸(产物符合复分解条件) 注:a、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当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有气体或有水生成时,复分解反应才可以发生b、常见沉淀:AgCl BaSO4 Cu(OH)2

36、Fe(OH)3 Mg(OH)2 BaCO3 CaCO3考点4:常见的碱及其性质1、常见的碱 (1)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用途: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颜色、状态白色固体,极易溶于水(溶解时放热),易潮解白色粉末,微溶于水俗 名烧碱、火碱、苛性钠 (具有强腐蚀性)熟石灰、消石灰制 法Ca(OH)2+Na2CO3 = CaCO3+2NaOHCaO +H2O = Ca(OH)2用 途氢氧化钠固体作干燥剂化工原料:制肥皂、造纸去除油污:炉具清洁剂中含氢氧化钠工业:制漂白粉农业:改良酸性土壤、配波尔多液 建筑:石灰浆(粉刷墙壁)注意:氢氧化钠的潮解属于物理变化。氢氧化钠密封保存的原因:氢氧化钠易吸收空

37、气中的水蒸汽而潮解,同时又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如果不慎将碱液沾到皮肤上,要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2、碱的化学性质(具有相似性质的原因:碱离解时所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1)碱溶液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2)非金属氧化物 + 碱 = 盐 + 水2NaOH + CO2 = Na2CO3 + H2O(氢氧化钠敞口放置在空气中变质的原因) 2NaOH + SO2 = Na2SO3 + H2O 2NaOH + SO3 = Na2SO4 + H2O(3)酸 + 碱= 盐 + 水 NaOH + HCl = NaCl + H2O Ca(O

38、H)2 + 2HCl = CaCl2 + 2H2O 2NaOH + H2SO4 = Na2SO4+ 2H2O (4)盐+碱 另一种盐+另一种碱(反应物均可溶,产物符合复分解条件) 3、CaO 、Ca(OH)2 、CaCO3的俗名及相互转化关系:CaO:生石灰 Ca(OH)2:熟石灰、消石灰 CaCO3:石灰石、大理石+H2O+CO2Ca(OH)2 CaCO3高温 CaO考点5:中和反应1、中和反应: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酸 + 碱= 盐 + 水)HCl + NaOH = NaCl + H2O 2HCl + Ca(OH)2 = CaCl2 + 2H2O H2SO4 + 2NaOH =

39、Na2SO4 + 2H2O2、实质:OH+H+ = H2O3、中和反应的应用:(1)改变土壤的酸碱性。例如:如果土壤显酸性,则加熟石灰中和;如果土壤显碱性则加碳酸水中和。(2)处理工厂的废水。例如用熟石灰中和硫酸厂的污水(含有硫酸等杂质)。(3)用于医药。例如:用胃舒平(含氢氧化铝)来医治胃酸(盐酸)过多;不小心被黄蜂刺了(蜂毒呈碱性)可以用食醋涂在皮肤上;被蚊虫叮咬(分泌出蚁酸)涂上些含有碱性物质(如氨水、肥皂)的药水。考点6:溶液的酸碱度 (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1、PH值的范围:0-140 14酸性增强 中性 碱性增强在酸性溶液中,酸性越强,PH值越小,溶液中氢离子浓度越大;在碱性溶液

40、中,碱性越强,PH值越大,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越大。2、PH值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PH=7 溶液呈中性 例如:H2O NaCl溶液 Na2SO4溶液PH7 溶液呈酸性,PH越小酸性越强 例如:酸溶液PH7 溶液呈碱性,PH越大碱性越强 例如:碱溶液注意:酸溶液一定是酸性溶液,但酸性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碱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但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3、改变溶液PH值的方法:(1)向酸性溶液中:加水,溶液PH值不断增大,最终将接近于7(但不能达到7);加碱性溶液,溶液PH值不断增大,最终PH值大于7。(2)向碱性溶液中:加水,溶液PH值不断减小,最终将接近于7(但不能达到7);加酸性溶液,溶液PH值

41、不断减小,最终PH值小于7。4、pH的测定: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pH试纸。用玻璃棒(或滴管)蘸取待测试液少许,滴在pH试纸上,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溶液的pH(读数为整数)。注意:(1)用PH试纸测得的PH值只能为正整数,不能为小数及零。(2)用PH试纸测PH值时,不能先用蒸馏水润湿PH试纸。若先用蒸馏水润湿后再测会影响结果:使酸性溶液的PH值增大;使碱性溶液的PH值减小;中性溶液的PH值不变。5、酸雨: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因为溶有CO2);pH5.6的雨水为酸雨。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考点聚焦】1.了解几种常见的盐的组成及其在生活中的主要用途2.学习蒸发操作技能并综合运用相关操作分

42、离提纯固体混合物3.能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判断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能否发生4.掌握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5.了解化学元素对于植物生长的重要性及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中考导向】1.试题特点:本单元的考点在中考约占10-20分,题型主要以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2.试题热点:常见盐的性质及用途、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及应用、化学肥料的用途及鉴别。考点梳理考点1 :盐的概念、分类、命名1、 概念:盐是有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一类化合物。2、 分类:(1) 按金属阳离子分类为:钠盐、钾盐、钙盐等(2) 按酸根离子分类为:盐酸盐、硫酸盐、硝酸盐、碳酸盐等3、 命名:一般以无氧酸盐和含

43、氧酸盐来进行(1) 无氧酸盐读作“某化某”,如氯化钠(2) 含氧酸盐读作“某酸某”如碳酸钠考点2:几种常见的盐 (食盐、纯碱、小苏打、碳酸钙等盐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物质俗称物理性质用途氯化钠(NaCl)食盐的主要成分白色粉末,水溶液有咸味,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1)作调味品(2)作防腐剂(3)消除积雪(降低雪的熔点)(4)农业上用NaCl溶液来选种(5)制生理盐水(0.9% NaCl溶液)Na+ 维持细胞内外的水分分布,促进细胞内外物质交换Cl- 促生盐酸、帮助消化,增进食欲碳酸氢钠(NaHCO3)小苏打白色晶体,易溶于水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医疗上,治疗胃酸过多碳酸钙(CaCO3)石灰石、大理石

44、的主要成分白色固体,难溶于水建筑材料、补钙剂。备注(1)粗盐中由于含有氯化镁、氯化钙等杂质,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潮解。(无水氯化钙可用作干燥剂)(2)碳酸钠从溶液中析出时,会结合一定数目的水分子,化学式为Na2CO310H2O。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纯净物),俗称天然碱、石碱、口碱。风化:常温时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失去结晶水而变成粉末。(化学变化)(3)2Na H CO3 Na2CO3+ H2O+ CO2 NaHCO3+HCl=NaCl+ H2O+ CO2考点3:粗盐的提纯粗盐提纯去除不溶性杂质,得到的精盐中还含有氯化镁、氯化钙等可溶性杂质:1、实验步骤:溶解、过滤、蒸发、计算

45、产率。2、实验仪器: 实验步骤实验仪器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溶解烧杯、玻璃棒加速溶解过滤铁架台(带铁圈)、漏斗、烧杯、玻璃棒引流蒸发铁架台(带铁圈)蒸发皿、酒精灯、玻璃棒使液体受热均匀,防止液体飞溅考点4:复分解反应:1、概念: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2、特点:首尾交换,各元素的化合价不变。3、复分解反应的类型 4、条件:有沉淀或气体或水生成时,复分解反应才可以发生。这三种复分解反应一定能发生 金属氧化物 + 酸 = 盐 + 水 碱 + 酸 = 盐 + 水 RHCO3 /RCO3 + 酸 = 另一种盐 + CO2+ H2O考点5:盐的化学性质1、盐(可溶)+ 金属1 =

46、金属2 + 新盐(条件:金属1比金属2活泼,K、Ca、Na除外) 反应类型:置换反应Fe + CuSO4 = Cu + FeSO4 (“湿法冶铜”原理)2Al+ 3CuSO4 = Al2(SO4)3 + 3Cu Cu + 2AgNO3 = Cu(NO3)2 + 2Ag 2、盐 + 酸 = 新盐 + 新酸(满足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反应类型:复分解反应H2SO4 + BaCl2 = BaSO4 + 2HCl 2HCl + Na2CO3 = 2NaCl + CO2+ H2O 2HCl + CaCO3 = CO2+ CaCl2 + H2OHCl + NaHCO3 = H2O + NaCl +CO2 H

47、Cl + AgNO3 = HNO3 + AgCl 3、盐 + 碱 = 新盐 + 新碱(反应物需都可溶,且满足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反应类型:复分解反应2NaOH + CuSO4 = Cu(OH)2 + Na2SO4 现象:出现蓝色沉淀 (注:Cu(OH)2沉淀:蓝色)3NaOH + FeCl3 = Fe(OH)3 + 3NaCl 现象:出现红褐色沉淀(注:Fe(OH)3沉淀:红褐色)Ca(OH)2 + Na2CO3 = CaCO3 + 2NaOH 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4、 盐 + 盐 = 两种新盐(反应物需都可溶,且满足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反应类型:复分解反应NaCl + AgNO3 = Ag

48、Cl + NaNO3 现象:出现白色沉淀Na2SO4 + BaCl2 = BaSO4 + 2NaCl 现象:出现白色沉淀考点6:酸、碱、盐的溶解性1、 酸:大多数都可溶(除硅酸H2SiO3不溶)2、 碱:只有氨水、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钡和氢氧化钙可溶于水,其余均为沉淀3、 盐:钾盐、钠盐、铵盐、硝酸盐都可溶;氯化物除AgCl难溶外,其余多数均可溶;硫酸盐除BaSO4难溶,Ag2SO4、CaSO4微溶外,其余多数可溶;碳酸盐除碳酸钾、碳酸钠、碳酸铵可溶,其余都难溶。注:BaSO4、AgCl 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考点7:特殊离子鉴别离子种类检验方法(所加试剂)现 象Cl先加AgNO3溶液,再

49、加稀HNO3产生白色沉淀SO42先加Ba(NO3)2(或BaCl2)溶液,再加稀HNO3产生白色沉淀CO32先滴加稀HCl,再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有无色气泡产生,石灰水变浑浊OH滴加无色酚酞试液试液变红H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试液变红NH4先加碱溶液(溶液)加热,再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试验有无色气体产生,试纸变蓝考点3:化学肥料一、农家肥料:含营养元素种类多,但含量少,肥效慢而持久、价廉、能改良土壤结构。二、化学肥料:(1)含营养元素种类少,但含量多,肥效较快,但成本较高,不合理使用会破坏土壤结构。(2)根据化肥中所含营养元素的不同,可将化肥分为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料和微量元素肥料。(3)要合理使用化肥,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