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创造心理学第一节 天才的起落,熟读文化史的人都知道,世界上各文化主流都有盛衰循环的时期;对文化创造有圾大贡献的天才,常在百花齐放的时代相继出现,在文化高峰过去后相继没落。文化盛衰之起因,常为历史学家所探讨;天才为何常在某一时代集中出现,则很少有学者去研究。对天才起落有系统的研究,几乎都为文化人类学家克罗伯、格雷,社会学家卡沃利斯以及心理学家西蒙顿(simonton)等人所包揽。本节将介绍克罗伯与格雷对西方天才起落现象的研究。卡沃利斯的研究,因牵涉到政描与经济因素对天才起落的影响,已于前章介绍过。,一、西方天才的起落,克罗伯在其文化成长的轮廓一书中,首先用归纳法搜集界各主要文明兴衰的资料。这些资
2、料包括年代、国家、创造者以及创造品的质量等。研究结果显示,世界各主要文明都经过数起数落,不像斯彭格勒(spengler)与陶恩所说,每一文明都只有一次灿烂的时代。克罗伯还发现,文明灿烂时期的长度有短数十年,有长达数百年,文明高峰与高峰之间的距离亦长达三百至六百多年不等f图8一l左边的曲线)。为何从一高峰的下降到另一高峰的兴起长达数百年之久,克罗认为,其中原因不是天才的缺少,而是天才的创造力受当时的政治朝代所抑制。当代更换,或天才人物受他国所荫庇,他们的创造力便有发挥的机会。 另一人类学家格雷,亦曾单独地用演绎法从事天才起落的研究。他以天才人数基准研究希罗文明轮回式的演进。这种研究的基准与克罗伯
3、所用者相同。不过格雷择天才的标准比较精细。其标准为:,(一)主要标准 1该人的产品是否在后代继续受到重视; 2他的工作是否在人文上具有普遍的价值; 3他是否不受该时代的许多情况所限制而超越时代; 4他对当代与后代的同行专家具有多少影响力。,(二)次要标准 1他的创新性有多高; 2他是否多才多艺,其程度如何; 3他创造活动的多产性与持续性如何; 4他的技术高超到何种地步; 5除了形式与美感之外,他的产品是否反映了社会意识。,(三)最末标准 1他的产品是否受他国文化界所重视; 2他是否自行传播其作品以致其产品在其有生之年即已广为人知。 根据以上标准,格雷将创造人物列为七等,然后统计各等人物在各时代
4、出现的数。他首次研究的结果与克罗伯的类似,因此受到克氏的鼓励而继续应用此法将研的范围扩大到西方各国。格雷后来将六千多位对西方文化有贡献的人物制成一西方化(亦即天才)盛衰图(ray,1966,68),以便与克罗伯所得者相对照。,二、天才在科学时代的地位,俗云:“天才创造时代,时代创造天才”。这个谚语的任何一部分在简单的社会环中或许可以适用,在今日社会日益复杂、知识累积日益增多的时代有予以重新检讨必要。关于天才在今后文化创造中的地位,可再从创造品产生的机会的方程式中看到 创造品产生的机会=f(文化资产教育人才),这个公式中的人才包括人才中之人才,本书称为天才。天才所产生的创造品,要无数人才加以阐释
5、发扬。他的作品不但对文化有深远的影响,他的人格与智慧也刺激无数人才的创造力。这一类的天才现在已不多见。若是创造机会q教育因素不垄则文化资产越多,天才所占的地位就越少;文化资产越少,就越需要靠天才的才智。然这种推论纯是理论上的。事实上创造机会与创造温床不可能不变。我们无法用实法来证明这个理论,但我们可以找出一些创造机会与教育相对不变的一些文化,如洲印第安的祖尼(zuni)文化或历史上的朝代来支持这种推论。关于这一点,我们已前章第二节中讨论。现在先讨论第一个推论。 文化资产与依赖天才成反比。 另一方面,由于科学方法之烦琐精细,具有天才禀赋的人也可能将兴趣转到其他方面去,或甚至为时代所埋没。在加州大
6、学人格测量研究所所测量的各组人物中,科学研究者在概念领悟测验上的分数只有1182,较诸研究生低1分,女性数学家低134分,较推孟所研究的智力高的儿童(俗称天才儿童)约低20分,较诸创造的作家则低达40分之多(见表3-1)。这一点可说明,现代科学家并不需要很高的禀赋以在其本门产生突出的成就。至于发明家,按该表所示只有508分,比大学生的分数还低一半。该表也可说明,具有最高禀赋的人多将兴趣转到可独立创造的方面去,如数学与写作等。但即使在作家方面,最有成就的也不在文化资产最丰富以及科学技术最发达的美国,而多在文化资产足够刺激创作的日本与法国。 从上所述,我们尚可大胆地假定:文化资产与天才的产生次数与
7、重要性成一种非直线式的中度负相关。 若是这个假定为真,它在现阶段只能应用在科学技术及行为科学上。这一点是必狈郑重提出的。一个社会越注重科学技术,就越不依靠天才或所谓领袖。自从人类走八抖学技术的世纪后,亚里士多德、达芬奇与歌德式的通才或全天才已没有再产生过。但是从科学技术以外的一个角度来看,我们可以说现代这一世纪,我们更需要一测在宇宙力量将无机物转换成有生命形式之时,就已将死亡本能安置在有生命物质之中。他进一步地说,有生命物体可能只能生存到一个短时期,然后终归又转回到以前的无机状态上去。因此,生命包括着由外界力量所引起的扰乱状态。当扰乱状态恢复平静后,也就是生命之火熄灭之时。由于这些条件环绕着生
8、命的创造,返回无机的世界遂成为有机体的最终目的。,三、心理学家与经济学家的峰值年龄,在心理学方面,莱曼(lehman,1953)曾经根据一本在1937年所出版的心理学史所列50位大心理学家所作的85项贡献中发现,这些心理学家达到创造高峰的年龄为3039岁。丹尼斯(dennis,1954)曾以每一岁代为期研究在美国心理学会登记在案的心理学家最多产的年龄。他发现,这些心理学家在各岁代间的创作量相当固定。但是若就个别的生产曲线来看,心理学家在40这一岁代开始臻人高峰,而后几个岁代都维持着相当的水平。,五、生理技能的峰值年龄,莱曼(lhman,1945)曾以运动锦标之获得及世界纪录之创立为标准,发现达
9、到运动技能最高峰的年龄是在25岁到35岁之间。激烈性运动(如拳击、棒球、田径等)在40岁以后就不能登峰造极了。 莱曼(i,ehltlan,1951)另外还研究室内外运动的最高表现年龄,其所用标准与前一研究相同。结果显示,每项运动的最高成就都是在25岁到30岁之间建立的,从1900年到1950年间,大部分的各种世界运动纪录都是由25岁左右的年轻运动家获得。就同一种运动分析之,莱曼发现,若是一个运动家在19岁时打破一项世界纪录,他很可能就在25岁时创立其最后的纪录。,六、西蒙顿的二因说总结,有关年龄与各学科创造关系的研究,大多于1966年以前由莱曼及其助手为之。其早期的研究方法虽有瑕疵,但其结论与
10、以后各项比较严谨的研究相差不远。美中不足的是,研究虽多,理论却极少。西蒙顿的二因说便由此产生。,西蒙顿根据创造心理学的知识而作出四个假定:每一创造者在毫无束缚的一生中都会产生某一特定数目的产品。换言之,每一创造者都有创造的潜能。而这种潜能因人而异。每一创造者在其创造的生命中用尽其潜能。换言之,化潜能而为对人类社会的贡献。创造的过程至少包含两个步骤:一为化创造潜能为创意(ideation),诸如所拟写作(或研究)的题目等;二为创意的体现(elaboration),亦即完成创造的计划,而将产品公诸于世。创意的产生与在某特定时期创造者所有的创造潜能成正比。这称为创意率。,根据以上假定及生化运行的变数
11、,西蒙顿(simonton,1984)用微积分算出一种表达年龄与创造关系的公式如下: p()=c(g“一p一酗) 公式中,p代表创造成绩(creative productivitly),t为时期,e为函数,其值为2718,a代表创意率。一个人不会完全发挥其所有的创造潜能。多数人的创意率是在25之间,最标准的则为4(simonton,1984,89)。所以公式中的a值可设定为004。其次,一个人的贡献率,亦即创造完成率(以b代表之),则与创意的多寡成正比。一般的比率则在35之间,但以b=005最为标准。在公式中,c是代表创造者之问创造潜能之个别差异。潜能高的人,其c值也高,其标准值为61。整个公
12、式是用来表示创造成绩与时期(或年龄)的关系。,所谓时期,t系指事业年龄(professional or eareel-age)而言。假定一般创造者的创意萌芽于20岁,则t=o。以此为起点则以40为通常的峰值年龄,其t=20。换言之,这是在创意萌芽后的20年,相当于实龄40(见表85)。,西蒙顿根据前人的研究资料而发展出理论公式。理论的作用在于能据以解释类似的资料及预测将来,因此西蒙顿根据公式及各变数中的数字,一方面算出创造者在各时期或龄距中在理论上所应发表的创作数与其一生所应发表创作总数之百分比(在表85中称为“所预测的比率”),另一方面,则以此理论数字与前人研究的结果(在表中称为“实际比率”
13、)相比较。其结果如表8-5。 表中以10年为一龄区(age period)。该整个龄区是假定创造者在20岁开始发表创作,于80岁结束创作生涯。最后一行的数字是各个前人研究的结果(在各龄区所发表的创作数量与一生所发表的创作总数之比)与所预测比率的相关系数。在预测比率中的数字是根据a=004,b=o05而来,将此两值代入公式中,该公式便成为: p=61(p。乱一p-o05t) 其中e。2718,若a=005,b_-006,则莱曼与考克曼的研究结果与预测比率的相关系数便分别改进为099与097。若a=o02,b=o03,则丹尼斯的研究结果与预测比率的相关便为0999,可谓完全符合。由此可见西蒙顿的理论,符合一个理论所应有的解释与预测的条件。 注:所有数字均假定所有创造者均在20岁开始,在80岁停止创作。 a各数字系西蒙顿根据丹尼斯表2中的数字而改正其表1中的错误。 b百分数系根据其创作率计算。 cf段如a。005,b=006,则所预测与所记载的百分数极为相似(r:099)。 d-假如a。002,b=003,则所预测与所记载的百分数极为相似(r:0999)。 e-似如a。005,b=006,则所预测与所记载的百分数极为相似(r=o97)。 不过以上的研究与理论都以集中量数予以表达,对于各人间的个别差异,无论在作者方面及读者方面都易于忽略。尤其是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