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正比例解决问题_第1页
用正比例解决问题_第2页
用正比例解决问题_第3页
用正比例解决问题_第4页
用正比例解决问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用正比例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2011-03-30 10:21:35| 分类: 妈妈的教案 | 标签: |举报 |字号大中小 订阅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用比例解决问题”P50例5以及相应的练习。教材分析:用比例解决问题是人教版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比例”中一个重要的学习内容,是学生解决问题思路的拓宽。这一内容是在教学过比例的意义和性质,成正、反比例的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学习用比例知识来解答含正、反比例的问题,从而加深对正、反比例意义的理解,也为中学的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中应用比例知识解决一些问题做准备。用比例解决问题这一内容教材中安排了两个

2、例题,一个是例5,是一道用正比例知识解答的应用题;另一个是例6,是一道用反比例知识解答的应用题。教材要求通过联系算术解法,使学生了解用正比例关系解答的应用题,就是以前学过的“归一应用题”,用反比例关系解答的应用题,就是以前学过的“归总应用题”,这两题都可以用算术法解答(本节课只教学例5)。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部分知识之前,已经认识了正比例的意义和反比例的意义,会判断生活中含有正、反比例意义的数量关系,也在前几年的学习中,已接触过这种情况的问题,只是用归一法来解答,没有上升到一般规律。所以,在教学上要十分重视从旧知识引申出新知识,为了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先让学生用以前学过的方法解答,然后教学用

3、比例的知识解答:要判断题目中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关系,以及列出比例式所需的相等关系,然后再设未知数,列出等式(方程)解答。设计理念:学习数学,不能仅仅停留在掌握知识的层面上,而必须学会应用。在学习本节课之前,生活中的一些数量关系,学生用自己的知识已经会解决了。本节课要让学生用另一种数学眼光,从比例知识的角度寻找一种新的解决这种特殊数量关系的方法,从而丰富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加强数学应用意义的培养。课前,我思考最多的问题就是:如何让学生体会到用比例解决问题的优越性?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和实践上,我力图通过两个环节来解决这个问题。第一个环节是:回忆旧知的时候让学生根据四个数据列出不同的比例,教学

4、例5的时候让学生列出多个比例,以此让学生体验用正比例解决问题时有着一定的“模型”只要找到相对应的两个量进行比就可以了。第二个环节是:通过例5的学习后,让学生来反思学习过程,从而提出疑问:为什么学习了算术方法,还要学习用比例解?接着组织学生讨论:“用算术”和“用比例”解题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使学生体会“用比例”和“用算术方法”解题思维过程相反,即逆向思维与顺向思维。“算术方法”没有比例的“模型”的要求,思维过程更具灵活性、广泛性。教学目标:1能正确判断题中涉及的量是否成正比例关系,并能利用正比例的意义正确解决问题;2通过让学生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发展学生探究解决

5、问题策略的能力,帮助其构建相应的知识结构。 教学重点: 掌握用正比例知识解答含有正比例关系问题的步骤和方法教学难点:正确判断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的关系,找出相等关系并列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回忆旧知(课件出示:学校的国旗旗杆)1师:熟悉吗?现在我想知道这根旗杆的高度有多少米,你会怎么测量呢?(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2师:其实我们有一种既科学又方便的测量方法,但需要同学们掌握好这节课的知识。3师:我们先来回忆一下已经学过的知识吧!(课件出示:)我会判断:判断下列每题中的两个量是不是成比例,成什么比例? (1)购买课本的单价一定,总价和数量。(成正比例)(

6、2)零件总数一定,生产的天数和每天生产的件数。(成反比例)(3)x=3y,x和y。(成正比例)时间(分)47路程(米)240350(4) 师:这个题中的时间和路程成比例吗?(不成比例)为什么?(因为比值不相等)师:那如果让你改一改350这个数,使得这里的两个量成比例,你怎么改?时间(分)47路程(米)240420(5) 师:根据这些数据你能列出几个比例呢?(板书:4:240=6:360,240:4=360:6,4:6=240:360,6:4=360:240,并让学生结合比例说一说每个比的实际意义,为下面列出比例解决问题做准备。)4. 师:看来同学们正比例和反比例的知识学得都很不错,下面我们就一

7、起来学习今天的新知识吧!二、揭示课题,探索新知(一)教学例5(课件出示:情境图)1回顾旧知师:从这幅图中你能知道哪些信息?(指名回答)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多少钱?想请我们帮她算一算,你们能帮这个忙吗?(1)学生自己解答,然后交流解答方法。(学生可以先求出单价,再求总价或先求出用水量的倍数关系再求总价。)(2)师:像这样的问题也可以用比例的知识来解决。2. 探究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1)梳理两种相关联的量师:用比例解决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思考(课件出示)问题中有哪两种量?它们对应的数据分别是多少?它们成什么比例关系?你是根据什么判断的?根据这样的比例关系,你能列出比例吗? (2)探究用比

8、例解题的方法(课前两同桌发放一张学习记录卡)用比例解决问题学习记录卡题中有哪两种相关联的量,它们对应的数据分别是多少?请填写下表(未知的量用“x”表示)。相关联的两种量对应数据张大妈李奶奶 分析判断。因为( )一定,所以( )和( )成( )比例。也就是说,两家的( )和( )的( )相等。用比例解答。请根据表中相对应的数据和判断列出比例式,然后解答。 3. 展示成果(1)指定小组到讲台利用投影仪汇报,预设学生的汇报内容为:相关联的两种量对应数据张大妈李奶奶水费(元)12.8x用水量(吨)810因为每吨水的价钱一定,所以水费和用水量成正比例。也就是说,两家的水费和用水量的比值相等。设李奶奶家上

9、个月的水费是x元。列出比例是:(12.8:8=x:10),比例的解是x=16。(板书解法1)师:你是怎么想的?(根据上面的数据,概括:因为每吨水的价钱一定,所以水费和用水的吨数成正比例。也就是说,两家的水费和用水的吨数的比值是相等的。)812.810 板书: 解:设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元。 12.8 :8 :10 或 =812810812810 812.810 8= 12.810 = 16 =16答: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16元。(2) 和 分别表示什么?(水的单价)(3)让学生再思考,看看有没有出现其它比例的解法。板书: 可以吗?怎么想的?(可以,因为 和 都表示1元可以用水多少吨,是一定

10、的。)板书: 可以吗?怎么想的?(可以,因为 表示张大妈家的用水量是李奶奶家的 ,水的单价是一定的,那么张大妈家的水费就是李奶奶家的 。)板书: 可以吗?怎么想的?(可以,因为 表示张大妈家的用水量是李奶奶家的 ,水的单价是一定的,那么张大妈家的水费就是李奶奶家的 。)(4)师:请同学们选择其中的一个比例进行解比例。(指名4个学生上台板演)4. 检验结果师:这个问题我们用比例的知识解决了,你有什么方法检验自己的解答是正确的呢?(启发学生自主选择检验方法。如:将结果代入原题、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用算术方法或一般方程方法解答来检验等。)5即时练习师:刚才我们用归一法和比例法帮李奶奶解决了水费的问题

11、,同学们真不简单,瞧!王大爷又遇到了什么问题呢?(课件出示:“王大爷家上个月的水费是19.2元,他们家上个月用了多少吨水?”让学生进行变式练习。)6. 提炼方法师:刚才我们用正比例知识帮李奶奶和王大爷解决了生活中的水费问题,请大家回忆一下解题思路,再想一想用比例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是怎样的?得出用比例解决问题的“五步曲”(板书):一梳(梳理相关联的两种量)二判(判断相关联的两种量成什么比例)三列(设未知x,根据判断列出比例)四解(解比例)五检(用自己熟练的方法来检验)三、质疑互动,比较建构1.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反思一下刚才的学习,你有什么问题和疑惑吗?(学生可能会质疑:(1)为什么学习了算术方

12、法,还要学习用比例解?(2)以后遇到这样的题目时,该用什么方法解答?)2. 组织学生讨论:“用算术”和“用比例”解题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使学生体会“用比例”和“用算术方法”解题思维过程相反,即逆向思维与顺向思维。“算术方法”没有比例的“模型”的要求,思维过程更具灵活性、广泛性。3. 建议学生:“用比例解”、“用算术”方法解应用题,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形成不同解决问题的策略,发展思维。建议学生今后用比例解这样的问题,并在检验环节中用算术方法解题来进行验证,可以“一举多得”。四、应用知识,巩固提高1. 工程队要修一段长4800米的公路,前4天共修路960米。照这样计算,修完这段路共需要多少天?(判断下面哪个比例是正确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