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新区规划设计_第1页
江南新区规划设计_第2页
江南新区规划设计_第3页
江南新区规划设计_第4页
江南新区规划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总则(一)规划依据和规划指导原则1、规划依据1)XX县城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XX县人民政府,1996年12月。2)XX防洪规划2、规划指导原则1)以XX县城城市总体规划为指导,以促进县城的城市化发展,将县城江南新区开发成为二十一世纪生态居住区为规划原则。2)从整体出发,通过对江南新区的规划建设增强新区与主城区的联系,并充分利用新区的自然条件和环境优势,创造良好的城市景观。(二)规划范围XX江南新区位于XX镇西南部,横阳支江南侧。总用地约24平方公里。环城南路以东西向在用地中部横贯,其北侧为江南新区北片用地约114平方公里,进行修建性详细规划;其南侧用地为江南新区南片,约09平方公里,进行控制性详细规划。二、用地现状分析江南新区北片位于XX县城XX镇西南面,北邻横阳支江,南临环城南路。其用地呈东西向狭长的不规划形状,内有三条溪流通过,根据XX防洪规划,横阳支江堤岸按50年一遇标准设计,堤顶标高962米,目前标高为84米;在新区南侧设防洪堤及控制闸,将两溪山洪并入溪心溪排出,将溪心溪堤坝标高抬至78米,使整个新区达到5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江南新区北片用地地势较为平坦,现状除农田和农居点及岩头小区外,已有或拟建工程项目如下县看守所、第二水厂、县成人教育学院、县进修学校、县机关幼儿园、县职业学校及镇七小学和民族中学,总用地114平方公里。三、规划用地性质及功能分析从用地性质上看,根据总体规划要求,江南新区北片用地以居住用地、文教用地为主,包括住宅开发用地、农居改造用地、岩头小区、中小学各一所、成人教育学校、进修学校、幼儿园等,并有部分配套公建用地,以及保留改造的武警用地、工业用地和安置用地等。详情见下表地块编号用地性质面积(HA)备注1D250武警用地2R110农居改造用地3R096安置用地4U415第二水厂5R450岩头小区6R272安置用地7R537居住用地8C560成人教育学校、进修学校、机关幼儿园9C335邮电局、电信局、农贸市场、商店10C085宾馆用地11R1311居住用地12R727中、小学用地13C711职业学校14R165农居改造用地15R517居住用地16C597商业用地、幼儿园17R居住用地四、规划设计与布局研究(一)总体布局1、江南新区北片范围内南北向过江道路有公园路、城中路、望鹤路、江湾路等四条,将江南新区与江北镇区联系起来,其中城中路为南北联系的主干道。东西向道路有滨江路和环城南路,其中环城南路为XX镇外环线。2、规划范围内有三条河流,其中东侧一条河流起泄洪作用。另外在1、2、3号地块西侧将修建一条小泄洪沟将山洪直接排入江中。3、在整个规划范围内有1、2、4、5、8、13、14号等七个地块为保留和改造用地,用地性质见前表,其余地块为规划地块。总体布局特点为1)滨江路北侧为集中滨江绿带;2)滨江路南侧沿滨江路以居住用地为主,还有小部分宾馆用地和公建用地,有效利用了滨江地段良好的景观优势。3)沿环城南路北侧为部分安置用地、学校建设用地和公建用地。(二)建筑、环境规划1、在滨江路南侧、城中路两侧各有一块住宅开发用地,即7、11号地块,并规划有大片集中绿地,营造花园式居住小区。并且,小区用地临江,拥有良好的滨江建筑景观和环境质量。沿城中路设11号地块小区的主入口,园弧形入口建筑豪华大方,与道路西侧的大面积弧形集中绿地相呼应,而进入居住小区后的中央绿地让人立刻能感受到高质量的小区居住环境。小区弧形入口及与之相对的集中绿地成为城中路的一个突出的空间结点,而在城中路与环城南路交叉口由建筑形态丰富的公建及学校体育建筑构成次要空间结点。2、沿滨江路北侧为宽阔的滨江绿带,成为江南新区北侧沿江的绿色走廊,通过在其中进行广场绿化、小径、景观小品的规划设计,使之成为市民休息、游乐的公共空间,又是沿江观景带。3、滨江路与城中路拐角处的狭长地带,即10号地块,拟建一小型宾馆,建议宾馆建筑南侧直接在河堤上建设,这样既充分利用土地,同时滨水建筑又创造出特殊的、富于个性的建筑景观。4、15、16号地块为中档住宅发展用地,通过一条小区级非机动车道路与泄洪河流西侧相连,以加强小区居民与西侧服务设施和公建的联系,同时也方便学生通过内部道路上学。(三)道路交通规划路名道路等级及性质道路红线宽度(M)晓峰路支路20公园路支路20西溪路步行道9城中路主干道26望鹤路支路20南北向江湾路次干道24滨江路支路20政法东、西路支路18东西向环城南路主干道42注道路断面详见道路规划图。(四)绿地系统规划由于该用地范围由自然山水所环抱,绿地系统的规划以“山水引入城市,城市融于山水”为原则。对沿道路两侧的绿带,河流两侧绿带及滨江绿带进行绿带宽度的控制,对公共集中绿地、小区集中绿地结合环境进行专门设计,以创造出良好的绿化环境。道路及河流两侧的绿地控制指标如下绿带宽度控制指标滨江路北侧按30米控制城中路两侧各按15米控制环城南路两侧各按10米控制政法东、西路两侧各按5米控制溪心溪东侧按20米控制南山溪西侧按20米控制第三部分江南新区南片控制性详细规划二、现状分析江南新区南片控制性详细规划范围北起环城南路,南至滞洪池及森林绿带,规划范围内共划分成14个地块,总用地约09平方公里。规划范围内现均为农田,地势较平坦。由于在考虑防洪问题时,山洪经滞洪池再由溪心溪排入横阳支江,经过核算已能达到防洪要求,因此控制范围内路面及地面标高与北片基本一致。三、规划用地性质及结构分析1、用地性质概况江南新区南片规划构想确定规划范围内16号地块的用地性质以居住用地为主,辅设以江南新区为服务范围的公建配套设施及旅游服务设施;7、8号两个地块地势较高,规划中按别墅区及疗养建筑考虑。滞洪池及相邻用地作绿化考虑,与两侧山林绿化相连接,形成约500米宽的绿化隔离带,创造良好的自然环境。同时,滞洪池及相邻绿带也可成为新区及XX城镇居民的野外游息场所。四、市政设施规划(一)现状基础设施简介XX江南新区位于横阳支江南岸,三面环山,北濒横阳支江,区内有南山溪,溪心溪两条溪流纵贯南北,环城南路横穿东西,把新区划分成南北二大片。目前北片内主要建筑为农民住房、三所市级中学,以及一座水厂供全镇用水,基础设施不完善,南片则尚未开发,没有任何基础设施。(二)给水工程规划1、用水量估算根据不同性质用地分别采用不同标准的面积比流量进行测算用水量,北片为11271M3/日,南片为11344M3/日,详见表。用地面积HA用水量M3/最大日序号用地性质用水量标准北片南片北片南片1居住用地20升/秒公顷40555234700790442一般公建13升/秒公顷19981907224421413市级公共设施用地40升/秒公顷42/1452/4武警用地15升/秒公顷25/342/5道路广场用地3M3/日公顷21812465376绿化用地2M3/日公顷249750950107未予见水量111112114889011271113442、管道系统现新区内北片建有水厂一座,水源取自横阳支江上游,日供水量6万M3/日,出厂水压035MPA,水厂出厂管DN800、DN400各一条,DN800管出厂后往北沿滨江路敷设由城中路过横阳支江,至北部老城区,规划将DN800管沿滨江路敷设至江弯路。DN400管出厂后往南,规划沿环城南路敷设与滨江路干管连结形成环路供水。南片视地块开发程度,增加12条供水干管形成环网,以保证供水安全。详见给水燃气管网布置图。3、消防本规划采用消防与生活合并的低压制,消防水量及消火栓布置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执行,高层建筑按高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4587)。三、排水工程规划(一)排水体制规划采用雨水、污水完全分流的排水体制。(二)排水工程规划1、污水工程规划1)污水量估算按最大日给水量为依据,测算污水量北片为6961M3/日,南片为6992M3/日,详见表2。表2给水量污水量序号项目指标北片南片北片南片1给水量M3/日11300113502产污率80904090803截污率70632863564地下水或雨水渗入106336365平均日污水量696169922)污水收集系统规划以河流及道路为界,新区北片分为三大区块,即三个收集系统。过横阳支江设泵站一座、过溪心溪及南山溪设倒虹管。I区块环城南路以北,南山溪以西。II区块环城南路以北,南山溪以东,溪心溪以西。III区块环城南路以北,溪心溪以东。3)管网布置新区污水最终排放有两种方案一是新区单独处理后排入横阳支江,二是过江送往老城区规划中的污水厂处理,两种处理方案形成以下二种管网布置。方案一1、污水总干管敷设在环城南路至江弯路,进入东边的污水处理构筑物,处理后排入横阳支江。2、污水过南山溪设倒虹管或泵站待初步设计时斟情决定。3、I区块污水干管沿政法路敷设经西溪路至污水总干管。II区块污水干管由城中路,望鹤路污水管进入污水总干管。III区由江弯路污水管收集后进入污水处理构筑物。4、南片地块污水自成系统,待开发时可在环城南路敷设污水干管进入北片统一处理。方案二1、污水干管设在政法路上收集I区块、II区块污水后设泵站过横阳支江进入老城镇污水收集系统后入污水厂。2、江弯路污水干管收集III区块污水,用泵站过横阳支江进入老城镇污水收集系统进入污水处理厂。3、南片污水自成系统,最终进入北片污水系统。2、雨水工程规划1)雨水管道设计标准Q910(1061)LGP/T049重现期一年地面集流时间T115分钟地面综合经流系数065,延缓系数M22)雨水系统雨水排除尽可能利用地形分片就近排入河道。规划区内主要溪流是溪心溪、南山溪及其支流,把规划区划分成4大片。溪心溪以东汇水面积雨水排入南山溪支流。溪心溪以西汇水面积雨水排入南山溪支流。南山溪以西汇水面积雨水排入南山溪及其支流。南山溪以东汇水面积雨水排入南山溪。详见雨、污水管网布置图。四、电力工程规划1、规划用电负荷根据各类用地性质分别采用不同负荷标准进行测算详见表3,北片用电总负荷为23261千瓦。表3序号用地性质用地面积(公顷)负荷标准瓦/M2同时率用电负荷千瓦1居住用地405540075121652学校用地19883508055943市级公共设施用地428008026884武警用地25350807005未预见量21146合计23261注仅计算北片。2、供电电源及供电网布置根据总体规划江南新区10千伏供电电源由110千伏渡龙山变电所提供。规划干线沿环城南路设置钢杆架空线,其他道路上高低压进出线全部采用地下电缆。根据用电负荷计算北片设10KV开闭所3处,南片设10KV开闭所2处,每个开闭所占地面积500M2。五、邮电工程规划(一)规划容量考虑新区电话普及率较高,所以使用指标比总体规划所定略有提高,计算见表4。表4序号用地性质用地面积或用户北片容量标准容水量北片1居住5700户市话普及率120线/百户68402公共建筑用地42000M2门/30M214003小计82404安装容量线路为实装的7011771(二)通信管网布置规划在9号地块设置模块局一座。根据电信局要求建设备容量3万门,占地3300M2,电信电缆由城中路至新区采用18孔电信管道进入模块局,出线采用12孔电信管道沿城南路敷设,南部别墅区采用6孔电信管道。(三)邮政规划规划在9号地块沿邮政分局一座,并按邮政服务半径的要求设置若干邮政政代办点。(四)有线电视1、网络按750M双向HFC综合信息网设计,规划北片三个光节点,南片3个光节点,每个光节点覆盖300400户,光收机采用4路电端口各输出105DB112DBUV,高电平信号直接无源分配网分配到用户。2、干线采用地下2孔管沟,复线采用4孔管沟,支线采用直埋式地下敷设。(五)移动通信规划在9号地块设置移动通信台,占地约500M2,线路与电信电缆同沟敷设。详见电力、电信管网布置图。六、燃气工程规划(一)用气量预测新区居民燃料用气占80,公建用气占20。根据“XX县城市燃气专项规划”提供的定额标准计算,详见表5。表5(仅计算北片)序号项目用气量(吨/年)说明1居民用气1400人口20万,用气指标70千克/人年,气化率1002公建用气3500合计1750每天48吨,合2015标方/日注液化石油气热值455107焦/千克,1084108焦/标方(二)供气方式本规划考虑两种燃气供气方案,视资金筹措情况再决定采用何种供气方式。1、纯气方案规划在新区地块设置一座气化站,供气范围可达12万户,占地面积约3000M2,并需设置30米宽的防护带。2、混气方案规划建立一座以液化气渗入空气的混合气为气源的管道燃气气源厂,可供XX镇和新区的用气。3、管网布置燃气管网采用中低压二级系统,干管沿环城南路滨江路敷设,形成环状布置。详见给水、燃气管线布置图。七、管道综合(一)管网的平面布置1、本工程规划管线包括给水管、污水管、雨水管、电力管、电信管、燃气管、有线电视线路七种管线按各专业规划要求统筹安排规划管线平面位置。2、雨水管若为单管设于道路中间,雨水管若为双管分设于道路两侧。电信管、有线电视线、燃气管及电力、给水、污水管分别设于道路两侧。3、东西走向道路电力管、污水管设于道路南侧,电信管、有线电视线、燃气管、给水管设于道路北侧。4、南北走向道路电力管、污水管设于道路东侧、电信管、有线电视线、燃气管、给水管设在道路西侧。5、参照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确定各种管线间距离。(二)管线综合高程设计按照各种管道的功能和埋设要求,各种管道在高程上的排列依次是第一层电信管、电力管有线电视线在上层第二层给水管、燃气管第三层雨水管和污水管。八、防洪规划(一)防洪标准确定1、根据“XX县城防洪规划”确定横阳支江防洪按50年一遇标准。2、为利于新区地块开发,也便于道路、桥梁的建设,确定南山溪不设防洪堤,溪心溪需设防洪堤。(二)规划措施1、南山溪和溪心溪南北两端均各设一控制闸,两溪与横阳支江交汇处各设排涝泵一座。2、由于南山溪不设防,因此,当水位高程低于5M时,闸门开启;当水位高程高于5M时两端闸门关闭,并开启排涝泵将内河水提升排入横阳支江。3、溪心溪设防洪堤两端闸门常开。新区南部5221KM2集雨面积地表径流通过溪心溪排入横阳支江,当横阳支江水位高于溪心溪水位时关闭北端闸门,并开启排涝泵将溪心溪河河水提升排入横阳支江。4、江南新区西部山坡0275KM2集雨面积地表径流排入山坡脚排洪沟,经由看守所西部向北排入横阳支江,排洪沟断面为矩形25M20M。5、为拦截南部山坡山洪进入溪心溪拟在大观山脚建造长800M的拦水坝,坝高约300M与山体相连形成一个水面面积约0399KM2,容积达1197万M3的人工湖,对下游河道排涝起到了极大的调蓄作用。XX县XX镇政府本次来贵镇规划方案汇报计划如下一、出差人员张友良教授、过琳琪博士洪亚华高级工程师、李新建助理工程师二、抵达时间8月12日上午计划返回时间8月13日下午三、目的“江南新区详细规划”正式成果前方案汇报,听取最后调整意见,以确定方案。四、需解决问题希望贵方提供沿滨江路、城中路、环城南路已批准待建项目的建筑沿街立面,以协助我方下一步街景规划及沿街立面的绘制。联系电话张友江泛华设计院一九九九年八月十日目录一、总则(一)规划依据和规划指导原则(二)规划范围二、用地现状分析三、规划用地性质分析四、规划设计与布局研究(一)总体布局(二)建筑、环境规划(三)道路交通规划(四)市政设施规划五、城市设计说明与导则(一)街景设计(二)中心广场设计(三)滨江绿化公园及绿化带设计(四)泛光照明系统规划(五)建筑形态、色彩控制六、经济技术指标(一)用地平衡表(二)经济技术指标第一部分规划说明目录体块模型鸟瞰图小高层住宅透视小别墅透视居住小区弧形入口透视江南新区北片中心广场效果图第二部分效果图目录规划用地区位图用地现状分析图规划总平面图规划用地性质与地块指标图道路交通与竖向规划图绿化系统规划分析图城中路东立面图城中路西立面图滨江大道北立面图环城南路南立面图中心广场平面图给水、燃气管网布置图污水、雨水管网布置图电力电信管网布置图第三部分规划设计图纸目录一、总则(一)规划依据和规划指导原则(二)规划范围二、现状分析三、规划用地性质及结构分析(一)用地性质分析(二)道路交通分析(三)绿化系统规划分析四、市政设施规划(一)给水工程规划(二)排水工程规划(三)电力工程规划(四)邮电工程规划(五)燃气工程规划五、经济技术指标(一)用地平衡表(二)地块控制指标第一部分规划说明目录湖滨森林公园湖滨渡假小木屋江南新区南片多层住宅透视第二部分效果图目录规划用地区位图用地现状分析图规划用地性质与地块指标图道路交通与竖向规划图给水、燃气管网布置图污水、雨水管网布置图电力、电信管网布置图第三部分规划设计图纸XXXX江南新区北片修建性详细规划与城市设计说明一、总则(一)规划依据和规划指导原则1、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2)XX县城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XX县人民政府,1996年12月。3)XX防洪规划4)XX县XX镇政府提供的用地现状图。5)XX县政府各职能部门提供的相关专业发展规划草案。6)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令第14号)7)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规划工作的通知国发199618号8)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办法(1992年4月1日)9)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10)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11)村镇规划标准(GB5018893)2、规划指导原则1)以XX县城城市总体规划为指导,明确XXXX江南新区发展的战略目标。促进县城的城市化发展,将县城江南新区开发成为面向二十一世纪的现代化绿色生态新区。2)从整体出发,合理布局,增强新区与主城区的联系,调整防洪设施,充分争取城市建设用地,并充分利用新区的自然条件和环境优势,创造良好的城市景观。3)突出江南新区性质,体现新区特色,贯彻可持续发展和以人为本的原则,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创造良好舒适的生活环境。4)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强调规划的宏观引导功能,研究规划实施的可行性,注重规划的延续性,使本规划在实施时有相对的稳定性,又有足够的灵活性。(二)规划范围XX江南新区位于XX镇西南部,江南新区北片的规划范围北起横阳支江,南至环城南路,东起渡龙山西坡,西至武警驻地及看守所,规划用地面积约114平方公里。二、城市概况(一)自然概况XX县城XX镇位于XX县境中心偏北,104国道、灵金、灵霞公路交合于此。规划中的温福铁路和宁台温高速公路将从县城西北面通过,横阳支江与萧江塘河、沪山内河汇合于此,XX镇为山区与平原的交界处,其地势东南低,西北部高。横阳支江是鳌江南岸的主要支流,发源于泰顺境内的九峰尖,自西南向东北流经营溪、桥墩、柳羊、XX、流石、凤浦至朱家站汇入鳌江,河流全长605公里。横阳支江以北为江西洋,以南为江南洋。江南洋平原河网密布且相互沟通,直接向鳌江口或东海排水,江西洋平原有萧江塘河与沪山内河两条主干道向鳌江排水。河口均建有挡潮闸。XX镇属亚热带季风型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8。(二)社会经济概况XX镇为XX县城,一九九六年城市总体规划确定XX县城城市性质为浙闽边界工贸城市,XX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XX镇经济总量在全县占有较大的比重,1998年,国内生产总值1286亿元,占全县的2103,工农业总产值2612亿元,占全县的1789,财政收入1156亿元,占全县的3107。XX镇县城98年总人口1186万人,根据96年XX县城城市总体规划远期2010年县城总人口规模为20万,城市规划区总面积54平方公里,规划建成区面积1935平方公里。建成区的发展方向沿萧江塘河和现104国道向东方向延伸,并局部横跨横阳支江向大观、渡龙发展。三、用地现状分析江南新区北片位于XX县城XX镇西南面,北邻横阳支江,南临环城南路。其用地呈东西向狭长的不规划形状,内有三条溪流通过,根据XX防洪规划,横阳支江堤岸按50年一遇标准设计,堤顶标高962米,目前标高为84米;在新区南侧设防洪堤及控制闸,将两溪山洪并入溪心溪排出,将溪心溪堤坝标高抬至78米,使整个新区达到5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原防洪规划中,环城南路标高较高,功能除交通外为可兼作防护堤。在本规划的防洪规划中,考虑在江南新区南片设蓄洪池(人工湖),蓄洪池通向南山溪、溪心溪开口处设闸门,南山溪可不设防洪堤,仅用溪心溪设防洪堤排洪,使整个新区除东侧有设防洪堤坝的溪心溪外,其余地势平坦,可建设用地的利用率提高。现状除农田和农居点及岩头小区外,已有或拟建工程项目如下县看守所、第二水厂、县成人教育学院、县进修学校、县机关幼儿园、县职业学校及镇七小学和民族中学,北片总用地114平方公里。四、规划用地性质与定位(一)规划定位分析XXXX江南新区是一个拥有良好自然山水景观资源的新区,因此规划中考虑充分利用XXXX这一山水型城市的自然景观优势,把山水引入城市,并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使居住区成为青山绿水中的花园式居住区。另外,XX县近年经济发展迅速,而XX镇作为XX县城,其经济总量在全县占较大比重。江南新区北片集中了大片农居点和数个县级学校,居民经济文化生活水平提高较快。凭借江南新区的自然景观优势和社会经济发展优势,在规划定位中把江南新区规划成一个以居住区和县属文教设施为主的,并配有完善的现代化公共服务设施的山水型新城区。(二)规划用地性质分析根据总体规划要求,江南新区北片的规划用地性质以居住用地、文教用地为主,并配备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和环境优美的广场绿化及滨江绿带。详见下表地块编号用地性质备注1D武警用地2R农居改造用地3R安置用地4U第二水厂5R岩头小区6R安置用地7R居住用地8C成人教育学校、进修学校、机关幼儿园9C邮政局、电信局、农贸市场、商店10C宾馆用地11R居住用地12R中、小学用地13C职业学校14R农居改造用地15R居住用地16C商业用地、幼儿园17R居住用地五、规划布局结构与分析(一)规划布局与结构分析1、规划结构结合城市主干道路构架和两侧山麓内含三条溪流的自然地形,并充分考虑现状条件的基础上,江南新区北片的总体布局可分为三片中心片、东片和西片,三片均以居住用地为主。三片用地之间嵌有两块县属文教用地。每片用地均有一个核心区,它既是公建服务设施集中的区域,又是公共活动空间、广场和绿化组合成的景观中心,其中中心片的核心区规模较大,它既是中心片的核心,又是整个江南新区的公共中心。嵌在三片居住用地之间的两块县属文教用地,一为县成人教育中心学校和县教师进修学校,另一为县职业学校。另在西片居住用地西北角有一块武警用地和市政设施用地。详见规划用地性质与结构分析图。2、公建布局江南新区北片三片居住用地的公建配套设施分述如下1)宾馆安排在滨江路与城中路交叉口的东南侧10号地块,有效地利用了干道桥头和滨江的地理景观优势。2)沿环城南路北侧为学校建设用地和部分公共服务设施用地。3)中心片居住小区中心居住片区位于城中路东区两侧,以中心广场为景观核心,充分利用自然水系及沿河绿化组织景观系列。7号地块北临横河支江沿江绿化带,将小区入口布置在此段中央,并组织南北向小轴线于小区内部围合成半园形组团绿地,多层住宅呈现南高北低向江边迭落,于花园南侧呈弧线形布置点式小高层围合完整的小区形态。沿南、西两侧沿街设置底商,以完善配套。11号地块以中心广场为起点引伸出一条东西南轴线,多层次展开空外空间及环境景观。小区中部以园环形道路连接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出入道为骨架,住宅建筑呈前松后紧之势布局,点式小高层住宅沿两条穿过小区的河道边沿呈弧形布置,既充分利用水边景观优势又获得区透共享的效果。全区结构紧凑、布局均衡,空间及景观主次分明,以期形成高环境质量的居住小区。4)农贸市场在江南新区北片9号地块和16号地块各设一农贸市场,面积约为16001700M2。5)居住区管理服务中心每个居住区均设居住区管理服务中心及文化活动场所。6)中小学在中心片居住区东南角12号地块为一中小学合并用地,用地面积813HA,中小学各36班。7)幼儿园江南新区北片共设三所幼儿园,每所12班,服务半径约500M。8)居住区医院建议在16号地块公建内设小型医院一所,面积约4000M2。9)社会公共停车场在9号、10号、16号地块设三座社会公共停车场,停车位分别为177辆、53辆及84辆,停车场可考虑部分地下停车。三地块自行车停车面积分别为2400M2、700M2和1120M2。3、居住用地布局1)5、7、11、15、17号五块地形平整,环境优美,安排为居住小区用地。2)2、3、6、14号四地块为农居改造和安置用地。(二)空间景观规划分析1、江南新区北片的空间景观规划系统由“城市景观主轴城市景观广场滨江绿化景观带溪畔景观带两侧山体视轴”组合构成,将自然山水风景有机地引入新区,把新区建成一个融山水风景于现代生活和居住环境的风景新区。1)主轴主轴沿城中路贯穿整个新区北片,将新区入口广场和中心广场串联起来,今后主轴线将延伸至江南新区南片的森林绿带和湖畔休闲绿地。2)城市景观广场城市景观广场有两个,一为沿城中路的新区入口广场面,向横阳支江北侧旧城区展示新区的良好景观和现代风貌;另一个是中心广场,是城中路的中心景观结点。其东、南边由弧形公建及居住建筑围合,东侧的园弧形居住小区入口建筑豪华大方,与道路西侧的大面积弧形集中绿地相呼应,而进入居住小区后的中央绿地让人立刻能感受到高质量的小区居住环境。而在城中路与环城南路交叉口由建筑形态丰富的公建及学校体育建筑构成环城南路丰富的景观。3)滨江绿化景观带沿滨江路北侧为宽阔的滨江绿带(15100M),成为江南新区北侧沿江的绿色走廊,通过绿带中的游步道、休闲广场和景观小品的规划设计,使之成为市民休息、游乐的公共空间,又是沿江观景带。4)溪畔景观带沿江南新区北片的南山溪、溪心溪两侧,原则上控制20米宽的溪畔绿化带,以营造新区内部的山水自然景观。局部地区如城中路跨江桥旁的宾馆用地和职业学校地块由于受地形条件和现状建筑用地条件限制,绿化控制常无法连续。5)两侧山体视轴新区用地东西两侧均为自然山麓,在景观规划中通过道路规划布置形成两条山体空间视轴,成功地将葱绿山体引入新区城市景观。2、规划中巧妙地运用建筑形态创造城市景观,与新区自然景观有机结合。新区建筑总体上以多层为主,高层建筑主要布局于新区中心片,使中心片成为都市建筑景观的视觉中心,以多层建筑向两侧延伸,与东西的自然山体相融合,形成中间高,两侧低,与自然风景融合的建筑轮廓线。(三)道路交通规划分析本规划中的路网布局及道路高程设计中充分考虑与现有道路网的结合,以总体规划的路网布局为依据,因此规划路网既满足新区规划的具体功能要求,又与现有地形及标高有良好的结合。道路交通系统概述如下1、路网布局的主骨架可概括为“两横两纵”,这也是城市的主次干道。两横一是环城南路,道路红线宽度为42M,是城市的主干道,也属于城市的环路系统,它使江南新区与主城区保持良好的交通联系。另一为滨江林荫道,其性质属滨江景观道路,红线宽度为20M,是市民沿江休闲观景的道路,同时也可担负部分机动车交通。两纵一是城中路,是城市主干道,红线宽度26M,它把江北的主城区与江南新区直接联系在一起。另一是江湾路,是城市次干道,红线宽度24M,它向北跨江与主城区相连,向南与环城南路相连,构成新区的道路骨架。2、在新区路网主骨架之下,另有四条城市支路。其中两条公园路和望鹤路,红线宽度20M,跨江与新区相连,并向南延伸到江南新区南片。另两条是东西两侧山体山脚下作为新区外围道路,东侧一条红线宽度15M,西侧一条红线宽度7M,把滨江大道与环城南路联系起来,并加强与城市山林公园的联系。3、政法西路和政法东路作为新区干道,红线宽度均为18M。作为新区的内部横向干道,它担负着新区内部的东西向联系。晓峰路红线宽度20M,联系着滨江路和环城南路。4、新区内支路,即岩头路和政法东路向东延伸段,红线宽度均为7M。政法东路向东延伸段为溪心溪东西两侧居民联系的内部道路。5、沿南山溪与溪心溪的滨水步行道,是市民散步休闲的观景道路,道路红线宽度为9米。规划区域内的道路系统的等级、性质及红线宽度详见下表,道路断面详见道路规划图。路名道路等级及性质道路红线宽度(M)晓峰路支路20公园路支路20西溪路步行道9城中路主干道26望鹤路支路20南北向江湾路次干道24滨江路滨江景观道路20政法东、西路支路18东西向环城南路主干道426、公共停车场的规划布置江南新区北片规划设置三个公共停车场,分别位于10号地块宾馆用地,9号地块沿环城南路公建北侧,和16号地块公建前广场。三个停车场停车位分别为53辆、177辆及84辆。三个停车场的自行车停车面积分别为10号地块700M2,9号地块2400M2,16号地块1120M2。其中9号地块可考虑部分地下停车面积。7、有关规划道路的平面定位及竖向定位参见“道路交通与竖向规划图”。(四)绿化系统规划分析1、环境绿化的重要意义城市中的植物,包括乔木、灌木、花卉、藤本、草地及其他地被植物,它们除了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为市民提供休闲和文化娱乐场地等作用外,还为人们常来热爱大自然的意识和生理、心理上的好处,也是美化环境、创造丰富景观的重要手段。在城市设计中必须充分认识环境绿化的重要作用,要掌握好局地环境的特点和植物本身的形体、色彩、芳香、声响等特征,利用它们可以创造出一定的意境,产生比拟和联想,美化城市四季景象,并体现XX地方特色2、绿化配置原则1)四季常绿,季季有花的原则2)简洁的大片草坪和色块花坛配合的原则3)突出中心广场景观,烘托周围建筑气氛的原则4)美化河岸溪滩水景,绿化远近山体,体现山水城市的原则3、环境绿化的目标通过绿化规划设计的实施,使江南新区成为一个环境优美、生活舒适、有益健康和充满诗意的绿色居住空间。新区绿地率应不低于30,绿化复盖率应不低于40。4、绿化设计构思1)中心广场及道路绿化中心广场除了铺装硬地外,应以大片常绿草坪、周边种植雪松、樟树、龙柏、广玉兰,并点缀棕榈、红枫、苏铁和海桐,花坛种植月季、菖兰、杜鹃、一串红等花卉,绿篱选择黄杨、珊瑚、龟甲冬青和红花继木等。2)滨江、溪滩绿化横阳支江边的绿带较宽,可以布置各类休闲、散步小径和各式时花花坛,在大片草坪的边缘种植雪松、玉兰、榕树、桉树、樟树等高大乔木、宽阔处可布置亭、廊等园林小品,溪滩水边并可种植垂柳、池杉及小灌木。3)公共设施绿化公建用地绿化以草坪为主,适当种植观赏乔木和花灌木,旁边的绿篱以冬青和黄杨为宜。4)居住小区绿化居住区绿化以草坪、花坛、灌木、乔木相组合,草坪上可散置假山石和座凳,开阔处可设园林小品,居住区的绿地率应不低于30。5)山体绿化东、南、西三边均为低山丘陵地,应遍植经济林及观赏林木,森林复盖率应达90以上。6、沿道路绿化宽度控制及建筑后退红线控制见下表。路名道路红线宽度M道路两侧绿带最小宽度M建筑后退红线最小距离M西侧路75晓峰路205公园路205西溪路958城中路261015望鹤路205江湾路245南北向东侧路155滨江路203政法东、西路1825东西向环城南路4269注滨江路北侧为滨江景观绿带,其宽度由15M100M不等。(五)市政设施规划江南新区位于横向支江南岸,三面环山,北濒横阳支江。新区内有南山溪、溪心溪两条溪流纵贯南北,环城南路横穿东西,把新区划分成南北二大片。本片内主要建筑有农民住房、县教师进修学校、成人教育学校和职业学校,以及一座供全镇用水的净水厂,基础设施很不完善。1、给水工程规划1)给水量估算根据不同性质用地,分别采用不同标准的用水量指标进行计算北片用水量为9350M3/日,详见表1表1序号用地性质用地面积HA用水量标准(M3/HAD)用水量M3/D1居住用地414613053892教育用地218711024063市级公共设施用地1182002364其他公共设施用地394803155特殊用地270902436道路广场用地2361204727绿地1113101108合计9171注水厂用地(331HA)未计算在内。2)管道系统A、本片内建有净水厂一座,水源取自横阳支江上游,日供水量6万M3/日,出厂水压035MPA,现有出厂管DN800、DN400各一条,DN800管出厂后往北沿滨江路敷设由城中路过横阳支江,至北部老城区,规划在城中路DN800管道上接一支干管DN300沿滨江路敷设至江湾路。DN400管出厂后往南,规划沿环城南路敷设与滨江路干管连结形成环路供水。本规划对北片给水管网进行管网平差计算。详见给水、燃气管网布置图。B、给水管采用PVC压力管,最小管径DN100,最小覆土深度详见给水、燃气管网布置图。3)消防根据消防有关规定,本规划消防给水采用低压制消防,消防给水管与城市给水管合一,消防水量及消火栓布置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9)执行,高层建筑按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执行。2、排水工程规划1)排水体制规划采用雨水、污水完全分流的排水体制。2)排水工程规划A、污水工程规划A、污水量估算按最大日给水量为依据测算北片污水量约7000M3/日详见表2表2序号项目指标给水量M3/日污水量M3/日1给水量91712产污率8073363截污率8562364地下水或雨水渗入106235平均日污水量6859B、污水收集系统规划以河流为界,北片形成三个污水收集系统。污水通过南山溪时可设置倒虹管;通过溪心溪需设置泵站。I污水收集系统,环城南路以北,南山溪以西。II污水收集系统,环城南路以北,南山溪以东,溪心溪以西。III污水收集系统,环城南路以北,溪心溪以东。C、管网布置污水总干管敷设在政法西路政法东路上,设置提升泵站通过溪心溪,进入东边的污水处理厂。I污水收集系统由晓峰路、公园路、西溪路干管收集后接入污水总干管。II污水收集系统由城中路干管收集后接入污水总干管。III污水收集系统由望鹤路干管收集后接入污水总干管。污水通过南山溪设倒虹管或泵站待初步设计时酌情决定。东边的污水处理厂没有建成之前,小区内污水宜相对集中,建立若干个地埋式污水处理构筑物,经厌氧处理后排入污水干管,送到提升泵站排入横阳支江。污水管采用钢筋砼管,最小管径D300,相应最小设计坡度0003,最小覆土深度为07M,最大埋深控制在4M之内。B、雨水工程规划A、雨水量计算暴雨强度公式9101061LGPQT049重现期P1地面集流时间T110分钟地面综合径流系数065,延缓系数M2B、雨水系统1)雨水排除尽可能利用地形分片,就近排入河道。片区内雨水接纳水体是横阳支江、南山溪及其支流,溪流把规划区划分成四块雨水汇水面积。南山溪以西汇水面积,雨水收集后排入横阳支江。南山溪以东汇水面积,雨水排入南山溪。溪心溪以西汇水面积,雨水排入南山溪支流。溪心溪以东汇水面积,雨水排入横阳支江。2)雨水管采用钢筋砼管,最小管径D300,相应最小设计坡度0003,最小覆土深度07M。详见雨、污水管网布置图。3、电力工程规划1)用电负荷估算根据各类用地性质分别采用不同负荷标准进行估算北片用电负荷为21824千瓦。详见表3表3序号用地性质用地面积或户数负荷标准同时率用电负荷KW1居住用地4500户5KW/户75168752教育用地2187HA150KW/HA8026243市级公共设施用地449HA300KW/HA8010774其他公共设施用地394HA200KW/HA806305特殊用地27HA150KW/HA804056道路广场用地2361HA10KW/HA902137合计218242)供电电源及电网布置根据总体规划江南新区10千伏供电电源由110千伏渡龙山变电所提供规划干线沿环城南路设置钢杆架空线,其他道路上高低压进出线全部采用地下电缆。根据用电负荷计算北片需设10KV开闭所3处,每个开闭所占地面积约500M2。4、邮电工程规划1)规划容量考虑新区电话普及率较高,本规划使用指标较总体规划所定略有提高,详见表4。表4序号用地性质用地面积或户数容量标准容量门1居住用地4500户市话普及率120线/百户54002公共设施用地62500M21门/30M320833小计74834安装容量106902)通信管网布置规划在9号地块设置模块局一座,根据电信局要求设备容量3万门,占地3300M2,电信电缆采用18孔电信管。由城中路引至江南新区模块局。出线采用12孔电信管道沿环城南路敷设。3)邮政规划规划在9号地块建邮政分局一座,占地2500M2,另按邮政服务半径的要求设置若干邮政代办点。4)有线电视A、网络按750M双向HFC综合信息网设计,规划北片设置三个光节点,每个光节点为70CM50CM130CM光收机采用4路电,端口各输出105DB112DBUV,高电平信号直接经无源分配网分配到用户。B、干线采用地下管道敷设,支干线采用直埋式地下敷设主杆线上管留3至4孔管沟。5)移动通信规划移动通信台占地500M2,建议与电信局合建于一幢建筑物内,线路与电信电缆同沟敷设。详见电力、电信管网布置图。5、燃气工程规划1)用气量预测规划供气按居民用气与公建用气比例为82计算,根据“XX县城市燃气专项规划”提供的定额标准测算,北片用气量为413T/D(1729M3/日)。详见表5表5用气量序号项目比例()用气人数(万人)用气标准万千卡/年人吨/日M3/日1居民用气76187031413122公建用气190793293小计9539316474不可予见量5020825总用气量1004131729注液化石油气热值456107焦/千克,1072108焦/标方2)供气方式规划近期仍采用罐装液化石油气每户单独供气,随着新区建设的发展和配套设施的完善,将采用气化的液化气用管道输送至用户的供气方式。本规划采用纯液化气气化站供气,供气规模为5000户,供气范围在15KM之内,供气站占地面积约05公顷,需设置30米宽的防护带。3)管网布置A、燃气管网采用中低压二级系统,中压干管沿环城南路、滨江路敷设形成环状布置。B、室外中压管道采用无缝钢管或塑料管,低压管道采用塑料管或水煤气焊接钢管,管道设在人行道下,最小覆土深度04M;设在车行道下,最小覆土深度08M。详见给水、燃气管网布置图。6、管道综合1)管网的平面布置A、本工程规划管线包括给水管、污水管、雨水管、电力管、电信管、燃气管、有线电视线路七种管线按各专业规划要求统筹安排规划管线平面位置。B、雨水管若为单管,设于道路中间,雨水管若为双管,则分设于道路两侧。电信管、有线电视线、燃气管及电力、给水、污水管分别设于道路两侧。C、东西走向道路电力管、污水管设于道路南侧,电信管、有线电视线、燃气管、给水管设于道路北侧。D、南北走向道路电力管、污水管设于道路东侧、电信管、有线电视线、燃气管、给水管设在道路西侧。E、参照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确定各种管线间距离。2)管线综合高程设计按照各种管道的功能和埋设要求,各种管道在高程上的排列依次是第一层电信管、电力管、有线电视线在上层第二层给水管、燃气管第三层雨水管和污水管。管位布置详见道路断面图。7、防洪规划1)防洪标准确定A、根据XX县城防洪规划确定横阳支江防洪标准按50年一遇标准;排涝标准为20年一遇标准。B、为利于新区地块开发,也便于道路、桥梁的建设,确定南山溪不设防洪堤,溪心溪按50年一遇防洪标准设置防洪堤。2)防洪措施A、城南居住区南面山坡总的集雨面积为10382KM2,山洪通过南山溪、溪心溪及山坡脚2条截洪沟共4个途径泄入横阳支江。两溪南北端各设一控制闸,南山溪支流北端设控制闸,两溪与横阳支江交汇处各设排涝泵一座。B、溪心溪集雨面积为479KM2,需设防洪堤,堤顶高程为78M(黄海)两端闸门常开,当横阳支江水位高于溪心溪水位时关闭北端闸门,并开启排涝泵将溪心溪河水提升排入横阳支江。C、南山溪集雨面积为5221KM2,不设防洪堤,由于地面设计高程为56M(黄海),因此当水位高程低于5M时南北闸门均开启;当水位高程高于5M时,两端闸门关闭,并开启排涝泵将南山溪河水提升排入横阳支江。D、西部山坡0275KM2集雨面积径流,拟在山坡脚修建25M25M的矩形排洪沟,经由看守所西部向北排入横阳支江。E、东部山坡00825KM2集雨面积径流,拟在山坡脚修建20M17M的矩形排洪沟直接排入横阳支江。F、为拦截南部山坡山洪进入溪心溪,拟在大观山脚建造800M长的拦水坝坝顶高程78M与山体相连形成一个水面面积约0399KM2的人工湖泊,可有效的拦蓄山洪,对下游河道排涝起到了很大的调蓄作用。3)原防洪规划中,环城南路标高较高,其功能除交通外兼作防护堤。在本规划的防洪规划中,考虑在江南新区南片设蓄洪池(人工湖),蓄洪池通向南山溪、溪心溪开口处设闸门,南山溪可不设防洪堤,仅用溪心溪设防洪堤排洪,使整个新区除东侧有设防洪堤坝的溪心溪外,其余地势平坦,可使建设用地的利用率大大提高。六、城市设计说明与导则(一)街景设计本规划设计中对规划范围内的三条街的四个沿街建筑立面进行了景观设计,具体为滨江路南立面、城中路东、西立面和环城南路北立面。1、滨江路南立面滨江路南立面是江南新区的沿江景观立面,也是从XX镇主城区暸望江南新区的主立面。沿滨江路的保留、改造和已批准待建建筑主要包括武警监狱、第二水厂和一个学校。街景立面规划中以城中路东西两侧的居住建筑的沿街立面段为中心,西侧居住区规划中从沿江往南依次布置低层、多层及小高层建筑,在沿江立面景观上形成“水面滨江绿化底层点式住宅多层点式住宅小高层点式住宅”的丰富建筑层次,其间有充分的绿化系统镶嵌,又有形态优美的远山作为背景天际浅,层层相衬,形成丰富的街景立面层次;沿城中路南侧有建筑形态丰富的宾馆,后为居住区的点式小高层住宅,另外住宅形式又与西侧建筑协调统一,使滨江街景立面既有较强的对比,又整体统一的建筑景观效果。在街景立面中心段西侧为一些保留、改造建筑和中档居住区,在整个街景立面的建筑高度控制上形成中间高逐步向两侧减弱,两侧端头又与山体轮廊线相连的景观效果。2、环城南路北立面沿环城南路北立面的保留、改造建筑立面只有小部分的农居安置用地和XX县教师进修学校,其余为规划的公共建筑、学校和居住建筑。街景立面的视觉中心仍集中在城中路西侧的高层办公建筑邮政、电信大厦,体形丰富,现代感强,整个街景立面高低变化有序,层次丰富,建筑色彩既统一又有对比。3、城中路东立面城中路东立面以居住小区弧形入口为中心,其北侧为宾馆建筑,南侧为学校的体育设施建筑。世贸居住小区入口正对江南新区中心广场,小区入口处建筑以弧形曲线围合中心广场,建筑由两侧向中心层层跌落,并且小区入口处设小角楼,加强小区入口空间的引导性和可识别性,经小区入口可看到内部的别墅、多层和小高层建筑轮廊和优美的绿化环境。4、城中路西立面城中路西立面由南侧公共建筑、中心广场绿地和北侧远景居住建筑构成,建筑高度由南至北逐步降低,中央广场绿树如荫,广场、小品镶嵌其中,使中央广场成为具有丰富的都市和自然景观的供市民休闲游息的市民广场。(二)中心广场设计中心广场位于城中路的中心位置,东靠世贸居住小区主入口,西侧滨水。广场基本呈园形,与世贸居住小区入口处的弧形建筑相呼应。广场直径约150M,被城中路划分成两个部分,东广场以与建筑形态相呼应的弧形绿地草坪为主,西广场有广场硬铺地、绿化草坪、喷泉、雕塑、广场灯、玻璃廊等元素构成市民休闲广场,西广场南侧为一组商业建筑,为市民的户外休闲活动提供餐饮、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