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热水系统建筑应用能效测评技术规程_第1页
太阳能热水系统建筑应用能效测评技术规程_第2页
太阳能热水系统建筑应用能效测评技术规程_第3页
太阳能热水系统建筑应用能效测评技术规程_第4页
太阳能热水系统建筑应用能效测评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工程建设标准太阳能热水系统建筑应用能效测评技术规程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ENERGYEFFICIENCYEVALUATIONOFAPPLICATIONOFSOLARHOTWATERSYSTEMSINBUILDINGS(征求意见稿)目录1总则22术语33基本规定74测评内容841基本要求842形式检查943性能检测1144能效评估125性能测试1351测试条件1352测试仪器1653测试方法206能效评估2761节能效益评价2762环境效益评价3063经济效益评价317综合判定34附录A江苏省、区城市划分及对应辐照量分段统计表38附录B报告格式41格式汇总表格式41格式形式检查报告格式47格式性能测试报告格式51格式能效评估报告格式54本标准用词说明621总则101为了加强对太阳能热水系统建筑应用工程效果的监督与管理,规范太阳能热水系统建筑应用能效测评方法,使太阳能热水系统建筑应用工程符合经济合理、性能安全可靠、节能环保与减排的要求,制定本规程。【条文说明】为降低建筑能耗,既要节约又要发展,近年来,太阳能热水系统在我国建筑应用上迅速发展。与常规能源应用相比其节能效果如何,是建设单位、政府以及全社会关心的问题。为了更准确、科学的评价太阳能热水系统在建筑应用中的节能效果,制定“太阳能热水系统建筑应用能效测评技术规程”。102本规程适用于我省新建、扩建和改建建筑中的太阳能热水系统性能测试、节能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评价。【条文说明】本条规定了本规程的适用范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第二条规定,可再生能源是指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非化石能源。结合我国建筑可再生能源应用的实际和各种能源形势的特点,现阶段我国建筑可再生能源应用主要集中在太阳能和地热能方面。本规程适用太阳能热水系统建筑应用工程的系统性能、节能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测试与评价,太阳能热水系统建筑应用工程的设计、施工等环节应遵守有关的标准和规范。103从事太阳能热水系统建筑应用能效测评的机构应为通过省级以上建设主管部门认定的建筑能效测评机构,从事太阳能热水系统建筑应用能效测评的人员应经过专门培训并取得相关资质。【条文说明】本条规定了进行太阳能热水系统建筑应用能效测评的机构和从业人员应具备的条件。建筑能效测评机构应通过省级以上建设主管部门的认定;现场性能测试人员应具备岗位培训证明;评估人员应经过专门培训,并取得能效测评资格章。104在进行太阳能热水系统建筑应用能效测评时,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条文说明】本条规定与相关标准的关系。进行太阳能热水系统建筑应用能效测评时,除满足本规程的要求外,也应同时遵守与工程项目应用相关的其他标准、规范,尤其是其中的强制性条文。参照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工程评价标准第104条在进行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工程测试与评价时,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术语201太阳能热水系统SOLARWATERHEATINGSYSTEM将太阳能转换成热能以加热水并输送至末端所必须的完整系统。通常包括太阳集热器、贮水箱、泵、连接管道、支架和其它零部件,以及控制系统和必要时配合使用的辅助热源。【条文说明】参照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评价标准GB/T506042010第201条将太阳能转换成热能以加热水的系统。包括太阳能集热器、贮水箱、泵、连接管道、支架、控制系统和必要时配合使用的辅助能源。家用太阳能热水系统性能试验方法GB/T187082002第319条由装配成完整系统将太阳能转换为加热水的热能的系统;可以包括辅助热源。太阳能热水系统施工技术规程DB11/T4612007第202条把太阳能转换成热能以加热水并输送至各用户所必须的完整系统装置。通常包括太阳集热器、贮水箱、泵、连接管道、支架和其它零部件,以及控制系统和必要时配合使用的辅助热源。202太阳能热水系统能效测评SOLARWATERHEATINGSYSTEMENERGYEFFICIENCYEVALUATION对反映太阳能热水系统运行状况、系统能效、节能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等指标进行检查、测试、计算和评估的活动。【条文说明】参照江苏省民用建筑能效测评标识标准第202条中建筑能效测评对建筑物能源消耗量及建筑物用能系统效率等性能指标进行检测、计算、评估,并给出其所处水平的活动。203太阳能保证率SOLARFRACTION太阳能热水系统中由太阳能供给的能量占系统需要的总能量的百分率。【条文说明】参照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评价标准GB/T506042010第205条系统中由太阳能部分提供的热量除以系统总能耗。太阳能供热采暖工程技术规程GB/504952009第2017条太阳能热水系统中由太阳能供给的热量占系统总能耗的百分率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工程评价标准GB/T508012013第207条太阳能热水系统中由太阳能供给的能量占系统总能耗能量的百分率。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测评导则第451条系统中太阳能部分提供的能量与系统需要的总能量之比。204集热系统效率COLLECTINGHEATSYSTEMEFFICIENCY在测试期间内太阳能集热系统有用得热量与同一测试期内投射在太阳能集热系统上太阳辐照量之比。【条文说明】参照太阳能热水系统施工技术规程DB11/T4612007第206条(集热器)瞬时效率稳定或准稳态下,传热工质从太阳能集热系统获得的能量与同时入射在集热系统采光面的太阳辐照量之比。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测评导则第441条在测试期间内太阳能集热系统有用得热量与同一测试期内投射在太阳能集热器上日太阳辐照能量之比。205贮热水箱热损因数TANKHEATLOSSCOEFFICIENT在无太阳辐照条件下,太阳能热水系统内贮水温度与环境温度温差为1K时,单位时间内、单位体积太阳能热水系统的热量损失。单位为W/MK。【条文说明】参照太阳能热水系统施工技术规程DB11/T4612007第207条(集热器)总热损系数贮热水箱对环境空气的平均传热系数,单位为W/MK。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测评导则第43条贮热水箱热损系数表征贮热水箱保温性能的参数,单位W/K。家用太阳能热水系统技术条件GB/T191412011第33条平均热损因数在无太阳辐照条件下,家用太阳能热水系统内贮水温度与环境温度温差为1K时,单位时间内、单位体积家用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平均热量损失。单位为W/MK。206系统费效比COSTBENEFITRATIOOFTHESYSTEM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增量投资与系统在正常使用寿命期内的总节能量的比值(元/KWH),表示利用太阳能热水系统节省每千瓦小时常规能源的投资成本。【条文说明】该参数是评价系统经济性的重要参数;为能够更直观地反映其实际含义,通俗易懂,将其中文名称定为系统费效比,该定义名称已在评价国内实施的示范工程中使用。其中所指的常规能源是指具体工程项目中辅助能源加热设备所使用的能源种类(天然气、标准煤或电)。参照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工程评价标准第208条可再生能源系统的增量投资与系统在正常使用寿命期内的总节能量的比值,表示利用可再生能源节省每千瓦小时常规能源的投资成本。太阳能供热采暖工程技术规程GB/504952009第2019条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增量投资与系统在正常使用寿命期内的总节能量的比值(元/KWH),表示利用太阳能热水系统节省每千瓦小时常规能源热量的投资成本。207静态回收期THESTATICINVESTMENTPAYBACKPERIOD以投资项目经营净现金流量抵偿原始总投资所需要的全部时间,是不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时收回初始投资所需要的时间。【条文说明】静态投资回收年限(静态回收期)是它有“包括建设期的投资回收期”和“不包括建设期的投资回收期”两种形式。其单位通常用“年”表示。投资回收期一般从建设开始年算起,也可以从投资年开始算起,计算时应具体注明。参照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工程评价标准中第437条的条文说明对于太阳能热利用系统,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项目实施后每年节约的费用,即节约的常规能源量与该能源价格的乘积。静态投资回收年限(静态投资回收期)也是衡量经济效益的指标之一,是指以投资项目经营净现金流量抵偿原始总投资所需要的全部时间,是不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是收回初始投资所需要的时间。它有“包括建设期的投资回收期”和“不包括建设期的投资回收期”两种形式。其单位通常用“年”表示,投资回收期一般从建设开始年算起,也可以从投资年算起,计算时应具体注明。常规能源的价格P应根据项目立项文件所对比的常规能源类型进行比较。当无明确规定时,由测评单位和项目建设单位根据当地实际用能状况确定常规能源的类型,按如下规定选取常规能源为电时,对于太阳能热水系统P为当地家庭用电价格,采暖和空调系统不考虑常规能源为电的情况;常规能源为天然气或煤时,P按下式计算/式中P常规能源的价格;(元/KWH)当地天然气或煤的价格;(元/KWH)天然气或煤的热值,按当地有关部门提供的数据选取;没有数据时天然气的值取,煤的值取,。11/3814/静态投资回收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醒目方案的资金回收能力,期计算方便,有助于对技术上更新较快的项目进行评价。但它不能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也没有对投资回收期的以后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从中无法确定项目在整个寿命期的总收益和获利能力。3基本规定301太阳能热水系统建筑应用能效测评应作为建筑节能分部验收和可再生能源应用所属专业的分部工程验收的组成部分。【条文说明】太阳能热水系统建筑应用能效测评是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效果的重要评价环节,应作为建筑节能分部和可再生能源应用所属专业的分部工程验收的组成部分。参照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工程评价标准第311条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项目应首先通过建筑节能分部和可再生能源应用所属专业的分部工程验收,项目所在地已经实施建筑节能专项验收的应首先通过建筑节能专项验收。302太阳能热水系统建筑应用工程测试所使用的全部仪器设备应按照有关标准进行管理,并定期送检标定,仪器设备精度、准确度等技术要求应满足本规程第52条的要求。【条文说明】本条目的在于确保各测评机构太阳能热水系统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相同的参数可以采用多种测量设备和方法,采用的仪表精度不同,测试结果的误差也会相差较大,因此有必要统一仪器仪表的技术参数。303在工程设计文件中应充分考虑太阳能热水系统的测试,有测试仪器仪表的预留安装位置和措施。【条文说明】太阳能热水系统建筑应用能效测评不同于以往的工程质检和验收,测试过程中往往需要在系统中安装必备的仪器仪表,为了防止在工程安装完成后再另行安装仪器仪表,破坏系统,在设计施工阶段应做好预留工作,这样可以有效防止浪费,提高测评的工作效率。参照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工程评价标准第313条在工程设计文件中应充分考虑可再生能源系统的测试,有测试仪器仪表的预留安装位置和措施。304太阳能热水系统测试数量应根据系统形式和规模抽样确定,抽样方法应符合本规程第511条的规定。【条文说明】为了提高测试工作的效率,节约测试成本,在科学合理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测试数量。参照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工程评价标准第313条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工程评价应包括该工程的全部系统,测试数量应根据系统形式和规模抽样确定,抽样方法应符合本标准第422、522和622条的规定。4测评内容41基本要求411太阳能热水系统建筑应用能效测评报告包括以下内容,报告格式见附录B。1太阳能热水系统建筑应用工程形式检查报告。【条文说明】形式检查报告应包括系统完整性、外观质量、关键部位、运行情况检查。如果本项目为示范项目还应包括以下基本信息(1)项目立项、审批、施工设计文件审查等文件的复印件;(2)项目关键设备测试报告的复印件;(3)施工过程中必要的记录、试运行调试记录等的复印件;(4)其它对工程质量有影响的重要技术资料的复印件;(5)第42条规定的其它项目。本条中所涉及的内容,从项目的法定程序、实施过程和竣工验收反映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实施情况。因此,要求所涉及的信息完备真实。2太阳能热水系统建筑应用工程性能测试报告。【条文说明】性能测试报告应包括以下基本信息(1)地源热泵系统基本概况,包括工程概况、系统类别、室外气象条件,以及测试对象、范围;(2)测试依据,包括标准、规范、图纸、设计文件和设备的技术资料等;(3)主要仪器设备名称、型号、精度等级等;(4)测试方法和数据处理;(5)测试结果或者结论;(6)测试机构名称、测试人员和测试日期等。3太阳能热水系统建筑应用工程能效评估报告。【条文说明】能效评估报告应包括以下基本信息(1)全年常规能源替代量;(2)费效比、年节约费用、静态投资回收期;(3)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粉尘减排量。412报告组成型式1太阳能热水系统建筑应用工程做性能测试的报告组成汇总表形式检查报告性能测试报告能效评估报告。汇总表格式见附录B格式1。2太阳能热水系统建筑应用工程不做性能测试的报告组成汇总表形式检查报告。汇总表格式见附录B格式2。42形式检查421系统完整性太阳能热水系统的系统类型、集热器类型、集热面积、贮水箱容量、辅助热源类型、辅助热源容量、循环管路类型、控制系统和辅助材料(保温材料、阀门、仪器仪表)等内容应满足太阳能热水系统设计文件要求。【条文说明】系统的节能效果与系统的性能以及安装的实施量密切相关。由于太阳能受屋顶墙面安装位置限制,在应用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实施面积等参数的数量不够,不能满足设计要求的情况。本条规定项目的实施情况是否与设计文件一致。如果太阳能热水系统是示范项目,并有申请报告的,实施情况满足设计文件的同时,也要满足项目申请报告的相关内容。参照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工程评价标准第326条太阳能热利用系统的系统类型、集热器类型、集热面积、储水箱容量、辅助热源类型、辅助热源容量、制冷机组制冷量、循环管路类型、控制系统和辅助材料(保温材料、阀门、仪器仪表)等内容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422系统外观质量太阳能热水系统建筑应用工程的外观应干净整洁,无明显污损、变形等现象。【条文说明】参照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工程评价标准第325条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工程的外观应干净整洁,无明显污损、变形等现象423系统关键部件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太阳能集热器、辅助热源、贮水箱、系统管路、系统保温和电气装置等关键部件应有质检合格证书,性能参数应符合设计和现行相关标准的要求。太阳能集热器应有符合要求的检测报告。【条文说明】参照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工程评价标准第322条太阳能热利用系统的太阳能集热器、辅助热源、空调制冷机组、冷却塔、贮水箱、系统管路、系统保温和电气装置等关键部件应有质检合格证书,性能参数应符合设计和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要求。太阳能集热器、空调制冷机组应有符合要求的检测报告424系统安全性能太阳能热水系统建筑应用工程的抗风雪措施、防雨措施、防冻、防雷击、建筑防水、防腐蚀、承重安全、接地保护、剩余电流保护、防渗漏、超压保护、过热保护、水质情况等安全性能,应满足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要求。【条文说明】参照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测评导则第3111条第3款系统的安全性能包括抗风雪措施、防雨措施、防冻、防雷击、建筑防水、防腐蚀、承重安全、接地保护、剩余电流保护、防渗漏、超压保护、过热保护、水质情况。查看系统的安全性能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要求。【条文说明】422424规定了对太阳能热水系统所采用的关键部件、系统外观、安全可靠性、环保措施等进行检查的主要内容。检查以文件审查和目视为主,文件审查主要查阅产品的检测报告和合格证等。太阳能集热器是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关键设备,其能量转换盒提升的效率直接关系到系统的节能效果,因此必须仔细检查第三方检测报告,确保其性能指标符合设计和有关标准的要求。安全是系统的首要性能,在利用本标准进行性能评价测试之前,要求系统安全性进行检查和确认。可以从立项、相关设计文件中分析太阳能热水系统建筑应用对建筑日照、承重和安全的影响。参照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工程评价标准第322条第325条条文说明规定了对可再生能源系统所采用的关键部件,系统外观,安全可靠性,环保措施等进行检查的主要内容,检查以文件审查和目视为主,文件审查主要查阅产品的检测报告和合格证等,太阳能集热器,太阳能电池和地源热泵机组分别是太阳能热利用系统,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关键设备,其能源转换和提升的效率直接关系到系统的节能效果,因此必须仔细检查其相应的第三方检测报告,确保其性能指标符合设计和国家有关标准的要求。安全是系统的重要性能,在利用本标准进行性能评价测试之前,要对系统安全性进行检查和确认,可以从立项、相关设计文件中分析太阳能建筑应用对建筑日照、承重和安全的影响,以地源热泵系统的水文、地理、生态、相关物理化学指标的影响。425系统运行情况1系统的运行调试记录应齐全,并满足设计和相关标准的要求。2太阳能热水系统应运行正常,控制系统应运作正确,各种仪表应显示正确,并应有记录时间及检查结果。【条文说明】按照实际工作状态连续运行3天,检查太阳能热水系统运行是否正常,控制系统运作是否正确,各种仪表的显示是否正确,并应有记录检查结果。参照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测评导则第3131条1检查系统的运行调试记录是否齐全,以及是否满足设计和相关标准的要求;2按照实际工作状态连续运行3天,检查太阳能光热系统运行是否正常,控制系统动作是否正确,各种仪表的显示是否正确,并记录检查结果。43性能检测431太阳能热水系统集热系统有用得热量应包括下列内容1集热系统进口温度;2集热系统出口温度;3集热系统流量;4室外环境温度;5室外环境空气流速。432太阳能热水系统集热系统效率应包括下列内容1集热系统有用得热量;2太阳总辐照量;3集热系统集热器总面积。433太阳能热水系统需要的总能量应包括下列内容1热水进水温度;2热水出水温度;3热水的流量。434太阳能热水系统太阳能保证率应包括下列内容1集热系统有用得热量;2系统需要的总能量。435太阳能热水系统贮热水箱热损因数应包括下列内容1贮热水箱内水的初始温度;2贮热水箱内水的结束温度;3贮热水箱水量;4贮热水箱周围的环境温度。【条文说明】集热系统有用得热量是指由太阳能系统中太阳能集热器提供的有用能量,是太阳能热利用系统的关键性指标;系统需要的总能量是太阳能热利用系统的参数,是确定太阳能热利用系统保证率的重要参数;集热系统效率是指传热工质从太阳集热器中获得的能量与入射在集热器采光面积上的太阳辐射能量之比;太阳能保证率是指太阳能热水系统中由太阳能供给的能量占系统总消耗能量的百分率;贮热水箱热损因数在无太阳辐照条件下的一段时间内,单位时间内、单位水体积太阳热水系统贮水温度与环境温度之间单位温差的平均热量损失。44能效评估441太阳能热水系统节能效益评价应包括下列内容1系统年有用得热量;2年常规能源替代量。442太阳能热水系统环境效益评价应包括下列内容1二氧化碳减排量;2二氧化硫减排量;3粉尘减排量。443太阳能热水系统经济效益评价应包括下列内容1系统费效比;2年节约费用;3静态回收期。【条文说明】项目技术性能达到或超过设计文件时,判定为合格。如果项目为可再生能源示范项目,且有申报书时,与申报内容一致即能效评估合格。具体判定方法如下1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常规能源替代量和费效比应符合项目可行性报告等相关文件的规定,当无文件明确规定时,应在评价报告中给出。费效比正常为0103元/KWH;2太阳能热水系统的静态投资回收期应符合项目立项可行性报告等相关文件的规定。当无文件明确规定时,静态投资回收期不应大于5年;3对可再生能源示范项目进行评价时,当项目能效评估报告内容均达到或者超过项目技术性能指标时,建议项目合格;否则建议项目整改直至达到或者超过项目技术性能指标。5性能测试51测试条件511太阳能热水系统的测试抽样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当太阳能热水系统的集热器结构类型、集热与供热水范围、系统运行方式、集热器内传热工质、辅助能源安装位置以及辅助能源启动方式相同,且集热器总面积、贮热水箱容积的偏差均在10以内时,应视为同一类型太阳能热水系统。同一类型太阳能热水系统被测试数量应为该类型系统总数量的2,且不得少于1套。【条文说明】制定本条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测试工作的效率,节约测试成本,在科学合理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系统测试数量。集热器结构类型、集热器总面积见GB/T6424和GB/T17581的规定;太阳能热水系统的集热和供热水范围、系统运行方式、集热器内传热工质、辅助能源安装位置、辅助能源启动方式等规定见GB50364的规定。太阳能采暖空调系统的集热系统运行方式、系统蓄热(冷)能力、末端采暖空调系统的规定见GB50495的规定。参照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工程评价标准GB/T508012013第422条第1款当太阳能热水系统的集热器结构类型、集热与供热水范围、系统运行方式、集热器内传热工质、辅助能源安装位置以及辅助能源启动方式相同,且集热器总面积、贮热水箱容积的偏差均在10以内时,应视为同一类型太阳能热水系统。同一类型太阳能热水系统被测试数量应为该类型系统总数量的2,且不得少于1套。512太阳能热水系统的测试条件应符合下列规定1太阳能热水系统性能测试应在太阳能热水系统调试完成、实际运行状态下进行。【条文说明】本规程是对太阳能热水系统实际运行性能进行测评,即根据系统的实际运行状态对系统的能效进行测试。2测试期间的运行工况宜达到系统的设计工况,且应在连续运行的状态下完成。【条文说明】本条为短期测试的要求,对于长期监测,太阳能热水系统长期监测的周期不应少于120天,且应连续完成,长期监测开始的时间应在每年春分(或秋分)前至少60天开始,结束时间应在每年春分(或秋分)后至少60天结束。长期监测可参照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工程评价标准GB/T508012013第423条有关规定1太阳能热水系统长期监测的周期不应少于120D,且应连续完成,长期监测开始的时间应在每年春分(或)秋分前至少60D开始,结束时间应在每年春分(或秋分)后至少6D结束;天阳能采暖系统长期监测的周期应与采暖同步;太阳能空调系统长期监测的周期应与空调期同步。长期监测周期内的平均负荷率不应小于30。2太阳能热利用系统短期测试的时间不应少于4D。短期测试期间的运行工况应尽量接近系统的设计工况,且应在连续运行的状态下完成。短期测试期间的系统平均负荷率不应小于50,短期测试期间室内温度的检测应在建筑物达到热稳定后进行。3测试期间,室外环境应满足下列要求1)室外平均环境温度不低于8且不高于39。【条文说明】本条规定了太阳能热水系统测试时的环境平均温度。环境温度对太阳能热水系统的测评有一定的影响,应给出一定的限制。2)环境空气的平均流动速率不应大于4M/S。【条文说明】根据太阳能集热器热性能试验方法GB/T4271随着流经集热器的空气流动速度增加,集热器的热损失相应增加,影响集热器的热性能,因此需要在测试期间将环境风速限制在一定范围内。参照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测试导则第25条环境空气的评价流动速率不大于4M/S。4太阳辐照量(J)测试不应少于4天,每一太阳辐照量区间测试天数不应少于1D,太阳辐照量区间划分应符合下列、区(、区城市划分见附录A)规定区1)J8MJ/(M2D);2)8MJ/(M2D)J12MJ/(M2D);3)12MJ/M2DJ16MJ/(M2D);4)16MJ/(M2D)J。区1)J8MJ/(M2D);2)8MJ/(M2D)J13MJ/(M2D);3)13MJ/(M2D)J18MJ/(M2D);4)18MJ/(M2D)J【条文说明】太阳辐照量指接收到太阳辐射能的面密度。我省在太阳能资源区划分中属于资源较富区,根据月平均10、日照时数6H的天数不同,太阳辐照量分为、区。区气温阴雨天气的太阳辐照量J8MJ/M(M2D);阴间多云时的太阳辐照量8MJ/(M2D)J12MJ/(M2D);晴间多云时的太阳辐照量12MJ/(M2D)J16MJ/(M2D);天气特别晴朗时的太阳辐照量J16MJ/(M2D)。区气温阴雨天气的太阳辐照量J8MJ/(M2D);阴间多云时的太阳辐照量8MJ/(M2D)J13MJ/(M2D);晴间多云时的太阳辐照量13MJ/(M2D)J18MJ/(M2D);天气特别晴朗时的太阳辐照量J18MJ/(M2D)。而太阳辐照不同,太阳集热器的转换效率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在测试期间应能够达到该地区平均的太阳辐照量。5测试期间的太阳辐照量实测值与本标准第512条第4款规定的每个区间太阳辐照量平均值的偏差控制在05MJ/(M2D)以内,对于全年使用的太阳能热水系统,不同区间太阳辐照量的平均值可按本规程附录A确定。【条文说明】对于集热器安装角度、局部气候条件等原因导致太阳辐照量难以达到16MJ/M2或18MJ/M2要求时,可由测评机构、委托单位等有关各方根据实际情况对太阳辐照量的测试条件进行适当调整,但测试天数不得少于4天,测试期间的太阳辐照量应均匀分布。参照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工程评价标准GB/T508012013第423条第5款短期测试的太阳辐照量实测值与本标准第423条第4款规定的4个区间太阳辐照量平均值的偏差宜控制在05MJ/(M2D)以内,对于全年使用的太阳能热水系统,不同区间太阳辐照量的平均值可按本标准附录A确定。参照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工程评价标准GB/T508012013第423条第6款对于集热器安装角度、局部气候条件等原因导致太阳辐照量难以达到16MJ/(M2D)的工程,可由检测机构、委托单位等有关各方根据实际情况对太阳辐照量的测试条件进行适当调整,但测试天数不得少于4天,测试期间的太阳辐照量应均匀分布。52测试仪器521太阳能热水系统测试应包括下列仪器1温度计;2风速仪;3总辐照表;4钢卷尺;5电功率表;6热量表。【条文说明】522太阳能热水系统测试仪器应符合下列规定1太阳总辐照度采用总辐射表测量,总辐射表应满足总辐射表GB/T19565的要求。【条文说明】总辐射表也称总日射表或天空辐射表,是测量平面接收器上半球向日射辐照度的辐射表。总辐射表GB/T19565规定的主要性能指标规定如下1、热电堆与仪器基座之间的绝缘电阻1M。2、内阻800。3、灵敏度允许范围7VW1M214VW1M2。4、响应时间(99响应)60S。5、非线性误差3。6、余弦响应误差太阳高度角10时10;太阳高度角30时5。7、方位响应误差(太阳高度角10时)7。8、温度误差(4040范围内)5。9、倾斜(180)响应误差3。10、年稳定性5。参照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工程评价标准GB/T508012013第424条第1款太阳总辐照度应采用总辐射表测量,总辐射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总辐射表GB/T19565的要求。2温度测量仪器以及与它们相关的读取仪表的精度和准确度应不大于表522的限值。响应时间应小于5S。测量空气温度时应确保温度传感器置于遮阳而通风的环境中,高于地面约1M,距离集热系统的距离在15M100M之间。测量水温时应保证所测水流完全包围温度传感器。表522温度测量仪器的准确度和精度参数仪器准确度仪器精度环境空气温度0502水温度0201【条文说明】由于测量对象的差异,对于测量空气和液体工质(水或防冻液)温度传感器的要求不同。液体工质温度对太阳能热水系统性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对所使用的温度传感器的准确度和精度都有较高的要求;环境空气温度对太阳能热水系统性能的影响相对较小,对温度传感器的要求也相对较低。另外,温度传感器距离太阳集热器和系统组件太近或太远,传感器周围有影响环境湿度的冷、热源,都将会影响测量的准确性。所以,对温度传感器放置的位置也有相应的要求。参照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工程评价标准GB/T508012013第424条第2款测量空气温度时应确保温度传感器置于遮阳而通风的环境中,高于地面约1M,距离集热系统的距离在15M100M之间,环境温度传感器的附近不应有烟囱、冷却塔或热气排风扇等热源。测量水温时应保证所测水流完全包围温度传感器。温度测量仪器以及与它们相关的读取仪表的精度和准确度应不大于表424的限值。响应时间应小于5S。表424温度测量仪器的准确度和精度参数仪器准确度仪器精度环境空气温度0502水温度02013流量计的测量准确度应为10。【条文说明】流量是流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管道或设备某横截面处的数量。其数值用质量来表示,称为质量流量单位为KG/H;用体积表示,称为体积流量,单位为L/H。目前常用的流量测量方法有以下三种形式1速度式流量测量方式。直接测出管道内流体的流速,以此作为流量测量的依据。其测量仪器包括节流式流量测量常用仪器如孔板、喷嘴、文丘里管、转子流量计、毕托管等;通过测量叶轮翻转次数测量流量的仪器,即叶轮式流量计如水表、涡流量计;电磁式流量计;超声波式流量计。2容积式流量测量方法。通过测量单位时间内经过流量仪表排出的流体的固定溶剂数目来实现。采用此方法的仪器是容积式流量计,常用的有椭圆齿轮流量计、刮板式流量计、湿式流量计。3通过直接或间接地方法测量单位时间内流过管道截面的流体质量数。采用此类测量方法的仪器常见的有叶轮式质量流量计,温度、压力自动补偿流量计等。只要达到测量的准确度,上述三类的流量计都可以使用。选择流量测量仪表时应考虑现场实际情况。如在不能开口或截断的管道上使用超声波流量计等。4质量测量的准确度应为10。5计时测量的准确度应为02。【条文说明】第4、5款质量和时间测量属于常规基础量的测量。使用常规满足精度要求的质量计和计时器即可。参照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工程评价标准GB/T508012013第424条第4、5款4质量测量的准确度应为10。5计时测量的准确度应为02。6周围空气速率测量的准确度应达到05M/S。风速仪应放置在与太阳能集热器中心点同一高度,距离太阳能集热器15M100M的范围内。【条文说明】太阳能热水系统中太阳集热器附近空气的流动速率对太阳能热水系统的热性能有一定的影响。为减少系统测试与评价之间的差异,规定了实验期间太阳能集热器周围空气速率的限值。目前常用测量气体的流速仪表为热线风速仪。参照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工程检测与评定规程DGJ32/JT902009第432条空气流速测量,应分别测量太阳能集热器和贮水箱(集热循环水箱及贮热水箱,下同)周围的空气流速。风速仪应分别放置在与太阳能集热器中心点同一高度和贮水箱中心点同一高度的遮阳通风处,分别距离太阳能集热器和贮水箱15M100M的范围内。7模拟或数字记录仪的准确度应等于或优于满量程的05,其时间常数应不大于1S。信号的峰值指示应在满量程的50100之间。使用的数字技术和电子积分器的准确度应等于或优于测量值的10。记录仪的输人阻抗应大于传感器阻抗的1000倍或10M,二者取其高值。仪器或仪表系统的最小分度不应超过规定精度的2倍。【条文说明】本条规定了选择数据记录仪应达到的要求。为了达到所纪录参数的精度,在任何情况下,仪器或仪表系统的最小分度都不应超过规定精度的两倍。例如,如果规定的精度是01,则最小分度不应超过02。参照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工程评价标准GB/T508012013第424条第6款模拟或数字记录仪的准确度应等于或优于满量程的05,其时间常数应不大于1S。信号的峰值指示应在满量程的50100之间。使用的数字技术和电子积分器的准确度应等于或优于测量值的10。记录仪的输人阻抗应大于传感器阻抗的1000倍或10M,二者取其高值。仪器或仪表系统的最小分度不应超过规定精度的2倍。8长度测量的准确度应为10。【条文说明】长度测量应选择常见且满足精度要求的仪器即可,测试应简单易行。参照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工程评价标准GB/T508012013第424条第7款长度测量的准确度应为10。9热量表的准确度应达到现行行业标准热量表CJ128规定的2级。【条文说明】根据热量表CJ128的规定,热量表的计量准确度分为三级。采用相对误差限表示,并按下列公式计算E(VDVE)/VE100式中E相对误差限,;VD显示的测量值;VE常规真实值。其中2级表E(34TMIN/T001QP/Q)式中TMIN最小温差,单位K;T使用范围内的温差,单位K;QP常用流量,单位M3/H;Q使用范围内的流量,单位M3/H。参照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工程评价标准GB/T508012013第424条第8款热量表的准确度应达到现行的行业标准热量表CJ128规定的2级。53测试方法531集热系统有用得热量的测试应符合下列规定1每日测试的时间从上午8时开始至达到所需要的太阳辐射量为止。2测试参数包括集热系统进出口温度、流量、环境温度、环境空气流速,采样时间间隔不得大于10S。3太阳能集热系统有用得热量QJ可以用热量表直接测量,也可以通过分别测量温度、流量等参数按下式计算(531)6110NJJIWPDJIBJIJIIQMCTT式中太阳能集热系统有用得热量(MJ);JN总记录数;第I次记录的集热系统平均流量(M3/S);JIM集热工质的密度(KG/M3);W集热工质的比热容(J/KG);PC第I次记录的集热系统的出口温度();DJIT第I次记录的集热系统的进口温度();BJI第I次记录的时间间隔(S),TT600S。JIT【条文说明】长期监测的时间应满足第512条第2款条文说明的要求。集热系统有用得热量是指由太阳能系统中太阳能集热器提供的有用能量,是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关键性指标。一般情况下,当太阳能集热器采光面正南放置时,试验起止时间应为当地太阳正午时前4H到太阳正午时后4H,共计8H。我省地域广阔,各地天气情况复杂多变,太阳能辐射量会受到有云、阴天及雨雪天气的影响。由于天气的不确定性,在一天中规定的时间内满足本标准512第4条规定的太阳辐射量J要求,可能需要很长的一段测试时间。如在一次无锡的实际测试中,在半个月内太阳辐射量的值没有一天是小于8MJ/(M2D)的,这给实际的测量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因此,为了使测试能够正常进行,可采取截取太阳辐射量方法,以部分时间的测试数据进行代替。例如在某工程的测试中,若需要8MJ/(M2D)J1312MJ/(M2D)的测试数据。从当地太阳正午时前4H实验开始,在当地正午时后2H时,J的值为107MJ/M2D,则在此时记录完毕其它参数数值,当天实验即可结束。当天当地太阳正午时前4H到太阳正午时后2H的测试数据即为8MJ/(M2D)J1312MJ/(M2D)的测试数据。长期监测可参照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工程评价标准GB/T508012013第427条1长期监测的时间应符合本标注第423条的规定。2短期测试时,每日测试的时间从上午8时开始至达到所需要的太阳辐射量为止。3测试参数包括集热系统进出口温度、流量、环境温度、环境空气流速,采样时间间隔不得大于10S。4太阳能集热系统得热量QJ可以用热量表直接测量,也可以通过分别测量温度、流量等参数按下式计算6110NJJIWPDJIBJIJIIMCTT(427)式中太阳能集热系统得热量(MJ);JQN总记录数;第I次记录的集热系统平均流量(M3/S);JIM集热工质的密度(KG/M3);W集热工质的比热容(J/KG);PC第I次记录的集热系统的出口温度();DJIT第I次记录的集热系统的进口温度();BJI第I次记录的时间间隔(S),TT600S。JIT532集热系统效率的测试应符合下列规定1单日集热系统效率的测试方法应符合以下规定。每日测试的时间从上午8时开始至达到所需的太阳辐射量为止。达到所需要的太阳辐射量后,应采取停止集热系统循环泵等措施,确保系统不再获取太阳得热量。测试参数应包括集热系统有用得热量、太阳总辐照量和集热系统集热器总面积等。太阳能热水系统的集热效率应按下式计算得出5321/100式中太阳能热水系统的集热系统效率();太阳能热水系统的集热系统有用得热量(MJ),测试方法应符合本规程第531条的规定;A集热系统的集热器总面积(M2)H太阳总辐照量(MJ/M2)。2设计使用期内的集热系统效率的测试方法应符合一些规定。单日集热系统的效率应按本规程第532条第1款的规定确定;设计使用期内的集热系统效率应按下式计算(5322)4321XX式中集热系统效率();、由本规程第532条第1款确定的各太阳辐照量下的单日集热系统1234效率()根据式5321计算;、由本规程第512条第4条确定的各太阳辐照量在当地气象条件下1X234X按供热水的时期统计得到的天数。没有气象数据时,对于全年使用的太阳能热水系统、可按照本规程附录A取值1X234X【条文说明】本条给出了计算集热系统效率的方法。进行长期监测时,长期监测的时间应满足第512条第2款条文说明的要求。长期监测可参照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工程评价标准GB/T508012013第425条集热系统效率的测试应符合下列规定1长期监测的时间应符合本标注第423条的规定。2短期测试时,每日测试的时间从上午8时开始至达到所需的太阳辐射量为止。达到所需要的太阳辐射量后,应采取停止集热系统循环泵等措施,确保系统不再获取太阳得热。3测试参数应包括集热系统得热量、太阳总辐照量和集热系统集热器总面积等。4太阳能热水系统的集热效率应按下式计算得出425/100式中太阳能热水系统的集热系统效率();太阳能热水系统的集热系统得热量(MJ),测试方法应符合本标准第427条的规定;A集热系统的集热器总面积(M2)H太阳总辐照量(MJ/M2)。第432条集热系统效率的评价应按下列规定进行1短期测试单日或长期监测期间集热系统的效率应按本标准第425条的规定确定。2采用长期监测时,设计试用期内的集热系统效率应取长期监测期间的集热系统效率。3对于短期测试,设计使用期内的集热系统效率应按下式计算(4321)4321XX式中集热系统效率();、由本标准第423条第4款确定的各太阳辐照量下的单日集热系1234统效率()根据式425计算;、由本标准第423条第4条确定的各太阳辐照量在当地气象条件下1X234X按供热水、采暖或空调的时期统计得到的天数。没有气象数据时,对于全年使用的太阳能热水系统、可按照本标准附录B取值1234533系统需要的总能量的测试应符合下列规定1每日测试持续的时间从上午8时开始到次日上午8时为止。2测试太阳能热水系统的热水进出水温度、热水的流量等参数,采样时间间隔不得大于10S。3系统需要的总能量QZ可以用热量表直接测量,也可以通过分别测量温度、流量等参数按下式计算(533)6110NZZIWPDZIBIZIIMCTT式中QZ系统需要的总能量(MJ);N总记录数;第I次记录的系统总流量(M3/S);ZIM水的密度(KG/M3);W水的比热容(J/KG);PC第I次记录的热水温度();DZIT第I次记录的冷水温度();BZI第I次记录的时间间隔(S),600S。ZITTT【条文说明】长期监测的时间应满足第512条第2款条文说明的要求。系统需要的总能量是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参数,是确定太阳能热水系统保证率的重要参数。测试时间需涵盖整个测试过程,在集热器停止工作后,系统常规热源包括电锅炉、燃气炉、燃煤炉、热力站等还在工作。同集热系统得热量一样,应针对不同用途进行集热系统相应测量。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工程评价标准GB/T508012013第426条)534太阳能保证率的测试方法应符合以下规定1单日太阳能保证率应按下式计算(5341)ZJQF/式中F系统太阳能保证率,();太阳能集热系统有用得热量,(MJ);JQ系统需要的总能量,MJ。Z2设计使用期的太阳能保证率的测试方法应按照以下规定进行单日太阳能保证率应按本规程第534条第1款的规定确定;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太阳能保证率F根据下式计算得出(5342)4321XXFF式中太阳能保证率();F、由本规程第534条第1款确定的各太阳辐照量下的单日太阳能1F234保证率(),根据式5341计算;、由本规程第512条第4条确定的各太阳辐照量在当地气象条件1X234X下按供热水的时期统计得到的天数。没有气象数据时,对于全年使用的太阳能热水系统、可按照本规程附录A取值。1X234X【条文说明】如果进行长期监测,应满足第512条第2款条文说明的要求。长期监测可参照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工程评价标准GB/T508012013第431条1短期测试单日或长期监测期间的太阳能保证率应按下式计算(4311)ZJQF/式中F系统太阳能保证率,();太阳能集热系统得热量,(MJ);JQ系统需要的总能量,MJ。Z2采用长期监测时,设计使用期内的太阳能保证率应取长期监测期间的太阳能保证率。3对于短期测试,设计使用期内的太阳能热利用系统的太阳能保证率应按下式计算(4312)4321XXFFF式中太阳能保证率();F、由本标准第423条第4款确定的各太阳辐照量下的单日太1F234阳能保证率(),根据式4311计算;、由本标准第423条第4条确定的各太阳辐照量在当地气象条1X234X件下按供热水、采暖或空调的时期统计得到的天数。没有气象数据时,对于全年使用的太阳能热水系统、可按照本标准附录B取值。1234535贮热水箱热损因数测试方法及技术要求应符合以下规定1测试持续的时间从晚上8时开始至次日早上6时结束,共计10个小时。测试开始时贮热水箱水温不得低于50,与水箱所处环境温度差不应小于20。测试期间应确保贮热水箱的水位处于正常水位,且无冷热水出入水箱。2测试参数包括贮热水箱内水的初始温度、结束温度、贮热水箱容水量、环境温度等。3贮热水箱热损因数根据下式计算得出(533)LNAVSFIPWSLTCU式中USL贮热水箱热损因数(W/(M3K);水的密度(KG/M3),W水的比热容(J/(KG);PC降温时间(S);TI开始时贮热水箱内水温度;TF结束时贮热水箱内水温度;TASSV降温期间平均环境温度。【条文说明】参照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工程评价标准GB/T508012013第4210条1测试持续的时间从晚上8时开始至次日6时结束,共计10个小时。测试开始时贮热水箱水温不得低于50,与水箱所处环境温度差不应小于20。测试期间应确保贮热水箱的水位处于正常水位,且无冷热水出入水箱。2测试参数包括贮热水箱内水的初始温度、结束温度、贮热水箱容水量、环境温度等。3贮热水箱热损因数根据下式计算得出(4210)LNAVSFIPWSLTCU式中USL贮热水箱热损因数(W/(M3K)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