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面与楼面工程施工工艺汇编1灰土垫层本章适用于不受地下水浸泡的基土地面上进行灰土垫层工程。11材料要求111石灰应采用块状生石灰或磨细生石灰。块状生石灰使用前应用水充分熟化、过筛,熟化石灰颗粒粒径不大于5MM。熟石灰也可用粉煤灰或电石渣代替。112土料应采用粘土、粉质粘土或粉土,不得含有有机杂物,严禁采用冻土、膨胀土、盐渍土。应先过筛后使用,其颗粒粒径不大于15MM,含水率应符合规定。12主要机具打夯机具、机械打夯机、压路机、手推车、筛子孔径610MM和1620MM两种、木耙、靠尺、铁锹、胶皮管、小线、钢尺、楔尺、标准计量斗等。13作业条件131在施工前,基土已按设计要求进行处理,并办理好隐蔽工程验收手续。132已经放好控制地面、标高水平线。133在施工前,应合理确定土料的含水率控制范围、铺土厚度和夯打遍数等参数。134与垫层有关的电气管线、设备管线及埋件等已经安装完毕,位置准确,固定牢靠。135按照有关规定,对操作者进行施工交底。14操作工艺141工艺流程142对所需的土料和石灰质量进行进场检验。合格后分别进行过筛。土料使用孔径1620MM的筛子过筛,对于熟化的块灰使用孔径610MM的筛子过筛。143灰土的配合比应符合设计要求,如设计无要求的一般采用熟化石灰粘性土为37(体积比)。所用的土料和熟化石灰必须过标准斗,严格控制执行配合比,拌合料的体积比应通过试验确定。拌合时必须均匀一致,至少翻拌两次;拌合好的灰土颜色应一致。144采用磨细生石灰和粘性土拌和灰土时,按磨细生石灰粘性土为37(体积比)的比例拌和,并洒水堆放8H后可以使用。145灰土施工时,应控制土料的含水率。工地的检验方法为用手将灰土紧握成团,两指轻捏即碎为宜。或先称取适量的土料重量G1,然后将土料充分烘干,再次称取土料重量G2,则求出土料的含水量(G1G2)/G1。如土料水分过多应晾干,水分不足时应洒水润湿。146将基土表面的垃圾杂物等清理干净,经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后,进行垫层施工。147灰土应分层铺摊,使用压路机作为夯具铺设时,每层的虚铺厚度为200300MM,使用其它夯具铺设时,每层的虚铺厚度为200250MM,基层处理检验土料和熟石灰的质量并过筛灰土拌合分层铺设灰土夯打密实找平验收防水浸泡覆盖各层虚铺厚度都要用木耙打平,并用尺和标准杆检查。148打夯可采用人工夯实或轻型机具夯实的方法。夯压的遍数应根据设计要求的干土质量灰土密实度或现场试验确定,一般不少于三遍。人工打夯应一夯压半夯,夯夯相连,行行相连,纵横交叉。149灰土垫层按规定分层取样试验。在每层夯实后,使用环刀取土送检,符合要求后,并经工长签认报告后方可进行上层施工。1410灰土垫层采用分段施工时,应预先确定接槎的位置,不得将接槎留置在墙角、柱基及承重窗间墙下。上下两层灰土的接槎距离不得小于500MM,将槎子垂直切齐。1411相临地段的灰土垫层厚度不一致时,采用不同的厚度,并做成阶梯形。在技术和经济条件合理,满足设计及施工要求时,也采用同一厚度。1412在灰土垫层最上层施工完成后,应拉线检查平整度。高出部分用铁锹铲平,低的部分补打灰土,然后请质量检查人员进行验收。1413灰土垫层的雨期施工方案应预先制定,并确定排水措施,施工灰土时应连续进行,尽快完成,施工中应防止水流入施工面,以免基土遭到破坏。尚未夯实的灰土如被雨水浸泡,则应将积水及松软的灰土清除,在施工条件满足时,再重新铺摊灰土,并夯实。已经夯实受浸泡的灰土,应换土后重新夯打密实。1414冬期温度低于10时不宜施工灰土垫层,使用的土料,要随筛、随拌、随铺、随打、随保温,严格执行接槎、留槎和分层的规定。15质量标准151主控项目灰土体积比应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配合比通知单记录。152一般项目1熟化石灰颗粒粒径不得大于5MM;粘土或粉质粘土、粉土内不得含有有机物质,颗粒粒径不得大于15MM。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材质合格记录。2灰土垫层表面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52的规定。检验方法应按表152的检验方法检验。表152项次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1表面平整度10用2M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2标高10用水准仪检查3坡度不大于房间相应尺寸的2/1000,且不大于30用坡度尺检查4厚度在个别地方不大于设计厚度的1/10用钢尺检查16成品保护161在夜间施工时,应安排施工顺序,设置充足的照明设施,防止铺填超厚或配合比不准确。162灰土垫层施工前,应在门口、垫层内埋设件和已施工完毕的装饰面层易被碰撞处做好保护措施。163施工完的灰土垫层应注意保护,用水湿润,进行养护,晒干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17应注意的问题171按要求测定干密度灰土施工时,每层都应做干密度试验。172石灰熟化不良没有认真过筛,颗粒过大造成颗粒遇水熟化时体积膨胀,将上部结构或垫层拱裂。务必认真对待石灰熟化工作,严格按要求过筛。173房心灰土表面平整度偏差过大,致使地面混凝土垫层过厚或过薄,造成地面开裂、空鼓。应认真检查灰土表面标高和平整度,防止造成返工损失。174雨、冬期不宜做灰土工程,否则应编好分项施工方案;施工时应严格执行技术措施,避免造成灰土水泡、冻胀等返工事故。2砂垫层和砂石垫层本章适用于建筑工程中建筑地面采用砂垫层和砂石垫层工程。21材料要求211砂;应采用质地坚硬的中砂。212砂石应采用天然级配材料,用强度均匀、未风化的砂石,粒径一般为540MM,其中石子的最大粒径不得大于垫层厚度的2/3,且不易大于50MM,含泥量不大于3。213砂和砂石中不得含有草根、垃圾等有机杂质。22主要机具手扶式振动压路机、机动翻斗车、蛙式打夯机、人力夯、推土机、压路机(610T)、手推车、靠尺、铁锹、铁耙、喷水用胶皮管、小线、钢尺、楔形尺、级配筛、振捣器等。23作业条件231施工前,对砂和砂石进行材料进场检验,检查原材的材质合格证明文件及检测报告,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232当地下水位高于垫层底面标高时,施工前,应采取排水和降水措施进行降水,达到垫层以下无积水。233与垫层有关的电气管线、设备管线及埋件等已经安装完毕,位置准确,固定牢靠,并已办理各种验收手续。234根据设计要求,已经进行了必要的压实试验,已选定的砂或砂石料,确定了铺设厚度、夯实或碾压遍数等参数。235已经放好控制地面、标高水平线,在地面设标桩,找好标高、挂线,作控制铺填厚度的标准。236按照有关规定对操作者进行施工交底。24操作工艺241工艺流程242铺设砂或砂石垫层前先检验基土土质,清除松散土、积水、污泥、杂质、并打底夯两遍,使表土密实。243砂石垫层的厚度一般不宜小于100MM,铺时按线由一端向另一端分段铺设,摊铺均匀,不得有粗细颗粒分离现象。表面空隙应以粒径为525MM的细砂石填补。244铺完一段,压实前应洒水使表面保持湿润。小面积房间采用木夯或蛙式打夯机夯实,不少于三遍;大面积宜采用压路机往复碾压其轮距搭接不少于500MM,边缘和转角处应用人工或蛙式打夯机补夯密实,且碾压不基层处理检查原材材质分层铺设洒水夯实或碾压找平验收少于四遍,夯实后的砂石垫层表面应平整密实且无松动石子。245砂垫层厚度不应小于60MM,铺设同砂石垫层,亦应分层摊铺均匀,洒水湿润后,采用木夯或蛙式打夯机夯实,一夯压半夯。并达到表面平整、无松动为止,高低差不大于20MM,夯实后的厚度不应大于虚铺厚度的3/4。246冬期施工温度低于1O时不宜施工。施工中使用的砂或砂石料不得含有冻块,要随筛、随拌、随铺、随打、随保温,严格执行接槎、留槎和分层的规定。247找平与验收,内容为施工时应分层找平,夯压密实,并设检查员,环刀取样,测定质量密度,下层密实合格后,方可进行上层施工,最后一层压夯完成后,表面应拉线找平,标高符合设计要求。对于砂石垫层的环刀取样采取的方法取一个结实的固体容器,容器高度以低于垫层厚度2030MM为宜,测量出其容积V与重量G,将其埋入垫层中,待垫层夯实后挖出,去掉容器外的砂石,将容器及其内部砂石再次称重得G,密度(GG)/V。248分段施工时,接头处应做斜槎,上下层接头要错5001000MM。249铺筑厚度当采用压路机压实时为250350MM,采用轻型机械压实时为150200MM,采用振捣器振实时,以振捣深度为宜。2410夯实后的砂或砂石垫层都需做干密度试验,合格并由工长签认报告单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25质量标准251主控项目1砂和砂石不得含有草根等有机杂质;砂应采用中砂;石子最大粒径不得大于垫层厚度的2/3。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材质合格证明文件及检测报告。2砂垫层和砂石垫层的干密度或贯入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试验记录。252一般项目1表面不应有砂窝、石堆等质量缺陷。检验方法观察检查。2砂垫层和砂石垫层表面的允许偏差应符合本规范表252的规定。检验方法应按本标准表252中的检验方法检验。表252项次项目允许偏差(MM)检查方法1表面平整度15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2标高20用水准仪检查3坡度不大于房间相应尺寸的2/1000,且大于30用坡度尺检查4厚度在个别地方不大于设计厚度的1/10用钢尺检查26成品保护261在已铺设的垫层上,不得用锤击的方法进行石料和砖料加工。262垫层铺设后应尽快进行面层施工,防止长期暴露、行车、走人,造成松动。263做好垫层周围的排水措施,防止受雨水浸泡造成下陷。264紧靠已铺好的垫层部位,不得随意挖坑进行其他作业。265冬期施工,因垫层较薄,在做面层前,应有防止基土受冻措施27应注意的问题271砂、砂石垫层施工,基土必须平整、坚实、均匀;局部松软土应清除,用同类土分层回填夯实;管道下部应按要求回填土夯实;基土表面应避免受水浸润,基土表面与砂、砂石之间应先铺一层525MM砂石或粗砂层做砂框,以防局部土下陷或软弱土挤入砂或砂石空隙中而使垫层破坏。272垫层铺设时每层厚度宜一次铺设,不得在夯压后再进行补填或铲削。273夯压完的垫层如遇雨水浸泡基土或行使车辆振动造成松动,应在排除积水和整平后,造成地面开裂、重新夯压密实。274垫层铺设使用的砂、砂石粒径、级配应符合要求,铺摊厚度必须均匀一致,以防止厚薄不均、密实度不一致,而造成不均匀变形破坏。3水泥混凝土垫层本章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楼地面和室外台阶、散水等附属工程下垫层,以及现浇整体面层和以胶粘剂或砂浆结合的块板料面层下的垫层。引用标准GB502092002、GBJ10787、DBJ01512003、GB503252001、京TY599。31材料要求311水泥强度等级不低于325级,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和矿渣硅酸盐水泥。砂中粗砂,含泥量不大于3。312石子卵石或碎石,其最大粒径不应大于垫层厚度的2/3,含泥量不大于2。314工程中所采用的砂、石必须有放射性指标检测报告。315砂、石使用前应按规定取样进行必试项目试验,石子试验必须做压碎指标值测定。316按规定应预防碱集料反映的工程或结构部位所使用的砂、石供应单位应提供砂、石的碱活性检查报告。32主要机具混凝土输送泵、泵管、混凝土搅拌机、磅秤、手推车或翻斗车、尖铁锹、平铁锹、平板振捣器、串桶、溜管、刮杠、木抹子、胶皮水管、铁錾子、钢丝刷、钢卷尺、扫帚等。33作业条件331主体结构工程质量已办完验收手续。墙、柱四周已弹好500MM水平标高线。332垫层基底检查合格,表面湿润,方可施工混凝土垫层。333设置变形缝室内、外地面水泥混凝土垫层宜设置纵向、横向缩缝;室外混凝土垫层还应设置伸缝。334穿过楼板的暖、卫管线已安装完毕,管洞已浇筑细石混凝土,并已填塞密实。335埋在垫层中的暖卫、电气等各种设备暗管已安装完毕,进行交接检验,经检验合格并做隐蔽记录。336首层地面浇筑水泥混凝土垫层前,穿过室内的暖气沟管线已做完,排水管道做完,并办完验收手续。室内回填土已进行分项质量验收。337核对混凝土配合比,进行技术交底。准备好混凝土试模。338冬期施工,必须按冬施方案采取保温防冻措施。34操作工艺341工艺流程342基底表面清理把基底表面用扫帚扫净,并洒水湿润,但表面不得留有积水。343大面积混凝土垫层应分区段进行浇筑,分区段应结合变形缝位置、不同类型的建筑地面连接处和设备基础的位置进行划分,并应与设置的纵向、横向缩缝的间距相一致。344水泥混凝土垫层设置纵向缩缝间距不得大于6M,横向缩缝不得大于12M。345纵向缩缝应做平头缝或加肋板平头缝。当垫层厚度大于150MM时,可做企口缝。横向缩缝应做假缝。346平头缝和企口缝的缝间不得放置隔离材料,浇筑时应互相紧贴。企口缝的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假缝宽度为520MM,深度为垫层厚度的1/3,缝内填水泥砂浆。347检验水泥混凝土强度试块的组数,按每一层或检验批不应小于1组。当每一层或检验批面积大于1000M2时,每增加1000M2应增做1清理基底找标高、弹水平控制线、湿润拌制混凝土混凝土浇注振捣找平养护组试块;小于1000M2按1000M计算。当改变配合比时,亦应相应地制作试块组数。348浇筑混凝土1浇筑混凝土一般从一端开始,并应连续浇筑。如连续进行面积较大时,跳仓进行,应根据规范规定留置变形缝。2泵送过程中,进料斗内应有足够量的混凝土,严防吸入空气阻塞泵管,并随时观察泵管内混凝土的质量情况。3混凝土浇注后,应及时振捣,做到不漏振,确保混凝土密实度。4混凝土的铺设应连续进行,一般间歇不得超过2H。如停歇时间过长应按施工缝处理。混凝土振捣一般采用平板式振捣器或振动杠,但垫层厚度超过20CM时,应采用插入式振捣器;其移动间距不大于500MM。349找平混凝土振捣密实后,按标杆检查一下上平,然后用大杠刮平,表面再用木抹子搓平。如垫层较薄时,应严格控制铺摊厚度。有坡度要求的地面,应按设计要求找出坡度,一般对设计坡度允许偏差不应大于02,最大偏差不应大于10MM,最后应做泼水试验。3410混凝土的养护已浇注完的混凝土,应在12H左右覆盖、浇水和养护,一般养护不得少于7昼夜。3411冬、雨期施工凡遇冬、雨期施工时,露天浇注的混凝土垫层均应另行编制季节性施工方案,指定有效的技术措施,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35质量标准351主控项目1水泥混凝土垫层所采用的粗骨料,其最大粒径不应大于垫层厚度的2/3;含泥量不应大于2;砂为中粗砂,其含泥量不应大于3。2水泥混凝土垫层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宜低于C10。评定混凝土强度等级的试块,必须按混凝土强度检测评定标准的规定取样、制作、养护和试验,其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验收规范的要求。3带有坡度的垫层、散水,坡度应正确,无倒坡现象。352一般项目混凝土垫层表面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352的规定。表352混凝土垫层表面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项次项目允许偏差(MM)检查方法1表面平整度10用2M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2标高10用水准仪检查3坡度不大于房间相应尺寸的2/1000,且不大于30用坡度尺检查4厚度在个别地方不大于设计厚度的1/10用钢尺检查36成品保护361在已浇注的混凝土强度等级达到12MPA,才可允许人员在其上走动和进行其他工序。362在施工中,应保护好暖卫、电气等设备暗管,应做好保护措施。363垫层内应根据设计要求预留孔洞或安置固定地面镶边连接件所用的锚栓(件)和木砖,以免后剔凿。364在有防水层的基层上施工时,必须认真保护好防水层,严禁小车腿和铁锹等硬物砸碰防水层。发现碰坏处,一定及时修补,并经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准进行下道工序。365其他工艺施工时,应避免在垫层上搅拌砂浆、存放油漆桶等污物以免污染垫层,影响面层与垫层的粘结力,从而造成面层空鼓。37应注意的问题371混凝土不密实基底太干燥会造成不密实。为此水泥混凝土基层必须浇水湿润。372表面不平标高不准水平线或水平木桩不准;操作时要认真找平或用大杠刮平。373混凝土强度低施工选用合格的原材料,准确的配合比,计量准确,搅拌均匀。374不规则裂缝由于垫层面积过大,要分段断块。4找平层本章适用于建筑工程中建筑地面采用水泥砂浆或水泥混凝土铺设找平层的工程。41材料要求411水泥不低于3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412砂中砂或粗砂,含泥量不大于3,不含有机杂质,级配要良好。413石子卵石或碎石,粒径510MM,含泥量不大于2。42主要机具一般应有砂浆搅拌机或混凝土搅拌机、手推车、铁锹、铁抹子、水平刮杠、水平尺、机动翻斗车和木抹子等。43作业条件431铺设找平层前,应将下一层表面清理干净。当其下一层有松散填充料时,应予铺平振实。432有防水要求的建筑地面工程,铺设前必须对立管、套管和地漏与楼板节点之间进行密封处理;排水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433用水泥沙浆或水泥混凝土铺设找平层,其下一层为水泥混凝土垫层时,应予湿润,当表面光滑时,应划凿毛。铺设时先刷一遍水泥浆,其水灰比宜为0405,并应随刷随铺。44操作工艺441工艺流程442基层清理将结构层上面的松散杂物清扫干净,凸出基层表面的硬块要剔平扫净。洒水湿润在抹找平层之前,应对基层洒水湿润。443冲筋贴灰饼根据500MM标高水平线,在地面四周做灰饼,大房间应相距15M至2M增加冲筋,如有地漏和有坡度要求的,应按设计要求做泛水坡度。444拌制水泥砂浆操作人员要认真按水泥浆配合比投料,每盘投料顺序为石子水泥砂水外加剂。应严格控制用水量,搅拌要均匀,按规定制作试块。445管根、地漏等处应在大面积抹灰前先做,有坡度要求的部位,必须满足排水要求。大面积抹灰在两筋中间铺砂浆,用抹子摊平,然后用短木杠根据两边冲筋标高刮平,再用木抹子找平,然后用木杠检查平整度。446铺设找平层时,应设置纵向缩缝和横向缩缝;纵向缩缝间距不得大于6M,横向缩缝不得大于12M。447养护找平层抹平、压实后,常温时在24H后浇水养护,养护时间一般不小于7D。45质量标准451主控项目1找平层采用碎石或卵石的粒径不应大于其厚度的2/3,含泥量不应大于2;砂为中粗砂,其含泥量不应大于3。2水泥砂浆体积比或水泥混凝土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且水泥弹500MM水平线基层清理洒水湿润冲筋、贴灰饼抹水泥砂浆或水泥混凝土铺设找平碾压、养护砂浆体积比不应小于13(或相应的强度等级);水泥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小于C15。3有防水要求的建筑地面工程的立管、套管、地漏处严禁渗漏,坡向应正确、无积水。452一般项目1找平层与其下一层结合必须牢固,不得有空鼓。2找平层表面应密实,不得有起砂、蜂窝和裂缝等缺陷。3带有坡度的找平层,坡度应正确,无倒坡现象。允许偏差项目见表452表452找平层允许偏差项次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1表面平整度5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2标高8用水准仪检查3坡度不大于房间相应尺寸的2/1000且不大于30用坡度尺检查4厚度在个别地方不大于设计厚度的1/10用钢尺检查46成品保护461抹好的找平层上推小车运输时,应先铺脚手板车道,防止破坏找平层。462施工时应保护管线、设备等,不得碰撞移动位置。463施工时应保护地漏、出水口等部位,必须加临时堵口,以免灌入砂浆等造成堵塞。464水泥砂浆找平层滚压成活后,不得在上面走动或踩踏。47应注意的问题471找平层起砂1砂浆拌合配合比不准,强度等级不够或不稳定。2抹压程度不足,养护过早、过晚,过早上人踩踏等均能引起找平层起砂。472找平层空鼓、开裂1所用砂子过细,基层表面清理不干净,施工前未浇水或浇水养护不够。2基底厚薄不均匀或施工中局部漏压。5隔离层本章适用于防渗、防潮等房间地面的隔离层防止建筑地面上各种液体或地下水、潮气渗透地面等作用的构造层的施工。51材料要求511隔离层的材料,应有出厂合格证及检测报告,并经复试合格后使用。512隔离层的材料,常用的有以下几种石油沥青油毡一至二层沥青玻璃布油毡一层再生胶油毡一层聚氯乙烯卷材一层防水冷胶料一布三胶防水涂膜聚氨脂类涂料或氯丁胶乳沥青涂料三道防油渗胶泥玻璃纤维布一布二胶刚性防水材料与柔性防水涂料复合52主要机具一般应有基层清理修补工具锤子、凿子、铲刀、抹子、钢丝刷、扫帚等、取料配料工具台秤、搅拌器、配料筒、水筒等、铺涂工具滚刷、油漆刷、小毛刷、橡胶刮板等、干粉灭火器等。53作业条件531在水泥类找平层上铺设沥青类防水卷材、防水涂料或以水泥类材料作为防水隔离层时,基层表面应坚固、洁净、干燥。基层可用水泥砂浆抹平压光,坚实平整不起砂。若基层过于潮湿可用抗渗堵漏材料做潮湿基层处理,待表面干燥后再做防水层。铺设前,应涂刷基层处理剂。基层处理剂应采用与卷材性能配套的材料或采用同类涂料的底子油。532当采用掺有防水剂的水泥类找平层作为防水隔离层时,其掺量和强度等级(或配合比)应符合设计要求。533泛水坡度按设计要求(厕浴间在2以上),不得积水。534基层遇转角处等部位,水泥砂浆应抹成小圆角。535基层与相连接的管件、卫生洁具、地漏、排水口等应在防水层施工前先将预留管道(或套管)安装牢固。预留管道(或套管)未安装不得进行防水层施工。转角处水泥砂浆收头圆滑,管根处按设计要求用密封膏嵌填密实。536材料必须密封储存于阴凉干燥处。537存料处与施工现场严禁烟火。54施工工艺541工艺流程542隔离层施工前,应将基层表面的尘土等杂物清理干净,并用干净的湿布擦几次。543地漏、管根、阴阳角等处应加涂一道做附加层处理。可增加一层胎体增强材料,胎体增强材料的宽度应不小于300MM,搭接宽度应不小于100MM。544下一道涂膜待前一道固化后再进行施工,对平面的涂刮方向应与先一道刮涂方向相垂直。每道刮涂厚度应基本相同,最终达到设计厚度。545铺设防水隔离层时,在管道穿过楼板面四周,防水涂料应向上铺涂,并超过套管的上口;在靠近墙面处,应高出面层200300MM或按设计要求的高度铺涂。546在隔离层施工前,应组织有关人员认真进行技术和使用材料的交底。547防水材料铺设后,必须蓄水检验。蓄水深度应为2030MM,24H内无渗漏为合格。并做记录。然后进行隐蔽工程检查验收,交下道工序施工。55质量标准551主控项目1隔离层防水材料及胎体增强材料技术性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清理基层结合层细部附加层施工层第一遍涂布(第二遍涂布)清理基层(第三遍涂布)第一次试水保护层饰面施工第二次试水防水层验收有关标准的规定,产品应附有出厂合格证、检测报告,现场取样试验,无出厂合格证、检测报告的或复试不合格的防水材料不得使用。防水材料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抽样复试规定。2水泥类防水隔离层必须检查检测报告,其防水性能和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3有防水要求的建筑地面必须设置防水隔离层。楼层结构必须采用现浇混凝土或整块预制混凝土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小于C20;楼板四周除门洞外,应做混凝土翻边,其高度不应小于120MM。施工时结构层标高和预留孔洞位置应准确,严禁乱凿洞。4防水隔离层应通过观察检查和蓄水、泼水检验,严禁有渗漏水现象。坡向应正确,并满足设计要求,排水应通畅。可用坡度尺检查并检查检验记录。552一般项目1防水层厚度应均匀,应符合设计要求。可观察检查和用钢尺检查。2防水层与基层粘结应牢固,不得有空鼓;防水层应平整,不允许有脱皮、起壳、开裂、孔洞、气泡或收头不严密等缺陷。可通过观察检查并用小锤轻击检查。3防水层不得有积水现象。4允许偏差项目见表552。表552隔离层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项次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1表面平整度3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2标高4用水准仪检查3坡度不大于房间相应尺寸的2/1000且不大于30用坡度尺检查4厚度在个别地方不大于设计厚度的1/10用钢尺检查56成品保护561操作人员应严格保护已做好的防水层,并及时做好保护层。在做保护层之前,任何人员不得进入施工现场,以免损坏防水层。突出地面管根、地漏、排水口、卫生洁具等处的周边防水层不得碰损,突出地面的接头在工序交叉施工中应注意保护,防止变位,造成后患。562地漏、排水口等处要防止杂物堵塞,确保排水畅通。试水验收后进行清理。563施工时,不允许污染已做好饰面的墙壁、卫生洁具、门窗等。57应注意的问题571空鼓防水层空鼓一般发生在找平层与防水层之间的接缝处。原因是基层含水率过大,使防水层空鼓,形成气泡。施工中应控制基层的含水率。572渗漏防水层渗漏水,多发生在穿过楼板的管根、地漏卫生洁具及阴阳角等部位,原因是管根、地漏等部位松动,粘结不牢,铺涂不严或防水层局部损伤,部件接茬封口处搭接长度不够所造成。在铺涂防水层施工前,应认真检查并加以修补。573存放材料地点和施工现场必须通风良好。574存料、施工现场严禁烟火。6低温热水楼面辐射采暖地板本工艺适用于民用及工业建筑室内低温热水60以下,压力不超过08MPA地板辐射采暖安装工程的施工。61材料要求611管材、管件和绝热材料,应有明显的标志,标明生产厂的名称、规格和主要技术特征,包装上应标有批号、数量、生产日期、检验代号和产品合格证。612管材应符合有关国家标准,在国家标准未制定前,企业标准应等同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613加热管应根据耐用年限要求、使用年限等级、热媒温度和工作压力、系统水质要求、材料供应条件、施工技术条件等因素,选择采用以下管材1交联铝塑复合(XPAP)管。2聚丁烯(PB)管。3交联聚乙烯(PEX)管。4无规共聚聚丙烯(PPR)管。614连接件外观应完整、无缺损、无变形、无开裂。615管材和管件的颜色应一致,色泽均匀,无分解变色。616管材的内外表面应光滑、清洁,不允许有分层、针孔、裂纹、气泡、起皮、痕纹和夹杂,但允许有轻微的、局部的、不使外径和壁厚超出允许公差的划伤、凹坑、压入物和斑点等缺陷。轻微的娇直和车削痕迹、细划痕、氧化色、发暗、水迹和油迹,可不作为报废的依据。617加热管下部的绝热层,应采用轻质、有一定承载力、吸湿率低和难燃或不燃的高效保温材料。绝热板材宜采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其物理性能应符合下列要求1密度不应小于20KG/M3。2导热系数不应大于005W/MK。3压缩应力不应小于100KPA。4吸水率不应大于4。5氧指数不应小于32。6注当采用其他绝热材料时,除密度外的其他物理性能应与上述要求相同。618为增强绝热板材的整体强度,并便于安装和固定加热管,绝热板材表面可分别作以下处理1敷有真空镀铝聚脂薄膜面层。2敷有玻璃布基铝箔面层。3铺设低碳钢丝网。619管材和绝热板材在运输、装卸和搬运时,应小心轻放,不得受到剧烈碰撞和尖锐物体冲击,不得抛、摔、滚、拖,应避免接触油污。6110管材和绝热板材应码放在平整的场地上,垫层高度要大于100MM,防止泥土和杂物进入管内。塑料类管材、铝塑复合管和绝热板材不得露天存放,应储存于温度不超过40、通风良好和干净的仓库中,要防火、避光,距热源不应小于1M。6111卵石混凝土标号应不小于C15,卵石粒径宜不大于12MM。并宜掺入适量防止龟裂的添加剂。6112低温热水楼面热辐射采暖地板要具有耐热性。在其制作过程中必须经过四个循环的严格检验,即地板在100摄氏度的热水中煮4H60摄氏度的烤箱中烘烤20H100摄氏度的热水中煮3H零下20摄氏度冷冻2H。往返四次,保证地板长期耐高温,不开裂、不脱胶、抗潮湿、不变形、不反翘。只有密度高、基材稳定性好、环保性能良好的地板才能用于地热采暖。6113适合地板采暖的材料必须能够在25以上温度下不会因木地板的水分散发而变形、地板拼接处拉开和发生板面裂缝。62主要机具621安装管材的专用工具卵石混凝土运输工具铁铲、铁抹子、木抹子、线绳、钢尺等;平板振捣器等。622管材的施工、安装的专用工具,必须标有生产厂的名称,并有出厂合格证和使用说明书。63作业条件631设计图纸及其他技术文件齐全。632经批准的施工方案或施工组织设计,已进行技术交底。633施工力量和机具等,能保证正常施工。634施工现场、施工用水和用电、材料储放场地等临时设施,能满足施工需要。635环境温度宜不低于5。636地面上的固定设备和卫生器具下,不应布置加热管道。637辐射供暖地板铺设在土壤上时,绝热层以下应做防潮层辐射供暖地板铺设在潮湿房间如卫生间、厨房和游泳池等内的楼板上时,填充层以上应做防水层。638绝热层应铺设在平整的基地上。64施工工艺641工艺流程642辐射供暖地板由地面层、填充层、绝热层、防水层或防潮层、找平层以及加热管等组成。643土壤上部、与不供暖房间相邻楼板上部和住宅楼板上部的地板加热管之下,以及辐射供暖地板沿外墙的周边,应铺设绝热层。绝热层采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时,厚度宜采用1楼板上部3040MM住宅受层高限制时不应小于20MM。2土壤上部40MM。3沿外墙周边20MM。注当采用其他绝热材料时,宜按等效热阻确定其厚度。644绝热层应铺设平整、搭接严密。当敷有真空镀铝聚脂薄膜或玻璃布基铝箔贴面层时,除将加热管固定在绝热层上的塑料卡钉穿越外,不得有其他破损。645加热管的配管和敷设应按设计图纸的要求,进行放线并配管布设。同一通路的加热管应保持水平。646填充层内的加热管不应有接头。647加热管应加以固定,可以分别采用以下的固定方法绝热层的铺设加热管的配管和敷设热媒集配装置的安装混凝土的浇捣和养护地面层的施工1用固定卡子将加热管直接固定在敷有复合面层的绝热板上。2用扎带将加热管绑扎在铺设于绝热层表面的钢丝网上。3卡在铺设于绝热层表面的专用管架或管卡上。648加热管固定点的间距,直管段不应大于700MM,弯曲管段不应大于350MM。649热媒集配装置应加以固定。1水平安装时,一般宜将分水器安装在上,集水器安装在下,中心距宜为200MM,集水器中心距地面应不小于300MM。2垂直安装时,分、集水器下端距地面应不小于150MM。6410在试压合格后,进行卵石混凝土填充层的浇捣。6411混凝土填充层应设置以下热膨胀补偿构造措施1辐射供暖地板面积超过30M2或长边超过6M时,填充层应设置间距6M、宽度5MM的伸缩缝,缝中填充弹性膨胀材料。2与墙、柱的交接处,应填充厚度10MM的软质闭孔泡沫塑料。3加热管穿越伸缩缝处,应设长度不小于100MM的柔性套管。6412加热管以上的填充层厚度不应小于30MM。6413填充层的养护周期,应不小于48H。6414混凝土填充层浇捣和养护过程中,系统应保持不小于04MPA的压力。6415在填充层养护期满之后,方可进行地面层的施工。6416地面层及其找平层施工时,不得剔凿填充层或向填充层楔入任何物件。6417地面层如果选择木地板时,木地板的选择要握以下原则木地板的尺寸要稳定,热稳定要好,含水率偏低,这样地板受热后就不容易变形;要利于热交换和传导,垫层材料不宜过厚;地板尺寸宜薄不宜厚,宜宽不宜窄,以利于抗变形、热传导的要求。适宜地板采暖系统的木地板有以下几种;第一,78MM厚的强化木地板,23MM的泡沫塑料垫层;第二,812MM厚的三层或多层实木复合地板,用23MM的泡沫塑料垫层;第三,8MM厚的拼接拼花地板或镶嵌拼化地板,用23MM的泡沫塑料垫层;第四,1012MM厚的实木平口地板;第五,长、宽、高分别小于6006015MM的实木企口地板,最好的是2004010规格的地板,在施工时拼成方形或人字形使其热变形均匀。在铺设地热地板时要使用地热地板专用胶;不能打钉,不应打龙骨。在铺设地热地板之前,必须进行地热加温试验,进水温度至少达50,以确保采暖运行正常。并要保持24小时以上,使地面干透。如果无法进行地热加温试验原则上不给施工,而且禁止电锤打眼和锤钉,防止破坏加热盘管。由于地热采暖释放的潮气量最大,铺装时要先在地面上铺一层塑料布,以隔绝潮气,使潮气从四周的踢脚板释放出去。然后再铺设现在强化地板普遍使用的防潮垫。地板四周要留出足够的伸缩缝,并使用比现在一般地板厚一些的踢脚板。而且铺装地面与安装踢脚板要分两次施工。在铺设完地板后48小时,待胶完全干透,取掉紧固器后再做踢脚板。而且在安装完24小时后地板才能加温。65质量标准651主控项目1管道和构件无渗漏。2阀门开启灵活、关闭严密。3填充层表面不应有明显裂缝。652一般项目1楼地面抄平放线、基层处理结构要求平整,不平处用12的水泥砂浆找平。绝热层聚苯板满铺,不得架空,铺完后自检查是否平整。2分水器安装处的墙面需提前抹灰处理,分水器固定于墙壁和专用箱内,距地面宜大于350MM。3按照设计要求铺设加热管,在铺设中用塑料卡钉固定在聚苯板上,塑料卡钉间距不大于500MM,拐角处不大于250MM。4管线铺设完,检查确认合格后,与分水器闭合连接。5试验压力06MPA,5分钟内压力下降O05MPA为合格。然后做好边角处的保温处理,做好隐验记录。浇筑地面C20细石混凝土填充层内掺5微膨胀剂,人工抹压密实,混凝土强度达50以前应封闭现场,以免损坏管材。6地热地板。这种地板在出厂前经过专门处理,可以保证长期在高温下不开裂、不变形,为了保证木地板的尺寸稳定,地热地板的含水率要偏低于平衡值。另外,为了增加导热量,垫层材料和地板厚度不宜过厚,地热地板的标准厚度为6585MM,强化复合地板应为68MM,三层实木地板89MM,泡沫塑料垫层均应为23MM厚。允许偏差项目见表652。表652各层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项次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1表面平整度2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2标高4用水准仪检查66成品保护661搬运管材和管件时,应小心轻放,避免油污,严禁剧烈撞击、与尖锐物品碰触和抛、摔、滚、拖。662管材和管件应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库房或简易棚内,不得露天存放,防止阳光直射,注意防火安全,距离热源不得小于LM。663管材应水平堆放在平整的地上,应避免弯曲管材,堆置高度不得超过15M,管件应逐层堆码,不宜叠得过高。664各类塑料管、铝塑复合管和绝热材料,不得直接接触明火。加热管严禁攀踏、用作支撑或借作他用。665地板辐射供暖的安装工程,不宜与其他施工作业同时交叉进行。混凝土填充层的浇捣和养护过程中,严禁进人踩踏。666在混凝土填充层养护期满之后,敷设加热管的地面,应设置明显标志,加以妥善保护,严禁在地面上运行重核载或放置高温物体。667强化木地板技术上适用于地板采暖的强化木地板在铺装时应注意在背面榫槽处也要涂刷胶粘剂,防止加热后又降温的管道所产生的冷凝水侵蚀地板。668禁止在施工现场地面上生炉子、用电炉子、烧篝火,以免加热管高温下会熔化。67应注意的问题671环境温度;环境温度过低时,管道的抗弯曲性能变差,填充层的浇捣和养护质量难以确保。672渗漏填充层内的加热管不应有接头;混凝土填充层浇捣和养护过程中,系统保持适当压力,既可防止管材因挤压而变形,又可随时发现管材在浇捣和养护过程中的损坏。7水泥混凝土面层本章适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一次抹面的细石混凝土面层工程。71材料要求711水泥3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712砂用粗砂或中砂,含泥量小于3。713石子用坚硬、耐磨级配良好的碎石或卵石,粒径不大于15MM或面层厚度的2/3,含泥量小于2。72主要机具721机械混凝土搅拌机、平板式振捣器、机动翻斗车等。722工具大小平锹、铁滚子、,木抹子、钢丝抹子、2M木杠、小水桶、运输小车、筛孔为5MM的筛子、钢丝刷、扫帚、低压照明灯等设备。73作业条件731地面或楼面的垫层(基层)已按设计要求施工完成,混凝土强度已达到12MPA以上。732室内门框、预埋件、各种管道及地漏等项目均应施工完毕,检查合格并办好交接检查手续,并钉好保护铁皮或木板。733各种立管和套管通过面层孔洞已用细石混凝土浇注密实,堵严。734顶棚、墙面抹灰施工完毕,已弹出或设置控制面层标高和排水坡度的水平线或标志。735分格缝已按要求设置,地漏处已找好泛水及标高。736地面施工前应做好屋面防水层或采取防雨措施。737夜晚作业时,应设置照明以保证操作的需要。74操作工艺741工艺流程742基层清理将基层表面的泥土、浮浆块等清理干净,如楼板表面有油污,应用510浓度的火碱溶液清洗干净。743浇灌混凝土的前一天对楼板表面进行浇水湿润,表面积水应予清除。744贴灰饼、冲筋,小面积房间在房间四周根据标高线做出灰饼,大房间还要每隔15M冲筋,有地漏时,要在地漏四周做出5的泛水坡度。冲筋和灰饼均要采用细石混凝土制作,随后铺细石混凝土。弹500MM水平线基层清理洒水湿润刷素水泥浆贴灰饼、冲筋浇筑混凝土抹面养护745配制细石混凝土细石混凝土配合比应按设计要求试配。无设计要求时,强度等级不应小于C20,应用机械搅拌时不少于1MIN,要求搅拌均匀,坍落度不宜大于30MM,混凝土随拌随用。746铺细石混凝土铺时预先用木板隔成宽不大于3M的区段,先在已湿润的基层表面均匀刷一道104045水泥水的素水泥浆,随即分段顺序铺混凝土,随铺随用长杠刮平拍实,表面塌陷处应用细石混凝土补平,再用长刮杠刮一次,然后用木抹子搓平。紧接着用长带形板式振动器振捣密实,或用30KG重的铁滚筒纵横交错来回滚压35遍,直至表面出浆为止,然后用木抹搓平。747撒水泥砂子干拌砂浆砂子先过3MM筛子后,用铁锹搅干拌砂浆水泥砂子11均匀地撒在搓平后的细石混凝土面层上,待灰面吸水后用长木杠刮平,随即用木抹子搓平。748第一遍抹压用铁抹子轻轻抹压面层,把脚印压平。749第二遍抹压当面层开始凝结,地面面层上有脚印但不下陷时,用铁抹子进行第二遍抹压,尽量不留波纹。此时要注意不漏压,并将面层上的凹坑、砂眼和脚印压平。7410第三遍抹压当地面面层上人稍有脚印,而抹压不出现抹子纹时,用铁抹子进行第三遍抹压。此时抹压要用力稍大,将抹子纹抹平压光,压光的时间应控制在终凝前完成。7411养护地面交活24H后,及时洒水养护,可满铺湿润的锯屑或其他材料覆盖,每天洒水两次,至少连续养护7D,方能上人。7412分格缝压抹有分格缝的面层,在撤11水泥砂后,用木杠刮平和木抹子搓平,然后应在地面上弹好线,用铁抹子在弹好线两侧各200MM宽范围内抹压一遍,再用溜缝抹子开缝;以后随大面积压光时沿分格缝用溜缝抹子抹压两遍方可交活。7413施工缝处理细石混凝土面层不应设置施工缝。当施工间歇超过允许时间规定,在继续施工混凝土时,应对已凝结的混凝土接槎处进行处理,刷一道素水泥浆,其水灰比为0405,再浇筑混凝土,并应捣实压平,不显接头槎。7414垫层或楼板兼面层施工应采用随捣随抹的方法。当面层表面出现泌水时,可加干拌的水泥和砂进行撒匀,其水泥与砂的体积比宜为120125,并应用以上同样的方法进行抹平和压光工作。7415抹踢脚板有墙面抹灰层的踢脚板,底层砂浆和面层砂浆分两次抹成,无墙面抹灰层的只抹面层砂浆。踢脚板厚度应按设计要求执行,如设计无要求时,踢脚高应为100150MM,厚度不宜大于8MM。1踢脚板抹底层水泥砂浆清理基层,洒水湿润后,按标高线向下量至踢脚板标高拉通线确定底灰厚度、套方、贴灰饼、抹13水泥砂浆,用刮板刮平,搓平整,扫毛浇水养护。2踢脚板抹面层砂浆底层砂浆抹好,硬化后,拉线贴粘靠尺板,抹12水泥砂浆,抹子上灰,压抹,用角抹子溜直压光。7416冬期施工,细石混凝土施工环境温度应不低于5,并且注意保温养护。75质量标准751主控项目1细石混凝土面层的材质、强度(配合比)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2面层与基层的结合,必须牢固、无空鼓裂缝现象。752一般项目1面层表面密实光洁,无裂纹、脱皮、麻面和起砂等缺陷。2地漏和带有坡度的面层,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到泛水,无渗漏,无积水,地漏与管道口结合处应密平顺。3楼地面各种面层邻接处的镶边用料及尺寸符合设计要求及施工规范规定。753允许偏差项目表753。表753允许偏差项目项目允许偏差(MM)检查方法表面平整度5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踢脚板上口平直4拉5M线尺量检查分格缝平直3拉5M线尺量检查76成品保护761细石混凝土施工时运料小车不得碰撞门口及墙面等处。762地面上铺设的电线管、暖卫、电气等立管应设保护措施。763地漏、出水口等部位安放的临时堵头要保护好,以防灌入杂物,造成堵塞。764不得已在已做好的地面上拌和砂浆杂物。765地面养护期间不准上人,其他工种不得进入操作,养护期过后也要注意成品保护。766油漆工种刷门、窗口扇时,不得污染地面、墙面和明露的管线。77应注意的问题771地面起砂水泥强度等级不够或使用过期水泥,水灰比太大,抹压遍数不够,养护不好或不及时。施工要严格执行标准,认真操作,加强养护。772空鼓开裂砂子过细,接触面基层清理不干净,撒灰面不匀抹压不实,结构预制楼板灌缝不密实,应按工艺规程施工。773地面不平或漏压地面的边角和水暖立管周围容易漏压或不平,施工时要加强责任心,认真操作。774倒泛水厕浴间、厨房等有地漏的房间要在冲筋时找准泛水,可避免地面积水或倒流水。775施工温度不应低于5,否则应按冬期施工要求采取措施。776面层振捣或滚压出浆后,应注意不得在其上撒干水泥面,必须撒水泥砂子干面灰刮平抹压,以免造成面层起皮和裂纹。777为了防止面层出现空鼓开裂,施工中应注意使用的砂子不能过细,基层必须清理干净,认真洒水湿润;刷水泥浆必须均匀;铺灰间隔时间不能过长,抹压必须密实,不得漏压,并掌握好时间,养护应及时等。8水泥砂浆地面本章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混凝土垫层、钢筋混凝土楼板上做水泥砂浆地面的工程。水泥砂浆面层,采用水泥砂浆涂抹于混凝土基层垫层上而成,是建筑工程中应用最为普通、简单、广泛的面层构造。它具有材料简单,整体性好,强度高,施工操作简便、快速,费用较低等优点;但耐磨性略差。81材料要求811水泥宜采用325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要求无结块。812砂中砂或粗砂,最大粒径不大于5MM,且不含杂质,含泥量不应大于3。82主要机具821机械砂浆搅拌机、运输车。822工具平铁锹、木刮尺、木杠、木抹子、铁抹子、手推车、角抹子、钢皮抹子、喷壶、水管、小水桶、扫帚、筛子、钢丝刷子等。83作业条件831地面或楼面的垫层基层已按设计要求施工完成,混凝土强度已达到12MPA以上。832室内门框、预埋件、各种管道及地漏等项目均应施工完毕,检查合格并办好交接检查手续,并钉好保护铁皮或木板。833各种立管和套管通过面层孔洞已用细石混凝土浇筑密实,堵严。834顶棚、墙面抹灰施工完毕,已弹出或设置控制面层标高和排水坡度的水平线或标志。835分格缝已按要求设置,地漏处已找好泛水及标高,以免屋面漏水损坏室内地面。836地面施工前应做好屋面防水层或采取防雨措施。837夜晚作业时,应设置照明以保证操作的需要。84操作工艺841工艺流程842基层清理将基层表面的积灰、浮浆、油污及杂物清理干净,踢脚处的粘存杂物清理干净。明显凹陷处应用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垫平,表面光滑处应凿毛并清刷干净。抹砂浆前1D浇水湿润,表面积水应予排除。843冲筋贴灰饼根据500MM标高水平线,用12干硬性水泥砂浆在基层上做灰饼,大小约50MM见方,纵横间距约15M左右。如有地漏和有坡度要求的地面,应坡向地漏一边,按设计要求做泛水坡度。如局部厚度薄于10MM,应调整其厚度或将高出的局部基层凿去部分。844配制砂浆面层水泥砂浆的配合比宜为12(水泥砂,体积比),稠度不大于35MM,强度等级不应小于M15。使用机械搅拌,投料完毕后的搅拌时间不应小于2MIN,要求拌合均匀,颜色一致。845铺抹砂浆灰饼做好待收水不致坍塌时,即在基层上均匀扫素水泥浆(水灰比0405)一遍,随扫随铺砂浆。若待灰饼硬化后再铺抹砂浆,则应随铺砂浆随找平,同时把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激光成品检验试题及答案分享
- 牙体牙髓病试题及答案
- 系统架构设计师考试中的数据结构解析试题及答案
- 激光设备生产流程优化试题及答案
- 结果导向税务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现代卫生管理证书考核试题及答案
- 自考建筑制图试题及答案
- 菊花台考试题及答案
- 联合工会笔试题库及答案
- 医学考研 试题及答案
- 各国关于数据与个人隐私的法律规定
- 人教版(PEP)五年级英语下册(U1-U4)单元专题训练(含答案)
- 主要单元工程、重要隐蔽工程、工程关键部位的概念及验收签证
- 维生素K2行业研究、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2020-2026)
- 定远县蔡桥水库在建工程实施方案
- 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社会责任
- 中华护理学会科研课题申请书
- 相互尊重、理解、信任.ppt
- 压盖机设计说明书参考资料(精编版)
- 区间盾构始发关键节点评估报告
- ××关于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