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徐渭绘画的价值取向毕业论文_第1页
试论徐渭绘画的价值取向毕业论文_第2页
试论徐渭绘画的价值取向毕业论文_第3页
试论徐渭绘画的价值取向毕业论文_第4页
试论徐渭绘画的价值取向毕业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从中国传统文化来看,最讲求奇正相生,儒道相补。“中和之美”正是儒家思想的审美观,而和儒家互补的道家奇文化则崇尚“奇崛之美”。明代隆庆万历年,正文化发展为文化思想的专制,奇文化迅速得到发展,掀起了一股压倒正文化的浪潮,谱写了中国文化史上的新篇章。在明清时期这种病态的社会背景之下,为了保持清操的文人墨客普遍认同,将自己的思想反映在文学,诗歌,书画,戏曲之上。而这种开风气先的代表就是徐渭。隆万之后,这种反中正的奇文化人广泛出现,主张“颠”“迂”“痴”反对中和,对社会不公平,公正的强烈冲突。具体如“磊落不羁,放浪形骸,性形骇俗”的陈洪绶;“疯癫独孤,隐约玩世”的八大山人;“轻狂不捡”的郑板桥;“狂纵肆意”的黄慎;“性情逋峭,世多以迂怪目”的金农等等。这些画家多为仕途,人生受到挫折,普遍持反中和的思想,行为不拘礼法,出世过于偏激。崇尚个性和自我表现,喜好与众不同,与社会形成对立而不可调和的态势,愤世嫉俗是他们共同的个性,而他们最崇拜的人就这位张扬个性的水墨大写意画家徐渭。文章从宏观的角度对徐渭绘画艺术的形成及影响进行论述;从人品,题材,画风,意境,士风等角度进行分析;与前人花鸟画的区别。又以微观的方式阐述了徐渭绘画艺术的特别之处,剖析他“本色自然”的绘画理念;“不求形似求生韵”的造型观念;“舍形而悦影”的创作方法论。并由此探究了中国古典哲学思想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和佛学与徐渭绘画艺术的相关问题。文章还以丰富可证实的图例让我们从视觉上领略徐渭绘画艺术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底蕴,从中获得艺术创造的启示,创造出傲人的佳作。关键词徐渭,绘画艺术,文化底蕴ABSTRACTFROMTHEPERSPECTIVEOFTRADITIONALCHINESECULTURE,THEMOSTEMPHASISONODDAIOI,CONFUCIANISM,TAOISMANDCOMPLEMENTARY“ANDTHEBEAUTYOFTHEAESTHETICSOFCONFUCIANISM,ANDTAOISTQICULTUREANDCONFUCIANCOMPLEMENTARYADVOCATING“PECULIARBEAUTYMINGDYNASTY,KHANHMILLIONOVERTHEYEARS,POSITIVECULTURALDEVELOPMENTFORTHECULTURALIDEOLOGYOFAUTOCRACY,ODDCULTURERAPIDLYDEVELOP,SETTINGOFFAWAVEOFANOVERWHELMINGPOSITIVECULTURE,ANDWRITEANEWCHAPTERINTHEHISTORYOFCHINESECULTUREINORDERTOMAINTAINACLEAROPERATINGMENOFLETTERSGENERALLYRECOGNIZEDINTHECONTEXTOFTHISSICKSOCIETYOFTHEMINGANDQINGDYNASTIES,WILLOWNTHOUGHTSREFLECTEDINLITERATURE,POETRY,PAINTING,DRAMAABOVETHISSTARTEDTHETRENDFIRSTREPRESENTATIVEOFXUWEILONGWAN,THISANTICHIANGKAISHEKSODDINTELLECTUALSWIDESPREAD,STANDSFOR“BRITAIN“ROUNDABOUT“CRAZY“OPPOSITION,ANDSOCIALINJUSTICE,FAIRANDSTRONGCONFLICTSSUCHAS“ABOVEBOARDUNINHIBITED,FANGLANGXINGHAI,SEXUALSHAPEHAIVULGAR“SHOUMADNESSTOKGOVAGUELYCYNICAL“BADA“FRIVOLOUS,DONOTPICKUP“BANQIAOMADLONGITUDINALWANTON“HUANGSHEN“TEMPERAMENTBUSTEEP,THEWORLDANDMOREROUNDABOUTSTRANGEEYE,“MCKINNONTHESEARTISTSFORCAREERSETBACKSINLIFE,INGENERALANTIANDTHINKING,BEHAVIOR,INFORMALETIQUETTE,BORNTOORADICALRESPECTFORINDIVIDUALITYANDSELFEXPRESSION,ANDPREFERENCESOFDIFFERENTSOCIALANTAGONISMISNOTADJUSTABLEANDTHEMOMENTUM,THECYNICALTHATTHEYSHARETHESAMEPERSONALITY,THEPERSONTHEYMOSTADMIREDFORTHEINDIVIDUALITYANDINKFREEHANDPAINTERXUWEIFROMTHEMACROPOINTOFVIEWTODISCUSSTHEFORMATIONANDIMPACTOFTHEARTOFPAINTINGONXUWEIANALYZEDFROMTHEPERSPECTIVEOFCHARACTER,THEME,STYLE,MOOD,SAXOPHONEDIFFERENCEWITHTHEPREVIOUSBIRDANDFLOWERPAINTINGESPECIALLYMICRODESCRIBEDXUWEIARTOFPAINTINGISUNIQUEANALYSISOFTHE“NATURENATURAL“PAINTINGPHILOSOPHY“DOESNOTSEEKTOSHAPESURVIVALRHYME“MODELINGCONCEPTSROUNDEDSHAPEANDYUEYING“CREATIVEMETHODOLOGYANDEXPLORESISSUESRELATEDTOCHINESECLASSICALPHILOSOPHYTHOUGHTCONFUCIANCULTURE,TAOISTCULTUREANDBUDDHISM,ANDXUWEIPAINTINGARTTHEARTICLEALSORICHANDVERIFIABLELEGENDLETUSENJOYTHEUNIQUECHARMANDCULTUREOFTHEARTOFXUWEIPAINTINGFROMTHEVISUALANDGAINAREVELATIONOFARTISTICCREATION,ANDCREATEIMPRESSIVEMASTERPIECEKEYWORDSXUWEI,PAINTING,ART,CULTURE目录中文摘要I英文摘要II绪论1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现状2课题研究的焦点3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第一章以文见长的艺术人生11良师益友111师出有名111师出有名1112长兄为父1113师出有名112心学根基1121求师问道1122哲学倾向113越中十子1131趣味相投1132情投意合12意在象外121真我面目122本体自然13中得心源131画意与诗情132诗境与画境第二章志存高远的独立人格21从静止到流动中寻找生命211“相”212实相与空相22从固定到多角度体验生命221戏里戏外222三教合一23从物象生命到意象生命231事物本身的生命232人们注入的生命第三章独特的绘画形式31大写意绘画理论观311本色自然312不求形似求生韵313舍形而悦影32大写意绘画特色321以情造境322纵横笔墨323以书入画324诗书画印33开风之尊331人品之变332题材之变333画风之变334意境之变第四章简笔大写意的境界41画之名“文”411对立与合流412文气与野气42画之本“真”421合一论422自然论423程式论43画之格“清”431清格与俗气432君子之画44画之境“化”441诗442书443画结语()参考文献()附录()后记()湖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年月日湖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研究生在校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工作的知识产权单位属湖南师范大学。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湖南师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本学位论文属于1、保密,在_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2、不保密。(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绪论明清已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后期,而资本主义的萌芽和发展。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中国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而中国画也不例外,影响着它的起伏消长及其传承变异。这时期的艺术家们绝大多数活动在全国经济中心江南、江苏,浙江一带,是这个时代继往开来的艺术探索者和革新家。虽然,他们不同生活经历,继承关系,美学思想,创作方法和艺术成就。但是他们凭自己的聪明才智与刻苦勤奋,从先贤优秀文化传统中吸取营养,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在不平坦的艺术道路上,为开创各自的艺术新风,攀登时代的艺术高峰而奉献自己的一生。在中国绘画发展史的长河中。明代绘画艺术的改革表现在画院的设立和画风的兴替上,院体、浙派、吴派、华亭派等重大流派的争斗,使明代画坛波澜起伏,创作道路曲曲折折;最终,宫廷画院和浙派衰落,而文人画鲜明强大起来。明代绘画艺术的门类比较全面,包括山水、花鸟、人物、版画和民间绘画等重要领域。其中,山水画讲究笔理兼得,使文人画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文征明、董其昌发挥了画坛盟主的作用;花鸟画由于徐渭的出现,从而树立起水墨大写意的丰碑,达到明代绘画创作的巅峰;人物画最为软弱,只是到了末期才出现了陈洪绶、崔子忠、曾鲸三位大手笔,为明代绘画史补上了重要的一页;版画在万历前后达到了黄金时代,民间绘画也取得了重大发展,但以文以载道为重的封建社会对此不以为然,现在应予以应有的肯定。但他们又带有工艺和生产的某些性质,因而明代的绘画艺术,仍以山水、花鸟、人物为主体,它们的成就代表着明代绘画艺术的历史地位和艺术特质。1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现状人们对徐渭的理解,更多的是从他的墨葡萄了解他是一位写意画画家,对他传奇的一生,和艺术上有多大成就,都全然不知了。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国家的繁荣富强,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精神文明的追求又重新重视起来了。而徐渭的绘画的研究从来就没有停息过,郑板桥甘愿“青藤门下牛马走”对他的绘画,书,诗文,戏曲都有很深的研究。现代齐白石“恨不生三百年前,为青藤磨墨理纸”了。当代对他研究也是没有间断,有许多研究文章和专著,这些研究做得非常深入,学术性很强,对普通的读者来说有些吃力,对于我们绘画者来说,最关心的是绘画方面的研究,更多的是从一个绘画者的角度看待问题。对徐渭的诗文,戏曲只作了解就够了。徐渭评论周群,谢建华,2006年月是一部比较系统全面的学术著作,从徐渭的文学,艺术,思想上进行研究,注重学术与文化思想及创作的综合性研究,贯穿徐渭人生的思想内核。在文献考究的基础上剖析徐渭的思想内涵。从时代的潮流中透视徐渭的思想特色,文学艺术的贡献及历史地位。还从人生与艺术的互动中分析徐渭风格形成的原因。徐渭传王家诚,2008年8月是一部对徐渭生平叙写最细致的传记,从出生直到死亡的每个时期都写得很详细,文章中利用很多别人对徐渭的评论来证实故事来历是真实的。使读者对徐渭的人生历程更加清晰,对于研究他的学者来说有很大的帮助。徐渭画传周时奋,2003年2月是一部用传记文学的手法来写的,同时配以画家的主要作品。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和极为理性的角度来写的。用他的生活纷繁是故事对他的人生勾勒了一个大的轮廓,把一位经历了73个春秋的艺术家非常形象的展现给了读者。明代绘画周林生,2004年1月都以花卉画上去解读徐渭的思想和人品。从绘画的角度去看待徐渭坎坷的人生,和对世俗的愤怒。这些著作更多的是总结徐渭的绘画特点和历史地位,对他的生平事迹难免也有些添油加醋,对他的记载有很多都是无从考证,史料中也无提及。上面提到的四部专著中虽有徐渭绘画的描写,但其都以总结归纳的方式对他进行总论。很少把他的绘画当作重点研究对象,对他绘画的价值取向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研究。除了上面四部专著外,市面上和网络上也有不少评论徐渭的文章,还有很多画册。但这些文章基本上都按部就班的把画和生平一次又一次的解释给读者,毫无研究的价值。谈不上对徐渭绘画有水墨研究。研究徐渭的绘画不能够单方面去介绍这幅画怎么样应该站在徐渭本身生活的时代背景下去欣赏和品味他在什么情况之下挥毫落墨的。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的。他独特的绘画审美观点和风格我们应该站在什么样的角度去研究,这就是我想要研究的方向。至今还没有看到一部真正的关于徐渭的文学性记载,和一部有关徐渭绘画的完整的研究文稿。提及到徐渭,至今很多人都不知道他是何许人,做个些什么事情,有哪些成就,对回来的艺术有什么样的影响。这也许是现代教育不够完善的缘故吧。对传统的文化全然不知,我也很遗憾也是最近几年才开始对他进行查找,了解,比较,研究。感觉力不从心,可以查找的资料实在是太少,找到的资料都和我要的完全不符合。2课题研究的焦点真实的徐渭,美术自认为不是最好的,自称是书法为第一,诗为第二,文为第三,画为第四。绘画上的成就是歪打正着,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下过功夫,却是前无古人,开启来者。也许在徐渭看来没有努力而成功的事,就算是成就再高,自己也不去贪功自傲。不难看出,徐渭独特的人格魅力。我们不应该只看到人光彩的表面,徐渭说的这句话,固然是有他的道理,诗中有画境,画是诗的叙写,书画同源,书为心画。当然,我们也不需要去比较到底哪个第一,哪个第二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作为绘画者的角度来看,我还是觉得他的绘画第一,不管是从立意,到取势,还是形神表达,都是完美的结合。不管是用笔用墨上都是达到了巅峰。是时代,人生,画境一一皆达于诗。不愧是开一代画风的水墨大写意的大师。郑板桥说“徐文长、高且园两先生不甚画兰竹,而燮时时学之弗辍,盖师其意不在迹象间也。文长、且园才横而笔豪,而燮亦有倔强不驯之艺,所以不谋而合。”又有诗曰“尚有一灯传郑燮,甘心走狗列门墙。”还刻了一颗“青藤门下走狗”的印章,可见其对徐文长的崇拜。现代写意画大家齐白石亦曾说“青藤、雪个(朱耷)、大涤子(石涛)之画,能纵横涂抹,余心服之。恨不生三百年前,为诸君磨墨理纸。诸君不纳,余于门外饿而不去,亦快事也。”还有诗曰“青藤、雪个远凡胎,缶老(吴昌硕)衷肠年别有才;我欲九原为走狗,三家门下转轮来。”可见,齐白石对徐文长亦深情怀敬意。徐文长的大写意画风格的形成,除了前辈画师的艺术成就和书法成就的影响之外,还有更重要的原因,恐怕是他的独有的生活道路和广博的学识素养所造成的他的独特的胸襟和思想情操。他的诗文、戏曲和书画中的那股“磊落不平之气”,与他英雄失路,一生潦倒,不得志的遭际,有着密切的关系。对他的研究我不想从单方面去论述。我主要是想从这几个方面进行试论一,他的绘画审美观点的形成;二,他绘画风格的特点;三,他独特的绘画形式;四,他不拘一格的笔墨表现方式;五,对生命的独特解读,六,我对他绘画价值取向的反思。本人在搜集了大量素材进行分析研究,从前人的评论中去寻找生命的根源。他大胆开创精神是不是对生命的最终宣誓。对徐渭绘画的价值取向做出判断。以他高尚的人格魅力,对生命的希望永不放弃的人格精神正是我们现在最需要的精神粮食。3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明清虽然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后期了,但是也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时期,资本主义萌芽,中国也是进入了这个时期变更,外来的思想,经济,政治无疑对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冲击。中国人也不少开始寻求和探索中国的未来之路。中国的绘画也是如此。在中国绘画发展史的长河中,他们生活的时代距离我们很近,他们的艺术风格承上启下,代表明清绘画的最高水平。对近现代的绘画起到开辟的先锋。影响很大,深厚的学术功底,高超的书法技巧,深究诗文的文化修养,对我们无疑是一种标新立异的标榜。我们应该效仿,应该研究。“文人画”作为一种绘画艺术形式,或者一种绘画美学思想,自宋代以后在中国传统画坛一直操执牛耳,充当盟主,尽管“文人画”这个名称在今天已丧失它的外在意义,但作为具有特定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取向的绘画思潮,在当代中国及世界画坛仍然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因此,对文人画及其审美价值取向进行客观评价和批判地继承,仍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本文着重对构成“文人画”审美价值取向的主调“逸格”境层进行分析和阐述。徐渭作为文人画的杰出代表,而且把文人的气质淋漓尽致的表现在绘画上。从而借题发挥,直抒胸襟。徐渭是以中国哲学为文化底蕴开创了他的艺术天地的。中国哲学实际是儒、道、佛三家的揉合。儒家入世的教化理性,道家出世的清静无为和佛教内悟的虚无超脱,它们相互对立又相互融合,形成一种似乎矛盾而又统一的哲学体系。中国文人受着这种混合型哲学的强烈影响而又因时因地因人而各自有偏重。而徐渭正是三教融合的产物。儒家重视天的人伦性,道家重视天的自然性,禅重视天的心灵性。作为一名中国画的学习者和实践者,一定要追根问底,师出有名。了解历史,我们的道路才会更加光明,才不会重蹈覆辙。我们有必要把先人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好好学习,好好研究。本文所述自然是作者我个人的见解,如有幸言中,也算是学艺术的心灵相通吧;难免也有言而不中的,就当是撰写文章时,激情难免忘形吧。我为中国有过这样的大师而感骄傲,有大师的年代是时代之福,能够看大师绘画的风采更是福中之福。为此我深感悲叹,为徐渭而叹,前人的成就我们没有效由,而是拿来炫耀;为社会而叹,艺术的发展必然是社会的反映;为自己而叹,学习中总是洋洋自得,自我满足。第一章以文见长的艺术人生11良师益友111师出有名1111祖上有德徐渭出生在水乡绍兴,家父是徐鏓是中武举人,徐家也算是书香门第,叔叔徐钥是成化年间的进士,二叔徐鎡也是个贡生。家族虽然不是门庭显赫,但也是富足之家,父亲起初任命为巨津州的知州,几经周转任命过五六个州县的知州,后来到了渭州府当了同知。徐鏓生平喜好清闲幽赏,品竹弄墨,是一个很有审美素养的文人,号竹庵主人。现在因病而早退休在家的官员。徐渭的出生也是很有戏剧性的,父亲希望生一个女儿,如果生的是女儿他觉得他这一生也就圆满了,如果是女儿他的晚年也许会多些精彩。儿女齐全,儿孙满堂,尚好之家。结果却不得如愿。不管怎么说,也算是一桩喜事,老来得子,家丁兴旺。其实在徐鏓最清楚,生的男孩在江南的地界,不得不多虑啊俗话说“江南多才俊”。自己的一辈子也是混得不易。人才多的地方,竞争就大,以读书求仕途的知识才子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情,自己也是到了贵州,一边教书,一边应考,到了二十七岁才中得举人。科举这条狭窄的仕途之路有多少人才把青春和梦想搭进去,没有回报的。所以徐鏓的一喜一叹的多虑也不是多余的。再加上自己年纪也不小了,徐渭出生的时候徐鏓就已经是五十有九了。自己老了,孩子多对夫人也是一种累赘啊。自己在家养病也不见好转,如果自己那一天走了,担心孩子他们不知道怎么生活了。这种担心让徐鏓的病日日加重,在徐渭出生刚满一百天的时候,父亲就与世长辞了。徐渭的名字得来也是很有来历,大哥徐淮,二哥徐潞,老三也应该是水字旁的才对。徐鏓想如果自己那天不在了,儿子又小,家庭的命运有点像周代周厉王死后国家的命运有些类似。还好周朝有忠诚的周公和召公共同辅助幼子,管理国家。他就想到了一条和周公和召公共和有关的渭水,希望自己的家庭有渭滨之幸,家庭依旧繁华,儿子有人照顾,教育,长大成人。所以就取名为渭,自己孩子当有处世立命的本事,希望以文见长,在仕途上终有成就。取字为文长。从此,这位“以文见长”极具有天赋秉性的孩子,开始一条学者和艺术家的人生之路。在明代,不管是中国文学史,美术史,艺术史都有记载为此作出的贡献,戏曲,思想,书法,绘画,诗歌等方面都少不了他杰出的作品。徐鏓去世之后,徐家都由苗氏宜人管理,苗宜人的家族也称得上世家,父亲是秀才,伯父是百户。苗宜人初通文墨,很是聪明,所谓是心灵手巧之人。对徐渭也是百般关爱,视徐渭如己出,故晕“其保爱教训渭,则穷百变,致百物,散数百金,竭终身之心力,累百纸不能尽,渭粉百身莫报也。”她几乎是把全部的精力和感情都倾向注入到这个孩子上,把希望都寄托在这个孩子身上。嫡母苗氏对徐渭的钟爱和教育,对其成长产生的影响也是可想而知的。俗话说“家庭教育决定性格,学校教育决定前途,社会教育决定价值取向。”一点都没有错。所以徐渭从小就懂事,聪慧。1112长兄为父1534年,徐渭14岁。嫡母苗氏患病,这位59岁的老妇人,可能是积劳成疾,过早衰老,身心交瘁。看过名医毫无起色。懂事的徐渭茶饭不思,求医拜佛,一心只希望嫡母能够好起来。秋天,苗宜人走了,把徐渭托付给两位哥哥好生照顾,抚养成人。苗宜人去世后,其兄徐淮性对徐渭“兄视之如己子”,关心殊致,同住,同吃。还供他上学读书,在兄长的呵护下,这段时光也是过的快乐无比,温暖幸福。就如徐渭诗文郭恕先为富人子作风鸢图所云“风吹鸢线搅成团,挂在梨花带燕还。此日儿郎浑已尽,记来嘉靖八年间。”和童年人一样,开心玩乐,游戏街巷。徐渭从小就聪明过人,六岁就开始学习大学,唐诗,每天都要朗诵千余言。八九岁就开始学时文,老师陆如冈对徐渭过人的才华而惊叹,而曰“是先人之庆也,是徐门之光也。”16岁就可以仿照解嘲写作释毁。所以哥哥徐淮也是对他寄予很大的希望,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抚养和教育徐渭。至于能不能成器,那就的看他自己的了。徐家从徐鏓去世后,就开始逐渐衰败,家中失去了经济支柱和社会地位的支撑,起初有苗宜人主持,家中都是相安无事。但苗氏也去世了,家兄每天不务正也,成天问道求仙。在徐渭伯兄墓志铭中记载了徐淮一方面性情耿直,沉默寡言,有长者的风范;另外一面,又是潇洒散洛,喜好丹术,游山玩水,求仙问道。哥哥生性大方,助人为乐,旁人借钱,从不吝惜,数目大,还无借条。这样下去,不要许久家资殆尽。当然,家兄深受道教影响,喜好炼丹药,游历山川名岳,希望与神仙相遇。这些成仙问道,烟霞丹鼎的事情,不难给徐渭留下深刻印象,对他今后的成长也少不了干系。还曾经随哥哥去拜见过道人蒋鏊,蒋鏊是举人出身,是弃官学术,游历四方,听了蒋道人的道学见解后,自己数日都激动不已所以说,其兄对徐渭的影响也是可想而知。1113师出有名俗话说“只有不会教学的老师,没有教不会的学生。”“什么样的先生教出什么样的弟子”老师的责任重大,为人师表,传道授业。当然作为学生,如果遇到好的老师,对他的这一生可能有很大的帮助和改变。正所谓,正确的引导,会使魔鬼的人生变得光明坦荡。错误的指导,再聪明的头脑也会变得毫无价值。也许老师的一句不经意的话,对一个孩子会呈现出宏伟的蓝图;也许老师的一句无心的话语,就会毁了孩子的前程似锦。这就是老师。徐渭这一生,身边不缺少好老师,对他的人生也是影响甚大。徐渭的家乡是个才子的家乡,多少才俊相聚在那里,文人荟萃。徐渭年少时,广览群书,并不是死记硬背,巧学思敏。这个受到才思敏捷,颇有建安遗风的山阴县令刘昺的启迪。刘县令一方面教导务必广览古书,期与大成,不要只图熟记程文而已;另外一面又希望徐渭学习的时候不要偏科,琴棋书画骑射样样都学。广泛的兴趣,为徐渭贯穿多门打下良好的基础。正如上提学副使张公书力所云“志颇闳博,自有书契以来,务在通其概焉。”这一时期,多方学习,广吸博取,与师友广为交流,为良好的艺术,学术奠定了基础。112心学根基1121求师问道徐渭在其晚年自为畸谱中,把他一生所师事的人物列为“师类”,一共有五,其中,活跃于当时的心学人物有三,即季本、王畿和唐顺之。在心学人物中,对徐渭影响最大的是他的老师季本。季本,浙江会稽人,是王阳明的嫡传弟子。据徐渭畸谱纪师“嘉靖廿六年丁未1547,渭始师事季先生。”“廿七八岁,始师事季先生,稍觉有进。前此过空二十年,悔无及矣。”徐渭二十七岁拜季本为师,即有相见恨晚、“过空二十年”之感。从这层关系看,徐渭可以算得上是王阳明的再传弟子了。季本是徐渭师事一生的人物,在徐渭集中,现有奉师季先生书三札;文有奉赠师季先生序、先师季彭山先生小传、师长沙公行状、季先生入祠祭文、季彭山先生举乡贤呈五篇;代人所作碑序有景贤祠集序、季先生祠堂碑两篇;另有交游及悼念诗如业师季长沙公隐舟初成侍泛禹庙、丙辰八月十七日,与肖甫侍季长沙公,阅龛山战地,遂登岗背观潮、与季长沙老师及诸同辈侍宴太平叶刑部先生于禹庙、季长沙公哀词二首等。这些文字在经学、哲学、从政、为人等方面,对季本进行了高度的评价。在奉师季先生书中,徐渭谈到与季本的关系时说“渭始以旷荡失学,已成废人,夫子幸哀而收教之,徒以志气弱卑,数年以来,仅辨菽麦,自分如此,岂敢以测夫子之深微。而夫子过不弃绝,每有所得,辄与谈论,今者赐书,复有相与斟酌之语,渭鄙见所到如此,遂敢一僭言之。”可见他对季本的感恩与尊重。在师长沙公行状中,徐渭又说“先生于渭,悯其志,启其蒙,而悲其直道而不遇,若有取其人者。而诸子又谓渭之为人,颇亦为先生所知也。”师生之关系如此密切,季本的思想无疑会对徐渭产生深刻的影响。王畿,浙江山阴人,与徐渭同乡。据徐渭代王畿所作之题徐大夫迁墓(代),徐渭之父徐锶与王畿之父“本诚翁为姑之侄”,该文末署“表侄龙溪居士王畿”,可知王畿是徐渭的远房表兄。在徐渭集中,有答龙溪师书一札,与王畿商讨诗歌创作。送王先生云迈全椒一诗,则表现了徐渭为王畿送行时的依依惜别之情。洗心亭一诗,下注明“为龙溪老师赋池亭,望新建府碧霞池。”该诗虽然是一首写景诗,但却表现了徐渭对王阳明和王畿的景仰之情,诗云“精舍俯澄渊,孤亭一镜悬,觅心无处所,将洗落何边。”表达了徐渭对心学思想的领悟。次王先生偈四首下注“龙溪老师”,可见是与王畿的唱和之作。继溪篇下注“王龙溪子”,诗中“自家溪畔有波澜”,表达了徐渭对龙溪之学的高度肯定,“不用远寻濂洛水”则表明徐渭对宋代理学的摒弃。而“点也之狂师所喜”,在表达了对王畿“狂狷”人格赞扬的同时,也希望这种人格能够得到发扬光大。由此看来,王畿的心学思想对徐渭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唐顺之是唐宋派的代表作家,也是南中王门的心学人物。徐渭初识唐顺之是在嘉靖壬子1552。这年夏天,唐顺之经过会稽,王畿、季本曾尽地主之谊,当时徐渭也在场,写下了壬子武进唐先生过会稽,论文舟中,复偕诸公送到柯亭而别,赋此诗,记录了这次聚会。诗前小序曰“时荆川公有用世意,故来观海于明,射于越圃,而万总兵鹿园、谢御史狷斋、徐郎中龙川诸公与之偕西,彭山、龙溪两老师为之地主。荆川公为两师言,自宗师薛公所见渭文,因招渭,渭过从之始也。”自此之后,徐渭开始了和唐顺之的密切交往。而唐顺之对徐渭也十分欣赏,徐渭晚年在回忆和唐顺之关系时说“唐先生顺之之称不容口,无问时古,无不啧啧,甚至有不可举以自鸣者。”对唐顺之的知遇之恩报以感激之情。除王畿、季本、唐顺之外,徐渭还和其他心学人物有过交往并受其影响。薛应旃就是其中之一。据徐渭畸谱“三十二岁。应壬子科。时督浙学者薛公,讳应旂,阅余卷,偶第一。”对于薛应旂的知遇之恩,徐渭始终感恩戴德。在奉督学宗师薛公中,徐渭充分表达了这种感激之情“先生自振古以来,有数之人,负当今天下之望,其视学于浙,深以俗学时文为忧,悒悒不满。至如某小子,又时俗中之所不喜者,而先生顾独拔而取焉,以深奖而勤诱之至于崇本刊华,谈道论学,信心胸而破耳目,先生至以全浙无一生可与语,独庶几于某焉。”在徐渭集中,还有将游金山寺,立马江浒,奉宗师薛公(方山)一诗,也表达了徐渭对薛应旂知遇之恩的感激之情。在徐渭的交游中,另一个重要的心学人物是浙中王门的钱德洪。钱德洪,浙江余姚人,世称绪山先生。钱德洪是王门诸子中严守师说且影响最大的人物。在徐渭集中,有送钱君绪山一诗,诗中“文成旧发千年秘,道脉今如一线悬”11,肯定了钱德洪在王门诸子中的地位。在徐渭看来,作为王门诸子中能够严守王阳明真传的人物,钱德洪身担承继“文成”、“道脉”的重任,对之表现出敬仰之情。此外,与徐渭有交往的心学人物还有蔡宗兖、张元忭、万表等,这些关系无疑会对徐渭的思想产生影响。1122哲学倾向徐渭在聚禅师传中自我评价说“夫语道,渭则未敢,至于文,盖尝一究心焉者。”12在徐渭看来,他自己是一个文士。作为一个文士,徐渭把自己的主要精力放在文学艺术的创作上,而没有潜心于哲学问题的研究,但这并不等于说徐渭没有哲学思想。因而,通过对徐渭文学艺术的创作及相关文字,仍然可以探讨徐渭的哲学倾向。而这种探讨,对于理解徐渭的创作无疑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阳明心学的兴起,导致了对程朱理学的反拨。对王阳明和朱熹的不同态度,反映了当时人们最为基本的哲学倾向。而在徐渭集中,表现出鲜明的“拥王贬朱”倾向。在评朱子论东坡文中,这种“贬朱”倾向得到明显的体现夫子不语怪,亦未尝指之无怪。史记所称秦穆、赵简事,未可为无。文公件件要中鹄,把定执板,只是要人说他是个圣人,并无一些破绽,所以做别人着人人不中他意,世间事事不称他心,无过中必求有过,谷里拣米,米里拣虫,只是张汤、赵禹伎俩。此不解东坡深。吹毛求疵,苛刻之吏,无过中求有过,暗昧之吏。极有布置而了无布置痕迹者,东坡千古一人而已。朱老议论乃是盲者摸索,拗者品评,酷者苛断。在徐渭看来,朱熹对苏轼的指责,是一种缺乏鉴赏力的“盲者摸索,拗者品评”,这种指责,不但表现了朱熹“吹毛求疵”、“无过中求有过”,即鸡蛋里面挑骨头的苛刻呆板,而且还说明了道学家朱熹“只是要人说他是个圣人”的钓名沽誉。从而对朱熹进行了尖锐的批评和辛辣的嘲讽。与对朱熹的态度形成鲜明的对照,徐渭对王阳明则予以了全面的肯定和热情的赞扬。首先,徐渭高度评价了王阳明对“圣学”的贡献。徐渭在送王新建赴召序中说“孔子以圣道师天下周公以圣道相天下孔子殁而称素王,至于今,爵上公,官郎令博士者相望。周公生而封鲁,始自伯禽,终周之祚,世世食东土。彼两圣人者,若此其盛也。然孔子摄司寇,桓子尼之,周公既受封,二叔危之,两圣人者虽云盛矣,而其所以厄之者,不亦踵相因乎我阳明先生之以圣学倡东南也,周公、孔子之道也。”14在这里,徐渭把王阳明的“心学”称之为“圣学”,并且把王阳明和孔子、周公相提并论,可见对王阳明的评价之高。徐渭对王阳明的推崇还体现在水帘洞一诗中“石室阴阴洞壑虚,高崖夹路转萦纡。紫芝何处怀仙术,白日真宜著道书。数尺寒潭孤镜晓,半天花雨一帘疏。投荒犹自闻先哲,避迹来从此地居。”该诗注云“阳明先生赴谪时投寓所也。”15全诗表达了徐渭对王阳明这位“先哲”的崇敬之情。其次,徐渭还高度评价了王阳明的书法艺术。在新建公少年书董子命题其后一文中,徐渭提出“重其人,宜无所不重也,况书乎重其书,宜无所不重也,况早年力完之书乎重其力完,宜无所不重也,况题乎”16正是因为“重其人”,对王阳明其人的推崇,徐渭才对王阳明的书法艺术予以高度的评价。在书马君所藏王新建公墨迹一文中,徐渭说“古人论右军以书掩其人,新建先生乃不然,以人掩其书。今睹兹墨迹,非不翩翩然凤翥龙蟠也,使其人少亚于书,则书且传矣,而今重其人,不翅于镒,称其书仅得于铢,书之遇不遇,固如此哉。然而犹得号于人曰,此新建王先生书也,亦幸矣。”17尽管王阳明的书法“翩翩然凤翥龙蟠”,具有极高的艺术造诣,但仍然是“人掩其书”。复次,徐渭还高度评价了王阳明的政治功绩。在为请复新建伯封爵疏中文,徐渭强调王阳明为巩固明王朝的统治所作出的政治功业“故新建伯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左都御史王守仁,始以倡义擒逆濠,受封前爵,迨后奉命平思田,讨八寨断藤诸贼,其抚剿处置,功烈尤著守仁平定逆藩之大功,与陛下之所以嘉守仁之懋赏,举的然后定议矣。至其往处思田,不血一刃,不费斗粟,遂定两府之地,活四省之生灵,呼吸之间,降椎结者以七万。至其往征八寨断藤诸巢,则以数干散归之卒,不两月而荡平二千里根连之窟,破百年以来不拔之坚,为两广除腹心之蠹。卒以蒙犯瘴疬,客死南安,实亦在其所制境土。夫功烈之高如彼,死事之情如此。”18对王阳明的政治功业予以极高的评价。徐渭对王阳明及心学思想的推崇,说明阳明心学对徐渭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徐渭对阳明心学的认同必将影响到他的哲学思想、文艺主张和创作。113越中十子1131趣味相投徐渭二十多岁时,他的学术,艺术思想初步形成。经常与越中名流一起谈道论经,诗赋作词,挥毫弄墨。正所谓是趣味相投,结社同乐。根据绍兴府志记载“青藤徐渭,萧柱山勉,陈海樵鹤,杨秘图珂,朱东武松节,沈青霞炼,钱八山楩,柳少明文,及诸龙泉,吕对明号称越中十子。”这些人,有的是官员,有的是退休的缙绅,有的是隐逸于市的才子,还有是怀才不遇的仕途才人。他们趣味相投,气息相通,学识相辅佐,惺惺相惜。萧鸣凤的长子诗人萧勉,官人兼诗人沈炼,诗书画印戏曲文全能作家陈鹤,书法家兼诗人杨珂,官员兼诗人朱公节,哲学家钱楩,官员兼诗人柳文,进士诗人吏部侍郎诸大绶,高士兼诗人吕对明。1132情投意合十子中,对徐渭影响最大的应当是沈炼和陈鹤及钱楩了。陈鹤,字鸣野,一字九皋,号海樵山人。陈鹤是个才华横溢,词曲作赋,书画精通的卓异人才。好古博览,买奇玩名帖,日夜诵读。又好书画,花鸟虫草,都可以用水墨表现,加以自己的意识,思想,最为精妙。徐渭在为陈鹤作陈山人墓表中是这样陈述他的学识和风采的曰“居数年,始得会山人于甥萧家,酒酣言洽,山人为起舞也,而复坐,歌啸谐谑,一座尽倾。自是数过山人家,见山人对客论说,其言一气万类,儒行玄释,凌跨恢弘,既足以撼当世学士,而其所作为古诗文,若骚赋词曲草书图画,能尽效诸家名家,既已间出己意,工赡绝伦。其所自娱博戏,虽琐至吴歈越曲,绿章释梵,巫史祝咒,棹歌菱唱,伐木挽石,薤辞傩逐,侏儒伶倡,万舞偶剧,投壶博戏,酒政阉筹,稷官小说,与一切四方之语言,乐师蒙瞍,口诵而手奏者,一遇兴致,身亲为之,靡不穷态极调。于是四方之人,日造其庭,尽一时豪贤贵介,若诸家异流,无不向慕,愿得山人片墨,或望见颜色,一淡一饮以为幸。虽远在滇蜀,亦时有至者。即不至,幸以书托交,每旬月,积纸盈匣。山人又喜拔穷士,士或往四方,又必借山人片墨以动豪贵人。每值山人饮,旅者行者,举爵持俎,载笔素以进。山人则振鬓握管,须臾为一掷,累幅或数十丈,各惬其所乞而后止。而征复笺札,援酢去留,目营心记,口对手书,又杂以论说娱戏,如前所云者,一时杂陈,灿然毕举。”陈鹤在书画方面造诣深厚,对书法的研究可以说是精深极致。徐渭描述陈鹤的画说具有观花闻香的奇效,可以看出陈鹤的花鸟绘画上境界。无疑,徐渭与其过从,是以耳濡目染,心追手慕。虽然比徐渭年长,但陈鹤成熟的书画艺术对徐渭产生极大的影响。在十子当中,沈炼对徐渭影响最大。沈炼,字纯甫,号青霞。会稽人。生于明武宗正德二年,卒于世宗嘉靖三十六年,年五十一岁。嘉靖十七年(公元一五三八年)进士。除溧阳知县。忤御史,调茌平。人为锦衣卫经历,刚直敢言。因疏论俺答请贡事,并劾严嵩罪状,廷杖谪佃保安。又为嵩党杨顺、路楷构入蔚州白莲妖人阎浩案中,弃市。天启初,追谥忠愍。链文章劲健有气,诗亦郁勃磊落。徐渭对这位亲戚极为崇拜,对沈炼的诗文更是佩服,感叹曰“甚矣,君之似屈原也”沈炼对严嵩的“慷慨骂言,流涕交颐”的事实,成了徐渭后来四声猿狂鼓史写作的基本素材。沈炼的忠勇不屈和对官场中的奸臣的悲愤。走马观花,目空一切的徐渭对沈炼的慷慨豪壮和诗文奇情壮烈无疑是一种震惊和佩服。为他的人格和性情提供了典范。沈炼心忧国事,纵论天下,还著军事书籍兵说。徐渭是走马观剑,对时事政治,战局,军事都有很深的体会。两人惺惺相惜,和徐渭正好投缘,声气相应。杨珂,字汝鸣,号秘图山人,余姚人。曾跟随阳明到余姚龙泉寺讲学。从性情,行为举止,才华秉性,都和徐渭很相似。在艺术上也和徐渭意趣相通。杨珂小时候临书帖接近原作,很是逼真,稍微变动自成一家,喜好草书,以狂草为代表。书法与徐渭齐名,平时切磋都在情理之中。无论是仕途之路,还是诗文逸远放荡,都和徐渭情投意合。朱公节,字允中,号东武山人,山阴人。徐渭和朱公节的交情友谊颇深,他的儿子朱赓,还为徐渭杀妻入狱,而努力奔波,洗脱罪名,帮助甚多。徐渭也深知感谢之情,多于书牍相寄。出狱后作谢朱金庭内翰之书。书中云“讯诸归友,既悉高情,捧及华缄,复含余意。辟如病者闻药香而便有痊想,但恐弱草先朝露而未由承施。云霓互见,同是天心,荣悴攸分,付之物理。唯是无形之感,真同罔极之天,陈谢微缄,悚惭天地。”诸大绶,字端甫,号南明,山阴人。进士,官品礼部侍郎。徐渭对他极为推崇,交情甚深,徐渭得以提前出狱,免死。诸进士有搭救之情。吕光升,号莲峰,新昌人。嘉靖贡生,曾是长沙通判。吕通判既是慷慨义士,又是诗书画文人。文武双全,才华横溢。和徐渭的交情极深,影响也自然了。萧勉,字女行,号柱山,山阴人,是萧鸣凤的儿子。是一个具有经世思想,远大理想抱负的有为之士。善诗文。柳文,字彬中,山阴人。江西都昌县令。不以长相出众,以文学屈服人,如果柳条细长,大将风范。和徐渭是中年结交,两人是无话不说,无语不聊,视为同道。越中十子,相比之下不难看出,是诗文,或是书画,或者是戏曲见长。在江南这块文化交融的土地滋养,以绍兴为中心,以文学艺术为主线感染在他们。加上阳明学盛行强化了他们文化特色的学术品质。徐渭的艺术修养主要是通过和这些师类或者学侣之间切磋体会而领悟到的。12意在象外121真我面目所谓文艺观实质上是相应的哲学思想在文艺问题上的反映和体现,一定的文艺思想是建立在相应的哲学思想基础之上的。哲学思想无疑会对文艺思想产生影响。对于这一点,徐渭有着较为明确的认识。在草玄堂稿序中,徐渭说或问于予曰“诗可以尽儒乎”予曰“古则然,今则否。”曰“然则儒可以尽诗乎”予日“今则否,古则然。”请益,予曰“古者儒与诗一,是故谈理则为儒,谐声则为诗。今者儒与诗二,是故谈理者未必谐声,谐声者未必得于理。盖自汉魏以来,至于唐之初晚,而其轨自别于古儒者之所谓诗矣。”曰“然则孰优乎”曰“理优。”谓理可以兼诗,徒轨于诗者,未可以言理也。予为是说久矣,暨之玉仲郦君,始见予于蓟门邸中,则以理,卫道诸篇是也;既而见也,则以诗,此稿是也。予两取而揆之,君非不足于诗者,而顾独有余于理。苟世之评君之诗者,徒律之以汉魏,则似不能无遗论于君。有深于儒与诗者,别作一观,独溯君于无声之前,若所谓“天籁自鸣”之际,则汉、魏、唐季诸公,方将自失其轨,而视君之驰骤奔腾,盖瞠乎其若后矣。君诚儒者也,而非区区诗人之流也。予先为彼说以答或人,既为此说以质于君,君呀然曰“吾师某某也,而私淑于新建之教者,公其知我哉”予亦呀然相视而笑。19在“儒”与“诗”、“理”与“诗”,即哲学与文艺之间,徐谓似乎更看重“儒”与“理”。诗歌创作,如果不以“儒”与“理”为依托,如果没有相应的哲学基础,“徒轨于诗”,那仅仅是“谐声”而已。诗歌创作只有以“儒”与“理”依托,具有相应的哲学根底,才能取得较高的成就。“有深于儒与诗者,别作一观”,在徐渭看来,郦玉仲之所以“天籁自鸣”、“驰骤奔腾”,取得较高的成就,与他“私淑于新建之教”,具有良好的哲学修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正是在哲学思考的基础上,徐渭建立了自己的文艺思想体系。对“真我”的强调,构成了徐渭哲学思想和人性思想的基础。在涉江赋中,徐渭即从“真我”出发,表达了对宇宙、人生等哲学基本问题的思考人生之处世兮,每大已而细蚁。视声利之所在兮,水趋壑而赴之。量大块之无垠兮,旷荡荡其焉期。计四海之在天地兮,似垒空之在大泽。中国之在海内兮,太仓之取一梯。物以万数,而人处其一,则又似乎毫末之在于马脽爰有一物,无挂无碍,在小匪细,在大匪泥,来不知始,往不知驰,得之者成,失之者败,得亦无携,失亦无脱,在方寸间,周天地所。勿谓觉灵,是为真我,觉有变迁,其体安处体无不含,觉亦从出,觉固不离,觉亦不即。立万物基,收古今域,失亦易失,得亦易得。在徐渭看来,人生宇宙之中,名利得失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保持“真我”。因为“真我”对人生而言,“得之者成,失之者败”。保持“真我”是“立万物基”,是人安身立命的根本之所在。而对“真”的强调,是阳明心学的一个显著特点。如王畿曾言“千古圣学,只有当下一念,此念凝寂圆明,便是入圣的真根子。”“吾人心中一点灵明,便是真种子。”22徐渭对“真我”的强调,显然是阳明心学影响的产物。那么,徐渭所强调的“真我”究竟具有怎样的人性内容呢在论中一文中,徐渭表达了对人性的基本看法语中之至者,必圣人而始无遗,此则难也。然习为中者,与不习为中者,甚且悖其中者,皆不能外中而他之也。似易也,何者,之中也者,人之情也,故曰易也。语不为中,必二氏之圣而始尽。然习不为中者,未有果能不为中者也,此则非直不易也,难而难者也。何者,不为中、不之中者,非人之情也。鱼处水而饮水,清浊不同,悉饮也,鱼之情也。故曰为中似犹易也,而不饮水者,非鱼之情也,故曰不为中,难而难者也。二氏之所以自为异者,其于不饮水不异也,求为鱼与不求为鱼者异也,不求为鱼者,求无失其所以为鱼者而已矣,不求为鱼也。重曰为中者,布而衣,衣而量者也,自童而老,自侏儒而长人,量悉视其人也。夫人未有不衣者,衣未有不布,布未有不量者,衣童以老,为过中,衣长人以侏儒,是为不及于中,圣人不如此其量也。这里的所谓“中”,指的是事物的自然本性;对人而言,则是指人的自然本性。在徐渭看来,这种自然本性是与生俱来的,不论是“习为中者”,还是“不习为中者”,甚至“悖其中者”,“皆不能外中而他之”,故曰“之中也者,人之情也。”徐渭以鱼饮水举例说“鱼处于水而饮水,清浊不同,悉饮也,鱼之情也。”徐渭又以人穿衣举例说“布而衣,衣而量者也,自童而老,自侏儒而长人,量悉视其人也。”这都是事物的自然本性。在此基础上,徐渭强调“不为中、不之中者,非人之情也。”反对对事物自然本性的违背,从鱼饮水的事例而言“不饮水者,非人之情也,故曰不为中。”从人穿衣的事例而论“夫人未有不衣者,衣未有不布,布未有不量者。”在强调顺应事物自然本性的基础上,徐渭进而提出要尊重事物自然本性的个性。儿童只能穿儿童的衣服,如果“衣童以老,为过中”;“长人”只能穿“长人”的衣服,如果“衣长人以侏儒,是为不及于中”。总之,“圣人不能强人以纯天也,以其人人也”,“因其人而人之也,不可以天之也,然而莫非天也”,因为“人也,犹之天也”。徐渭的这种人性思想对其文艺主张及创作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徐渭在诗文创作上主张“诗本乎情”,在戏曲创作上强调“贱相色,贵本色”,在书法艺术上要求表现“真我面目”,无疑是尊重自然本性的人性思想在文艺主张及创作上的体现。122本体自然在人性学说上对自然本性和“真我”的强调,体现在行为学说上即是对自然的倡导。在读龙惕书中,徐渭改造了其师季本的“龙惕说”,提出了自己的自然观甚矣道之难言也,昧其本体,而后忧道者指其为自然。其后自然者之不能无弊也,而先生复救之以龙之惕。夫先生谓龙之惕也,即乾之健也,天之命也,人心之惺然而觉,油然而生,而不能自已者也。非有思虑以启之,非有作为以助之,则亦莫非自然也,而又何以惕为言哉今夫目之能视,自然也,视而至于察秋毫之末,亦自然也;耳之能听,自然也,听而至于闻焦螟之响,亦自然也;手之持而足之行,自然也,其持其行而至于攀援趋走之极,亦自然也;心之善应,自然也,应而至于毫厘纤悉之不逾矩,造次颠沛之必如是,亦自然也夫聪明运动耳目手足之本体,自然也,盲聋痿痹,非自然也,而卒以此为自然者,则病之久而忘之极也。夫耳目手足以盲聋痿痹为苦,而以聪明运动为安,举天下之人,习其聪明运动之为自然,而盲聋痿痹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