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羧酸盐超高效泵送剂的流动性能_第1页
聚羧酸盐超高效泵送剂的流动性能_第2页
聚羧酸盐超高效泵送剂的流动性能_第3页
聚羧酸盐超高效泵送剂的流动性能_第4页
聚羧酸盐超高效泵送剂的流动性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聚羧酸盐超高效泵送剂的流动性能王险峰,山西第六建筑有限公司科研所【摘要】通过对比试验和讨论,说明新一代聚羧酸盐超高效减水剂是传统高效减水剂(即使增加掺量)也无法代替和比拟的。同时提出掺加方法对新一代聚羧酸盐超高效减水剂的影响有限。【关键词】流动度、分散力、流动度。一引言随着我国混凝土工业的高速发展,人们对混凝土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望。但目前混凝土生产中也存在一些让人担忧的现象,其中笔者认为最突出的一点就是硬件“硬”,软件“软”;一方面混凝土生产装备先进,自动化程度高,生产环境和设施都有长足的发展,一方面混凝土配制技术进展缓慢,在有些地区一味追求降低成本,甚至使混凝土外加剂性能有下降的趋势(如使用木钙与粗蒽磺酸盐甲醛缩合物进行复合以取代萘系高效减水剂)其还体现在对新一代高性能外加剂的应用缺乏兴趣,周而复始的搞技术含量较低的“复配”,甚至许多人认为“复配”是一把“万能钥匙”,从而影响了对新一代塑化剂的应用。本文试图将新型塑化剂与传统型减水、泵送剂进行对比,以使新一代聚羧酸盐超高效减水剂的卓越性能得以体现。二试验材料配置水泥净浆原材料如下1、水泥在试验中使用了两种具有代表性的水泥。水泥A与萘系减水剂相溶性较好;水泥B与萘系减水剂相溶性较差。2、减水剂1)粗蒽磺酸盐甲醛缩合物AF(粉剂)。2)萘系高效减水剂NF(粉剂)。3)上海麦斯特生产的聚羧酸盐超高效减水剂GLENIUMSP8CN液态其掺量为0530常用掺量11。【作者简介】王险峰男、1968年11月、工程师、山西省太原市和平南路192号、邮编030024联系电话03516084763三试验及结果1、对水泥A进行净浆流动度检测按GB8077进行试验,水灰比为029。表1水泥A的净浆流动度单位MM2、水泥B进行净浆流动度检测。按GB8077进行试验,水灰比为029。表2水泥B的净浆流动度单位MM品种掺量AFNFSP8CN0565125130075851951901019022523012205230235152152302453、对在025水灰比情况下对净浆流动度检测参照GB8077,水灰比025,加水量75G。以考察在低水灰比情况下各塑化剂的分散效果。表3水泥B的净浆流动度单位MM品种掺量AFNFSP8CN101301501217018015120185190181351902102015019022525160195240品种掺量AFNFSP8CN051952102204、检测掺加方法对净浆流动度影响。表4塑化剂(先掺,滞水法)两种加入法的比较单位MM品种掺量AFNFSP8CN075(先掺)85195190075(滞水)200230205四、图示分析1、对水泥A进行净浆流动度的影响195210220010020005AF05NF05SP8CN单位MM2、水泥B进行净浆流动度检测050100150200250300025050075100120150掺量()流动度AFNFSP8CN3、对在025水灰比情况下对净浆流动度检测050100150200250300050100120150180200250掺量()流动度AFNFSP8CN4、检测掺加方法对净浆流动度影响。050100150200250AFNFSP8CN先掺法滞水法1153515020406080100120AFNFSP8CN流动度增加值五、讨论1、塑化剂机理超塑化剂的流化效应主要源于以下三种物理化学作用分散作用、吸附作用和电荷排斥作用。超塑化剂使水泥颗粒中的小团粒分散,这种小团粒主要存在于混凝土拌和物的水泥浆中。分散作用通常归因于水泥颗料表面上面的聚合物吸附。水泥颗料表面有静电荷(负电)的累聚,水泥粒子间的吸附力和成团效应将被带负电荷的阴离子聚合物的吸附作用所中和,例如在水泥表面上SNF和SMF对SO3基团的吸附。新一代含有多元羧酸盐的超塑化剂,使水泥颗料团聚物分散还有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因侧链产生的空间位阻效应,同时伴随着它对电荷排斥作用的少量贡献,这是由于化学结构中带有负电荷的羧酸根离子团(基团)(COO_)吸附于水泥颗粒表面。聚羧酸的多聚物分子通过它自身阻止了水泥颗粒聚集成为大而不规则的团状物。近来已证实一个聚羧酸分子PC在水泥颗粒表面上可以结合两个CA2。同样可以预测PC的侧链有众多的乙醚链(CCOC),在液相中,分散体系中乙醚键的氧原子与水分子形成牢固的氢键,形成较大的亲水空间保护层,这在很大程度上使分散系统较为稳定。因此,PC型超速化剂的吸附作用比SNF和SMF型聚合物的更强,水泥的水化过程也被更大的延长【1】。2、临界用量和分散力通过对比看出新一代聚羧酸盐超高效减水剂具有更大的最大流动度和更大的饱和用量。尤其在低水灰比的情况下聚羧酸盐超高效减水剂通过调整掺量可以达到满意的分散效果。而传统的高校减水剂无论使用多高的掺量也不可能获得令人满意的效果的六、结果1对适应性好的水泥A,只要加入05的GLENIUMSP8CN就可以获得很好的流动度。2本试验按GB807787中水泥净浆流动度进行试验,加入水量为87(G),水灰比为最大流动度饱和用量掺量常用掺量流动度029,可以看出NF分散性能要好于AF,NF与GLENIUMSP8CN比较可以看出随着掺量的增加GLENIUMSP8CN流动度增加很快而NF在流动度达210MM后,流动度增加速率放缓。这主要是由于两者分散机理不同而引起的,GLENIUMSP8CN的空间位阻效应的分散性能更强烈,从而使其净浆流动度不断增加。3本试验参考GB807787中的水泥净浆流动度试验进行,加入量降至75(G),水灰比为025。从这组试验可以清晰地看出GLENIUMSP8CN在低水灰比情况下的卓越性能,增大其掺量可显著增加流动度。而NF达到190MM后基本不增长,AF在20高掺量的情况下也无法获得理想的流动性。另外水泥净浆在NF高掺量的情况下虽可达到一定的流动度,但流动速率缓慢,证明其在低水灰比情况下无法配制理想的混凝土,而GLENIUMSP8CN却仍然使净浆保持理想的流动性。4可以看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