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徐州某高层住宅电气设计(弱电部分)摘要本篇毕业设计的课题是“徐州华润花园住宅楼电气设计”,主要是关于弱电部分的设计。设计内容包括电话、有线电视系统、综合布线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保安监控系统、电梯控制系统和可视对讲系统。本次设计历时3个月,在这段期间内,经过老师的指导和自己的努力,顺利完成了图纸的设计、器材的选型、线缆的确定以及论文的编写。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时现代建筑最为重要的智能化系统之一,关系到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本次设计中,该系统采用松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计方案,图纸包括系统图和平面图,具体设计方案见图纸;电视电话网络是现代建筑中通信的主要系统,在本次设计中,完成了从进线至用户端的设计;保安监控和可视对讲系统是现代建筑中非常重要的安全防范系统,在本次设计中,完成了各层点的布置和连线等。关键词建筑电气、智能建筑、安防、消防ABSTRACTTHESUBJECTOFTHISGRADUATIONPROJECT“THEXUZHOURESOURCESGARDENBUILDINGELECTRICALDESIGN,MAINLYONTHEWEAKPARTOFTHEDESIGNTHEDESIGNELEMENTSINCLUDETELEPHONE,CABLETELEVISIONSYSTEMS,CABLINGSYSTEM,AUTOMATICFIREALARMSYSTEM,SECURITYMONITORINGSYSTEMS,ELEVATORCONTROLSYSTEMANDVIDEOINTERCOMSYSTEMTHEDESIGNLASTEDTHREEMONTHS,DURINGTHISPERIOD,THROUGHTHEGUIDANCEOFMYTEACHERSANDMYOWNEFFORTS,THESUCCESSFULCOMPLETIONOFTHEDESIGNDRAWINGS,EQUIPMENTSELECTION,THEDETERMINATIONOFTHECABLEANDPAPERTOWRITEONEOFTHEMOSTIMPORTANTMODERNBUILDINGINTHEAUTOMATICFIREALARMSYSTEM,INTELLIGENTSYSTEM,RELATEDTOPEOPLESLIVESANDPROPERTY,THEDESIGNOFTHESYSTEMTHESONGJIANGAUTOMATICFIREALARMSYSTEMDESIGNDRAWINGSINCLUDINGSYSTEMDIAGRAMSANDPLANS,THESPECIFICDESIGNSEEDRAWINGPROGRAMTELEVISIONANDTELEPHONENETWORKCOMMUNICATIONSYSTEMINMODERNARCHITECTURE,DESIGN,COMPLETEDESIGNFROMTHEFEEDLINETOTHECLIENTSECURITYMONITORINGANDVIDEOINTERCOMSYSTEMISVERYIMPORTANTINTHEMODERNBUILDINGSECURITYSYSTEMSINTHEDESIGN,COMPLETEDTHEARRANGEMENTOFTHELAYERSPOINTANDCONNECTIONKEYWORDSBUILDINGELECTRICAL,INTELLIGENTBUILDINGS,SECURITY,FIREFIGHTING目录摘要IABSTRACTII绪论1第1章火灾自动报警系统211引言212建筑概况及方案确定21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简介213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组成213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功能314设计依据4141系统保护对象分级4142探测区域的划分515系统设计6151一般规定6152系统形式的选择和设计要求6153火灾应急广播7154消防专用电话716消防控制室和消防控制设备8161一般规定8162消防控制室817火灾探测器的选择9171一般规定9172点型火灾探测器的选择9173线型火灾探测器的选择1118火灾探测器和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设置12181点型火灾探测器的设置数量和布置12182线型火灾探测器的位置14183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设置1419系统供电15110布线151101一般规定151102屋内布线15第2章电话、有线电视系统,综合布线系统1721引言1722系统简介及方案确定1723有线电视系统17231设计规范17232系统设计21233主要设备器材选择23234系统总拓扑图2524电话系统2625网络综合布线27第3章视频监控系统2831引言2832设计规范28321一般规定28322摄像部分29323传输部分3033系统设计32331系统简介32332系统点数统计32333主要设备器材选择33第4章可视对讲系统3441引言3442可视对讲系统概述34421系统组成34422系统设计及设备介绍37第5章电梯控制系统4051引言4052系统要求4053电梯安全保护环节4154电梯消防控制系统42结束语43谢辞44参考文献45附录46附录1图纸目录46绪论建筑电气是现代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电能、电气设备、电气系统和电技术为手段,满足保障人身、设备及建筑物安全、供电可靠、电能节约、技术先进和经济合理的要求。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现代建筑电气技术已汇集、涵盖、应用了电能、电气设备、自动控制、计算机、网络、通信等技术,在现代建筑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作为衡量城市建筑现代化标准,建筑的设计和智能化是两个主要方面,弱电系统作为其中重要组成部分,是目前现代建筑不可缺少的部分;智能建筑弱电设计以建筑为平台,兼备建筑设备、办公自动化及通信网络系统,集结构、系统、服务、管理及它们之间的最优化组合,可以为人们提供一个安全、高效、舒适、便利的的生活和办公平台。因此,作为将来建筑发展的整体趋势,重视对建筑弱电系统的研究和发展是非常必要而且意义深远的。就目前国内而言,建筑弱电系统的发展越来越快,但国内自身有限的技术和管理水平制约其正常的发展。因此,重视研究建筑弱电系统将对我国城市实现现代化和智能化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在国外,欧美、日本等国建筑弱电系统的研究起步较早,技术一直处于领先地位,美国智能楼宇建筑超过数百万栋,日本新建的大楼几乎都是智能大厦,在国际上已经向着“智能大厦群“、“智能街区“、“智能化城市“发展。在国内,不仅北京、广州等东部大城市出现了智能建筑,目前也正在向中西部地区发展,智能化建筑热潮悄然掀起,智能化水平逐步提高。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智能建筑市场洋货充斥,国货难于立足;智能建筑工程技术人员缺乏,管理水平低下;智能建筑市场缺乏政府部门的统一管理,智能建筑设计没有可依据的设计规范和标准等问题。我们需要通过对这一课题的深入研究和探讨来促进国内建筑弱电行业的发展。第1章火灾自动报警系统11引言消防是防火和灭火的总称。我国消防工作执行“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为了贯彻这一方针,每个人,不管与消防有没有关系都应该认真做好消防工作,力求制止火灾的发生,用时充分做好灭火准备。每当发生火灾,尽快扑灭,尽可能地减少火灾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防可以减少火灾的发生。消,可能减少损失和伤亡,两者相辅相成,融为一体。随着我国建设事业的发展,高层建筑及建筑群体越来越多,从而促进了消防事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火灾报警和灭火系统已经引起广泛的关注,其自动化程度逐渐完善,在建筑防火中发挥着越来越大,已成为一门新技术学科,独树一帜。随着我国建筑业的发展,消防系统也正以迅猛的速度向前迈进。12建筑概况及方案确定本工程名称是徐州华润花园住宅,共33层,其中地上31层,地下2层,总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总高度813米。2至28层为住宅;1层为住宅和物业办公室、值班室、消防控制室等;地下两层分别是设备夹层、人防、变电所、水泵房、自行车库等;29、30、31层分别有风机房、电梯机房、水箱间等。在设计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时,首先明确建筑物本身建筑特点和功能特点,了解该建筑的防火工程设计中其它专业的设施对电气专业设计的要求,然后根据有关规范对建筑物定性,确定系统的昨天结构。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该工程为二类高层建筑,是二级火灾自动报警保护对象。本建筑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采用集中报警系统。1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简介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是为了尽早探测到火灾的发生并发出火灾警报、启动有关防火、灭火装置而在建筑物中设置的一种自动消防设施。通过设置在建筑物中的自动火灾探测装置和手动报警装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可以在火灾发生的初期自动探测到火灾,并通过警报装置发出火灾警报,组织人员撤离,同时启动防烟、排烟及防火、灭火设施,以便于人员撤离,防止火灾发展和蔓延,控制和扑灭火灾。13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组成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组成形式多种多样,它的发展目前可分为三个阶段1多线制开关量式火灾探测报警系统。这是第一代产品,目前国内极少数厂家生产外,它基本上已处于被淘汰状态。2总线制可寻址开关量式火灾探测报警系统。这是第二代产品,尤其二总线制开关量式探测报警系统目前正被大量使用。3模拟量传输式智能火灾报警系统。这是第三代产品。目前我国已经开始从传统的开关量式火灾探测报警技术,跨入具有先进水平的模拟量式智能火灾探测报警技术的新阶段,它的系统的误报率降低到最低限度,并大幅度地提高了报警的准确度和可靠性。目前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有智能型、全总线型以及综合型等,这些系统不分区域报警系统或集中报警系统,可达到对整个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进行监视。但是在目前的实际工程当中传统型的区域报警系统、集中报警系统和控制中心报警系统仍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安装在保护区的探测器不断的向所监视的现场发出巡检信号,监视现场的烟雾浓度、温度等,并不断反馈给报警控制器,控制器将接到的信号与内存的正常整定值比较、判断确定火灾。当发生火灾时,发出声光报警,显示火灾区域或楼层房号的地址编码,并打印报警时间、地址等。同时向火灾现场发出警铃报警,在火灾发生楼层的上下相邻层或火灾区域的相邻区域也同时发出报警信号,以显示火灾区域。各应急疏散指示灯亮,指明疏散方向。图1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结构图13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功能1报警功能一旦有火警发生,立即发出报警,能准确到具体楼层、具体房间、具体探测器,并在彩色显示器上以平面图的形式显示出来。2自动记录功能即时记录异样情况,以中文打印。3资料档案功能能储存历史火警资料,为做好防火工作提供依据。4状态指示功能对一切消防设备的工作状态进行显示。5信息反馈功能可对任何楼层的火警信息由计算机喇叭或电铃发出火警报警声以引起值班人员的警觉。6疏散指示功能一旦发生火警,能将火灾楼层按设定的疏散方案及时显示于电脑的显示屏上,协助指挥员分析火情,指导疏散。7灭火准备功能一旦发生火警,能自动启动消防水泵投入运行,为消防栓的灭火提供充足的水源。14设计依据141系统保护对象分级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保护对象应根据其使用性质、火灾危险性、疏散和扑救难度等分为特级、一级和二级,并宜符合表11的规定表1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保护对象分级等级保护对象特级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高层民用建筑建筑高度不超过100M的高层民用建筑一类建筑建筑高度不超过24M的民用建筑及建筑高度超过24M的单层公共建筑1200床及以上的病房楼,每层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及以上的门诊楼;2每层建筑面积超过3000平方米的百货楼、商场、展览楼、高级旅馆、财贸金融楼、电信楼、高级办公楼;3藏书超过100万册的图书馆、书库;4超过3000座位的体育馆;5重要的科研楼、资料档案楼;6省级(含计划单列市)的邮政楼、广播电视楼、电力调度楼、防灾指挥调度楼;7重点文物保护场所;8大型以上的影剧院、会堂、礼堂工业建筑1甲、乙类生产厂房;2甲、乙类物品库房;3占地面积或总建筑面积超过1000平方米的丙类物品库房;4总建筑面积超过1000平方米的地下丙、丁类生产车间及物品库房;一级地下民用建筑1地下铁道车站;2地下电影院、礼堂;3使用面积超过1000平方米的地下商场、医院、旅馆、展览厅及其他商业或公共活动场所;4重要的实验室、图书、资料、档案库建筑高度不超过100M的高层民用建筑二类建筑建筑高度不超过24M的民用建筑1设有空气调节系统的或每层建筑面积超过2000平方米、但不超过3000平方米的商业楼、财贸金融楼、电信楼、展览楼、旅馆、办公室、车站、海河客运站、航空港等公共建筑及其他商业或公共活动场所;2市、县级的邮政楼、广播电视楼、电力调度楼、防灾指挥调度楼;3中型以下的影剧院;4高级住宅;5图书馆、书库、档案楼工业建筑1丙类生产厂房;2建筑面积大于50平方米,但不超过1000平方米的丙类物品库房;3总建筑面积大于50平方米,但不超过1000平方米的地下丙、丁类生产车间及地下物品库房;二级地下民用建筑1长度超过500M的城市隧道;2使用面积不超过1000平方米的地下商场、医院、旅馆、展览厅及其他商业或公共活动场所该建筑高813米,总建筑面积24万平米,依据表11,该工程为二类高层建筑,是二级火灾自动报警保护对象。142探测区域的划分(1)探测区域的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1探测区域应按独立的房套间划分。一个探测区域的面积不宜超过500M2;从主要人口能看清其内部,而且面积不超过1000M2的房间,也可划为一个探测区域。2红外光束线型感烟火灾探测器的探测区域长度不宜超过100M,缆式感温火灾探测器的探测区域的长度不宜超过200M;空气管内差温火灾探测器的探测区域长度宜在20100M之间。(2)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二级保护对象,可将几个房间划为一个探测区域1相邻房间不超过5间,总面积不超过400M2,并在门口设有灯光显示装置。2相邻房间不超过10间,总面积不超过1000M2,在每个房间门口均能看清其内部,并在门口设有灯光显示装置。(3)下列场所应分别单独划分探测区域1敞开或封闭楼梯间;2防烟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前室、消防电梯与防烟楼梯间合用的前室;3走道、坡道、管道井、电缆隧道;4建筑物闷顶、夹层。15系统设计151一般规定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设有自动和手动两种触发装置。2火灾报警控制器容量和每一总线回路所连接的火灾探测器和控制模块或信号模块的地址编码总数,宜留有一定余量。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备,应采用经国家有关产品质量监督检测单位检验合格的产品。152系统形式的选择和设计要求(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形式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1区域报警系统,宜用于二级保护对象;2集中报警系统,宜用于一级和二级保护对象;3控制中心报警系统,宜用于特级和一级保护对象。(2)区域报警系统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一个报警区域宜设置一台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或一台火灾报警控制器,系统中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或火灾报警控制器不应超过两台。2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或火灾报警控制器应设置在有人值班的房间或场所。3系统中可设置消防联动控制设备。4当用一台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或一台火灾报警控制器警戒多个楼层时,应在每个楼层的楼梯口或消防电梯前室等明显部位,设置识别着火楼层的灯光显示装置。5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或火灾报警控制器安装在墙上时,其底边距地面高度宜为1315M,其靠近门轴的侧面距墙不应小于05M,正面操作距离不应小于12M。(3)集中报警系统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系统中应设置一台集中火灾报警控制器和两台及以上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或设置一台火灾报警控制器和两台及以上区域显示器。2系统中应设置消防联动控制设备。3集中火灾报警控制器或火灾报警控制器,应能显示火灾报警部位信号和控制信号,亦可进行联动控制。4集中火灾报警控制器或火灾报警控制器,应设置在有专人值班的消防控制室或值班室内。5集中火灾报警控制器或火灾报警控制器,消防联动控制设备等在消防控制室或值班室内的布置,应符合消防控制室设计的规范。(4)控制中心报警系统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系统中至少应设置一台集中火灾报警控制器、一台专用消防联动控制设备和两台及以上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或至少设置一台火灾报警控制器、一台消防联动控制设备和两台及以上区域显示器。2系统应能集中显示火灾报警部位信号和联动控制状态信号。3系统中设置的集中火灾报警控制器或火灾报警控制器和消防联动控制设备在消防控制室内的布置,应符合消防控制室设计的规范。因此,依据上述设计规范,考虑到本次设计对象的实际情况,我选择的是集中报警控制系统,该系统其它设计要求如下所述。153火灾应急广播控制中心报警系统应设置火灾应急广播,集中报警系统宜设置火灾应急广播(1)火灾应急广播扬声器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民用建筑内扬声器应设置在走道和大厅等公共场所,每个扬声器的额定功率不应小于3W,其数量应能保证从一个防火分区的任何部位到最近一个扬声器的距离不大于25M。走道内最后一个扬声器至走道末端的距离不应大于125M。2在环境噪声大于60DB的场所设置的扬声器,在其播放范围内最远点的播放声压级应高于背景噪声15DB。3客房设置专用扬声器时,其功率不宜小于10W。(2)应急广播与公共广播合用时,应符合下列要求1时应能在消防控制室将火灾疏散层的扬声器和公共广播扩音机强制转入火灾应急广播状态。2控制室应能监控用于火灾应急广播时的扩音机的工作状态,并应具有遥控开启扩音机和采用传声器播音的功能。3控制柜内设有服务性音乐广播扬声器时,应有火灾应急广播功能。4置火灾应急广播备用扩音机,其容量不应小于火灾时需同时广播的范围内火灾应急广播扬声器最大容量总和的15倍。依据上述关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中关于火灾应急广播的设计要求,在设计过程中,一般在居住层设置有消防应急广播,每层口的电梯口和各个走廊均设有应急广播,确保发生火灾时,该住宅居民能第一时间听到警报,撤离危险区域,减少生命财产损失。154消防专用电话消防专用电话网络应为独立的消防通信系统,并且消防控制室应设置消防专用电话总机,且宜选择共电式电话总机或对讲通信电话设备。电话分机或电话塞孔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下列部位应设置消防专用电话分机1消防水泵房、备用发电机房、配变电室、主要通风和空调机房、排烟机房、消防电梯机房及其他与消防联动控制有关的且经常有人值班的机房。2灭火控制系统操作装置处或控制室。3企业消防站、消防值班室、总调度室。(2)设有手动火灾报警按钮、消火栓按钮等处宜设置电话塞孔。电话塞孔在墙上安装时,其底边距地面高度宜为1315M。(3)特级保护对象的各避难层应每隔20M设置一个消防专用电话分机或电话塞孔。(4)消防控制室、消防值班室或企业消防站等处,应设置可直接报警的外线电话。依据上述要求,该建筑的配变电室、各个重点机房、消防办公室等场所均设有消防直播电话;设有消防电话塞孔,确保发生火灾能够及时报警。16消防控制室和消防控制设备161一般规定(1)消防控制设备的组成消防控制设备应由火灾自动报警控制器、自动灭火系统的控制装置、室内消火栓系统的控制装置、防烟、排烟系统及空调通风系统的控制装置、常开防火门、防火卷帘的控制装置、电梯回降控制装置、火灾应急广播控制装置、火灾警报装置的控制装置、火灾应急照明与疏散指示标志的控制装置等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控制装置组成。(2)消防控制设备的控制方式应根据建筑的形式、工程规模、管理体制及功能要求综合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单体建筑宜集中控制;2大型建筑群宜采用分散与集中相结合控制。3消防控制设备的控制电源及信号回路电压应采用直流24V。本次设计对象为单体高层住宅,故采用集中控制系统,其系统组成包括火灾自动报警控制器、自动灭火系统的控制装置、室内消火栓系统的控制装置、防烟、排烟系统及空调通风系统的控制装置、常开防火门、防火卷帘的控制装置、电梯回降控制装置、火灾应急广播控制装置、火灾警报装置的控制装置等。162消防控制室(1)基本要求1防控制室的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且入口处应设置明显的标志。2消防控制室的送、回风管在其穿墙处应设防火阀。3消防控制室内严禁与其无关的电气线路及管路穿过。4消防控制室周围不应布置电磁场干扰较强及其它影响消防控制设备工作的设备用房。(2)消防控制室内部布置要求1设备面盘前的操作距离单列布置时不应小于15M;双列布置时不应小于2M。2在值班人员经常工作的一面,设备面盘至墙的距离不应小于3M。3设备面盘后的维修距离不宜小于1M。4设备面盘的排列长度大于4M时,其两端应设置宽度不小于1M的通道。5集中火灾报警控制器或火灾报警控制器安装在墙上时,其底边距地面高度宜为1315M,其靠近门轴的侧面距墙不应小于05M,正面操作距离不应小于12M。17火灾探测器的选择171一般规定火灾探测器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1对火灾初期有阴燃阶段,产生大量的烟和少量的热,很少或没有火焰辐射的场所,应选择感烟探测器。2对火灾发展迅速,可产生大量热、烟和火焰辐射的场所,可选择感温探测器、感烟探测器、火焰探测器或其组合。3对火灾发展迅速,有强烈的火焰辐射和少量的烟、热的场所,应选择火焰探测器。4对火灾形成特征不可预料的场所,可根据模拟试验的结果选择探测器。5对使用、生产或聚集可燃气体或可燃液体蒸气的场所,应选择可燃气体探测器。172点型火灾探测器的选择对不同高度的房间,可按表12选择点型火灾探测器。表12对不同高度的房间点型火灾探测器的选择感温探测器房间高度H(M)感烟探测器一级二级三级火焰探测器12H20不适合不适合适合不适合适合8H12适合不适合不适合不适合适合6H8适合适合不适合不适合适合4H6适合适合适合不适合适合H4适合适合适合适合适合(1)下列场所宜选择点型感烟探测器1饭店、旅馆、教学楼、办公楼的厅堂、卧室、办公室等;2电子计算机房、通讯机房、电影或电视放映室等;3楼梯、走道、电梯机房等;4书库、档案库等;5有电气火灾危险的场所。(2)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场所,不宜选择离子感烟探测器1相对湿度经常大于95;2气流速度大于5M/S;3有大量粉尘、水雾滞留;4可能产生腐蚀性气体;5在正常情况下有烟滞留;6产生醇类、醚类、酮类等有机物质。(3)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场所,不宜选择光电感烟探测器1可能产生黑烟;2有大量粉尘、水雾滞留;3可能产生蒸汽和油雾;4在正常情况下有烟滞留。(4)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场所,宜选择感温探测器1相对湿度经常大于95;2无烟火灾;3有大量粉尘;4在正常情况下有烟和蒸气滞留;5厨房、锅炉房、发电机房、烘干车间等;6吸烟室等;7其它不宜安装感烟探测器的厅堂和公共场所。(5)可能产生阴燃火或发生火灾不及时报警将造成重大损失的场所,不宜选择感温探测器;温度在0以下的场所,不宜选择定温探测器;温度变化较大的场所,不宜选择差温探测器。(6)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场所,宜选择火焰探测器1火灾时有强烈的火焰辐射;2液体燃烧火灾等无阴燃阶段的火灾;3需要对火焰做出快速反应。(7)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场所,不宜选择火焰探测器1可能发生无烟火灾;2在火焰出现前有浓烟扩散;3探测器的镜头易被污染;4探测器的“视线”易被遮挡;5探测器易受阳光或其它光源直接或间接照射;6在正常情况下有明火作业以及X射线、弧光等影响。(8)下列场所宜选择可燃气体探测器1使用管道煤气或天燃气的场所;2煤气站和煤气表房以及存储液化石油气罐的场所;3其它散发可燃气体和可燃蒸汽的场所;4有可能产生一氧化碳气体的场所,宜选择一氧化碳气体探测器。(9)装有联动装置、自动灭火系统以及用单一探测器不能有效确认火灾的场合,宜采用感烟探测器、感温探测器、火焰探测器、同类型或不同类型的组合。173线型火灾探测器的选择(1)无遮挡大空间或有特殊要求的场所,宜选择红外光束感烟探测器;(2)下列场所或部位,宜选择缆式线型定温探测器1电缆隧道、电缆竖井、电缆夹层、电缆桥架等;2配电装置、开关设备、变压器等;3各种皮带输送装置;4控制室、计算机室的闷顶内、地板下及重要设施隐蔽处等;5其他环境恶劣不适合点型探测器安装的危险场所。(3)下列场所宜选择空气管式线型差温探测器1可能产生油类火灾且环境恶劣的场所;2不易安装点型探测器的夹层、闷顶。依据以上各种火灾探测器的适用场合,在本次设计中,我用到了感温探测器、感烟探测器和可燃气体探测器,感烟探测器在本次设计中应用最为广泛,包括每户的房间、厨房、各个设备间、办公室、走廊等;感温探测器主要用在配电房,锅炉房等重要的设备机房;可燃气体探测器主要用于每户的厨房。本次设计中,依据上述标准,选用的三种探测器规格如下(1)感烟探测器品牌海湾型号JTYGMGST9611具体参数工作电压总线24V;监视电流08MA;报警电流18MA;报警确认灯红色,巡检时闪烁,报警时常亮;使用环境温度1055相对湿度95,不结露;编码方式十进制电子编码;外壳防护等级IP32;外形尺寸直径100MM,高545MM带底座保护面积;保护范围当空间高度为6M12M时,一个探测器的保护面积,对一般保护场所而言为80M2。空间高度为6M以下时,保护面积为60M2;(2)感温探测器品牌海湾型号JTFGOFGST9713EX具体参数探测器类别A2R工作电压DC16VDC28V监视电流60A报警电流30MA安全栅参数U028V,I093MA防爆标志EXIBIICT6报警确认灯红色,正常时闪亮,报警时常亮使用环境温度1050相对湿度95,不结露大气压力86KPA106KPA9外壳防护等级IP23探测器尺寸直径100MM,高545MM带底座(3)可燃气体探测器品牌海湾型号GSTBT001M具体参数检测元件半导体自然扩散式工作电压DC24V,允许范围DC12VDC28V功耗GSTBT001M正常监视08W报警状态3W报警浓度天然气BT系列30001066LEL预热时间3分钟6分钟报警方式红色指示灯紧急闪烁,并伴有间歇蜂鸣声有源触点适用于DC12V单向直流脉冲电磁阀,电磁阀驱动能力1000F电容放电使用环境温度1050相对湿度95,不结露编码方式十进制电子编码外形尺寸直径108MM,高55MM18火灾探测器和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设置181点型火灾探测器的设置数量和布置(1)探测区域内的每个房间至少应设置一只火灾探测器。(2)感烟探测器、感温探测器的保护面积和保护半径,应按表13确定。(3)一个探测区域内所需设置的探测器数量,不应小于下式的计算值11式中N探测器数量只,N应取整数;S该探测区域面积M2A探测器的保护面积M2K修正系数,特级保护对象宜取0708,一级保护对象宜取0809,二级保护对象宜取0910。表13感烟探测器、感温探测器的保护面积和保护半径一只探测器的保护面积A和保护半径R房间坡度15153030火焰探测器的种类地面面积S(M2)房间高度HA(M2)RMAM2RMAM2RMS80H128067807280806H1280671008012099感烟探测器S80H66058807210090S30H8304430493055感温探测器S30H8203630494063(4)在有梁的顶棚上设置感烟探测器、感温探测器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梁突出顶棚的高度小于200MM时,可不计梁对探测器保护面积的影响。2当梁突出顶棚的高度为200600MM时,应按本规范附录B、附录C确定梁对探测器保护面积的影响和一只探测器能够保护的梁间区域的个数。3当梁突出顶棚的高超过600MM时,被梁隔断的每个梁间区域至少应设置一只探测器。4当被梁隔断的区域面积超过一只探测器的保护面积时,被隔断的区域应按本规范四规定计算探测器的设置数量。5当梁间净距小于1M时,可不计梁对探测器保护面积的影响。6在宽度小于3M的内走道顶棚上设置探测器时,宜居中布置。感温探测器的安装间距不应超过10M;感烟探测器的安装间距不应超过15M;探测器至端墙的距离,不应大于探测器安装间距的一半。7探测器至墙壁、梁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5M。8探测器周围05M内,不应有遮挡物。9房间被书架、设备或隔断等分隔,其顶部至顶棚或梁的距离小于房间净高的时,每个被隔开的部分至少应安装一只探测器。10探测器至空调送风口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5M,并宜接近回风口安装,探测器至多孔送风顶棚孔口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5M。11当屋顶有热屏障时,感烟探测器下表面至顶棚或屋顶的距离,应符合表14的规定。12锯齿型屋顶和坡度大于150的人字型屋顶,应在每个屋脊处设置一排探测器,探测器下表面距屋顶最高处的距离,应符合本规范十一的规定。13探测器宜水平安装。当倾斜安装时,倾斜角不应大于450。14在电梯井、升降机井设置探测器时,其位置宜在井道上方的机房顶棚上。表14感烟探测器下表面至顶棚或屋顶的距离感烟探测器下表面至顶棚或屋顶的距离DMM顶棚或屋顶坡度15153030探测器的安装高度HM最小最大最小最大最小最大H6302002003003005006H8702502504004006008H1010030030050050070010H12150350350600600800182线型火灾探测器的位置1红外光束感烟探测器的光束轴线距顶棚的垂直距离宜为0310M,距地高度不宜超过20M。2相邻两组红外光束感烟探测器的水平距离不应大于14M。探测器距侧墙水平距离不应大于7M,且不应小于05M。探测器的发射器和接收器之间的距离不宜超过100M。3缆式线型定温探测器在电缆桥架或支架上设置时,宜采用接触式布置;在各种皮带输送装置上设置时,宜设置在装置的过热点附近。4设置在顶棚下方的空气管式线型差温探测器,距顶棚的距离宜为01M。相邻管路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宜大于5M;管路至墙壁的距离宜为115M。183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设置1每个防火分区应至少设置一只手动火灾报警按钮。从一个防火分区内的任何位置到最邻近的一个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距离,不应大于30M。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宜设置在公共活动场所的出入口处。2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应设置在明显的和便于操作的部位。当安装在墙上时其底边距地高度宜为1315M,且应有明显的标志。3根据该规范提供的计算公式以及表格,计算出该建筑主体部分即128层住宅,各个房间各安装一个感烟探测器;客厅两个感烟探测器;走廊1至两个不等。具体布置见图纸。19系统供电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设有主电源和直流备用电源。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主电源应采用消防电源,直流备用电源宜采用火灾报警控制器的专用蓄电池或集中设置的蓄电池。当直流备用电源采用消防系统集中设置的蓄电池时,火灾报警控制器应采用单独的供电回路,并应保证在消防系统处于最大负载状态下不影响报警控制器的正常工作。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的CRT显示器、消防通信设备等的电源,宜由UPS装置供电。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主电源的保护开关不应采用漏电保护开关。110布线1101一般规定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传输线路和50V以下供电控制线路,应采用电压等级不低于交流250V的铜芯绝缘导线或铜芯电缆。采用交流220/380V的供电或控制线路应采用电压等级不低于交流500V的铜芯绝缘导线或铜芯电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传输线路的线芯截面选择,除应满足自动报警装置技术条件的要求外,还应满足机械强度的要求。铜芯绝缘导线、铜芯电缆线芯的最小截面面积不应小于表15的规定。表15铜芯绝缘导线和铜芯电缆的线芯最小截面面积序号类别线芯的最小截面面积(MM2)1穿管敷设的绝缘导线1002线槽内敷设的绝缘导线0753多芯电缆0501102屋内布线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传输线路应采用穿金属管、经阻燃处理的硬质塑料管或封闭式线槽保护方式布线。消防控制、通信和警报线路采用暗敷设时,宜采用金属管或经阻燃处理的硬质塑料管保护,并应敷设在不燃烧体的结构层内,且保护层厚度不宜小于30MM。当采用明敷设时,应采用金属管或金属线槽保护,并应在金属管或金属线槽上采取防火保护措施。采用经阻燃处理的电缆时,可不穿金属管保护,但应敷设在电缆竖井或吊顶内有防火保护措施的封闭式线槽内。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用的电缆竖井,宜与电力、照明用的低压配电线路电缆竖井分别设置。如受条件限制必须合用时,两种电缆应分别布置在竖井的两侧。从接线盒、线槽等处引到探测器底座盒、控制设备盒、扬声器箱的线路均应加金属软管保护。火灾探测器的传输线路,宜选择不同颜色的绝缘导线或电缆。正极“”线应为红色,负极“”线应为蓝色。同一工程中相同用途导线的颜色应一致,接线端子应有标号。接线端子箱内的端子宜选择压接或带锡焊接点的端子板,其接线端子上应有相应的标号。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传输网络不应与其它系统的传输网络合用。第2章电话、有线电视系统,综合布线系统21引言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出现了智能建筑。智能建筑符合了人们对居住的环境、信息的获取、娱乐、教育等方面的要求,所以在21实际得以飞速的发展。近几年来房地产业的飞速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住宅的环境舒适化、安全化建设,所以应运而生了智能建筑,而现代化的楼宇电气技术是智能建筑的保障。此次,我做的毕业设计课题是某高层住宅电气设计,就是一个智能住宅系统电话、有线电视系统、综合布线系统。22系统简介及方案确定弱电设计包括三个弱电系统,即有线电视系统、电话通讯系统、宽带网络系统。有线电视系统的设计要根据使用户端得到清晰的图像所需电平,计算出进户端电平,计算之前要先设计好系统采用的分配方式,选择合适的分配器、分支器,并查表得出其分配器、分支器的各种技术参数。有线电视信号引自市有线电视网,干线用SYKV759、配线支线SYKV755藕芯同轴电缆。电话信号引自市电话网,用HYA30(205)SC25型电话线。宽带网络采用超五类4对双绞线。弱电系统采用用户智能箱系统的方式。23有线电视系统231设计规范一般规定(1)使用频道的选择和数量应根据电视广播、调频广播、卫星接收微波传输、自办节目等信号源的现状、发展和经济条件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宜预留12个频道。2宜避免各种频率的组合干扰。对无法避免的干扰,应采取变换频道等措施。(2)传输方式的确定,当传输干线的衰耗以最高工作频率下的衰耗值为准小于100DB时,可采用甚高频VFH、超高频UHF直接传输方式;传输干线的衰耗大于100DB时,应采用甚高频VHF传输方式或邻频传输方式。(3)系统模式应根据信号源质量、环境条件和系统的规模及功能等因素确定,前端宜设置在覆盖区域中心,当接收信号场强小于57DBV时,可采取增设远地前端等措施。(4)按系统模式应对前端、干线和分配网络进行主要技术指标的分配和计算。(5)设备、部件及材料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1产品性能符合现行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并经国家规定的质检部门测试认定。2在同一系统工程中选用的主要部件和材料,其性能、外观应一致。3选用的设备和部件的输入、输出标称阻抗、电缆的标称特性阻抗均应为75。(6)系统设施工作的环境温度宜符合下列要求寒冷地区室外工作的设施4035;其它地区室外工作的设施1055;室内工作的设施540。系统的基本模式及主要技术指标分配(1)系统可采用无干线系统、独立前端系统、有中心前端系统、有远地前端系统四种基本模式,并宜符合下列要求1无干线系统模式规模很小,不需传输干线,由前端直接引至用户分配网络;2独立前端系统模式是典型的电缆传输分配系统,由前端、干线、支线及用户分配网组成;3有中心前端的系统模式规模较大,除具有本地前端外,还应在各分散的覆盖地域中心处设置中心前端;本地前端至各中心前端可用干线或超干线相连接,各中心前端再通过干线连至支线和用户分配网络;4有远地前端的系统模式,其本地前端距信号源太远,应在信号源附近设置远地前端,经超干线将收到的信号送至本地前端。(2)系统载噪比、交扰调制比和载波互调比的最小设计值应符合表21的规定。表21系统载噪比、交扰调制比和载波互调比的最小设计值(DB)项目设计值载躁比(C/N)44交扰调制比(CM)47载波互调比(IM)58(3)各种系统模式的前端、干线和分配部分的主要技术指标的分配系数应符合下列规定1无干线系统的指标分配系数应符合表22的规定;表22无干线系统的指标分配系数项目前段分配网络载躁比4/51/5交扰调制比1/54/5载波互调比1/54/52独立前端系统的指标分配系数,应根据干线的衰耗值ADB,按表23的规定选取。表23独立前段系统指标分配系数前端干线分配网络项目A100DBA100DBA100DB载躁比7/105/102/104/101/101/10交扰调制比2/101/102/105/106/104/10载波互调比2/101/102/105/106/104/103具有中心前端和远地前端系统的指标分配系数应符号表24的规定。表24具有中心前端和远地前端系统的指标分配系数项目本地前端远地前端中心干线本地干线(超干线)中心干线分配网络载躁比25/1025/102/102/101/10交扰调制比05/1005/1025/1025/104/10载波互调比05/1005/1025/1025/104/10(4)载噪比、交调抑制比、载波互调比的分别(DB)数可按下列公式计算21/44101LOG224720LOG2325810LOG24358LOG式中分配给某一部分载噪比的分贝数;/A分配给该部分载噪比的系数;分配给某一部分交扰调制比的分贝数;B分配给该部分交扰调比指标的系数;分配给某部分二阶载波互调比的分贝数;2C分配给该部分载波互调比的分贝数;分配给该部分三阶载波互调比的分贝数。3(5)系统输出口电平设计值宜符合下列要求1非邻频传输的系统可取705DBV。2采用邻频传输的系统可取644DBV。注在强场强区的较高楼层可提高电平,以避免同频干扰。(6)系统输出口频道间的电平差的设计值不应大于表25的规定。表25系统输出口频道间的电平差(DB)频道频段系统输出口电平差超高频段13甚高频段10甚高频段中任意60MHZ内6任意频道超高频段中任意100MHZ内7相邻频道2接收天线(1)接收天线安装位置应设置在较高处,避开接收电波传输方向上的阻挡物和周围的金属构件,并应远离公路、电气化铁路、高压电力线以及工业干扰等干扰源。(2)接收天线安装位置的信号场强可根据实际测试结果和主观视听效果综合确定。实际测试时,宜选择不少于3个有可比性的测试点。在每个测试点上,应测试所有频道频率的信号场强、频带内和频带外邻频的干扰场强。对新建建筑物物天线安装位置的信号场强,可根据理论计算值并按主观视听和实际测试结果来确定。实际测试可采用模拟建筑物建成以后的状况来测定。(3)接收天线和天线放大器应按下列要求选用1每接收一个电视频道信号,应采用一副相应频道的接收天线。两个或两个以上电视广播信号源处于同一方位时,可共用一副宽频带天线。接收到的每一个频道的信号质量应满足系统前端对信号质量的要求。2当接收信号场强较弱、反射波较多或干扰较大时,使用普通天线不能保证前端对输入信号的质量要求,可采用高增益天线、加装低噪声天线放大器或采用特殊型式的天线。(4)接收天线应符合下列要求1天线与天线竖杆架应能承受设计规定的风荷载和冰荷载。2天线与天线竖杆架应具有防潮、防霉、抗盐雾、抗硫化物腐蚀的能力。用金属构件时,其表面必须镀锌或涂防锈漆。3天线在竖杆架上调整时,应能转动和上下移动,其固定部位应方便、牢靠。4天线、竖杆架、拉线与支撑、附件应组装方便,固定可靠。(5)安装在室外的天线馈电端、阻抗匹配器、天线避雷器、高频连接器和放大器等应具有良好的防雨措施。(6)接收天线的安装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采用拉线竖杆架的安装方式时,拉线不得位于接收信号的传播路径上。2竖杆架和抛物面天线的安装应按生产厂提供的资料和要求设计。3天线放大器应安装在竖杆架上。天线至前端的馈线采用屏蔽性能好的同轴电缆,其长度不得大于20M,并不得靠近前端输出口和干线输出电缆4两副天线的水平或垂直间距不应小于较长波长天线的工作波长的1/2,且不应小于1M。5最低层天线与支承物顶面的间距不应小于其工作波长。232系统设计我国CATV系统常用300MHZ、450MHZ和550MHZ系统带宽,由于300MHZ、450MHZ系统频带较窄,故目前很少被采用。550MHZ系统可传送标准电视频道22套,增补频道37套,频道容量59套。独立系统可采用次带宽。图21电视信号频段网络系统本系统干线传输电缆采用汉力优质物理发泡低衰减电缆(SYWV759),该电缆在常温下100米传输特性如下表26(SYWV759)100米传输特性频率衰减(DB)频率衰减(DB)5MHZ12550MHZ8550MHZ24800MHZ106200MHZ501000MHZ119本系统传输信号的最高频率为550MHZ根据电缆电视广播系统技术规范,用户终端电平在6080DB为合格,本系统按705设计。分配系统的计算,实际上是根据用户电平值和放大器输出电平值去合理选配分支、分配器。分支、分配器的衰减值按国家标准为每衰减4DB为一个档次,因此,在配置分支、分配器时,有多种衰减档次可供选择。用户终端电平保证在705DB范围内,可满足设计要求。系统简介本系统为全频道系统,机房设在一号楼二层。由于目前大部分有线电视网络系统采用的是550MHZ邻频传输系统,在不久的将来还将进行扩容。本系统分配网络布线方法采用树枝走线法。卫星信号经调制图像和伴音的载波信号,经邻频处理输送射频信号。调制器最大输出电平可达115DB。系统传输采用最先进的550M邻频传输技术,对电视信号经过邻频技术处理,保正在每个收视点均能做到画面清晰、伴音宏亮,终端电平在705DB之间。整个系统采用并联式结构进行电视信号分配,以避免某一终端出现故障而影响系统正常运行。本系统优选国际最先进的550M邻频系统,由垂直系统和子分配系统构成,终端分布各层(信息点数量见统计表)。系统前端留有充分的扩展容量,以便以后接入卫星电视和进行自办节目的接入。系统点数统计表27有线电视系统点数统计楼层终端数楼层终端数1221524224162432417244241824524192462420247242124824222492423241024242411242524122426241324272414242824合计670系统技术指标表28系统技术指标参数名称图像等级终端输出电平载噪比载波互调比对应参数4级705DB43DB54DB系统安装要求1为了保证系统整体接地,放置前端和放大器等设备机房应和建筑保持良好的接地。2传输系统的电缆敷设要求按有线电视安装规范办理。3户端采用插头直接入户。233主要设备器材选择(1)中频调制器用途组成前端图22中频调节器(2)干线放大器用途用于干线信号的放大图23干线放大器产品特点1外壳采用铝合金压铸成型,表面烤漆处理,美观牢固,防腐耐蚀。2防水型设计,选用防雨转接头,可适应户外使用。3采用进口PHILIPS、MOTOROLA功放模块,双均衡,均衡衰减可调,最大均衡24DB,输出电平020DB范围可调。4采用高频双面孔化印刷线路板和SMT表面贴装技术;平坦度更好,指标更高。5灵活方便的输出方式上分支,下分配OUT1输出为标称输出,OUT2、OU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福建省厦门工学院附属学校高三4月普通高中毕业班高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 2025购房者与开发商购房合同模板
- 华北电力大学《广告道德与法规》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届江苏省常州一中高三模拟卷英语试题(二)试题含解析
- 信阳航空职业学院《计算机网络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汉艺术职业学院《体育保健学Ⅰ》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二手车协议购车合同模板
- 2025二手车买卖合同范本
- 爬梯平台施工方案
- 2024年电子商务师真题试题及答案
- 园艺植物遗传育种 课件全套 第1-10章 绪论-新品种的审定与推广繁育+实训
- 2025-2030中国免洗护发素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智能优化算法解析》 课件 第6章-基于群智能的智能优化算法
- 《红岩》中考试题(截至2024年)
- 华为IAD132E(T)开局指导书
- (2025)二十大知识竞赛题库(含答案)
- 2025年华北电力大学辅导员及其他岗位招考聘用54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2《信访工作条例》学习课件
- 2025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知识清单选择性必修一《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重难点知识
- 儿童青少年肥胖食养指南(2024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