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近10年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的确提高了,但是,人们在富裕的同时,“看病难、看病贵”的呼声却日渐高涨。12月2日,卫生部公布的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主要结果显示,我国医疗服务费用增速已超过人均收入的增长,医药卫生开销成为家庭食物、教育支出后的第三大消费,最重要的是,将近五成489的居民生了病不去医院看病。在去看病的患者中,经医生诊断应该住院治疗却未住院的比例也达到了296。卫生部副部长朱庆生目前在新闻发布会上说,至今,中国农村有一半的农民因经济原因看不起病。我国中西部农民因看不起病,死于家中的比例高达6080。浙江大学一项调查进一步表明,哪怕是农村经济最发达地区之一的浙北地区,还是有3040得了绝症的农民,因为无钱医治而死在家早。2“我国曾于1993年、1998年和2003年,分别进行过3次卫生服务调查。此次调查意义深远,它表明,从1993年到2003年,我国城乡居民对医疗卫生服务的利用率在下降,有效需求发生了转移。”中国健康教育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克玲分析说,在这将近半数有病不去看的居民中,主要有三种表现一是得病后自己买药吃。以前说“久病成医”,现在是“有病自医”。调查表明,36的居民生病后不去医院就诊,而是跑到药店购药,采取自我治疗,且这一比例比5年前明显增加,其中城市增加了3个百分点,农村增加了8个百分点。数字是抽象的,但如果看看我们身边的人,就能发现“有病自己医的人比比皆是。记者在报社编辑部进行的一次小规模调查就很能说明问题。一年中,因为感冒发烧这种平常小病去医院看的,只有6个人,占总人数的10。同事吴大姐谈起去医院就连连摇头,“还不如在家吃点药呢。”吴大姐说,如果不是急病,凭自己对自己的了解,在药店买点药吃,足以应付头疼脑热和那些不太要紧的慢性病了,而且这样做既方便又省钱。二是看不起病就硬扛着。调查显示,生病未就诊、未住院且未采取任何治疗措施的患者中,有382是由于经济困难;应该住院而未住院的患者中,70是由于经济困难。城乡低收人人群应住院而未住院的据刘克玲分析,这种情况主要集中出现在农村和城市低收入人群。就拿农村来说,农民看病是个老大难问题。据报道,某省农村医疗卫生工作还算不错,但合计医疗人口覆盖率也仅有12,约有88的农民看病完全靠自费。这里贫困地区农民的人均纯收入不到1000元。按卫生部此次调查,城乡合计年人均门诊费用和住院费用在排除了物价上涨的影响后,平均每年以14左右的速度上升。1993年,两者分别为21元和933元;到2003年,上升到75元和2233元。也就是说,农民一年的收入,连住一次医院的费用都不够。眼下,农民中正流传着这样一些顺口溜“小病拖,大病挨,快死才往医院抬”;TT脱贫三五年,一病回从前”;“一人得病,几代受穷”从这些话中明显能够感受到农民面对疾病时,那份沉重的无奈。三是周围缺少医疗机构,百姓看病难。调查显示,贫困地区有18的家庭距最近的墓疗机构超过了5公里,有14的家庭到最近的医疗机构的时问30分钟以卜。农民看小起病,而旨在为农民提供质优价廉服务的乡镇卫生院,农民却不爱光顾。他们常说“小病不出门,大病跳过门,中问空着门”。意思就是,平常有个头疼脑热的,农村人都尽量硬扛过去,一旦得了大病,就往县以上医院送,这“中间”被忽略的,就是卫生院。就是说,农民离得近、看得起的地方,因为医疗条件太差,不能解决看病问题而无人问津。这样的医疗机构的业务水平不容乐观,医疗事故大多出于这样的诊所。不是重的疾病诊断不出来,就是小病当成大病去医治,使许多患者失去了最好的治疗时机,轻则留下终生残疾,重则失去生命。“居民不去看病的最主要原因是经济问题,是经济能力不够。”刘克玲说,根据调查结果,过去5年,我国城乡居民年均收入水平分别增长了89和24,而在年医疗卫生支出上,城乡居民的支出却分别增长了135和118。“从问题的深层来看,这种情况是社会发展滞后、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不适应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的表现,是卫生事业投入不足、发展不快所积累的矛盾。卫生部常务副部长高强分析说。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在医疗保险制度、医疗服务价格及药品生产流通体制等方面,推行了类似国企改革的路线,也就是说,这样做有一个未加言明的假设市场可以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包括医疗卫生资源。所有的改革都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市场化的过程中,国家势必要减少对卫生的投入,将大批公立医院推向市场,同时引进私人资本。这样一来就导致了以下三大问题一是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政府对卫生事业的投人不足,医疗投入重治疗轻预防、重城市轻农村,利用效率不高;二是医疗卫生服务没有合理分层,高收入人群和低收人人群的医疗服务需求都得不到满足,医患关系紧张;三是医疗机构对资源的利用不合理,医院“以药养医”、“以高科技检查养医”存在着很大浪费。“眼下这三大问题,已经成为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根源,不过相信这些问题会随着医疗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而得到解决。”刘克玲说。3“不看病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有病无法得到及时医治;意味着因为疾病而造成的生命危害无法得到有效清除;意味着在疾病面前生命安全缺乏有效保障,严重的甚至意味着死亡。”解放军302医院的姜素椿教授这样对记者说。从医生的角度看,有了病就应该到医院去看,如果不看,小病拖成大病,轻病拖成重病,甚至危及生命。尤其是一些传染病,不到医院就很难了解它的危害,一旦传染给更多的人,后果不设想。谈到卫生部的调查结果,姜素椿教授说,一些慢性非传染病的增加本次调查显示,我国有慢性病患者16亿。高血压、糖尿病和脑血管病成为城市居民的多发病,也是人们不去医院看病造成的。不去医院看病使得一些疾病没有被及时发现,最终形成慢性病。姜教授还提醒说,对于疾病来说,一般的规律是早看病少花钱,晚看病多花钱。他明确表示,不提倡有病在家自己治。他说,大多数人对自身情况的认识很不客观,也不专业,这样做很容易耽误治疗。如果这样做的人多了,会对整个的国民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形成很大威胁。4躺在病床上的史振军是从河南来京的务工人员。7月20日下午,他在北京一个工地上干木活儿,因一脚踩空从6层楼上掉了下来。经诊断,史振军为脑震荡和三根肋骨粉碎。“他的妻子正在临产期”,在医院照顾他的同乡史鹏芝说。一个月前,史振军为了挣点钱回家办生孩子的喜酒,经熟人介绍来到北京打工。“三天已经花了两万多元了,我们在工地上每天才挣40多元,刚来一个月,工钱也没发。这钱先由老板给垫着,以后再说吧。”“现在还没敢通知他家里。他不让打电话,怕妻子和70多岁的父母知道后受不了打击。可也不能老这么撑着,这不算什么工伤,花这么多钱他一辈子也挣不了”史鹏芝低着头说。病床上的史振军头上缠着厚厚的绷带,黝黑的脸上有泪水的痕迹。直致记者离开病房,他始终没说一句话。5“首先是概念之争。”曾任卫生部政策法规司司长的蔡仁华说,最初,卫生部委的意见是,将医疗机构分为非营利性和营利性两类管理。如今,又有人提出按公益性与经营性划分。蔡仁华认为,后一种提法不科学。因为公益性医疗机构也需要经营。这种划分容易让人误解为公益性医院不需要经营、核算。其次是体制之争。按卫生部委的指导意见,政府办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由同级财政给予合理补助,并按扣除财政补助和药品差价收入后的成本制定医疗服务价格;其他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不享受政府补助,医疗服务执行政府指导价。卫生、财政等部门加强对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财务监督管理。营利性医疗机构价格放开,自营,照章纳税。第三大争议是机制之争,即医院内部的补偿机制。蔡教授说,指导意见认为,要实行医药分开核算、分别管理,解决以药养医问题,必须切断医疗机构和药品营销之间的直接经济利益联系,要在逐步规范财政补助方式和调整医疗服务价格的基础上,把医院的门诊药房改为药品零售企业,独立核算、照章纳税。蔡教授解释,过去政府容许医院从药品销售的零批差价中提留一定比例的销售收入,以弥补财政投入的不足,即“以药补医”。医院和医生都希望通过多开药来增加收入,所以老百姓看病的费用也随之越来越高。“旧的医院补偿机制要打破,而新的机制还没找到。”蔡仁华解释,目前医院的收入主要包括财政补贴、医疗服务收费、药费差价收入三部分。财政补贴只占医院总收入的10左右,医疗服务的收费较低,收不抵支,劳务亏损。如果现在去掉“以药补医”,医疗服务费又不可能提得太高,如何能解决医院的补偿问题,成为争的又一个焦点。6一边是主管部门的实施方案“难产”,另一边是医患纠纷愈演愈烈,看病越来越贵。长期关注卫生经济的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李玲,对目的状况表示担忧。据介绍,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财政改革的深入,国家大幅削减医疗投入。投入少了,政府自然要给医院政策。李玲研究后发现,随着政府的放手,医院给自己找到两条主要财路多卖药、多上高新设备。有的医生和医院尽力诱导患者用价格昂贵的高新仪器诊疗,结果,老百姓看病越来越贵,因病致穷的例子也越来越多。李玲教授对此的解释是,医院管理混乱,包袱太重,冗员太多。在李玲看来,医疗体制改革不是简单的医院改革,还应该包括医疗保险、药品、医疗“前政府大力推行的医院改制,感觉像在甩包袱。”李玲说,怎么改制谁来主管怎么监管在这些问题都没有解决的情况下,自然会出现近期被媒体广泛关注的“新兴医院事件”。据悉,中国医疗体制改革采用的是“美国模式”市场主导型。这正是李玲所担心的。“美国模式是独一无二的,很难复制。”李玲说,美国人均年医疗费用为5000美元左右,而中国人均GDP才1000美元。即使是欧洲许多发达国家也无法达到这个财力,更何况中国。据介绍,国际上目前主要有两种医疗体制模式。一种是美国的市场主导型,即公立医院和私立医院都在市场上平等竞争,政府除了严格监管外,只负责为穷人、老人医疗买单。李玲说,在医疗这个不完全竞争的市场上,市场主导的结果是,医疗服务越来越好,但医疗价格也越来越高。另外一种模式是政府主导型,如英国和加拿大。在英国,公立医院由政府全额投入,老百姓看病是免费的。有钱人需要特殊服务,可以到私立医院去。在这种模式下,看病便宜,普及面广,政府投入也较少。美国的医疗费用占GDP的16右,而英国仅为7左右三、申论写作要求1请用不超过150字的篇幅,概括出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满分20分2用不超过350字的篇幅,提出解决给定资料所反映问题的方案。要有条理地说明,要体现针对性和可行性。满分30分3就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用1200字左右的篇幅,自拟标题进行论述。要求中心明确,内容充实,论述深刻,有说服力。满分50分申论标准预测试卷一参考答案1【答案提示】近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的确提高了,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现象却越来越普遍。农民看不起病,居民不去看病,有病自医,能扛则扛,究其原因则是民众不能承担过高的医疗费用。究其根源,自然是我国的医疗体制不够完善。现在的医疗体系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已迫在眉睫。2【答案提示】要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保障和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就需要完善我国医疗体制,合理进行医疗体制改革,改革的措施有1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建设,改善农村医疗机构的基础条件。2合理配置卫生资源。如增加政府对公共卫生事业的投入,合理分层医疗卫生服务。3打破医疗垄断,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一视同仁。4多组织公益性活动、建立慈善机构,以减轻经济困难的患者的医疗负担。5完善医疗保险制度,使其真正用到实处。6仅靠政府增加投入和提高医务人员的待遇,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还必须依靠制度的刚性约束。7加强医疗付费机制和管理机制,对于不良行为,予以法律制裁。8切实加大政府主管部门对医院的监管力度,抓紧完善医院内控机制,在医院推行规范化、科学化管理。3参考例文医疗改革不是简单地民营化对于中国医疗体制存在的问题,社会的主流意见是实行股权多元化,将医院推向市场。卫生部拟出台的医院体制改革指导意见就规定,在政府所属医疗机构中,国有资产的持股权不低于51,这意味着更多的社会资本将被允许进入公立医院。但是,北京新兴医院“送子神话”事件说明了简单地将医院市场化或民营化是不能解决积存已久的问题的。据嘹望东方周刊报道,新兴医院取得“送子神话”的商业成功主要是靠广告。据一些资深医师的分析,新兴医院的秘诀在于,让患者一直吃药,3个月不好就吃6个月,直到患者吃不起为止。这时,医院就可以“患者自己放弃治疗为由推卸责任。因此,其“最大的问题是违反科学常理看病。一些根本看不好的病,医院还是照收治不误,照常成千上万元地开药。”新兴医院之所以敢这么做,原因在于医疗市场是一个不完全竞争的市场。按照美国经济学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纺织品托盘租赁合同
- 航空应急排水沟施工合同
- 航空航天厂房施工协议
- 地铁项目建造师聘用合同
- 家居装饰公司财务专员招聘合同
- 【病例】厚积薄发:中老年女性左心室肥厚、舒张性心衰
- 师徒技艺培训协议
- 旅游开发计量设备操作规程
- 市政污水处理工程合同
- 百货商场电梯买卖合同
- 坐标纸(网格型坐标纸-直接打印即可)
- GB/T 39633-2020协作机器人用一体式伺服电动机系统通用规范
- FZ/T 01002-2010印染企业综合能耗计算办法及基本定额
- 药品储备评估表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经验汇总课件
- 青春期女孩自尊自爱课件
- 2023年西藏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小学语文人教三年级上册观察桔子孙娟课件
- 藏族人的名字标准英语翻译
- 市场营销产品组合与产品策略课件
- 医院会计实务操作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