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2016学年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描述最接近实际的是()A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B夏天,沈阳的气温可达30C中学生正常行走时一步的长度约为05DMD播放一遍中学生眼保健操音乐的时间约为05H2长度接近17L03MM的是()A一本物理书的长度B两层教学楼的高度C一名中学生的身高D初中学生课桌的高度3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A台灯在镜中的像B小孔成像C倒映在江中的“桥”D从船上看海面下的冰4课堂上学生回答问题,老师常常会说“大声点”此处“大声点”指的是()A加快声速B调高音调C改变音色D增大响度5小明在学校进行体育百米测验中跑完全程用了1625S,测得他在前50M的平均速度是5M/S,后50M的平均速度是8M/S,则全程的平均速度是()A5M/SB62M/SC65M/SD8M/S6如图所示是海波的凝固图象,从图象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A海波是非晶体B海波的沸点是48CLLMIN时海波全部熔化D海波在整个BC段都在放出热量7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起跑线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丙所示,选项中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距离S与时间T关系的图象是()ABCD8沈阳四季,风景迥异无论是一朵花、一个麦穗,还是一粒沙、一片雪花,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A棋盘山“缧缈的雾”B浑河边“美丽雾凇”C植物园“晶莹的露”D万柳塘“洁白的雪”9如图所示,用硬纸片把一个喇叭糊起来,做成“舞台”,台上小人在音乐声中翩翩起舞,对此,几个同学有了下列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喇叭发出的音乐声属于超声波B开大喇叭的音乐声,其音调就越高C我们能听到喇叭发出的音乐,是通过空气传播的D响亮的音乐声,对于附近认真学习的同学来说是噪声102015年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图中,士兵的帽子上的军辉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因为军辉是光源B甲图中,现场观众看到阅兵列队整齐划一,从侧面看,一排人就只能看见一个人,这主要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C乙图中,远处的群众听不到时笨重的坦克行驶在路面的声音,除了周围有其他声音的干扰外,还因为距离发声体较远,声音被分散了D丙图中,20架直升机组成了“70”字样,飞过天安门上空,相对于这些飞机来说,天安门的国旗是运动的二、填空题11严冬时节,北方会下雪尽管气温零下10,但是楼顶的雪在阳光的照射下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水,这个过程中_(填“吸热”或“放热”);但我们也会发现,楼后不见阳光的地方的雪也会慢慢的变少,还没有发现有水,这是发生了_(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这个过程中_(填“吸热”或“放热”)12利用我们学过的知识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是我们学习物理的目的之一,请你跟小明一起解答如下问题(1)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5_(填单位)太阳发出的光要经过8MIN才能到达地球,则太阳岛地球的距离为_M(2)雨后的夜晚,月亮非常明亮,路上出现了一个个小水坑,我们走在路上时,如果我们迎着月光走_处应该是水坑,如果我们背若月光走_处应该是水坑(以上两空均填“亮”或“暗”)13在海上想要获得淡水,可采用如图所示的“充气式太阳能蒸馏器”,它是通过太阳照射充气物内的海水,产生大量水蒸气,水蒸气在透明罩内壁形成水珠,收集即可在此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A、先汽化,后液化B、先沸腾,后凝固C、先液化,后汽化D、先蒸发,后沸腾14下面的两则新闻报道,引起了小明的思考并进行了分析,请你和他一起解答(1)据报道,大连一男子睡梦中感觉耳边有只蚊子,下意识的一巴掌,蚊子被拍死了,同时他的鼓膜也被震穿孔了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的_,再经过听小骨等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再把信号传给大脑,人就能听到声音了人能听到蚊子翅膀扇动的声音却听不到蝴蝶翅膀扇动的声音,是因为蝴蝶翅膀扇动发出的声音的频率_(填“高”“低”),不在人的听觉范围内(2)很多打仗的士兵由于不断听到身边爆炸声而对听力造成伤害,这说明声音具有_;研究发现,在爆作时还会产生次声波,这些次声波多数人是_(填“能够”或“不能”)感受到的,它们对人也有着很大的危害15以下是小明在医院看到的现象和想到的问题,请你帮他解答(1)医生用“B超“查看胎儿的发育情况,这说明声可以_;为了保证孕妇的休息和睡眠,周围环境的声音不应该超过_DB(2)医生在给病人测量体温之前,都要把体温计用力_,再去测量体温才能准确;水银体温计是根据液体_的规律制成的16请回答下列有关噪声的问题(1)人们以分贝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0DB是指_(填序号)A、人刚好听不见的声音B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2)路过某一街道时,小明看到监测噪声的分贝仪显示68DB,这样的噪声_(填”会“或“不会“)影响到工作和学习(3)如图所示,甲图是在_处减弱噪声,乙图是在_处减弱噪声三、计算题17“十一“期间假期小明一家驾车外出旅游,经过某交通标志牌时,小明注意到了牌上的交通标志如图所示,小明想了想,马上就明白了这两个数据的含义从交通标志牌到上桥的距离为21KM,通过这段公路时汽车的行驶速度不能超过60KM/H若小明爸爸驾车通过这段路程时用时36MIN,则该汽车的平均速度为多少KM/H在通守交则的前提下,请计算从标志牌到上桥最快需要多长时间18小明买了一张列车时刻表,他注意到在北京和上海间往返的D31和D32次动车的运行时刻表如图所示他了解到D31次列车由北京开往上海,D32次列车由上海开往北京,这两次列车每天各发一趟,已知北京到上海铁路长1463KM求(1)D31、D32次列车运行时间是不同的,其时间差为多少(2)计算D31次列车由北京开往上海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3)若小明计算了他所乘坐的这趟D32次列车由上海开往北京的平均速度是140KM/H,则该列车晚点了多长时间车次到站、发车北京南泰山南京上海到站时间163319122123D31发车时间110516341914到站时间204817121240D32发车时间171412421031四、实验、作图题19(1)如图1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随着空气被逐渐抽出,铃声逐渐减弱最后听不到声音了,这说明_尽管听不见铃声了,但们仍然可以看见闹钟,这说明光的传播_(填“需要W或“不需要”)介质(2)如图2所示,将一把钢尺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纲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注意使钢尺两次振动的幅度大致相同,比较两种情况下钢尺的振动快慢和发声的音调,每次振动幅度大致相同是为了控制_(“音色”“音调”或“响度“)钢尺伸出桌边越短,振动越快音调越_(填“高“或“低“)20完成下面的测量长度和时间的实验(1)如图甲所示,测得一木块的长度是_CM;按照如图乙所示的方法_(填“能”或“不能”)准确测量元硬币的直径,在测量长度时,我们不能消除误差,只能减小误差,请写出一种减小误差的方法_(2)如图丙所示,此时机械停表的时间是_21如图是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变化的实验装置(1)安装过程中图中A、B、C三个铁圈应先固定_(2)实验中把装有海波的试管放在水中加热是为了_(3)海波在熔化前,不断吸热,温度上升;熔化过程中,_(填“需要W或“不需要“)继续加热,熔化后继续加热时,温度_(填“上升“、“不变“或“下降“)22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的实验(1)该实验目的是练习用_和_测平均速度(2)该实验原理是_(3)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_(填“大”或“小”)(4)实验时观察到,小车沿斜面顶端下滑到斜面底端的运动是_(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5)实验中测得路程S1上的平均速度为V1,路程S2上的平均速度为V2,路程S3上的平均速度为V3那么,V1、V2、V3的大小关系是_(选填、)23小明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1)他为图中温度计写了一份使用说明书,请你补充说明书中的遗漏,指出其中的科学性错误_温度计说明书测量前,了解温度计的_和_;测量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不一定要充分接触;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温度计不可以离开被测液体;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2)实验中每隔LMIN记录一次数据,直到沸腾5MIN后停止加热,记录的数据如表,其中第2MIN时的温度如图甲所示,为_,根据表中数据,在图乙中画出水温随时间的变化图象时间/MIN0123456789温度/9092969898989898(3)撤去酒精灯,小明观察到水没有立即停止沸腾,此时的温度_沸点24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实验小组的同学选用了平面镜、纸板、激光器和刻度尺进行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1)实验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2)实验时,测得入射角为45,则反射角度数为_;若入射角变大,反射角将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当让光线沿着F0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若0E方向射出,这表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_(3)小明把纸板B向前或向后折,照图乙那样,观察是否还能看到反射光线,从而探究_(4)如图2所示,小明想要利用一块平面镜使此时的太阳光竖直射入井中,请你通过作图标出平面镜的位置,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25图甲、乙所示是小明探究“冰的熔化“和“水的沸腾“实验装置,如图丙所示是她根据实验数据绘出的冰熔化时的温度时间关系图象(1)在探究“冰的熔化”实验(甲图)中,将装有冰的试管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加热,试管在水中的深度要适当其“适当”的含义是_(2)比较两个实验装置,图乙所示的烧杯中水的质量较少,这样设计的好处是_水沸腾时的温度如图乙所示,则水的沸点是_(3)实验中,“冰在熔化时”和“水在沸腾时”这两个过程的相同的特点是_和_五、综合应用题26夏天非常炎热,小明和家人去海边游泳,喜欢物理的他发现许多现象,请你和他一起解决(1)戏水的小明对着岸边大声地喊妈妈,尽管妈妈没有看见小明,但一听见声音就知道是小明在喊,妈妈判断的依据是_(填“音调“响度“和“音色“);(2)遮阳伞下面有影子,遮阳伞影子形成的原因是_;(3)小明潜入水中,也能听见岸上孩子的喊声,这说明_;(4)小明在水中向前游动,相于小明来说,他身上的游泳圈是_的(填“运动“或“静止“);(5)在生活中有很多应用,请你仿照示例举出一个跟热现象有关的例子,并写出所应用的有关热现象的物理知识示例观察日食时为保护眼睛,简易的方法是观看平静的水(滴有墨水)面映出的日食现象物理知识利用了光的反射应用实例_;物理知识_20152016学年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描述最接近实际的是()A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B夏天,沈阳的气温可达30C中学生正常行走时一步的长度约为05DMD播放一遍中学生眼保健操音乐的时间约为05H【考点】时间的估测;温度;长度的估测;声速【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解答】解A、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比340M/S大得多故A不符合实际;B、夏天,沈阳气温较高,最高气温经常超过30故B符合实际;C、成年人的步幅在75CM左右,中学生的步幅比成年人小一些,在60CM6DM左右故C不符合实际;D、中小学课间活动一般10MIN,播放一遍中学生眼保健操音乐的时间约为5MIN故D不符合实际故选B2长度接近17L03MM的是()A一本物理书的长度B两层教学楼的高度C一名中学生的身高D初中学生课桌的高度【考点】长度的估测【分析】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体长度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长度单位及其进率的认识,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解答】解17L03MM17M170CMA、一本物理书的长度在17CM左右故A不符合题意;B、两层教学楼的高度在7M左右故B不符合题意;C、中学生的身高在17M左右故C符合题意;D、学生课桌的高度在80CM左右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3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A台灯在镜中的像B小孔成像C倒映在江中的“桥”D从船上看海面下的冰【考点】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分析】(1)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沿直线传播的实例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日食和月食等(2)光斜射在两种介质界面上时,会发生反射,平面镜成像、水中的倒影等都是光的反射的例子(3)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就会发生偏转,光的折射形成的现象放在有水的碗中的筷子看起来好像变折了、放大镜、池水看起来变浅等【解答】解A、台灯在镜中的像是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故A错误B、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实例,故B正确C、倒影在江中的“桥”是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故C错误D、在岸上看见在海下面的冰山是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故D错误故选B4课堂上学生回答问题,老师常常会说“大声点”此处“大声点”指的是()A加快声速B调高音调C改变音色D增大响度【考点】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分析】物理学中把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响度的大小与声音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解答】解老师对同学说“大声点”,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听得更为清楚,此处“大声点”指的是增大声音的响度故选D5小明在学校进行体育百米测验中跑完全程用了1625S,测得他在前50M的平均速度是5M/S,后50M的平均速度是8M/S,则全程的平均速度是()A5M/SB62M/SC65M/SD8M/S【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分析】平均速度等于百米路位移以在这段路程上所用的时间,和其中某一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无关【解答】解由题意知S100M,T1625S,由平均速度公式V62M/S故选B6如图所示是海波的凝固图象,从图象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A海波是非晶体B海波的沸点是48CLLMIN时海波全部熔化D海波在整个BC段都在放出热量【考点】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分析】明确横纵坐标所代表的内容,找出关键的时间点和温度点,再结合其整体变化趋势,可对各选项做出判断【解答】解AB、从图象上来看,从第2到第8分钟海波的温度是保持不变的,说明海波是晶体,此时的海波温度就是海波的熔点,即海波熔点为48,故AB错误;C、LLMIN时海波全部凝固,故C错误;D、海波在整个BC段处于凝固过程中,凝固过程中海波要放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故D正确故选D7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起跑线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丙所示,选项中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距离S与时间T关系的图象是()ABCD【考点】速度与物体运动【分析】由题干中的图可知甲和乙同时同向运动,相同的时间内,乙运动的路程长,乙的运动速度就大;我们可以在A和B的图象中,找出相同的时间,看谁运动的路程长,从而得出甲和乙的正确图象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路程和时间的图象就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由此可知C和D都是错误的;【解答】解由题干中的图象可知乙比甲运动的速度大A、在横轴上找一点,表示时间相等;做纵轴的平行线,可以发现甲的运动路程长,速度大,故A错误;B、运用上面的方法,可以发现在相同的时间内,乙的运动路程长,说明了乙运动快,故B正确CD、图象表示,随着时间的增长,运动的路程是不变的,表示甲乙是静止的,故CD错误;故选B8沈阳四季,风景迥异无论是一朵花、一个麦穗,还是一粒沙、一片雪花,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A棋盘山“缧缈的雾”B浑河边“美丽雾凇”C植物园“晶莹的露”D万柳塘“洁白的雪”【考点】生活中的凝华现象【分析】(1)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态变化;(2)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解答】解A、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故A错误;B、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故B正确;C、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附着在植被表面;故C错误;D、雪是高空中的水蒸气快速放热后凝华形成的小冰晶;故D正确;故选BD9如图所示,用硬纸片把一个喇叭糊起来,做成“舞台”,台上小人在音乐声中翩翩起舞,对此,几个同学有了下列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喇叭发出的音乐声属于超声波B开大喇叭的音乐声,其音调就越高C我们能听到喇叭发出的音乐,是通过空气传播的D响亮的音乐声,对于附近认真学习的同学来说是噪声【考点】超声波与次声波;声音的传播条件;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噪声及来源【分析】(1)人的听觉范围是20赫兹到20000赫兹,高于20000赫兹的是超声波,低于20赫兹的次声波(2)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即我们常说的声音的大小,它与声源振动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3)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能够传播声音,真空不能传声(4)凡是影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工作的声音都属于噪声【解答】解A、正常人的耳朵只能听到20HZ到20000赫兹的声音,所以人耳听不到超声波,故A错误;B、开大喇叭的音乐声是指声音的响度大,故B错误;C、我们能听到喇叭发出的音乐,是通过空气传播的,故C正确;D、响亮的音乐声,影响了附近认真学习的同学,故是噪声,故D正确故选D102015年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图中,士兵的帽子上的军辉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因为军辉是光源B甲图中,现场观众看到阅兵列队整齐划一,从侧面看,一排人就只能看见一个人,这主要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C乙图中,远处的群众听不到时笨重的坦克行驶在路面的声音,除了周围有其他声音的干扰外,还因为距离发声体较远,声音被分散了D丙图中,20架直升机组成了“70”字样,飞过天安门上空,相对于这些飞机来说,天安门的国旗是运动的【考点】光源;参照物及其选择;响度;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分析】(1)能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光源;(2)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有激光准直、排队等;(3)响度大小与振幅、距离声源的距离、声音的分散程度;(4)物体相对参照物位置发生改变就说明物体运动了【解答】解A、甲图中,士兵的帽子上的军辉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军辉反射的是太阳光,所以军辉不是光源,故A错误;B、甲图中,现场观众看到阅兵列队整齐划一,从侧面看,一排人就只能看见一个人,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故B正确;C、乙图中,不能听到坦克的声音,因为距离发声体较远,声音被分散了,声音的响度减小了,故C正确;D、丙图中,20架直升机组成了“70”字样,飞过天安门上空,以飞机为参照物,国旗的位置相对飞机发生了改变,故国旗是运动的,故D正确故选BCD二、填空题11严冬时节,北方会下雪尽管气温零下10,但是楼顶的雪在阳光的照射下熔化(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水,这个过程中吸热(填“吸热”或“放热”);但我们也会发现,楼后不见阳光的地方的雪也会慢慢的变少,还没有发现有水,这是发生了升华(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这个过程中吸热(填“吸热”或“放热”)【考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和特点【分析】从物质物态变化入手,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熔化吸热;物质由固态变为气态叫升华,升华吸热【解答】解楼顶的雪在阳光的照射下,有固态变为液态,属于熔化现象,熔化吸热;室外气温一直在0以下,在背阴处的雪也会慢慢变少,是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属于升华现象,升华吸热故答案为熔化;吸热;升华;吸热12利用我们学过的知识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是我们学习物理的目的之一,请你跟小明一起解答如下问题(1)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5KM/S(填单位)太阳发出的光要经过8MIN才能到达地球,则太阳岛地球的距离为1441011M(2)雨后的夜晚,月亮非常明亮,路上出现了一个个小水坑,我们走在路上时,如果我们迎着月光走亮处应该是水坑,如果我们背若月光走暗处应该是水坑(以上两空均填“亮”或“暗”)【考点】光的传播速度与光年;镜面反射【分析】(1)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3105KM/S,根据SVT计算路程;(2)迎着月光走时,水发生镜面反射,大部分月光进入眼睛,路上发生的是漫反射,少部分月光进入眼睛,所以亮的地方是水;背着月光走时,水发生镜面反射,少部分月光进入眼睛,路上发生的是漫反射,大部分月光进入眼睛,所以暗的地方是水【解答】解(1)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3105KM/S,SVT3108M/S480S1441011M(2)迎着月光走时,水发生镜面反射,大部分月光进入眼睛,路上发生的是漫反射,少部分月光进入眼睛,所以亮的地方是水;背着月光走时,水发生镜面反射,少部分月光进入眼睛,路上发生的是漫反射,大部分月光进入眼睛,所以暗的地方是水故答案为KM/S;1441011M;亮;暗13在海上想要获得淡水,可采用如图所示的“充气式太阳能蒸馏器”,它是通过太阳照射充气物内的海水,产生大量水蒸气,水蒸气在透明罩内壁形成水珠,收集即可在此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A、先汽化,后液化B、先沸腾,后凝固C、先液化,后汽化D、先蒸发,后沸腾【考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液化及液化现象【分析】物体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物体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根据我们对于汽化和液化的了解来作答【解答】解海水是液态的,水蒸气是气态的,液态变为气态的现象叫汽化;水蒸气在透明罩内壁形成水珠,气态又变为了液态的现象叫液化;所以蒸馏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先汽化后液化故选A14下面的两则新闻报道,引起了小明的思考并进行了分析,请你和他一起解答(1)据报道,大连一男子睡梦中感觉耳边有只蚊子,下意识的一巴掌,蚊子被拍死了,同时他的鼓膜也被震穿孔了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的振动,再经过听小骨等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再把信号传给大脑,人就能听到声音了人能听到蚊子翅膀扇动的声音却听不到蝴蝶翅膀扇动的声音,是因为蝴蝶翅膀扇动发出的声音的频率低(填“高”“低”),不在人的听觉范围内(2)很多打仗的士兵由于不断听到身边爆炸声而对听力造成伤害,这说明声音具有能量;研究发现,在爆作时还会产生次声波,这些次声波多数人是不能(填“能够”或“不能”)感受到的,它们对人也有着很大的危害【考点】人耳感知声音的过程及听到声音的条件;超声波与次声波;声与能量【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人耳听到声音是经过鼓膜、听小骨、听觉神经,最后传到大脑才听到声音;次声波是振动频率小于20HZ的声波,人耳的听觉范围是20HZ到20000HZ;(2)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解答】解(1)声音会引起耳朵鼓膜的振动,此振动经过听小骨及其它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再传给大脑,所以人最后会听到声音;因为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频率低于20HZ,是次声波,所以人耳听不到;而蚊子翅膀扇动的声音,其频率较高,在人的听觉范围之内,人可以听到;(2)很多打仗的士兵由于不断听到身边爆炸声而对听力造成伤害,这主要是由于声音具有的能量对鼓膜造成损害;因为次声波的频率不在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内,所以人耳是不能听到次声波的故答案为(1)振动;低;(2)能量;不能15以下是小明在医院看到的现象和想到的问题,请你帮他解答(1)医生用“B超“查看胎儿的发育情况,这说明声可以传递信息;为了保证孕妇的休息和睡眠,周围环境的声音不应该超过50DB(2)医生在给病人测量体温之前,都要把体温计用力甩,再去测量体温才能准确;水银体温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考点】声与信息;液体温度计的构造与工作原理;体温计的使用及其读数;声音的等级和噪声的危害【分析】(1)声音既能传递信息,又能传递能量;人们以分贝(DB)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0DB是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3040DB之间人们较理想的安静环境;70DB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长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听力会受到严重影响(2)体温计测量前要先甩一甩;体温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解答】解(1)医生用B超查看胎儿的发育情况,是利用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DB;(2)医生使用体温计给病人测量体温时,总要先甩一甩;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故答案为(1)传递信息;50;(2)甩;热胀冷缩16请回答下列有关噪声的问题(1)人们以分贝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0DB是指B(填序号)A、人刚好听不见的声音B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2)路过某一街道时,小明看到监测噪声的分贝仪显示68DB,这样的噪声不会(填”会“或“不会“)影响到工作和学习(3)如图所示,甲图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乙图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考点】声音的等级和噪声的危害【分析】(1)(2)人们以分贝(符号是DB)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0DB是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3040DB是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70DB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长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听力会受到严重影响并产生神经衰弱、头疼、高血压等疾病;如果突然暴露在高达L50DB的噪声环境中鼓膜会破裂出血,双耳完全失去听力(3)减弱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在传播过程中;在人耳处【解答】解(1)人们以分贝(符号是DB)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0DB是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故选B;(2)70DB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68DB,这样的噪声不会影响到工作和学习(3)摩托车的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戴耳塞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答案为(1)B;(2)不会;(3)声源;人耳三、计算题17“十一“期间假期小明一家驾车外出旅游,经过某交通标志牌时,小明注意到了牌上的交通标志如图所示,小明想了想,马上就明白了这两个数据的含义从交通标志牌到上桥的距离为21KM,通过这段公路时汽车的行驶速度不能超过60KM/H若小明爸爸驾车通过这段路程时用时36MIN,则该汽车的平均速度为多少KM/H在通守交则的前提下,请计算从标志牌到上桥最快需要多长时间【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分析】(1)交通标志牌“60”是限速的标志,指的是速度不能超过60KM/H;“上桥21KM”,是指从该标志牌到大桥还有21KM;已知行驶的时间,根据公式V可求速度的大小;(2)已知汽车的最大速度和到桥上的距离,根据公式T求从此标志牌所在的位置到达桥上至少需要的时间【解答】解(1)已知路程,S21KM,时间,T36MIN36H06H,故汽车的速度为V35KM/H;(2)从标志牌到上桥最快要用时间为T1035H21MIN;答汽车的速度为35KM/H;从标志牌到上桥最快要用时间为21MIN18小明买了一张列车时刻表,他注意到在北京和上海间往返的D31和D32次动车的运行时刻表如图所示他了解到D31次列车由北京开往上海,D32次列车由上海开往北京,这两次列车每天各发一趟,已知北京到上海铁路长1463KM求(1)D31、D32次列车运行时间是不同的,其时间差为多少(2)计算D31次列车由北京开往上海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3)若小明计算了他所乘坐的这趟D32次列车由上海开往北京的平均速度是140KM/H,则该列车晚点了多长时间车次到站、发车北京南泰山南京上海到站时间163319122123D31发车时间110516341914到站时间204817121240D32发车时间171412421031【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分析】(1)“D31次列车由北京开往上海,D32次由上海开往北京”,求出这两列车的运行时间,再计算运行时间差;(2)计算出“31次列车由北京驶往上海的运行时间,知道里程数,利用速度公式求解;(3)由路程、平均速度可以求出时间,与正点进行比较,可得【解答】解(1)由列车时刻表可知D31次列车从北京到上海的运行时间T12123110510H18MIN,D32次列车从上海到北京的运行时间T22048103110H17MIN,D31、D32次列车运行时间差T1T210H18MIN10H17NIN1MIN;(2)S11463KM,T110H18MIN103H,V1142KM/H;(3)D32次列车由上海开往北京的平均速度是140KM/H,全程所需的时间,T1045H10H27MIN,则该列车晚点时间,TTT210H27MIN10H17MIN10MIN答(1)D31、D32次列车运行时间是不同的,其时间差为1MIN;(2)计算D31次列车由北京开往上海的平均速度约是142KM/H;(3)若小明计算了他所乘坐的这趟D32次列车由上海开往北京的平均速度是140KM/H,则该列车晚点了1MIN时间四、实验、作图题19(1)如图1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随着空气被逐渐抽出,铃声逐渐减弱最后听不到声音了,这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尽管听不见铃声了,但们仍然可以看见闹钟,这说明光的传播不需要(填“需要W或“不需要”)介质(2)如图2所示,将一把钢尺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纲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注意使钢尺两次振动的幅度大致相同,比较两种情况下钢尺的振动快慢和发声的音调,每次振动幅度大致相同是为了控制响度(“音色”“音调”或“响度“)钢尺伸出桌边越短,振动越快音调越高(填“高“或“低“)【考点】声音的传播条件;频率及音调的关系【分析】声音需要介质进行传播,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光的传播部需要介质;振动的物体发出声音,声音的音调由振动频率决定,物体振动的越快,频率越大,音调越高;物体振动的越慢,频率越低,音调越低【解答】解(1)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闹钟的声音会逐渐变小,直到听不到声音,这个实验说明了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声音必须通过介质才能传播尽管听不见铃声了,但们仍然可以看见闹钟,这说明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2)使钢尺两次的振动幅度大致相等是为了控制响度,当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时,振动越慢,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当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时,振动越快,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故答案为(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不需要;(2)响度;高20完成下面的测量长度和时间的实验(1)如图甲所示,测得一木块的长度是140CM;按照如图乙所示的方法不能(填“能”或“不能”)准确测量元硬币的直径,在测量长度时,我们不能消除误差,只能减小误差,请写出一种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2)如图丙所示,此时机械停表的时间是6MIN19S【考点】长度的测量;时间的测量【分析】(1)刻度尺使用时首先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起始端从0开始,读出末端刻度值,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减小误差的方法选用更精密的仪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改进测量方法;(2)秒表的中间的表盘代表分钟,周围的大表盘代表秒,秒表读数是两个表盘的示数之和【解答】解(1)图甲中刻度尺1CM又分为10个小刻度,故最小刻度值为1MM;本次测量起始端从0开始,读出末端刻度值即为物体长度,即物体长度为140CM;图乙中不能确保测量的长度为硬币的直径;减小误差的方法有选用更精密的测量工具、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改进测量方法;(2)由图丙知在秒表的小表盘上,“0”对应的数字是“15”,所以一周量度的时间是15MIN;1MIN中间有两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5MIN,即分度值为05MIN;指针在“6”和“7”之间,偏向“6”一侧,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6MIN,且说明时间小于65MIN;在停表的大表盘上,“0”对应的数字是“60”,所以一周量度的时间是30S;1S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1S,即分度值为01S;由于时间小于65MIN,所以秒针对应的数字应读为19S,即秒表的读数为6MIN19S6MIN19S故答案为(1)140;不能;多次测量求平均值;(2)6MIN19S21如图是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变化的实验装置(1)安装过程中图中A、B、C三个铁圈应先固定C(2)实验中把装有海波的试管放在水中加热是为了使海波均匀受热(3)海波在熔化前,不断吸热,温度上升;熔化过程中,需要(填“需要W或“不需要“)继续加热,熔化后继续加热时,温度升高(填“上升“、“不变“或“下降“)【考点】熔化和凝固的探究实验【分析】(1)探究水沸腾实验时,安装实验装时,从下到上依次安装各装置(2)用酒精灯对固体进行加热,一定要注意使加热均匀,水浴加热,可以使加热比较均匀(3)晶体熔化特点晶体熔化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物体吸收热量,可能完成物态变化,可能升高温度【解答】解(1)安装该实验装置时,应该先固定图甲中B铁圈,它是用来固定烧杯的,而A是用来固定温度计的,所以需要先固定C;(2)把装有海波的试管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采用水浴加热法,可以使海波均匀受热;(3)海波是晶体,冰熔化时,需要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海波完全熔化后,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故答案为(1)C;(2)使海波均匀受热;(3)需要;升高22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的实验(1)该实验目的是练习用刻度尺和停表测平均速度(2)该实验原理是V(3)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小(填“大”或“小”)(4)实验时观察到,小车沿斜面顶端下滑到斜面底端的运动是变速(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5)实验中测得路程S1上的平均速度为V1,路程S2上的平均速度为V2,路程S3上的平均速度为V3那么,V1、V2、V3的大小关系是V3V1V2(选填、)【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分析】(1)(2)在用斜面小车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要测量小车运动的路程和时间,用到刻度尺和秒表,并代入公式V进行计算;(3)如果斜面太高,物体运动时间太短,不容易计时(4)小车在下滑过程中,速度逐渐变大(5)小车在下滑过程中,速度逐渐变大,由此可以判断出各段平均速度的大小【解答】解(1)实验中要用刻度尺测量小车运动的路程,用停表测量小车运动的时间;(2)实验中要利用公式V计算小车平均速度;(3)斜面的坡度较小,小车运动速度较慢,运动时间较长,便于计时避免斜面太高时,小车运动速度太大,运动时间太短,难以测量;(4)小车沿斜面顶端下滑到斜面底端的运动时,速度越来越大,因此是变速直线运动(5)由于小车在下滑过程中做加速运动,所以上半段的平均速度最小,下半段的平均速度最大,全程的平均速度居中故答案为(1)刻度尺;停表;(2)V(3)小;(4)变速;(5)V3V1V223小明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1)他为图中温度计写了一份使用说明书,请你补充说明书中的遗漏,指出其中的科学性错误温度计说明书测量前,了解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测量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不一定要充分接触;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温度计不可以离开被测液体;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2)实验中每隔LMIN记录一次数据,直到沸腾5MIN后停止加热,记录的数据如表,其中第2MIN时的温度如图甲所示,为94,根据表中数据,在图乙中画出水温随时间的变化图象时间0123456789/MIN温度/9092969898989898(3)撤去酒精灯,小明观察到水没有立即停止沸腾,此时的温度等于沸点【考点】探究水的沸腾实验【分析】(1)使用温度计前首先看清它的量程,或者说要看清它所能测量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的温度范围;然后看清它的分度值,也就是一个小格代表的值使用温度计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物体后要稍后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2)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读数时先看清是零上还是零下的,然后认清量程和分度值,最后读出示数;由表格数据,结合数学知识做出图象(3)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此时的温度就是水的沸点;水沸腾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水在沸腾后,仍然需要吸热来维持沸腾状态;【解答】解(1)首先看清它的量程,或者说要看清它所能测量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的温度范围,然后看清它的分度值;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要与液体充分接触;因此不正确(2)由图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所以温度计的示数是94由记录表格,通过描点法做出图象,如下图;(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水从4分钟到9分钟这段时间内温度保持98不变,所以水的沸点是98;水沸腾后,若撤去酒精灯,由于此时水还在沸腾,水的温度还没下降,因此水的温度还等于沸点故答案为(1);量程,分度值;(2)94,如下图;(3)等于24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实验小组的同学选用了平面镜、纸板、激光器和刻度尺进行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1)实验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量角器(2)实验时,测得入射角为45,则反射角度数为45;若入射角变大,反射角将变大(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当让光线沿着F0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若0E方向射出,这表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3)小明把纸板B向前或向后折,照图乙那样,观察是否还能看到反射光线,从而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在同一平面内的(4)如图2所示,小明想要利用一块平面镜使此时的太阳光竖直射入井中,请你通过作图标出平面镜的位置,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考点】光学实验设计与探究【分析】(1)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时,需要测量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2)在光的根据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以判断反射角的大小及变化;光路都是可逆的;(3)根据是否能看到光线可以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4)知道了反射光线的位置(太阳光竖直射入井中),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夹角的角平分线就是法线的位置反射光线竖直射入井内,和水平面成90角,根据图中标出的入射光线和水平面的夹角,易求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夹角;由光的反射定律知入射角和反射角等大,由此求得反射角的度数在标反射角的度数时要注意反射角是反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解答】解(1)为了测量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量角器;(2)如果入射角为45,则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反射角的大小也是45;若增大入射角,反射角将随之增大;让光线逆着FO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3)如图乙所示的操作,将纸板B向前或向后折,在纸板上不能看到反射光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科技助力教师汇报制作能力飞跃
- 2025至2030年中国自酿扎啤设备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现代教育技术助力办公效率提升
- 二零二五年度科研机构劳务派遣合作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环保节能改造工程款支付与效果评价合同
- 2025至2030年中国背景架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购买山林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特色小吃店门面租赁合同
- 2025年度环保型厂房租赁安全生产监督协议
- 2025年度特色餐厅厨师雇佣合同样本
- 家长进课堂--小学生食品安全知识
- 酒店预订确认单
- 会计人才培养方案调研报告书
- 企业标准自我声明公开
- 大学生创新创业(微课版第3版)课件 第1、2章 了解创业规划你的职业生涯、创新与创新思维
- E时代大学英语-读写教程2 第四单元
-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 玩具安全标准测试培训-(SGS)课件
- 员工工资条模板
- 高考英语备考-英语单词构词法词根和词缀课件
- 病例报告表格模板CRF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