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如何备课_第1页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如何备课_第2页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如何备课_第3页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如何备课_第4页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如何备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如何备课二、备教材1备选编意图。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的资源,也是师生沟通的中介。充分的利用教材,开展创造性的教学,是新课程的基本主张。教师在进行备课时首先要考虑教材编写者在实施新课程后,为什么要对原有教材进行调整,其知识点上有什么变化,这些知识点如何体现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旨在培养学生什么样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念,从而从整体上把握教材,才能高屋建瓴地进行教学设计。2备知识结构。首先从教材的整体上把握,弄清教材编排形式、体例、内容安排、练习设计及训练重点。第二,从内容入手,找准与学生旧有知识建立联系的同化点。考虑教材知识点中哪些是需要训练的,哪些是需要感悟的,哪些是需要积累的,哪些是需要补充的,哪些是需要发散想象的,哪些是要延伸拓展的。再次,考虑如何最大程度地引导学生将文中的知识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建立相应的联系,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学习并建立同化,轻松地掌握新知识。3备知识整合。新课程强调教学要从单一性向综合性发展,教师要特别注重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因此,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思考课内与课外的联系,学科内各章节之间的联系,所教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学生旧有知识经验与新知识的联系,教师要通过阅读相关书籍,请教有关学科教师,或通过上网查询有关知识来充实个人的知识储备,以应对学生可能提出的种种问题,并使知识的整合符合本学科教学的特征,而不至于喧宾夺主。三、备学生新课程强调学生的生活经验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课程生成和发展的基础。备学生就是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因为新课程中学习不再是简单的知识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学习者要将正式的知识与自己的日常的直觉经验联系起来。因此备课要在传统的关注学生“学什么”的基础上去关注学生“怎么学”,即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确定如何帮助他们去寻找和利用学习资源;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方法,确定设计什么样的学习活动并帮助学生选择有效的学习方式;关注学生的心理,采取措施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等等。四、备学法教给学生一定的学习方法是与培养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紧密联系着的。新课程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学生只有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久而久之便会转变成学生自己的学习经验,才能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发展。新课程强调“以学定教”,因而教师要结合教材定学法,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去运用。老师教给学生的学习方法不是由教师直接呈现给学生,而是要通过问题的设计、情境的创设、引导性的语言,过程性的环节,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自觉接受和生成学习方式、选择学习方式。因此根据学生实际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有效的教学环节便显得尤为重要。五、备教法新课程的研制吸收了建构性学习理论,所以我们的课堂教学应将传统的程序式课堂教学转变为建构式课堂教学。建构式课堂教学,是在充分尊重、理解、相信学生的基础上建构的。教师是教学的引导者、促进者、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因此备课中应考虑以下几点1备问题情境现代教学论认为,课堂教学除知识对流的主线外,还有一条情感对流的主线,教师的课堂教学要通过不断地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教师要让学生在一种真实、复杂,具有挑战性的、开放的学习环境与问题中能够展开讨论。要不断创设充满趣味的问题情境,创设与生活相联系的问题情境,创设使学生不断探索研究和发现的情境,从而使学生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感到无拘无束,可以畅所欲言,思维被激活,能从多角度去思考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责任感,并使学生从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情绪体验。2备教学活动的开展新课程认为知识大体应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教材提供的知识,二是教师个人的知识,三是师生互动中产生的知识。所以强调教学应是一种对话,教师应定位于电视节目中谈话类节目的主持人,通过主持人与来宾的对话,主持人与观众的对话,观众与来宾的对话,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而对话是通过活动来实现的,并且这种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所以教师需要进行必要的准备。首先通过积极的思维形成一个计划,其目的是为了避免教学中的随意性,确立一种方向感和自信心,其次要提前预设问题,即一旦学生出现“跑题”或“调侃”后由传统的断然否定向积极引导转变的紧急预案。再次,要做必要的教学用具或材料准备,以便通过详实的资料佐证自己苍白的语言所无法弥补的知识缺陷。3备学习的反馈与控制新课程强调教师的教学目标应是显性的,或是隐性与显性相结合的。因此要不断通过目标的检测去调整教学从而达到调控的目的,进而对学生做出合理的评价。新课程的教学反馈活动中,教师更多的要考虑如何通过及时的、积极的评价去激励学生的自信心,从而保持良好的学习氛围;如何通过真诚的、真实的评价去维持学生的学习热情,扭转学生的思维偏转;如何通过阶梯式的训练使每个学生的思维都处于“最佳发展区”,如何通过有效的途径检测过程性目标及体验性目标,通过合理的反馈与调控,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发展并获得最大程度的提高。4备教学手段的运用教学活动是借助一定的手段、工具展开的。教学活动的具体过程、组织方式及质量效益等都和教学活动中使用的工具密切相关。新课程强调知识的整合因而更强调教学手段的辅助作用。因此教师在备课中还要本着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的原则合理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来创设情境并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以弥补教师本人知识信息及其表述的不足。根据知识特点合理使用教学辅助手段,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使其协同互补、相得益彰,不失为增强教师教学魅力的好办法。六、备教学分析反思传统的教学理论和实践重视、强调教师的课前备课,而忽视课后的备课。新课程强调对备课、上课的研究,通过反思总结,提炼、升华成功经验,探索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它以教学分析反思为主要特征,教师在上完课后,要根据教学中所获得的反馈信息及时改进和完善教案,明确课堂教学改进的方向和措施,突出备课的研究性,也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一条捷径。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新课程的实施对教师的备课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的备课要从“以师为本”转变为“以生为本“,学生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情感态度,以及他们生活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道德水平都需要教师在备课中加以认真考虑。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受学生欢迎的、具有科学发展观的新时代教育工作者。三维教学目标的确立和落实一、三维目标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一)三维目标的内涵1956年,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立足于教育目标的完整性,制定了教育目标分类系统。他提出把教育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个目标领域。根据布卢姆等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结合我国的教育教学实际,新课程将课程(学教)目标分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三维教学目标不是三个目标,而是一个问题的三个方面。它集中体现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集中体现了素质教育在学科课程中培养的基本途径,集中体现了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客观要求。第一维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主要包括人类生存所不可或缺的核心知识和学科基本知识;基本能力获取、收集、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第二维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主要包括人类生存所不可或缺的过程与方法。过程指应答性学习环境和交往、体验。方法包括基本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具体的学习方式(发现式学习、小组式学习、交往式学习)。第三维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责任,更重要的是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价值观不仅强调个人的价值,更强调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科学的价值,更强调科学的价值和人文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人类价值,更强调人类价值和自然价值的统一,从而使学生内心确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二)三维目标之间的相互关系三维的课程目标应是一个整体,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互相联系,融为一体。在教学中,既没有离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也没有离开知识与技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学习。“知识和能力”属教学目标的核心,是教学效果的主要显性因素;“过程和方法”是学习的重点之一,它是隐性的,对学生的终身学习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课程标准”突出强调的,它是内隐的,而其形式常常又是外显的,它是学习的动力,也是人的发展所必需的。应该说,“三维”目标是一个有机的不可分割的整体,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其中知识与能力作为一个维度的目标,它有独立的要求,但在整个目标体系中,它又是其他两维目标达成的载体,也就是说知识与能力是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两个目标得以实现的物质外壳。因为过程与方法是学习和掌握知识与能力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也不可能脱离学习知识与培养能力而独立存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要求根据各学科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需求,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设计课程目标。具体到教学实践,就是要把原来目标单一即知识与技能的课堂转变为目标多维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课堂。二、三维目标的确立和落实(一)三维目标的达成是一个渐进的螺旋上升的过程作为学科课程总目标的三个方面,“三维”目标应该贯串于整个高中各学科教学的全过程。各项目标不可能一蹴而就,想通过一个章节的学习完全达成是不现实的。即使是知识与能力中的某些具体目标,也有一个从识记到理解到运用的过程,也不可能刚学习就能掌握运用。对于大多数教学目标,特别是涉及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的达成应该是一个渐进的螺旋上升的达成过程。如“学习作者积极的人生态度”“学会正确对待人生的挫折”,绝不可能在学习两三课时以后就达成,而应该是整个基础教育长期的任务,是终身教育的任务之一。如语文学科“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诵读散文的技巧与方法”和“散文学习的一般方法”等方法和技能类目标,不可能在学习一篇课文以后就能达成,而是经过若干篇散文学习以后逐步积累形成的,是螺旋式上升的。这种上升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在原有基础上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经过若干次提升以后,课程的总体目标就趋于达成了。既然如此,那么在一篇课文的学习中我们如何制订这方面的教学目标呢答案是一要切合学生的实际,二要具体化,三要具有可操作性。我们的每一堂课,都应该融入“三维”目标的理念但要在一堂课的时间内,同时落实非常具体的“三维”目标,则近乎苛刻。因为“三维”目标是一个整体,是互相联系的,很难分清哪一项目标单纯属于哪个维度。再说,三种目标是否都能在一堂课中找到对应的落实方法与途径呢即使在一节课中同时具备“三维”目标的达成条件那么它们之间的发展能否均衡呢我们认为,在制订具体教学目标时,必须依据系统论的思想,充分考虑到“三维”目标的整体性。应围绕教材各章节的具体内容设计我们的教学目标,以知识与能力作为外在表现形式,在达成知识与能力目标的同时,实现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内在目标的逐步达成。一个章节的学习目标适宜订23项,而且应该具有可操作性,以便在学习过程中具体落实。具体的学习环节应该围绕这23项目标的设计,每一个关键环节都能说得出是哪一项学习目标的体现。这样制订的教学目标才可能是恰当的。(二)知识目标的确立、落实知识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基础目标,也是其他教学目标实现的前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确立和落实知识目标是首要的任务。1、知识目标的确立依据首先,教师应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确立每一框题的知识目标;其次,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理清知识体系,确定教材的主干知识;最后,教师要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认知规律,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三维教学目标的确立和落实一、三维目标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一)三维目标的内涵1956年,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立足于教育目标的完整性,制定了教育目标分类系统。他提出把教育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个目标领域。根据布卢姆等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结合我国的教育教学实际,新课程将课程(学教)目标分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三维教学目标不是三个目标,而是一个问题的三个方面。它集中体现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集中体现了素质教育在学科课程中培养的基本途径,集中体现了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客观要求。第一维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主要包括人类生存所不可或缺的核心知识和学科基本知识;基本能力获取、收集、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第二维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主要包括人类生存所不可或缺的过程与方法。过程指应答性学习环境和交往、体验。方法包括基本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具体的学习方式(发现式学习、小组式学习、交往式学习)。第三维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责任,更重要的是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价值观不仅强调个人的价值,更强调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科学的价值,更强调科学的价值和人文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人类价值,更强调人类价值和自然价值的统一,从而使学生内心确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二)三维目标之间的相互关系三维的课程目标应是一个整体,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互相联系,融为一体。在教学中,既没有离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也没有离开知识与技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学习。“知识和能力”属教学目标的核心,是教学效果的主要显性因素;“过程和方法”是学习的重点之一,它是隐性的,对学生的终身学习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课程标准”突出强调的,它是内隐的,而其形式常常又是外显的,它是学习的动力,也是人的发展所必需的。应该说,“三维”目标是一个有机的不可分割的整体,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其中知识与能力作为一个维度的目标,它有独立的要求,但在整个目标体系中,它又是其他两维目标达成的载体,也就是说知识与能力是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两个目标得以实现的物质外壳。因为过程与方法是学习和掌握知识与能力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也不可能脱离学习知识与培养能力而独立存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要求根据各学科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需求,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设计课程目标。具体到教学实践,就是要把原来目标单一即知识与技能的课堂转变为目标多维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课堂。二、三维目标的确立和落实(一)三维目标的达成是一个渐进的螺旋上升的过程作为学科课程总目标的三个方面,“三维”目标应该贯串于整个高中各学科教学的全过程。各项目标不可能一蹴而就,想通过一个章节的学习完全达成是不现实的。即使是知识与能力中的某些具体目标,也有一个从识记到理解到运用的过程,也不可能刚学习就能掌握运用。对于大多数教学目标,特别是涉及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的达成应该是一个渐进的螺旋上升的达成过程。如“学习作者积极的人生态度”“学会正确对待人生的挫折”,绝不可能在学习两三课时以后就达成,而应该是整个基础教育长期的任务,是终身教育的任务之一。如语文学科“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诵读散文的技巧与方法”和“散文学习的一般方法”等方法和技能类目标,不可能在学习一篇课文以后就能达成,而是经过若干篇散文学习以后逐步积累形成的,是螺旋式上升的。这种上升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在原有基础上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经过若干次提升以后,课程的总体目标就趋于达成了。既然如此,那么在一篇课文的学习中我们如何制订这方面的教学目标呢答案是一要切合学生的实际,二要具体化,三要具有可操作性。我们的每一堂课,都应该融入“三维”目标的理念但要在一堂课的时间内,同时落实非常具体的“三维”目标,则近乎苛刻。因为“三维”目标是一个整体,是互相联系的,很难分清哪一项目标单纯属于哪个维度。再说,三种目标是否都能在一堂课中找到对应的落实方法与途径呢即使在一节课中同时具备“三维”目标的达成条件那么它们之间的发展能否均衡呢我们认为,在制订具体教学目标时,必须依据系统论的思想,充分考虑到“三维”目标的整体性。应围绕教材各章节的具体内容设计我们的教学目标,以知识与能力作为外在表现形式,在达成知识与能力目标的同时,实现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内在目标的逐步达成。一个章节的学习目标适宜订23项,而且应该具有可操作性,以便在学习过程中具体落实。具体的学习环节应该围绕这23项目标的设计,每一个关键环节都能说得出是哪一项学习目标的体现。这样制订的教学目标才可能是恰当的。(二)知识目标的确立、落实知识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基础目标,也是其他教学目标实现的前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确立和落实知识目标是首要的任务。1、知识目标的确立依据首先,教师应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确立每一框题的知识目标;其次,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理清知识体系,确定教材的主干知识;最后,教师要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认知规律,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三维教学目标的确立和落实一、三维目标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一)三维目标的内涵1956年,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立足于教育目标的完整性,制定了教育目标分类系统。他提出把教育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个目标领域。根据布卢姆等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结合我国的教育教学实际,新课程将课程(学教)目标分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三维教学目标不是三个目标,而是一个问题的三个方面。它集中体现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集中体现了素质教育在学科课程中培养的基本途径,集中体现了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客观要求。第一维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主要包括人类生存所不可或缺的核心知识和学科基本知识;基本能力获取、收集、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第二维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主要包括人类生存所不可或缺的过程与方法。过程指应答性学习环境和交往、体验。方法包括基本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具体的学习方式(发现式学习、小组式学习、交往式学习)。第三维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责任,更重要的是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价值观不仅强调个人的价值,更强调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科学的价值,更强调科学的价值和人文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人类价值,更强调人类价值和自然价值的统一,从而使学生内心确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二)三维目标之间的相互关系三维的课程目标应是一个整体,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互相联系,融为一体。在教学中,既没有离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也没有离开知识与技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学习。“知识和能力”属教学目标的核心,是教学效果的主要显性因素;“过程和方法”是学习的重点之一,它是隐性的,对学生的终身学习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课程标准”突出强调的,它是内隐的,而其形式常常又是外显的,它是学习的动力,也是人的发展所必需的。应该说,“三维”目标是一个有机的不可分割的整体,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其中知识与能力作为一个维度的目标,它有独立的要求,但在整个目标体系中,它又是其他两维目标达成的载体,也就是说知识与能力是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两个目标得以实现的物质外壳。因为过程与方法是学习和掌握知识与能力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也不可能脱离学习知识与培养能力而独立存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要求根据各学科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需求,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设计课程目标。具体到教学实践,就是要把原来目标单一即知识与技能的课堂转变为目标多维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课堂。二、三维目标的确立和落实(一)三维目标的达成是一个渐进的螺旋上升的过程作为学科课程总目标的三个方面,“三维”目标应该贯串于整个高中各学科教学的全过程。各项目标不可能一蹴而就,想通过一个章节的学习完全达成是不现实的。即使是知识与能力中的某些具体目标,也有一个从识记到理解到运用的过程,也不可能刚学习就能掌握运用。对于大多数教学目标,特别是涉及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的达成应该是一个渐进的螺旋上升的达成过程。如“学习作者积极的人生态度”“学会正确对待人生的挫折”,绝不可能在学习两三课时以后就达成,而应该是整个基础教育长期的任务,是终身教育的任务之一。如语文学科“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诵读散文的技巧与方法”和“散文学习的一般方法”等方法和技能类目标,不可能在学习一篇课文以后就能达成,而是经过若干篇散文学习以后逐步积累形成的,是螺旋式上升的。这种上升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在原有基础上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经过若干次提升以后,课程的总体目标就趋于达成了。既然如此,那么在一篇课文的学习中我们如何制订这方面的教学目标呢答案是一要切合学生的实际,二要具体化,三要具有可操作性。我们的每一堂课,都应该融入“三维”目标的理念但要在一堂课的时间内,同时落实非常具体的“三维”目标,则近乎苛刻。因为“三维”目标是一个整体,是互相联系的,很难分清哪一项目标单纯属于哪个维度。再说,三种目标是否都能在一堂课中找到对应的落实方法与途径呢即使在一节课中同时具备“三维”目标的达成条件那么它们之间的发展能否均衡呢我们认为,在制订具体教学目标时,必须依据系统论的思想,充分考虑到“三维”目标的整体性。应围绕教材各章节的具体内容设计我们的教学目标,以知识与能力作为外在表现形式,在达成知识与能力目标的同时,实现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内在目标的逐步达成。一个章节的学习目标适宜订23项,而且应该具有可操作性,以便在学习过程中具体落实。具体的学习环节应该围绕这23项目标的设计,每一个关键环节都能说得出是哪一项学习目标的体现。这样制订的教学目标才可能是恰当的。(二)知识目标的确立、落实知识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基础目标,也是其他教学目标实现的前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确立和落实知识目标是首要的任务。1、知识目标的确立依据首先,教师应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确立每一框题的知识目标;其次,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理清知识体系,确定教材的主干知识;最后,教师要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认知规律,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2、知识目标的落实(1)重组、拓展教材知识,使其与学生的认识规律和认知结构相吻合,为学生实现知识的同化做好铺垫。(2)创设情境,激活学生的思维。教创设的情景要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经验发生联系,以使他们能用现有的知识同化新知识。(3)强化自主探究,寻求问题解决途径,实现知识内化。在教学实际工作中,让学生有机会去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去认识客观事物。(三)能力目标的确立、落实能力目标是建立在知识目标基础上,其确立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学生的能力是多方面的,但在课堂上,教师只能根据教材内容等,选择其中最主要的作为培养目标。1能力目标的确立首先,教师应根据课程目标的要求,确立框题能力目标。其次,根据教材知识,确立基本的相关的能力目标。最后,根据学生个人的特点,确立适合学生实际的能力目标。2能力目标的落实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变“带着知识走向学生”为“带着学生走向知识”。教师应让学生亲历过程,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1)在教学中,教师要把学习过程变为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应引导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知识清单”;然后确定收集知识和信息的渠道、途径和方法,接着收集所需要的知识和信息关进行分析和处理,最后利用这些知识和信息解决问题。(2)重视课堂协作学习。在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留出发挥自主性和创造性的空间,要给学生提供在不同的情境下建构知识、运用知识、表现自我的多种机会,要让学生通过主动学习形成“自我监控、自我反思、自我评价、自我反馈”的学习方法。(3)在训练中提高能力。教师应指导学生分析例题,引导学生进行模拟情景训练,使他们做到举一反三。(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确立及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一般包括对己、对人、对自然和社会及其相互关系的情感、态度与价值判断,它是课堂教学的目标之一。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确立。首先,教师应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制定基本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其次,教师应根据学科特点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落实。(1)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来激发学生的情感。(2)通过英雄人物、模范人物、先进人物的榜样作用来引导学生正确地领悟情感。(3)通过创设情境来加强情感培养。新课程背景下的教材处理新课程强调,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更应是课程的积极开发者。如果我们把课程开发视作借助于学校课程的实施和评价,改进课程功能的活动的总称,那么它必然会涉及教师的教学设计,即教师对教材的处理和加工问题。因此,教师对教材的处理和加工是教师参与课程开发和创新的重要方面,是教师适应新课程、实践新课程的必然要求。一、新课程背景下的教材观1教材是“教学材料”,不是“学校教学事实上的惟一依据”毫无疑问,教学首先有解决“教什么”的问题。在以应试教育为取向、全国使用统一的教学大纲和统编教材的政策背景下,教师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教教材”。把教材当作“学校教学事实上的惟一依据”,实质上是没有真正理会教材的本质,没有理清教材和课程标准的关系,从而混淆了教材和课程标准各自的功能。事实上,课程标准才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教师行动惟一指南,而教材只是课程专家、学科专家和教师共同开发和制定的一些基本的教和学的材料,是课程实施的物质载体。迷信教材、根深蒂固的“教材情节”势必导致教师和学生以本为本,强塞硬灌,强记硬背,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便无从谈起。教材的功能不在于为教师提供一种“法定文本”,让教师俯首就范,而是定位于为教师的教学服务,为教师精心打造和提供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所以,在“教什么”的问题上,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充分领会课程理念,切实实现“教教材”向“用教材教”的转变,是新课程对广大一线教师提出的迫切要求。2教材是“范例性的中介材料”,不是学生认识和学习的客体随着新课程的发展,教材观出现了重大转向,其根本特征为“范例性”,即把教材看作引导学生认知发展、生活学习、人格建构的一种范例,而不是学生必须全盘接受的认知对象和内容。它是引起学生认知、分析、理解事物并进行反思、批判和建构意义的中介材料,是案例或范例。因此,新课程的教材观强调教材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文化中介”,是师生对话的“话题”,师生进行教学活动的目的不是记住“话题”本身,而是为了借助“话题”这个中介进行交往,在互动交往中,创造新经验,建构新意义。在这种全新的教材观的指导下,教师对教材的处理显而易见应着眼于学生认知、情感和价值观的全面的充分发挥。3教材是一种富于变数和弹性的课程资源,而不是教师必须恪守的律条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往往把教材内容当成教学任务来完成,对教材安排的课时、进度、章节、逻辑体系乃至观点不敢作丝毫调整变更,这就导致了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讲深讲细教材“知识点”赶时间、赶进度疲于应付教学的现状。不能不说,教师无暇顾及教学尝试、教学改革。为此,实施新课程必须让教师从教材中走出来,从一个新的角度和高度去看待和处理教材。如果我们仅仅把教材视为一种课程资源,一种充满了变数和弹性的课程资源的话,那么,对教材内容的取舍、对教学进度的安排、对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就不再会是令教师不安的事情。相反,新课程赋予教师和学生的课程权利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和实现。二、新教材观下的教材处理策略在新课程视野中,课程内容并不是预先存在的、独立于实施者之外的、完全客体化的知识;真正的课程是教师和学生在互动中生成的经验。以教学为主要途径的课程实施,本质上是在具体的教育情境中缔造新的学习经验的过程,课程内容只是为这种经验的生成提供的材料、范例和媒介。因此,教学策略理所当然地包涵了对教材主要的课程内容进行提炼、转换和加工处理策略。应该说,随着新课程的全面实施,随着人们对教材的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教师创造性地处理教材的空间越来越大。教师处理教材的策略水平,不仅是教师基本素质、教学水平的直接体现,同时也成为教师能否适应新课改、实现自身专业发展的当然反映。1教材的情境化处理学生无不在一定的情境中学习,学生学习时所面对的一系列刺激都可视为“情境”。教育情境有以下特征和优点感性因素丰富,具有直观性;内部蕴涵主题,具有典型性;可以反复感知,具有稳定性。美国心理学家加涅就把教学看成是安排一个个“教学事件”、提供合适的“学习条件”以促进学生学习的活动。而在当代建构主义的“支架式”“抛锚式”“随机通达教学”等教学设计模式中,“创设情境”的思想则更是随处可见。对教材进行情境化处理,要求教师1富集与教材相关联的课程资源,使之作为教学情境的一部分和教学的支持条件;2获取并提供替代经验,使学生“身临其境”地体味知识产生的过程、人类探究真理的艰辛;3精心安排“刺激物”,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4运用模拟情境,让学生置身其中,充分发挥其想像力和创造力。2教材的生活化处理上海一位著名数学特级教师曾说过“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也立足于解决生活问题。离开生活,培养数学思维无从谈起。”生活中蕴藏着巨大的甚至可以说无穷无尽的教育资源,生活中有语文、数学,生活中有物理、化学。一旦将生活中的教育资源与书本知识两相融通起来,学生就有可能感受到书本知识学习的意义和作用,就有可能意识到自己学习的责任和价值,就有可能增强自己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学习就有可能不再是一项枯燥无味的任务,而是一桩乐在其中的美事了。让课程回归泥土物质家园和乡土精神家园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理念。对教材进行生活化处理就要求教师实现教材内容和学生现实生活的对接,实现与学生经验世界的对接,促进学生运用来自现实生活的个性化经验去同解同化新经验,从而更好地达到新旧知识的融会贯通。为此,教师在备课活动中不妨考虑下面三点1学生在有关本节课的知识点方面已经积累了哪些生活经验2现实生活中哪些经验可以作为本次教学的铺垫3让学生从事哪些实践活动可以强化对这些知识的掌握3教材的问题化处理“问题”能揭示矛盾、激起疑惑,推动人们产生解决的欲望。教材内容的问题化,实际上是将“定论”形式陈述的材料,转化为引导学生探究“问题”形式,变被动的接受学习为主动的发现学习。其关键是真正挑起学习认识上的矛盾,形成“认知冲突”,使处于“问题情境”中的学生产生强烈的追本求源的欲望,并通过一个个问题的解决,通过思考和探索活动。自主地建构知识、发展“问题教学法”正因其解决教学问题的卓越功能越来越受广大中小学教师的亲睐。但不能忽视的一个倾向是,很多教师仅仅满足于“凡事必问”,学生只能被动应答,于是“满堂灌”变成了“满堂问”。这显然有违初衷。教师不能为“问”而“问”,教师设计的问题应该有助于诱导学生提出问题。因此,对教材的问题化处理应从以下三个环节人手1将教材中定论性知识按其逻辑构成关系分设为若干问题,使之形成问题“链接”;23I导学生尽力凭借自身努力尝试、探索、调查、实验、合作等进行问题求解;3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并生成更多、更深刻的问题。4教材的操作化处理从一定意义上说,教材呈现的知识是“静”的知识,它只有通过学生的“活动”,通过学生的种种“操作”,才能内化为学生头脑中的经验系统。教材的操作化处理实质上就是将那些能够让学生通过活动操作而掌握的知识,尽可能编织在一个有序的活动中,用“动”的方法来转化“静”的知识。它对教师的要求是1引导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在动中学、做中学;2尽可能多安排“主动性作业”,帮助学生主动建构;3科学地设计多样化的练习。5教材的结构化处理对教材内容的学习,要尽可能让学生掌握知识的结构,而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因为学生的认知结构是由良好的知识结构转化而来的。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在他发现的教学思想里,曾提出“结构原则”,即要求教师选择适当的学科知识结构,并选择适合于学生认知结构的方式组织教学。他认为,把教材组织成一定结构形式,有助于同化新学知识,记忆具体细节;有助于将新学知识迁移到其他情境中去;有助于学习更高一级的知识。对教材内容的结构化处理,依赖教师对教材编写体系的熟稔把握,依赖教师驾御教材的高超技巧,这非一朝一夕之功。但教师至少可以做到1帮助学生提炼出教材内容的“纲要信号”;2利用“先行组织者”,加强教材的纵横联系;3指导学生自己去构建知识系统框架。新课程孕育了新教材,新教材的使用又依赖于教师新思想、新行为的支撑。我们深知,让教师抛弃他们多少年如一日所形成的、早已烂熟于心的旧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是一件极其艰难和痛苦的事,但蜕变是注定的,教师只有在经历这种蜕变后,才能肩负起新课程的重任,一旦完成蜕变,前面就是一片新天地。第五节新课程背景下的作业设计作业设计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在备课时应考虑的重要内容。即能使学生巩固新知,又可以让学生掌握应用知识的能力,形成技能;既能培养学生思考能力,又可使教师及时获得教学反馈信息。作业设计是教学过程中的基本环节,也是实施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的重要手段,对实现课改目标、丰富教改理论具有重要意义。一、传统作业设计的弊端传统的作业设计往往局限在知识再现的范畴内。应试色彩浓厚,题海作业泛滥,更谈不上创新、人文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它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限制了学习活动的空间和素养的提高,制约了个性化发展,其弊端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1作业(问题)提出的单向性。无差异的作业设计导致学生“饥”“饱”不均,人为地制造低水平效应和两级差异的扩大,在训练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方面无所作为。2、作业答案的绝对性。标准答案的“扣字不扣意”,非对即错,挫伤了学生答题的积极性,抹杀了学生自主表达的创意,造成学生的依赖性和思维僵化。3作业形式的单一性。传统的书面答题形式与当今的信息时代严重脱节。教师难以随处设置问题,促使学生为寻求答案而处于积极的思索之中。其实专题活动、社会调查、上网查询等无形作业对知识的理解,社会的了解,人际的交流更有益处。4作业完成的封闭性。片面强调独立思考,没有把“合作”、“探究”作为一项必要的因素来培养,抑制了学生间的交流互动的探索。5作业评价的片面性。评价单调,评语刻板教条化、“优”“良”“中”“差”已让学生麻木。即使有评语也缺少人情味,缺乏感染力,忽视了对学生发展教育的激励功能。二、作业设计的原则(一)针对性原则作业设计的方式应多样化,但必须与学习的知识和技能紧密结合,以利于知识的理解和拓展,这就是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原则。前面的举例,实际上都贯彻了这一原则。没有针对性,作业的多样化就是花架子,中看不中用。(二)分层次原则学生智力发展水平呈正态分布,绝大多数学生的智商相差无几,由于后天的因素,认知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承认并尊重这种差异,是主体性学习的重要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