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 5009.2-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相对密度的测定》与之前的《GB/T 5009.2-2003》、《GB 5413.33-2010》、《NY 82.5-1988》相比,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调整和更新:

  1. 适用范围:GB 5009.2-2016 标准对适用的食品种类和范围进行了明确和可能的扩展,以适应当前食品安全检测的需求,而之前的标准可能对此有不同或较为局限的界定。

  2. 技术方法:新标准引入或更新了测定食品相对密度的技术方法,包括仪器设备的精度要求、操作步骤的详细说明等,旨在提高测量准确性和可重复性。例如,可能采用了更现代的密度计或改进了测量程序,以符合科技进步和实验室实践的变化。

  3. 精度要求:相比于旧标准,GB 5009.2-2016 可能对测定结果的精度和误差范围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确保测试结果更加可靠,更好地服务于食品安全监控。

  4. 质量控制:新标准加强了对实验室质量控制的规定,可能包括样品处理、仪器校准、空白试验、重复性试验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整个检测过程的质量管理。

  5. 标准整合:GB 5009.2-2016 的发布可能是为了整合以往分散在不同标准中的相关内容,形成统一的、更全面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减少标准之间的冲突,便于执行和监管。

  6. 术语定义与解释:更新了相关术语和定义,使之更加准确和易于理解,同时也可能根据行业发展的新情况新增了一些相关定义。

  7. 合规性:新标准强调了与国际标准的接轨,确保我国食品相对密度测定方法与国际通行做法保持一致,有利于提升我国食品安全检测的国际化水平。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
  • 2016-08-31 颁布
  • 2017-03-01 实施
©正版授权
GB 5009.2-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相对密度的测定_第1页
GB 5009.2-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相对密度的测定_第2页
GB 5009.2-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相对密度的测定_第3页
GB 5009.2-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相对密度的测定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GB 5009.2-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相对密度的测定-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016 前 言本标准代替003食品的相对密度的测定、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生乳相对密度的测定988果汁测定方法 相对密度的测定。本标准与003、010相比,主要变化如下:标准名称修改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相对密度的测定”;将食品、生乳和果汁中相对密度检测方法整合为统一标准,共三种方法,988方法。016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相对密度的测定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液体试样相对密度的测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液体试样相对密度的测定。第一法 密度瓶法2 原理在20时分别测定充满同一密度瓶的水及试样的质量,由水的质量可确定密度瓶的容积即试样的体积,根据试样的质量及体积可计算试样的密度,试样密度与水密度比值为试样相对密度。3 度瓶:精密密度瓶,如图1所示。说明:1密度瓶;2支管标线;3支管上小帽;4附温度计的瓶盖。图1 温水浴锅。析天平。0162 4 分析步骤取洁净、干燥、恒重、准确称量的密度瓶,装满试样后,置20内容物的温度达到20,盖上瓶盖,并用细滤纸条吸去支管标线上的试样,盖好小帽后取出,用滤纸将密度瓶外擦干,量。再将试样倾出,洗净密度瓶,装满水,以下按上述自“置20内容物的温度达到20,盖上瓶盖,并用细滤纸条吸去支管标线上的试样,盖好小帽后取出,用滤纸将密度瓶外擦干,量。”密度瓶内不应有气泡,天平室内温度保持20恒温条件,否则不应使用此方法。5 分析结果的表述试样在20时的相对密度按式(1)进行计算:d=(1)式中:d试样在20时的相对密度;密度瓶的质量,单位为克(g);密度瓶加水的质量,单位为克(g);密度瓶加液体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计算结果表示到称量天平的精度的有效数位(6 精密度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得超过算术平均值的5%。第二法 天平法7 原理20时,分别测定玻锤在水及试样中的浮力,由于玻锤所排开的水的体积与排开的试样的体积相同,玻锤在水中与试样中的浮力可计算试样的密度,试样密度与水密度比值为试样的相对密度。8 氏相对密度天平:如图2所示。0163 说明:1支架;2升降调节旋钮;3、4指针;5横梁;6刀口;7挂钩;8游码;9玻璃圆筒;10玻锤;11砝码;12调零旋钮。图2 析天平:感量1温水浴锅。9 分析步骤测定时将支架置于平面桌上,横梁架于刀口处,挂钩处挂上砝码,调节升降旋钮至适宜高度,旋转调零旋钮,使两指针吻合。然后取下砝码,挂上玻锤,将玻璃圆筒内加水至4/5处,使玻锤沉于玻璃圆筒内,调节水温至20(即玻锤内温度计指示温度),试放四种游码,主横梁上两指针吻合,读数为后将玻锤取出擦干,加欲测试样于干净圆筒中,使玻锤浸入至以前相同的深度,保持试样温度在20,试放四种游码,至横梁上两指针吻合,记录读数为锤放入圆筒内时,勿使碰及圆筒四周及底部。10 分析结果的表述试样的相对密度按式(2)计算:d=(2)式中:d试样的相对密度;0164 浮锤浸入水中时游码的读数,单位为克(g);浮锤浸入试样中时游码的读数,单位为克(g)。计算结果表示同一方法中计算方法。11 精密度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得超过算术平均值的5%。第三法 比重计法12 原理比重计利用了阿基米德原理,将待测液体倒入一个较高的容器,再将比重计放入液体中。比重计下沉到一定高度后呈漂浮状态。此时液面的位置在玻璃管上所对应的刻度就是该液体的密度。测得试样和水的密度的比值即为相对密度。13 仪器和设备比重计:上部细管中有刻度标签,表示密度读数。14 分析步骤将比重计洗净擦干,缓缓放入盛有待测液体试样的适当量筒中,勿使其碰及容器四周及底部,保持试样温度在20,待其静置后,再轻轻按下少许,然后待其自然上升,静置至无气泡冒出后,从水平位置观察与液面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