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北京城的中轴线》同步练习(北京课改版八上)(通用)_第1页
第14课《北京城的中轴线》同步练习(北京课改版八上)(通用)_第2页
第14课《北京城的中轴线》同步练习(北京课改版八上)(通用)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城的中轴线同步练习 一、基础题1. 给加点的字注音。承袭( ) 阻碍( ) 累( )积 峋峙( )( )俯瞰( ) 处( )理 凸( )字形 抑( )扬顿挫( )2. 根据拼音写出汉字。gun 通 zn 循 zn 崇 y 路气p yo 望 zhung 美 zh 序3. 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1)但贯通这全部署的是一根直线,一根长达八公里,全世界最长,也最伟大的南北中轴线穿过了全城。贯通:(2)这些城门上的门楼、箭楼及角楼又增添了全城三度空间的抑扬顿挫和起伏高下。抑扬顿挫:(3)气魄之雄伟就在这个南北引伸,一贯到底的规模。气魄:(4)由天安门起,是一系列轻重不一的宫门和广庭,金色照耀的琉璃瓦顶,一层又一层的起伏峋峙,一直引导到太和殿顶。峋峙:4. 修改下面的病句。(1)北京的秋天是最佳的旅游胜地。(2)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纪律教育。5. 默读课文找出本文的说明对象6. 作者重点介绍的是什么?按照什么顺序介绍说明的?7. 根据作者介绍的中轴线的建筑布局,请同学们画一张平面示意图。二、提高题1读第一段,了解这一段的说明内容及作用。2仔细研读第二段并分析:概括本段内容。3中轴线的特征是什么?4作者重点介绍了哪些建筑?是怎样加以说明的?5“有这样气魄的建筑总布局,以这样的规模来处理空间,世界上就没有第二个!”这句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6朗读第三段,体会说明的内容。【试题答案】基础题1. x i li xn zh kn ch t y cu2. 贯 遵 尊 御 魄 遥 壮 秩3. (1)指连接、沟通。(2)指各种建筑高低起伏,建筑与建筑的排列有转折,之间有距离。(3)指气势。(4)形容建筑突兀、重叠的样子。4. (1)“北京的秋天”改为“秋天的北京”(2)删去“防止”或“不再”5北京城的中轴线6中轴线的建筑布局,由北向南的空间顺序7略提高题1介绍北京城的凸字形平面的形成及评价。目的是引出说明的对象:北京城的中轴线。2具体介绍中轴线的规模、重要价值及建筑布局。3规模宏大、气魄雄伟。4重点介绍的是中华门、天安门,突出创造性的设计和雄伟的气魄,有描写有议论,并且表达了赞美之情。对其他建筑略写或一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