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学经典课件第13章 群体遗传和进化.ppt_第1页
遗传学经典课件第13章 群体遗传和进化.ppt_第2页
遗传学经典课件第13章 群体遗传和进化.ppt_第3页
遗传学经典课件第13章 群体遗传和进化.ppt_第4页
遗传学经典课件第13章 群体遗传和进化.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七章遗传和进化,本章学时数:3学时本章重点:-温伯格定律群体遗传平衡及基因频率的计算,群体遗传学,群体遗传学就是研究群体的遗传结构及其变化规律的遗传学分支学科.Thebranchofgeneticsthatdealswithfrequenciesofallelesandgenotypesinbreedingpopulation.研究群体的遗传结构及其变化规律应用数学和统计学方法研究群体中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以及影响这些频率的选择效应和突变作用、迁移和遗传漂变等研究进化的机制,群体的遗传结构,孟德尔群体(Mendilianpopulation):一群相互交配的个体。Anaturalinterbreedingunitofsexuallyreproducingplantsoranimalssharingacommongenepool.基因库(genepool):群体中所有个体所共有的全部基因。,群体的遗传结构,等位基因频率(allelesfrequency):一个二倍体基因座上某一个等位基因所占的比例。基因型频率(genotypefrequency):群体中某特定基因型个体占个体总数的比例。,群体的遗传结构,一个N个个体的群体有一对等位基因A、a在常染色体遗传,各基因型及个体数量分别为n1AA,n2Aa,n3aa,三种基因型的频率分别为:AA:D=n1/NAa:H=n2/Naa:R=n3/N基因A频率为:p=D+H/2基因a频率为:q=R+H/2D+H+R=1;p+q=1,汉族人群中PTC尝味能力分布,苯硫脲(PTC)尝味能力为常染色体上一对基因控制,T对t是不完全显性,表型和基因型相对应。,MN血型在中国人中的分布,不同民族间遗传结构具有差异,随机交配,Randommating在有性生殖生物中,一种性别的任何一个个体有同样的机会与相反性别的个体交配的方式。泛交,遗传本身并不改变基因频率,进化的过程实际上是突变、遗传漂变和自然选择的结果新的等位基因经过突变产生或漂变引入将引起群体等位基因频率的变化,遗传平衡定律,哈代-温伯格定律:当一个大的孟德尔群体中的个体间进行随机交配,同时没有选择、没有突变、没有迁移和遗传漂变发生时,下一代基因型的频率将和前一代一样。Hardy-Weinbergequilibrium,遗传平衡定律,在一个大群体中,如果满足条件无限大的群体随机交配无突变无自然选择和迁移漂变。即群体中各基因型的比例可从一代到另一代保持不变。这样的群体称为理想群体,平衡群体。隐性变异不会因显性基因的遮盖而消失。,理想群体中的基因频率,以一对显隐性基因A、a为例:群体中有3种基因型AA、Aa、aa,假设起始频率为0.1、0.2、0.7产生配子为Y=0.1+0.2*0.5=0.2y=0.7+0.2*0.5=0.8第二代时,AA、Aa、aa分别为0.04,0.32,0.64产生配子为Y=0.2;y=0.8所以以后各代基因频率稳定为AA、Aa、aa分别为0.04,0.32,0.64,群体达到平衡。,理想群体中的基因频率,用代数式表示:设配子频率为A=p,a=q平衡群体p+q=1,此时各基因频率为平衡频率。AA=p2,Aa=2pq,aa=q2。,非平衡群体经过一代的随机交配,即可变为平衡群体如:群体中基因型频率分别为:AAAaaaD0H0R00.180.040.78则Ap0=0.18+1/2*0.04=0.2aq0=0.78+1/2*0.04=0.8,随机交配一代后,各基因型频率为:AA,0.04;Aa,0.32;aa,0.64等位基因频率:A:p1=0.04+1/2*0.32=0.2=p0a:q1=0.64+1/2*0.32=0.8=q0,哈代-温伯格定律的要点,在随机交配的大的孟德尔群体中,如果没有其他因素的干扰,基因频率世代相传不变无论群体的起始成分如何,经过一个世代的随机交配后,群体的基因型频率大到平衡,取决于其基因频率只要随机交配系统维持,基因型频率就保持不变。,平衡群体的性质,在一个二倍体群体中,杂合子的比例在p=q时有最大值为0.5杂合子的频率是两个纯合体频率的乘机的平方根的2倍:H=2DR杂合体之间的交配频率等于显性纯合体与隐性纯合体之间交配频率的两倍。若一个基因的频率很低(接近0),则有极限形式,杂合体比例约为该基因频率的两倍,平衡群体的性质,平衡定律的推广,(一)复等位基因的平衡如:人血型决定基因有IA、IB、I三个,其基因型频率分别为p、q、r。p+q+r=1。某基因的频率是其纯合体频率加上含有该基因的全部杂合体频率的。,基因型,表型,表型频率,IAIA,IAi,IBIB,IBi,IAIB,ii,A,AB,B,p2+2pr,q2+2qr,2pq,r2,O,举例,一个群体中个体的血型比例是:血型ABOAB比例0.320.150.490.04计算各等位基因的频率。,解答,设三个基因的频率分别为p、q、rp=1-(q+r)=1-(B+O)=0.1q=1-(p+r)=1-(A+O)=0.2r=O=0.7,平衡定律的推广,(二)伴性基因的平衡雄性雌性(XAXa)(XAXAXAXaXaXa)pqp22pqq2(基因型频率)雌性的基因型频率与常染色体上基因的基因型频率的平衡一样;雄性基因型频率与其基因频率相同。,伴性基因的平衡计算举例:如:色盲为伴X隐性遗传疾病,已知男性色盲患者为7%,求女性患色盲的比例。,q=0.07(男性色盲Xa),所以女性色盲XaXa为q2=0.49%这与实际情况(女性色盲发病率为0.5%)相符合.,伴性基因的平衡,一个世代的随机交配不能使伴性基因由一个任意群体达到平衡以振荡的方式快速接近平衡(p475图)计算随机交配群体中平衡的伴性基因频率,要从配子异型的性别入手,即xy或zw个体。,影响Hardy-Weinberg平衡的因素,基因突变自然选择迁移遗传漂变,突变对群体中基因频率的影响,突变是可遗传变异的源泉在没有自然选择等因素的干扰下,只考虑突变对基因频率的影响只考虑正突变:设fA=p,f(Aa)=UPn=p0(1-U)nA的频率最终减为0,但速率很慢,突变对群体中基因频率的影响,正向突变和回复突变同时存在时:设fA=p=1-q,fa=q;f(Aa)=U,f(aA)=V。突变有pU=(1-q)U,回复突变有qV当(1-q)U=qV时,处于平衡状态,此时:q=U/(U+V)即只有突变时,基因频率有突变率和回复突变率决定.,选择对群体中基因频率的影响,突变引起基因频率的改变,但这种改变因环境的选择而影响基因型的改变并最终影响基因频率。适合度(fitness),记作w指某一基因型能生存并将基因传给下一代的能力。以相对的生育率来衡量。最高适合度为w=1,在丹麦对软骨发育不全症进行调查,发现108名患者共生育了27个孩子,但这些患者的457名同胞共生育了582个孩子。该病的适合度计算:,软骨发育不全患者们的生育率是27/108,而正常同胞们的生育率是582/457。,患者与正常人的相对生育率(适合度):,W=0.20,例:,27/108,582/457,几种遗传病的适合度,工业黑化,椒花蛾灰色(+),黑色(-)由于工业污染,灰色不利于生存,黑色型越来越多.灰色型逐渐消失.,选择对群体中基因频率的影响,选择系数s指在选择作用下降低的适合度,用于测量某一基因型在群体中不利生存的程度。s=1-w,选择对隐性基因不利,0S1,q=2/3时,选择最有效。,选择对隐性基因完全选择,选择一代后,群体中a的相对频率变为:q1=2p0q0/(p02+2p0q0)*1/2=q0/(1+q0)同理可求得选择n代后,a的相对频率为:qn=q0/(1+nq0)a的相对频率由q0qn,需经历n=1/qn-1/q0代。如:已知某白化病等位基因频率为0.01,假如让所有的白化病人绝育,以达到在这个群体中淘汰这个致病隐性基因的目的(q=0.0001),需要9900代才能实现。,随着时间推移,q下降的越来越慢,因为大量的a保存在杂合体中。所以,优生学措施对降低人群中隐性致病基因的频率是低效的,选择对显性基因不利,选择后的A的频率:,自然选择造成的a基因的频率改变:,突变和选择对基因频率的共同影响,隐性基因的频率突变(1-q)U,回复突变率qV选择sq2(1-q)当(1-q)U-qV=sq2(1-q)时,即选择和突变达到平衡时:U=sq2q=U/s可以计算群体中某一基因的突变率:U=sq2,迁移,迁移Migration或基因流geneflow:指个体从一个群体进入另一个群体,参与交配繁殖,带来基因平衡的改变的现象.,例题:Rh血型的R基因频率为:,美国白人0.028q美国黑人0.446qn非洲黑人0.630q0这是白人与黑人十代通婚的结果,估计每代的迁移速率(1-m)10=(0.446-0.028)/(0.630-0.028)m=0.036(白人进入黑人群体的基因流的速率为每代3.6%),B型血基因在中亚频率最高,在西班牙东北部最低,与罗马帝国崩溃后蒙古人迁入欧洲的线路一致。,遗传漂变,随机遗传漂变randomgeneticdrift指由于群体较小或偶然事件而造成的基因频率的随机波动,称为随机遗传漂变,简称遗传漂变.也叫Wright效应(由S.Wright于1930年提出)。,遗传漂变,奠基者效应:有少数个体的基因频率决定了他们后代中的基因频率的效应.是一种极端的遗传漂变作用.人类群体中很多不利基因的漂变,均是奠基者效应的例证:如:南非的欧洲人群体中,pulin症发病率达4/1000;远高于其他地方。现证明,在南非的欧洲人都是1686年到南非好望角结婚的一对荷兰夫妇的后裔。而这对夫妇中的一人可能是pulin症致病基因携带者。,遗传漂变,瓶颈效应:群体数量的消长对遗传组成所造成的影响。一个大群体由于环境剧烈变化,随机漂变使群体中个体数量急剧减少,由少数个体再扩展成原来的规模的群体。如:在太平洋东卡罗林岛的pingelapese人中有一种特殊的先天性盲,是由常染色体隐性基因控制的,患病率高达4%-10%。其原因可能是1780-1790年间的一次台风过后,大约有9个男人和数目不祥的女人幸存,推测其中有1人或几人是该基因的携带者。,群体中的多态现象,遗传多态:指同一群体中存在着两种以上变异的现象.杂合性heterozygosity:是指每个基因座上都是杂合的个体的平均频率。形态变异和染色体多态性蛋白质多态性DNA序列多态性,群体中的多态现象,同一地域同一物种群体内,存在二个或多个不连续的类型,较少的类型不需要通过反复突变才得以保持.杂合体的选择优势定向选择中性突变学说,新种形成,物种species:形态上各别而遗传上固定的生物类群.可以是一个或多个群体,个体之间可以交配并繁殖后代,在自然条件下不能与另一物种的个体交配而交流基因.,物种形成,不同物种的成员在生殖上是彼此隔离的。遗传学上用生殖隔离的标准所鉴定的物种,同经典分类学的形态学上“种”的概念是不同的。,隔离,定义:isolation,指不同种之间没有或只有限制的基因交流.方式:地理隔离生殖隔离(真正物种隔离的本质所在),生殖隔离机制RIM的分类,物种形成的方式,渐变式(地理物种形成)同一物种由于地理隔离存在,分别产生不同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经过自然选择作用而形成亚种,进而演化成新种.地理隔离遗传分化生殖隔离新种形成实例:南美热带果蝇D.Willistoni;它有两个亚种就处于地理物种形成的第一个阶段。,物种形成的方式,爆发式(量子式物种的形成)植物界中多见,远缘杂种经染色体加倍后形成新种.如:萝卜甘蓝和小黑麦都是先通过杂交,后进行染色体加倍形成多倍体,它们与二倍体祖先种之间都产生杂种不育形式的生殖隔离。,分子进化与中性学说,蛋白质的种系发生、进化树DNA序列的种系发生进化中的基因重复分子进化的中性学说:分子水平上的大量进化变化以及物种中的大多数变异不是由达尔文选择而是由选择上呈中性或近中性的突变等位基因的随机漂变造成的。中性学说的本质并不是强调分子的突变型是严格意义上的选择中性,而在于它们的命运很大程度上是随机的的遗传漂变决定的。中性学说与选择理论的关系,SARS病毒的进化树,进化理论,拉马克的获得性状遗传学说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拉马克的获得性状遗传学说,Lamarck,用进废退要点:需求促进器官改变以适应需求。经常使用使之功能增进,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