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摄影测量13_第1页
数字摄影测量13_第2页
数字摄影测量13_第3页
数字摄影测量13_第4页
数字摄影测量1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数字地面模型的建立与应用,摄影测量学第六章,概述数字高程模型的数据获取及预处理数字高程模型的内插方法DEM的精度及存贮管理三角网数字地面模型数字地面模型的应用,主要内容,第一节数字地面模型的概念,数字地面模型的发展过程数字地面模型的概念及其形式,主要内容,工程设计,摄影测量和遥感中的应用,是地理信息的基础数据,军事上用于导航及导弹制导,1.数字地面模型的发展过程,原始影像凸包表面模型,原始影像,三维模型(无纹理),三维模型(有纹理),50年代末是其概念的形成,60年至70年代对DTM内插问题进行研究,70年代中、后期对采样方法进行了研究,80年代以来,对DTM的研究涉及到DTM系统的各个环节,著名的DTM软件包,德国Stuttgart大学研制的SCOP程序,Munich大学研制的HIFI程序,Hannover大学研制的TASH程序,奥地利Vienna工业大学研制SORA程序,瑞士Zurich工业大学研制的CIP程序,2.数字地面模型的概念及其形式,地形表面形态等多种信息的一个数字表示,DTM是定义在某一区域D上的m维向量有限序列:,数字高程模型DEM(DigitalElevationModel)或DHM(DigitalHeightModel)是表示区域D上地形的三维向量有限序列,3.数字高程模型DEM表示形式,规则矩形格网,(X0,Y0),Dx,Dy,基础信息高程,不规则三角网TIN,Grid-TIN混合网,第二节数字高程模型的数据获取及预处理,1.DEM数据点的采集方法,地面测量:利用自动记录的测距经纬仪在野外实测,现有地图数字化,DLG,手扶跟踪数字化仪,扫描数字化仪,空间传感器:,GPS,激光测高仪,2.数字摄影测量的DEM数据采集方式,沿等高线采样,规则格网采样,沿断面扫描,渐进采样(ProgressiveSampling),先按比较稀疏的间隔进行采样,获得一个稀疏的格网,然后分析是否需要加密,P1,P3,P5,P2,P4,h2,h2,h2,计算两点间中点的二次内插值与线性内插值之差,利用高程的二阶差分,选择采样:根据地形特征进行选择采样,混合采样:将规则采样与选择采样结合起来进行,自动化DEM数据采集:按影像上的规则格网利用数字影像匹配进行数据采集。,3.DEM的质量控制,采样定理确定采样间隔地形剖面恢复误差确定采样间隔考虑内插误差的采样间隔和插值分析方法等,采样间隔和数据量,4.DEM数据预处理,数据格式的转换坐标系统的变换数据的编辑栅格数据的矢量化转换数据分块,1.数据分块方法,1,2,3,4,5,6,7,8,9,2.数据分块方法,交换法,将数据点按分块格网的顺序进行交换,使属于同一分块格网的数据点连续地存放在一起,链指针法,对于每一数据点,增加一存贮单元,存放属于同一个分块格网中下一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