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治水必躬亲》教案(2)苏教版.doc_第1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治水必躬亲》教案(2)苏教版.doc_第2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治水必躬亲》教案(2)苏教版.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4.治水必躬亲第5单元 24.治水必躬亲 (钱泳)(二)授课教师 教学目标: 1治水必躬亲的道理。2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3交错使用整句和散句。4认识到不只是治水,做任何事都要“躬亲”、“清廉”的道理,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教学重难点: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诵读法、讨论点拨法、合作探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情景导入 明确目标(一)课前复习抽三人翻译老师指定的句子。(三)齐读目标按要求翻译齐读目标字词小测验。二、设疑探究 精讲点拨(一)研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了解正反对比论证) 1 请学生再读课文,思考完成下列问题:(投影显示) (1) 请在文中划出表示中心论点的语句。 (2) 若治水不躬亲将带来怎样的后果?为什么?(请用文中的原句回答) (3) 文章以海瑞治水为例说明了什么道理?它是怎样证明观点的? 2学生思考讨论,教师作适当补充。(完成板书) 课文第一段:文章开头一句,用两个“不可”,从反面强调治水不可固执一端;接着用“盖”领起下文,解释不可固执一端的原因,并用两个“非不”双重否定句式,强调治水必须观察、测量和广泛征求意见的重要性;然后用“是以”一句,得出结论,提出论点。课文第二段:这一段先正面讲海瑞治水不但躬亲,而且清廉;接着从反面说,用假设论证的方法来说明不躬亲,不清廉带来的后果是治水不成。 (二)探究质疑1如果将第一、二段的位置颠倒,其文章的表达效果会怎样?2课文第二段是先正面讲海瑞治水不但躬亲,而且清廉;接着从反面说,用假设论证的方法来阐明不躬亲、不清廉带来的后果是治水不成,若去掉后其文章的论证效果怎样?3通过研读课文后,你可结合现今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举出正反两方面的事例各一,阐明躬亲、清廉的重要性。提示:A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建设者们躬亲、清廉,造福子孙后代,功盖千秋。B由于少数人贪污腐败,致使豆腐渣工程出现,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巨大损失和危害.检查课前学习听读、自由读,齐读自读探究,质疑小组合作探究小组代表回答自由读齐读小组讨论交流听讲,记笔记。三、达标训练 当堂反馈1、海瑞在你的心目中是怎样一个形象?读了课文之后,你对这个人物有哪些新的认识。第一问:海瑞在人们心目中是一个为民请命、清廉公正、力主反贪、刚正不阿的“清官”形象。第二问:课文中他躬亲治水,不畏艰辛,为民着想,清正廉洁。2、请从本文中概括出两个成语。好逸恶劳 见利忘义3、作者认为“事举”“水利兴”的必要条件是什么?躬亲、清廉完成练习。四、小结提升、拓展延伸海瑞是一个体恤民情、严惩贪官污吏的清官。被称为“海青天”。除海瑞治水外,请列举我国历史上其他的治水名人,并简要介绍其事迹。答:禹:中国最早治理大洪水的领袖人物,用疏导的方法治水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李冰:秦时蜀郡太守,兴修都江堰水利工程,至今发挥巨大的经济效益。学生小结。板书设计治水必躬亲 海瑞治水躬亲,清廉 (正面) 躬历山川,亲劳胼胝 不躬亲,不亲廉,则治水不成 (反面) 教学反思 本课是本册学生接触的第一篇议论文,因此老师先引导学生复习议论文的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