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性能论文关于冻融后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论文范文参考资料_第1页
力学性能论文关于冻融后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论文范文参考资料_第2页
力学性能论文关于冻融后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论文范文参考资料_第3页
力学性能论文关于冻融后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论文范文参考资料_第4页
力学性能论文关于冻融后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论文范文参考资料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力学性能论文关于冻融后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论文范文参考资料 摘要: 本文通过快速冻融法,对冻融循环后的再生混凝土(粗骨料取代率100%)与普通混凝土的质量、动弹性模量、抗压强度等进行对比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加入引气剂的混凝土,动弹模可做为破坏的评定指标。 关键词:再生混凝土 冻融循环 粘结性能 :TU528 :A :1003-9082 (xx) 05-0235-01 引言 基于再生混凝土符合当下我国的可持续发展1,受到越来越多专家的关注。杜婷根据再生混凝土性能特点2,验证了这种材料使用的可能性;王晨霞等人通过再生混凝土中心拔出试验3,得出粗骨料取代率不同及锚固长度不同下钢筋与再生混凝土间荷载- 滑移曲线;崔正龙等人通过试验对再生混凝土耐久性的的指标进行了探索4。粘结滑移是再生混凝土与钢筋协同工作的前提,王博通过力学性能的分析5,对粘结滑移问题进行了研究与探索;安新正则在冻融循环后6,研究分析了再生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与滑移。本文结合文献7通过对比普通混凝土与再生混凝土的基本力学性能,制作中心拔出试件,对冻融循环后再生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与滑移做进一步的探讨。 1.再生骨料的基本性能 试验参照建筑用卵石、碎石GB/T 14685-xx、混凝土用再生粗骨料GB/T 25177-xx、轻集料及其试验方法GB/T 17431.2-xx,对再生粗骨料基本性能进行测定。 1.1 外形和结构 破碎的试块大多数呈现不规则的形状,表面粗糙,骨料表面裂缝和空隙清晰可见,并在制作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灰尘。 1.2 材料特性 据相关数据统计,再生骨料24h 的吸水率是一般天然骨料吸水率的5倍,这是因为,再生骨料由于表面粗糙,表面积大于天然骨料的,而且再生骨料内部存大量的裂缝与空隙,在制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吸附在再生骨料表面,最终导致再生骨料吸水率增大。据相关数据统计,再生骨料的堆积密度和表观密度分别是天然骨料的0.83 倍和0.84 倍,再生骨料的密度降低是因为结构的组成中含有大量的水泥砂浆。再生混凝土的密度和弹性模量会随着骨料的密度降低后而下降。 1.3 其他材料 水泥:内蒙古草原水泥有限责任公司生产PO42.5 普通硅酸盐水泥; 再生粗骨料:将强度为C50 的建筑废弃混凝土经破碎,筛分为5-31.5mm 连续粒级; 天然骨料:5-31.5mm 连续粒级天然碎石; 细骨料:中砂,含泥量3.2%,细度模数2.6; 外加剂:木质素磺酸钙; 水:普通自来水,符合JGJ63-xx 要求。 2.试件尺寸 3.试验内容 采用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2-xx)快冻法进行冻融循环试验。 4.试验结果及分析 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混凝土质量损失率逐渐加大,在冻融次数小于100 次时,再生混凝土质量损失率均大于普通混凝土;在冻融次数大于100 次之后,掺引气剂的混凝土质量损失率小于不掺引气剂的普通混凝土;在100 次冻融循环后RC1 组与NC2 组质量损失率较为接近,因为RC1 组中掺入引气剂,提高了试块的抗冻性能;200 次冻融循环后,四组质量损失率差别较大,RC2 组最大为0.66%,损坏;NC1 组最小0.06%;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引气剂可以有效的改善混凝土的抗冻性能,所以掺入引气剂的混凝土不适合用质量损失率来做为破坏的评估指标。 由于相对动弹模检测的方便性,被广泛采用,Sun W.认为提出动弹模检测混凝土抗冻性能的重要因素,文献也提出了相应的结论。 动弹性模量的损失率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而相应的增加,当冻融次数小于50 次时,四组试块,损失率均趋于平缓;冻融次数大于50 次时,RC2 损失率突然加快,其他三组缓慢均匀增加,直到150 次时RC2 动弹性模量损失率超过规范标准,损坏;NC2 动弹性模量损失率为12%,RC1 动弹性模量损失率为10%,再生混凝土的动弹性模量损失率小于普通混凝土,这是因为RC1 组掺入了引气剂,提高了再生混凝土的抗冻性能;大于150 次之后,NC2 和RC1 动弹性模量损失率速度加大,到200 次之后NC2动弹性模量损失率为39%,RC1 动弹性模量损失率为31%。动弹性模量是冻融循环后评定破坏标准的一个重要性指标。 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损失率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成线性增加,当冻融次数小于50 次时,各组抗压强度损失率变化缓慢;当冻融次数大于50次时,各组抗压强度损失率均逐渐增大,在冻融循环次数小于150 次时,NC1 组与RC1 组之间差值逐渐增大;当冻融次数大于150 次时,抗压强度损失率均成线性增长;冻融次数为200 次时,最大抗压强度损失率为RC2组45%,其次是RC1 组33%,最小是NC1 组24%。 本文采用快速冻融法,通过对比冻融循环后普通混凝土与再生混凝土的质量损失率、动弹模损失率及抗压强度损失率研究了再生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主要结论如下: 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