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乙型肝炎的免疫预防,.,2,一、乙肝疫苗,自2000年起,我国用乙肝基因工程疫苗取代血源疫苗。目前我国生产和使用的基因重组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氢氧化铝佐剂疫苗,为单人份液体疫苗。又分为:1、重组(酵母)乙肝疫苗;2、重组中国地鼠卵巢细胞(CHO)乙肝疫苗。,.,3,一、乙肝疫苗,我国卫生部于1992年将乙型肝炎疫苗纳入计划免疫管理,对所有新生儿接种乙型肝炎疫苗,2003年4月1日后出生儿童免费接种。目前我国使用重组(酵母)乙肝疫苗5g/支。乙肝疫苗的接种对象主要是新生儿,其次是婴幼儿和高危人群。,.,4,二、免疫程序,乙肝疫苗全程接种共3针,接种时间分别为0、1、6个月,即第1针在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第2针在第1针接种后1个月接种(12月龄);第3针在第1针接种后6个月接种(58月龄)。,.,5,二、免疫程序,如果出生后24小时内未能接种,仍需按照上述0、1、6的要求尽早接种。如果第2针或第3针滞后于接种程序的规定,应尽快补种。第2针与第1针的间隔时间不能少于1个月,如果第2针滞后时间较长,第3针与第2针间隔时间不能少于2个月,并且第1针和第3针间隔时间要在4个月以上。,.,6,三、接种率评价,1、首针及时接种率:新生儿出生后24h内第1针乙肝疫苗实种人数占应种新生儿人数的百分比。2、全程及时接种率:儿童12月龄内严格按照乙肝疫苗免疫程序规定的时限完成3针接种的人数占应种儿童人数的百分比。3针及时接种的时限为:第1针为儿童在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第2针在第1针接种后12月接种,第3针在第1针接种后58月接种。,.,7,三、接种率评价,3、全程接种率:儿童12月龄内按照0、1、6个月的接种程序完成3针接种(无论第1针是否及时接种)的人数占应种儿童人数的百分比。3针接种的时间间隔为:第1针起始时间不限,第2针与第1针接种的间隔不少于1个月,第3针与第2针接种的间隔不少于2个月,3针接种必须在12月龄内完成。,.,8,三、接种率评价,4、脱漏率评价:接种率脱漏率评价是分析有3针次疫苗,例如OPV、DPT和HepB的第1针与第3针的实种人数的差异,脱漏率数值的绝对值越大越不可信。【脱漏率=(第1针第3针)/第1针100%】当脱漏率5%时定为“可信”,515%时定为“可疑”,15%时定为“不可信”。,.,9,四、接种途径和接种剂量,1、接种途径:新生儿的接种部位为大腿前部外侧或上臂三角肌中部肌肉内注射,儿童和成人为上臂三角肌中部肌肉内注射。2、接种剂量:重组(酵母)乙肝疫苗:5g重组(CHO细胞)乙肝疫苗:10g或20g,.,10,五、血清学指标与乙肝疫苗接种关系,.,11,六、阻断新生儿母婴乙肝传播,在我国,母婴传播是乙肝最主要的传播途径之一。被感染的新生儿7090%变成慢性无症状乙肝携带,至成年期最容易发展成肝硬化和肝癌。而新生儿必须在24小时内打完第一针,否则就很难阻断母婴传播。所以,提高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非常重要。,.,12,六、阻断新生儿母婴乙肝传播,对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应在出生后24小时内尽早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最好在出生后12小时内,剂量为100IU,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10g重组酵母或20g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O)乙型肝炎疫苗,可显著提高阻断母婴传播的效果。,.,13,六、阻断新生儿母婴乙肝传播,也可在出生后12小时内先注射1针HBIG,1个月后再注射第2针HBIG,并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一针乙肝疫苗,间隔1和6月分别接种第2针、第3针乙肝疫苗(10g重组酵母或20gCHO乙肝疫苗)。这两种方法均可,后者不如前者方便,但保护率高于前者。新生儿在出生12小时内注射HBIG和乙肝疫苗后,可接受HBsAg阳性母亲的哺乳。,.,14,七、阻断母婴传播免疫程序,.,15,八、未检测出抗体原因,1、疫苗贮存不当导致氢氧化铝胶体呈块状,其接种效果将完全无效;2、使用前未充分摇匀,使疫苗液体中的氢氧化铝胶体完全悬浮均匀,其接种效果将明显降低;3、疫苗注射入脂肪层内;4、有免疫缺陷;5、目前检测表面抗体所用的包被抗原为血源性抗原,而且现在使用的乙肝疫苗为基因疫苗,故检测灵敏度较低。,.,16,八、未检测出抗体原因,接种乙肝疫苗后未检测出抗体不能说明其对乙肝病毒无免疫力。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原因:1、目前抗体的检测方法敏感性比较低。2、乙肝疫苗注入肌体后通过两种免疫途径使肌体产生免疫力:(1)通过体液免疫产生保护性抗体,即乙肝病毒表面抗体;(2)通过细胞免疫,即巨噬细胞、K细胞等的作用清除乙肝病毒。,.,17,九、特殊情况接种,1、对免疫功能低下或无应答者,应增加疫苗的接种剂量和针次;对3针免疫程序无应答者可再接种3针,并于第2次接种3针乙肝疫苗后1-2个月检测血清中抗-HBs。2、对免疫无应答者,除增加剂量外,也可更换乙肝疫苗的品种,刺激机体产生抗体。3、如仍未检测出抗体,则无须再接种乙肝疫苗。,.,18,九、特殊情况接种,在意外接触HBV感染者的血液和体液后的预防:1、血清学检测,应立即检测HBsAg、抗-HBs、ALT等,并在3和6个月复查。2、主动和被动免疫如已接种过乙肝疫苗,且已知抗-HBs10mIU/ml者,可不进行特殊处理。如未接种过乙肝疫苗,或虽接种过乙肝疫苗,但抗-HBs10mIU/ml或抗-HBs水平不详,应立即接种HBIG200-400IU,并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一针乙肝疫苗,于1和6个月后分别接种第2和第3针乙肝疫苗(各20g).,.,19,十、乙肝疫苗免疫效果,乙肝疫苗除可预防乙肝外,还可预防丁型肝炎,因为丁型肝炎病毒必须依赖乙肝病毒才能复制,但不能预防其它类型的肝炎。接种第1针后有50%左右产生HBsAb,而接种第2针后有80%左右,完成3针次95%能产生保护性抗体,母婴阻断率90以上。但仍有很少部分由于遗传因素,不能产生保护作用。,.,20,十、乙肝疫苗免疫效果,乙肝疫苗注射后产生的HBsAb不是永久的,一般维持35年(我国对广西隆安县接种过乙肝疫苗的儿童15年随访观察表明,50.9%HBsAb阳性,说明乙肝疫苗的免疫持久性可长达15年)。一般情况下注射疫苗后95的人都可以检测到HBsAb,2年内仍可保持高滴度水平,3年后约70的人可检测到HBsAb,滴度逐年下降。所以,我国的专家和学者建议:35年内加强注射乙肝疫苗一针,以保持较高的HBsAb的滴度,保护机体免受乙肝病毒的感染。,.,21,十一、接种反应及其处理原则,1、接种反应。乙肝疫苗接种后很少有不良反应,极个别的人会出现以下几种临床反应:(1)局部反应:注射局部有短暂的疼痛、红肿、硬结。(2)全身反应:恶心、呕吐、腹疼、腹泻、头昏、头疼、短暂发热、不适、乏力及流感样症状。(3)过敏反应:对疫苗中任何一种成分过敏者可出现过敏反应,如皮肤瘙痒、皮疹、荨麻疹、血管神经心性水肿,甚至出现过敏性休克。,.,22,十一、接种反应及其处理原则,2、处理原则(1)一般反应无需处理;过敏反应需抗过敏治疗;其它反应按其疾病的种类给予治疗。(2)发现乙肝疫苗接种异常反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河南省信阳市普通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联考(二)生物试题含解析
- 内蒙古民族大学《建筑与环境模型制作》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2024-2025学年初三3月新起点考试英语试题含答案
- 临沂职业学院《歌曲写作与简易编配》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新疆维吾尔乌鲁木齐市乌鲁木齐县2024-2025学年三下数学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
- 道路围栏知识培训课件
- 2024年7月化粪池清理服务客户满意度评价附加条款
- 四川商务职业学院《动物生物学(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怀化学院《茶叶生物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工业职业学院《高等代数方法(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省2025年高三高考模拟地理试卷试题(含答案详解)
- 专题04 文化自信-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及文化交流(课件)
- 【指导规则】央企控股上市公司ESG专项报告参考指标体系
- 2025版风力发电机采购合同-环保节能产品协议3篇
- 《胃癌专病队列数据集建设规范要求(征求意见稿)》
- 2025年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垂直管理系统事业单位招聘701历年管理单位笔试遴选500模拟题附带答案详解
- 工程机械租赁服务方案及保障措施 (二)
-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安全教育
- 四川省双流县彭镇初级中学-主题班会-元旦互动游戏【课件】
- 《AHA2023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解读课件
- 2024-2030年中国工程监理行业发展模式规划分析报告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