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患儿的护理_第1页
传染病患儿的护理_第2页
传染病患儿的护理_第3页
传染病患儿的护理_第4页
传染病患儿的护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传染病患儿的护理,梁伟华,教学目标,熟悉小儿传染病的一般护理。掌握麻疹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和护理。掌握小儿出疹性疾病的鉴别要点。熟悉水痘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和护理。熟悉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和护理。熟悉中毒性细菌性痢疾临床特点。掌握中毒性细菌性痢疾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和护理。,第一节 传染病患儿的一般护理,传染病是指由于人或动物传人并相继传播的疾病,是由病原微生物(细菌、病毒、立克次体、衣原体、支原体、螺旋体等)和寄生虫(原虫或蠕虫)感染人体后引起的有传染性的疾病。,传染病的种类,(1)按传播途径区分: 肠道传染病(霍乱、伤寒、菌痢、感染性腹泻、甲型肝炎、戊型肝炎) 呼吸道传播(流感、麻疹、水痘、风疹、腮腺炎、肺结核) 血源性传染(艾滋病、乙型肝炎) 自然疫源性疾病(鼠疫、疟疾、乙脑、莱姆病)(2)按危害、影响、控制难度区分(传染病防治法) 甲类传染病(2种) 乙类传染病(25种) 丙类传染病(10种)+纳入丙类管理的手足口病,流行环节,传染源: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包括:患者、隐性感染者、病原体携带者和携带病原体的动物4类)传播途径: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后,到达另一个易感者的途径。易感人群:对某一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传染病的特点,传染病的基本特征:特异性病原体;有一定的传染性;流行病学特征;免疫性传染病病程发展的阶段性:潜伏期;前驱期;症状明显期;恢复期传染病的流行环节,传染病患儿的一般护理,建立预诊制度 消毒隔离制度 疫情报告 密切观察病情 促进休息和营养 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 心理护理 健康宣教,第二节常见传染病患儿的护理,一、麻疹麻疹是麻疹病毒所致的小儿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发热、上呼吸道炎(咳嗽、鼻涕)、结膜炎、口腔麻疹黏膜斑(又称柯氏斑)及皮肤特殊性斑丘疹为主要的临床表现。本病传染性强,易并发肺炎。,病原体 麻疹病毒,病因和发病机理 病毒在外界生存能力不强,不耐热,对消毒剂和日光敏感,但在低温下可以生存较长时间。,发病机理图解表,麻诊病毒 机体 上呼吸道粘膜、上皮细胞和淋巴组织内繁殖 血流 病毒血症 急性结膜炎 科氏斑 眼结膜 皮膜粘膜血管扩张、充血 颊粘膜 气管及支气管粘膜 肠粘膜肺炎喉炎 浆液性渗出及单核细胞浸润 厌食腹泻 皮肤 皮疹 毛细血管内血液瘀滞、红细胞分解 皮疹消退后留下色素沉着 皮疹处退行性变 表皮细胞过度角化脱落 皮疹消退后糠麦样脱屑,传染源: 病人,出疹前5日出疹后5日有传染性。传播途径: 带菌飞沫通过呼吸道传播,污染的手。易感人群和免疫力: 人群普遍易感,6个月5岁发病率高。病后能获持久免疫。潜伏期: 618天,接受过免疫者可延长至 34周。,临床表现,前驱期(3-4天,平均10天左右) : 发热、上呼吸道炎、麻疹粘膜斑。出疹期(3-5天) : 病毒血症达到高峰。顺序: 耳后发际面、颈躯干四肢手心足底恢复期(3-5天) : 皮疹淡红暗红,依出疹顺序消退米糠样脱屑、褐色色素沉着。,实验室诊断,血常规:白细胞降低,淋巴细胞升高;病原学检查:鼻腔黏膜检出多核巨细胞包涵体;血清学检查:血液和鼻咽处黏膜分离出麻疹病毒;麻疹IgM抗体(+)。 IgM抗体一般为保护性抗体,IgM主要存在于生物体血液中,对防止菌血症起主要作用。,护理诊断体温过高 与病毒血症和(或)继发感染有关。 皮肤完整性受损 与麻疹病毒感染导致皮肤损伤有关。有感染的危险 与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有关。 并发症: 肺炎、喉炎、中耳炎、器官及支气管炎、心肌炎、脑炎、营养不良和维生素A缺乏,并可使原有的结核病恶化。,护理措施,预防感染传播: 呼吸道隔离至出疹后5天,有并发症延至疹后 10天,接触的易感儿隔离观察21天。切断传播 途径,接种麻疹疫苗,易感儿肌注免疫血清球 蛋白。维持正常体温:休息,监测体温,高热护理、 忌用醇浴、冷敷。皮肤粘膜护理饮食护理病情观察 及时发现并发症,健康教育(1)由于麻疹传染性强,为控制疾病的流行,应向家长介绍麻疹的流行特点、病程、隔离时间、早期症状、并发症和预后,使其有充分的心理准备,积极配合隔离、消毒、治疗和护理。(2)指导家长对患儿居室定期紫外线消毒,保持室内清洁,空气清新,阳光充足。用过的餐具煮沸处理。玩具、用物定期拿到户外阳光下暴晒。,(3)对哭闹、不合作的患儿,指导家长耐心劝导,为患儿安排游戏活动,如看电视、画报、玩喜欢的玩具等,鼓励患儿适量活动,保持良好情绪,促进疾病康复。(4)向家长及社区群众介绍预防麻疹的措施,如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阳光充足,麻疹流行期间尽量避免易感患儿去公共场所。托幼机构应加强晨间检查,8个月以上未患过麻疹的小儿应接种麻疹减毒或疫苗。,麻疹、风疹、猩红热、幼儿急疹鉴要点,二、水痘,水痘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儿童期出疹性疾病,通过接触或飞沫传染。易感儿接触水痘患儿后,几乎均可患病,感染后可获得持久的免疫力,但以后可以发生带状疱疹。临床特征是全身症状轻微和分批出现的皮肤黏膜斑疹、丘疹、疱疹和结痂并存。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冬春季高发。,病因,水痘是由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herpes Zoster virus, VZV)引起的经呼吸道和直接接触传播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水痘90%或以上为显性感染。 该病毒在外界环境中生活力弱,不耐高温、不耐酸,不能在痂皮中存活。,发病机制,部位:皮肤,偶尔累及内脏。皮疹特征:皮疹首先见于患者躯干和头部,为3-5mm的斑疹,12-24小时左右,经丘疹发展成为水疱疹,脓疱疹,伴有明显搔痒。水痘表浅而壁薄易破,呈椭圆形,周围有红晕。1-2天后中心干枯,红晕消失并结痂,痂可持续一周,继发感染时可持续数周,痂皮脱落后皮肤完全恢复,一般不留瘢痕。发热、皮肤粘膜分批出现搔痒性水疱疹,丘疹、疱疹、结痂同时存在为主要特征。 皮疹出现14天后,病毒血症消失,症状随之缓解。,(一)传染源 水痘患者为主要传染源,自水痘出疹前12天至结痂后7天时,均有传染性。易感儿童接触带状疱疹患者,也可发生水痘,但少见。 (二)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在近距离、短时间内也可通过健康人间接传播。 (三)易感人群 普遍易感。但学龄前儿童发病最多。6个月以内的婴儿由于获得母体抗体,发病较少,妊娠期间患水痘可感染胎儿。病后获得持久免疫,但可发生带状疱疹。 (四)流行特征 全年均可发生,冬春季多见。本病传染性很强,易感者接触患者后约90%发病,故幼儿园、小学等幼儿集体机构易引起流行。,流行病学,临床表现,1.典型水痘全身症状轻微和分批出现皮肤粘膜斑疹、丘疹、庖疹和结痂并存。 (因病毒间隙性侵入,皮疹分批出现)潜伏期2周前驱期(1天) :表现发热、全身不适,食欲不振等。 形态:红色斑丘疹椭圆型水滴样小水泡,周围红晕 水疱内容物变浑浊,水疱易破溃结痂。出疹期: 皮疹以红斑疹、丘疹、庖疹、结痂顺序演变同一时间可见不同性状的皮疹,呈向心性分布,亦可发生在粘膜,破溃后形成溃疡。,皮疹陆续分批出现:病后35天内,瘙痒感较肿。皮疹脱痂后:一般不留瘢痕。黏膜皮疹:口腔、结膜、生殖器等处,浅溃疡。水痘皮疹的特征:()部位:躯干部面部四肢,呈向心性分布。()皮疹演变过程:快慢不一,故同一时间内可见上述形态皮疹同时存在。,2. 重型水痘发生条件:白血病、淋巴瘤等恶性病;免疫功能受损病儿。表现:高热,出疹1周后体温40410c,全身中毒症状.皮疹融合,形成大疱型疱疹,或出血性皮疹,呈离心性分布,常伴有血小板减少而发生爆发性紫癜。,3. 先天性水痘母亲妊娠期患水痘可累及胎儿。与母亲妊娠时间有(1)若在妊娠的头4个月,则可能发生先天性水痘综合征。表现:出生体重低、瘢痕性皮肤病变、肢体萎缩、视神经萎缩、白内障、智力低下等。()在产前4天以内,新生儿常于出生后45天发病,易形成播散性水痘,病死率25%30%。()新生儿水痘的皮疹有时酷似带状疱疹的皮疹,并发症:皮肤继发细菌感染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水痘肺炎神经系统:水痘后脑炎、格林-巴利综合征、横贯性脊髓炎、面神经瘫痪、Reye综合征等其它:心肌炎、肝炎、肾炎、关节炎、睾丸炎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 白细胞正常或偶有轻度增高 ;疱疹刮片 可发现多核巨细胞及核内包涵体 ;血清学检测 血清特异性抗体IgM检查阳性。,诊断,典型的水痘皮疹病毒分离:阳性率不高 外周血检查抗原、抗体:目前临床广泛应用,方法敏感、可靠鉴别诊断丘疹性寻麻疹有疱疹性皮肤损害的疾病肠道病毒和金黄色葡头球菌感染虫咬性皮疹药物过敏接触性皮炎,治疗要点,抗病毒治疗:病毒唑、阿昔络韦等,对免疫功能受损或应用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儿,应及早将糖皮质激素减至生理量并尽快停药并使用抗病毒药物以减轻症状和缩短病程。 对症治疗:高热时给予小剂量药物降温、烦躁时用苯巴比妥等镇静剂、继发感染时用抗菌素治疗。 丙种球蛋白等。,治疗和处理,本病无特效治疗,主要是对症处理至预防皮肤继发感染,保持清洁避免瘙痒。患者不能上学。大量喝水,休息。 局部或全身使用止痒镇静剂;疱疹破溃或继发感染时局部可涂1%甲紫溶液,未破溃者可用炉甘石洗剂涂抹。不要压挤水痘,否則结痂后会留下小点,持续23年。水痘可完全痊癒,不会留下疤痕。按規定剂量服用止痛药物,禁用阿斯匹林的退热药!因有增加并发症瑞氏综合征的危险;,避免接触孕妇和身体太弱的人。合并细菌感染时使用抗生素;可口服清热解毒的中药如板兰根冲剂;禁用激素,如水痘前已长期使用激素的患儿,应尽快减为生理剂量或停止使用,待水痘愈合后再恢复原剂量;病情严重者可以使用抗病毒药物无环鸟苷治疗。患儿发热时应卧床休息,多喝水,吃容易消化的食物,勤换内衣,保持皮肤清洁,但不宜洗浴,由于皮肤瘙痒,为防止小儿抓破疱疹引起继细菌感染和瘢痕,应剪短指甲,可以戴手套或用纱布包住手指。,护理诊断,有传播感染的危险 与呼吸道及疱液排出有关 皮肤完整性受损 与水痘病毒感染 导致皮损有关。 体温过高 与病毒血症有关。,护理措施,皮肤护理: 温度适宜,衣服宽大柔软、被褥清洁,手和指甲清洁,局部涂0.25%冰片炉甘石洗剂,疱疹溃破涂1%甲紫或抗菌素,局部用药或口服。降低体温: 中低度发热,不必降温,多饮水。病情观察: 一般过程顺利,偶可发生播散性水痘,并发肺炎、心肌炎。避免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预防感染的传播: 呼吸道隔离至疱疹全部结痂止。保护易感儿:接触后72小时内肌注水痘-带状疱疹免疫球蛋白。健康教育 水痘一般呈自限性,10天左右自愈,成人、免疫缺陷小儿和新生儿患水痘症状严重,常形成播散性和持续性水痘。,流行性腮腺炎是小儿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腮腺肿大、疼痛为特征。各种唾液腺体及其他器官均可受累,系非化脓性炎症。主要发生于年长儿。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大多数预后良好,极少发生死亡。,三、流行性腮腺炎,病原体,腮腺炎病毒病因和发病机理 病毒呼吸道侵入人体,在局部粘膜上皮细胞和淋巴结中复制并进入血流,播散至腮腺和中枢神经系统引起炎症。病毒再此复制血流,并侵犯其他尚未受累的器官,临床上出现不同器官的相继病变。 腮腺因非化脓性炎症,导致腺管肿胀、坏死、阻塞导致唾液淀粉酶贮留并经淋巴管入血流,使血、尿中淀粉酶增高。睾丸、卵巢、胰腺甚至脑也可产生非化脓性炎症改变 。,流行性学,传染源:患者是唯一的传染源,从腮腺肿大前1天到腮腺肿胀消退后3日均有传染性。 传播途径:储存在患者呼吸道处的分泌物通过飞沫直接传播以及通过唾液污染食具、玩具等途径传播。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但病后能获持久免疫力,多发生于15岁以下的儿童。 发病季节:任何季节均可发病,但以冬春季节为多见。 潜伏期:1425天,平均18天。,临床表现,潜伏期(平均18日)前驱症状(1-2日) : 发热、头痛、乏力、纳差。典型症状(一周): 肿大的腮腺以耳垂为中心,边缘不清,同时伴周围组织水肿,局部皮肤紧张发亮、具弹性、灼热和触痛。,并发症:,脑膜炎脑膜脑炎睾丸炎急性胰腺炎,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正常或稍降低,淋巴细胞升高; 早期血清和尿液淀粉酶增高(血脂肪酶增高,有助于胰腺炎的诊断); 血清或脑脊液检测特异性IgM抗体增高; 血、尿及脑脊液中分离出病毒。,治疗要点,抗病毒治疗:病毒唑、阿昔洛韦。对症治疗: 高热时给予药物或物理降温。 严重疼痛或并发睾丸炎者给予止痛剂 治疗,睾 丸局部用冰敷或睾丸托支持。 严重呕吐者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继发感染时用抗菌素治疗。 脑膜脑炎短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及脱水剂。,护理诊断,体温过高 与病毒血症和(或)继发感染有关。 疼痛 与腮腺非化脓性炎症有关。,护理措施,减轻疼痛:口腔护理、饮食护理、局 部冷敷。降温病情观察预防感染传播健康教育,五、中毒性细菌性痢疾,病原体,志贺菌属(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 属乙类传染病。 流行病学 夏秋季节为高发季节,病因和发病机理 机体对细菌毒素产生异常强烈的过敏反应 内毒素发热,毒血症状,微循环障碍细菌裂解 外毒素水样腹泻,神经系统症状,临床表现:,中毒型细菌性痢疾可以一起病即有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亦可在普通菌痢的基础上转化而来。临床按其主要表现分为三型: 1休克型以周围循环衰竭为主。患儿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脉搏细速、血压下降、唇指发绀、皮肤花纹,可伴有心功能不全、少尿或无尿及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肺循环障碍时,患儿突然呼吸加深加快,呈进行性呼吸困难,直至呼吸停止,现已证实为呼吸窘迫综合征(RDS)。 2脑型以缺氧脑水肿以至脑疝为主。此型大多数患儿无肠道症状而突然起病,早期即出现嗜睡、面色苍白、反复惊厥。血压正常或稍高、很快昏迷,继之呼吸节律不整、双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常因呼吸骤停而死亡。,3混合型兼有上两型表现,病情最严重。 实验室检查周围血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增加;大便粘液脓血样,镜检有分散的红细胞,成堆脓细胞。如发现巨噬细胞更有诊断价值;为快速早期诊断,还可对粪便采用免疫检测技术,但因粪便中抗原成分非常复杂,其检测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尚待进一步改进和提高。 在夏秋季,对27岁小儿突然高热、伴有脑病或中毒性休克者应疑为本病,立即作粪便检查,如当时病人尚无腹泻,可用冷盐水灌肠取便,必要时重复进行。本病主要应与流行性乙型脑炎、败血症、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中毒性肺炎相鉴别。,治疗原则:,1病原治疗选用对痢疾杆菌敏感的抗生素(如丁胺卡那霉素、头孢噻肟钠或头孢曲松钠等)静脉用药,病情好转后改口服,疗程不短于57天,以减少恢复期带菌。 2肾上腺皮质激素的运用利用其抗炎、抗毒、抗休克和减轻脑水肿作用,选用地塞米松短疗程大剂量静脉滴注。 3防治脑水肿及呼吸衰竭综合使用降温措施;静脉推注甘露醇脱水治疗;反复惊厥者可用地西泮(安定)水合氯醛止惊;必要时用东莨菪碱改善脑部微循环、使用呼吸兴奋剂或辅以机械通气等。,4防治循环衰竭扩充血容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可用2:1等张含钠液或5低分子右旋糖酐扩容和疏通微循环,病情好转后继续滴注葡萄糖盐水,全日补液量根据病情和尿量来定;用5碳酸氢钠溶液纠正酸中毒;用莨菪碱类药物或多巴胺解除微循环痉挛;根据心功能情况使用西地兰。,护理诊断:,1体温过高与痢疾杆菌毒素作用有关。 2组织灌流量改变(alteredtissueperfusion) (1)惊厥:与脑微循环障碍有关。 (2)休克:与周围血管微循环障碍有关。 3腹泻与肠内细菌感染有关。 4有传播感染的可能与病原体排出有关。 5.焦虑与疾病危重有关。,护理目标,1病人体温在短时间内下降并保持正常。 2病人重要器官的组织灌流量维持正常,血压正常、抽搐停止、神志恢复。 3病人的大便恢复正常。 4病人及家属能说出饮食卫生及隔离消毒的重要性与方法,并自觉遵守、密切配合医疗工作。 5家长能正确对待患儿的疾病、情绪稳定。,护理措施,1高热的护理绝对卧床休息、监测体温、综合使用物理降温、药物降温甚至亚冬眠疗法,争取在短时间内将体温维持在3637C,防止高热惊厥致脑缺氧、脑水肿加重。物理降温可用醇浴或温水擦浴(低于皮温23);或取生理盐用灌肠,既能降温又能清除肠道内毒素;药物降温可用柴胡注射液或25安乃近滴鼻;对持续高热不退甚至惊厥不止者可采用亚冬眠疗法,用冬眠灵、异丙嗪每次各1mgkg,肌内注射或静脉给药,每46小时1次,并于头额部放置冰袋,争取在23小时内将体温降至38oC左右。加强皮肤护理。防冻伤。,2惊厥、呼吸衰竭的护理 反复惊厥,能加重脑缺氧和脑水肿,易致呼吸衰竭,持续颅高压,又能加重惊厥,甚至形成脑疝。此时除严密监测患儿生命体征、降温、保持呼吸道通畅、充分给吸氧、加强五官护理、防坠床外,及时静脉注射20甘露醇,配合使用呋塞米及肾上腺皮质激素降低颅内压。记录好出入水量。使用地西泮、苯巴比妥钠镇静止惊、必要时行亚冬眠疗法。用大剂量东莨菪碱,加用尼可刹米或洛贝林治疗呼吸衰竭,必要时行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