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B卷_第1页
人教版2020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B卷_第2页
人教版2020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B卷_第3页
人教版2020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B卷_第4页
人教版2020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B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20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我国古代有很多德才兼备的人,他们通常被称为“圣人”。那么“书圣”、诗圣”分别是指A王羲之、杜甫B王羲之、李白C颜真卿、李白D柳公权、杜甫2 . “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这叙述的是哪个水利工程的作用A都江堰B郑国渠C白渠D六辅渠3 . 下图情景发生在西周后期,国王因与民争利,被平民赶走,被迫逃亡。这一事件史称A涿鹿之战B商汤灭夏C武王伐纣D国人暴动4 . 商周时期是青铜器发展的顶峰时期,器物精美,造型丰富。这一时期较为典型的纹饰有兽面纹、风纹、连珠纹、云雷纹等,每一种不同的纹饰都有着特殊的意义。这能够表明商周时期A青铜器数量B铸造业规模宏大C青铜器工艺高超D青铜器功能广泛5 .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灭掉六国的“秦王”为巩固统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下列措施不属于秦朝巩固统一措施的是A统一货币B统一文字C实行郡县制度D创立分封制6 . 被人们尊奉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是A炎帝、尧B黄帝、尧C舜、禹D炎帝、黄帝7 . 下图甘肃嘉峪关魏晋墓砖画描绘的是北方民族的甘肃嘉峪关魏晋墓砖画A农耕生活B渔猎生活C游牧生活D宫庭生活8 . 远古时期,黄河流域发生特大洪水,被派去治理水患,历时13年,风风雨雨,昼夜辛劳,三过家门而不入,最终战胜洪水的是( )A尧B舜C禹D黄帝9 .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规定,监察部对国务院各部门及其国家公务员,国务院及国务院各部门任命的其他人员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及其领导人员实施监察。秦始皇、汉武帝在中央设置的类似功能的官员或机构分别是太尉御史大夫司隶校尉丞相ABCD10 . 公元前209年,阳城地方官派官差押送900多名壮丁去渔阳守卫边境,走到大泽乡遇到大雨,不能按期到达,按秦律规定这些人得全部处死,迫不得已,只好举起竹杆当义旗,进行起义。这个成语“揭竿而起”源自 ( )A长平之战B楚汉之争C陈胜、吴广起义D阪泉之战11 . 下列人物在史记和资治通鉴都能查到的是( )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ABCD12 . 历史悠久的汉语言文字不仅是中华文化的载体,而且本身就是一种灿烂的文化。若寻找汉文字文化的源头.可以追溯到A商朝B西周C东周D秦朝13 .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结束三国鼎立局面,实现全国统一的是( )A西汉B东汉C西晋D东晋14 . 孔子的思想记载在A老子B左传C论语D战国策15 . 如图,下列三幅图片反映的是我国古代不同时期的农具,对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BCD16 . 北京人学会了把石块打制成简易的工具。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考古学上称为A旧石器时代B新石器时代C石头时代D金石并用时代17 . 丝绸是中国的特产,受到人们的喜爱。中国古代的丝绸最远销往( )A欧洲B中亚C西亚D阿拉伯半岛18 . 下列选项搭配错误的是A文景之治西汉初年,我国古代第一个治世B光武中兴东汉初年,刘邦统治时期C贞观之治出现于唐太宗统治时期D康乾盛世中国古代封建王朝最后一个盛世19 . 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的房屋不同的主要原因是A气候环境不一样B用途不一样C审美观不一样D生产技术水平不一样20 . 某校初一学生对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产生了研究兴趣,围绕着他采取的巩固统一措施展开积极讨论,在经济上他采取的措施是A统一文字B建立中央集权C焚书坑儒D统一货币、度量衡二、填空题21 . 配对填空一组:人物言论或主张A.孔子_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B.孟子_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孙武_知彼知己,百战不殆。D.董仲舒_仁政治国,轻徭薄赋。E、司马迁_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二组:人物成果A.扁鹊_麻沸散B.华佗_望、闻、问、切四诊法C.张衡_地动仪D.王羲之_圆周率E、祖冲之_兰亭序22 . 请把下图秦末农民起义形势图中,数字所代表的地点和战役名称的字母代号,涂在答题卡所对应的题号内:A秦的都城B陈胜称王建立政权地C歼灭秦军主力战役发生地三、判断题23 . 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司母戊鼎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四、综合题24 . 民族交融是民族间经济、文化以及生活习惯密切联系的结果,是一个互相渗透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进入阶级社会后民族交融的初步发展时期,诸侯国间频繁的兼并战争大大加强了中原地区与周边民族的联系,促进了民族交融。材料二张骞始开西域之迹。汉书材料三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流动趋向示意图材料四(1)材料一中提到的“诸侯国”和西周的哪一政治制度有关?依据材料一指出,春秋战国时期促进民族融合的主要方式是什么?(2)材料二指的是西汉时期的哪一历史事件?该事件产生了怎样的历史作用?(3)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迁徙在我国历史上有什么重要意义?(4)材料四中北魏政府的改革促进了民族的融合。请问北魏政府改革的领导人是谁?他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什么?(5)综合以上问题的探究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概括出促进民族融合的方式有哪些。25 . 我国历代统治者都很重视农业的发展,农业是国富民强的标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湖南、河南、江苏等地的春秋墓葬中,发掘出一批铁制农具。至迟在春秋末年,人们已经使用牛来耕地。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材(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春秋战国时期农业发展的重要原因。材料二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战国策秦策三(2)材料二提到了商鞅变法的哪些措施?这些措施起了什么作用?材料三汉高祖和他的后继者文帝、景帝等,吸取秦亡的教训,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注意发展农业生产,文帝、景帝奖励努力耕作的农民,劝诫百官关心农桑。他们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3)根据材料三,概括汉初统治者为恢复和发展生产采取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其结果。材料四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渔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宋书(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江南之国盛矣”局面的原因。26 . 材料一:战国时期,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新兴地主阶级的势力增强。为适应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各诸侯国统治者实行变法改革,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以求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摘自2016年人教版部编教材材料二:公元前230年,秦国发动强大的攻势,开始了统一六国的战争。经过长期的兼并战争,完成了统一大业,建立了秦朝,灭六国后,又北进南下,对边疆地区进行开拓和经营,管辖范围大为拓展。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摘自2016年人教版部编教材认真阅读材料,根据所学历史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材料一中各诸侯国变法改革的目的是什么?(2)材料一所反映的事件中,其中影响最大、改革最彻底的是什么变法?(3)材料二所述的:灭六国,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的时间是什么时候?(4)材料二中所述的:灭六国,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的统治者叫什么名字?(5)材料二中所述的事件中,皇帝为使政令畅通,也使不同地域的人民能够顺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