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下册 “我是你的儿子” 2教案 浙教版_第1页
五年级语文下册 “我是你的儿子” 2教案 浙教版_第2页
五年级语文下册 “我是你的儿子” 2教案 浙教版_第3页
五年级语文下册 “我是你的儿子” 2教案 浙教版_第4页
五年级语文下册 “我是你的儿子” 2教案 浙教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是你的儿子”一、 教材分析本课节选自人物特写党的好干部焦裕禄。它生动形象地记叙了原河南省兰考县县委书记焦裕禄同志,在风雪严寒的日子里,以身作则,冒风雪,顶肝痛,挨村逐庄,访贫问苦,给穷苦百姓送温暖的事迹。课题“我是你的儿子”,是焦裕禄向孤苦老人说的话,集中表现了焦裕禄同志愿作劳动人民的忠实儿子,为人民群众尽心竭力服务的高尚情操。全文可分两段。第一段(第1-3自然段),写焦裕禄心系百姓,在一夜风雪后立即开会动员县委干部下乡,热心帮助群众排解燃眉之急,雪中送炭。第二段(第4-6自然段)具体写焦裕禄同志不顾肝癌的剧痛,冒着风雪走访生活困难的群众。焦裕禄(1922-1964),山东淄博人。1946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区长、区委副书记。1962年12月被调到河南省兰考县委书记,时值该县遭受严重的内涝、风沙、盐碱三害,粮食大幅度减产。他以毛泽东思想为武器,发扬大无畏革命精神,坚持实事求事、群众路线的领导方法,与自希灾害进行顽强斗争,努力改变兰考穷困的面貌。他身患肝癌,仍受病痛的折磨,坚持工作,被群从誉为“党的好干部”。1964年5月14日在郑州逝世。成千上万的群众为他送葬。二、教学目标1 初步学会抓住人物的言行概括人物特点的阅读方法。2 学会本课7个生字,理解8个词语的意思。3 能给课文分段,并概括各段大意。4 感受焦裕禄同志与群众心贴心,忘我地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崇高品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初步学会抓住人物的言行概括人物特点的阅读方法。教学难点:推敲语言,体会人物思想感情、认识人物的品格特点。四、教学准备课文录音、投影片。五、教学时间:3课时第1课时(一) 教学目标1 自学生字新词,学会本课7个生字,理解词语意思。2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3 给课文分段。(二) 教学过程1 揭示课题,审题激疑。第8课“私塾先生”题目上的引号,表示“私塾先生”是个特定的词语,并不是真正的私塾先生。本课“我是你的儿子”题目上也有引号,是不是表示同样的意思?“我是你的儿子”一般是谁对谁说的?课文里是谁对谁说的?2 听课文录音。课题中的“我”是指焦裕禄。“你”是指兰考县的一位贫苦老大娘。简介焦裕禄。焦裕禄为什么要对大娘说这句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3 自学课文。(1) 自学生字,想想用什么办法记住这些字。(2) 自学新词,联系上下文说说“透亮、忽闪、全然、颤抖、问寒问饥、噙着泪水”等词的意思。(3) 读通课文,想想课文写焦裕禄在什么情况下做什么事。4 讨论分段。全文分两段:第一段(第1-3自然段)写焦裕禄心系百姓,在一夜风雪后立即开会动员县委干部下乡,雪中送炭。第二段(第4-6自然段)具体写焦裕禄不顾肝癌的剧痛,冒着风雪走村访户。5 完成作业1、3题。第2课时(一) 教学目标1 逐段读议,找出人物的言行,分析人物的品质特点。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 完成部分书面作业。(二) 教学过程1 兰考县紧靠着黄河。奔腾的黄河水夹带着大量泥沙,河床因此而越淤越厚,使得黄河两边的堤不断加高,高出平地一二十米。所以兰考的地面水无法排入黄河。一旦黄河决口,就给兰考造成水灾,留下一片一大片寸草不生的盐碱地,还有刮起来就天昏地暗的大风沙。严重的内涝、风沙、盐碱三害使兰考县成了一个出名的逃荒、要饭、贫困户最多的贫困县。焦裕禄调任兰考县委书记才一个月,双遇到一这场大雪。对他来说,又是一次极其严峻的考验。2 自由读课文第一段,划出你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根据学生回答出示:(1)“县委书记焦裕禄屋子里的灯也亮了一夜。” 这个句子说明这一夜焦裕禄怎么样?什么事让他焦急,他会想些什么,做些什么? 一夜刮风下雪与一夜电灯亮,一般情况下是没有关系的,课文中主要用哪个词使两者联系起来? “也”在句子中是什么意思?去掉“也”读一读,语意一样吗? 这句话说明了什么?(2)“第二天,窗户纸刚刚透亮,他就把县委的同志叫来开会。”从哪里看出焦裕禄是急群众之所急的?(“刚刚就”)(3)“同志们,在大雪堵门的时候,我们不能坐在办公室里烤火。”“大雪堵门的时候”群众生活怎样?(正是群众出现困难的时候。)“我们”指谁?(县委的同志,都是共产党员。)“不能坐在办公室里烤火”是什么意思?(不能光图自己舒服而不顾群众的饥寒。)为什么“不能坐在办公室里烤火”?这说明什么?(4) 句式练习:在大雪堵门的时候,我们不能坐在办公室里烤火。在暴雨成灾的时候,我们( )在( ),我们( )(5) 有感情地朗读焦裕的话。3 读议第二段。(1) 焦裕禄是这么说的,他又怎么做的?自读第二段。这三个自然段各向我们描绘了怎样的三幅画面?(途中跋涉访问孤老冒雪奔波)(2) 哪几个场景最使你感动?划出有关的句子。出示:“现在他全然没想到这些,带着几个年轻小伙子,踏着积雪,一边走,一边还高唱南泥湾。”“全然”是什么意思?“现在全然没有想到这些”是指哪些?为什么?南泥湾是歌唱什么的?焦裕禄一路高南泥湾表达了他什么思想感情?“这一天,焦裕禄没烤群众一把火,没喝群众一口水。”说明什么?“焦裕禄一进屋,就坐在老人床上,问寒问饥。”说明焦裕禄最关心的是什么?“我是你的儿子,是毛主席叫我来看望你老人家的。”老大娘无儿无女,在贫穷中生活了大半辈子。现在我们的县委书记焦裕禄不仅亲自上门慰问,还说“我是你的儿子”,让人们怎能不感动?这句话焦裕禄仅仅是对老大娘说的吗?它表达了焦裕禄怎样的心声?(他愿作劳动人民的忠实儿子,为人民群众尽心心竭力。)(3) 老大娘噙着眼泪对焦裕禄说:“解放前,大雪封门,地主来逼债,把我赶出家门,住人家的牛棚”请你联系上下文的的意思,把省略号的内容补充完整。(现如今,大雪堵门,_)(4) 课文第5自然段,只有短短的9句话,却简洁而生动地写了焦裕禄问许楼村两位无儿无女的老人的经过。按事情发展顺序整理排列错乱的9句话。(5) 有感情地朗读整理好的这段话。4 作业:4、5、6题。第3课时(一) 教学目标1 读议第6自然段2 概括各段大意,完成全部书面作业。3 进一步感爱焦裕禄尽心竭力为人民服务的高尚情操。(二) 教学过程1 指名读第6自然段。(1) 焦裕禄出了许楼村,又急急忙忙向前面奔去。“他那顶棉帽子的耳巴忽闪忽闪的,渐渐地消失在茫茫雪海中 。”(2) “他那顶棉帽子的耳巴忽闪忽闪的”在文中出现了几次?它是焦书记干什么的时候的形象?(3) “渐渐地消失在茫茫雪海中”说明他出了许楼村又怎样了?全句表现了什么?(4) 如果把这句话变成一幅画,画面该是怎样的?2 以“红领巾飘动”为特征,写几句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