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绪 论1、 铁路运输最基本的任务是什么?P12、 为什么说车站是铁路运输的基本生产单位?P13、 合理设计和修建车站的意义?P14、“铁路站场与枢纽”这门课的学科重点及知识结构是什么?P35、 何谓车站?P1(行车p6) 设有配线的分界点。6、 何谓分界点?指车站、线路所及自动闭塞的通过信号机。7、 简述各类车站的定义。P1-p28、 简述车站对铁路运输的重要性。P1第一篇 站场设计技术条件1、 填空题1、道岔辙叉号码N越大,则辙叉角(越小 ),导曲线半径(越大),侧向通过允许速度(越高),道岔全长(越长)。2、站台间的跨线设备一般有(平过道)、(天桥)和(地道)三种。3、线路终端连接由(一副单开道岔)、(一段连接曲线)、(曲线间的直线段)三部分组成。4、信号机前的钢轨绝缘位置,原则上应与(信号机)设在同一坐标处。5、梯线按各道岔布置的不同可分为(直线梯线)、(缩短梯线)、(复式梯线)三种形式。6、车场按用途分为(到发场)、(到达场)、(出发场及调车场)及等。二、选择题 1、到发线间的线间距一般取(5)米。 A.5B.5.3C.6.5D.5.5E.站台宽+3.5米 2 、中间设有站台的两线路间的线间距一般取(E)米。A.5B.5.3C.6.5D.5.5E.站台宽+3.5米 3、用于侧向接发停车旅客列车的单开道岔,其辙叉号码不得小于(D)号 A.6 B.7 C.9D.12E.18 4、从运转方面考虑,车站站坪与区间纵断面的配合形式以(C)为佳。 A.站坪位于半凹形纵断面上B.站坪位于凹形纵断面上 C.站坪位于凸形纵断面上D.站坪位于半凸形纵断面上 5、线路的连接形式有(ACDF)。 A.线路终端连接B.交分道岔C.单渡线D.交叉渡线E.转盘F.线路平行错移三、名词解释1、单进路 双进路 p612、有效长 p303、道岔辙叉号码 p14 底4、建筑限界p85、单开道岔p136、线路全长 p307、铺轨长度 p308、车场 p269、站坪 p38 10、咽喉区 p2811、咽喉区长度 p2812、普通线路终端连接 p21四、简答题1、车站线路按作业和用途不同分为哪几类?能在车站平面图上区分。P12、车站各类线路的用途是什么?P63、车站线路、道岔如何编号?为了作业和维修管理上的方便,站内线路和道岔应有统一的编号。站内正线规定用罗马数字编号(、),站线用阿拉伯数字编号(1、 2、 3 )。 1、在单线铁路上,应当从站舍一侧开始顺序编号;位于站舍左、右或后方的线路,在站舍前的线路编完后,再由正线方向起,向远离正线顺序编号,如下图所示。 单线铁路车站线路、道岔编号 2、在复线铁路上,下行正线一侧用单数,上行正线一侧用双数,从正线向外顺序编号,如下图所示。 双线铁路车站线路、道岔编号 3、尽头式车站,站舍位于线路一侧时,从靠近站舍的线路起,向远离站舍方向顺序编号,如下左图所示。站舍位于线路终端时,面向终点方向由左侧线路起顺序向右编号,如下右图所示。 尽头式车站铁路车站线路、道岔编号 大站上股道较多,应分别按车场各自编号。 4、在划分车场的车站,车场股道的编号亦应从靠近站舍(信号楼)的股道起,向远离站舍(信号楼)方向顺序编号。股道编号用阿拉伯数字,在股道编号前冠以罗马数字表示车场,如二场三股道,应为 II 3 股道。对无站舍(信号楼)的车场,应顺公里标方向从左向右编号。 三、道岔的编号 1、用阿拉伯数字从车站两端由外而内,由主而次依次编号,上行列车到达端用双数,下行列车到达端用单数。 2、如车站一端衔接两个方向以上(有上行、也有下行),道岔应按主要方向编号。 3、每一道岔均应编以单独的号码,渡线道岔,交叉渡线道岔及交分道岔等处的联动道岔,应编为连续的单数或双数。 4、站内道岔,一般以信号楼中心线或车站中心线作为划分单数号与双数号的分界线。 5、当车站有几个车场时,每一车场的道岔必须单独编号,此时道岔号码应使用三位数字,百位数字表示车场号码,个位和十位数字表示道岔号码。应当避免在同一车站内有相同的道岔号码。4、何谓限界?铁路最基本的限界有哪些?P6-85、车站相邻线路中心间的距离与哪些因素有关? P106、绘图说明道岔中心线表示法的组成要素。P157、常用的道岔有那几类? P13-168、道岔的辙叉号数是如何选定的?辙叉号数大小与撤叉角、导曲线半径、道岔全长、道岔侧向允许通过速度、占地长度间的关系?P169、站场设计时,道岔撤叉号的选用规定。P1610、确定相邻两道岔中心间的距离?在什么情况下产生轨缝?插入短轨与插入直线段是否相同?P17-1811、两相邻道岔连接时,为何要在其间设置直线段f?P1812、夹直线的种类有几种?各有何含义?其取值如何?P19 夹直线:两相邻曲线间的直线段。设计时速(km/h)20016014012010080工程条件一般140130110806050困难10080705040313、相邻线路间的中心距离(即线间距)是如何确定的?P10、2014、车站线路有哪些连接形式?P21-2415、普通式线路终端连接与缩短式线路终端连接分别在什么场何下采用?绘图说明其组成要素。P21、2216、何谓梯线?常用的梯线有哪些?P24 17、为何要计算线路的全长?站内正线为什么不另记全长3018、有效长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具体如何确定有效长?P3519、绘图说明线路全长与铺轨长的关系。20、.直线梯线与复式梯线各自的优缺点及应用?P24、2521、车站站坪在平面、纵断面设计上有何要求?P39-4122、站场排水设计应考虑哪些问题?P4723、缩短梯线的优点和缺点各是什么?P2224、对称道岔的特点是什么? P1325、如何设置信号机处的钢轨绝缘节?警冲标应设在什么位置? P32、34五、计算题 1、在两相邻线路间设有水鹤,已知水鹤的建筑限界为2150mm,水鹤宽610mm,试求线间距。2、填写下列有效长推算表。见例题 p37线路编号运行方向X 坐标共计有效长之差有效长左部右部1上行77.36119.926197.28624874下行80.352119.926200.27821.0088712上行99.319121.967221.2860850下行102.819118.467221.28608503上行99.31959.746159.06562.221912下行103.35956.246159.06562.2219123、K站A端咽喉布置如图所示,中间站台宽8m。要求:(1)给咽喉道岔进行编号;(2)确定各线间的线间距:(3)在图上标出出站信号机位置并编号;(4)计算两相邻道岔间的岔心距。4、某中间站布置图如下所示,正线列车直向通过速度为90km/h,混凝土枕。要求: (1)根据到发线及正线的接发列车情况,在图上标出出站信号机并编号; (2)给图上道岔进行编号; (3)在图上标出各线的有效长范围; (4)计算各线有效长。解答题思路分析:1、 线路、道岔编号方法 见解答题。2、 线间距计算及要求 见p10 例 p203、 信号机编号方法 见附注4、 相邻道岔线间距计算 见p20例5、 有效长的计算见 p36、37 例 6、 附注:信号机编号方法:7、 (一)进站信号机进站信号机的命名是按运行方向进行的,上行用S、下行用X表示。若在车站一端有多个方向的线路接人,则在S或X的右下角加上该信号机所属区间线路名称的汉语拼音字头。若在同一方向有并置的进站信号机时,应加区间线路名称(单方向可不加)和顺序编号,如SH2、SH4、XB1、XB3等等(上行取双数,下行取单数)。(二)接车进路信号机接车进路信号机的命名亦按运行方向,上行为SL,下行为XL。当有并置或连续布置的接车进路信号机时,则在其右下角加顺序号,如SL2、SL4、XL1、XL3等等(上行取双数,下行取单数)。(三)出站信号机出站信号机按列车运行方向命名,上行用S表示,下行用X表示。在名称的右下角加股道号,如SII、XII等。线群总出站信号机应加所属线群的股道号S5-8。当有数个车场时,应先加车场号,再在右下角加股道号,如XII3。(四)发车进路信号机发车进路信号机亦按列车运行方向命名,上行为S,下行为X表示。并在S或X右下角先加车场号,再加股道号。如:I场上行3股道发车进路信号机为SI3;II场下行4股道发车进路信号机为XII4。(五)调车信号机调车信号机以D表示,再在其右下角加以顺序号。调车信号机编号从列车到达方向顺序编号,上行为双号,下行为单号,设在股道上的调车信号机按股道的顺序进行编号。若有数个车场时,则每个车场所属的调车信号机均用百位数字表示,以百位数表示车场,如I场的为D101、D103,场的为D201、D203。如同一咽喉区调车信号机超过50架时,则超出的调车信号机以D1101、D210l顺序进行编号,此时千位数表示车场号。(六)自动闭塞区段的通过信号机自动闭塞区段的通过信号机位置确定后,信号机名称以该信号机所在地点坐标公里数和百米数组成,下行编奇数,上行编偶数。如:下行通过信号机的位置坐标在405km+266m处,则该信号机为4053;上行通过信号机的位置坐标在405km+774m处,则该信号机为4058。区间正线有分歧道岔前的通过信号机(包括自动闭塞或其他闭塞方式),以T字命名,并在其右下角缀以运行方向,如Ts、Tx;当有数架并存时,则再加缀顺号,如Ts2、Ts4、Tx1、Tx3。(七)驼峰、驼峰辅助及驼峰复示信号机驼峰信号机以T表示,在右下角加推送线的顺序号,如T1、T2。驼峰辅助信号机以TF表示,并在前面加推送线的顺序号,如1TF、2TF。到达场股道上的驼峰复示信号机,在TF的右下角加股道号表示,如TF5、TF6。(八)预告信号机预告信号机以Y表示,加在主体信号机名称前,如YS为上行进站信号机的预告信号机。第二篇 会让站、越行站和中间站1、 填空题1会让站的到发线一般应设两条,以便车站具有(三)列列车同时交会的条件。2双线铁路中间站一般应设(三)条到发线,以使双方向列车有同时待避的机会。3单线中间站一般应设(两)条到发线,以便车站具有三交会的条件。4单线铁路中间站到发线一般按(双)进路设计,双线铁路中间站到发线原则上按(上下行分别)设计为(单)进路。5货物线的布置形式有(通过式)和(尽头式)两种形式。 6单线铁路中间站的中间站台一般设在(到发线)与(到发线)之间,一般与基本站台间夹(3)条线路。7双线铁路中间站的中间站台一般设在(到发线)与(到发线)之间,一般与基本站台间夹(4)条线路。8旅客站台的高度有高出轨面(0.3)米、(0.5)米和(1.25)米三种。二、简答题1试绘出一具有一条到发线的会让站布置图,并说明为什么规范推荐将到发线设于站房对侧?布置图:课本55页图2-2-1(b),横列式会让站如设一条到发线时,到发线一般应设在站房对侧。其优点是:便于利用正线接发通过列车,车站值班员可不跨越路线,也不被停留在到发线上的其他列车隔开,在基本站台上就可办理正线列车通过作业;经由正线接发的旅客列车可停靠基本站台而不经过侧向道岔,列车运行平稳,旅客比较舒适。2试绘出规范推荐的具有两条到发线的会让站布置图,并标出各股道的有效长? 布置图:课本55页图2-2-1(a)。3为什么纵列式会让站到发线要逆运行方向错移一个货物列车到发线的有效长度?在山区地形陡峻狭窄的情况下,可以减少工程量;便于车站值班员与司机交换行车凭证;适应置载列车会车的需要。4用线路中心线绘出两条到发线分设在正线两侧的横列式越行站布置图(表示出线路、道岔、站房、站台及客货进路等)。布置图:课本56页图2-2-3(a)。5 会让站与越行站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会让站为设置在单线铁路上,主要办理列车的到发、会车、让车的车站。而越行站设置在双线铁路上,主要办理同方向列车的越行,必要时办理反向列车的转线,也办理少量客、货运业务。6 中间站与会让站、越行站的区别是什么? 中间站办理整车货物作业,而会让站、越行站不办理整车货物作业。 7 中间站的货场一般有几个设置位置,各有何优缺点?中间站的货场位置一般在站同左、站同右、站对左、站对右四个位置。货场设置在站房同侧,其优点在于便于车站工作人员管理货场;车站线路向站房对侧发展不受限制;如地方货源货流在站房同侧,还有利于收发货人取送货物,无需跨越铁路。缺点是接人站房对侧线路的摘挂列车进行调车作业时,不可避免的要与正线交叉。如货源货流在站房对侧,或货物的集散方向虽在站房同侧但因地形条件同侧不宜设置货场时,以及站房对侧摘挂作业比重较大时,可以将货场设置于站房对侧。优点在于可以避免接人站房对侧线路的摘挂列车作业于正线交叉,货场发展又不受城镇限制。但如果地方货源货流在站房同侧时,增加了收发货人运输距离,且须横越铁路,很不方便。8 中间站有哪些作业?(1)列车的通过、会让和越行。在双线铁路上还办理调整反方向运行列车的转线作业。(2)旅客的乘降和行李、包裹的承运,交付和保管。(3)货物的承运、交付、装卸和保管。(4)摘挂列车向货场甩挂车辆的调车作业。9 中间站有哪些设备?(1)列车到发线、货物装卸线,必要时还应设有调车用迁出线以及安全线。 (2)为旅客服务的站房、站台、站台间的跨越设备(天 桥、地道或平过道)和雨棚等 。(3)为货运服务的货物堆放场、货物站台、仓库、雨棚、装卸设备及货运办公房屋等 (4)信号、联锁、闭塞及通信设备。 (5)个别车站为机车整备、转向而设置的有关设备。(6)必要时还设有存车线和调车线。10何谓安全线、避难线?安全线和避难线作用的异同点? 安全线是防止列车或机车车辆进入另一列车或机车车辆进路的一种安全设备。而避难线是设置在车站内或区间中,为防止陡长下坡道上失去控制的列车发生冲突或颠覆而设置的线路设施。11避难线有哪些设计方案,各有何优缺点? 书66页 方案1设置在出站端;方案2设置在进站端12天桥和地道两种跨线设备,各有何优缺点? 天桥的优点是:造价低,受水文、地质影响小,维修、扩建方便;排水、通风、采光好。缺点是:旅客过桥时升降高度大、斜道占用站台面积较大,阻挡工作人员的视线。地道的优缺点与此相反13设置安全线的条件是什么?书65页五点14尽头式和通过式货物线各有什么优缺点?书6215货物线与相邻到发线的间距为什么要比一般线间距(5m)宽?保证货物线两侧有足够的货位16中间站改扩建原因及要求,如何编制施工组织方案?书68页17中间站货物线的功能?货物线的数量与长度与什么因素有关?书63办理货物的装卸作业;与货物装卸量有关18绘制横列式中间站的布置图(5股到发线)。书59页图2-3-2的b和c图19中间站两端的八字形渡线如何设置?20哪些情况之下,应设置安全线?书65页三、名词解释 1车站最高聚集人数:亦称高峰期客流量, 是指设计年度内,车站全年最高月的日平均一昼夜内同时聚集在站的最高人数。2站同左:站房同侧的左边3避难线:参见教材P654中间站:为提高铁路区段通过能力,保证行车安全并为沿线城乡及工农业生产服务而在铁路牵引段内设置的车站第三篇 区段站1、 填空题1.在区段站上,机务段的位置有设在(站同左)、(站同右)、(站对左)、(站对右)、(站对并)五种方案。 2.新建单线横列式区段站首先应考虑机务段设于(站对右)位置,其次是设于(站对左)位置。 3.区段站的布置图型,主要根据(正线)、(旅客列车到发线(场)及(上、下行货物列车到发线(场)相互位置的不同确定。 4.研究区段站各类图形及其演变与发展,应以(运量及运输性质)为主要依据,以(保证车站作业安全)和(提高车站通过能力)为基本目标,以分析列车和机车车辆在站内的(作业流程)及(主要进路作业交叉)为主要方法,来探索各项设备的相互位置和相互联系,从而掌握各种图形内在的规律,(基本特征)和(采用条件)。 5.双线横列式区段站的主要矛盾是(客货列车到发交叉),产生原因是(两到发场在正线一侧),解决办法为(变更到发场与正线相互间的配置位置)。 6.枢纽区段站各方向之间的车流分为(本线车流)、(转线车流)和(折角车流)。其中,对车站作业产生最不利影响的是(折角车流)。 7.影响区段站到发线数量的主要因素有(列车对数及性质)、(衔接线路方向数及闭塞方式)、(布置图类型)、(技术作业过程及作业方式)、(机车交路)。 8.区段站机车走行线的数量,主要根据(每昼夜通过该线的机车次数)确定。9.在单线横列式区段站上,当机务段设于站对右时,机走线一般应设于(战队左),当机务段位于站对左时,机走线应设于(站对右)。10.在双线横列式区段站上。当机务段位于站对右时。如设有外包机务段正线,机走线应设于(上、下行到发场之间)。当机务段位于站对左时,如设有外包机务段的正线,则机走线应设于(于上、下行到发场之间),如不设外包机务段的正线,机走线应设于(上行到发场与调车场)。11.新建横列式区段站设有机走线时,在(非机务段一段)处应设置机待线。12.机待线的布置形式有(贯通式)和(尽头式)两种,一般以采用(尽头式)较好。13.根据我国运营工作的实践,新建单线横列式区段站的到发线采用(双)进路。双线横列式区段站的到发线,一般设计为(单)进路,分别按(上下行)方向接发列车。14.除正线外,在单线区段站,应另有(一)条到发线能通过超限货物列车,在双线区段站上,上、下行应各有(一)条到发线能通过超限货物列车。二、名词解释 1.枢纽区段站 教材P902.本线车流 教材P903.转线车流 教材P914.折角车流 教材P915.车站通过能力教材P145是指车站现有的设备条件下,采用合理的技术作业过程,一昼夜能够接发各方向的货物(旅客)列车数和运行图规定的旅客(货物)列车数6.咽喉道岔组:咽喉区内负荷量最大即K值最大的道岔组。7.妨碍时间 教材P1488.到发线空费时间 教材P145三、简答题1:绘图说明区段站的各项作业流程?图见书本P78.流程:见书本P78 图3-2-1流程作业2:为何区段站的到发场紧靠正线布置而调车场设在到发场外侧?答:到发场紧靠正线是因为能够使旅客列车到发有顺直的进路,所有客运设备应设于靠城镇的一侧,以利于客运业务的组织及旅客出入车站。 调车场设在到发场外侧是因为能够使得车列牵出转线的行程较短,干扰较少。3:枢纽区段站的车流可分为哪几类?决定第三方向引入位置的是什么车流?对车站作业最不利影响的是什么车流?P90答:车流分类:本线车流,转线车流,折角车流。决定第三方向引入位置的是:折角车流最不利影响的是:折角车流4:写出到发线通过能力利用率的计算公式,并说明各项因素的含义。 见书本P161和P1635:写出咽喉道岔(组)通过能力利用率的计算公式,并说明式中各项因素的含义。 (见书本P152)6:影响区段站到发线数量的因素有哪些? 见书本P1607.当站房与城镇同侧时,机务段为何不宜设在站房同侧?增大了咽喉的作业负担,使得车站的通过能力减小。8.区段站机务段为什么首先选择设在站对右的位置?接近到发场,并且要由便捷的通路以利机车及时出入段。9.机务段设在站对并有何优缺点?改编作业量小,远期无大发展时可设10.绘图说明为什么双线横列式区段站布置图中,机务段设在站对左时,机走线设在到发场与调车场之间为好?绘图说明。减少机车出入段与接发车进路的交叉或者降低交叉的严重性。11.为什么在双线横列式区段站布置图中,机务段设在站对右时,机走线设在上下行两到发场之间为好?绘图说明。书86 图3-2-612.为何双线客货纵列式区段站解决了横列式区段站的客货交叉?书90页解决了横列式区段站的基本矛盾13.分析区段站布置图的目的是什么?书84页 根据在路网中的作用,各衔接方向数目、运量及车流性质、作业特点,结合城镇规划及地形、地质条件,并考虑预留发展等因素,选择合理地布置图或提出正确合理、切实可行的新建或改建方案。14.横列式区段站的布置特点和适用范围。书85-87页 适用于客车对数多、无改编列车对数多、且地形条件适宜。15.双线纵列式区段站的布置特点和适用范围。特点:P88最后一段P89第二段范围:当双线铁路车流量较大时16.双线客货纵列式区段站的布置特点和适用范围。1 特点:客货分开并成纵列。两货场按方向分工,双向到发场设DF1场与调车场间,接发双向改编列车。货场设在城镇侧,便于取送作业。机务段两端均可出入段。2 范围:客车对数多,站房同侧有较多专用线接轨,且地形条件适宜。17.简述双线横列式区段站五项设备的合理位置。1. 客运业务设备位于城镇一侧,旅客站房应设在城镇同侧,以方便旅客进出站,旅客列车到发线要靠近站房并直接联通正线,其一端应连接机务段,以便必要时更换机车,另一端与牵出线要有直接通路,以便利调车机车自牵出线往客车到发线摘挂客车车辆。2旅客列车到发线紧靠正线3货物列车到发场1、2相互间及其与旅客列车到发线相互间是平行布置,调车场位于到发场2的外侧,在第一牵出线上设有小能力的外侧,在第一牵出线上设有小能力驼峰。4货场设在站同左或站对右的位置,两者各有所长5机务段位于站对右位置,有两条机车出入段线,站内设一条机车走行线供下行方向的列车出入段走行之用,B端咽喉设尽头式机带线,供下行列车机车出入段时停留及及交会之用。18.到发线数量确定的方法主要有几种,分别用于何种情况?p115p11719.车站的机走线、机待线和机车 出入段线的各自用途是什么?p243机走线主要是在编组站为方便机车能更好地进入机务段及折返段。机待线是指机车在库内等待检修(或等待出、入库)的线路。20.单线铁路区段站到发线与旅客站台应优先采用何种布置形式?该布置形式有何优点?(P85页)单线横列式区段站布置为一条正线,到发场设于正线一侧,各车场横列布置;优点:站坪短,占地少,设备布置紧凑。21.双线横列式区段站到发线与旅客站台应优先采用何种布置形式?该布置形式有何优缺点?(P8687页)双线横列式,两条正线,到发场设于正线一侧,A端还可以设置外包正线,各车场横列布置;优点:站坪短、占地少、投资省;布置紧凑,管理方便,作业灵活。22.设计区段站咽喉区时应满足哪些要求?1 保证必要的平行作业进路。2 进路交叉数量应减少到最低限度 3 尽量缩短咽喉区长度 4 力求各线路有效长度接近相等 5 铺设的道岔要少23.什么是车站通过能力?为什么要计算车站通过能力?车站通过能力是在车站现有设备条件下,采用合理的技术作业过程,一昼夜能够接发各方面的货物旅客列车数和运行图规定的货物旅客列车数。 目的:1 确定新建车站的通过能力,检查其是否能满足计算年度运量的需求。2 查明既有车站通过能力的利用情况,根据运量增长的需求,有计划的进行车站改、扩建;3找出车车站设备和作业组织中的薄弱环节,挖掘潜力,提高效益。4 查明车站各项设备间以及车站与区间通过能力是否协调,以便制定加强措施。24.什么是咽喉通过能力、咽喉道岔组通过能力? P145 第三段25. 单线铁路区段站到发线与旅客站台应优先采用何种布置形式?该布置形式有何优点?单线铁路区段站到发线与旅客站台应优先旅客基本站台与中间站台夹两条线路的布置形式。优点:(1)旅客列车无交会时,各方向旅客列车均可进入1道;有两交会时,可分别接入1,道,正线及以下的各条线路均为货物列车使用。(2)客、货列车主要分布在正线两侧,利于作业,同时不论在站房同侧或对侧设置货场以及引入支线、工业企业都较方便。(3)在修建双线时,易于与双线图形配合,将1道改为正线,在靠近站房一侧另增设一条旅客列车到发线,站台扩建也较易。五、论述题 1试述双线横列式区段站机务段位置方案,并说明各有何优缺点。双线横列式区段站上,机务段一般以设在(即第三象限)站对右最为有利。当设在第三象限时,一个方向机车出入段与另一个方向列车出发进路产生交叉;如机务段设在第四象限,则一个方向机车出入段与另一个方向列车到达进路产生交叉。从出发交叉和到达交叉的性质相比较,其行车速度、占用进路时间长短及影响行车的安全程度,显然是到达交叉较为严重。所以,机务段宜设在第三象限。2绘简图表示双线横列式区段站五项设备的合理位置。P86 图3-2-6简述机务段合理位置的理由。简述机务段合理位置的理由。P86图3-2-6下面第四段 指出双线横列式区段站布置图的最主要缺点,说明产生该缺点的原因及消除的途径。P873某双线横列式区段站五项设备布置及到发线使用方案如下图,其中到发场固定接发下行货物列车,到发场固定接发上行货物列车,试填写下面表格中咽喉进路交叉,产生原因及解决办法。第四篇 编组站一、填空题 1.编组站根据其在路网中的位置、作用和所承担的作业量可分为(路网性编组站),(区域性编组站),(地方性编组站)。2.若在一个铁路枢纽内设两个或以上编组站,根据作业分工和作业量可将其分为(主要编组站),(辅助编组站)。3.按各车场相互排列位置的不同,编组站布置图形可分为(横列式),(混合式)和(纵列式)三种。4.反驼峰到达的改编列车从到达场出口咽喉处接入,称之为(反接 ),如果从(到达场入口咽喉处)处接入,则称之为环接。5.编发线续溜车的处理,可用(借线法)法和(增线法)法。6.编组站设计中,确定新线第三方向衔接位置的主要依据是(折角直通)车流,确定单、双向编组站的主要依据是(折角改编)车流,确定调车方向的主要依据是(主要改编)车流。7.编组站正线位置分为(外包式正线),(一侧式正线),(中穿式正线)。8.当(折角改编)车流占总改编车流的比重(折角改编)时,编组站应采用单向调车系统。二.名词解释 1.本站作业车到达本枢纽或本站货场进行货物装卸或倒装的车辆2.路网性编组站位于路网,枢纽地区重要地点,承担大量中转车流改编作业,编组大量技术直和直通达列车的大型编组站 3.区域性编组站位于铁路干线交会的重要地点,承担较多中转车流改编作业,编组较多的直通和技术直达列车的大中型编组站4.地方性编组站位于铁路干支线交会点和铁路枢纽地区或大宗车流集散的港口、工业区,承担中转、地方车流改编作业的中小型编组站5.单向编组站上下行改编车流共用一套调车设备完成解编作业的编组站6.双向编组站P92 凡设有两套调车设备分别承担上、下行改编车流的解编作业的编组站,称为双向编组站。7.环接P97反驼峰方向的到达解体列车从到达场入口咽喉处接入称之为环接。 8.环发P97反驼峰方向的到达解体列车从出发场出口咽喉处接入称之为环接。9.反接P97反驼峰方向的到达解体列车从到达场出口咽喉处接入称之为反接。 10.反发P97反驼峰方向的到达解体列车从出发场入口咽喉处接入称之为环接。11.续溜车p99续溜车是指当一个车裂在调车场固定线路上集结完毕,在进行编组、技检和出发作业这段时间内,由驼峰继续溜下的该到站(去向)的车辆。 12.折角直通车流P105在站内不进行改编的为折角直通车流。13.折角改编车流P105在站内进行改编并需要重复分解的为折角改编车流。14.外包式正线P111正线分别设在编组站的两侧,正线行车与站内作业完全分开,只有同方向客、货列车运行进路的分歧与汇合,不存在双方向客、货列车运行途径的交叉;客、货设备纵列布置时,进站线不必设立体疏解布置。15.中穿式正线P11116.一侧式正线P11117.辅助调车场简称辅调场,或称子场。它是在主调车场外另设的专门用于多组列车编组的小型调车场。18.子场辅助调车场简称辅调场,或称子场。它是在主调车 场外另设的专门用于多组列车编组的小型调车场。 19.单向箭翎线单向箭翎线也称 S 型箭翎线,由三条尽头线组成。单向箭翎线中间为走行线,两侧为编组存车线。其一端连牵出线,另一端为车挡。由于选编、连挂牵出作业只能在一端进行,同时线路布置象“箭翎”,故称其为单向箭翎线。 20.编发线在调车场 内 划 出 一 部 分调车线, 与 正 线接通, 兼 作发车 线,称为编发线。 三.简答题1.编组站在作业和设备配置上与区段站有何异同点? P732.试述单向一级三场横列式编组站布置图的基本特征及设备布置特点。P933.试述单向二级四场编组站布置图的基本特征及设备布置特点。各衔接方向的共用到达场和调车场纵列配置,而上、下出发场(通过车场)并列设在调车场的两侧。P95设备布置特点P954.作为一级三场编组站的改进图形,二级四场编组站布置图形的主要优点有哪些?P955.为什么反驼峰方向一般不设编发线?这是由于反驼峰方向列车出发或挂机车时,整个线束的道岔操纵撤出驼峰自动集中,影响驼峰作业。6.试述双向编组站布置图减少折角车流的方法。P1057.在单向编组站中布置图中,驼峰调车方向的选择应符合什么原则?(1)、应与主要改变车流方向一致。 (2)、应与地面标高相适应。 (3)、应与控制方向相一致。这三个条件很难统一,发生矛盾时,应首先考虑主要改变车流量及其方向,并兼顾地形及气候条件进行综合分析。8.编组站的正线位置分哪几种?简述其优缺点。(1)、外包式正线。优点:不存在双方向客、货列车运行径路的交叉;客、货设备纵列布置时,进站线路不必设立体疏解布置。缺点:外包正线成曲线形,客车运行速度受限;上、下行正线分设,需设单独路基,增加工程量,不利于在编组站一侧并列设置客运站;当有货场和岔线接轨时,取送作业要与一条正线交叉。 (2)、一侧式正线。优点:有利于高速旅客列车通过;不影响编组站向另一侧发展;便于客运设备的集中设置和货场或岔线的衔接;节省工程费用。缺点:相对方向客、货列车到发进路有交叉,必要时需设跨线桥疏解。 (3)、中穿式正线。优点:有利于编组站向两侧发展,与货场、岔线取送作业不交叉。缺点:正线将上下行系统分割,车列转场、一个系统的机车出入段均与正线交叉;设备分散,互动性和机动灵活性较差。9.根据编组站在路网上的位置、所起的作用和承担任务大小,分为哪几类?路网性编组站、区域性编组站、地方性编组站。10.何谓横列式、纵列式、混合式编组站布置图?横列式:上下行到发场与调车场并列配置的称为横列式布置图纵列式:所有主要车场按顺序排列的称为纵列式布置图。混合式:部分主要车场纵列、另一部分车场横列的称为混合式布置图。11.编组站的“级” 、“场”的概念?:级是指在车站中轴线上纵向排列的车场数;场是指全站主要车场的总数(P92)12.单向横列式一级三场编组站布置图,各主要设备相对位置。P93(1)两到发场分设在调车场两侧,三场横列 (2)上下行通过车场设在到发场外侧(3)机务段设在接发列车较多的到发场出口咽喉处(4)车辆段设在调车场尾部正线外侧(5)调车场头尾各设两条牵出线。(6)两到发场与调车场之间通过四条联络线连接13.单向横列式一级三场编组站,各主要作业流程。13、 P9314.单向一级三场横列式编组站、单向混合式编组站、单向三级三场纵列式、双向三级六场、单向二级三场混合式编组站的布置图特点、各种性质车流在编组站内作业流程、编组站布置图的优缺点。14、 P93、单项混合式编组站布置图主要包括二级四场和二级三场两种基本图型P94P99、单向三级三场纵列式编组站P100P101、双向三级六场P103P104、单向二级三场混合式编组站P97P99四.论述题 1.试画出单向一级三场横列式编组站布置图, 要求表示出车场,驼峰,牵出线,正线及机务段,车辆段的合理位置及主要连接线路。说明其消除了横列式区段站的哪些缺点,仍然存在哪些缺点? P92- P932.绘出一级三场横列式编组站布置图,要求表示出车场,驼峰,牵出线,正线及机务段,车辆段的合理位置及主要连接线路。分析该种布置图的主要缺点及其解决的途径。P92-P933.绘出单向二级四场混合式编组站示意图,当驼峰头部采用双推单溜作业方式,峰尾用2台机车进行编组作业时,试从能力的角度分析在这种作业条件下产生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的主要措施。P95P974.试画出单向三级三场纵列式编组站布置图(反接反发),并分析该种布置图的图型特征及主要优缺点。P100P1015.试述单向和双向编组站布置图的主要优缺点及采用条件。单向编组站与双向编组站相比,具有设备集中,便于管理,占地少,节省投资等优点。 随着现代化技术设备的发展单向编组站的能力有所提高,其适应范围也有所扩大。新建编组站,一般因 初期运量不大,引入线路不多,应优先采用单向编组站。双向编组站图型具有较大的通过能力和改编能力 ,双方向改编列车和车辆没有多余走行,可节省的列车公里运营支出和相应的机车、 车辆购置费及货物滞留费较大。缺点是当折角车流量较大时,重复作业影响车站能力。因此, 当双方向改编车流量大,折角改编车流量占总改编车流量的比重小于(小于15%)且地形条件允 许时或单向编组站满足不了需要时,可采用双向编组站。 当车流量不超过单向调车系统的作业能力时,若车流性质均衡性较强且折角车流比重很小、 可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决定采用单向或双向布置图。 由于地形和车流等条件的影响有时也可用路网上相邻的两个编组站或枢纽内设置单向编组站来代替一个双向编组站。6.双向编组站布置图的折角车流有哪几种?对其处理方法有何不同?P1057.试画出单向一级三场横列式编组站布置图,说明其消除了横列式区段站的哪些缺点,仍然存在哪些缺点?消除了横列式区段站存在的客货交叉、货调交叉、解编能力低等缺点。仍存在下列缺点:解体牵出困难;改编车流折返走行距离长;改变能力不能充分发挥;改编能力低。8.编发线给设计和运用带来的新问题是什么?作业安全条件差;编组和集结满轴后进行编组和出发作业时,不能再向该线路继续溜车;站线储备能力相对较小,“弹性”较差等新问题。五计算题已知: 新线C与AB干线上的站接轨,示意图如下: K站的车流资料如下表:计算确定:C方向应从K站的哪一端接轨?采用单向编组站还是双向编组站?驼峰方向。1、答:从A端引入折角车流 无改 有改AB 375+190=505 650+520=1170BC 90+180=270 300+240=540AC 80+0=80 180+260=440由计算可得:A、C之间的交换车流比较少,所以折角车流从A端引入 有改AB 650BA 520BC 240CB 300AC 180CA 260由(1)可得:折角改编车流:CA AC车流相加为440 总改编车流为:2150 440/2150 约等于20.5%15%所以,采用单向编组站驼峰方向,AB,CB改编车流加和为950 BA,CA改编车流加和为760 950760所以,驼峰方向由A到B建立第五篇 调车驼峰1、 填空题 1调车驼峰包括(推送部分)、(溜放部分)、(峰顶平台)三部分。2车辆在驼峰溜放中受到的阻力可分为(基本阻力)、(风和空气阻力)、(道岔冲击力)、(曲线附加力)四种阻力。3驼峰自动化调速系统基本上可分为(点式调速系统)、(连续式式调速系统)、(点连式调速系统)三大类。4调车驼峰可分为(大能力)、(中能力)、(小能力)三类。5驼峰调车场头部一般采用(6)号对称双开道岔或(三开)道岔。 6调车驼峰可分为(大能力驼峰)、(中能力驼峰)、(小能力驼峰)三类。7在单向编组站布置图中,驼峰调车方向的确定应符合(与改编车流方向一致)、(与地面标高相适应)、(应与控制方向一致)等三项原则。二、名词解释 1推送部分P168 2溜放部分 P1683保安区段 :为了保证溜放车辆的安全,防止车辆进入正在转换的道岔之中,岔前必须有一定长度的轨道电路,此长度应保证道岔刚启动,车辆第一轮对进入轨道电路区段,直到第一轮对运行到岔尖时,道岔转换完毕,这段长度称为保护区段长度。(也叫保安区段)4推送线 P1685溜放线 P1686禁溜车 :解体车列中禁止溜放的车辆7禁止过峰车 :解体列车中禁止通过驼峰的车辆8难行车P1779易行车P17710难行线P19111计算点12能高线13峰高P19214溜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1月份量子通信协议转让
- 行政管理部培训
- 教师政治培训课件
- DB11 T 384.2-2009 图像信息管理系统技术规范 第2部分 视频格式与编码
- (9)-多次相遇问题
- 2025合作协议-个人挂靠内贸公司代理合同
- 2025年份二月协议离婚中量子计算资产分割操作指南
- 2025年份三月份淘宝无障碍店铺运营适老化改造协议
- 2025水域养殖承包合同协议书范本
- 婚前购房离婚协议书
- 前庭神经炎病人的护理
- (正式版)JBT 5300-2024 工业用阀门材料 选用指南
- 招标代理服务 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2024年陕西西安市长安城乡建设开发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11年10月自考00567马列文论选读试题及答案含解析
- 寺院宣传法治知识讲座
- 《多源图像融合技术及其遥感应用-图像融合技术》课件
- 直播带岗方案
- 瓶盖自动封装机的设计
- 无线局域网覆盖方案
- 网络安全前沿技术与未来趋势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