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茨威格(奥地利),伟大的悲剧,高桥中小学李汉阳,作者,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茨威格简介,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作家。他的主要成就在传记文学和小说创作方面。茨威格一身正气,怀着良知,为人世间的苦难,写下了无数充满同情、动人心魄的壮丽篇章。是20世纪最受欢迎的德语作家之一。他一生追求的理想是人道主义和精神自由。出于人道主义的立场,赞美人与人之间的同情、仁爱和宽恕,厌恶资产阶级的尔虞我诈、虚伪和冷酷。其代表作有小说罗曼罗兰、精神疗法、最初的经历、马来狂人、恐惧、感觉的混乱、人的命运转折点(又译人生转折点)等。,写作背景。南极是根据地球旋转方式决定的最南点。按照国际上通行的概念,南纬60度以南的地区称为南极,它是南大洋及其岛屿和南极大陆的总称,总面积约6500万平方公里。设立在南极南纬90的科学实验站取名为阿蒙森斯科特站。这是为了纪念人类历史上最早到达南极点的两名科学探险家挪威人阿蒙森和英国人斯科特。在皮尔里成功到达北极点之后,1910年6月1日,斯科特带领探险队离开英国,前往南极。1910年10月,他们在新西兰的埃文斯角附近登陆,准备在当年12月至第二年的1月左右征服南极点。可是就在这时候,他们得到消息说,挪威人阿蒙森率领另外一支探险队正向南极进发,要“和他争夺第一个揭开冥顽的地球的秘密的荣誉”!于是,斯科特一行于11月1日匆忙出发,“去争取国家的荣誉”。经过一番激烈的竞争,结果是阿蒙森队捷足先登,于1911年12月14日到达南极,而斯科特队则于1912年1月18日才到达,比阿蒙森队晚了将近五个星期。,茨威格写作的依据:,这篇传记是作者根据斯科特遗留下来的日记、底片、电影胶卷、遗书,发挥他天才的文学想像而写成的。,自读自悟整体感知,1、资料准备:走进作者伟大的悲剧一文的作者是(国籍)著名作家,他的主要成就体现在和方面。,奥地利,茨威格,传记文学,小说创作,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癫狂()凛冽()精疲力竭()吞噬()销蚀()怏怏不乐()皑皑()毋宁()毛骨悚然()羸弱()步履()姗姗来迟()遗孀()告罄()忧心忡忡()语无伦次()夺眶而出()坚持不懈(),3.重点词语解释,毛骨悚然:怏怏不乐:语无伦次:忧心忡忡:姗姗来迟:念念有词:羸弱:告罄:销蚀:凛冽:,形容十分恐惧。悚然,恐惧的样子。,形容不满意或不高兴的神情。,话讲得很乱,没有条理。,形容忧愁不安的样子。忡忡,忧愁的子。,形容来得很晚。姗姗,形容走路缓慢从容的姿态。,指人不停地自言自语。,瘦弱。,指财物用完。,消磨腐蚀。,刺骨的寒冷。,自主探究,(1)文章叙述了怎样一个故事。本文写了斯科特一行人从南极绝望而归,以至悲壮覆灭的故事。梗概:斯科特探险队一行五人精疲力竭却又满怀希望奔向南极点,却悲哀地发现已经有人捷足先登,只好垂头丧气踏上归途。途中遭遇恶劣天气,与严寒风雪进行了惨烈的搏斗,最后壮烈地死去。,(2)本文共写了5个人物,他们的姓名和身份分别是:,斯科特威尔逊埃文斯奥茨鲍尔斯,英国海军上校博士,负责科学研究英国海军军士英国皇家禁卫军骑兵上尉?,合作探究,速读全文,小组合作交流,勾画出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句子,明确:(1)斯科特探险队一行五人精疲力尽却又满怀希望奔向南极点,却悲哀地发现已经有人捷足先登,只好垂头丧气地蹬上归程。,(2)回来的路危险增加了十倍,天气变得愈来愈恶劣,寒季比平常来得更早。他们中间最身强力壮的埃文斯突然精神失常,这位不幸的英国海军军士在夜里死去了。,(3)接着奥茨越来越走不动了,为了不拖累同伴们而独自走向暴风雪,这个英国皇家禁卫军的骑兵上尉像一个英雄似的走向死神。,(4)最后,三个疲惫、羸弱的人在暴风雪刮得异常凶狠之时,无法离开帐篷,最后爬进各自的睡袋,等待死亡的到来,却始终没有向世界哀叹过一声自己最后遭遇到的种种苦难。,复述课文注意:先列出复述提纲,角逐南极(补充)胜利在望发现“黑点”到达极点为对手作证回程的危险,埃文斯之死奥茨之死最后时刻找到遗体国王跪下,展示提升质疑反馈,请同学复述这个故事,并说说其中哪些细节最让你激动难忘,复述时准确表示时间,年月日,斯科特一行意识到,以阿蒙森为首的挪威人已率先到达南极。月日,斯科特一行到达极点。月日,他们知道再也不会有任何奇迹能拯救他们了,于是骄傲地在帐篷里等待死神的来临。月日,基地的伙伴们找到英雄们的尸体。,1161183291112,南极点1912年1月18日,1.16,屠宰场地2.17,搜救队从营地出发10.29,贮藏点3.2,离贮藏点还差17公里3.29,离下一个贮藏点还有20公里3.21,贮藏点,11.12发现帐篷,5个人,4个人,3个人,难忘的细节,(1)斯科特一行五人历尽艰险到达极点,等待他们的却是先行者阿蒙森留下的国旗和信件,并要斯科特这个失败者为他完成的业绩作证,而斯科特居然接受了这项任务!这说明斯科特公正无私、恪守信用,令人肃然起敬。(2)负责科学研究的威尔逊博士,在离死神只有寸步之遥的时候,仍坚持科学观察,并拖着16公斤的珍贵岩石样品!这说明他把事业看得重于生命。(3)不幸的奥茨先是要求给他十片吗啡,以图尽快结束自己,其他队员坚决拒绝了他的要求;第二天,他独自走向了帐篷外的茫茫风雪。奥茨为了不拖累同伴,选择了自我牺牲。表现了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4)斯科特极其冷静地将日记记录到生命的最后一刻,直到他的手指完全冻僵,笔从手中滑下来为止。表现他的坚毅、执著和无私的爱。在他生命的最后一息,考虑的不是自己的利益,心中惦记的始终是别人:朋友、同伴和妻小,还有他的祖国和人民。他最后的遗书不是为死后的沽名钓誉,而完全是爱的真情流露。,自主拓展,你认为斯科特一行人的探险有意义吗?,明确:有意义。从斯科特南极探险的悲壮之旅折射出了人类认识自然、挑战自我、永不放弃的悲壮精神,这是一种生命的价值,这种价值已经远远超过探险的本身。,没有意义。用书上的原话来说就是:“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了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第二课时,自主探究,1、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1)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明确:以拟人化的手法写出了挪威国旗似乎在炫耀威力,显示威风。,(2)刺骨的寒冷吞噬着他们已经疲惫不堪的躯体。,明确:形容他们一行人已经是极度疲乏、无法承受了,折射出他们的坚强不屈。,(3)从他语无伦次的话里,他们终于明白,这个苦命的人由于摔了一跤或者由于巨大的痛苦已经疯了。,明确:形容讲话没有条理,这里指的是在经受巨大打击和磨难之后的一种反常表现。,2、联系上下文,品味下列语句的含义。,(1)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作者在这里要表达什么意思?你同意这种看法吗?),明确:作者站在斯科特的角度,表达出了斯科特角逐失败后的一种极度沮丧、悲哀的心情。但事实上作者本人并不这么认为,理由是作者为斯科特这个失败者作传,本身就是作者肯定斯科特一行人的表现。,(2)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地去旅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斯科特为什么要接受这一任务?他不接受可以吗?),明确:因为对于斯科特来说,这是一种诚信,一种面对成败的坦然。他可以不接受,但正是因为他接受了,其人格才显得无比高尚,才会受到人们的尊敬。,(3)但是在这白雪皑皑的荒漠上,只有心中的海市蜃楼,它召来那些由于爱情、忠诚和友谊曾经同他有过联系的各种人的形象,他给所有这些人留下了话。(联系上下文,“海市蜃楼”指的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要这样比喻?),明确:指的是斯科特在离开人世之前心中美好的回忆和他对祖国、亲人、朋友的怀想,这与庄严的事实形成鲜明的对比。海市蜃楼是美好的,但是也是虚幻的,这样写更加突出悲剧效果,给人以心灵的冲击。,合作探究,纵观全文,斯科特和他的探险队员们表现出人类怎样的优秀品质?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明确:(1)无私、诚信,有令人敬佩的绅士风度。愿意“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2)坚毅、执著,为事业而献身的英雄气慨。以他的绝命书为证。,(3)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威尔逊博士在离死只有寸步之遥的时候,他还拖着16公斤的珍贵岩石样品。奥茨勇于走向死神。,(4)无私的爱。斯科特的日记即是证明。,总结:斯科特和他的探险队员们在往南极的探险虽然全军覆没,但他们表现出来的诚信、坚毅、执著、为事业而献身的英雄气慨和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对别人无私的爱都值得我们学习。,展示提升质疑反馈,(1)找出文章的主旨句。,明确:一个人虽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2)这两句话什么意思?结合这两句话,谈谈你对“伟大”和“悲剧”的理解,明确:这两句话表现了作者对斯科特崇高的赞誉,意思是虽然斯科特在与自然的搏斗中失败了,但他的心灵经受了考验,变得无比高尚。有价值的、美好的事物毁灭固然是悲剧,正因为其美好、高尚、有价值,它的毁灭才变得伟大。,(3)结合课前你查找的其他有关“遭受失败,但很受人敬佩”的资料,谈谈你对成败的看法。,人可以被打败,不可以被打倒。可以结合老人与海给大家谈谈。),自主拓展,阅读列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然而,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人类在到达南极之前,实际上并不真正了解气候到底有多大的威力!就就拿风来说吧,在世界其他地方,12级台风的风速也不过是32、6米每秒,但10级以上的大风就足以使墙倾屋毁、地动山摇,造成灾难性的后果,使人类的生命财产遭受巨大损失。而在南极,风速却常常可以达到55、6米每秒,有时甚至可达三百多千米每小时!因此,人们把南极叫做“暴风雪之家”,或者称之为“风极”。这样的风速对于人类的生存来说,无疑是一种严重的威胁。例如,1960年,在日本昭和基地越冬的考察队员福岛,走出基地楼房没有几步,便被咆哮而来的大风席卷而去,不知去向。直到7年之后,人们才在很远的地方发现了他的尸体。,大风的直接后果是导致了极度的寒冷。1960年8月24日,前苏联人在他们设在东南极中心地区的东方站里,观测到了-88、30C的极低温度。而在世界上1983年7月21日,在东方站又记录到了89、60C的低温;同年7月,新西兰人在他们的万达站又记录到了同样的温度。这还不是最低温度。据说,1967年初,挪威人在极点曾经记录到94、50C的最低温度。在这样的气温之中,一块钢板掉在地上就会摔得粉碎,一杯热水泼到空中落下来就变成了冰雹。在这种条件下,人类的生存将会受到多大的威胁和考验就可想而知了。南极的气候不仅表现在狂风和严寒上,而且表现在它的变幻莫测上,常常出人意料,防不胜防。例如,1970年,有六架美国海军的运输机,满载着准备越冬的人员和物资,从新西兰飞往麦克默多基地。前面五架飞机都平安的抵达机场。而当第六架飞机只剩下最后40分钟的航程时,突然刮起了特大的暴风,驾驶员被迫紧急着陆。结果,巨大的C130运输机被狂风吹得飘飘摇摇,失去了控制,折断了一个翅膀,撞坏了着陆架。值得庆幸的是八名人员全部脱险。在南极的活动中,像这样的例子是很多的。对于一般人来说,南极的气候确实令人谈虎色变。然而气象学家们却是喜出望外,因为他们终于找到了一个最理想的实验室,并且希望能从这里找出一把解开全球性气候变化之谜的钥匙。,1、在第二段中找出一个比喻句,并分析这样表达的效果。,把南极比作“暴风雪之家”,形象地说明了这里很不适合人类生存和活动。,2、请用肯定句说说第一段的含义。,3、下面是对上述几段文字内容的概括,其中不恰当的是()A、人类不了解气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5《诫子书》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 初中物理粤沪版八年级上册1 我们怎样听见声音第1课时教案及反思
- 云南省曲靖市高中化学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3.2 铁的重要化合物 氧化钠和过氧化钠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1
- 高速公路水运试验室培训大纲
- 九年级化学上册 2.3 构成物质的微粒离子的形成教学设计 (新版)粤教版
-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九章 现在生活与化学9.4 化学物质与健康第1课时 人体内的元素教学设计 科粤版
-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第九单元教案
- 2024内蒙古东源投资集团招聘高级管理人员5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三年级数学上册 六 年、月、日 24时计时法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
-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护理
- 七年级语文下册《登幽州台歌》课件
- 兼职劳务协议合同模板
- 2025年河南机电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语文2019-2024历年真题考点试卷含答案解析
- 2025年浙江长征职业技术学院单招综合素质考试题库及答案1套
- 湖南新高考教学教研联盟暨长郡二十校联盟2025届高三年级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 (二模)东北三省三校2025年高三第二次联合模拟考试 英语试卷(含答案解析)
- 2025年甘肃西北永新集团招聘1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雨水泵站机电设备安装工程施工方案52719
- 2025年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考试题库新版
- 2025 保健品行业专题报告:保健品蓝帽子九问九答
- 基于树枝振动特性的香榧采摘机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