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沙湖水环境现状调查(定稿)_第1页
武汉市沙湖水环境现状调查(定稿)_第2页
武汉市沙湖水环境现状调查(定稿)_第3页
武汉市沙湖水环境现状调查(定稿)_第4页
武汉市沙湖水环境现状调查(定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武汉市沙湖水环境现状调查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1 前言1.1 沙湖概况沙湖位于武汉市武昌东北部,东邻中北路,南至小龟山,西抵武昌至大冶的铁路线,北达徐东路。清末修筑的粤汉铁路穿湖而过,路西为小沙湖又名内沙湖,现已近乎湮没;路东为大沙湖又名外沙湖,即现在的沙湖。按武汉市水务局最新公布的测量数据,内沙湖现实有面积0.134平方公里,外沙湖现实有面积3.197平方公里,是武汉市仅次于东湖的第二大城中湖,也是武汉市区内环线内唯一的湖泊。现已经建立两所沙湖公园:沙湖公园和内沙湖公园。沙湖边高楼林立,现在大小已经比十年前小一倍是大规模填湖的恶果。图1是沙湖地理位置图。图11.2 气候条件武汉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有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夏季酷热、冬季寒冷的特点。一般年均气温15.8-17.5,一年中,1月平均气温最低,0.4;7、8月平均气温最高,28.7。夏季极长达135天,因武汉地处北纬30度,夏季正午太阳高度可达38,又地处内陆、距海洋远,地形如盆地,故集热容易散热难;河湖多,故夜晚水汽多,加上城市热岛效应和伏旱时副高控制,十分闷热,是中国四大火炉之一,夏天普遍高于37,极端最高气温44.5。初夏梅雨季节雨量集中,年降水量为1100毫米,年无霜期240天,年日照总时数2000小时。2.2 污染源去年,沙湖周边有8个较明显的入湖排污口,其中5个主要的日排入污水总量达1026万方,若不计降雨汇入湖中的水量,沙湖全年纳入城市废污水量至少可达3745万方,每年排入沙湖的固体污染物达到17万吨。其中排污量最大的为彩电中心排污口,日污水排入量838万方。三角路混合排污口为第二大排污口。沙湖水体已严重富营养化,水质属劣五类,人体不可直接接触。由于污染严重,沙湖水已不适合养鱼,多数鱼种不能在湖中存活,死鱼现象经常发生。2000年沙湖全年鱼产量仅有40万公斤,而未污染前年均鱼产量曾达到200万公斤左右。3.1 现状调查3.1.1 主观看法水较浑浊,有少许漂浮物,有些许异味。水面被沙湖大桥一分为二,岸边有明显的建筑废料遗弃的痕迹,同时湖周围还在施工。附近没有大型工厂,主要污水来源为生活污水。靠近湖畔,能够看到大量的水生植物和生活垃圾。在靠近一个工地排污口的地方能看到漂浮着几条死鱼。3.1.2 走访在调研的过程中,我们随机采访了几位正在湖边垂钓的老者。据他们透露,自从把东湖和沙湖贯通之后,沙湖的水质有了明显的改善。2007年时沙湖因为水质太差,已经禁止养鱼。现在仍能看到湖面上漂浮着死鱼。其次,湖边堆放着各类垃圾,包括生活垃圾及建筑废料,而且造成污染的原因主要是附近没有经过处理的生活污水。3.1.3 网上收集一百年前,我国最大的城中湖武汉东湖与原本相通的沙湖隔离开了。而近日完工的武汉最长人工河楚河,成功地将东湖水注入沙湖,使两者再次相连通。2009年,武汉市开始规划总投资158亿元的东湖、沙湖、杨春湖等六湖的连通工程。其中,连通东湖沙湖的楚河,可促进两湖水体流动,形成动态水网,从而提升大东湖生态水环境综合处理功能。同时,与周边的滨水商业、高级酒店、高档写字楼等相得益彰,形成“东方威尼斯”的景象。而填湖是几十年以来造成沙湖日渐枯萎的罪魁祸首。有资料显示,1936年时,沙湖面积仍有7725亩。八年抗战期间,大量逃难的外来人口使沙湖周边居民骤增,人口的增长势必影响到人们的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条件,于是人们纷纷围湖造田、建房,内沙湖和外沙湖面积也开始大幅萎缩。沙湖正是在一车又一车建筑与生活垃圾的疯狂倾倒中不断缩小。与其它湖泊不同,沙湖没有化工、重金属污染,周边众多学校、办公楼、住宅楼排放的生活垃圾,成为沙湖的主要污染源。据武汉市水务局工作人员介绍,过去前往沙湖倾倒垃圾的各种大小车辆,最多的时候一天有近百辆。填湖几十年,加上城市生活垃圾,沙湖自然生态平衡遭严重破坏,早已失去湿地的特征和价值,不仅过去常见的多种珍稀鸟类一去不复返,水质早已成为非人体接触的劣五类,而曾经可以养鱼种藕谋生计、钓鱼游泳的沙湖早已成为记忆。随着人口的滚动增加和进一步的填湖,至1960年末,沙湖水域总面积减少到3200亩左右。上世纪七十年代,武汉市委市政府支持余家湖村投资兴建了两处保水闸,将沙湖周边的农田淹没,使沙湖水域总面积增至6000亩左右。到了90年代,为了修建长江二桥而拓宽中北路、徐东路,部分沙湖水面被填。进入本世纪,据测量沙湖湖床平均抬升1米左右,除去湖底淤泥,沙湖平均水位不到1.5米。现今,沙湖(含内沙湖)面积约为4600亩,湖底的淤泥约为550万立方米。沙湖被填,尤以内沙湖的缩减则最为明显,其原面积约为1275亩,1994年还有600余亩,但是现在水面面积仅剩11985亩。3.2补充分析3.2.1检测方法在强酸性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重铬酸钾作氧化剂,在专用复合催化剂存在下,于165恒温加热消解水样10min,重铬酸钾被水中有机物质还原为三价铬,在波长610nm处,测定三价铬离子。根据三价铬离子的量换算成水样的质量浓度。 郎伯比尔定律:吸光度(A) A=-lgT 水中的化学需氧量同消解后样品吸光度存在一定线性关系,y=b*x+a 。通过最小二乘法原则确定待测液浓度。分光光度法:分光光度法是利用分光光度计来进行测定的,其利用光电池或光电管测量透射光的强度(I),从而测定有色溶液的吸光度及其浓度。3.2.2 取样经过集体讨论分析,我们在沙湖取了六个水样。取水点靠近排污口,分布如图3.2.2所示。图21号取样点:湖北大学附属小学附近2号取样点:沙湖大桥北桥头3号取样点:近友谊大道处4号取样点:近公正路处5号取样点:沙湖大桥南桥头6号取样点:近秦园路、中北路交界处3.2.3 实验室分析实验步骤:1标准曲线的绘制(1)取专用反应管6只做好标记,分别加入0,0.1,0.5,1.0,2.0,3.0ml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准溶液,相应COD理论值为0,40,200,400,800,1200mg/l(2)用纯水将各反应管依次补足至3ml;(3)每支反应管加氧化剂1ml;(4)各反应管垂直快速加入配制后催化剂5.0ml,如发现溶液上下液色不均匀,可加盖摇匀,否则将引起加热过程溅飞!(5)将反应管置入仪器加热,温度升至164.5按下消解键;(消解指示灯亮)。10min恒温消解,仪器发出蜂鸣,指示水样已消解充分;(6)取出水样,置于试管架上1-2min后放入冷水盆中冷却至室温;(7)每支反应管加入纯水3.0ml盖塞摇匀,操作完成后,冷却至室温,准备进行光度测定;2待测样(1)吸取3ml混合均匀的水样(或适量水样稀释至3ml)置于专用反应管中,加入1ml专用氧化剂,摇匀;垂直快速加入5ml催化剂,消解过程同上。3光度测定波长610nm处,30mm比色皿,以水为参比液,测定吸光度并做空白校正。实验数据表格:COD测量结果CACACA00.0020-0.00100400.0133400.025400.0412000.12732000.1262000.2934000.23414000.2524000.4638000.35298000.5038000.85312000.526812000.70612000.969水样10.0566水样30.03水样50.192水样20.0689水样40.086水样60.143表1注:C的单位为mg/L经计算与对照国家标准,得出如下结果:表2根据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中CODcr值得要求,并对照我们所取水样的实验结果,我们可以看出,沙湖水样的CODcr值远超于40mg/L,所以沙湖水属于劣五类,即为水质极差。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88水质分类类类类类类CODcr15以下15203040表33.3 误差分析1取样误差:1)由于条件有限,不能到达湖中间,取样点均在湖边,所选取样点可能不够有代表性,2)取样多用工具为干燥、洁净矿泉瓶,非专业取样器3)取样后赶回实验室,不是当场测量2实验误差1)仪器误差:由于测量仪器不够精确而引起误差2)试剂误差:试剂由其他组同学配置,浓度可能有偏差3)操作误差:加入试剂读数时偏高或偏低;仪器使用不当,如没有归零;消解不完全。4 评价鉴于沙湖的现状,我们提出以下几点环保建议:1、进行底泥处理,把几十年来淤积在湖底的底泥挖出;2、加强环保力度,减少或从根本上消除排污源;3、 禁止在湖边堆放垃圾及其他污染物质,周边工地施工时严禁向湖中排放污水。5 后记本次的调查活动,我觉得是很有意义的,因为我们对于书本上的知识有了一个更具体的认识。当我站在沙湖边上,觉得对于一个水环境的调查是困难而繁琐的,但是因为有前人的努力,我们有了可依循的方法和步骤,这让我们显得更为从容。但由于沙湖太大且湖岸正在大面积的施工,我们没有办法绕湖走一圈,无法更好地进行现场的观察。而且我们对于系统的调查没有什么确切的概念,也没有任何经验可言,所以虽然我们也花了时间和精力,但是没有得到太大的收获,我们只是简单地取了6个样。客观来说,这6个样的取样点不能全面的反应沙湖的情况,所以我们的调查以及数据缺乏了可信度;最后一点就是,由于时间的不足,我们没能更好地分工,更细致地调查,手上掌握的资料和信息太少,难以概括沙湖的情况。虽然调查只有两次,很仓促地结束了,但是这次活动让我们对水质调查和分析有了一个从无到有的概念,也的确是难能可贵的经历。没有这次实践,我们就永远不会知道,书本上这么枯燥乏味的东西其实也能妙趣横生,而书本上简简单单的条条框框凝聚了如此之多的智慧。书本上的东西总是一成不变,而现实则是无时无刻不在改变的,现实远比理想状况复杂的多,也难以控制的多,因而,我们要学习的还有很多很多,需要体验和经历的还有很多很多,更多的参与此类的调查活动,对我们是大有裨益的。自古以来,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就离不开水,今后也将同样依赖水来生存下去。水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