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届九年级全册物理第22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单元测试题_第1页
人教版2020届九年级全册物理第22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单元测试题_第2页
人教版2020届九年级全册物理第22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单元测试题_第3页
人教版2020届九年级全册物理第22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单元测试题_第4页
人教版2020届九年级全册物理第22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单元测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20届九年级全册物理第22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单元测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下列关于材料、技术及能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数码相机的图象传感器与处理芯片是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B微波炉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来加热食品的C我国海域深处蕴藏大量的“可燃冰”属于可再生能源D“华龙一号”第三代核电站是利用核聚变释放出的能量来发电的2 . 下列有关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电磁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B电磁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m/sC可见光是电磁波D手机是靠超声波传递信息3 . 能量转化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下列关于能量转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洗衣机甩干衣服时,内能转化机械能B内燃机的做功冲程,机械能转化内能C炉灶中燃料燃烧时,内能转化化学能D用电热水器烧水时,电能转化内能4 . 下列关于热量、温度、内能说法正确的是:A相同质量的干泥土和水,吸热相同,干泥土上升的温度较高B高温物体具有的内能一定比低温物体具有内能多C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加,物体的温度一定升高D物体的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越多5 . 下列关于能量和能量转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风力发电过程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B洗衣机工作过程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C给手机充电过程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D电饭锅煮饭时将电能转化为内能6 . 关于核能,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核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B目前人类获得核能有两条途径,即裂变和聚变C核发电是利用核的聚变来实现的D核电站使用过的核燃料称为核废料,核废料具有放射性7 . 下列用电器中,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是( )A电饭锅B电风扇C电视机D笔记本电脑8 . 如图所示,一个两端开口的弯管形容器,从粗端向容器中灌水,在细端用一个横截面是0.01m2质量为1kg的活塞堵住,活塞可在细管中无摩擦的滑动当H=30cm,h=l0cm时,在活塞上放置一个质量是lkg的砝码,活塞静止由此可知A水对活塞的压强等于砝码对活塞的压强B水对活塞的压力大小等于砝码所受重力的2倍C砝码对活塞的压强相当于20cm深的水产生的压强D撤去砝码,当两侧液面相平时,活塞再次静止9 . 水与酒精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两种物质下表列出了它们在标准大气压下的部分物理特征数据,请你参照这些特征分析:让质量及初温都相等的水和酒精冷却,待它们放出相等的热量后再倒在一起混合下列哪个判断是错误的A在混合过程中,热将从酒精传递给水B均匀混合后,混合液的凝固点将比水的凝固点低些C均匀混合后,混合液的密度将比水的密度小些D均匀混合后,混合液的比热容将比水的比热容小些10 . 下列物品,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AABBCCDD11 . 下列过程,能量转化形式相同的是A甲和乙B乙和丙C甲和丙D乙和丁12 . 核电站和原子弹的根本区别是A核电站利用核聚变,原子弹利用核裂变B核电站利用核裂变,原子弹利用核聚变C核电站控制裂变的链式反应速度,原子弹对裂变的链式反应不加控制D核电站控制聚变的链式反应速度,原子弹对聚变的链式反应不加控制13 . 在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当闭合开关、移动导体棒ab时,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利用这一现象所揭示的原理,可制成的设备是A电热器B发电机C电动机D验电器14 . 下列现象用分子动理论解释正确的是A“破镜难重圆”是因为分子间有斥力B松软的大馍用手一捏体积会大大缩小,这说明分子间存在间隙C在空调房间吸烟时,会看到烟雾在空中弥漫,这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D用热水相比较冷水更容易去掉衣物上污渍说明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15 . 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秋天的早晨,大雾逐渐散去是液化现象B急刹车时车胎表面温度升高,这是由于热传递造成的C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在相同的炉子上加热相同时间后,水比煤油温度升高得多D两种燃料热值之比为2:1,质量之比为1:4,它们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之比为1:216 . 物理知识是从实际中来的,又要应用到实际中去,没有物理学就不会有今天的科技发展,下列技术及其应用中说法正确的是A新型电热毯的电阻丝是用超导体材料制成的BLED灯中的发光二极管主要是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C人们利用超声波的反射制成的声呐来测量地球到月球的距离D现代遥感卫星可以利用紫外线拍摄照片发现地面火情17 . 火电站进的是煤,出的是电在这个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是( )A机械能内能化学能电能B内能化学能机械能C化学能重力势能动能电能D化学能内能机械能电能18 . 2016年11月21日,世界首条新能源空铁试验线在成都市双流区成功运行。随着能源问题越来越严峻,下列关于永久性解决人类对能源需求的方法正确的是A充分利用地球上的化石燃料资源B依靠科技进步,不断开发新能源C改进工艺,提高能源利用率D尽可能地少用能源19 . 下列有关核能的开发与利用,叙述正确的是A目前已建成的核电站获取核能的途径是核裂变B开发核能可能会发生核泄漏,因此人类应该停止开发核能C核电站利用的核能是可再生能源D核反应堆可将核能直接转化成电能二、多选题20 . 能源、信息和材料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目前建成的核能发电站利用里核聚变原理B手机无线上网是利用了次声波传输信号的C节能高效的LED灯是使用半导体材料D酒精汽油的使用是为了节约不可再生能源三、实验题21 . 小明同学探究了“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现象”,同时又探究了“不同燃料燃烧的放热能力”,他设计了两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你认为研究不同燃料燃烧放热能力应选用_组器材(选填“甲”、“乙”)甲组实验是通过_来反映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甲组实验中,正确操作后收集到如下实验数据,在图丙中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_ 甲实验中,需要控制某些变量,以下做法多余的是_采用完全相同的加热方式采用酒精灯加热时,酒精灯里所加的酒精量相同取相同质量的水和沙子盛放水和沙子的容器相同乙组实验中,将质量相等的两种燃料和放入燃烧皿中,点燃后对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水加热,燃烧相同的时间后发现加热的水升温多,此时_(“能”、“不能”)说明燃料的热值大22 . 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比较a、b两种液体吸热的情况:(1)实验中应量取质量相等的两种液体,分别倒入相同的烧杯中,用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加热,通电后电加热器的内能增加是通过_(填“做功”或“热传递”)方式改变的。(2)图乙是该同学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图象,同时加热6 min,a液体吸收的热量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b液体吸收的热量。分析图象可知:质量相等的液体a和b,升高相同温度时,_吸收的热量多。(3)物理学中用比热容表示物质的吸热能力,由图象可知,a、b液体的比热容之比是_23 . 如图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一小团硝化棉,活塞与玻璃筒的内壁接触紧密且能自由移动用手压活塞时,越用力、越迅速地将活塞压下去,就越容易点燃玻璃筒内的硝化棉请解释其中的原因四、计算题24 . A、B、C三种不同的液体,他们的质量分别为m1、m2、m3,他们的比热容分别为c1、c2、c3,它们的温度分别为1525和35.将AB混合后温度是21.将BC混合后温度是32,求将ABC3种不同液体混合后温度是多少?假设混合过程中没有热损失.25 . “可燃冰”清洁无污染,储量巨大,是一种非常理想的新型能源.“可燃冰”的热值很大,是天然气热值的10倍以上,若按15倍计算.求:水的比热容,天然气的热值(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