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_第1页
鲁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_第2页
鲁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_第3页
鲁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_第4页
鲁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鲁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字词书写1 . 给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根据注音写出相应的词语。(1)我们拾级(_)而上,威严的穹顶也随之愈升愈高。(2)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_)的寒冬。(3)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_(xio shng n j)。(4)我觉得真正的_(g w zh zh)精神,不但研究学术不可缺少,而且对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也是不可少的。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完成后面小题陆军医院的见习医生尼娜弗拉基米罗夫娜正坐在小桌子后边,翻看她那本厚厚的淡紫色封面的笔记本。里面是她用纤巧的斜体字写的日记:1920年8月26日一个头部受重伤的红军战士被安置在病室角上靠窗的病床上。他只有十七岁。他叫保尔柯察金。我从他衣袋里找出来一张摘抄的团部嘉奖令,上面写的是:对英勇完成侦察任务的红军战士柯察金予以嘉奖。此外,还有一张看来是他亲笔写的条子:“如果我牺牲了,请同志们通知我的家属。”这个伤员从八月十九日被弹片打伤以后,一直处于昏迷状态。8月27日今天检查了柯察金的伤势。伤口很深,颅骨被打穿,头部右侧麻痹。右眼出血,眼睛肿胀。阿纳托利斯捷潘诺维奇打算摘除他的右眼,以免发炎,不过我劝他,只要还有希望消肿,就先不要做这个手术。9月10日今天我替柯察金写了第一封家信。他说他受了点轻伤,很快就会治好,然后一定回家去看看;实际上他流了很多血,脸色像纸一样苍白,身体还很虚弱。9月14日柯察金第一次微笑了。他笑得很动人。他问我:“大夫,您手上怎么紫一块青一块的?”我没有告诉他,这是他在昏迷中狠命攥住我的手留下的伤痕。9月17日柯察金额上的伤口看样子好多了。换药的时候,他那种非凡的毅力真叫我们这些医生吃惊。一般人在这种情况下总要不断地呻吟,发脾气,可是他却一声不吭。他常常疼得失去知觉,但是从来没有哼过一声。9月21日今天柯察金坐着轮椅,第一次被推到医院宽敞的阳台上。在他看着花园、贪婪地呼吸着新鲜空气的时候,他是一副什么样的神情啊!他的脸上缠着绷带,只露出一只眼睛。这只眼睛闪闪发亮,不停地转动着,观察着周围的一切,就像是第一次看到这个世界似的。10月14日柯察金出院了。那只眼睛是失明了。同这么好的同志分手,我感到十分难过。临别的时候,柯察金说:“还不如左眼瞎了呢,现在我怎么打枪呀?”他仍然一心想着前线。2 . 联系有关情节,概括保尔此次住院的原因。3 . 请结合尼娜弗拉基米罗夫娜日记的具体内容,任选其中的三篇,简要分析保尔的性格特点。4 . 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小说时,会经常遇到书中所穿插的“日记”,你认为采用这种“日记体”的写法有什么好处?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大数据”能否触及诗词的本质陈慧刘慈欣的小说诗云,讲述了一个外星超级智慧生命体试图用“大数据”征服中国古典诗词的故事。为了写出超越李白的诗篇,拥有强大技术的外星生物把所有汉字一网打尽,按照古诗的格式进行排列组合,然而,最终,外星人却发出了j sng的喟叹:诗人的心灵感受是如此独特,即便掌握了穷其所有的“大数据”,也无法组织出超越李白的诗篇。现实生活中,清华附小学生用大数据分析苏轼写了论文的报道也引发众人关注。用“大数据”分析诗词,将诗词作为数据进行检索研究,这一方法导向是否合理?诗词与大数据能否相得益彰,要从诗词的本质说起。无论从创作还是从赏析的角度,诗词都是一项主观性很强的艺术,诗词中大多寄托着作者的情感体悟,其中的意象和情趣往往只可意会,需要读者和作者之间达成某种精神上的默契。对诗词的欣赏研究,不能一味寻章摘句,因为一首诗词首先是一个有机整体,能营造出合乎情理且完整的意境。然而,大数据分析是一项纯客观的方法,是对客观数据的碎片化处理:如对苏轼全部诗词进行分词研究,再从中分析出高频词,此时苏轼的诗词是以“数据”形式呈现,仅仅是一个个语词的序列,而非气脉浑成、寄意深远的活泼泼的整体这无疑是对诗词的拆解。正如一个美女从整体来看,才是美女:用一把利刃将其切开,取出每个脏器、别出每块骨头,把肌肉和脂肪分门别类,再把血管和神经拣成两束,还能是美女吗?用大数据来处理诗词,无异于对一个美女进行肢解,与诗词的审美相违。对诗词的欣赏研究,也不能止步于按罗求全,需要浸润式的细读品味。不可否认,大数据在检索、统计、定位方面的高效便捷对研究工作确有帮助,但再先进的技术手段也不能代替对作品本身的沉浸体会,正如枕径无法代替苦功。清华附小学生对苏轼诗词中高频词的搜索定位,只能得出某些外在印象,无法细腻深刻地触及其内涵和意义。用大数据研究诗词,并非一无是处,但总归显得了。小说许云的结尾,不可一世的外星生物承认了技术无法触及诗词的本质。(有删改)5 . 根据第段中的拼音正确书写汉字。6 . 作者认为“大数据”分析无法触及诗词的本质,诗词的欣赏研究应该。7 . 根据文章内容,填入第段最恰当的成语是( )A刻舟求剑B买椟还珠C滥等充数D画蛇添足8 . 文章两次提到刘慈欣的小说诗云,分析其各自的作用。9 . 下面这段文字放在文章第段中最合适,理由是。通过大数据不难得出结论:苏轼兄弟情深,然而当我们吟咏“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狱中寄子由)这样的句子时,对苏轼笔下手足之情的感受,难道不会来得更真切、更直观吗?三、对比阅读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下列小题。(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乙)祁奚请老,晋侯问嗣焉。称解狐,其仇也。将立之而卒。又问焉。对曰:“午也可。”于是羊舌职死矣,晋侯曰:“孰可以代之?”对曰:“赤也可。”于是使祁午为中军尉,羊舌赤佐之。(节选自左传)(注)嗣:指接替职位的人。解狐(xi h),祁县东冀里人。午:祁午,中军尉祁奚之子。赤:羊舌赤,羊舌职之子。10 .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1)骈死于槽枥之间骈:(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3)食之不能尽其材材:(4)称解狐,其仇也称:11 . 把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12 . “也”常表示某种语气,同时暗含情感。结合文段(甲)第二段的内容,说说其结尾的“也”暗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13 . 在对待人才方面,食马者和祁奚各有什么不同的做法。四、课内阅读14 .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文言词语。(1)相委而去(2)沿溯阻绝(3)度已失期(4)小大之狱五、名著阅读15 . 阅读下面名著片断,完成下列小题。洪教头恼恨林冲来,又想赢得这锭银子,又怕输了锐气。把棒来尽心使个旗鼓,吐个门户,唤做把火烧天势。林冲想道:“柴大官人心里只要我赢他。”也横着棒,使个门户,吐个势,唤做拔草寻蛇势。洪教头喝一声:“来,来,来!”便使棒盖将入来。林冲往后一退,洪教头赶入一步,提起棒,又一棒下来。林冲看他步已乱,把棒从地下一挑,洪教头措手不及,就那一挑里,林冲和身一转,那棒直扫着洪教头小腿骨上,洪教头撇了棒,扑地倒了。柴进大喜:“快将酒来把盏。”众人一齐大笑。(1)这个文段选自我国古典名著,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2)从两人比武中,可以看出洪教头有着怎样的性格特点?(3)根据选段的人物形象,续写下联。上联:(林教头)内敛果敢获胜下联:(洪教头)六、作文16 . 在成长的过程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