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法定传染病防治及管理规范,一、传染病报告范围,法定传染病报告:甲类、乙类和丙类,共三类37种。甲类传染病2种 鼠疫 霍乱,乙类传染病25种,包括: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丙类传染病10种,包括: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未列入法定传染病报告的:水痘、不明原因发热病例及其他出疹病例等。,二、传染病流行病学中的几个重要概念,1、传染过程传染过程是指病原体进入宿主机体后,与机体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 病原体被清除 隐性感染 病原携带状态 显性感染 死亡,2传染流行过程,传染病流行过程是指病原体从已受感染者排出,经过一定的传播途径,侵入易感者机体而形成新的感染,并不断发生、发展的过程。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流行环节,传染源,病人携带者受感染动物,传播途径,接触水食物医源性垂直媒介土壤,社会因素,经济政治文化宗教风俗,自然因素,气候地理,易感人群,3潜伏期,潜伏期是指病原体侵入机体后到出现最早临床症状前的这一段时间。潜伏期的流行病学意义: 追溯传染源和确定传播途径; 确定接触者的留验、检疫或医学观察期限; 确定免疫接种时间; 评价预防措施效果; 影响疾病的流行特征。,4传染期,传染期是指传染病患者排出病原体的整个时期。传染期的流行病学意义在于它是决定传染病病人隔离期限的重要依据。传染期的长短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疾病流行特征。,5病原携带者,病原携带者是指没有明显临床症状但能排出病原体的人。 (1)潜伏期病原携带者: 霍乱、痢疾等。这类携带者多数在潜伏期末排出病原体。(2)恢复期病原携带者:指临床症状消失后继续排出病原体者。相关的疾病包括痢疾、伤寒、白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和乙型肝炎等 。 暂时性病原携带者、慢性病原携带者。 (3)健康病原携带者:指整个感染过程中均无明显临床症状与体征而排出病原体者,如白喉、脊髓灰质炎等。,6疾病的流行强度,(1)散发 (2)暴发: 相同的传染源或传播途径。大多数病人常同时出现在该病的最长潜伏期内。(3)流行,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其分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突发事件的主要特征 :,时间分布各异 地点分布各异 影响各个人群 造成心灵创伤 影响多个方面 存在后期效应 发生难以预测 具有相对性,种类,自然灾害 气象灾害、海洋灾害、洪水灾害、地质灾害、地震灾害、农业生物灾害 人为事故 战争和暴力、恐怖活动、重大交通事故、人为火灾、群体中毒、化学事故、放射事故 疾病爆发 肠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虫媒传染病、自然疫源性疾病、性传播疾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级,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划分为四级:特别重大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级)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级)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级)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级),四、病人和接触者的管理措施,1对病人的管理措施对传染病病人应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和早治疗。 隔离病人是控制传染病传播的重要措施。 2对接触者的管理措施(1)医学观察:即对传染病接触者定期进行访视、问诊和测量体温,接触者可照常参加工作和日常活动。医学观察适用于乙类和丙类传染病的接触者。(2)留验:也称隔离观察,是将与甲类传染病病人的接触者隔离于专门场所,限制其活动,不准与其他人员接触,并同时进行医学观察。,医疗机构应当确定专门的部门或者人员,承担传染病疫情报告、本单位的传染病预防、控制以及责任区域内的传染病预防工作;承担医疗活动中与医院感染有关的危险因素监测、安全防护、消毒、隔离和医疗废物处置工作。医疗机构及其执行职务的人员发现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传染病疫情或者发现其他传染病暴发、流行以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时,应当遵循疫情报告属地管理原则,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或者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内容、程序、方式和时限报告。,发现甲类传染病时,应当及时采取下列措施:,对病人、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对疑似病人,确诊前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对医疗机构内的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医疗机构发现乙类或者丙类传染病病人,应当根据病情采取必要的治疗和控制传播措施。医疗机构应当实行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对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当引导至相对隔离的分诊点进行初诊。,疫情登记,医院必须备有符合要求的门诊日志、实验室登记本、出入院登记本、传染病报告卡及传染病登记簿;医务人员必须认真填写登记。(1)门诊日志: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业、住址、病名(诊断)发病日期、就诊日期、初诊或复诊九个基本项目。 (2)住院登记: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业、住址、入院登记、入院诊断、出院日期、出院诊断等九个基本项目。,(3)传染病登记本登记:由预防保健科对本单位报告的传染病进行登记。项目应比门诊日志和住院登记增加报告人、报告时间和订正情况三项。各个项目必须填写完整、清楚。肝炎、菌痢、淋病、梅毒等有实验检查的必须登记实验室结果。,医疗机构在传染病防治中的法律责任,未按照规定承担本单位的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医院感染控制任务和责任区域内的传染病预防工作的;未按照规定报告传染病疫情,或者隐瞒、谎报、缓报传染病疫情的;发现传染病疫情时,未按照规定对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提供医疗救护、现场救援、接诊、转诊的,或者拒绝接受转诊的;未按照规定对本单位内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场所、物品以及医疗器具、医疗废物实施消毒或者无害化处置的;,五、传染病疫情的报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37号)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规范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浙江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与应急办法(浙江省人民政府令第164号),(一)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履行传染病报告职责的机构为责任报告单位,主要是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采供血机构、卫生检疫机构责任报告单位执行职务的人员为责任报告人,主要是执行职务的医护人员和检疫人员、疾病控制人员、乡村医生、个体开业医生,(二)报告范围,法定报告传染病:甲、乙、丙卫生部规定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卫生部决定列入乙类、丙类传染病管理的其他传染病 省级人民政府决定按照乙类、丙类管理的其他地方性传染病,(三)报告方式和要求,网络直报传染病报告卡内容完整、准确,字迹清楚,(四)报告程序,责任报告人在首次诊断或发现法定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病原携带者时,应立即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按规定时限和程序报告;诊断变更或因传染病死亡时,应立即填写“传染病报告卡”作订正报告,并按规定时限和程序报告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的网络直报人员应及时检查报告卡,如发现填写不完整、不准确,或有错项、漏项,应及时通知报告人核对报告卡内容;而后将传染病报告卡信息及时、准确、完整地录入,(五)报告时限,对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人或疑似病人,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行政总厨个人述职报告
- 糖尿病护理方案
- 3.3.1盐类的水解酸碱性高二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 足跟痛的诊断与治疗
- 保护牙齿小班安全教案反思
- 荷塘月色说课稿
- 安踏企业五年战略规划
- 生物物理学实验室安全操作
- 机场租赁合同
- 健身中心土地租赁协议
- 中职英语1 基础模块 Unit 3 shopping
- 2024年高压电工操作证考试复习题库及答案(共三套)
- 人际需求和孤独感在青少年网络游戏障碍与抑郁间的链式中介作用
- 医美行业分析报告
- 广州介绍课件
- 中国普通食物营养成分表(修正版)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期中综合测试卷
- 2024年北京市第一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英语仿真模拟卷03(全解全析)
- 2024至2030年中国综合能源服务行业运营动态及投资规模预测报告
- 大学介绍清华大学宣传
- 人教版高中数学A版 必修第1册《第二章 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