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朔州市应县第一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山西省朔州市应县第一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山西省朔州市应县第一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西省朔州市应县第一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1.据史记记载,商汤见野外有人捕猎鸟兽,张设的罗网四面密实,认为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乃去其三面”,因此获得诸侯的拥护,最终推翻夏桀,创立商朝,这一记载意在说明a. 商汤成功缘于他的仁德之心b. 捕猎是夏商时主要经济活动c. 商朝已经注重生态环境保护d. 资源争夺是夏商更替的主因【答案】a【解析】商汤认为野外捕鸟之人设的四面密实的网会将鸟兽杀绝,所以采取了“去其三面”的做法,这表面看是对鸟兽的仁慈,不赶尽杀绝,实际上史记的作者司马迁有意在说商汤能够建立商朝是其仁德的结果,故选a;夏商时期我国华夏族居民大多已经过上定居的生活,所以农耕应该是主要的经济活动,故b不符合史实;保护生态环境不是题目的主旨,而且题干没有说到商朝建立之后的事情,故排除c;题干提到的是商汤的举动与夏商更替的关系,而不是资源争夺,故排除d。名师点睛:这一题主要考查考生全面准确解读材料和审题的能力,试题以热点隐性切入,题干以商汤仁慈能最终推翻暴虐无道的夏桀这一史记记载为载体,考查以德治国这一时政热点(十九大提出“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问题,同时这一题也在聚焦立德树人、彰显了历史学科积极育人的导向。考生在作答时需要注意审题干中的“意在说明”,这是提示思考史记作者这样记载的用意所在,所以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方能得出正确答案。2.左传记载“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皆举亲也”。材料描述的分封主体是:a. 王族b. 功臣c. 姻亲d. 先代贵族【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能够说明西周分封时以王族子弟为主要受封对象,或者说王室贵族成为分封制的主体,所以答案选a。bcd三项也是分封制的对象之一,但并不占据主导地位,排除。3.杜甫诗中有:“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齐鲁”之称源于西周分封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召公之子受封于鲁b. 鲁国诸侯对周天子定期朝贡c. 鲁国是因功臣受封d. 鲁国继承商的祖宗祭祀体系【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周公之子受封于鲁国,故a项错误;鲁国诸侯要定期对周天子朝贡,故b项正确;齐国是因功臣受封,故c项错误;宋国继承商的祖宗祭祀体系,故d项错误。4.西周时期某诸侯国君有子四人,依年龄从大到小分别是甲、乙、丙、丁,其中甲、丁是庶子,乙、丙是嫡子,应该继承诸侯之位的是a. 甲b. 乙c. 丙d. 丁【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西周宗法制规定实行嫡长子继承制,乙是周王的嫡长子,有资格继承王位;丙虽是嫡生,但不是长子;甲、丁是嫡长子的庶母兄弟,均为小宗,无权继承王位。故选b。考点:西周的宗法制。点评:宗法制即宗教法规,是一种权利继承制度,将君位的承传用嫡长子继承制的形式确定下来,完善和巩固分封制,防止贵族之间因为权力的继承问题发生纷争。宗法制下的等级尊卑观念非常严格,等级森严,尊卑有序,它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君臣关系为纲纪,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维护贵族统治贵族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世袭制、分封制和分封制一起,构成了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的主体,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5.清朝小说官场现形记第四十九回:“自己辛苦了一辈子,挣了这钱大家分,死下来又没有个传宗接代的人,不知当初要留着这些钱何用。”与主人公如此感慨产生关联的是a. 分封制b. 宗法制c. 科举制d. 郡县制【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死下来又没有个传宗接代的人”可知,体现了主人公注重血缘维系的宗法制观念,故b项正确;ad项是地方行政制度,排除;c项是选官制度,排除。6.礼记中说:“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这说明礼乐制度a. 有稳定社会秩序的功效b. 突出强调社会等级分化c. 与宗法分封制互为表里d. 促使社会风俗的同一化【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同则相亲,异则相敬”可以看出该文献主要是在强调通过礼乐制度维护等级秩序,达到社会的和谐,故a项正确;宗法制是用来区分尊卑,亲疏,贵贱的政治制度,故b项排除;礼乐制度是维护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工具,排除c;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同一化”,故d项排除。7.春秋初期发生过“周郑交质”郑庄公姬寤生先把世子(继承人)送到周都城,周平王接着把太子送到了郑国居住,以证明双方互信。这反映出a. 周王对诸侯的控制力不足b. 嫡长子继承制度遭到破坏c. 同姓诸侯国格守分封义务d. 周礼规范了贵族阶层道德【答案】a【解析】春秋时期,分封制度逐渐走向崩溃,“周平王接着把太子送到了郑国居住,以证明双方互信”凸显诸侯与天子地位的逐渐平等,说明周王对于诸侯控制力的不足,故a正确;宗法制并没遭到破坏,故b错误;分封制遭到破坏,故c错误;d不符合材料主旨。8.史学家夏曾佑在中国古代史一书中说:“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其中,“中国之政”主要指的是a. 纲常礼教b. 儒家思想c. 礼乐制度d. 中央集权制【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中“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是指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是指秦始皇创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是指汉武帝时期奠定了中国的疆域版图,故d项正确;abc项包含在d项之中。9.一月古时本来又叫“政月”,到了秦朝为了避皇帝嬴政的讳,就把“政月”改为“正月”,“正”字的读音也为“征”了。这说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征是a. 中央集权b. 神权与王权相结合c. 独断性和随意性d. 皇权至上,皇帝独尊【答案】d【解析】【详解】由材料可知,仅仅是为了避皇帝嬴政的讳,就把“政月”改为“正月”,这体现了皇权至上和皇帝独尊的特点,故选d。材料没有涉及到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问题,故无法体现出中央集权的特点,排除a;材料未涉及对皇权的宗教性描述,无法体现神权与王权的结合,排除b;材料并未提及国家政事的决策方式,无法体现独断性和随意性,排除c。10.秦统一岭南后,设置了南海郡,赵佗任南海郡郡尉。赵佗a. 定期朝觐秦始皇b. 秦始皇任命的官吏c. 负责将地方财赋运送中央d. 协助秦始皇处理中央政务【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秦统一岭南后,设置了南海郡”可知赵佗是秦统一全国后在地方任职。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不得世袭,故b项正确;分封制下地方诸侯要定期朝见周天子,秦废除了分封制,故排除a;郡尉掌管兵事不负责财政,排除c项;协助秦始皇处理中央政务是中央丞相的职责,排除d项。11.秦朝政府的一位高官,他每天工作非常繁忙,主要对一些违法乱纪的官员进行暗访、调查。那么,这个政府高官是a. 丞相b. 御史大夫c. 太尉d. 郡守【答案】b【解析】【详解】从材料“高官”、“对一些违法乱纪的官员进行暗访、调查”可以看出,这名官员应该是秦朝的御史大夫,御史大夫处理国家监察事务,故b项正确;a项是掌握的是行政权,排除;c项掌握的是军权,排除;d项是地方官员,不是高官,故排除。【点睛】“高官”、“对一些违法乱纪的官员进行暗访、调查”是关键信息。12.在位时期注意从身份低微的士人中破格用人,参与国家政治中枢的主要决策,形成“内朝”和“外朝”政治现象的皇帝是a. 秦始皇b. 汉武帝c. 唐太宗d. 宋太祖【答案】b【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本题材料提到注意从身份低微的士人中破格用人,参与国家政治中枢的主要决策,形成“内朝”和“外朝”政治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属于汉武帝所为,因此选b。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中外朝制度13.据汉书记载,某一官员“周行郡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该官员属于a. 十三州刺史b. 御史大夫c. 参知政事d. 三司使【答案】a【解析】从材料“周行郡国”“省察治状”“断治冤狱”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官员的职责是对地方官员进行监察,由此可判断是刺史;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置刺史一人,代表中央监察地方,故a项正确。b项是秦朝的中央官制,排除;cd项是宋朝的中央官职,排除。点睛:解题的关键是抓住关键信息“周行郡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进行分析,结合“汉书记载”和所学知识解答即可。14. 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高宗时,打破宰相任用资历限制,允许三省中四品以下官员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名义行宰相权,参预朝政。其目的是a. 重用人才,推行科举取士b. 分割相权,加强君主专制c. 分工协作,提高行政效率d. 缓和矛盾,抑制朋党之争【答案】b【解析】题中,唐高宗时宰相资历门槛更低、数量更多,这是弱化相权、强化君权的反映。15.北宋蔡襄在国论要目中说:“今世用人,大率以文词进。大臣,文士也;近侍之臣,文士也;天下转运使,文士也;知州,文士也。虽有武臣,盖仅有也。”这说明北宋统治政策的一个突出特点是a. 重文轻武b. 知人善任c. 宋朝官员均为文人d. 分化事权【答案】a【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北宋的统治政策,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根据题干中“今世用人,大率以文词进”其中大臣、近臣等官职都是任用文人,武臣鲜有,所以该时期政治的突出特点是重文轻武,符合题意的是a项,bcd项在题干中没有体现。16. “胡惟庸绝不是朱元璋的真正目标,朱元璋要毁灭的是胡惟庸背后的那个庞然大物。”“那个庞然大物”是指( )a. 宰相制度b. 内阁制度c. 宦官集团d. 胡惟庸集团【答案】a【解析】【详解】试题分析:1380年,明太祖裁撤中书省和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皇帝集皇权和相权于一身,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因此选a。考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点评:自秦朝至明朝君权与相权的演变及其趋势17.隋唐时期,宰相都是可以坐的。到了宋朝,太祖认为坐着对皇帝不敬,就把椅子撤走了。到了明清时期,大臣奏事必须跪着。由坐到站再到跪的变化,说明了a. 中央集权的强化b. 封建等级秩序的模糊c. 古代礼仪制度的不断发展d. 君主专制的加强【答案】d【解析】材料“由坐到站再到跪”表明宰相的地位逐渐低下,皇帝的权力逐渐增强,这说明了君主专制的不断加强,故d项正确,c项错误;a项不符合题意;b项与材料意思正好相反。点睛:材料材料“由坐到站再到跪”是解题的关键。18.下列文献记载,按其所反映的历史现象之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雍正年间,用兵西北”,“始设军机房”“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封建亲戚,以藩屏周”a. b. c. d. 【答案】a【解析】反映的是秦朝的皇帝制,反映的是清朝的军机处,反映的是明朝废除丞相,反映的是西周的分封制,故正确的顺序是。故排除bcd,选a。19.梁启超曾把中国古代的某一机构比喻成“将留声机器所传之声,按字誊出的写字机器”。这一机构是a. 汉朝的刺史b. 宋朝的通判c. 明朝的内阁d. 清朝的军机处【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根据梁启超的描述,这一机构是十分机械化的,只负责跪受笔录,传达命令,因此这一机构指的就是清朝的军机处。这是明清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具体体现,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考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军机处20.范进中举中,范进依凭一项制度由赤贫之民一跃官至御史巡抚,人民中的优秀分子有参政机会,体现了它的公平公正。该制度a. 分封制b. 三省六部制c. 科举制d. 察举制【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由一赤贫之民一跃官至御史巡抚,使人民中的优秀分子有参政机会,体现了它的公平公正”,结合所学可知,科举制以考试方式选拔人才,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政权的局面,为下层人民参与政权开辟道路,体现了一定的公平公正,故c正确;分封制是中国古代国王或皇帝分封诸侯的制度,与题意无关,排除a;三省六部制是隋唐时期的中央官制,不是选官制度,b错误;察举制是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这种以官举士的方式具有封闭性,不能真正体现公平公正,不符合题意,d错误。21.在整体地理环境内,希腊居民的活动范围局限在了地中海的周边,形成了一个个分散的、与母邦相独立的殖民点。希腊的自然地理环境对希腊文明的最大影响是a. 有利于希腊发展工商业b. 有利于希腊航海事业的发展c. 有利于希腊向海外扩张d. 有利于希腊民主传统的形成【答案】d【解析】【详解】古希腊多山近海的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古希腊的历史和文化,广泛的海外贸易、殖民及其他经济和文化交往活动,使古希腊形成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并较早接受了平等互利的观念,这一切都有助于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建立,故选d;abc均不符合“最大影响”的限定,排除。22.亚里士多德讲道“过于稠密的人口不可能保持一定的秩序,就难以建立一个政体(不能知道当官的是什么人)。”这说明亚里士多德主张a. 让少数人掌握民主权b. 在政治上人人平等c. 小国寡民的政治体制d. 平民有权监督官员【答案】c【解析】材料中“过于稠密的人口不可能保持一定的秩序”,说明亚里士多德不主张人口众多的城邦,显然赞同小国寡民的政体,故c正确;材料中没有提出民主的信息,故a错误;人人平等不符合题意,故b错误;d中监督官员材料没有体现。【点睛】影响古希腊文明的因素很多,如政治、经济、种族、地域等。地域只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而不是决定因素,确切地说古希腊文明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23.在古代雅典,没有兄弟的女儿虽然不能直接取得父亲的遗产,但可把这个遗产转移给她的儿子。这主要是因为a. 妇女不具有公民权b. 遗产属于私有财产c. 儿子是唯一继承者d. 妇女无力管理遗产【答案】a【解析】【分析】古代雅典妇女没有公民权,所以没有继承权,故a正确;遗产不是私有财产,故b错误;c中唯一说法绝对;d中说法不符合题意。【点睛】“全体人民”是指少数成年男性公民。本质特征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之上的民主,是少数人的民主,目的是维护奴隶主的统治地位和利益。【详解】24.“一个对政治毫无兴趣的男人,我们不说他是那种只扫自家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人,而干脆把他当作废人。”这段话表明雅典a. 人民主权的政治特点b. 男性公民普遍积极参政c. 轮番而治的政治特点d. 所有居民都享有民主权利【答案】b【解析】【详解】从材料“一个对政治毫无兴趣的男人把他当做废人”中可以看出公民必须对政治感兴趣,鼓励公民积极参政,故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雅典民主的特点,故ac项排除;雅典民主政治是公民的民主,故d项错误。【点睛】解题的关键信息是“一个对政治毫无兴趣的男人把他当做废人”。25.自伯利克里时代开始,雅典实行公职给薪制,出席公民大会者每次给薪1个奥波尔,至公元前327年,每次给薪6个奥波尔,参加重要会议者领取9个奥波尔。这表明当时雅典a. 鼓励公民积极参政b. 城邦经济繁荣发达c. 重视消除贫富差距d. 民主已发展到顶峰【答案】a【解析】材料“雅典实行公职给薪制,出席公民大会者每次给薪”表明雅典政府对公民积极参与城邦政治给予鼓励和重视,故a项正确;实行公职给薪制并不能表明雅典经济繁荣和民主发展到顶峰,故bd项排除;雅典实行公职给薪制并非解决贫富差距,故c项排除。点睛:解题的关键信息是材料“雅典实行公职给薪制,出席公民大会者每次给薪”,从中可以得出政府重视公民参政。26.柏拉图说社会中没有知识、没有教养、没有政治智慧的下层群众掌握政治权力,政治生活的狂热使得他们很容易丧失理性,进而做出草率的、不合理的政治决策。”作者意在说明雅典a. 抽签选举的局限b. 多数人暴政的实质.c. 轮番而治的危害d. 直接民主制的弊端【答案】d【解析】“政治生活的狂热使得他们容易丧失理性,做出草率的、不合理的决策”说明使用雅典民主中投票选举和抽签选举导致民主权力的滥用和误用,实际上是直接民主的弊端,d正确;a和c属于d的内容;b不符合材料主旨。27.民法大全规定:“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与其判处无罪之人,不如容许罪犯逃脱惩罚。”这反映了古罗马民法a 重视证据b. 主张重罪轻罚c. 纵容犯罪d. 维护贵族利益【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可知,定罪不能基于怀疑,而要建立在实实在在的证据上。故答案为a项。b项,主张重罪轻罚明显与“与其判处无罪之人,不如容许罪犯逃脱惩罚”不符,排除;c项,材料主张重视证据的作用,并非纵容犯罪,排除;d项,维护贵族利益的说法是正确的,但是材料没有体现,排除。28.它是向旧制度的公开挑战改变了几百年的选举议员的做法,这意味着土地贵族和金融寡头不得不作出让步。26个有两个议员的城市全是新兴的工业城市。因此,工业资产阶级无疑绝对是这次改革的绝对获益者。材料中的“它”指的是a. 1688年光荣革命b. 1689年权利法案c. 1832年议会改革d. 责任内阁制的形成【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工业资产阶级无疑绝对是这次改革的绝对获益者”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32 年,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英国议会进行了改革,工业资产阶级在议会中获得了更多的权利,得以进入国家权力的中心,与材料中“新兴的工业城市”“工业资产阶级”相符,故c项正确;a项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束,排除;b项标志着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排除;d项是指1721年沃波尔成为第一任首相,排除。【点睛】“工业资产阶级无疑绝对是这次改革的绝对获益者”是解题的关键。29.2016年7月,保守党领袖特蕾莎梅组建英国新一届政府。特蕾莎梅成为继玛格丽特撒切尔之后英国历史上第二位女首相。其出任英国首相是因为a. 英国国民选举b. 前任首相推荐c. 国王直接任命d. 她是下院多数党领袖【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英国议员是选举产生的,首相由议会多数党领袖担任,不是国民选举的,排除a。根据英国责任内阁制的规定,首相由议会多数党领袖担任,而不是前任首相推荐 ,排除b,d项正确。英国是君主立宪制的国家,国王的职权多是礼仪性的,国王无权任命首相,排除c。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d。点睛:本题的关键是熟悉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30.英国1679年通过人身保护法,该法案是针对复辟王朝肆意抓人、侵害反对派议员人身自由的行径提出来的,规定在逮捕人之前应先公布他的罪状,被捕者有权要求立刻依法审讯。议会上院曾力图阻挠这项立法,但下院不屈不挠,终于三度通过。这说明当时英国a. 进一步扩大了议会权利b. 注重维护个人自由权利c. 上院权利已转移到下院d. 上下两院权利斗争激烈【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该法案针对复辟王朝肆意抓人,侵害反对派议员人身自由行径提出来的”表明英国颁布人身保护法主要是维护个人自由权利,故b正确;材料无法体现议会权力的扩大,排除a;英国议会分为上院和下院,上院属于贵族院,下院拥有实权,上院权利并没有转移到下院,c错误;材料反映的是针对该项立法是否通过上下两院的争斗,材料无法体现上下两院权力斗争激烈,故d错误。二、非选择题31.政治制度是现实的,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柳宗元封建论材料二 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则分之为郡,分之为县,俾才可长民者(“长民者”指管理百姓的人)皆居民上,以尽其才,而治民之纪,亦何为而非天下之公乎?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一材料三 行省虽然拥有经济、军事、行政等权力,但这些权力都是元廷让渡给地方的,最终的决定权还操控在中央的手中,因此行省权力大而不专,这决定了它只能为朝廷集权服务。而行省行政区划中采取犬牙交错的划分原则,又从客观上瓦解了地方割据的地理条件。中国论文网材料四 任何制度,断无二三十年而不变的,更无二三百年而不变的。但无论如何变,一项制度背后的本原精神所在,即此制度之用意的主要处则仍可不变,于是每一项制度,便可循其正常轨道而发展。此即是此一项制度之自然生长。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请回答:(1)材料一论述到的西周、秦朝和汉初的三项政治制度分别是什么?(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郡县之制”的历史作用。(3)据材料三,说明元朝行省制度为什么能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4)政治制度“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但其“本原精神”“仍可不变”。综合上述材料,说明材料四中的“本原精神”是指什么?【答案】(1)制度:西周:分封制;秦朝:郡县制;汉初:郡国并行制。(2)作用:有利于维护国家稳定;任用有才之人管理百姓;形成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3)原因:行省权力大而不专;采取犬牙交错的区划原则。(4)本原精神:加强中央集权,抑制地方独立性。【解析】【详解】(1)制度:西周:根据“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可得出是分封制;秦朝:结合所学可得出秦朝推行的是郡县制;汉初:根据所学可知,西汉初年推行了郡国并行制。(2)作用:根据材料“郡县之制,合古今上下皆安之,俾才可长民者(“长民者”指管理百姓的人)皆居民上,以尽其才,而治民之纪,亦何为而非天下之公乎?”并结合所学,从维护国家稳定、人才的选用、对地方管理的加强、制度的变革等角度分析概括。(3)原因:根据“但这些权力都是元廷让渡给地方,最终的决定权还操控在中央的手中,因此行省权力大而不专。而行省行政区划中采取犬牙交错的划分原则,又从客观上瓦解了地方割据的地理条件。”可概括得出行省权力大而不专;采取犬牙交错的区划原则。(4)本原精神:根据四则材料的主旨可知,材料都阐述的是地方行政制度,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趋势是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地方权力,抑制地方独立性。32.在中国古代强化君主专制过程中,存在着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划分君、相的权限成了历代政治制度设计中的重要事情。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秦代的朝廷,主要由“三公”和诸卿组成。“三公”,即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从制度上说,秦朝应有太尉的官位,实际上大概未曾具体选任担当这一职务的官员。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材料二 中书省起草诏书后,呈送皇帝,(皇帝若同意)画一敕字。经画敕后,即为皇帝的命令,然后行达门下省,待门下省加以复核。若门下省反对此项诏书,即将原诏书批注送还中书省重拟。若诏敕获得门下省同意,送尚书省执行。尚书省则仅有执行命令之权。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材料三 近四十年来普遍有一种误解,以为在民国成立以前,几千年来的政体全是君主专制的,甚至全是苛暴的、独裁的、黑暗的,这话显然有错误。在革命前后持这种论调以攻击君主政体,固然是一个合宜的策略。至少除开最后明清两代的六百年大体上说,一千四百年的君主政体,君权是有限制的。摘编自吴晗历史上的君权的限制(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秦代“三公”的主要职责。试分析秦代太尉一职从未授予大臣的原因。(2)据材料二,分析唐代宰相制度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制度的作用。(3)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明清两代君主专制强化的表现。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中“一千四百年”的古代中国历史中限制君权的因素有哪些?【答案】(1)职责:丞相为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监察百官,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太尉,管理全国军务。原因:便于皇帝直接掌管兵权,加强皇权。(2)特点: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分散;相互牵制和监督。作用:削弱相权,加强君主专制(3)表现: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增设军机处。因素:相权的牵制;君权神授、天人感应思想;儒家伦理道德。【解析】【详解】(1)职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丞相为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监察百官,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太尉,管理全国军务。原因:结合所学可知,太尉主管全国军务,这会威胁到皇帝的权力与地位,所以才会出现理应有的职位,但却始终无人担任的局面。(2)特点:由材料可知,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书”,门下省负责“复核”,尚书省负责“执行命令”可知,三省长官都是宰相,但相权分散;另一方面三省之间存在相互牵制和监督的关系。作用:由材料可知,宰相权力被一分为三,且相互牵制,故其作用是削弱了相权,加强君主的权力。(3)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两代君主专制强化的表现为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增设军机处。因素:结合所学可从政治制度上的权力牵制和思想上的限制入手分析。政治上是宰相制度的牵制,思想上的限制主要是儒家思想中的“君权神授、天人感应思想”和“伦理道德”等。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奴隶和隶农必须无条件地服从主人,服从命运的安排,对逃亡的奴隶和隶农必须严加惩治。妇女不得参与任何公务,因而她们不能担任法官,或行使地方官吏的职责,或提出诉讼,或为他人担保,或担任律师。民法大全材料二查士丁尼皇帝以集罗马法律之大成而著称于世,他所编纂的法典在他统治期间得到了实施。民法大全保留了罗马在法学上天才性的创造成果,后来成为欧洲许多国家制定法律的蓝本。也许没有哪一部法典对世界有这么持久的影响。【美】迈克尔h.哈特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材料三雅典民主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现代意义上的民主不分出身、性别、贫富,凡是年满18周岁的公民,都享有民主权利,也就是参政、议政、选举和被选举这样的权利。但雅典的民主,又是一个伟大的创举,它不是古代中国式的一人统治,一家之言。郭小凌雅典民主制的得失(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的内容是否可以否定罗马法的历史作用,为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法学的角度指出查士丁尼的贡献并指出其贡献的影响。(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什么说“雅典民主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材料三中“伟大的创举”指的是什么? 【答案】(1)不可以。原因:罗马法虽有其局限性,但它是欧洲历史上最早一部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它提出的法律原则,对近代欧美资产阶级法律产生了重要影响。(2)查士丁尼编纂民法大全,使罗马法形成完备体系。民法大全调解了社会矛盾,维系了帝国统治的稳固,保留了罗马在法学方面的创造成果,成为后世欧洲许多国家制定法律的蓝本。(3)原因:雅典的民主仅是男性公民的民主,妇女、奴隶、外邦人都不享有政治权利。雅典民主创造了一种集体管理的新形式。【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罗马法的特点、历史影响及其局限性的准确识记和了解。(1)对于罗马法的评价,应是一分为二,全面客观的看待,我们应客观地肯定罗马法是欧洲历史上最早的一部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它提出的法律原则,对近代欧美资产阶级法律产生了重要影响。(2)回答查士丁尼的贡献及其影响,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