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第5课 杜甫诗三首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2)_第1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第5课 杜甫诗三首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2)_第2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第5课 杜甫诗三首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2)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5课杜甫诗三首,一个人的文字与他的生存方式是息息相关的。有什么样的生存状态,就会有什么样的文字。杜甫一生穷困潦倒。初识李白,曾有飘蓬之叹;处身贫病,昧尽世态炎凉;终老之际,犹自艰难苦恨。国破民困之忧,流离颠沛之痛,经由充满悲悯的表达,使他赢得了“诗圣”的美誉。面对杜甫,耳畔依旧回响着杜甫先圣的诗句:“杖藜叹世者谁子,泣血迸空回白头!”那份不亚于青年人的担当,那一颗滚烫滚烫的爱国心,在历史的忧患之中是心里的一方晴空,千百年后酝酿成一弯七彩之虹!忧与爱,翻开杜甫的人生,不由得让人想起这句话:“文章憎命达。”他仕进无门,困顿十年,方得小职,安史之乱中又流亡颠沛,为人所俘,直至最后贫病交加而死。当他幼年在自家的枣树上爬上爬下,把笑声洒满整个庭院的时候,一定没有想到命运之神已给他安排下这样一条坎坷异常的人生之路。幼时身体羸弱的他也一定没有想到自己将用这一副肩膀扛起人生的不幸和整个时代的悲哀。肩膀,作者介绍,秋兴八首(其一)759年,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妻儿入四川,寓居成都,依靠四川节度使严武等亲友的接济维持生活。765年4月,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托,于是离开成都,寓居夔州。在寓居夔州的两年里,杜甫潦倒多病,知交零落,壮志难酬,心境非常寂寞。当此秋风萧瑟之时,他不免触景生情,感发诗兴,写下了这样一组诗,共有八首,这是第一首。,背景解读,咏怀古迹(其三)这首诗是杜甫766年秋天在夔州写成的。夔州和三峡一带本来就有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庾信等人留下的古迹,杜甫正是借这些古迹怀念古人,同时也抒发了自己的家国身世之慨。,登高这首诗是杜甫767年秋在夔州所作。当时杜甫已经56岁,长期颠沛流离的生活,加之心情抑郁忧愤,致使诗人身患重病。这一年的重阳节,杜甫约他的一个远亲吴郎来饮酒,不想吴郎因事没来,杜甫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即景伤怀的七言律诗。,1怀古诗和律诗怀古诗怀古诗主要是以历史事件、人物、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这类诗往往“有感而发”,是诗人处于某种背景之下,前往瞻仰或凭吊历史古迹,回顾古人的业绩或遭遇,自己内心产生共鸣,不禁发出对古人业绩的慨叹或抒发对物换星移、物是人非的悲哀之情。其感情基调一般都是苍劲悲凉的。,知识链接,律诗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因有严格的格律而得名。形成于南北朝,定型于唐代。主要有“五律”和“七律”。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八句,每两句为一联,共四联,依次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每首律诗的颔联和颈联的上下句习惯是对仗句。律诗要求押韵,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要求一韵到底,中间不得换韵。除五律、七律外,也还有八行以上的长篇律诗,成为排律。,2登高诗历代辑评明胡应麟评:杜诗“风急天高”一章,全诗“五十六字,如海底珊瑚,瘦劲难名,沉深莫测,而精光万丈,力量万钧。通章章法、句法、字法,前无昔人,后无来学,微有说者,是杜诗,非唐诗耳。然此诗自当为古今七言律第一,不必为唐人七言律第一也。”元人评此诗云:“一篇之内,句句皆奇,一句之中,字字皆奇。亦有识者。”(诗薮内编卷五),字音,1秋兴八首(其一)选取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营造了一种什么意境?提示:意象:秋、孤舟、寒衣等。意境:凄清、伤感。2登高一诗的诗眼是哪一个字?提示:悲。,秋兴八首(其一)这是一篇随物兴感、即景寄怀之作。诗人由深秋的衰残景象和阴沉气氛感发情怀,抒写了因战乱而常年流落他乡、不能东归中原的悲哀和对干戈不息、国家前途未卜的担忧。诗歌悲自然之秋,更是悲人生之秋和国运衰落之秋,充溢着苍凉的身世之感和家国之忧。,咏怀古迹(其三)这首诗着重表现远嫁异域的王昭君怀念故土的怨恨忧思,表达了对昭君有倾国倾城之貌却被人嫉恨,远嫁异邦的无比慨叹,也抒写了自己虽有报国济世之志,却遭排挤,不得重用的遭遇。诗人在咏叹昭君不幸的同时,也在感慨自己的不幸,寄托了自己的家国之情。登高这首诗通过诗人登高的所见、所闻、所感,描绘了江边深远空旷的秋景,抒发了作者潦倒一生、年老多病的悲愁之感。,秋兴八首(其一)1如何理解“秋天”和“大江”在诗中的作用?【对应考点】分析诗歌中意象的作用。【提示】要联系意象的固有含义,并结合诗人的经历及写作背景进行分析。,【答案】“秋天”和“大江”是杜甫诗歌中的常见意象。诗人用一派弥天盖地的秋色将渭原秦川与巴山蜀水联结起来,寄托自己的故国之思;又用滔滔不尽的大江把今昔异代联系起来,寄寓自己的抚今追昔之感。诗中那无所不在的秋色,笼罩了无限的宇宙空间;而它一年一度如期而至,又无言地昭示着大自然的岁华摇落,宇宙间的时光如流,人世上的生命不止。那条波浪滔天的大江,是永恒的时间的流程。在万物凋零的秋天,诗人面对辽阔的大江,不由生出人生迟暮、功业难成的感慨。无限悲秋之意,弥漫在浩瀚大江上、苍茫天地间,从而使诗人羁旅的愁思、家国的忧伤、身世的感慨显得更加沉重。,2这首诗情景交融,以描绘秋景作为外在的引文线索,以抒发悲秋、悲人生、悲国运作为内在的思想意蕴,试举例分析本诗情与景的和谐统一。【对应考点】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提示】要结合诗歌的具体内容和作者的经历分析。【答案】情景的和谐统一,是抒情诗里一个异常重要的方面。此诗可以说是一个极好的范例,如“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波浪汹涌,仿佛天也翻动;巫山风云,下及于地,似与地下阴气相接。,前一句由下及上,后一句由上接下。波浪滔天,风云匝地,秋天萧森之气充塞于巫山巫峡之中。我们感到这两句形象有力,内容丰富,意境开阔。诗人不是简单地再现他的眼见耳闻,也不是简单地描摹江流湍急、塞上风云、三峡秋深的外貌特征,而是捕捉到它们内在的精神,赋予江水、风云某种性格。这就是天上地下、江间关塞,到处是惊风骇浪,动荡不安;萧条阴晦,不见天日。,这就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的极度不安,翻腾起伏的忧思和胸中的郁勃不平,也象征了国家局势的变易无常。这两句诗把峡谷的深秋,诗人个人身世以及国家丧乱都包括在里面。既掌握景物的特点,又把自己人生经验中最深刻的感情融会进去,用最生动、最有概括力的语言表现出来,景物就有了生命。情因景而显,景因情而深。,咏怀古迹(其三)3“环珮空归月夜魂”中的“空”应如何理解?【对应考点】炼字。【提示】兼顾表面义和深层义,并联系作者的情感。【答案】从字面上看,作者认为,既然大错已经铸成,昭君的魂灵归来也是徒然的。深入一想,昭君虽骨留青冢,但魂灵早已在月明之夜回到生她养她的父母之邦,可见其怀念故国之心是多么强烈。一个“空”字,将诗人的悲愤之情、伤悼之意传达得淋漓尽致。,4杜甫为什么会深情咏叹王昭君其人其事?【对应考点】分析诗歌的主旨。【提示】要结合诗歌的具体内容和作者的经历分析。【答案】王昭君的故事是非常感人的。她自恃美貌,高标自持,不肯贿赂画工,最后远嫁匈奴,身葬绝域,令人悲慨。对王昭君,历代不乏歌咏,就连北宋王安石这样的“硬汉”也写了明妃曲,对昭君出塞之事大加议论,寄予了深切的同情。这是因为女人貌美入宫被冷落,和男人怀才入朝不得志一样,都是让人感叹悲哀的事。杜甫咏王昭君,也不过是借昭君之事,浇自己胸中的块垒。,登高5“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两句选取了哪些意象?画面有何特点?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应考点】分析诗歌的意象、意境和情感。【提示】要由修饰意象的词语判断意境的特点,进而知人论世,分析作者情感。登高的颔联只写了两种意象落木、长江,集中表现了深秋时节的典型特征。落木茫无边际,萧萧而下,是诗人仰视所见;江水奔腾不息,滚滚而来,是诗人俯视所见。整个画面气象万千,苍凉悲壮,气势雄浑壮观,境界宏阔深远。,秋兴八首(其一)全诗以描绘秋景为外在的行文线索,以悲秋之情作为连通各联的内在脉络,抒发的不仅是悲自然萧瑟之秋,更是悲人生老大之秋和国运衰落之秋,充溢着身世之感和家国之思,情景交融,蕴涵丰厚。,钱钟书在其文中形象地阐释了中国诗的特征:以抒情为主,富于暗示等。请结合“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这句诗,借助合理的想象,用动情的笔墨描写出杜甫登岳阳楼的情境。要求:(1)运用情景交融的手法;(2)使用第一人称;(3)结构相对完整,语言简明、准确、生动;(4)不少于200字。,即时小练,【答案】示例:在一个明媚的日子里,我登上了神往已久的岳阳楼。只见眼前湖水白茫茫一片,恰如我满腹的心事没有头绪。我倚靠着岳阳楼的窗户,向北眺望,虽然隔着道道关山,既看不到长安,也看不到战火,但在我心中却出现了吐蕃入侵,长安危急,人民遭难的情景。唉,苦涩的泪水顺腮而下。站在这里,看看自己,举目无亲,年老多病;想想国家,战争未平,社稷多难。我既为自己的身世孤苦晚境凄凉悲伤,更为国家的动荡不安战乱不休而悲痛。,古人在写诗过程中常常倾注颇多心思在几个甚至一两个字上,正是这几个或一两个字让全诗意境飞出,情感表达更为彻底,也使诗歌有了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炼字类题型一直备受高考命题者青睐。这类题型问法多样,如:,诗歌的炼字,考点透视,1某一联中最精练传神的是哪个字?请简要赏析。2某字历来被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3某字可否换为另一字,为什么?4这首诗的诗眼是什么?请鉴赏它的妙处。5某个词语或某个字被认为是全诗的关键,你同意吗?为什么?但无论问法如何多变,其答题思路是一致的:1解释字的含义,明确字中运用的手法。2结合该字所在的诗句分析所展现的景物特点。3该字在表情达意方面所起的作用。,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早上五盘岭岑参平旦驱驷马,旷然出五盘。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苍翠烟景曙,森沉云树寒。松疏露孤驿,花密藏回滩。栈道溪雨滑,畬田原草干。此行为知己,不觉蜀道难。,真题典例,【注】唐代宗大历元年(766)春,岑参作为僚属随剑南西川节度使杜鸿渐入蜀平乱,途经五盘岭时作。五盘岭:秦、蜀交界处峻岭,其山道曲折盘旋,故名。出五盘:攀越五盘山道登上山巅。“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中的“斗”“攒”两字,生动传神,所写景物特征鲜明,请做简要分析。【答案】“斗”字,描写了两岸崖石耸峙欲错,犹如两兽相斗,凸显了江崖陡峭、峥嵘之势。“攒”字,描写群峰相连,层次莫辨,仿佛聚在一起,刻画了峰峦密集、重叠之态。,草堂诗魂细雨蒙蒙,落叶飘飘。当我来时,又是茅屋为秋风所破的季节。老天像有意在营造一份思古幽情,像有意让人来品味一种人生意蕴文章憎命达!,茅屋而草堂,草堂而杜甫草堂,这绝代诗圣生命的一大栖息处,这蕴藏着一个风雨飘摇的时代、一个伟大灵魂沉吟的处所杜甫草堂,早已成了成都的杜甫草堂公园。草堂公园由大廨、诗史堂、工部祠和柴门等景观组成,既给成都人一个清幽的休息场所,也给远方慕名而来的游客以精神的慰藉。设施是对过往的纪念,也是对现在的经营。,只是,草堂作为一个诗人艺术生命的凝结处,作为中国文学史的一个纠结点,作为一段历史的观象台,太有特点了,情绪也太浓重了。“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读清人顾复初的“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龙盘虎卧几诗客;先生亦流寓,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那副对联,更让人嘘唏不已。草堂的文化意义与杜甫在世时命运的反差也太大了。然而,又让人坚信只要确实灿烂过,也就注定会占有辉煌。,草堂足供观赏,甬道曲折,尽可徜徉,更何况又是细雨迷蒙,黄叶铺地!草堂,此时此际的草堂在诉说什么呢?从开元到天宝,壮游三吏三别北征秋兴八首,直到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代诗史再现了一个时代,仅这些就足以彪炳青史了。这是杜甫的不朽,这是杜甫的辉煌,这也是杜甫的价值所在。舍此,我们又何以了然在一个大起大落的朝代里,有一个愈老大愈清瘦愈苦寒的杜工部!这些是不必说的。但仅仅如此,还远不能了然杜甫诗歌抑郁沉雄的内在生命力,也远不能了然士人的用世之志与命运悲剧。这正是“文章憎命达”的命意所在,是其深层的人生意蕴所在,也是中国历史上人才的成就与命运的二律悖反。,中华传统,士人总有一份天下之志、用世之心,更何况出身于奉儒守官世家的杜甫!杜甫曾抒写人生抱负:“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他希望一出山就占据要津,而且充满理想色彩要让君王赶上传说中的尧舜,要使全国民风淳朴敦厚。,志莫大焉!然而,命运总是跟人开玩笑,历史也总在捉弄志士仁人。由开元而天宝,张九龄罢相,李林甫上台,唐王朝也今非昔比,贤能之人想说什么做什么都已不可能了。这是国家的不幸,时代的不幸,也注定了杜甫一生宏图大志的落空。肃宗即位后,杜甫表面上拥有一官半职,比如左拾遗、华州司功参军、工部员外郎,而实际上却难有作为,薪俸也不足以养家。离开中原后,其行迹大略是同谷锦城夔州潭州,同时他的生命也如一片黄叶飘到了尽头。,可是,他的诗作却从此更加如长河激浪,深潭照物,映现出一代河山的风云、生灵的状貌。它们如钟,如鼓,回响在中华历史的长空。杜甫的命运就这样确定了,杜甫的历史角色及其创作成就也就这样确定了。这时我们再吟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诗句,就会发现,个人的遭际,在诗圣眼中已不算什么了,此时他所想的只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苦寒到此已极矣,而忧患、仁慈至此亦已极矣!杜甫之胸怀,杜甫之心地足以光照日月!,“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或者说经邦济世,要的不就是这种德与才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