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十三沂水春风孔子作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为人类留下了一笔丰富的精神财富。他的一些教育思想至今仍然实用。今天我们就通过沂水春风这篇课文来感受这位教育家的形象。一、字音曾皙(x)千乘之国(shn)夫子哂之(shn) 以俟君子(s)冠者(un) 浴乎沂(y)风乎舞雩(y) 比及三年(b)喟然(ku) 吾与点也(y)小相(xin) 铿尔(kn)二、通假字鼓瑟希,铿尔希,通“稀”,稀疏莫春者,春服既成莫,通“暮”,傍晚唯求则非邦也与与,通“欤”,吗三、一词多义如与方以因四、词类活用可使足民使动用法,使富足风乎舞雩名词用作动词,吹风三子者出,曾皙后名词用作动词,走在后面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形容词用作名词,小事、大事端章甫名词作动词,端,穿着礼服;章甫,戴着礼帽鼓瑟希名词作动词,弹奏五、古今异义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古义:指古代军队组织。今义:部队的建制单位。宗庙之事,如会同古义:这里泛指外交会见。会,指诸侯会盟。同,指诸侯共同朝见天子。今义:跟有关方面会合起来办事。六、特殊句式以吾一日长乎尔介词结构后置句不吾知也宾语前置句则何以哉宾语前置句为国以礼介词结构后置句可使有勇省略句异乎三子者之撰介词结构后置句加之以师旅介词结构后置句本文是如何刻画孔子四位弟子的性格特点的?点拨子路比孔子小九岁,为人耿直,有勇力才艺。他性情粗犷,率真,常常当面批评孔子,孔子也经常批评他。但孔子对子路评价很高,认为他有治理千乘之国的才能。所以,孔子话音刚落,子路就急忙抢先发言。从“率尔而对”可见子路直爽性急的秉性。而冉有、公西华则能从“夫子哂之”中隐隐感到老师的态度,回答得特别谦和。文中虽无一词写两人动作,但从“以俟君子”“非曰能之,愿学焉”“愿为小相焉”的叙述中,可以想见两人谨慎和缓的神情。曾皙是曾参的父亲,年龄可能略小于子路。大家畅谈理想时,他是边鼓瑟边听着。当孔子要他谈谈时,他才“舍瑟而作”,侃侃而谈。短短几句话,千年后仍让我们想起他超脱的思想,持重的举止,高雅清华的风度。孔子为什么要“哂”子路?对子路的“不让”应如何理解?点拨“夫子哂之”说明孔子对子路的发言有些不满意。其原因是:一是说大话;二是不虚心。这与孔子“礼”的主张不一致。事实上,子路其人是有才能的,他说自己能治理“千乘之国”并没有说大话;子路也是个虚心好学的人。由此可见,孔子批评子路“其言不让”是一时之见,他“哂”子路也不大符合他自己倡导的循循善诱的原则,可能存有某种成见。可见,对子路的为人,应用实事求是的评价,不能孔子一人说了算。如何理解“莫春者咏而归”这段话的含意?点拨曾皙所说与子路等三人完全不同。他既不讲从政,即治理国家;也不讲出使会盟,而是刻画一个场面,描写一个情景。从富有诗意的情景描写中,曲折地表达出曾皙的理想;显得那样从容不迫,逍遥自在,甚至有点狂放不羁,但却引起了孔子的无限赞叹;孔子说:“吾与点也!”明确表示了他的思想倾向。但人生理想是个总的概念,实际上包含着政治上的追求和道德上的修养两个方面。子路、冉有、公西华所谈的理想虽不尽相同,但都侧重于政治方面。曾皙的高明之处正在于他能将政治和道德的两种理想熔为一炉,而出之以春风沂水,一片和煦春光,既可理解为政治上的理想寄托,也可引申为道德上的修养追求,使读者大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思索余地。文中的孔子是什么样的形象?点拨孔子既是一个有抱负,也是一个苦闷的活生生的形象。孔子本来是问他的弟子在政治上怎样施展自己的抱负,曾皙却答非所问,讲了一通投身自然怀抱、恬然自适的乐趣,离开了政治。孔子“喟然”而叹,对曾皙所说的深表赞许。这表现了孔子思想上的矛盾。孔子一生,其思想的主导方面是积极用世的,他周游列国,希望按其“仁”的观点对当时的政治作一些改良,但却四处碰壁,在其“道不行”的时候,他的内心有过苦闷,他的“喟然”之叹,便形象地表现出这种苦闷。所以,课文中的孔子,较之那个挂着“大成至圣文宣王”招牌的孔圣人,更为可信动人。这篇文章在人物语言上有何特点?点拨文章对人物语言的描写准确传神。写孔子,“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既平和亲切,又不失长者之风。而写四个学生,更是个性鲜明:子路的“率尔”而言,冉有的谦恭作答,公西华的谨慎小心,栩栩如生,绝不雷同。尤其是对曾皙的描写,先是“舍瑟而作”,表示“异乎三子者之撰”,在老师的鼓励下才说出自己的与前面三人截然不同的志向:不求高堂显尊,却愿走进大自然,怡情养性,表现了他淡泊高洁的志趣。通过人物的言行生动的表现各自的性格特征,是这篇文章描写人物的一大特点。孔子为什么要说“吾与点也”?谈谈你的看法。各抒己见从孔子对子路和曾皙的不同态度看。侍坐章记载,在子路言志之后,“夫子哂之”。一“哂”一“与”态度截然不同。孔子为什么要“哂”子路呢?因为“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子路讲自己能治理千乘之国,是不谦虚的。如果曾点致力于把国家治理成一个“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使万物莫不遂其性”的“太平无事”的理想之国,岂不是更不谦虚吗?果真如此,孔子就不会“与点”,而只会笑点,可见孔子“与点”,并非因为曾点有济世之大志。从曾点与子路等人言志的不同内容看。子路志在治“千乘之国”,冉有志在治“方六七十,如五六十”之邦,公西华志在为小相,参与“宗庙之事,如会同”,二三子之志虽有骄谦之分,却无本质的区别,都是志在为政。孔子也说:“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而曾点自称“异乎三子者之撰”。如果曾点志在为政,那么曾点之志何以“异乎三子者之撰”?可见,曾点是“不求为政”的。从论语其他篇章的有关记载看。论语公冶长记载:“子使漆雕开仕,对曰:吾斯之未能信也。子说。”漆雕开“志于学道不欲进仕,孔子见其不汲汲于荣禄,知其志道深,故喜悦也。”既然孔子喜欢漆雕开的“不欲求仕”,那么赞成曾点的“不求为政”也就并非偶然了。公冶长里的这段记载,正是侍坐章里孔子“与点”原因的注脚。德不孤,必有邻天下最值得交往的人是有德的人,因为他们总能按照社会公德、良心道德去做人做事,从而赢得人心。这句话也富有仁义与交往的意思。孔子在此提出了两个关键的概念:一为“德”,一为“邻”。“德”就是有美德,有修养,这是从自身角度讲的;“邻”就是邻居、朋友,这是从对方的角度讲的。孔子这句话揭示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带来的两个必然结果:一是德若孤,必无邻;一是德不孤,必有邻。“德不孤,必有邻”,就是有德之人具有极大的感染力与极强的亲和力,根本无须去刻意寻找,自然有人来找他、接近他。适用话题这则材料可用于“美德”“交往”“人生修养”等有关话题作文写作中。一、基础知识下列加点字的字音、字义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千乘之国(chn,兵车)夫子哂之(shn,讥笑)b比及(b,到)喟然长叹(ku,叹息声)c以俟(s,等待)君子异乎三子者之撰(zhun,写作)d愿为小相(xin,宰相)焉论语(ln)解析:选b。a.乘,shn;c.撰:述;d.相:祭祀、会同时赞礼、司仪的职位。下面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陪长者闲坐)b因之以饥馑(蔬菜不收为饥,谷物不收为馑)c风乎舞雩(祭天求雨之处,有坛有树)d如会同,端章甫(穿玄端戴章甫,指穿戴礼服礼帽)解析:选b。饥馑:通常泛指饥荒。饥,谷物失收。馑,果菜失收。选出下列各句中句式特点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a风乎舞雩b异乎三子者之撰c不吾知也 d加之以师旅解析:选c。c项,为宾语前置句,a、b、d均为介词结构后置句。下列各句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不知所以裁之 b道不行,乘桴浮于海c夫子莞尔而笑 d子见南子,子路不说解析:选c。a.所以:用来的方法;b.不行:行不通;d.不说:不高兴。下列各句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a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至于礼乐教化,那得有待君子推行了。b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如果有人了解你们,你们想做些什么呢?c夫子何哂由也先生为什么嘲笑仲由呢?d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治理国家靠的是礼让,他的话不谦逊。解析:选c。c项,“嘲笑”改为“笑”。二、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夫子何哂由也哂:笑b亦各言其志也 亦:仅仅,只是c异乎三子者之撰 撰:撰写d吾与点也 与:赞同解析:选c。撰:述。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用法和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a如会同,端章甫b风乎舞雩,咏而归c而木之性日以离矣d且硕茂,早实以蕃解析:选c。c.名词作状语,其他三项均为名词活用为动词。下面对上述文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是孔子的学生曾皙的行为。他在“侍坐”时不赞成其他同学的观点,自己弹奏瑟。随后舍弃瑟并打断其他同学的谈话,表明自己的观点不同。b曾皙在谈论自己的理想时,没有直接表露自己的才能,而是描绘了一幅春日郊游图,在这种生活图景中寄寓了曾皙从容淡泊的情怀。c礼记中解释:“舞雩,祭水旱也。”可以看出,曾皙讲的就是,在春天干旱时,率领人们行祈雨礼,以求得丰年,从而进一步实现他的治国理想。d孔子之所以赞成曾皙的观点,一方面,他的观点符合孔子以礼治国的方略;另一方面,恬淡平和的政治理想与孔子晚年的政治失意过着平静无为的生活不无关系。解析:选a。a项中“他在侍坐时不赞成其他同学的观点”文中无依据。(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孔子北游于农山,子路、子贡、颜渊侍侧。孔子四望,喟然而叹曰:“于斯致思,无所不至矣。二三子各言尔志,吾将择焉。”子路进曰:“由愿得白羽若月,赤羽若日,钟鼓之音,上震于天,旌旗缤纷,下蟠于地,由当一队而敌之,必也攘地千里,搴旗执馘。唯由能之,使二子者从我焉。”夫子曰:“勇哉!”子贡复进曰:“赐愿使齐楚合战于漭瀁之野,两垒相望,尘埃相接,挺刃交兵,赐着缟衣白冠,陈说其间,推论利害,释国之患。唯赐能之,使夫二子者从我焉。”夫子曰:“辩哉!”颜渊退而不对。孔子曰:“回来,汝奚独无愿乎?”颜回对曰:“文武之事,则二子者,既言之矣,回何云焉?”孔子曰:“虽然,各言尔志也,小子言之。”对曰:“回闻熏莸不同器而藏尧桀不共国而治以其类异也,回愿得明王圣主辅相之,敷其五教,导之以礼乐,使民城郭不修,沟池不越,铸剑戟以为农器,放牛马于原薮,室家无离旷之思,千岁无战斗之患,则由无所施其勇,而赐无所用其辩矣。”夫子凛然曰:“美哉!德也。”子路抗手而对曰:“夫子何选焉?”孔子曰:“不伤财,不害民,不繁词,则颜氏之子有矣。”(选自孔子家语致思篇)【注】馘(u):古代战争中割敌人的左耳以记功,这里代指左耳。五教:指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由当一队而敌之当:率领b必也攘地千里 攘:夺取c挺刃交兵 兵:兵器d夫子曰:“辩哉!” 辩:通“辨”,区别解析:选d。辩:善于言辞。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回闻熏莸不同器而藏/尧桀不共国而治/以其类异也b回闻/熏莸不同器而藏/尧桀不共国/而治以其类异也c回闻熏莸不同/器而藏/尧桀不共国/而治以其类异也d回闻熏莸不同/器而藏/尧桀不共国而治/以其类异也解析:选a。断句时要注意动词、表原因的连词等关键词语。本句中,动词“藏”“治”后面都要停顿,“以”引出后文对原因的解说,所以在它的前面也需要停顿。11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孔门三弟子的政治理想各不相同,子路尚“勇”,子贡崇“智”,颜回重“德”。b孔子赞赏子路的“勇”,同时也指出他的“勇”弊在“伤财”“害民”“繁词”。c孔子之所以肯定颜回,是因为颜回与其志趣相投,都主张以“仁”“礼”治国。d本文与我们学过的“侍坐”篇都体现出孔子平等、民主、循循善诱的教学风格。解析:选b。孔子只是用“不伤财,不害民,不繁词”来肯定颜回,并没有批评子路。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二三子各言尔志,吾将择焉。译文:(2)赐着缟衣白冠,陈说其间,推论利害,释国之患。译文:解析:(1)翻译时要注意词语“二三子”“择”“焉”的对应翻译,以直译为主。(2)翻译时要注意词语“着”“陈说”“释”的对应翻译。答案:(1)你们几个各自谈谈你们的志向,我从中进行选择。(2)我穿着白衣戴着白帽,居中调停,陈述利害关系,消除国家面临的灾难。孔子向北游览到了农山,子路、子贡和颜渊在身边陪侍。孔子四处看了看,然后深深地感叹说:“在这儿凝神思虑,思绪万千。你们几个各自谈谈你们的志向,我从中进行选择。”子路走上前去说道:“我希望(得到一个机会):将帅的白色指挥旗像月亮,红色的战旗似太阳,钟鼓的声音响彻云霄,繁多的旌旗在地面盘旋飞舞。(在这种情况下)我率领一队人马打击敌人,一定能夺得上千里的土地,夺取敌人的战旗,手执割下的敌人的左耳。只有我能干这些事,让他们两个跟着我吧。”孔子说:“多么勇猛啊!”子贡也走上前去说道:“我希望当齐楚两个大国在广阔的田野上交战,两军对垒相望,战场扬起的灰尘连成一片,士兵就要拿起武器交手时,我穿着白衣戴着白帽,居中调停,陈述利害关系,消除国家面临的灾难。(这样的事)只有我能够做得到,就让子路、颜渊跟着我吧。”孔子说:“多么有口才啊!”颜渊退后不说话。孔子说:“颜回,向前来,为什么只有你不谈谈心愿?”颜回回答说:“文武两方面的事,子路和子贡都已经说过了,我还说什么呢?”孔子说:“即使这样,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你说说看。”颜回回答说:“我听说薰草和莸草不能放在同一个容器中,尧和桀不能共同治理一个国家,因为他们不是同类的,我希望遇到圣明的君主,辅佐他,施行五教,用礼乐教化人民,让人民不用加固城墙,不用越过护城河,把剑、戟这些兵器销铸成农具来使用,在平原、湖泽上放养成群的牛马,家家没有离别相思之苦,千年没有战争的忧患,那么,子路就没有地方施展他的勇气,子贡也没有地方用他的辩才了。”孔子神情肃穆地说:“多么美好的德行啊!”子路举起手来问道:“老师会选择谁呢?”孔子说:“不耗费钱财,不伤害百姓,不废太多的口舌,颜回都具备了。” 三、语言表达阅读下面文字,在横线上各补上合适的语句,要求符合语境。三只蝴蝶三只蝴蝶飞到一支燃烧的蜡烛附近,想要探究火的特征。一只蝴蝶首先朝蜡烛飞去,回来后它说:“火是发光的。”另一只蝴蝶飞得离火焰更近一些,结果它飞回来说:“火是燃烧的。”第三只蝴蝶飞得更近,消失在火中,再也没能回来。它知道了它想知道的一切,但它已经不能把它知道的一切告诉大家了。我们的生活也经常如此:_答案:(示例)知道的不说,说的不知道。(符合语境也可)同学们,你注意过私家车车尾的标语、标贴了吗?从早期“熊出没,注意”的安全告诫,到如今“别跟着我,我也迷路了”“我慢我量小,你快你飞去”,以及与之相配的滑稽、俏皮的卡通图像,引来了众多车主的跟风。你喜欢这样的个性车贴吗?你如何看待“车尾文化”的悄然兴起?请发表看法,阐述观点。(80字左右)答:答案:(示例)喜欢。车尾的标贴反映了车主的个性化创造,是他们在有限空间中的自由发挥和创造,是这个崇尚个性的时代在生活中的投影;车尾的标贴还能带给人以快乐,拥堵的交通、狭小的车厢容易让人烦闷,看到前车车尾的标贴能让人会心一笑,也有利于消除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另外,它还有警示作用,让我们多一份小心,多一份安全。四、高考突破(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6题。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孔子“与点”的原因是什么?(简要分析)答:答案:曾点所描绘的春游图景,是“为国以礼”的结果,与孔子的治国思想相同。孔子“哂”子路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简要分析)答:答案:子路不知谦让,本身就不符合“礼治”之道,所以孔子要“哂之”了。(二)阅读下面论语中节选的文字,完成1718题。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尔”虽是形容词词尾,但都很形象传神。“率尔”写出_,“铿尔”形容_。答案:子路的冒失曾晳推瑟发出的声音(状推瑟之声)有人说:“曾皙的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是礼治的结果,是太平盛世的图景,这和当时隐居避世的接舆、长沮、桀溺等隐士们的理想从本质上看是完全一致的。” 上述说法对孔子思想的理解是否正确,请简要说明理由。答:答案: 不正确。曾皙所描绘的雍容暇豫的盛世气象,正体现了孔子的政治理想。孔子思想的主导面是积极入世,希望在政治上一展宏图,创造出一个太平盛世的世界,只是在“天下无道”时才去过一种清淡自适的生活。而接舆、长沮、桀溺等隐士们是怀着无为的襟怀主动选择避世的。(三)阅读论语中的文字,完成1920题。“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概括曾皙的性格特征。答:答案:恬淡,潇洒,放达。 孔子“与点”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思想,是消极的还是积极的?答:答案: 体现了孔子思想的两个方面:一是积极入世,以礼乐治国;二是如果道不行于世,则安贫自守,过高雅、闲适的生活。是积极的。(四)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不“忠”者,恒无以立徐唯杭州学军中学高二曾子将其师孔子的学说概括为“忠恕”二字,其中的“忠”字讲的是,无论对人对事,都要尽心竭力而为之。孔子所说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中不正包含了“忠”的思想吗?正如阳光普照大地,无时无刻地释放着光与热。正因为它的无私,世上才会有白天黑夜、春夏秋冬,才会有鸟兽虫鱼、飞禽走兽,才会有繁花似锦、五谷丰登的景象。人们赞美太阳的伟大,但也有人厌恶阳光的刺眼。无论世人如何看待,太阳不喜不悲,年复一年地忠于自己的责任,怀着博爱的心传送着温暖与希望。“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古代的贤者也许都是太阳的崇拜者吧。以百姓为重,将国家的责任看作自己的义务,像太阳一样无私奉献,这需要怎样的仁爱与悲悯之心啊!而儒者积极入世的态度,怕也是渗透着孔夫子浓浓的忠恕思想吧。古人将“忠孝”看得尤为重要,甚至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文化传播与受众心理的分析试题及答案
- 文化产业管理证书考试知识点试题及答案导读
- 母猪行为研究的新趋势的试题及答案
- 系统架构设计的未来技术考题试题及答案
- 哲学常识综合复习
- 高三政治:热点最后预测试题八:“用工荒”
- 护士资格证考试法规题目及答案
- 激光技术常见考题回顾试题及答案
- 药学文献检索技巧分享试题及答案
- 血培养的护理试题及答案
- 2025-2030中国电子支付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4年湖南常德烟草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真题
- 河南省郑州市河南测绘职业学院2024年4月单招考试语文试卷
- 2025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写作技巧 课件
- 人工智能时代弘扬教育家精神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
- 公司安全事故隐患内部举报、报告奖励制度
- 雷雨第四幕完整版
- 钢管据切机的PLC控制设计毕业论文
- 毕业设计(论文)-电话听筒塑料模具设计说明书
- 道路竖曲线高程计算
- 飞秒激光 近视手术(课堂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