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作业167一、知能巩固1下列各组中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橐驼(tu)寿且孳(z)莳(sh)长人者(chn)b勖尔植(x)缫丝(so)辍飧(sn)病且怠(di)c佝偻(lu)丝缕(l)窥伺(s)传记(zhun)d传奇(chun)殷勤(yn)殷红(yn)幡然悔悟(fn)解析:长zhn。答案:a2下列注释有误的一项是()a窥伺(观察) 实以蕃(蕃:盛,多)效慕(羡慕) 隆然(高起的样子)b苟(假使)使 根拳(拳曲)若(像)子 生(活着)枯c故(旧)土 日以离(背离)他植者(他种的树) 既(这样)然已d自谓(称) 伏(弯腰)行欲舒(舒展) 其莳(种植)解析:别的种树人。答案:c3下列加点的词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名我固当 驼业种树早实以蕃 其筑欲密非有能硕茂之也 非有能早而蕃之也爪其肤以验其生枯 故木之性日以离矣见长人者好烦其令a/b/c/d/解析:名词用作动词/意动用法/使动用法/名词作状语。答案:a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含义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以致其性焉尔凡植木之性b故吾不害其长而已 见长人者好烦其令c故吾不害其长而已 其培欲平,其土欲故d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 传其事以为官戒解析:均是“作为”。答案:d5下列加点词语古今同义的一项是()a不抑耗其实而已b击木而召之c他植者虽窥伺效慕d既然已解析:古今均为暗中观察之义;a.它的果实,今为转折副词;b.敲梆子,今为击打木头;d.已经这样,今为连词。答案:c6下列加点词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早实以蕃传其事以为官戒吾又何能为哉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a两个“以”不同,两个“为”相同b两个“以”相同,两个“为”不同c两个“以”不同,两个“为”不同d两个“以”相同,两个“为”相同解析:并且,连词;把,介词;做,动词;作为,介词。答案:c7下列句子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例句:理,非吾业也。a斯亦伐根以求木茂也b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c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d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解析:均为判断句。答案:b8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第四段通过对话,运用“养树”与“养人”互相映照的写法,把种树之理引申到吏治上去。b文章通过记述郭橐驼的两段话,反映了当时官吏政乱令烦、骚扰百姓、使之不能安生的现实。c这篇寓言给我们的启示是:无论做什么事都要“顺天致性”。要顺天致性就必须摸清事物的发展规律。动机和效果必须统一,不允许好心办坏事,或只把好心停留在表面上和口头上。d这篇文章中,作者以郭橐驼种树为喻,阐发了顺应民心,使人民休养生息的政治观点,是“永贞革新”失败教训的总结。解析:“失败教训的总结”不对。答案:d二、文段选读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913题。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吾又何能为哉?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抑耗:_他植者则不然:_则又爱之太恩:_摇其本以观其疏密:_答案:抑制损耗不是这样爱之太深疏松还是密实10翻译下面的句子。若不过焉则不及:_故不我若也:_答案:如果不是过多,就是不够。所以(他们种树的效益)不如我。11其他种树人的结果如何?_。答案:而木之性日以离矣。其实害之。其实仇之。12作者从种树之理联系到治民之道,我们能否从种树之理联系到其他方面,试简要说明。_。答案:(答例)育人也和种树一样,不可过多地束缚人才的成长。13翻译下列语句。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译文:_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译文:_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译文:_早缫而绪,早织而缕。译文:_故病且怠。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译文:_不亦善夫!吾问养树,得养人术。译文:_答案:看橐驼所种植的树木,或者移栽的树木,没有不成活的,而且高大茂盛,果实结得又早又多。其他种树的人虽然偷偷地察看仿效,都不能赶上他。把你种树的道理,转用到为官治民上,可以吗?早早地让你们煮蚕茧抽取蚕丝,早早地让你们纺好你们的线。所以穷困并且懈怠。像这样,那就与我们行业的人大概也有相似之处吧?这不是说得很好吗!我问养树,却得到了养民的办法。三、时文选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7题。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柳宗元得杨八书,知足下遇火灾,家无余储。仆始闻而骇,中而疑,终乃大喜,盖将吊而更以贺也。道远言略,犹未能究知其状,果若荡焉泯焉而悉无有,乃吾所以尤贺者也。足下勤奉养,宁朝夕,唯恬安无事是望也。今乃有焚炀赫烈之虞,以震骇左右,而脂膏滫瀡之具,或以不给,吾是以始而骇也。凡人之言皆曰:盈虚倚伏,去来之不可常。或将大有为也,乃始厄困震悸,于是有水火之孽有群小之愠劳苦变动而后能光明古之人皆然斯道辽阔诞漫虽圣人不能以是必信是故中而疑也。以足下读古人书,为文章,善小学,其为多能若是,而进不能出群士之上,以取显贵者,无他焉,京城人多言足下家有积货,士之好廉名者,皆畏忌,不敢道足下之善,独自得之,心蓄之,衔忍而不出诸口,以公道之难明,而世之多嫌也。一出口,则嗤嗤者以为得重赂。仆自贞元十五年见足下之文章,蓄之者盖六七年未尝言,是仆私一身而负公道久矣,非特负足下也。及为御史尚书郎,自以幸为天子近臣,得奋其舌,思以发足下之郁塞,然时称道于行列,犹有顾视而窃笑者。仆良恨修己之不亮,素誉之不立,而为世嫌之所加,常与孟几道言而痛之。乃今幸为天火之所涤荡,凡众之疑虑,举为灰埃。黔其庐,赭其垣,以示其无有,而足下之才能乃可显白而不污。其实出矣,是祝融、回禄之相吾子也!则仆与几道十年之相知,不若兹火一夕之为足下誉也。宥而彰之,使夫蓄于心者,咸得开其喙,发策决科者,授子而不栗,虽欲如向之蓄缩受侮,其可得乎?于兹吾有望于子!是以终乃大喜也。古者列国有灾,同位皆相吊。许不吊灾,君子恶之。今吾之所陈若是,有以异乎古,故将吊而更以贺也。【注】杨八:名敬之,在杨族中排行第八。柳宗元的亲戚,王参元的好朋友。脂膏滫瀡:这里指烹调用的东西,泛指食物。1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于是有水火之/孽有群小之/愠劳苦变动/而后能光明古之人/皆然斯道辽阔/诞漫虽圣人/不能以是必信/是故中而疑也。b于是有水火之孽/有群小之愠/劳苦变动而后能/光明古之人/皆然斯道/辽阔诞漫虽圣人/不能以是必信/是故中而疑也。c于是有水火之孽/有群小之愠/劳苦变动/而后能光明/古之人皆然/斯道辽阔诞漫/虽圣人不能以是必信/是故中而疑也。d于是有水火之/孽有群小之/愠劳苦变动而后能光明/古之人皆然斯/道辽阔诞漫/虽圣人不能/以是必信/是故中而疑也。答案:c1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宁”:在文中是探望、省视父母之意,但“归宁”指女子出嫁,因“归”在古汉语中指女子出嫁。b“左右”:古时尊称不直称其名,只称其左右执事的人以示尊敬。如“臣不佞,不能奉承先王之教,以顺左右之心”。后来信札常用以称呼对方,相当于“您”,文中就是这种用法。c“祝融、回禄”:他们都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火神,后世多用来代指火灾。文中指前者。d“发策决科者”:指礼部主持科举和吏部主持任官考试的人,文中指后者。“发策”,指打开策问题目;“决科”指评定等第。解析:归宁指回家省视父母,多指出嫁的女子回娘家省亲。答案:a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获悉王参元家遭遇火灾后,作者用“骇”“疑”“喜”这三个字形象地交代了自己思想情绪的变化过程,后文的内容就是围绕着这三个字展开的。b作者认为王参元很有才华,但家中积有钱财,为官是否廉洁令人生疑,这是王参元遭到世人猜疑的主要原因。c朋友家“失火”,作者“吊而更以贺”的原因是,虽家产荡然无存,但那些好“廉名”的士大夫自可毫无顾忌地与他交往,为之延誉,这正好为王参元扬名晋升提供了大好机会,故值得庆贺。d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名为书信,实际是一篇议论文。作者借王参元家失火之事,反映了“公道之难明,而世之多嫌也”这一发人深思的社会现象。解析:“家中积有钱财,为官是否廉洁令人生疑”等内容不是作者的看法。答案:b1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及为御史尚书郎,自以幸为天子近臣,得奋其舌,思以发足下之郁塞。译文:_(2)凡众之疑虑,举为灰埃。黔其庐,赭其垣,以示其无有,而足下之才能乃可显白而不污。译文:_答案:(1)等到我做了御史台的尚书郎时,自以为幸运地(有幸)做了皇上身边的臣子,能够尽量说话,想利用(凭借)这个机会来消除(打开、疏通)您的郁闷。(关键词“及”“幸”“得奋其舌”“以”“发”)(2)众人的猜疑,完全变为灰烬。烧黑了您家的屋宇,烧红了您家的墙壁,以此显示出您家已一无所有,而您的才能,就可以显露出来,而不再被辱没。(关键词“举”“黔”“垣”“示”“不污”)参考译文:得到杨八的信,知道您遭遇火灾,家里没有一点东西留存下来。我开始听到很吃惊,接着感到怀疑,最后竟然非常高兴。本来我准备慰问您,现在却改变了,要向您道喜。(由于)道路遥远,(杨八的)信里说得简略,(我)还不能确切地了解灾情程度,如果(家产)果真荡然无存、毁灭殆尽,那就是我更要向您贺喜的原因。您一向殷勤地奉养双亲,早晚省视双亲,只希望恬静安闲不出事。现在竟然有一场大火灾使您震动惊惧,甚至连调和饮食的工具也许因此不能自给,我因此刚一听到这消息就非常惊骇。一般人都说:盛衰祸福是互相依存、互相转化,来去不定的。也许一个人将要有大作为之前,在开始时就要遭遇种种厄运、困境以及种种令人震惊、恐怖的事件,因此有水火带来的灾害,有小人们的怨恨,身心受尽磨炼,不断发生变故,然后能够过上幸福光明的日子,古代的仁人志士都是这样。但这种说法过于不着边际,过于荒诞不经,即使是圣人也不能认为它是完全确实的东西,所以接着我就(对火灾)感到怀疑。您读了很多古人的书,能写文章,对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很有研究,像您这样具备多种才能的人,却在仕途晋升上不能超过一般读书人,从而取得显赫的功名,没别的缘故,只因京城的人大多数说您家有很多钱财,那些爱惜自己清白名声的士大夫,都害怕,有顾虑,不敢称赞您的优点,只是他们自己知道,把你的好放在心里,不敢把它说出口,因为公道难以彰明,而世人又很是喜欢猜疑的缘故。一说出称赞您的话,那些嘲笑的人就认为得了您的厚礼。我从贞元十五年就看见了您写的文章,(把对您的)赞誉之情藏在心里大概有六七年了,从来没说出口过,这种做法是我只顾偏爱自己而对不起公道很久了,不只是对不起您呀!等到我做了御史台的尚书郎时,自以为幸运地(有幸)做了皇上身边的臣子,能够尽量说话,想利用(凭借)这个机会来消除(打开、疏通)您的郁闷,但当我在同事面前称赞您时,还是有人回头去互相使眼色,偷偷地笑。我实在恨自己的品德修养不那么耀眼,清白的名誉没能树立起来,竟被世人这般猜疑,我常常和孟几道谈这些事情,非常痛心。可现在幸好您家被天火烧光了,众人的猜疑,完全变为灰烬。烧黑了您家的屋宇,烧红了您家的墙壁,以此显示出您家已一无所有,而您的才能,就可以显露出来,而不再被辱没。这是火神保佑您!这样看来,我和几道十年来对您的了解,还比不上这次火灾一个晚上给您恢复了好的名誉。(火神)不仅帮助了你,还公开宣扬你的才能,使得那些有话藏在心里的人,都能毫无顾忌地为您说话了;主持考试的,可以大胆录取您,不再怕别人说闲话。现在,我就是想像过去那样避免嫌疑,被人嘲笑,可能吗?从此我对您寄予了很大希望,因此最后我非常高兴。在古代,哪一个诸侯国有灾祸,其他诸侯国都来慰问。(有一次)许国不慰问宋、卫、陈、郑的灾祸,君子都憎恶它。如今我所说的这些话,和古人说的有所不同,所以我本来准备慰问你,却改变(主意)而向你道喜。四、综合创新18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问题。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周邦彦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人静乌鸢自乐,小桥外、新渌溅溅。凭阑久,黄芦苦竹,拟泛九江船。年年,如社燕,飘流瀚海,来寄修椽。且莫思身外,长近尊前。憔悴江南倦客,不堪听、急管繁弦。歌筵畔,先安簟枕,容我醉时眠。【注】此词乃作者被外放任溧水县令期间在无想山消夏时所作。溅溅:流水声。社燕:即燕子,春社时飞来,秋社时飞走。尊,通“樽”,酒杯。(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风老莺雏”三句,写夏初风物,取景典型,饶有特点,给人成熟饱满之感。b乌鸢乐、溪水响,作者笔下的景物蕴含活力,呈现出清新、自然、美好之态。c“黄芦苦竹,拟泛九江船”句是说遍地黄芦苦竹,仿佛自己像遭贬的柳宗元泛舟九江边。d“且莫思身外,长近尊前”句有暂时抛开个人荣辱,向酒杯中找寻寄托的意味。解析:不是柳宗元,是白居易。答案:c(2)这首词的下片和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的下片都写了“燕”,请分析“燕”在这两首词中分别运用的表现手法及抒发的感情。_答案:周邦彦的词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或类比、托物寄情、借物抒情等),将自己比作来往无定、寄人檐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乡镇卫生院工作方案
- 幼儿园教研工作方案2025年
- 2025年学期语文工作方案
- 初中教育方面的讲座讲稿
-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树立自信
-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平面设计竞赛》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妇科宫腔镜手术护理查房
- 哈尔滨城市职业学院《施工图深化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皖江工学院《舞蹈技能实训(女生)V》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内江职业技术学院《数字化环境及数字建筑》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正式版)JBT 9229-2024 剪叉式升降工作平台
- (高清版)DZT 0350-2020 矿产资源规划图示图例
- (完整版)语文写作方格纸模板
- 简单夫妻自愿离婚协议书范本
- 打击违法犯罪工作总结
- 制氧机实施方案
- BOM中的工艺模块
- 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培训
- 中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培训核心素养下的整本书阅读教学培训课件如何教好孩子阅读
- 徒手控制警务技能教案
- 《院感基本知识》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